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497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 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论苏轼对张耒文学创作思想的影响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张耒作为苏轼的学生,一生对苏轼都深怀敬意。他的才华,也得到了苏轼的赏识。张耒的文学创作思想受苏轼的影响极深。正是在苏轼的影响下,张磊才逐步形成自己鲜明的文学特色,并在

2、北宋文坛上享有一席之地。关键词张耒 苏轼 文学创作张耒是苏轼门人中最后的弟子,他的人生历程和苏轼一样,后半生几乎完全是在政治风浪和贬谪流离中度过,苏轼的文风和创作,对张耒都产了重大的影响。在与张耒长期的交往中,苏轼对张耒也非常赏识。苏轼在复李昭纪书中写到:“(轼)每念处世穷困,所向辄值墙谷,无一遂者。独与文人胜士,多获所欲,如黄庭坚鲁直,晃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之”。元丰八年(1085),张耒得苏轼书信:“惠示文编,三复感叹,甚矣!君之似子由也。子由之文实胜仆,而世俗不知,乃以为不如。其为人深不愿人知之,其文如其为人,故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一仆老矣,使后

3、生优得见古人之大全者,黄鲁直、秦少游、兄无咎、陈展常与君等数人耳少”。表达了对张耒的喜爱,并寄予“托付斯文”的厚望。苏轼是蜀学的代表人物,在宋代文人中,苏轼与道教和道家关系是最为密切的。苏轼的父亲苏询信道教,苏轼幼年即受到道风的熏染。苏轼把自然看作艺术的至高境界。在与谢师民推官书中,他提出作文“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追求一种自然超妙的艺术境界。同时,苏轼的一生,都以儒家“兼济天下”思想为己任,释道思想,是他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中解除苦难、自我排遣的精神支柱。张耒在这一点上和苏轼有很多的共同之处。张耒在投知己书中写道:“某自卵角而读书,十有

4、三岁而好为文。方是时,虽不能尽通古人之意,然自下代以来,圣贤骚人之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下至雕虫绣绘,小章碎句,虽不合于大道,靡不毕观”。正是这种广泛的阅读与忌考,使得他形成了以儒为本,兼容佛释道的广博思想。苏轼的文学观点和他儒释道三教合一的思想体系是密切相关的。他对僵化、保守的儒者不以为然。苏轼所说的“道”,主要指关注社会现实的及事物的客观规律的精神,他主张“学道无自虚空入者”、“诗须要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等,要求诗歌要有内容,不能空洞无物。另一方面,身为文豪的苏轼对文学的艺术审美性非常重视,他对于重文轻道和重道轻文两种倾向都持反对态度:“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

5、志于道。今者以经术取士,士求道而不务学。”他在与谢民师推官书中说:“孔子曰:言之不文,行而不远。又曰:辞达而已矣。夫言止于达意,即疑若不文,是大不然。求物之妙,如系风捕影,能使事物了然于心者,盖千万人而不一遇也,而况能使了然于口与手者乎?是之谓辞达。辞至于能达,则文不可胜用矣。”这里苏轼发挥孔子的话,表达他对文学艺术性的强调。张耒是“苏门四学士”里性格最接近苏轼的,与苏轼在情感上也有类似的痛苦经历。苏轼在二十几岁时,也曾先后失去母亲、父亲、爱妻,几年后又失去爱子。正像歌德所说,“每个鸟儿都有它的诱饵,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被引导和迷惑的方式”,自然、教养、环境和习惯使得一个人选择他最终的交游群体。

6、经历、思想与性格上的相似,使得张耒选择苏轼并跟随终身,成为一种必然。苏轼出身寒族,生活接近下层人民。由于曲折的人生经历,他非常关心下层普通百姓的生活。苏轼诗歌的很大一部份是描写普通农民的贫苦生活以及他们的悲惨命运的。苏轼的这种思想及其诗歌创作,给了张耒以很大的影响。张耒的次韵苏翰林送黄师是赴两浙一诗中,描写了苏轼对农民的关切:“谁如东坡老,感激论元元。欲将洛阳裘,尽盖江湖村。既系海若颈,又鞭江青魂。意令仰天民,不隔顶上盆。” 苏轼淡泊名利、淡然处世的思想,也对张耒产生了较大影响。苏轼淡泊名利,豁达旷然,主张随缘自适。张耒的更激进的济世情怀,他总想能为国扫除边患,靖国安边。这点与苏轼略有不同,张

7、耒对于仕途的坎坷,并未能像苏轼那样淡然处之,他表现更多的是怀才不遇、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张耒的思想和苏轼渐趋一致,以淡泊的心境来面对人生的坎坷。苏轼论诗主张平淡,这对张耒的创作也有很大的影响。苏轼论诗以平淡为主,在两颂与明上人中他写道:“字字觅奇险,节节累枝叶。咬嚼三十年,转更无交涉。冲口出常言,法度法前轨。人言非妙处,妙处在于是。”苏轼晚年,更推崇陶渊明,追求陶渊明式的平淡。张耒也很推崇陶渊明,曾作次韵渊明饮酒诗十九首,并说:“暖余与渊明神交于千载之上。”表达了他对陶渊明的仰慕。张耒虽正式拜师时间不长,却是苏门中入门较早,跟随苏轼时间最长,受到苏轼的影响也最大的诗人,他曾云

8、“近世所当学唯东坡”,其诗歌理论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苏轼。苏轼主张无意为文,反对矫揉造作,崇尚“苏李之天成,曹刘之自得,陶谢之超然”,对于韦应物、柳宗元之“发纤株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常认可,提倡行文要有所感而发。他喜欢冲口而出,信手拈来,曾经平价自己的文章:“吾文如万解泉源,不择地而出,在平地滔滔泪泊,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其所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苏门弟子都能自觉认同这一点。黄庭坚也很看重创作过程中的浑然天成,认为“子美诗妙处乃在无意为文。夫无意而意已至,非广之以国风、雅、颂,深之以离骚、九歌,安能咀嚼其意味,闯然入其门耶”,

9、并坚信“文章成就更无斧凿痕,乃为佳作耳”,作文要“以理为主,理得而辞顺,文章自然出类拔萃”,以“好作奇语”为文病。秦观也崇尚自然,主张“有所闻则书记之”,“仰不知雅言之可爱,俯不知俗论之可卑。偶有所闻,则随而记之耳”,犹如“鸟栖不择山林,唯其本而已;鱼游不择江湖,唯其水而已”。晃补之认为好的诗歌,应味淡而隽永,谢公之文就是“清诗如玄酒,胡乃淡而永”。由以上的简略比较可以看出,“苏门四学士”都非常重视并且极力强调行文的自然,这与恩师苏轼的谆谆教导有关。张耒在积极实践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形成了目己的理论体系。张耒诗歌的清新自然是有目共睹的,苏门六君子文粹卷首宛丘集杂记即引叶梦得序说,苏轼“以

10、为秦得吾工,张得吾易,而世谓工可致而易不可致”。参考文献:l苏辙来城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2苏轼苏轼文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6.3陈师道后山居士文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4方东树昭昧詹言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5赵翼贩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6张耒张耒集M.北京:中华书局,1999.7晃补之.鸡肋集M.四部丛刊初编本,上海:商务印书馆,1945.8脱脱.宋史本传M.北京:中华书局,1985.9李熹续资治通鉴长编M.北京:中华书局,1992.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

11、)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

12、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3、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