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

上传人:小飞机 文档编号:1458188 上传时间:2022-11-27 格式:PPTX 页数:86 大小:396.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儿童文学概论课件.pptx(8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论,1、课程简介:学习儿童文学的意义2、本门课程学习注意事项:上课不准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阅读作品;创作是学习过程的必要部分;记住:no pains ,no gains.,第一章 儿童文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概念和范围,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儿童文学”与一般文学(成人文学)关系。一、什么是儿童文学?1、几种定义:儿童本位论为基础的认识。特指专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儿童文学是写儿童的文学。儿童文学是教育儿童的文学。,2、我们认为:,现代意义的“儿童文学”应该包含的意思:是为儿童创作的文学作品;是具有独特艺术个性和审美价值的艺术品;适合儿童阅读并为他们所喜欢;同一般的文学作品一样,有

2、审美、认识、教育、娱乐等多重功能。总结:见课本。,二、儿童文学的范围,由于儿童文学真正从总体文学中分析出来是18世纪、乃至20世纪的事情,因此,存在着两种意义的儿童文学:古典的、现代的。古典的大致包括:民间故事与民间传说,神话传说,宗教故事等;儿童蒙养(社会家庭伦理、道德等)读物,如孟母三迁、凿壁借光、司马光砸缸、孔融让梨等;儿童语言与文学教育材料,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诗、声律启蒙等;部分适合儿童阅读的古典文学作品;,儿童文学与儿童读物之辨:,广义的儿童读物:包括各种适合儿童阅读的材料,包括儿童文学。儿童文学研究中的儿童读物:包括思想品德读物、自然科学技术启蒙读物、文史知识读物等,如

3、十万个为什么,少儿大百科,上下五千年,科学家的故事,奥运会故事,人体奥秘,恐龙家族总之,儿童文学强调文学性:虚构性、形象化、故事性、艺术美感,语言性(痛苦的话题、无法解答的问题),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一、概述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的内涵:1、相对于成人文学作品,在儿童文学中表现得更加普遍、集中、典型的艺术特性。2、同样的审美要素,由于儿童文学特殊接收对象的条件而发生的特殊组合方式和构成形态,表现为儿童文学的特殊审美特点。,二、儿童文学的主要美学特质,1、纯真:天真、友好、善良、简单。2、稚拙:由于单纯而显得可爱的笨拙、愚蠢。3、欢愉:趣味、幽默、开心、欢乐。笑。表现手段非常多。形象设计、语

4、言、动作等。4、变幻:亦即幻想性。现实中不能,艺术中没有不可能。5、质朴:拒绝雕饰,体现自然的淳美。,第三节 儿童文学与儿童教育,一、儿童文学与小学审美教育1、儿童文学必然具有美育功能。艺术是美的集中体现的载体。2、审美教育原则与儿童文学发挥作用的空间。二、儿童文学与小学语文教育1、小学语文教育的内容和任务2、儿童文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作用提供语文教学的教材资源三、 儿童文学与小学生素质培养人格、知识、思维;提升教师自身素质;,或者:,儿童文学对于小学生的意义:启迪想象力,获得快感,培养美感;扩大视野,长人生见识经验, 感知人类的人性、社会品格等。训练并提高其语言感受力、理解力。儿童文学对于小

5、学教育工作的意义:成人与儿童沟通交流的纽带;激发成人的思维、情感的创造力,教学互动相长。儿童文学对于小学教育工作者的意义:艺术是开启儿童心灵的密钥之一。,思考题:,参见课本p21.阅读并分析你读的儿童文学作品的美学特质的具体体现。阅读一本小学或幼儿园的教材,分析其中的文学性作品的分布情况。,第二章 儿童文学的创作主体与接收对象,第一节 儿童文学作家一、儿童文学作家的特殊性1、特殊的精神气质:发自内心的爱和责任感;童心;天生的创作本能2、独特的感受力和生活经验深刻的内心体验和洞察力;童年记忆以及深入儿童3、独特的艺术表现力:想象力、善于讲故事、风趣幽默、诗意,二、小学教师与儿童文学创作,1、儿童

6、文学创作的作者类型:自觉型、自发型。2、职业划分:专业作家、少儿工作者、儿童文学教师与研究者、中小学教师、儿童、其他突然闯进的作者3、教师参与儿童文学创作的特殊优势:接近并熟悉儿童生活。避讳:教育者面孔,三、儿童与儿童文学创作,1、儿童作者存在是不争的事实:历史2、儿童作者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作者先天条件、客观的媒体文学竞赛、商业化时代的鼓噪(强烈的表现欲与选秀的烘托)“伤仲永”3、儿童写作的特点和意义自然率真、真诚大胆、特点鲜明意义:有天赋儿童的成长、一般儿童的学习与阅读儿童需要成长为成人,因此,他们更愿意读并观察、想象成人世界的一切。如果有孩子耽溺于孩童世界,那么可能有成长问题。所以,其写作

7、只是短暂的过程而已。“王勃”或雨果,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读者,一、儿童读者与成人读者儿童读者是儿童文学首位的、基本的阅读者和接受者。成人读者是儿童文学的重要读者。成人读者存在的主要原因:一、家长、教师、相关的编辑、作者、研究与评论者。前两者同时还是指导儿童文学阅读的引导者。现实功利。二、部分成人出于天性、娱乐、好奇等原因成为儿童文学的忠实爱好者。非功利目的。,成人读者存在的意义:1、成人是儿童文学作品的生产者、参与者、引导人、帮助者等;2、对于成人自身的意义。曾经的读者;享受与回味;潜在推动力量。,二、儿童文学读者的特殊性,因为接收主体儿童的特殊生理-心理性质而表现出特殊性。一、生理层面:保留比

8、成年人更多的身体-动作意识和功能。二、心理层面:儿童的心理过程(知、情、意)、个性心理(气质、性格)、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等直接影响儿童文学阅读、接受能力的形成发展。三、文化层面:特定文化背景,如民族、地域、历史等文化社会因素影响他们的接受。三者的关系:文学能力结构是一个有机整体。,三、儿童文学读者的多样性,多样性的具体体现:性别差异:大致上说,在三年级开始有所表现。与生理发育差异有关系。智力因素:我的理解是,识字水平、注意力、理解力、分析能力的差异。个性心理:表现不是十分明显,特别是低年级。文化差异:民族、地域、阶层、家庭知识结构、阅读品质等在早年影响非常明显。上述情况在成人中同样

9、存在,但是重视了解不够。,四、儿童读者的年龄特征与儿童文学,(一)儿童的年龄特征:生理结构与机能发展的划分。幼儿阶段:3-6岁童年阶段:7-12岁少年阶段:13-15岁之后是前成人时期,(二)儿童年龄阶段的适应性,儿童文学年龄特征划分的依据:主要不是儿童的文学接受能力的阶段特性,而是儿童的心理、生理发展特征。幼儿文学:注意形象化、游戏化、声音、色彩、韵律、节奏等。童年、少年文学:主题、表现手法、结构、文词运用等。关注儿童文学年龄阶段适应性的意义:成年读者也会有欣赏能力、习惯等差异,但相对来说有比较稳定的质的规定性。儿童则处于不断变动中,且与年龄有同步性。,思考题:,参见课本第43页。阅读一到二

10、部少儿作者的作品,并加以分析讨论。,第三章 儿童文学的文本特征第一节 儿童文学的故事性,一、故事性与儿童阅读什么是故事?什么是故事性?注意:什么是情节? 二、故事性的构成1、“故事元”和叙事技巧中的“矛盾体现物”什么是“故事元”?“母题”narrative functions什么是“矛盾体现物”?,2、叙事技巧中的传奇性与意外性(生动性?)故事传奇性主要指故事情节的曲折性、离奇性、怪异性等。在故事发展中主要通过偶然、巧合、夸张、幻想、出人意料等手段来表现。3、叙事技巧中的完整性、连贯性与曲折性故事的完整性:故事要反映事件产生的原因、中间的曲折过程、最后的结局等,亦即反映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全部过

11、程。,连贯性:情节节奏紧凑、明快,无松散、拖沓、脱节。曲折性:情节有起伏跌宕。4、叙事技巧中的悬念与气氛控制什么是文学作品的悬念?用于设置悬念的因素:人物命运、事件的原因、结局;关键的人或物的证据;众人关注的问题的等等。,5、叙事语言的口语化与生活化 口语与书面语日常口语(口头语)和文学口语儿童文学的语言:简明生动、通俗易懂、注意传递儿童气息。6、几种常见的故事构成方式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三、故事性在不同文体中的具体体现,1、儿歌、儿童诗:童谣与创作的儿歌、儿童诗抒情性与叙事性的儿歌、儿童诗2、童话、儿童小说:故事性在文学中:从古典到现代;儿童文学的特殊性:人物与吸引力3、寓言:故事简洁、生动

12、,第二节 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一、形象性文学语言的特点:可感性、情感性、多义性、音乐性儿童文学中语言的形象性(可感+情感性)如何达到语言的形象性?运用想象和联想,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段使得陌生的熟悉,熟悉的陌生。突出语言的动作感,使得静动结合,动感强烈突出并呈现语言的色彩感,多用鲜艳、明亮的单性色,少用甚至不用中间色,冷色。,二、儿童文学语言的简洁性言语主题:叙述语言和人物语言言语功能:叙述、议论、描写、抒情语词、句式的多样性中透出单纯性,简洁明快三、儿童文学语言的音乐性声音层面的音乐性与意义、情感表达的密切关联四、儿童文学语言的叙述性,第三节 儿童文学的插图,一、插图在儿童文学中的地位

13、1、什么是插图?注意插图和图画文学的区别2、插图的作用:吸引读者、帮助理解和欣赏、提高鉴赏能力3、插图的地位:不可替代;本质特征4、插图的类型,二、插图的特征,1、直观性:可视的绘画形象2、依附性:必须依存于文字内容3、延伸性:适当延展,拓宽画面内容4、艺术性:是艺术创造,用不同艺术媒介展现同样的内容,手法、风格的差别与创造注意:不是为了补空,而是艺术。留有艺术想象的空白、艺术期待视野三、插图的功能1、助读功能2、再创造功能,思考题,参见课本第69页,第四章 儿歌与儿童诗,章节序言:什么是文体:文学的具体可感的表现形式,外部的物化的特征文体分类的意义:有助于理解、欣赏、判别、创造、认识形式多样

14、的文学艺术品分类的科学理据:作品的客观存在形态;创作使用的特定物质手段文体分类之难:种类间的密切联系;文体种类的不断创新、发展儿童文学文体分类,第一节 儿歌,一、儿歌的含义和特征1、强调听觉,重音韵节奏2、单纯浅显,易记易唱3、歌戏互补,富于情趣二、儿歌的艺术形式传统民谣式的儿歌与创作儿歌作为一般艺术样式的儿歌分类:分节、句式特殊样式,三、儿歌的特殊艺术形式1、摇篮曲:儿童听的艺术样式2、问答歌:对歌3、连锁调:随韵接合,顶针,“随口拉”4、颠倒歌:荒诞中见真性5、数数歌:学习数字6、绕口令:训练口齿、游戏7、时序歌:认识节令、时序变化。正月里什么花儿开8、游戏歌:拍手歌、跳皮筋等,第二节 儿

15、童诗,一、儿童诗的含义见课本第78页。和儿歌的区别。二、儿童诗的艺术特征1、内容上,表现儿童生活与内心世界2、情趣上,体现儿童特有的童趣、童心3、形象上,塑造鲜明生动的诗歌形象4、语言上,运用富于音乐性的语词传情达意,朗朗上口,悦耳、简明、,三、儿童诗的类型,根据儿童诗的内容不同,划分为:生活诗:描写、表现儿童现实生活自然诗:观察自然、解读世界,感受展现自然美和心灵美童话诗:以诗写童话科学诗:以诗传达科学内容,第三节 儿歌与儿童诗的阅读指导,一、儿歌与儿童诗的区别与联系起源不同;语词选择;音乐性;意境;“功能”二、阅读欣赏儿歌的一般方式:朗诵;体会其内容;感受其语言三、阅读欣赏儿童诗的一般方式

16、朗诵;体会其内容、情感、意境;感受语言、揣摩细节,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略去,第五章 童话 寓言第一节 童话,一、童话的起源与发展(一)概念是儿童文学最重要的体裁之一,一般指符合儿童想象方式的、富有幻想性的奇妙故事。词源:中文,源自日本;西方,源自拉丁语。现代的含义:A fanciful tale of legendary deeds and creatures, usually intended for children.传说的行为和生物的想象的故事,一般为儿童而写作。,(二)童话的起源与发展源于古代民间口头流传的神话传说,分两个发展阶段:传统童话和现代童话,或曰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欧

17、洲第一个把民间童话加工成文学童话的作家。1697年法国的贝洛出版的鹅妈妈的故事或昔日寓含道德教训的故事当代发展趋势:与儿童小说合流,现代西方用fantasy表示。,二、童话的文学特征,(一)传统的文学特征:1、相对固定的叙事程式:有比较固定的开头结尾模式;喜欢采用重复性的叙事模式。2、鲜明的主题:善恶斗争,达到扬善惩恶的目的。善战胜恶。(二)现代童话的文学特征1、呈现儿童的纯真世界传统童话并非专门面向儿童,而现代童话直接指向儿童心灵世界。,2、表达成年人的童年梦想(?)3、开创个性化、多样化的文本形式作家个人风格的体现。一般主要在三种因素上表现自己的特性:地点,陌生化的地点;人物,超自然、超现

18、实的人物;时间,超越普通的物理特性,可以变形。,三、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一)拟人:定义(参见p110),最传统与最常用的手法,是人类童年时期泛灵观念的体现。拟人手法的发展:一般,注意童话形象物性与人性的和谐统一;现在,打破固定惯例,不一定要同一,更加自由。如“猫和老鼠”等。形象的取材范围更加广,可以是动物、植物、非生物,自然现象,抽象概念,以及想象出来的任何事物。,(二)夸张:定义(参见p111) A:童话的夸张与一般文学中夸张的差异:1、童话偏重外形等外部特征;2、引起事物变形;3、直接作为形象出现,并在文本中固定下来。B:童话夸张运用的方式:1、形象 2、情节 3、细节 4、环境,(三)

19、颠倒定义:(参见p112)广义说,是违反现实逻辑。称不上是总体性特征,而只能是经常性特征。(四)象征定义(第113页)童话象征的主要形式:具体形象、意象的象征;因为象征的多义性、歧义性,童话的象征运用不能太复杂、艰涩。如小王子。,四、童话形象的类型,按照形象与人类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表现形态,可以分为:(一)超人体童话形象:具备创造超越人类能力的奇迹的超自然形貌。一般不具有鲜明的人物个性,在故事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现在的趋势是开始具有人类的情感和性格特征。,(二)拟人体童话形象:人类以外的有生命、无生命事物人格化。特点:保留自然物本身某种特性,以及它们和周围世界的关系;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如木

20、偶、狮子、鹅(三)常人体童话形象:以寻常人面貌出现在童话中。逐渐发展中拥有角色意识,构筑自身性格特征。与现实常人的差别:1、在某些特别时刻表现为超人。半超人。2、处于非常态情境中。3、在心理、行为、思维方面表现出非常态特征。,第二节 寓言,一、寓言的含义与发生的历史(一)寓言的含义:是一种把深刻的哲理和教训寄托在简短、形象的故事里面的文学样式。参考:莱辛的定义p118。寓言的中外词源:庄子天下篇。1902年,林纾、严璩合译伊索寓言,1917年茅盾完成中国寓言(初稿),完成文体称谓的统一。西方,fable(fabula)A usually short narrative making an ed

21、ifying or cautionary point and often employing as characters animals that speak and act like human beings.,中外寓言的部分差异:题材上,中国寓言以现实中人物为主人公,讲述现实中的故事,西方主要是动物;体式上,中国以散文为主,西方时常以诗体写作。(二)寓言的发生起源于民间。在具体的故事中被人类有意识地注入教训和寓意,标志人类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寓言的三大发祥地:古希腊公元前6世纪的伊索寓言、印度公元前3世纪的五卷书佛本身故事、中国公元前5世纪的诸子。,二、寓言的特征,(一)寓意于言的教训性

22、:寓意是寓言的灵魂。故事必须为之服务。讽刺与褒扬并举。日常学习、交友、行事经验、政治经验等(二)连类比物的比喻性:寓意必须以故事为载体。寓言的比喻和一般文学表现手法比喻之间的差别:整体性、拟人性、象征性。(三)犀利幽默的讽刺性(四)精炼简洁的概括性:篇幅俭省、故事单一、情节简单、形象具体而概念化、寓意明确、言语尖锐。,三、寓言与童话的区别,联系:都起源于民间,受到神话、传说的直接影响;幻想色彩明显;普遍采用拟人、夸张、象征手法。区别:1、主题设计的重心不同:寓言围绕寓意展开,甚至直接点明,童话则不然。2、关于虚构、幻想的思维方式不同:寓言以训诫为主旨,其幻想更多关注与现实之间的结合,童话则以幻

23、想为逻辑,营造奇幻的童话意境。3、文本构造上不同:寓言情节单纯,语言简练,形象鲜明但单一,抽象化、符号化;童话则曲折、复杂、丰富多样。,第三节 童话与寓言的阅读指导,一、童话的阅读指导(一)把握童话的类型(二)感受童话的意境:体会童话的整体情感氛围(三)体味艺术韵味:考察并分析艺术表现手段,二、寓言的阅读指导1、解读故事2、概括寓意:多层面3、体会语言艺术特色,第四节 作家链接、作品导读与推荐,一、作家链接1、外国童话作家:格林兄弟、安徒生、卡罗尔、林格伦、罗尔德达尔2、中国童话作家:孙幼军、周锐、冰波3、外国寓言:伊索、拉封丹、克雷洛夫4、中国寓言:韩非子、金波,思考与练习:谈谈如何在教学中

24、发挥寓言的作用。任意选择寓言、童话各一篇,写作其阅读指导的教学纲要。学习写作一篇寓言或童话。,第六章 儿童故事 儿童小说,第一节 儿童故事一、儿童故事的含义以及特征定义:内容单纯、篇幅短小,情节生动有趣,连贯完整,适合儿童欣赏、接受的叙事性文学样式。年龄适应性:年龄小、阅读能力一般的孩子。,儿童故事的基本特征:,1、完整性:叙事性文学的特点。故事要反映事件产生的原因、中间的曲折过程、最后的结局等,亦即反映一个特定矛盾冲突的全部过程。2、生动性:主要指故事情节的曲折性、离奇性、怪异性等。3、趣味性:引起阅读、欣赏兴趣。可通过故事或情节,故事或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达成。,二、儿童故事的类型,从不同角

25、度看有不同划分策略。一、民间故事:民间幻想童话故事、动物故事除外的,口头流传的,适合儿童欣赏的故事。如生活故事、人物故事、笑话故事等。二、改编故事:根据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改编的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故事,如荷马史诗,唐吉诃德,西游记、红楼梦,聊斋故事等。三、儿童生活故事:取材自生活,为儿童所喜欢、适合他们欣赏的故事。,四、历史故事:根据历史史实改编的,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更加突出故事性。如上下五千年、秦始皇的故事、诸葛亮故事、雷锋故事、拿破仑的故事等。五、谜语故事、笑话故事六、成语故事七、动物故事:与科普文学、动物童话的相应形式很难区分。,三、儿童故事与其他体裁的关系,(一)儿童故事与儿童小说

26、在于彼此的复杂程度、篇幅的长短、体制大小,人物形象塑造,人物心理的刻画,活动环境的描写,语言上的修饰性程度等。相对而言,故事更加强调情节性,趣味性。还有,故事一般都是用第三人称全知叙事进行的。而小说可以是各种人称,甚至可以中途改变人称。(二)动物故事与动物童话、动物小说等,第二节 儿童小说,一、儿童小说的含义和特征适合儿童阅读、欣赏的小说。有童情,童心,童真,童趣更加适合年龄稍大的孩子,差不多是10岁以上。二、儿童小说的构成元素(一)故事:生动、完整、有趣味的故事情节(二)人物:人物形象个性鲜明;儿童为主、为多;,(三)主题:明朗:含蓄但不晦涩,生动但不粗糙积极:正面但不排斥阴暗, 健康但不虚

27、饰三、儿童小说的分类从内容分,有生活小说、历史小说、惊险小说、动物小说等,第三节 儿童故事和儿童小说阅读指导,一、儿童故事重点在体会故事性特征上,如故事线索(起因、发展性环节、推动元素、高潮、结局);故事设计和控制手段(伏笔、悬念、呼应、延宕、节奏、衔接、转折); 善于领略故事中的细节(人物的言行、景物、心理),二、儿童小说在体会感受故事性之外,重点通过它了解人物个性形象的特点;体会其主题意蕴;余下的基本和故事欣赏阅读一样:如人物设计、刻画;叙事技法,第四节 作家链接,著名儿童小说作家介绍:马克吐温:美国小说家,代表作汤姆索亚历险记凯斯特纳:德国儿童文学作家,代表作埃米尔捕盗记秦文君:中国,男

28、生贾里女生贾梅杨红樱:中国,男生日记、“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思考题,参见课本194页阅读:马克吐温等几位著名作家的作品,第七章 儿童散文 儿童报告文学,第一节 儿童散文一、儿童散文的特征童趣二、儿童散文的类型记事状物写景抒情议论,第二节 儿童报告文学,一、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1、关注当代儿童生活:人和事2、对有关儿童现实的思考3、主题、内容、语言的儿童适应性二、儿童报告文学的类型报告事件和现象报告人物,第八章 儿童科学文艺,第一节 儿童科学文艺的含义与特点定义:从科学文艺到儿童科学文艺(参见课本第238页)科学文艺与科学论文、科普读物科学的内涵:主要指自然科学,其实,一定程度上,诸如经济学、心理

29、学、人类学、法学、金融学、哲学等等也应该包括在内,特别是在研究儿童文学时。,科学文艺的基本特点:,1、科学性与文学性的统一2、客观性与幻想性的结合3、教育性与趣味性的交融归纳起来就是:科学性、文学性统一。,第二节 儿童科学文艺的类别,1、科学童话:童话加入一定的科学内容;文学性。2、科幻小说:最活跃、最受欢迎的类别。目前国内有一点被疏忽:科幻小说只向前看,而不能向后看;反观国外,对恐龙时代,木乃伊奇迹等的关注都十分成功。特点。3、科学诗:和童话一个样4、科学小品:似乎改为科学散文或者科学故事更恰当。5、科学故事:科幻影视,第九章 图画文学第一节 图画文学的含义与发展,一、图画文学的含义与作用1

30、、图画文学是指单纯用绘画、或以图画和文字相互映衬的形式来表现相应内容的文学作品。2、分类:文学类图画书和知识类图画书。本处是狭义的概念。3、图画文学作品与带插图的文学作品的区别:插图文学作品:以“文字”为主体,插图为辅助,并间隔地出现在作品中,图画间意义不连贯。作用是直观、演绎、补充说明、吸引注意力,帮助阅读等。,图画文学:一种特定的文学作品(或读物 ),以图为主,画面有叙述性。其中的文字与图画相融合,可以在画中,也可以在画外。插图从属于原文,居于次要地位,图画文学中的图直接表现意义,主导地位。4、图画文学的作用(和其他文学类型作用一样,关键是形式上的差异)以符合儿童接受心理(直观形象性)、接

31、受方式特点(玩中学、学中玩)的形式培养儿童观察能力、想象力、美感、注意力等。直观可视的画面可以帮助孩童构筑形象,理解内容。 有利于“亲子共读”。,二、图画文学的历史和发展,1、国外(西方)大约起源于19世纪下半叶。英国是图画文学产生最早的国家。三位图画文学作家。20世纪30年代开始,美国成为发展最快的国家。5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都有杰作问世。图画文学成熟。图画文学奖项:格林纳威奖、安徒生奖,2、中国,雏形:明朝嘉靖年间的日记故事20年代,郑振铎发表于儿童世界的河马幼稚园等46篇图画故事。新中国成立后,图画文学相当繁荣。许多著名画家也加入图画书创作。大量的图画书成为儿童教育、文化传播、思想教育、

32、文学推广、知识普及的重要媒介。80年代后,迅速衰落。(电影、电视的普及等因素)讨论:今天的图画书:玩具化、综合化为什么受欢迎?形式、内容发生怎样的变化?,第二节 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和基本形式,一、图画文学的艺术特征1、可视性:绘画的造型艺术特点决定的。2、跳跃性:画面的静态性、叙述性3、夸饰性:有这样的特点,但不完全如此。4、明朗性:色彩、线条、图案、结构、技法等必须适应儿童接受能力,但并非不讲艺术性5、简洁性:就图画文学语言而言。二、图画文学的基本形式1、纯图画 2、图文结合 3、连环画,第三节 图画文学的欣赏指导与作家链接,一、欣赏指导1、儿童感知的一般步骤:视(感知画面)听(接受字音字义

33、、了解画面内容)解(自我结合视觉符号、语音符号,“读”出意义)创(综合前述感知过程,自创故事,获得各种层面的意义,完成欣赏、阅读过程)指导观赏:指导看画面、提示并引导想象、向更高层面迈进(如情感、美感、道德倾向、思想、认识功能等)二、作家链接(略),第十章 儿童戏剧文学 儿童影视文学,说明:儿童阅读文字性作品比较少,主要是直接观赏戏剧、电影、电视、视频作品等,而且这在当今儿童文学(文艺)中居于主要地位。今天,没有多少普通读者看戏剧或电影剧本。戏剧、电影是综合艺术,今天还有技术性要求,性质仍然在不断丰富之中。,第一节 儿童戏剧文学,一、儿童戏剧文学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专门为儿童戏剧演出创作的文本。

34、 1、儿童戏剧文学的主题意蕴:表现儿童生活或儿童关心、感兴趣的话题。其他与其他文学类型,如儿童小说等一样。2、儿童戏剧文学的戏剧结构:剧情简洁明了,线索单纯,不能太复杂,场景转换不能太频繁3、儿童戏剧文学的人物塑造:有童趣,人物相对较少, 关系相对简单。所谓鲜明、有个性,这是所有叙事文学作品的共性4、儿童戏剧文学的语言特点:浅显易懂,隐喻、暗示不要太深奥复杂;儿童化语言;动作性强,二、儿童戏剧文学的类别,1、按照形式来划分:话剧、戏曲、歌舞剧、木偶戏、皮影戏、课本剧等2、按照场次容量划分:独幕剧、多幕剧和场景剧3、按照题材划分:历史剧、现代剧,三、儿童戏剧文学的舞台呈现,(一)舞台背景:儿童戏

35、剧舞台的背景设计要求充分考虑欣赏主体的接受心理、兴趣所在和能力,为主体服务(二)戏剧内容:(三)人物形象:或许还有,戏剧情感,第二节 儿童影视文学,一、儿童影视文学的含义以及特点此处是指儿童影视作品,如电影、电视片、动画片等。专门为儿童拍摄制作的、适合他们欣赏的电影电视作品。综合艺术, 特点(一)视像性:(二)趣味性(三)情节性(四)形象性,二、儿童影视文学的银屏呈现,1、儿童影视艺术的造型元素:A.蒙太奇:简单,丰富,复杂的技术. 一切新鲜与创意的源头。时间、地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时间同一地点、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人物与事件。不变或发生变化。B.光影、色彩、音响C.音乐

36、D.表演、服装、道具、场景换个角度:画面与人物的调度,2、儿童影视艺术的叙事元素,A.开头:迅速简洁地导入虚构世界B.情节、人物、对话:情节单纯、奇妙,人物性格相对单一、内心世界生动丰富但不过渡渲染,对话活泼风趣C.结尾:故事完整,结尾明确,情感“正确”(大团圆式为主),三、儿童影视的分类,1、儿童故事片主要以现实中演员表演完成的生活片(喜剧片、惊险片)、童话片、科幻片等2、美术片运用美术手段完成的动画片、木偶片、剪纸片、折纸片,期末考试的说明,闭卷考试,占总评成绩60%学期总评:平时成绩占40%。其中作业20%、出勤10%,课堂回答等10%。题型:填空、选择、判别正误、简答、结合作品分析与论述,恳请你带走笑容,留下你的意见!Happy new year!Enjoy our classes, and have a joyful journey!Good luck!,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