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375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oc] 百历程——电子战史话.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百年历程电子战史话19世纪末人们在研究无线电通信时,发现了相互干扰的现象,这种现象为电子战的产生奠定了科学基础一个世纪过去了,随着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广泛应用,电子战已演变为现代战争的一种重要作战样式.打赢电子战成为了掌握信息控制权,战场主动权和战争制胜权的前提;电子战也被形象地称为第四维战争:世纪之交,综观电子战百年历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波澜壮阔的,充满人类智慧和创新的战争画面.日俄大海战拉开序幕1904年,日本与俄国围绕争夺中国重要港口旅顺发生大规模海战.3月8日,日本海军派了一艘小型侦察船,潜入靠岸的有利位置上,通过无线电通信指挥日舰炮击,但刚一奏效,他们的电台就出现

2、了很大的杂音,无法进行正常联络,只好撤退原来这是一名俄国报务员盲目地按下了火花式发报机的按键,对日本的无线电通信形成了电磁干扰,或许这位报务员只是有些朦胧的干扰意识,但这一动作的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战斗本身,跨越了时空,打开了战争史上电子战之门.到了1905年5月,日本的联合9O国防科柱2001.2舰队与沙皇俄国的太平洋舰队在日本海进行大战.日军为了掌握俄军的军事动向,首次动用电子侦察技术,监听俄军舰队的无线电通信,并大量使用民用船进行全方位的侦察,详细掌握了俄国第二太平洋舰队的航行路线,并将联合舰队的主力配置在既定海域.俄军在没有防备并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钻进了日军舰队布设的天罗地网中.一艘

3、主力舰被击沉,旗舰”苏沃洛夫”号受到重创.随后,日本海军又用电子干扰来破坏俄军的无线电通信,使得俄军舰队陷入四散溃逃的混乱之中电子战一出现,就取得了辉煌战绩,从此就象个”幽灵”,游荡在历次战争中.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受技术水平的限制,这时的电子战只限于通信干扰,通信欺骗等比较简单的手段,充其量只能称为”电子通信战,所使用的电子设备都仅局限于电话,电报等.诺曼底登陆大扬神威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电子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二战的中后期,雷达,导航和兵器控制系统相继问世,电子战也由单一的通信对抗发展成导弹对抗,雷达对抗等,并研制出了侦察飞机,电子干扰飞机以及金属箔条干扰投放设备等专用电子战武器,

4、许多国家还组建了电子战部队.二战期间电子战逐步成为了战役,战斗的重要保障手段.电子战第一次大规模,多手段,全方位的运用,就是登陆战役.1943年l1月,苏美英三国首脑商定开辟对德作战的第二战场,代号为霸王行动”.为隐蔽作战意图,把德军的注意力和兵力吸引到假登陆地域上去.盟军周密计划,精心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欺骗行动,代号-f!保镖.在这些欺骗术中,电子战的手段充当了主角.盟军派出一个通信营进驻苏格兰,利用频繁的假通信,冒充拥有38万之众的第四集团军,以牵制驻挪威的德军与此同时,在多佛尔设立了以巴顿为司令的第一集团军群的假司令部.为了假戏真唱,盟军司令部的无线电通信内容均通过有线传到多佛尔的假司令

5、部再拍发出去,并有意的向德军无线电侦收部队发去假情报.登陆前一周,盟军还派出两千架轰炸机,炸毁了德军80%以上的雷达站,干扰站和通信枢纽.1944年6月5日晚,盟军万机齐发,千舟竞渡,从空中和海上直指诺曼底,所有登陆部队保持严格的无线电静默和雷达静默.6Et凌晨,载有反射气球和回答式干扰机的小船,在投放箔条的轰炸机掩护下驶向加莱地区,模拟大批军舰进攻加莱的假象.凌晨2时整,盟军20架干扰飞机和为登陆护航的200多艘舰船上的干扰机,对诺曼底登陆正面的德军残存雷达发出强烈的干扰,使其无法发现铺天盖地而来的盟军登陆部队.希特勒在6El下午从梦中醒来的时候,盟国已经在诺曼底占领了滩头阵地.诺曼底登陆战

6、役,是电子战手段综合运用并对战争结局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典型战例,在现代战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20世纪70-80年代走向辉煌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末,是电子战发展的突飞猛进阶段.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导弹技术,航天技术,激光技术等促进了电子对抗技术的全面发展.电子战的地位和作用空前提高.在越南,中东等局部战争中,”硬摧毁”性电子战武器装备被运用于战场,从而引发了电磁领域的大变革.越南战争初期,美国空军的轰炸机安装电子战装备的只占20%左右,而战斗机几乎都没有电子战装备,越南军队使用雷达制导的苏制”萨姆一2”地空导弹,每发射17枚导弹就可击落一架美国战机,美国飞机的战损率高达14%.惨

7、重的损失使得美国重新把电子战发展放在首要位置,加速研制,生产电子战装备.到1967年初,所有作战飞机均完成电子战改装,最新研制的”百舌鸟”反辐射导弹,”野鼬鼠”反雷达飞机等电子战”硬摧毁”武器装备相继用于实战.由于电子战手段的运用,到1972年,越南军队每打下一架美军飞机由原来只需用l7枚导弹上升为150多枚,而美国战机的战损比由原来的l4%下降为1.1%.美国人估计,越南战期间,由于使用了电子对抗手段,在整个战争中少损失了500架飞机,少损失了300多名飞行员.1982年6月9El,叙以贝卡谷地之战,以军一方面用RC一707电子战飞机施放强烈电子干扰,同时用E一2”鹰眼”空中预警机掩护导航,

8、用”标准”和”狼”式反辐射导弹将叙军苦心经营10年的19个导弹基地全部摧毁.1986年3月24El,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下令以”萨姆”一5导弹攻击正在锡德拉湾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的美军舰队,美国精心策划的“草原烈火”计划被如愿以偿地点燃,惊心动魄的美利战争拉开了帷幕.1986年4月美军空袭利比亚.“软杀伤”与”硬摧毁”手段紧密结合,双管齐下,仅仅l2分钟就完成了代号为”黄金峡谷”的军事行动,被称为”外科手术式”的攻击战,使利比亚”萨姆”导弹基地几乎全部被毁,5艘巡逻艇被击沉,150人死亡,而美方竞无一人伤亡.海湾和科索沃登峰造极20世纪90年代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是本世纪末的两场”电子大风暴”,

9、代表了当今电子战的最高水平.海湾战争中,”沙漠盾幛”阶段多国部队对伊拉克进行了以侦察为主的电子战,组建了高效运转的卫星”天网”,预警机和通信中继机”空网”,车载指挥中心,联合战术信皂,分发系统,单路地面和机载无线电通讯系统等组成”地网”,舰载电子情报侦察系统和通信设备建立”海网”.”沙漠风暴”行动时,多同部队对伊军实施了代号为”白雪”的电子战行动.战争期间,多国部队对伊军的电子系统,防空系统,指挥与控制系统和情报设施的关键点进行了贯穿全程的连续毁灭性打击,取得了CI系统对抗的成功,使伊军变成了“瞎子”,”聋子”和”哑巴”,为夺取整个海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科索沃战争期间,电子战的硬打击发展到

10、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北约和美军大量使用了反辐射导弹在内的精确制导武器.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军事领域中的运用,网络战走上了战争舞台.网络战的出现,对未来高技术战争的作战样式,作战形态都将产生重要而深刻的影响:电子战历经了无数大大小小的战争,风风雨雨地走过近一个世纪.随着历史变迁,电子战也不断走向综合.而高技术条件下的”电子战”不仅涉及通信,雷达,光电,隐身,导航,制导等系统,而且遍及多维空间,覆盖了所有电磁频谱,涉及各军兵种和各个作战领域,并发展为系统对系统,体系对体系的综合较量:特别是随着电子计算机网络战的出现和成功运用,形成了以网络战与电子战为核心和支柱的信息战,进而实现了电子战向信息战的过渡和升华2001.2国防科格9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