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464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学专业毕业论文: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二胡的音色处理学生姓名: 学号: 音乐系 音乐学专业指导教师: 职称:摘要:二胡是我国最具代表性的民族乐器之一,因其音域宽广、音色柔美、极富表现力和民族特色等独特的艺术魅力而广受青睐。近年来,随着二胡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演奏技法也日趋丰富和多样。音色是音乐表现中很重要的手段之一,不同的音色使我们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音乐表现中通过音色对比变化的运用将更有利于思音乐情的表达。本文从基本的发音处理方法、物理学中的自然重力、情感音色的调配、意境气息及个人修养养等方面围绕展开,阐述了二胡演奏中音色处理的基本方法。关键词:二胡;音色处理;情感音色Abstract:The erhu is the m

2、ost representative of one of the national musical instrument, due to its gentle, timbre, very expressive and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other unique artistic charm of popular favor. In recent years, as the erhu teaching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inuous development, performance technique are b

3、ecoming increasingly rich and diverse. The tone is a music performance is an important tool, different timbre that we produce different feel, in music performance changes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one of the music will be more conducive to reflection and the expression of emotion. This article from ba

4、sic pronunciation handling methods, physics and natural gravity, emotional tone of provisioning, artistic atmosphere and personal training in areas such as farming, explains around expand education sound basic method. Key Words:Erhu; Timbre processing; Emotion timbre在二胡演奏中,良好的发音是完满艺术表现的首要前提,二胡以其特有的接

5、近人声的淳朴浑厚的音质,如泣如诉感人肺腑的音色,使多少人为之倾倒,这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二胡音色产生的效果。发音和音色是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段,它既是音乐的基本因素,也是二胡演奏技巧和表现的基础。二胡的发音内容有技巧方面的,也有艺术表现方面的。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一、 二胡的基本发音 我们首先从物理声学上来分析二胡如何发音。二胡的发声是由于弦受外力激发后产生振动,弦的振动经琴筒共鸣放大和美化,并通过空气作为媒介向四周扩散,使人们听到声音。由于弦的振动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复合振动,即除了全弦振动外,还有着不同长度的分段振动,我们听到的声音是由全弦振动产生的基音和分段振动产生的泛音复合而成

6、的。音色的明亮、纯净、有共鸣等等因素都取决于泛音的多少,而泛音的多少则取决于琴弦的振动是否充分。因此,要获得好的二胡音色,演奏者的演奏方法要符合二胡的发音原理,符合人体生理运动规律,这样才能调动各种积极因素。弦的振动的激发力主要来自右手的运弓,运弓动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获得二胡的基本音色。正确的运弓动作主要从以下两方面来加以规范:首先是正确的触弦点。弓毛与琴弦的磨擦角度是否正确是发好音的首要因素。弓毛与琴弦的磨擦角度在演奏中要求成90度,且琴弓在运动中必须做与琴筒保持平行的直线运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琴弦的振动主要为振幅大、振动充分的横振动。一旦不能保证正确的运弓轨迹,则会增加纵振动及其

7、它振动的因素。这样,就会导致弦的振动复杂、无规则,从而致使发音嘶哑、粗糙。其次是运弓的压力与速度的关系。弓子本身的自然重力和肌肉的控制力都对琴弦产生一定的压力,其压力大小和弓子的快慢必须相互配合好。演奏中快慢不同的弓速会产生大小不同的推拉力,当这种推拉力与弓子的压力相结合时,变产生了弓毛对弦的摩擦力而发出声音。摩擦力大,激发琴弦振动的幅度就会大,音量也随之增大,反之摩擦力小,音量也就小。压力与弓速二者只有适当配合,才能使琴弦有规则地振动从而获得良好的音质。压力与弓速的配合,一般规律是:压力大需要的弓速则快;压力小需要的弓速则慢。不同的压力与不同的弓速之间的配合,会产生不同的力度和音色。当压力与

8、弓速的比例关系发生变化时,力度和音色也随之发生变化。在实际演奏中,压力与弓速有各种不同的配合。弓子的压力与速度这两种力在基本音色的发音中不是孤立的,而是处于一种相互结合的合力状态,基本音色的发音要求在运弓中它们的力量是成正比的。在此条件下,还必须做到弹性用。所谓弹性用力,就是指演奏者的运弓用力恰到好处,既不影响弦振动的频率,又能保证弦充分振动所应有的激发力。我们知道,琴弦的振动有几种不同的形式,弓子给予琴弦一种周期性的外力而产生的振动是受迫振动,而琴弦在弹性恢复力作用下,离开了外在动力而凭借自身弹性的所进行的振动是简谐振动。受迫振动与简谐振动的频率相近时,则它们之间会产生共振动,这时简谐振动振

9、幅最大,琴弦的振动也较为充分。由此运弓为何使用弹性用力也就不难理解,因为过大过小的用力都会破坏受迫振动的频率与简谐振动的频率之间的协凋关系,使弦的振动规律受到破坏,弦也不可能得到充分振动。除了右手的运弓外,左手的按弦对基本音色的影响也很重要,压力过大会阻碍琴弦的振动抑制美好音色的形成;压力过小,则音头不清,声音发虚。按弦用力绝非单纯的手指发力,其力源是整个身体的综合重力,按弦时肩关节、肘关节、手腕等环节必须放松、通贯。正确的按弦应为弹性按弦,所谓弹性按弦,我们可以从钢琴的触键得到一些启示,钢琴触键是瞬间用力,即在触键时的一刹那手指果断有力,但触键后手指必须立即恢复到放松自然的状态。二胡的按弦也

10、同样如此,由掌关节发力,按弦后手指放松,切不可紧按不放而影响发音。当然,放松并不是完全的松懈,完全松懈会导致手指软弱无能,按弦的重量不够,从而使声音发虚,甚至会出现一些不干净的杂音。因此手指按弦后,手臂的重量必须放下,手指要有站立的感觉,这样才能使声音扎实并富有弹性。二、自然放松、重力与音色的美化从演奏方法上讲,正确演奏是一个自然放松的演奏过程。而运用身体的自然重力乃是自然放松的基础前提和音色美化的关键所在,它的最大优点是演奏时人体各部位相互贯通,放松自如,进而发音通畅,富有共鸣。二胡的重力演奏主要就是利用整个身体和琴弓的自然重量来激发声音,使演奏得以完成。要学会运用重力演奏,须尽量保持自然状

11、态。我们将弓毛落在外弦上,弓杆自然附落于琴筒的外侧,这时弓毛对外弦自然产生压力,这个压力便是琴弓的重力作用。 单纯利用琴弓的自然重力压弦演奏,一般用在演奏音色的慢弓起奏处,或有换弓换弦时,为避免重音擦弦的情况下,甚至为完全避免音头出现,在以弓根起奏的一瞬间,还需有手指的肌力将琴弓微微上提,以抵消弓子的部分重力。如著名二胡演奏家闵惠芬在演奏病中吟第一乐段时,几乎每个推拉弓都是如此处理的,在推弓起奏时不必将弓子提,因为推弓一般是从左半弓开始,擦弦点愈靠近弓尖,弓子的力表现愈弱,擦弦点愈靠近弓根,弓子的重力表现愈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弓尖易飘,弓根易噪”的原因,这与运弓时的杠杆作用是有关的。 压弦的

12、力通常应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手臂有关肌肉收缩力,二是来自手臂本身重量的下沉力,即手臂自然重力。初学者往往不会巧用手臂对弓的自然重力,而多用了肌力。由于握得过紧,手指的大部分肌力用在抵消弓子的自重力上,另一部分虽用于压弦,但由于肌肉紧张,其力度难以控制,致使用力不匀、不实,音色不美,同时手臂肌肉容易疲劳酸痛。 如果将手臂的自然重力转化为弓毛对琴弦的压力,则能出来松弛自然、干净圆润的音色。 二胡演奏中的放松取法于自然,我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自然重力。如:二胡演奏中弓子贴弦的力量要充分利用手臂下沉的重力,在以中强以下力度演奏时,手臂自身的重量已足够提供弓毛贴弦的需要,在用很强的力度演奏时,可以采取身体微

13、微前倾,将部分身体的重量加上,这样也就完全能满足弓子所需的贴弦度,然后需要再依靠肌肉紧张的力量来推压弓子了。又如:左手由低把位向高把位换把时,只需虎口一松,手臂就会在自然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掉”,用不着再人为的加力量,换把顺畅了,音色也通透多了。在演奏中充分地利用自然重力是放松的一个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出来正确、圆润、干净、松弛的音色。三、情感音色的调配 情感音色是在二胡基本音色基础上,演奏者加上自己的感情色彩,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所表现出的独特的风格特点。而二胡的演奏者必须根据乐曲的艺术风格和情感要求,让各种技巧的运用服从于音乐的需要,依“情”用“技”,以“技”抒“情”,实现情感和技巧在更高的审美

14、层次上统一,达到“如歌”的境界。从二胡的发音规律来看,情感音色是由弦的振动成分决定的。除了由弦的整体振动而形成的基音外,由其他部位振动所发出的泛音的数量、频率、强弱对音色的形成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一个复合音里,泛音的数量较多,音色丰满;泛音的数量较少,音色单薄。在情感音色的调配中,演奏者必须首先明确单靠身体某一部位的动作来操琴是不可行的。科学的方法应是充分调动身体各方面的因素,诸如右手的运弓,左手的按弦、揉弦、气息的调节等等方面,并让它们协调运动,方能获得所需的情感音色。表现明快、喜悦的心情时,往往要求声音明亮、清晰。此时弓速较快,弓压适中;左手的按弦力适中,触弦面略小,揉弦频率略快;气息要流

15、畅,快吸快吐。在喜送公粮的演奏中运用此法,可表现出一种欢快、活泼的情绪。表现痛苦、忧伤的情绪时,要求声音沉闷、浓厚、暗淡。弓速要慢,弓压要大;左手触弦面较大,揉弦重力加强,揉弦频率较慢,幅度较大;气息应调节为慢吸慢吐。如在传统乐曲一枝花第一乐段的演奏中可运用此方法,烘托出武松内心的痛苦、抑郁、悲愤、压抑之情。表现宁静、轻松的心态时,声音要求通透、柔和。弓压稍小,弓速稍快,要使声音通透;左手揉弦力度较小,触弦面不大,揉弦频率较慢,幅度较小;气息自然从容,轻松自若。在闲居吟中如此处理,可以更好地营造出一种淡泊、雅致的意境,使乐曲表现更加符合作者含蓄,内向的性格。表现愤怒、激动等强烈情绪时,音色明亮

16、、刚健。弓压要大,弓速要快,使弓毛贴弦力度加大;左手触弦面大,揉弦频率较快,幅度较大;吸气要深,有很长的憋气的感觉。在江河水的演奏中,用此手法渲染出令人心碎的悲痛音调,加强了乐曲的悲剧色彩。表现虚幻、朦胧的情绪时,音色虚渺、飘浮。弓压很小,弓速较慢,可用弓子的自身重力贴弦,力度要小;左手的按弦力度较小,几乎不用揉弦;气息要平稳,慢吸慢呼。兰花花叙事曲的第尾声演奏运用此法刻画出对美好生活的遐想,对欢乐时光的追忆等等复杂的情思。表现一种崇高精神时,音色要求明亮,宽泛。弓压大,速度慢,一般用长弓演奏;左手触弦面大,揉弦频率,幅度适中;气息宽广,吸气慢而深,中间憋气时间较少,用气要节省,以形成一种雄伟

17、有力的音响感觉。如长城随想第四乐章这样演奏演奏,可表现出作者对祖国未来充满希望的崇高信念。另外一些特殊弓法及揉弦的运用可产生不同寻常的音响效果,如大击弓通过弓毛急促地磨擦琴弦,能较好地模仿了马儿奔腾时所发出的马蹄声。通过弓杆拍打琴筒的敲弓,表现了一种幽默、快乐的情绪。运用滑揉,能较好地突出乐曲人物的一种粗犷、豪放、无畏的性格。运用压揉常用来表现一种激动、亢奋的情绪。在适当的时候,运用不揉弦,会增加乐曲的特殊色彩。还有,运用泛音演奏技法,可突出弦的分段振动,使泛音从基音与泛音的混合音中分离出来,这种音色响透明、清晰,给人带来一种幽静、空旷、如人梦境的音色享受。我们应该看到,一个音本身是有一个运动

18、过程的。从一个音到另一个音也有一个运动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有生命的,在这个过程中体现着气息的运动,韵味的流动,而这种过程的完美表达是始终离不开左右手的配合的。二胡在音色上的变化不仅关系到表现手段是否丰富,也关系到二胡在演奏艺术上能否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每一位演奏者都希望自己拥有既独特而又富变化的声音色彩,那么研究和总结二胡的发音与音色,调配出符合乐曲表达的音色是非常重要的。四、气息、意念与情感音色音乐艺术表现的是人的思想感情,而人的思想感情变化则体现在人的气息的变化上,不同的情绪会有不同的呼吸。因此,抓住气息的运动是音乐表达的关键。呼吸在演奏中对于韵律的掌握、旋律的流畅、分句的清晰等方面都是至关重

19、要的,呼吸感觉好能给人以生动、顺畅的音色感受。高层次的气感,指的是演奏的气功状态。这种力量的发出是在意念的支配调动下,并非单纯依靠人体运动系统所产生的,这样的音色会显得自然、生气而富于神韵。在二胡演奏中需要从小腹提气,而这个气是意念调制的“丹田之气”。 我们常说的“感觉位置”就是用意念来引导气息住守的位置。气息的运用应该有提有放,有张有弛,而且意守的部位也要根据乐曲的不同需要而调节改变,从而就调配出多变的音色。在二胡演奏中,意念并不局限于对气的引导,它还是许多感觉和形象思维的总称,如旋律的线条感、音色的质感、音乐的动感等等都是在演奏者的意念中运行的。实际上演奏大师再舞台上演奏时“是一个意念紧接

20、着一个意念,决无间断”的(闵惠芬语)。演奏中的“心理意念”是演奏者对外部世界的主观意识反映,并通过思维加工而形成的心理情感体验。每次演奏这音乐作品时总能按照这种情感模式进行再造,而形成一种下意识的心理结构定势,这就是情感的意念化。这些涉及到演奏的各个方面,如音色方面,清凉激越的音质,有入云的意念;深沉浑厚的声音,有沉谷的意念。在旋律方面,宽阔流畅的音调,意念中会闪出一望无际的大海或草原。此外,还有人物形象感、类动感等各方面的意念,在演奏时,思维中就是这样众多的意念交替闪动的。比如我们常说的的质感,就是意念控制二胡音色的一种联想性思维。在日常声或中我们我们接触到的各种物质,通过用眼睛看、用手摸就

21、会得到不同的质感。在二胡演奏时,将音色与这种质感产生联想性思维,使发出的声音寄托于某种物质之上,就能得到丰富多样的音色。五、意境体验与情感音色的处理意境通常是指艺术作品中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它是二胡演奏艺术中非常重要的要素之一。实际上意境是指演奏者将自己对作品的理解,通过思维或意念等心理活动而产生的情景,加载到二胡音乐中所表现出来的某种信息。“意境”在音乐表现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起着表现音乐作品本质与内涵的作用。在二胡演奏中,意境是随着二胡演奏者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和音乐知识结构的不断丰富而日趋完善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而人的内心世界,尤其人的感情活动是富有动感的。由于运动形

22、态的极其相似性,音乐成为表达人类情感的最好载体。人在高兴时其感情运动状态呈现出一种跳动的,活跃的积极向上的形态。因此,在演奏赛马时我们不需任何外在的说明,单是从乐曲中那热情奔放的节奏,明快生动的旋律,富有活力的动机中就可以体验到与人在快乐,兴奋时相类似的情绪。因此,演奏者对赛马的音调进行初步感知后就可以领会出乐曲中所蕴含的一种明朗欢快的色调。与之相比,二泉映月中的情感形态属于一个截然相反的形态类型。此曲的音调运动形态与人的悲哀情绪的运动形态形成了同构关系。音调缓慢深沉,开始乐句音高向下的走向,犹如一声叹息,把人带进了一种痛苦与哀怨的情绪中。整首乐曲大部分音调速度缓慢,节奏平稳,旋律起伏不大,犹

23、如一个饱经沧桑,步履维艰的老人,在迟缓地向你倾诉着人生的辛酸和对黑暗社会的愤慨。因此,演奏者可以通过自己对于悲哀的感情体验,更加深刻地把握乐曲的基本色调,从而奏出乐曲所要求的那种深沉,富有沧桑感的感情音调。除了较初级的感性体验,我们还需进一步挖掘乐曲的深刻内涵,对乐曲进行深层次的理性体验。理性体验依赖于演奏者对乐曲产生的时代背景以及作曲家当时的社会生活背景,个人生活,创作动机等等诸方面因素的了解。演奏者只有对乐曲进行理性体验以后,才能更加深人地把握乐曲的风格,内涵,从而合理地调配好符合乐曲情绪的情感音色。月夜是刘天华先生的一首二胡名作,创作于1918年。当时天华先生任教于常州五中,由于职业稳定

24、,家庭幸福,此时他的创作心态与创作病中吟时大不相同。因此,在乐曲中,他通过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利用柔美,清新的旋律,缓慢而富有韵律的节奏,刻画出一幅明月高照的优美图景。从而表达出他内心的那种满足与陶醉。由此我们可以领悟到,作曲家的感情抒发是内在的,缓慢流淌出来的,而非那种充溢着强烈激情式的。可见,塑造的形象是优美、典雅的。因此,在实际演奏中情感音色的调配应创造出一种柔美、雅致、朴实的情感音色。我国自古以来就有“诗无达话”的主张,认为诗歌没有完全一致的解释。因为欣赏者总是从自己的生活体验和审美经验去理解一个作品的,甚至借题发挥,引申出新的意义。比起诗歌来说,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的外延性更大,欣赏者

25、、演奏者的主观感情更是见仁见智,其再创作的成份相对来说也较多。对于每一个音乐作品从理解到艺术处理,也更具有多样性、差异性的特点,这也为音色的多样化提供了条件。 六、艺术修养与情感音色同一首乐曲由两个乐感及修养不同的人来演奏,会得到完全不同的效果。乐感是由演奏者的艺术修养来决定的,他要理解作曲家的意图,理解作品中每个音乃至每个句子、段落所包含的情感,并能把它的理解、消化到自己的情感中。好的演奏者,除了要具备各种演奏技巧以外,还要不断培养自己全面的修养,培养具有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能力和习惯,多听各种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作品,熟悉并掌握他们的音乐特点。一个演奏者如果忽视了这些,就会容易走向机械的演奏

26、技法的极端,更谈不上音色的丰富变化与情感的表达。比如我们平时要多注意积累情感体验,丰富自己的艺术形象库。喜、怒、哀、乐这些情感体验不是在课堂上学会的,而是要到社会上、生活中去学习、体会和培养,社会生活才是学会培养感情的大课堂。悲欢离合,甜酸苦辣,人在人世间各种各样的遭遇都有,因而也就产生了各式各样的感情。我们是 “学习者”,当然不可能也不必要直接去体验各种不同遭遇和生活,但是却可以间接地去了解体验,一是可以从各种社会现象中进行观察,另外可以从电影、电视、戏剧、美术和小说等艺术作品去体会。对于有心求学者来说,随时随地都有可学之道。要注意的是,表达感情气氛,不只是模仿喜、怒、哀、乐的表面现象,而是

27、要将此情此景以及感情气氛,印记在脑海中,融化在自己的自己的演奏中。通过论述我们可以认识到,要打动听众,取得完美的艺术效果,还须依赖于情感音色。情感音色的获得,除了有必要的技术手段作为基础外,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个人的综合素质,这其中包括个人的艺术素养,文化修养,生活阅历以及丰富的想象力等等。列子缉录中说,“内不得于心,外不应于器。”只有个人素养提高了,内心世界丰富了,才有可能正确把握乐曲的情感内涵,才有可能达到内心体验与外部乐音高度和谐统一的最佳境界。结 语二胡演奏是一种个性化的艺术表演形式,在扎实掌握相应的技术手段的基础上,每一个演奏者对音乐作品的音色都可有自己的艺术处理方式。能具有一种完美的表

28、达声音的技能,把音乐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内容和情绪化为声音,并能恰如其分的表达出来是我们所共同追求的。让我们共同努力,通过不断的深人研究、开拓创新,使自己的演奏向更高的艺术层面迈进!注 释郑延欣.二胡音色与感情的表述J.中国音乐学,1996,(01):6. 陈伟.二胡音色问题与弓法、指法训练J.乐器,2007,(03):8.龙玉兰.谈二胡音色美的创造J.韶关学院学报,2001,(02)6.傅建生、方立平.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C.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28.参考文献1赵志安.谈二胡音色的韵味和特色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1998,(02). 2郑延欣.二胡音色与感情的表述J.中国音乐学,19

29、96,(01). 3李双彦.二胡音色探源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2,(01). 4金伟.二胡音色变化在乐曲表现中的作用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00,(01). 5范锐锋.影响二胡音色的主观与客观因素分析J.艺苑,2006,(10). 6 林俊卿.二胡运弓的音色、力度及其艺术应用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01). 7 陈伟.二胡音色问题与弓发指法训练J.乐器,2007,(03). 8 吴红非.二胡噪音的产生与控制J.乐器,1995,(04). 9 孙毅.关于二胡演奏音色变化的认识J. 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02).10陈赛君. 初探运弓与

30、二胡音色控制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1).11龙玉兰.谈二胡音色美的创造J. 韶关学院学报, 2001,(02).12赵砚臣.二胡基础训练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6.13 张韶 汤良德.二胡演奏法C.人民音乐出版社,1999.14高琳.二胡名曲演奏艺术C.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1996.15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16张蓓荔杨宝智.弦乐艺术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7赵寒阳.名曲演奏提示与二胡技法M.华乐出版社,1999.18赵寒阳.二胡演艺知识500问C.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19傅建生、方立平.闵惠芬二胡艺术研究文集C.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