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38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5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试析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李思源(西南大学音乐学院 重庆北碚,400715)摘 要:本文分析了滑音在著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重点分析了三度滑音、二度滑音、慢抹音三种形态的滑音在梁祝中对不同情感的具体表现。关键词: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滑音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祝(以下简称梁祝)是陈钢、何占豪创造于1958年的优秀中国小提琴作品,是一部将欧洲音乐表现形式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珠联璧合的成功典范,是中西音乐文化融合的经典之作1。关于对梁祝的欣赏、分析和研究,很多专家学者都把重点放在其音乐结构、音乐审美和音乐成就等方面,相对而言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的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如滑音的运用。笔者在学习

2、中感受到,梁祝滑音的大量运用就是作品取得巨大成功而在音乐技法表现方面具有的一个精彩独到之处。一、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为什么运用滑音滑音(Glissando)又称滑奏,是一种富有特殊效果的装饰音。滑音是由一个本质音向上或向下滑进到另一个本质音,故又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其时值在两音之间2。这种滑奏能够产生独有的甜美、凄婉情调,因此滑音多出现在一些具有浓厚抒情色彩、表现复杂情感冲突的音乐作品之中。众所周知,胡类乐器是在音色上最接近人声的乐器,在中国的传统音乐中,胡类乐器不可或缺,已经成为中国传统音乐的象征乐器。小提琴有四根弦,音域即使跨度很大,演奏也较容易,再加上小提琴上有指板,在演奏时,手指只需横向

3、跨过去就能演奏不同音域的音,不需要使用滑音来找到音准。所以,一般情况下,小提琴演奏时是不使用滑音的。但是,据笔者统计,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却运用了滑音达109次之多。为什么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又大量运用滑音?笔者以为,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改编自豫剧,作曲家是为了把豫剧的唱腔和小提琴的演奏技法很好地结合起来,通过小提琴使用滑音模仿豫剧唱腔来表现整个梁祝可歌可泣的故事情节。胡类乐器没有指板,而且按弦的手是纵向跨度,难度较大,因此有时使用滑音可以为演奏者大跨度的演奏留有缓冲区,使演奏者更容易找到音准,同时,恰当的使用滑音又能使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等情绪表现得淋漓尽致。所以,作曲家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让小提琴演

4、奏滑音,一是模仿传统乐器,让作品听起来更“中国”;二是滑音这种技法的表现更符合我们在传统音乐的审美上的习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滑音分别出现在爱情主题、草桥结拜、十八相送、长亭送别、抗婚、楼台相会、哭灵和控诉以及结尾段中。笔者将所有滑音分为三度滑音、二度滑音、慢抹音三大类,依次在下文进行分析。二、 三度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三度滑音是指以三度作为间距的滑音。小提琴协奏曲梁祝整个作品中出现三度滑音有84次,转换为首调唱法之后,多数为mi和sol之间相互的三度滑音。例如在“爱情主题”(谱例1)中多次运用到了三度滑音。谱例1:在“长亭送别”(谱例2)、“楼台会”(谱例3)和“控诉”(谱例4)

5、中均大量的使用了三度滑音。谱例2:谱例3:谱例4:在这些乐段中大量的使用三度滑音是想要使小提琴通过使用二胡的演奏技法来表现青涩甜蜜的爱情、凄惨痛苦的离别以及愤懑绝望的控诉。小三度的滑音,显得悠扬而婉转,多彩而细腻,使音和音的连接显得更加的连贯,也使得这样细腻的情感表达更加的“入味”。作品中很多的三度滑音是以音A为基准,先由一个离它三度的B音滑入,再由这个基准音A滑出至原来的B音(谱例5)。谱例5: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二胡的小三度来回滑指的演奏技法。这种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技法配合小提琴柔情女子般的音色,把祝英台在离别和控诉乐段中的丰富而又细腻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3。三、二度滑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

6、的运用二度滑音是指以二度作为空间的滑音。二度滑音在梁祝中共出现了9次,其中有6次是以倚音加长音的形式,由倚音以小二度滑向长音(谱例6)。这种滑音滑的速度较慢,通常在乐句的结尾处。谱例6:在梁祝中出现的二度滑音大致可以分为主音性二度滑音和偏音性二度滑音两类。这两者的区别是偏音性二度滑音的结尾音是调式的偏音,而主音性二度滑音的结尾音是调式的主音。在 “长亭送别” (谱例7)、“抗婚” (谱例8)、“控诉” (谱例9)乐段中,滑音由偏音滑向主音。在出现偏音时,听觉上就有强烈的主音归属感,再加上滑的时间较长,使得听觉上就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吊足了听众的胃口。同时,使用主音性二度滑音生动形象的表现了祝英

7、台对梁山伯坚定的感情和对社会不满的愤懑情绪。谱例7:谱例8:谱例9:而在乐段“楼台会” (谱例10)、“控诉” (谱例11)、“哭灵” (谱例12)中,滑音由主音向偏音进行,偏音为长音,且其所在的位置于小节重拍处。偏音所在的位置会影响听觉效果,偏音作为长音放在重拍处会使听觉效果极不和谐,极不稳定。通常用来表现社会尖锐的矛盾,个人纠结的情感。在“楼台会”乐段中,梁山伯和祝英台相会于楼台,诉说衷情。其相见却不能在一起的悲痛情绪,通过这个偏音性二度滑音达到了最高潮。而在“控诉”乐段中使用的偏音性二度滑音,紧跟在快节奏后面,并且做了一个即兴的突慢。表现出祝英台在猛烈控诉社会体制,发现自己力不从心时的无

8、奈和绝望 。在“控诉”乐段的最后,使用了一个偏音性二度滑音紧接一个主音性二度滑音,将祝英台的控诉之愤发挥到极致,达到全曲的高潮。谱例10:谱例11:谱例12:四、慢抹音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中的运用慢抹音是二胡特有的演奏技法,在这里被借用得到小提琴上4。其形态是以某音下滑半音后再滑回到某音,且滑动过程要慢。半音的来回滑指常常用于模仿女子哭泣的声音。在乐段“楼台会” (谱例13)、“控诉” (谱例14)和“哭灵” (谱例15)乐段中均有使用慢抹音。在慢板乐段 “楼台会”中,旋律缠绵悱恻,如泣如诉,小提琴与大提琴的对答,时分时合,把梁祝相互倾述爱慕之情的情景,表现得淋漓尽致。小提琴汲取了民族乐器的演奏

9、手法,和声、配器及整个处理上更多运用了戏曲的表现手法,将英台形象与悲伤的心情刻画得非常深刻。半音的下滑和回落,仿佛祝英台时而呼天嚎地,悲痛欲绝,时而低回婉转,泣不成声。只有中国二胡琴弦上才有的滑指手法,首次出现在小提琴演奏上,使用慢抹音极富二胡色彩,在听觉上非常接近中国传统戏曲的音响效果,使梁祝在表现满腔悲愤、痛苦欲绝的情感时,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使梁祝从内容到表现形式,都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5。谱例13:谱例14:谱例15:梁祝是一首按照西方奏鸣曲式结构所创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作曲家为了表现中国传统音乐艺术,除了在调式、调性、和声、配器等方面做文章之外,还在小提琴的技法上加入了中国传统胡类乐器的演奏技法,使得作品听起来更加的“中国化”。而滑音作为一种中国传统胡类乐器的特殊演奏技巧,被巧妙的运用在小提琴上,来表现中国民间的爱情故事,使梁祝这个作品锦上添花。参考文献:1 钱仁平.中小提琴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01.2 蒋雄达.弦音回响小提琴学习与演奏知识综述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3 张斌主编.50部必知的音乐经典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4 音乐欣赏手册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5 梁瑾.中国民族风格小提琴音乐中的滑音演奏技巧以梁山伯与祝英台为例J.枣庄师专学报,2009,26(4):102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