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896503 上传时间:2023-03-0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6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济南市3月教学质量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绝密启用并使用完毕前2014年高考模拟考试(山东卷)文科综合历史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座号、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涂在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第I卷(必做共140分)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地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无效。13隋书地理志记载:“

2、汉高祖矫秦县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如右图所示)。这一体制 A吸取前朝教训,否定了秦的郡县制度 B巩固专制统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王国相对独立,直接威胁了专制皇权 D管理体系多样,发展了中央集权制度14从汉代至明清,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 的总趋势是 A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 B不断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C根植于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 D博采众家之长,紧随世界潮流15美国学者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指出:“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是北京愿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这一认识的局限是 A、表达了英国的贸易诉求

3、 B、掩盖了英国的侵略本质 C、从国际关系的角度分析问题 D、从全球发展的角度看问题16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17胡适在1929年4月27日的日记中写到:“我们思想新、信仰新,我们在思想方面完全是西洋化了;但在安身立命之处,我们仍旧是传统的中国人。”造成胡适这种思想认识的社会原因可能有 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 儒家思想仍然影响深远 小农经济仍然占主导 国民革命运动的冲击 A 8 C

4、 D18、右图是1932年皖西特委与苏维埃政府发放给农民的“合作社社员证”。这则史料说明 A中国共产党在革命的同时试图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过渡 B、革命根据地建设受到当时苏联建设模式的影响 C、蒋介石的围剿未对根据地造成影响 D、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19、周恩来总理在亚非会议全体会议上的补充发言说:“从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中国与亚非国家之间的“共同基础”是 A社会制度 B意识形态 C联合抗击西方殖民侵略 D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20法国学者费奈隆在提到雅典时说:“民众支配雅典,演说支配民众。”对此观点理解不正确

5、的是 A全体雅典民众对国家大事都享有决策权 B民主政治促进了雅典雄辩术的发展 C公民在演说诱导下做出的判断未必正确 D雅典民主体现了人民主权21、16世纪的一位英国人曾说过,以前的农民及其一家都睡在地板上,厨房里仅有一两口锅;而到16世纪末,一位农夫可能拥有“在橱柜里摆有一套精致的锡铅合金餐具,三四张羽绒床,好几套床罩和挂毯,一个印制的盐罐,一罐酒以及一打羹匙。”这一现象说明 A工业化推动了农业的商品化 B世界性的贸易体系开始形成 C商贸中心转移推动了英国经济快速发展 D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22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指出:“人民主权则成了法律的法律,而且并没有像在其他国家那样被

6、虚捧而架空。”下列选项能够佐证这一观点的是 A联邦政府的组成 B行政、立法、司法的分权制衡 C联邦法律至上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23、德法化解百年恩仇中写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抛弃以前对德国“侵略成性”的成见,把德国作为值得信任的合作伙伴。法德实现和解的前提是 A欧洲丧失世界中心地位 B、欧洲成为“冷战”的主战场 C欧洲走向联合的需要 D、德国对历史的深刻反省第卷(必做l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注意事项: 1第卷l3道题。其中3642题力必做部分,4348题为选做部分。 2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必须从历史、地理两科中各选1道试题,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写清题号并作答。不按规定选做者,阅

7、卷时将根据所选科目题号的先后顺序,只判最前面的l道题,其他作答的题目答案无效。 3、第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必须用黑色或蓝色钢笔、圆珠笔答在答题纸上,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必做部分】 38(24分)山东枣庄诞生的中兴公司是中国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初刨与转型 1878年(清光绪四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奏准清廷,开办峄县中兴矿局;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 材料二 辉煌与停滞 1931年,中国矿业报告记载:“能与外煤相竞争者,唯山东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至1936年底,中兴公司已拥有3座近代化的大型矿井和台

8、枣铁路,还拥有3个大公司、5个厂、29个分销厂以及码头等设施。 1938年,日军侵占枣庄。中兴煤矿公司被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攫取,八年间有4000多名矿工死于日本侵略者“以人换煤”的法西期血腥政策之下。 材料三 新生与跨越 1952年,中兴公司实行公私合营,中兴公司转变成枣庄煤矿,生产得以恢复。 1999年,枣庄煤矿由于资源枯竭,关井破产重组为新中兴公司。如今,企业已在美国、拉丁美洲、非洲及欧洲积极拓展业务,一个现代化跨国公司正在形成。 据梁志旺“一个活着的民族工业发展史”枣庄“百年中兴” (1)依据材料一,指出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兴公司实现转型的原因。(8分) (2)

9、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30年代影响中兴公司发展的因素。(6分) (3)依据材料三,指出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兴公司性质发生了哪些变化?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兴公司实现“跨越”的原因。(10分)39(22分)人文主义精神是推动欧洲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世界充满神奇,却绝无比人更神奇者 沙罗克里斯(古希腊悲剧家) “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知道的越多,才知道知道的越少” 苏格拉底(古希腊哲学家)(1)归纳材料一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内涵,分析其产生的时代背景。(8分)材料二 文艺复兴时期部分意大利人文主义学者作品 作品 作者内容简介 歌集彼特拉克以热情的笔调褒扬

10、了人的纯真的爱情。论贪婪波吉奥人生的目的就是为了赚取财富,而不是为了拯救灵魂,“每个人具有追求金钱的天生欲望”,即便是教士也是如此。论人的美德与尊严曼内蒂“上帝是把人作为最美丽、最诚实、最富有和最终是最有力量的创造物所塑造出来的”,而且赋予人以“伟大的本性”,并创造了这一世界交给人去统治与管理。 据孟广林人的发现与世界的发现整理 (2)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精神的新特点并分析其历史作用。(8分) 材料三 文艺复兴对于个性自由的追求过于偏激,造成了人们道德水准下降和社会秩序混乱因而社会也应该有自己的规范与秩序,个人也应该服从社会规范。 简谈西方文学史理性与原欲 (3)结合所学知识,概

11、括指出欧洲思想家们为解决上述问题构建的“社会规范与秩序”。(6分) 【选做部分】 46(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8年,康有为在上光绪帝第五书中,明确提出:“自兹国事付国会议行”,“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 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康有为上书的主要目的。(4分) 材料二 惟中国风气未开,内外大小多未通达中外之故;惟有乾纲独断,以君权雷厉风行。 摘自康有为日本变政考 (2)材料二中康有为的主张有何新变化?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6分) 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西方传统理

12、论往往把和平与民主同举,而把暴力与专制并论。摩尔却针锋相对地提出:暴力在历史上有着不可低估乃至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西方民主道路的起点便是暴力革命,尽管许多资产阶级著作往往有意无意地抹去这一历史渊源。 (美)巴林顿摩尔民主和专制的社会起源序言 结合中外史实,评述材料中摩尔的观点。(10分) 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日中等国都根据自己的利益提出了在远东应该建立的新的国际秩序模式,各国对远东新秩序的追求构成各国外交活动活动展开的基本背景。但不幸的是,一战后美日中等国试图建立的远东新秩序彼此相互冲突,无法协调,最终导致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 王立新入江昭与美国的国际关系史研究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利益”是什么?结果如何?(6分)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远东地区“30年代的危机与混乱”的表现,并分析其后果。(4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