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479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及现实意义论文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doc(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本 科 生 毕 业 论 文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儒家形象及现实意义学 号: 2008542031 姓 名: 边挞琪 年 级: 大学本科 系 别: 中国语言文学系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魏红艳 完成日期: 2012年5月13日承 诺 书我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查证,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若本论文(设计)及资料与以上承诺内容不符,本人愿意承担一切责任。 毕业论文(设计)作者签名: 日期: 年 月 日目 录摘 要IAbstractII前 言1一、儒家思想内涵2二、诸葛亮的儒家形象

2、3(一)仁者31以德服人32推行“仁政”3(二)忠臣41忠臣世家52忠于君主5(三)义士5(四)智者51博学多能52巧用心术63善于用兵7三、诸葛亮形象的现实意义8(一)诸葛亮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8(二)诸葛亮形象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意义81仁爱的力量82忠义的力量93计划的力量94学习的力量9结 论11参考文献12附 录13后 记14摘 要三国演义作为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其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而诸葛亮这一形象是作者在历史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创造,在作者的笔下人物形象饱满丰富,具有重要的意义。近20年,国内研究诸葛亮形象的论文纷至沓来,有了更深的角度,更

3、高的研究成果,不但角度新颖而且意义更加深远,但是还是不能更多地体现对21世纪当代人们的启示。本文通过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通过历史的,辩证的方法,对参考文献中所选取的的文献资料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通过逻辑思维的整合,整理出客观而又与本论文联系紧密的原始资料。本人在文学理论原理的指导下,对三国演义进行深入解读,总结出诸葛亮形象的总体特点。当然,诸葛亮这一人物形象有着很多特点,本人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其形象:诸葛亮的儒家思想、诸葛亮的忠、诸葛亮的智以及诸葛亮形象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创作,加上自己的观点,以便更好的指导我们现代大学生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得到

4、更大的帮助。关键词:诸葛亮 儒家思想 智 忠 当代大学生;Abstract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the first chaper ghost novel about history in china. As one of the four classics in Chinese Literatureas , it playes an important role in history.It also created many characters which are under the amage of Zhuge Liangs history ba

5、sis.With the authors treating and creation ,they all have a full amage and an important meaning. Reports which are about the zhuge liang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re flowing for twenty years to come. But even they have so many new points of view and meanings,it is still obvious not enough to

6、 be a revelatory for 21 Centuries. By analysis of zhuge liangs amage which are in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this artile will classify to study the document literature which are selected in references by historyal and dialectical method and clear up the primary sources which are Objectivity and

7、bonded together with this artile by integration of logical thinking.The writer will combine the theory of Literatureas to study more about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summarize the general features of zhuge liang.Some respects of study about zhuge liangs amage as follows,his Confucianism,his l

8、oyal,his wisdom and his amages influence to the academician.the writer hopes this article can cause interest of the academician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value and the outlook of life .and the writer also hopes this can give some ideas in their daily life.Keywords zhuge liang, Confucianism, wisdom, lo

9、yal ,The present age;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在目录上点右键“更新域”,然后“更新整个目录”。打印前,不要忘记把上面“Abstract”这一行后加一空行前 言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形象的研究不乏其文,据不完全统计在中国大陆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约有90多篇(本数字主要是根据上海图书馆所编的全国报刊索引统计)。1近些年来研究诸葛亮形象的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三个大方面:第一、 诸葛亮形象的文化内涵。如高日晖诸葛亮形象和三国演义的价值观(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二期),认为诸葛亮形象体现的是一种价值观:“道德主导的是儒家思想,德为前提的价值取向,维

10、护正统,以及知遇之恩的个人价值。” 曹巍的欲念的满足,三国演义诸葛亮形象再思考(江淮论坛1999年第三期)独辟蹊径,认为诸葛亮形象积淀和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观、伦理观和价值观,满足了广大读者的道德心态、民族心态和情感,从而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接受和传递。第二、 研究诸葛亮的性格特征。如别延峰的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性格的主要特征(承德师专学报1982年第一期),研究诸葛亮的积极方面。王川的孔明也有不明时漫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用人的失误,主要分析诸葛亮形象的失误和缺点。第三、 塑造诸葛亮形象的艺术方法。如丘振声、刘名涛在万古云霄一羽毛诸葛亮艺术形象的生命力(文学评论1985年第一期)。其次,塑造诸葛亮

11、的具体艺术技巧。杜黎钧发表诸葛亮形象的创作方法(北京文艺1980年第5期),认为罗贯中塑造诸葛亮形象的三大艺术手法有:浓妆淡抹、锦屏对峙、烘云托月。综观这二十年诸葛亮形象的研究,提出了很多新视角、新方法、取得了很大的理论成果。但是,研究的广度深度还不够,需要我们继续努力,完成更高的研究成果。本文结合近20年学术界关于诸葛亮形象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儒家形象化身及诸葛亮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诸葛亮具有儒家思想中“仁”“忠”“义”“智”的思想品质,他推行“仁政”,是个积极入世的上进之儒。他忠于祖国,忠于君主体现着“忠”的品质。对朋友、对兄弟有情有义,具有儒家思想“义”的

12、特征。诸葛亮更是个智者形象,诸葛亮博学多才,拥有神机妙算的本领。在作战过程中善用谋略,他知己知彼,善用心理战术。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长久,有高瞻远瞩之智。他又是一个成功的军事家,有着治军之智。最后,本文由古及今,谈到了,诸葛亮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尤其是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希望能够为当代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带来一些启发。一、儒家思想内涵孔子创造的儒家思想,又叫“儒学”,是中国的主流思想,它的核心包括:“仁、义、礼、智、信、恕、忠”。“仁”,是儒家传统文化的道德核心,仁德思想要求我们孝顺父母,爱护家人,关心兄弟姐妹。“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13、不亦远乎?” (泰伯)”2后来,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儒家的“仁”的学说,他在“仁”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仁政”。孟子认为,在一个国家之中,“人民是最根本的”,君王没有人民重要”,即“民贵君轻”思想。要想作一个称职的国家的君主,必须懂得顺应人民的意愿、得到人民的拥护心,力行“仁政王道”。“得人心者得天下”,能否得人心,关键在于能否实行“仁政”。孟子曾描绘自己的仁政蓝图:“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3 “忠”,

14、孔子提倡“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要求人民在互相交往中相互信任、诚实守信。另一方面,要求君臣对于君主的忠。发展到今天,忠的含义很多,如对于朋友之间的忠诚,对于父母的忠孝。“忠”还有忠于职守的含义。后来,引申为人要忠于君主及国家等多种含义,一般特指为“忠君爱国”,正如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古代不仅需要“忠君”而且把忠君延伸为爱国。忠于职守,就是忠于你的单位、忠于你从事的工作。 “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孔子认为“义”是评判人们思想的道德原则。义有大义和小义之分,大义是指对于社会而言,小义指的是对于朋友、亲人而言,发展到今天也就是我们所讲的义气。而

15、义气是在一定原则基础上,并不等于为了义气可以损害其他人得利益,或者违反社会道德、国家法律的事情,而是出于朋友之间的情谊,牺牲自己的局部利益的行为。义在情的基础上,是感情深厚的具体表现,是一种感情的升华。也是衡量一个人格品质的重要体现。“智”,在儒学经典论语中同“知”,是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有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含义,从词性看既可作动词,又可作名词或形容词。关于智的性质,我认为,智不仅是一种体现人类思维的工具,更是一种能够体现人类思维的道德规范。孔子视“智”“仁”“勇”为三个道德规范并举,并将其定位为君子之道。二、诸葛亮儒家形象(一)仁者1.以德服人儒家传统文化,道德

16、观念的核心是“仁”;一个好的统治者要行仁德而爱人,这样民众才能亲近他;民众一旦亲近他,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他付出一切。诸葛亮在作者罗贯中笔下堪称“仁相”。诸葛亮的上几代人都为汉臣,且历代习儒,所以他的一切才能均为一个“仁”字而服务,他的心里只有一个目的“救济众生,天下归仁”。如小说中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就很鲜明地体现了诸葛亮的“仁爱”思想。三国时期,刘备死后,蛮王孟获联络南方各个部落的百姓起兵造反。他们攻打城市,扰乱百姓,使得蜀国的边境地区不得安宁,人心惶惶。为了保护好蜀国的大后方,以便全力与魏国抗衡,诸葛亮亲自率领大军五十万前往南方,想让孟获投降。诸葛亮采用了“以德服人”的策略,每次抓到孟获,只

17、要孟获不服气,诸葛亮就放他走,让他回去准备好再和自己交战。这样前前后后共达七次之多。七次捉住孟获,但又七次放了他。诸葛亮终于以“仁爱”的力量征服了孟获。这个难以驯服的蛮王带着妻子,兄弟和死党,心悦诚服地拜倒在诸葛亮的面前,并向天发誓:“丞相这么好,我们永远不造反了!”诸葛亮以“仁”之道,以德服人,让孟获输得心悦诚服,赢得了长久的和平。如果单纯使用武力,不但不能完全征服孟获,恐怕还会引起大战,这充分说明了诸葛亮“仁”的思想。2.推行“仁政” 诸葛亮27岁开始出山辅佐刘备,他在隆中分析了三分天下的局势,一直殚精竭虑,夙兴夜寐的为了国家大事而费尽心思,帮助刘备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辅助刘备称帝,表现了

18、诸葛亮积极入世的上进之儒的思想。三国时期,蜀主刘备死后,昏庸无能的刘禅继位,他一心贪图享乐,对国家不管不顾,还把国内的一切军事乃至政治大事都交给诸葛亮处理。诸葛亮一面联吴伐魏,南征孟获,积极准备第二次北伐,在第二次北伐前夕给后主写后出师表中表示自己的决心说:“我一定勤勤恳恳,不辞劳苦,小心谨慎地办事,为国家大事用尽我的力量,一直到死为止”,这真是做到了“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4在他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实践中,无不表现着他的仁政之风,他为了兴复汉室,把自己的利益置之不顾,在第五次北伐曹魏的时候,由于长期的劳累,加上为国担忧,身体渐渐的开始恶化,直到临终之前,他仍然抱着兴复汉室的理想与抱负,把自己

19、的生命献给了国家,这是典型的仁政思想,体现了诸葛亮的儒家形象。(二)忠臣1.忠良世家诸葛亮是一个忠心爱国的典范,他的忠君爱国的形象有着多面的原因。首先:诸葛亮在汉灵帝光和四年(公元181年)出生于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他曾向汉元帝表示自己忠贞说:希望能够“杀身以报国,蒙诛以显君”5,诸葛丰为人刚正不阿,敢于同犯罪的有权之势做斗争,得到当时老百姓的大力赞扬,其父诸葛圭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他的哥哥诸葛瑾,更是信奉儒家思想,有着宽大博爱的思想,而且非常孝顺,吴书曰:其先葛氏,本琅邪诸县人,后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时人谓之诸葛,因以为氏。瑾少游京师,治毛

20、诗、尚书、左氏春秋。遭母忧,居丧至孝,事继母恭谨,甚得人子之道。6诸葛亮3岁时,其母亲章氏病逝,8岁丧父,从小跟兄长一起长大,在这样的家庭环境影响下,培养了诸葛亮忠的品格,诸葛亮之兄也是三国时期的名臣,他对诸葛亮的影响更大。生于乱世的诸葛亮,亲眼目睹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他在隆中,潜思苦读,分析了当时的天下大势,亮答曰:“自董卓已来,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7诸葛亮分析了当时的时势,最终决定了辅助刘备,匡扶汉室。2.忠于君主诸葛亮在27岁他开始辅佐刘备,出师表中曾说“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

21、有一年矣。”8一直辅佐了刘备和刘禅父子27年,可见他对自己君主的忠心,诸葛亮用尽了一生的时间来辅佐刘氏,他先后提出建议:“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9在出师表中诸葛亮曾说:“我本来是个平民,在南阳亲自种地,只希望在乱世里苟且保全性命,并不想在诸侯中做官扬名。先帝不嫌我身份低微,见识浅陋,不惜降低身份,委屈自己,三次到草庐来探望我,向我询问当代的大事,我因此有所感而情绪激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后来遇到挫折,在军事上失败的时候接受重任,在危难紧迫的关头奉命出使,从那时到现在二十一年了。”诸葛亮为了感激刘备的知遇之恩,用尽了自己的一生来报答刘备,足以显示

22、诸葛亮对于君主的忠,如果他不是一个忠君爱国的人,他足可以选择挟天子令诸侯的曹操,足可以投靠实力雄厚的东吴,可他俩者都没有选择,选择了刘备。诸葛亮自从出山以来,一直为了兴复汉室,辅佐刘备而竭尽心力,在赤壁大战爆发之前,他主动提出向东吴请战,诸葛亮没有考虑自己的安危,为了不让曹操独霸天下,经过舌战群儒,最终劝服东吴与刘备合作,战胜了曹操,奠定了三足鼎立的政治格局,为刘备今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另一个例子,白帝城托孤足以显示诸葛亮为人的忠厚老实,章武二年(222年)八月,刘备为了替其二弟关羽报仇惨遭大败,撤退到永安,在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身患重病,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刘备

23、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够治理好国家,成就一番大事。如果我的孩子(刘禅)能够辅佐,那么就辅佐他;如果他不能够辅佐,你可以代替他取得王位。诸葛亮涕泣地说:“老臣不敢不竭尽全力,效忠贞之节,一直到我死了为止!”延至四月,刘备逝世,刘禅继位,封诸葛亮为武乡侯,开设官府办公。不久,领益州牧,政事上的大小事务,刘禅都依赖于诸葛亮,由诸葛亮决定。直到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还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一事。诸葛亮用尽了最后的力气,直到死,还在为国尽忠,这足以显示诸葛亮的忠。(三)义士诸葛亮与周瑜从政治角度来讲,他们分属不同的国家,为各自君主效力,在周瑜死后,诸葛亮出于朋友之间的义,而为周瑜吊丧,

24、诸葛亮到达柴桑,亲自带着酒跪在地下说道:“呜呼公瑾,不幸夭亡!修短故天,人岂不伤?我心实痛,酹酒一觞;君其有灵,享我烝尝!”10诸葛亮在共同抗曹的过程中与周瑜积累了深厚的感情,诸葛亮真心的把周瑜当成了自己的朋友,而出于朋友角度,在老友不在的时候,冒着周瑜部将杀害自己的危险,前来吊丧,可见诸葛亮的义。在孔明祭毕之后,趴在地上,泪如雨下,顿足捶胸,悲痛不已。可见,诸葛亮是一个多么重义的人。诸葛亮虽然治军纪律严格、讲究纪律性,但是也像正常人一样是一个重感情的人,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可以表现他的义。诸葛亮与司马懿在街亭对战,马谡自告奋勇要出兵守街亭,诸葛亮当时非常担心,但马谡表示愿立军令状,如果街亭失守

25、就处死全家,诸葛亮才勉强同意他出兵,并指派王平将军随行,并交代在安置完营寨后须立刻回报,有事要与王平商量,马谡一一答应。可是军队到了街亭,马谡执意扎兵在山上,完全不听王平的建议,而且没有遵守约定将安营的阵图送回本部。等到司马懿派兵进攻街亭,围兵在山下切断粮食及水的供应,使得马谡兵败如山倒,重要据点街亭失守。事后诸葛亮为维持军纪而挥被迫斩了马谡,而在执行时,诸葛亮为了义,痛苦不已,足以见诸葛亮对马谡的感情深厚。并自请处分降职三等。诸葛亮非但没有斩杀马谡全家,而是将马谡全家加意抚恤,按月给予禄米。如此可见,诸葛亮是一个多么重义气的人。(四)智者智者,聪明者也。智者,历代被人们所称颂和赞扬。从古至今

26、,智者不胜枚举。然而在众多的智者中,诸葛亮是智慧的代表,是智慧的集大成者。文才武略,无所不长。其智慧之高超卓越,实为世间罕见,人称“智绝”。1.博学多能诸葛亮饱读诗书,学富五车,有很高的文学素养。他流传至今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都体现出了他聪慧的才智。他口若悬河,唇枪舌剑。当赤壁之战曹操大军来袭之际,是战是降,诸葛亮力辩东吴群臣。在舌战群儒的过程中,诸葛亮的论辨艺术发挥得酣畅淋漓,他面对群儒潮水般袭来的诘难,沉着应对,或转换论题,或引经据典,或反唇相讥,或厉声责问,可谓得心应手,游刃有余。诸葛亮舌战群儒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最终成功的劝说了孙权联手抗曹。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能夜观星相,能预测天时

27、和。在赤壁之战前,周瑜让他于七天内造箭十万只,并且不给他作弓箭的材料。可他竟然说只需三天即可完成。前两天他还在休息,到第三天,忽起大雾,诸葛亮用稻草船向曹操借了十万支箭,令周瑜心服口服。大战在即,周瑜苦于没有东风,无法施加火攻而闷闷不乐,诸葛亮却筑七星坛借得东风,这是诸葛亮巧借天时的另一个成功例子。他并非会神仙巫术,而是巧妙的将天气变化巧妙的运用于自己的实战中,诱使敌军中计。草船借箭就是利用了天气的变化和曹操的疑心。而七星坛借风也并不是诸葛亮能够呼风唤雨,而是他智慧的高明。诸葛亮还善于布阵,八阵图在他的运用下是得心应手。这是他对敌军有深入分析之后,对地理知识的巧妙运用,也是他能够战胜敌军的重要

28、方面。用诸葛亮自己的话说就是“凡是做大将军的,若不懂得天文,不晓得地理,不能识别军情,不知判断是非,不会看图解阵,不了解兵势,则为庸才。”至此可总结出诸葛亮的评论将军的标准是以将领的智慧和学识为核心的,既是对天文星象、地理勘察的大致概论,又是对看图解阵,熟悉兵势的开拓创新。他还善于在作战中发明新式武器,如造木牛流马运粮食,发明“连弩”等兵器,将博学多能的渊博知识融于具体作战之中,以致其出奇制胜,充分的体现了诸葛亮大智的内涵,并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且加以创新。2.巧用心术心术,即为心理战术。诸葛亮拥有优秀政治家的素质,极具军事洞察力,机灵敏捷的外交手段。他思维活跃,具备随机应变的头脑,拥有化险为夷

29、的智慧。其中之一就是心理战术的运用。空城计就是典型例子马谡失街亭后,司马懿趁机率领大军15万向诸葛亮的西城发起进攻。当时,诸葛亮身边全都是一些文官,没有武将,还有少许留守的老弱残兵,形势十分危急。所带领的五千军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说司马懿来攻城,全都大惊失色。但是诸葛亮确不慌不忙,诸葛亮登上城楼观察形势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于是,诸葛亮下令,把旌旗都藏起来,士兵不能四处走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然后打开了四个城门,然后派士兵打扮成百姓的模样,打扫街道。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身边俩个小书童,到城

30、楼上胸有成竹的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看到这种情况,都害怕会有埋伏,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派人迅速的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说之后,觉得这件事情有些蹊跷,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骑马前去观看。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他的二子司马昭说:“有可能是诸葛亮身边没有兵士,所以故意装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于是俩路兵尽皆退去。11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约:“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

31、弄险;见如此摸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12从诸葛亮的话,可以分析出,诸葛亮既分析了司马懿的性格特点,同时,也分析了自己的性格特点,自己是一个谨慎的人,司马懿不会料想自己会冒这样的风险,可以说,诸葛亮知己知彼,善用心理战术。 3.善于用兵诸葛亮兵法治军中说:“夫用兵之道,先定其谋,然后乃施其实。审天地之道,察众人之心,习兵等之器,明赏罚之理,观敌众之谋,视道路之险,别安危之处,占主客之情,知进退之宜,顺机会之时,设守彻之备,强征战之势,扬士卒之能,图成败之计,虑生死之事,然后乃可出军任将、张擒敌之势,此为治军之大略也。” 13诸葛亮非常重视敌情的侦察、战前准备和加强部队演练等,认为只有这样才能

32、立于不败之地。“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计划的对错,是决定成败的关键,这完全取决于领导者。因此,领导者的水平对于军队的战斗力和决胜力至关重要,领导者必须仔细地观察周边的地形和环境,并熟练于环境变迁后的管理。诸葛亮在作战过程中,能够仔细的观察地形、地貌。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到具体实际当中,并且随着具体情况变化,及时调整战略,并有极大的柔韧性。所以,为蜀国立下大功,成为一名出色的军事,体现了诸葛亮作战之智。他说:“迟若山移,进如风雨;击若崩崖,合成如虎。”实际是继承了孙武的“兵贵胜,不贵久”、“其用战也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的军事思想。市场时刻是变化,是动态而非静止。时间就

33、是资源,时间就是效率。作生意强调“抢占先机”作战则强调“兵贵神速”,抢占商机同样如此。诸葛亮继承了孙子的军事思想,不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可以说是达到了十分精纯的地步。诸葛亮治军有道,作战有策略,而且他能够抢占先机,抓住时机,草船借箭的故事就说明了诸葛亮能够抓住时机,七星坛借雨更是诸葛亮把握机遇的体现,可见,诸葛亮不但作战上有过人的智慧,同时,他也有适时出击之智。诸葛亮用兵之神,不胜枚举,从诸葛亮火烧新野到七星坛祭风,乃至死诸葛吓跑活仲达,都表现了诸葛亮传奇的一生,高超的智慧。三、诸葛亮形象的现实意义(一)诸葛亮形象对当代人的影响诸葛亮形象不仅仅在古代有着重要的意义,值得人们学习,甚至

34、在当代,在诸葛亮的身上仍然有很多方面值得我们学习。诸葛亮身上所体现的儒家思想,有助于我们创建和谐社会,有利于人际沟通。在当代社会,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重要,沟通是一门学问,无论是老百姓,还是生意人,以及领导与员工之间,都离不开沟通,只要我们象诸葛亮那样,倾听,微笑加赞美,会对我们的沟通能力有着很大的帮助。我们当代人也要学习他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和抓主要矛盾,这样我们想问题、办事情才会事半功倍。诸葛亮的忠义对我们当代人有着很大的启迪,忠义对当代人来说是一种诚信,朋友之间的相处也要以忠义为基础,对于经商来说,诚信显得更为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一个社会而言,诚信是社会道德的根本。很难设想,一个不守信

35、用、不讲诚信的企业或单位在现代社会是无法长期立足的。由此可见,诸葛亮的忠义之道不仅适用于古代,而且对我们当代人有着重要的影响。诸葛亮的智,对我们的影响也很重要。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就是智慧,人生的第一件事情应该是追求智慧,诸葛亮有着很高的智慧,空城计体现了他知己知彼、善用心里战术之智;在当代,就很适用于销售心理学,“销售”,是销售人员与客户之间心与心的互动,销售的最高境界是把产品推出去,而是把客户引进来,也就是让客户主动购买。可以说,销售时一场心理博弈战,谁能够掌握客户的内心,谁就能成为销售的王者!在销售过程中,恰当的心理策略能够帮助销售人员取得成功,使得销售行为的效率最大化,从而创造骄人的业绩”

36、,14可见,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诸葛亮那样高超的心理战术,知己知彼,了解客户心理,一定能够为销售事业创造很大的利润。三顾茅庐体现了他高瞻远瞩之智 ;草船借箭、七星坛借雨体现了他治军之智。我们当代人应该学习诸葛亮的智慧,并且在学习的时候要开动脑筋,如果一味的生硬模仿是不可能领悟其中的深层含义。(二)诸葛亮对当代大学生的积极意义 1.仁爱的力量诸葛亮先生有很多优点,都值得我们当代大学生学习,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国家正在努力建设和谐社会,而当代大学生担任着重大的任务,需不断完善自己,诸葛亮的儒家精神有助于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诸葛亮是儒家思想的典型代表,他是一位仁者,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要求

37、人们之间友好、互助、谦和,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进入21世纪后,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中共十六大报告第一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重要目标提出。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和谐社会有六大特征:“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民主法治要求我们依法治国,使社会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而诸葛亮的仁政就是一种典范。诸葛亮待人宽厚、为人

38、忠厚,这是一个很好的模范,我们大学生应该多多学习诸葛亮先生的优点,做一位仁者,做一位有德之人。2.忠义的力量诸葛亮也是忠义的化身,当代大学生正处于一个重要时期,是从学校走向社会的一个重要转型期,“忠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大学生应学习诸葛亮忠义的美德,对朋友忠、对单位忠、对国家忠,现在我们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在大学四年的学校生活中,我们积累了宝贵的知识财富,拥有了很强的人际关系,但是这并不是我们走向社会的坚强支柱,就拿我们找工作来说,现在工作单位不仅仅是看你的知识,看你的能力,更重要的方面是看你的人品,所以,我们必须先学会做人,才能够做事,诸葛亮先生为人宽厚,忠义,这是我

39、们的楷模,同时,在这里,希望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带着诸葛先生的诚信,带着诸葛先生的忠义,伴你走向成功。3.计划的力量诸葛亮在隆中对为刘备设计了一套方案,成为刘备今后行动的目标,朝着自己的目标努力,把目标分成若干个阶段,每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任务,而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没有自己的定位,没有自己的计划,大学生应该有目标也有自己的目标。尤其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计划对于你们来说,就更为重要,在大一,我们刚刚进入大学,对大学的生活还不是很习惯,对于大学里面的很多方式还很陌生,所以,大一是我们适应的阶段,是我们开始新生活的起跑线。在入学之初,我们就要把自己的四年规划好,同样,对于我们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来

40、说,计划的力量就更加重要了,我们首先要计划我们从事的行业,找到适合我们的行业,计划我们的发展前途,发展的方向,发展目标,实现目标的过程,我们只要把每个阶段的事情想好,在按照我们自己计划的方案,一步一步的实施,最后,我们就会获得收获,赢得成功。4.学习的力量诸葛亮在隆中终日苦学,有着学习的韧劲,我们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诸葛亮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现在很多大学生选择了考研,想把自己的学历朝着更高的方向进修,可是,在复杂的大学校园里,身边的诱惑太多,而失去了学习的力量,最后,坚持不住坐冷板凳的压力而放弃。诸葛亮不是天才论的信徒,他相信才能是学习的结果。对于大学生而言,并没有生下来的天才,也没有天生的蠢才

41、,而是靠坚忍不拔的毅力,学习的耐性,谦虚的态度,诸葛先生身上所散发的人格魅力,是十分值得我们大学生借鉴的。总之,诸葛亮身上有很多优点,不能一言以蔽之,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运用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挖掘,主动吸取,取其精华,不断完善自己,这会令我们受益终生!千万不要删除行尾的分节符,此行不会被打印。“结论”以前的所有正文内容都要编写在此行之前。结 论三国演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其中的诸葛亮是作者苦心塑造的人物形象,作者旨在塑造一个明君贤相的形象,诸葛亮是儒家形象的代表,他推崇仁政、积极入市是一个奋进之儒,他倡导廉政思想是一个有德之儒。他还是忠义的代表,对于国家的忠心,从军27年,积

42、极辅佐刘氏父子,直到终老。对朋友更是讲究义气。诸葛亮是智者的化身,他知己知彼善用他善用心理战术,他眼光远大,有着高瞻远瞩之智,还有着治军之智。诸葛亮的形象对我们当代人有着重大的影响,无论是学生,还是商人,乃至领导人,都能从诸葛亮的形象中学到很多的道理。希望此论文能够给大家带来一点启迪和帮助。不要自己写,要利用word来自动生成。详情请看最后一页引文注释1余兰兰:近20年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形象研究述略,湖北大学人文学院2002年版2孔子:论语,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143页3方勇:寡人之于国也孟子,中华书局出版社2010年版,第58页4张宇:后出师表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社2010年版,第2

43、05页5班固:汉书.诸葛丰传中华书局出版社2006年版,第169页6叶文宪:吴国历史文物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34页7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岳麓书社出版社2005年版,第87页8杨开飞:出师表重庆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版,第168页9杨开飞:出师表重庆出版社出版社2009年版,第19页10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岳麓出版社出版社2006年版,第75页11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岳麓出版社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页12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岳麓出版社出版社1986年版,第186 13孔干:诸葛亮兵法治军新华出版社出版社2007年版,第158页14崔西:销售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

44、版社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参考文献1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2陈寿撰. 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3柳春蕾.诸葛亮评传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 4陈寿.三国志蜀书M.北京:中华书局,1959.5夏丐尊.夏丐尊文集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6孙长江,贾明兴.儒家思想对中华民族性格的形塑方式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7朱一弦.三国演义资料汇编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8袁行霈.中国古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者,2006. 9毛宗岗.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M.长沙:岳麓书社,2001.10孔子

45、.论语言行录M.北京:中化书局,1957.11熊承发.诸葛亮人物形象分析J.文学与人生,2006(21)12杨保林.三国演义词典M.成都:巴蜀书社,1989.13谭良啸.诸葛亮治蜀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14张定亚.诸葛亮传说故事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附 录后 记(或致谢)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参考了大量的古典文献,反复地阅读原著,总结出诸葛亮的形象特点,可能还不够全面,希望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能够继续改进,也衷心的希望此论文能够给当代人们带来一点启发。当然,在创作论文的过程中,离不开许多人的关心、帮助和支持。首先是我的恩师魏红艳,魏老师对于我的问题,有求必应,每次都

46、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帮我解答问题。使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此篇论文更是凝聚了老师的智慧和心血,从选题、总体框架、论文主题、到具体写作、反复修改,都离不开老师的帮助和无微不至的关怀,太多感激无以言表,我就深深埋藏在心里,有机会报答老师。其次,我的同学们,感谢你们对我的关心,尤其是师弟赵胜利,在论文格式上对我进行指导,给予我无私的帮助,感谢外语系的顺军对我摘要英文部分的翻译,还有,杨班长对我的关怀,使我的论文能顺利地完成,真诚地感谢你们。想感谢的太多太多,想说的太多太多,大学四年,经历了大一的懵懂,大二的青涩,大三的成熟,大四的纠结,悲欢离合,心情很复杂,马上要走出校门了,感觉很留恋,很不舍,大学带给我的东西真的很多,教会我很多道理。最后,就以我的话结语吧:这里是校园的终点,也是社会的起点,向着新的曙光,努力吧!谨以拙文,献给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