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488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论语》十二章导学案.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语十二章 导学案教学目标:1.启发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言行。 2.了解论语一书和孔子及其思想。 3.积累成语、格言、警句等。教学重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资料助读:孔子及论语简介(1)论语是“语言的论纂”,也就是语录的意思,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内容上以教育为主,涵盖哲学、历史、政治、经济、艺术、宗教等方面,体现了孔子及其弟子们的人格修养、治学态度和处世方法。(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

2、人,被尊称为“圣人”。他对我国古代文化的整理、研究和传播,为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新知学习:1课文朗读: 范读:教师朗读示范。学生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 自渎:学生自读课文。 感知:本文的内容包括学习的哪些方面? 学生交流后,教师概述:本文主要包括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 2、质疑交流:就课文字词的理解,学习小组间互相质疑,对个别词句的理解,教师要加以点拨,并加以提炼、补充。(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n),不亦君子乎?”讲解:第一句讲的是学习的方法。第二句讲的是学习的乐趣。“朋”旧注:“同门曰朋。”跟现在说的“同学

3、”“同班”相近。第三句讲的是为人态度,属于个人修养范围。(2)曾子曰:“吾日三省(x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讲解: “三省”,多次反省。文言文中,“三”“九”诸字皆有“多”义,不是确数。(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因为只“温故”而不独立思考,决然达不到“知新”的目的。(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讲解:这一则也是讲学习方法,阐述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可偏废。(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讲解:最后的“知”字当破读,通“智”。孔子说这番话的意思是,言行要

4、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用现代的表述方式,就是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一)内容提要本课所选内容主要涉及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读书做学问的,二是修身养性的,三是关于立志与自我人格完善的。(二)问题设计1.为什么每一则前面都有“子曰”呢?提示:子,指先生,因为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记,用“子”是表示对老师的尊敬。因为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所以论语中的“子曰”就是指孔子说的话。2.“三省吾身”真的是反省三次吗?提示:古代人对“三”、“六”、“九”有一种数字崇拜,“三”一般是泛指多数,而不是一个确切的数字。3.孔子关于读书的论述对我们有何启发?提示:关于读书,孔子提出了“温故而知新”、“

5、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独到见解,并以“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来进行论证。这些对于我们科学的求知和事半功倍地学习都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4.孔子心目中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提示:“君子”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标准,“君子”一词在论语中的“出镜”率最高,约一百多次。孔子认为君子除了是一个善良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与人和睦相处的人,还有一个重要的说话和做事的标准,他应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敏于事而慎于言”、“君子喻于义”。(三)本课中出现的成语、格言和警句等。成语:温故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择善而从格言警句1谈学习态度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知之

6、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2.谈学习方法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3.谈修身做人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四)正确认识和评价论语一个时期以来,孔子及其论语似乎被人神化,其实论语是一部内容很平实、很富于人情味儿的充满了人生智慧的书,一部可以用审美鉴赏的眼光去读的书。只要善于读,我们不仅可以从中得到一种美的愉悦,而且可以得到很多的人生智慧的启迪和人格的感染。因而,在诸子百家中,以孔子为第一人,诸子之书以论语为第一部。体验反思:1.学了这篇课文,你认为哪些内容使你收获最大?2.与课文自相对照,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做得好些,在哪些方面还有欠缺?应怎样改进?3.“温故而知新”对于指导我们的学习有什么重要意义?拓展体验:1.在本文论述的教育思想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是哪一点?为什么?2.在学习生活中,你在哪一方面做得最不够好,今后有何打算?课外延伸:1.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成语、格言和警句,并说出理由。2.搜集整理论语其他篇章中出现的成语、格言、警句,要求注明出处、含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