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516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史君伟提要:常州的现代化事业于清朝中后期开始起步,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已取得诸多成就.但日军入侵给常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所取得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毁于一旦.本文作一梳理,以一面镜子折射出日军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对中国经济的破坏,并以此纪念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关键词:常州现代化发展劫难常州自清朝中后期开始,逐渐受到西方文明的影响.许多有识之士为了实现富国强兵,创办新式教育,开办报纸电台,发展现代工业等,常州的现代化事业由此起步.至抗日战争爆发前,常州的现代化事业取得了诸多成就.日军入侵造成了史无前例的大破坏

2、,给常州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几十年的建设成就毁于一旦.本文通过梳理抗日战争爆发前常州现代化的进程,日军入侵给常州人民带来的灾难,以及对常州现代化事业的破坏,折射出日军侵华给中国造成的灾难.一破蛹化蝶常州现代化进程的起步在鸦片战争之后,尤其是中日甲午战争后,常州受到西方文化和经济的冲击.在亘古未有的大变局面前,一批领风气之先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的独立富强,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兴办新式教育,出版报刊杂志,启迪民智移风易俗;或开办实业,发展民族工商业,增进民生幸福.在他们的努力下,常州的现代化之路迈出艰难的第一步.至日军入侵前夕,常州在思想文化,经济政治,公用事业等各个领域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一)

3、对外文化交流的兴起.最早系统地学习西方文化,再致力于常州现代化事业的,是早期的出国留学生.1874年,清政府选派第三批幼童官费留学生,常州人朱宝奎,吴焕荣被选中,到美国耶鲁大学读书,成为常州最早的留学生.辛亥革命后,出国留学的人越来越多,其中有自费的有公费的.,也有自费公助的.如1913年,武进县决定每年拨银4000元,资助公立常州中学高等实业科赴日本留学,首批资助23名学生,实际成行是21人.许多留学生在学成后回国效力,致力于教育,实业或革命事业,并将新思想,新风尚带回国内,带回常州.如朱宝奎回国后在中国铁路,邮电,外交等部门工作,成为我国邮电事业的奠基人,在家乡常州创办了安尚两等小学堂,鸿

4、文小学等;屠宽在日本留学期间,加入了同盟会,回国后任常州府中学堂监督(校长),暗中组织和发展革命力量;留学日本的孟昭常,回国后长期从事立宪运动,主编预备立宪公报,编着宣传宪政知识的公民必读读本,先后印行27版,后当选为清政府资政院议员.此间,一些外国传教士来到常州,除了传播宗教文化,发展教徒外,还兴办了一些医院学校.如1918年,应武进地方商会,城公所等的邀请,美国教会派遣医学博士,苏州博习医院医师芮真儒来常州,创办武进医院(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前身),开常州现代卫生事业之先河.(二)教育文化领域的变革.清代中后期,常州诞生了有全国影响力的今文经学派,常州词派,阳湖文派,常州画派等文化流派.传

5、统的文化教育虽然不能直接推进现代化进程,但为现代教育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896年,曾在清政府任翰林院庶吉士的刘树屏,与士绅恽祖祁,刘保良等人将龙城书院改为常州致用精舍,聘任着名数学家华衡芳为山长(即校长)兼总教习,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49开设实用性强的算学,舆地,时务,策论等课程,传授近代科技文化知识,常州的新式教育由此起步.1905年,清政府迫于压力,令全国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度正式废除.常州知府许星壁与恽祖祁发起创办府中学堂,召集士绅集资6.04万银两,购置设备,建造校舍.该校于1907年竣工并开始招生,是当时常州最好的学校,引领着当地新式教育的发展.民国时期,全社会都充

6、分认识到国民教育的重要性,大力发展新式教育.武进县政府积极提倡教育第一,教育救国,一度还推行义务教育.对私塾进行限制和改造,停办条件差的私塾,对条件好的则逐步改良提高;在教育上舍得投入,如1931年,地方财政支出为67.53万元,其中教育经费为36.87万元,占总支出的54.60%.社会各界捐资办学的热情也很高,如1924年,政成乡陆树荣捐资3000元给本乡的小学.1926年,潘明德捐资6000元办起一所小学.1931年,刘文浩向学校捐款6190元.正是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推动下,教育的现代化成效特别明显.1925年,常州的小学生人数是2万余名,中学生很少;抗日战争前夕,常州有小学71所,小学生

7、达5.07万余名;中学13所,中学生人数约2300多名;有中等师范学校1所,职业学校5所,并开办了成人教育(含农民教育,职工教育),特殊教育,一度还办起高等教育.报纸广播等大众媒体在抗日战争爆发前也从无到有.常州第一张现代意义上的报纸民苏报,创办于清末,后因销路不广,资本不敷欲停刊,地方士绅认为报纸是启迪民智的新兴事业,于是发动教育会,农会,商会补助,得以继续印行.辛亥革命后,常州军政分府,城乡团体,地方人士纷纷办报.这些报纸有主要宣传各种政治主张的,如晨钟在发刊词中写道:夫晨钟之鸣,其声大而远,足以醒梦寐,消暮气,犹鸡声之破晓也,犹春雷之惊蛰也,犹木铎之警世也;也有商业性,娱乐休闲性的,刊登

8、知识类,商业类,文艺类的文章.南京政府成立后,政府一度加强对舆论的控制,除国民党县办的武进中山日报外,常州仅有风报,钢报等几家民营报纸.图书馆,阅报室也分别于1904年和1912年创办.19331937年,地方又兴起办报热潮,各种报纸多达20多种,其中1933年同时出版发行的报纸就有19种.武进新闻日销量达数千份,在本地的报纸中首屈一指.广播电台则是在20世纪30年代才出现的.1932年9月,国民党武进县党部设立广播电台,1936年,三民主义青年团武进分部创办常青广播电台,都属官办性质;1933年创办的大润广播电台和马氏广播电台则是民营性质.这些广播电台均有新闻,娱乐,商情,教育等内容.报纸和

9、广播电台作为大众传播媒体,在宣传新思想,新风尚,提倡白话文和新生活,改造社会风气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三)经济领域的重大变革.从清代中叶起,常州就是江南重要的纺织品集散中心,境内有许多纺织印染作坊和做纱布生意的商人,农村妇女大多会手工纺纱织布.20世纪初,由于外国资本的入侵和洋布的输入,常州的土布销售几乎停滞,生产萎缩.土布业主为求生存,逐步革新生产工具,试办工厂,与洋布竞争,常州的经济现代化艰难启程.1906年,吴幼儒等人在东下塘原江西会馆创办晋裕织布局,所产土布质量较好,畅销各地,引导着本地许多纺织印染作坊向工厂化方向发展.1913年,奚九如,龚瑞冀等人集资1.5万元创办厚生机器厂(常州柴

10、油机厂的前身),当年制成一台8马力的柴油发动机,成为国内较早生产内燃机的工厂之一,开常州机械工业之先河.同年,无锡人祝大椿,武进人张赞墀,费志超,吴树棠和薛云鹏等人发起,筹集资金10万元,创办振生电灯股份有限公司,满足城区路灯,商铺和居民的电灯照明之用,成为常州最早的发电厂.1916年,蒋盘发集资20万元,创办大纶机器织布厂,购进旧大英铁木机用于生产,成为常州最早的动力织布厂,其他织布厂纷纷效仿.期间,粮油加工逐渐由手工劳作发展到以柴油机作动力,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由于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我国的经济掠夺,常州的工业出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现了第一次发展高潮.老厂在

11、此期间获得很大发展,并涌现出大批新厂.在纺织行业,新开了许多机器织布厂,棉纺厂,机器并线厂,毛巾厂;在食品加工业,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的面粉厂和油厂;在机械行业,出现了十多家生产发动机,小马力内燃机,戽水机,碾米机,榨油机等的工厂;1919年常州的机器厂所产发动机除在国内销售外,还出口到东南亚.但自1921年起,由于欧美各国的商品卷土重来,常州的工业遭受重创,先后有几十家企业破产,其他企业也是勉强维持.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购买国货,兴办实业的高潮,常州各厂纷纷增添机器设备,工业再度复苏.到抗日战争前夕,常州的纺织,机械,食品等工业已具相当规模,如棉纺印染业有染织布厂

12、40多家,纱锭6万多枚,布机7000多台.刘国钧从1930年起,在8年间创办了4家工厂,资产由40万元增至400万元,被着名经济学家马寅初誉为我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罕见奇迹.从上海搬迁至戚墅堰的机车车辆厂,以修理和制造火车机车为主,占地42公顷,职工1500多人,在当时属比较先进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在现代工业产生的同时,现代化的银行也诞生了.1908年恽祖祁与卢正衡创办常州第一家银行和慎商业储蓄有限公司(简称和慎银行).它是我国民族资本最早开设的银行之一,在经营管理上有比较健全的规章制度,年营业额达六七十万元,对促进本地的工商业发展有重要作用.继和慎银行之后,又有一些银行,保险公司等现代金融机构

13、在常州开业.如上海合众水火和外商永年人寿两家保险公司于1913年在常设立代理机构,上海商业储蓄银行于1915年在常州设办事处,1927年左右城区又开出永孚银行,后与仁丰,同德等钱庄合并改组为武进商业银行.抗日战争爆发前,还有上海国华银行,江苏省银行,江苏农民银行相继来常州开设分行.伴随着现代工商业的发展,旧有的行会制度被打破,新型商会应运而生.1908年,武阳商会正式成立,恽祖祁被推任为总理.会员入会带有强制性,凡各行业满7户应组织同业公会,各同业公会推出代表加入商会,称为行业会员;同行业不满7户的则以户为单位入会,称为单独会员或商店会员.在加强工商业界的联合,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商会做了

14、大量工作.1910年举办常州府物产会,将地方产品汇集展销,对产品质量进行评比,给予奖励;1916年,商会在图书馆后建造楼房,专设本地商品陈列所;倡导各业派人出国学习国外先进工业技术,商会资助部分出国费用;倡议兴办了罐头食品,石印,造纸等工厂;组织地方产品参加国内国际的商品博览会,如1915年的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1926年的美国费城博览会,许多产品因获奖而提高了知名度,扩大了销路;支持创办商业补习所,为企事业培养人才.在增进地方公益事业方面,商会积极筹集奖金,资助地方教育,红十字会,逢年过节向鳏寡孤独发放粮食,还兴建道路,修浚河道.(四)其他方面的变革.在司法方面,辛亥革命后一度成立县地方审判

15、厅,地方检察厅等机构.1930年,武进县法院成立,同时设检察处,司法和行政分立.在财政制度方面,常州于1928成立了财政局,正式建立起地方预算制度,除县政府,财政局,县法院,看守所,监狱等5机关的经费由省发给外,其他所有机关团体的经费或补助费全部列入地方预算.城建公用事业在此期间也迈出新的步伐.1907年常州火车站建成,1908宁沪铁路正式通车,铁路运输由此起步;辛亥革命后,尤其是南京政府时期,常州先后制定了城区街道改良办法和东北,西南新市区规划,市内的新丰街,怀德路,博爱路,东西横街等主干道相继修建,武宜,武丹,镇澄,武溧,武青等对外公路先后开通;1927年,常州救火联合会自来泉厂(即自来水

16、厂)建成,除火警时用以消防外,平时为居民提供清洁的饮用水;电报电话,路灯,环卫,公园,体育馆,影剧院,汽车公司等也在此期间相继创设和建造.生活习惯,礼仪习俗在辛亥革命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28年,政府通令严禁妇女缠足,男子留辫亦被废除;1930年公布的民法规定,人近代常州现代化事业的发展与劫难51人有婚姻自由,禁止重婚,纳妾和近亲结婚,传统的封建包办婚姻,纳妾和近亲结婚现象虽然并未因此而消失,但是,自由婚姻和登结婚启事,礼仪从简等文明结婚,逐渐在城市知识分子和上层人士中流行起来,并被社会接受.男尊女卑,家长制等传统伦理和封建迷信的影响逐渐减弱,人们的平等意识,自主自立意识逐渐增强.二旷古劫难

17、日军入侵造成的巨大破坏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常州的工厂商号银行纷纷外迁,尽量避免战乱.但即使是搬迁出去的企业,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所受损失也比较严重.八?一三事变后,日军开始对沪宁线沿线各城市狂轰滥炸;11月底占领常州后,侵略者在城乡疯狂烧杀抢掠.一时间,常州的工商业停顿,医院学校关闭,城市满目疮痍,人民困苦不堪.经过此次劫难,常州的现代化进程受到严重打击,经济社会出现大幅度倒退,各界人士几十年的努力付诸东流.日军入侵对常州人民犯下的罪行,对常州现代化事业所造成的破坏,真是磬竹难书.(一)飞机轰炸使全城蒙难.1937年10月12日,日军飞机首次轰炸戚墅堰,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以下称

18、戚机厂),戚墅堰发电厂均中弹,戚机厂子弟小学全部被炸毁,运河渡船船工被炸死,铁路东扬旗桥梁被炸断,惠济桥被炸坏.次日,日机轰炸常州城区,新奉街,常州火车站等交通枢纽首当其冲.有一枚炸弹落在新丰桥北堍人群中,炸死炸伤100多人.此后的40多天时间里,每天都有日机轰炸,有时晚上也炸,直到日本侵略军占领常州.日军飞机轰炸导致大量民居厂房被毁,工商业停顿.城区东部除上述常州火车站,新丰街外,化龙巷,局前街,大火弄,神仙观弄,小河沿,爵禄弄,药王庙弄,白云渡,麻巷,东狮子巷,东外直街,东仓桥下塘等地均遭轰炸,大部民房被炸毁.城区南部沿运河一带是常州的工商业聚集区,经过日军飞机轰炸几成废墟.如梳篦名店王大

19、昌的店面全部被炸毁,房屋及库存货物全部烧光.戚机厂,戚墅堰发电厂,大成一,二,三厂等重点工厂,先后遭到多次轰炸,特别是大成二厂被炸成废墟.辅华中学,女子师范被炸坏校舍数十间.武进医院于1933年竣工的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大部分被炸坏.在日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下,人民群众纷纷逃离城区,有的随国民军西撤转向内地,有的逃到交通不便的农村,常州几乎成了一座空城.(二)日军进城大肆杀人放火.1937年11月27日,日军的前哨部队抵达戚墅堰,占领了戚机厂和戚墅堰发电厂.11月29日上午,大队日军分别从戚墅堰和武宜公路进入城区,占领了整个常州城.日军所到之处,见人就杀,见房就烧,见物就抢.城内大火接连烧了3昼夜,

20、夜里在很远的地方就可以看到城区上空火光冲天,千年古城几乎化为灰烬.当年最为繁华的南大街,原有店面166间,劫后仅剩孙府弄口一家板鼓店和青云坊口一家锡箔店,加起来不过4间店面.长达一里半的戚墅堰街被烧光,仅剩下3间半房子.东门的水门桥,东仓桥,牌楼弄一带,被烧掉房子1470多间,商店200余家,断壁残垣,一片焦土.据不完全统计:城区被炸,被焚民房,店堂,庙宇和厂房(戚机厂等几个大工厂还不包括在内)共约9000余间,大成公司的厂房和机器材料损失总值按战前的币值计算达514万元;民丰厂被毁厂房110余间,损失银元80万元;武进电器公司损失约合30万美元.近郊的一些街镇和农村也遭到日军的烧杀掠夺.一支

21、日军在途经丁堰镇时,把全镇400余间房屋用汽油点燃,焚毁殆尽,一些居民被活活烧死.进城的日军疯狂杀害常州军民.家住前北岸的钱叔陵家,上至69岁老人,下到襁褓孩提,26口同时遇难,只有男佣袁森大一人腿部中弹,昏厥于尸体堆里,直到午夜痛醒,爬行20余里,才保留一命.一路日军闯进天宁寺,把10名和尚全部杀害,只有戒德和尚在枪响时倒地,事后从尸体堆里爬出来.文庙前的葛仙桥旁,一次就枪杀了50余人.1938年3月12日至13日,日军扫荡马52中国地方志2007年第6期迹山,杀害群众1500余人.日军侵华期间,在常州到底杀死多少人,已无法得出确切的数字.根据伪自治会提供的资料,日军进城时经过埋尸队掩埋的尸

22、体约4000余人.(三)社会事业受到严重破坏.常州沦陷后,原有的报纸全部停办,仅存日伪开办的武进日报,新武进两种报纸,宣传大东亚共荣等卖国思想和吃喝玩乐等低级趣味,广播电台也停播了.许多医院在战争中被毁,如战前已具相当规模的武进医院,因为人员撤离,房屋设备在战火中基本被毁,一度不能开业.政府和民间大力发展的教育事业,在日军入侵后大大倒退了.据不完全统计,常州城内严重损毁的学校有20所,占1/3以上,其中中学超过一半.省立常州中学除科学馆和一幢教学楼外,其余校舍200多间,图书2万多册,教学仪器4760多件全部被日军毁掉;私立正衡中学的校舍大部分被损毁,校内的仪器设备图书被劫一空;局前街小学的图

23、书,教具都遭到日军洗劫,还在这里开设慰安所.由于破坏严重,各中,小学校被迫停办,师生或失业失学在家,或向后方逃亡.1938年,伪政府要求各学校复课,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学校恢复教学,私立学校几乎没有复课的.至1939年8月,市区仅5所中学复课,学生人数也比沦陷前少了很多.许多学生不愿到学校上课,导致已多年停办的私塾在此期间又大量涌现,在私塾中接受教育的人数大大超过在校学生数.日军占领期间,还在学校推行奴化教育,如规定各校要开设日语课,派日本督学在各校检查,利用课堂美化日本侵略,宣传建设大东亚共荣圈,颂扬大汉奸汪精卫,周佛海,严防师生的抗日爱国行动.常州的现代化进程在清末起步.至20世纪30年代,随

24、着国家的初步统一,常州的现代化已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呈现出百业兴盛的大好景象.如常州的纺织工业,在抗日战争爆发前达到一个高峰,技术方面已接近日本水平,能够生产出高质量的花布,试制成功丝绒,灯芯绒,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出口到东南亚.教育的现代化,大众媒体的涌现等推动了思想观念的变迁,人们的自主意识逐渐增强,民主法制和人权思想深入人心.经济文化领域的变革直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催生了许多新兴事业,现代化进程呈现不断加速的势头.但是,日军的入侵和破坏,把常州撞离了原来的发展轨道,打乱了常州的现代化进程,毁掉了常州人民数十年探索奋斗所取得的建设成就,随着战火的蔓延,常

25、州的许多工厂商店毁于一旦,工商业一度停顿.此后,虽然一些工厂商店开业了,但元气大伤,直至20世纪40年代末期,都没有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战争对文化教育城建交通等各个领域的破坏也是致命性的.总之,日军对常州的入侵和殖民统治,使常州现代化经历了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大倒退.主要参考资料:常州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常州市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武进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武进县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常州市建设委员会编:常州城市建设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年版.常州市教育局编:常州市教育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周穗明等:现代化:历史,理论与反思,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版.丰子义:现代化进程的矛盾与探求,北京出版社1999年版.日依田恚家:日中两国现代化比较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罗荣渠:现代化新论,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联系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政府大院8号楼3楼市地方志办公室邮编:213003)本文责编:詹利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