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09091 上传时间:2023-03-02 格式:PPT 页数:14 大小:4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轮复习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ppt(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考情分析,高考大纲,考什么,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1、(2011年广东文综,12,4分)“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怎么考,C,考情分析,2、(2011年课标,24,4分)董仲舒认为孔子撰春秋的目的是尊天子、抑诸侯、崇周制而“大一统”,以此为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服务,从而将周代历史与汉代政治联系起来。西周时代对于秦汉统一的重要影响在于A

2、.构建了中央有效控制地方的制度B.确立了君主大权独揽的集权意识C.形成了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心理D.实现了国家对土地与人口的控制,C,春秋,a,3、下图是儒家思想在中国古代发展示意图,下列对a、b、c、d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b,c,d,A.a处:秦朝“焚书坑儒”,B.b处: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c处: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D.d处:明清批判思想的推动,D,专题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基本线索: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和特点1、春秋末年2、战国时期3、秦朝时期4、西汉时期5、魏晋南北朝隋唐6、宋明时期7、明清之际8、清末9、新文化

3、运动时期10、当今,创立儒学,蔚然大宗,确立正统思想地位,受到挑战(三教合一),发展受挫,新体系理学形成,发展到一个新阶段,正统地位动摇,康有为披着儒家外衣宣传维新变法,批判继承儒学合理成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是泛指数量多(十家九流)。“争鸣”指争论、诘难、批驳。,经济:,政治:,阶级:,文化:,铁器和牛耕的使用,使生产力大发展,井田制崩溃;封建经济的发展。,分封制、宗法制崩溃,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私学兴起,“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1、含义,“百家争鸣”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

4、2、产生背景,社会环境: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道家(老子、庄子)儒家(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墨子)法家(韩非子),3、主要学派代表和主张,核心:“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客观唯心),政治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朴素辩证法思想(精华),世间万物都是相对的(齐物论),追求精神上的自由,兼爱非攻尚贤节俭,3、主要学派代表和主张,4、意义,1)、“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2)、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二、儒家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思想,核心思想:“仁”,“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创立孔子,“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5、,体现了民本思想,强调“礼”,“克己复礼”,维护等级名分,保守部分,(2)教育思想,有教无类,首创私人讲学,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学习态度要实事求是;学与思结合;温故而知新,(3)哲学思想,“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4)伦理观,性相近,(5)文化贡献,整理六经,儒家的创立者,至圣,万世师表,二、儒家的产生与发展,(1)政治思想,仁政,2、发展孟子(亚圣),民贵君轻,(2)民本思想,(4)哲学思想,(3)伦理观,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以礼教为主;礼法并施),性本善,用仁政来恢复和扩充人的善性,3、集大成者荀子,(1)政治思想,(2)民本思想

6、,(3)伦理观,君舟民水,性恶论(教育可以使人由恶变善),唯物主义者,“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成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1、儒家推崇“人治”,即指治国时偏重人的作用,实行仁政,是一种民本思想。2、法家提倡“法治”,即强调法的作用,主张用法令来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国家。3、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即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社会,顺应时事和民心。秦汉以后,每逢大乱平息,人民急需休养生息时,这种观点便受到统治者的重视。4、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实际上是把三者加以融合互补,以儒家思想为基础,法家思想为辅助,兼采道家合理思想。外儒内法剂之以道,1、

7、背景经过汉初的休养生息经济恢复,社会安定,国力日盛,黄老无为的治国思想已不适应社会发展。土地兼并问题、匈奴威胁边境问题与诸侯国问题严重,迫切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一,三、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2、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1)来源:,以春秋公羊为基础,融合道家、阴阳五行家、法家的思想,(2)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春秋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加强君权:“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稳定统治秩序的需要:“三纲五常”学说缓和阶级矛盾的需要:“仁政”:限田、薄敛、省赋役。(民本思想),(3)特点和实质:,外儒内法,兼采各家之长实质是一种思想文化专制,3、汉武帝的尊儒措施,由于对于巩固国家统一,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有积极作用,汉武帝接受并实行。,(1)思想方面:,将儒家经典确定为教科书、中央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政治方面:,重用儒者参与国家大政。,(3)教育方面:,结果: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