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76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古代文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古代文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古代文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古代文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doc(3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选择二、填空1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2周邦彦苏幕遮“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六醜“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待话,别情无极。”3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4苏轼题西林壁5李商隐安定城楼“永忆江湖悲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6李清照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7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与寄黄几复“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有异曲同工之妙。8陆游诗歌创作的永恒主题“爱国主义情怀”9中唐,第一个写竹枝词的是刘禹锡,被称为“诗豪”10首创“新题乐府”的是李绅11唐传奇兴盛期是中唐时期12唐传奇的一些名

2、作、作者13现存的大部分唐传奇作品都收在宋初编的太平广记一书里14俗讲与我国固有的说唱传统有关,但它主要的来源,是六朝以来佛家的一种讲道化俗手段:“转读”与“唱导”15李商隐抒情之作中,最为杰出的是以“无题”为中心的爱情诗16李商隐“无题”一类诗中,境界和情思的朦胧,在内涵上也就往往具有多义性三、名词解释1、词 答:一种合乐而歌的新诗体,唐五代时期通常称“曲子”或“曲子词”。词又名诗余、乐府、长短句。2、中兴四大家 答: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家):南宋四大家,又称“中兴四大家”,指的是尤袤、杨万里、范成大、陆游。这四大家虽然早期曾受江西诗派影响,但除尤袤外,其他三人均能跳出江西诗派的樊篱,自创面

3、目。 3、宋初三体 答:宋初三体:一以当时的一些达官贵人如徐铉、李昉等为代表,以白居易为师,诗风平易浅俗,是当时的主流诗歌,此为白体诗。一以稍后的杨亿、刘筠、钱惟演为代表,以李商隐为师,辞藻华丽,讲究用典,是白体之后的诗坛主流,此为西昆体。一以魏野、林逋等隐士为代表,以贾岛、姚合为师,多用白描手法写隐逸生活,诗风清苦,此为晚唐体。4、诚斋体(杨万里)答:诚斋体:杨万里,号诚斋,他所创作的诗歌,被称为“诚斋体”。“诚斋体”以师法自然白描手法作诗、具有想象新奇风趣、语言通俗明快、风格流转圆活的特点。“诚斋体”中以结局最为出色。5、江湖诗派 答:江湖诗派:江湖派是稍晚于四灵,并受四灵影响的一个诗派,

4、因作品多收入江湖集而得名。他们多为落第文人、江湖清客。诗风不一,有的粗犷豪放,有的幽静清苦,有的新奇,有的旷达。代表人物主要有刘克庄、戴复古、方岳等,以刘克庄成就最高。6、“郊寒岛瘦 元轻白俗”答:郊寒岛瘦:出自苏轼祭柳子玉文:“元轻白俗,郊寒岛瘦”。指孟郊、贾岛简啬孤峭的诗歌风格。后用以形容诗文类似的意境。“寒”指清寒枯槁,“瘦”指孤峭瘦硬。元诗“轻”说的是元稹的有些作品“轻佻”、“轻薄”,如会真诗三十韵等艳情诗,这也是中唐文学世俗化的表现之一。“白俗”说的是白居易的诗通俗平易,不论老少都能够读懂。 7、格律词派(又称骚雅派)答:格律词派又叫“骚雅派”,是南宋词派名。此派以姜夔为首,其他代表

5、作家有史达祖、吴文英、高观国、王沂孙、周密、张炎等,他们作词讲究格律,追求典雅、含蓄、柔婉和“清空”,是南宋后期同“辛派”相对的一个词派。8、四灵诗派答:永嘉四灵:永嘉四灵。指的是浙江永嘉(今温州)的四位诗人:徐照(字灵晖)、徐玑(号灵渊)、赵师秀(字灵芝)、翁卷(字灵舒)。他们的诗以贾岛、姚合为宗,多为近体,喜用白描,不用典,主要描写山水自然和自我感受,境界狭窄,讲究苦吟,诗风单一。9、辛派词人答:这是南宋受辛弃疾的影响而产生的一个词派。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他们在辛弃疾的影响下,用词来抒发爱国情感,豪放慷慨如辛弃疾,但题材不如辛词广,风格不如辛词多样。多以议论为词,以文为词,过于直率

6、,不如辛词蕴藉。10 、苏门四学士 答:苏门四学士:指黄庭坚、张 、晁补之、秦观四人的并称,他们都得到过苏轼的垂青和指导,接受过他的文学影响,但与苏轼不属于同一文学流派,他们造诣各异,受苏轼影响有别,文学风格也大不相同。比如黄庭坚的诗自创流派,与苏轼并称苏黄;秦观的主要成就在词,但是他的词却不走苏轼的路子,作品内容多写抒情,亦有感伤身世之作。风调婉约清丽,辞情兼胜。11、江西诗派答:江西诗派:南宋初,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将黄庭坚、陈师道等二十余人列为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在黄庭坚的直接影响下形成的,他们的创作具有与黄庭坚类似的众多特点,讲究用典,生新瘦硬,是宋代影响最大的诗派。12、唐传奇

7、答:唐代文言短篇小说的通称,因内容多传述奇闻异事,故称。“传奇”一词肇始于元稹莺莺传的原始篇名,晚唐裴铏又将自己的短篇小说集命名为传奇,但传奇正式作为唐代小说的通名,是宋代以后的事。13、易安体答:这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创作的一种词风,因她号易安而得名。其具体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情感真实动人。真实地袒露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大胆而又真切。第二,语言浅显自然,却又韵味无穷。第三,情感表现形象具体而富有美感。14、小李杜 答:晚唐诗人李商隐、杜牧的合称,二人皆晚唐杰出诗人,又生于李白、杜甫之后,故称15、以文为诗答:以文为诗:是韩愈的一种创作倾向和自觉的美学追求。主要特点是以散文化的章法、

8、句法入诗,不受韵律、节奏、对称的约束,打破诗歌圆转流利、和谐对称的特点,融叙述、议论为一体。“以文为诗”深远。16、新乐府 答:即“新题乐府”,相对于古乐府而言。指的是一种用新题写时事的乐府诗,不再以入乐与否作标准。新乐府诗始创于杜甫,为元结、顾况等继承,又得到白居易、元稹大力提倡。17、古文运动 答:古文运动: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

9、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18、敦煌曲子词 答:敦煌曲子词:是二十世纪初在敦煌石窟中所发现的唐、五代人的写本的一部分;敦煌曲子词绝大部分是民间作品,证明“词起于民间”;这些民间词题材较广泛,反映的生活面较广阔,风格朴素、清新,是珍贵的原始资料。19、郊岛答:郊岛:指中唐诗人孟郊、贾岛,二人并称。二人诗多愁苦诗风孤郁悲凉,凄寒局促。苏轼祭柳子玉文用“郊寒岛瘦”概括二人的风格。20、以文为词(辛弃疾)答:即语言的散文化,是辛弃疾词的显著特色,其语言风格表现为句式的奇句单行,语调的舒缓自由,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歌者上如抗,下如坠;抗,言声之发扬;坠,言声之重浊),同时也将诸多经传、故事

10、、名言等传统文化中的经、史、子、集一并拿来,为我所用。21、温韦 答:温韦:温庭筠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以词名家的人,以宫怨闺诗为主要题材,韦庄是唐末另一位卓有成就的词人。二人齐名,并称“温韦”。22、后山体(陈师道) 答:后山体:陈师道好后山居士。他作诗全凭学力专精,讲苦吟,求奇拙,其锤炼辛苦与黄庭坚无异。他的诗风格瘦硬,被称为“后山体”。 23、长吉体(李贺) 答:长吉体:长吉是李贺的字,此指李贺诗所独具的风格。其诗色彩浓丽、想象奇诡、情调幽冷、构思独特,充满浪漫主义色彩,于中唐诗坛独树一帜。24、花间词派 答:因花间集而得名。五代后蜀赵崇祚辑录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五百首,编

11、成花间集。内容大都是歌舞宴乐,男欢女爱,风格大都是浓艳香软、柔靡绮丽。他们当中有十五人是西蜀人。他们的词作虽缺少温词的真切和细腻,却都以温庭筠为宗。25、半山体答:半山体:王安石退居江宁后,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他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26、三十六体答:三十六体:晚唐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都擅长骈体文,三人齐名,时号“三十六体”(三人在其从兄弟中皆排行第十六,故有此称)。他们大力提倡四六文,风格华丽浓艳。以李商隐的骈文最具代表性,其骈文宛转流畅,典丽清峻。27、张王

12、乐府答:张王乐府:中唐诗人张籍、王建的合称,二人借长于乐府诗,内容多反映民生疾苦,诗风浅近,故齐名。28、无题诗答:是李商隐的创造。或以“无题”名篇,或借诗的首二字为题,内容或写爱情,或借男女之情而别有寄托。这类诗词旨隐约,意蕴丰厚,往往难以确解。29、韩孟诗派答:中唐诗人韩愈、孟郊的合称,孟郊诗颇得韩愈赏识,当时即有“孟诗韩笔”的称誉。同时二人作诗皆好奇思硬语,诗风相近,故称。30、山谷体答:是指北宋诗人黄庭坚的诗,黄庭坚字山谷他的诗的特征是:生奇瘦硬,其艺术特色是:1以学杜诗为宗旨,重视句法发展了拗句拗律的体制2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用典以故为新,变俗为雅,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好奇尚硬,造

13、语洗净铅华,独标隽旨,风格生新瘦峭峻,但兼有浏亮芊绵的一面。31、一祖三宗答:一祖三宗是指江西派标榜和效法的诗歌作家,一祖指杜甫,江西诗派标榜要向杜甫学习,特别是杜诗高度的艺术技巧,学习杜诗的句法字法甚至模仿杜诗的七律形式,但却忽略杜诗的情感特征。三宗指的是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其中以黄庭坚的诗歌理论和创作理论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关键,在作诗时强调“无一字无来处”,“点铁成金”,“夺胎换骨”。32、唐宋八大家答: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苏轼,苏洵,苏辙三人称为三苏)、欧阳修、王安石、曾巩(曾拜欧阳修为师)。(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韩愈、柳

14、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领袖,三苏等五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他们先后掀起的古文革新浪潮,将古代散文史的水面搅了个天翻地覆,使得散文发展的陈旧面貌焕然一新。唐宋八大家乃主持唐家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提倡散文,反对骈文,给予当时和后世的文坛以深远的影响。 四、简答1、韩孟诗派形成原因答:(1)命运个性相同:狷介孤傲,仕途坎坷。(2)文学主张相同:“不平则鸣”,“笔补造化”(3)创作态度相同:“推敲”苦吟,尚奇求怪(4)审美情趣相同:以奇怪怒张为美,追求惊世骇俗的审美情趣。2、如何理解长恨歌的主题?答:(1)讽喻说:对唐、杨爱情悲剧描写,讽刺和暴露他们荒淫生活(2)爱

15、情说:通过对李杨悲剧描写,歌颂他们真挚和专一的爱情(3)双重主题说:认为这首词对李杨爱情悲剧的描写,既有讽刺批判,又有同情歌颂。3、江西诗派一主三宗、理论主张答:(1)“以俗为雅”,在前人典雅的诗句中融入俗语。(2)“以故为新”,在自己的诗句中化用前人的诗句成典故。(3)“无一字无来处”指所写的诗句都要有稽可查。(4)“点铁成金”、“脱胎换骨”。4、李贺诗歌艺术特色答:(1)诗歌意象带有很大的虚幻和想象成分,芙蓉泣露香兰笑(2)构思不拘常法,意象之间跳跃性很大,常常超越时间、空间梦天前半写天上,后半写人间,跨越了神人两个世界,(3)语言极力避免平淡而追求峭奇,写“鬼灯”曰“漆”,写“鬼火”曰“

16、碧”,“风”有“酸风”,“雨”有“香雨”。5、“诚斋体”的艺术特征答:(1)富于幽默诙谐的风趣(2)想象丰富奇妙,构思新巧别致,写流云:一峰忽被偷去;写杨柳:两堤杨柳当防夫。(3)语言自然活泼,意趣盎然。如闲居初夏午睡起,小池“诚斋体”有哪些特点?参考答案:第一,善于发现和捕捉自然和日常生活中一般人没有注意和描写的富有情趣与美感的景象。第二,语言上不用典,不避俗俚,平易自然,雅俗共赏。第三,风格幽默风趣。6、范成大对田园诗发展的贡献参考答案:范成大田园诗的突出贡献在于全面地表现了农村的各个方面。在范成大以前,描写田园的作品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为代表,主要表现田园的优美

17、宁静和文人的隐居之乐;一类以诗经中的伐檀等为代表的所谓现实主义作品,主要表现农村中农民生活的困苦。范成大的可贵之处是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了,因此四时田园杂兴中既有农家景物、风俗、岁时,又有农民的劳动、苦难。所以有人称范成大为中国古代田园诗的集大成者。7、“古文运动”有哪些基本主张?答:(1)主张“文道合一”,即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一方面“文以明道”,强调文章要贯穿儒道的精神,具有阐发儒道的作用。(2)主张文体革新。既充分意识到“文”的作用,博采前人遗产,又强调创新。指出学习古文辞应“师其意不师其辞”,反对模仿因袭,主张“词必己出”。(3)提出不平则鸣的思想。8、李清照前后两期词风答:

18、李清照的词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早期的词主要表现她作为少女和少妇的生活与情怀。在她的笔下,少女生活是充满欢乐的。少妇之词的主旋律则是抒发离别相思的感受,与少女之作相比,明显多了一分沉重。她后期的作品则主要表现她作为寡妇的身世之苦、故国之思以及孤寂无聊的心情,情调低沉,凄苦悲凉。9、欧阳修为什么能成为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答:(1)具有突出的业绩、深厚的学问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力十分广泛。(2)革新科举、褒掖后进,培养提拔了大批杰出人才(3)拥有切合实际,富有调和特征与包容精神的文学革新主张。10、李商隐诗歌内容特色答:诗歌内容:(1)社会政治诗a.反映社会现实b.反映重大政治事件(2)咏史怀

19、古诗a.以古鉴今b.借古讽今(3)无题爱情诗。如无题诗歌艺术特色:(1)浓厚的感伤色彩(2)注重心灵世界的开拓(3)诗歌境界幽约、朦胧、凄艳(深情绵邈、包蕴密致、寄托深而措辞婉、沉博艳丽)11、周邦彦词的“集大成”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周邦彦是北宋词的“集大成者”,可从三方面来看:(1)、从词调的搜求、审定和考证方面说,他有集成和创制的功劳。(2)、就写作功力之成就而言,他善于体物言情,描绘工巧周至,又善于融化前人诗句,炼字妥帖工稳。(3)、从创作风格方面说,周邦彦善于勾勒、妙于剪裁,精巧工丽的典雅作风。如苏幕遮“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体物工巧细致,用笔之缜密典丽,开南宋雅派词的先河。12、新

20、乐府创作的得与失答:优点:A一篇专吟一事,中心突出,意旨明确B篇章形式灵活,富有民歌咏叹情调,语言浅显流利C善于生动描绘人物,感情浓烈。缺点:A新乐府的谋篇布局是“首句标其目,卒章显其质”以议论收结,每每画蛇添足B某些篇章是议论和说教堆积,枯燥乏味C语言因一意追求浅显务尽而失之于直露无稳,不够精炼含蓄。13、王安石诗歌创作前后两期特点王安石诗歌前后期有何不同?参考答案:以退居江宁为界,王安石的诗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的王安石主要是一位政治家,因此,这一时期的诗,往往与政治、社会有紧密关系,表现了他对现实政治的高度关注。这一时期的诗歌不仅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而且在艺术上不事修饰,多议论,少含蓄,锋芒

21、毕露,以文为诗。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可以称为政治家之诗。退居江宁后,王安石的诗进入了后期。他的诗风发生了重大变化,远离了政治、社会,多写山水自然。形式上以绝句为主,很少长篇古体;艺术上讲究炼字、对仗,意境优美含蓄,具有很高的艺术性。后人将王安石这一时期的诗风称为“半山体”。14、白居易诗歌创作理论特点及得与失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要点和得失:参考答案:白居易在总结前人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诗歌理论。其观点主要体现在与元九书、新乐府序中。内容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强调诗歌与政治与现实生活、民生疾苦的密切关系,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主张和“唯歌生民病”等口号;二是提出诗

22、歌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是“根情,苗言,华声,实义”,形式应服务于内容。白居易诗歌理论的进步意义表现在:强调了诗的教育作用和社会功能,呼吁诗人正视社会现实,从而拓展了诗歌的题材。并且使不少诗歌揭露社会弊病,反映现实生活和民生疾苦,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和认识价值。局限性表现在:完全从对于政治与教化的作用来看待诗歌的功能,把“风雅比兴”作为衡量文学作品的唯一标准,影响了对前代作家的正确评价。此外,在强调政治内容时,忽视了诗歌的抒情意义,审美功能和娱乐功能,影响了诗歌的艺术价值。15、韩柳古文理论内容答:(1)“以文明道”,也是核心;(2)重道也重文,为好文章博得前人的遗产;(3)文贵创新,反对因袭,即倡导

23、复古而能变古,反对因袭而志在创新;(4)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认为这是写好文章的关键。16、陆游诗歌的渊源答:(1)陆游与江西诗派有着深刻的渊源。他曾师曾几,又私淑吕本中,虽然从江西诗派的诗歌理论中获得了增进艺术修养以自成一家的启示,早年作诗时也曾效仿过黄庭坚、吕本中等江西诗派的风格,可是他的艺术个性和才力却不是江西诗派所能牢笼的。所以他很快就超越了曾几、吕本中等师辈的成就,并以明朗瑰丽的语言、奔放磊落的情调而与江西诗派分道扬镳。(2)除了借鉴外,还广泛学习前代的优秀诗人。在陆游所崇拜的古代诗人中,屈原、杜甫以其爱国忧世之心成为陆游的异代知音。(3)岑参和陶渊明也受到陆游的重视。

24、岑诗多写边塞奇丽风光和军营的豪壮生活,正是他所向往的从军生活情趣相投的缘故,他退居山阴农村后,陶渊明恬淡生活态度和陶诗平淡自然的风格又成了他效仿的典范。转益多师的态度使他从前代诗歌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也使他的题材和风格形成了多样化的格局。17、李煜诗歌前后期特点答:李煜的词在题材内容上前后期有不同:前期词:主要写宫廷享乐生活的感受,对自己的沉迷与陶醉也不加掩饰,风格近花间词,如玉楼春后期词:多写亡国之痛,血泪至情;写囚徒生活的不堪和抚今追昔的感伤(故国之思、亡国之恨)调子极为哀怨凄凉。但无论前后期,又有一贯的特点,就是“真”,始终保持较为纯真的性格,在词中一任真实情感倾泻,而较少有理性的节制。

25、18、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特点答:(1)这些诗语言平易简洁;(2)意象精当新颖;(3)注入诗人源于苦难而又沉潜凝聚了的悲情,使作品有一种沉思历史和人生的沧桑感、隽永感,雄浑苍老,沉着痛快;(4)具有悲凉而不衰飒,沉重而不失坚韧的精神气脉,以及纵横千古,涵盖一切的气象。19、晏几道词的特点答:(1)内容上,晏诗所描写的恋情有着具体明确的对象,即自己与歌妓的相思恋情。(2)艺术上,在继承了“花间范式”的同时,更突出地表现出“语淡情深”的风格。20、怎么理解姜夔“清空”“骚雅”的内涵答、“清空”和“骚雅”是姜夔词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清空”:指意念的空灵含蓄,对事物描写避免直接刻画,而是遗貌取神,虚处着

26、笔,从侧面烘托来表达感情和寄托思想。“骚雅”:“雅”即“正”,它指词人创作无论是言志还是抒情都不能“为情所役”,符合传统的雅正之音,含蓄寄托、温柔敦厚。艺术上以比兴寄托,继承离骚芳草美人传统,取曲而不取直,取温柔敦厚而不取强烈激切。21、刘禹锡竹枝词艺术特色答:(1)这是刘受民歌侵染,创作的富有民歌情调,介于雅俗之间的优秀诗作,风格清新质朴,真率自然。(2)歌咏当地风物和男女爱情,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又有很高的艺术品味。(3)语言方面,多用谐音双关来表现人物情感,风情朗丽,别开生面。22、辛弃疾词的艺术成就答:(1)抒情意象的军事化,是辛词的突出个性风格;(2)“以文为词”是辛词在表现手法上的

27、主要变革;(3)刚柔相济,亦庄亦谐,构成了辛词多元化的艺术风格。23、辛弃疾对词境的开拓(1)展示个性鲜明、丰满的抒情主人公的英雄形象;如南乡子其一,倾慕历史的英雄人物,渴望成就其英雄的功业;其二,展示横刀跃马、驰骋疆场征战的英雄人生经历。(2)深沉的忧患意识与个体人生的苦闷,以及对现实的理性批判。如摸鱼儿(3)描写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抒写隐逸情趣。如西江月24、古文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答:(1)社会政治原因:本质上说古文运动是为了推动儒学复兴而提出的,其次才涉及文体改革的问题。(2)文学发展的自身原因:骈文的末流,忽略了思想内容,只顾堆砌辞藻,卖弄典故,音调的限制也愈来愈多。由于内容空洞,过分

28、注重艺术技巧,造成文风萎靡和形式僵化,形成一种浮糜不健康的风气。(3)韩、柳的理论实践。(4)重视作家的道德修养和文章的情感力量。25、简述秦观婉约词的艺术特色?答:北宋中叶的秦观善于抒情的哀婉词作,是婉约词的代表。他的婉约词的主要艺术特色有:(1)、灵心善感而寄情深微,如浣溪沙以寻常之语,状寻常之事,寄情幽远。(2)、有句皆隽、无字不雅,如鹊桥仙“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3)、景中寓情,情中有景。五、论述1、北宋词的发展答:晏殊、欧阳修囿于传统词学,多为婉约、艳词,将词导向雅化;范仲淹将边塞内容带入词;张先率先用词序,将日常生活引入词;晏几道专攻艳词;刘永大力开拓创作词调并且大量

29、创作俗词;苏轼以诗为词打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秦观专注情致;周邦彦日趋精美,更讲究音律,成为婉约派的集大成者。2、柳宗元、刘禹锡诗歌创作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参考答案:相同点:刘禹锡、柳宗元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穷僻荒远的贬所度过的,所以抒写内心的苦闷、哀怨,表现身处逆境而不肯降心辱志的执着精神,便成为他们诗歌创作的主要内容。但二人风格又有不同:(1)刘禹锡性格倔强刚毅,善化低回哀婉之音为慷慨激越之韵,因而诗中常常表现出高扬开朗的精神和豪健雄奇的风格。擅长近体,大都简捷明快,风调俊爽,哲理与诗情渗透其中;柳宗元性格激切、执着,面对沉重的人生忧患,很难解脱出来,诗作大都染上浓郁的

30、幽清悲凉色彩。作品于淡泊中呈现出幽怨冷峭的风格。(2)刘禹锡最有代表性的是咏史怀古诗,表现了他对历史、人生沉思后的感悟,有一种隽永的历史和人生的沧桑感,不仅有相当的深度和力度,而且耐人涵泳。柳宗元成就最高的是山水诗,构思精巧,意境清新,情致深婉,处处流露出孤寂凄婉的情绪,显示出其清峻高洁的人格,苏轼概括为“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总的说来,刘诗昂扬,柳诗沉重;刘诗外扩,柳诗内敛;刘诗气雄,柳诗骨峭;刘诗风情朗丽,柳诗淡泊简古。3、联系李清照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观点,谈谈你对苏轼以诗为词的看法。答:试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苏轼以诗为词,改变了词的传统,扩大了词的内容; 提升了词的境界;

31、丰富了词的语言和风格,; 突破了词律的束缚; 为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准备了条件。4、北宋词自柳永出而一大变谈谈你的理解答:北宋词至柳永出现了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创制和推动慢词艺术的发展是柳永对词特殊的贡献。 a.因柳永大量地创作慢词,宋词乃始由小令阶段渐进入慢词时期。为长调慢曲作词,柳永属第一人,他是慢词体制的开创者。 b.柳永慢词多用新调,小令是为旧声(清乐)而写的,慢词是为新声(俗乐)而写的。柳永的创体之功是基于他的创调,宋词中有100多个调是柳永首创或首次使用。 (2)对题材的开拓 a.他写了许多描写都市繁华生活的词,写都市风貌,都市生活风俗与反映尽享太平的市

32、民思想为主。如望海潮歌咏杭州的山水风物,反映了宋代社会太平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景象,及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这在词的题材方面是一大开拓。 b.歌妓词,写与歌妓来往,这些词虽不乏秦楼楚馆的放荡和情欲的赤裸裸宣泄,更多带有才子佳人恋爱的情调而求灵与肉的统一。柳永的笔下充分表现对歌女们的温柔多情的理解和大胆表现她们的情感,这种写法,开了市民文学的先声。 (3)以赋为词:柳永把赋体笔法引进词里来,增加了词的叙事因素,将铺排式的叙事与白描式的写景结合起来。如雨霖铃创造了情景递近的铺叙模式,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4) 雅俗并存: a.“俗”的方面:柳词以接近市民文

33、艺的俚俗色彩而著名,他能将有趣的白话加到词中,构成一种很平民化的表述风格。如佳人“恐旁人笑我,谈何容易。”言情道爱,表现的很浅尽,如小镇西“意中有个人,芳颜二八。”柳词的“俗”还表现在题材内容方面,他写了许多描写城市生活的词和歌妓词。如望海潮等。 b.“雅”的方面:一是以赋为词,在铺叙中,将叙事、写景、抒情适当安排,传达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二是羁旅行役词,以男性口吻写离愁,所写的辽阔的山河,多了一分自然雄浑的力量,扩大了词境的容量。 5、四库全书总目东坡词提要所言:“词至晚唐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白居易,至轼又一变,如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谈谈对这段话的

34、理解答:6、柳永对词发展的贡献答:柳永对宋词发展的贡献 (1)大力创作慢词,从根本上改变了唐五代以来词坛上小令一统天下的格局,使慢词与小令两种体式平分秋色。 (2)不仅从音乐体制上改变和发展了词的声腔体式,而且从创作方向上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趣味,即变雅为俗,着意运用通俗话得语言表现世俗化的市民生活情调。变现世俗女性大胆而泼辣的爱情意识,被抛弃的或失恋的平民女子的痛苦心声,下层妓女的不幸和她们从良的愿望。多方面展现了北宋繁华富裕的都市生活和丰富多彩的市井风情。 (3)在语言表达方式上进行了大胆创新,充分运用生活中的日常口语和俚语。还创造性的运用了铺叙和白描的手法。巧妙利用时空装换来叙事、布

35、景、言情、而自创出独特的结构方式。在审美趣味上朝着通俗化的方向变化,在题材取向上朝着自我化的方向发展,表现自我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心态。7、苏轼对词发展的贡献答:(1)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苏轼豪放词大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指在遭遇逆境时,超脱现实,以豁达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主要呈现出旷达的风格,代表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第二类是指幸逢顺境时,努力干预现实,以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人生,这类词呈现出豪放的风格,如江城子.密州出猎(2)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无情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他既写男女恋情,写离合悲欢之类的传统内容,又突破词为艳科的狭隘范围,将通常只在诗中出现的田园风情、山水景物

36、、人生态趣、怀古感伤以及咏物记事等内容移入词中,并充分利用词的体式上的特点取得诗歌所难以具有的艺术效果。(3)在艺术形式上大胆创新:a.表现手法,以诗为词,以文为词b.大胆的将前人的诗句引入自己的词作之中。c.在语言运用上,以清秀雄丽见长,有事拾取方言俗语入词d.大胆冲破音律的束缚,使词摆脱了依附乐曲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独立发展的新诗体。8、柳宗元山水游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答:(1)柳宗元的山水游记是其散文中最具艺术特色的作品,极富诗情画意,表现了他对自然美的新鲜感受,丰富了描绘自然山水的艺术技巧,开拓了散文反映现实与人生的新领域,从而确立了这种体裁在文学史上的独立地位。(2)他的山水游记多写于

37、他流放永州的十年中,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会在山水之美的艺术境界中。他写山水不仅是发现被遗弃的山川之美来反映他的被弃,抒发他内心的愤怒、悲哀、疑虑的情绪,而且还曲折地提出对现实的不满和批评。自然之美与他的精神相契合。(3)他游览山水时,他的精神也是痛苦的,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代表作品永州八记9、韩愈以文为诗的特点及对诗歌的创新答:他的长篇古体诗,以气势雄放和意象诡奇见长,带有“以文为诗”的特点:(1)散文化的赋体手法。如南山诗写终南山的高峻和景象变幻,连用五十个“或”字的诗句加以铺排描写。(2)以“单行”散句贯穿,写景刻露,造语生僻,句断而意脉相连,为七言诗散文化的典范之作。如山石按游记散文的叙

38、述顺序,写傍晚上山入寺到第二天清晨下山的所见所闻,记叙详细,给人如临其境之感。诗歌上的创新:(1)追求“非诗之诗”。韩愈才气纵横,勇于创新。为避免诗歌因平易流于油滑一途,在艺术上蓄意追求狠重、怪奇、险劲的境界。如其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构思、想象、意象都很特别。(2)以丑为美,即将生活中的丑陋事物写入诗中,如答柳柳州食虾蟆。10、白居易叙事诗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参考答案:白居易叙事诗艺术表现上的突出特点是:贯穿于叙事全过程的强烈的抒情性,使得全诗风情摇曳,生动流转,极富艺术感染力。琵琶行与长恨歌是杰出的代表。强化抒情因素的方法是:(1)叙述、描写事件,运笔极为简约,而在最便于抒情的人

39、物心理描写和环境气氛渲染上,则务求尽情,抒情叙事结合得天衣无缝,使诗的进程始终伴随着动人的情感力量。(2)在叙事抒情中,往往采用精致生动、声色和谐的意象来营造氛围、烘托出浓重的情绪氛围。(3)大量运用生动的想象、虚构,及新颖精妙的比喻。(4)语言明白晓畅而又精纯确当。11、长恨歌三种主题说参考答案:长恨歌主要根据唐明皇和杨贵妃的故事传说,白居易的本意是要“惩尤物,窒乱阶,垂于将来”,所以,诗的前一部分对君主的耽色误国和贵妃的专宠有所讽刺。但是,一方面由于作者对明皇的看法存在着矛盾,毕竟这个历史人物既是安史之乱的制造者又是“五十年太平天子”和悲剧的承担者,所以在描述杨、李爱情悲剧本身时,又抱着同

40、情态度,用了许多动人的情节和语言把这场悲剧写得缠绵悱恻,使得诗歌在一定程度上脱离了历史原貌,成为一篇以咏叹李、杨爱情为主,充满感伤情调的“风情”诗了。这就出现了双重主题彼此纠缠的现象。既有讽刺,又有同情。诗的客观效果是同情远远地超过了讽刺。因而长恨歌留给读者的,主要不是对唐明皇和杨贵妃荒淫误国的批判,而是对刻骨铭心的爱情的深深感动。12、辛弃疾的词有何特点?参考答案:首先,辛词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无疑,豪放是辛词的主要风格,除此之外,他有的作品秾纤华丽似花间体,有的明白通俗如白乐天体,有的轻巧尖新,有的婉丽清畅,有的缠绵婉约,更有将豪放与婉约两种风格融合在一起的作品。多样的风格表现了辛弃疾兼收

41、并蓄的才情与胸怀。其次,辛词的艺术境界阔大而充满流动感。这主要表现在豪放的情感、阔大的空间、久远的时间、富有力量和阳刚之气的意象等方面。再次,辛词在语言上融会贯通,既从古代各种文体的不同作家作品,如诗经、史记、庄子、楚辞、世说新语、陶诗、杜诗、韩柳散文中广泛地撷取精华,使词具有典雅之气,同时,又大胆地吸取民间口语,使词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另外,辛词已表现出了浓厚的以文为词、以议论为词的特点。13、范仲淹、王安石、张先词的特点及对词的发展答:范仲淹:改变以往情柔语丽的词风,转向沉郁苍凉的风格。对塞外景象和艰苦孤寂的边塞生活的描写,是苏辛豪放派的先声,从题材、情调和艺术方面来说都为宋词开拓了一个新

42、的领域。张先:善于通过物影来表现景物的动态美和朦胧美,前期多写小令,后期多写慢词长调;对词的改革:一是开始用词来应酬,扩大了词的实用功能,二是开始大量写记事性的题序,改变了以往词作有调无题的传统格局。王安石:其词脱离了柔情软调的固定轨道,注重抒发自我的性情怀抱,并由表现个体人生的感受开始转向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社会的反思,使词具有了一定的历史感和现实感。14、“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后山诗话)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1)苏轼对词体的革新,在当时并未赢得广泛的支持,反而招致了许多责难。这是人们用陈师道的言论表达对苏词的以诗为词和突破音乐对词体的限制

43、的否定意见:批评苏轼某些词不合音律;批评苏轼词与传统的词风不合,非诗、词之本色。(2)陈师道批评韩愈“以文为诗”,苏轼“以诗为词”,说明他反对“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主张保持诗和词的本色。刘辰翁赞美韩苏对各自采用的文体都有所突破,侵入扩充。韩诗苏词均“非本色”,都不是诗和词本来所要求的样子,说韩愈以文侵入了诗,或是说他的诗扩充到文句亦可;说苏轼以诗侵入了词,或是说他的词扩充到诗句亦可,总之,他们都不恪守诗词本色的束缚,都有所突破。15、唐传奇有哪些成就,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哪些影响?参考答案:唐传奇的成就主要表现在:(1)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小说愉悦性情的功用,全方位地展示纷纭复杂的人世生活。

44、(2)善于虚构、想象,在故事展开过程中,既大量使用虚构想象以求,又致力于细节描写以求真,从而在小说这一文体的独立历程上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3)构思奇异新颖、富于变化,情节曲折委婉。(4)人物形象生动传神。(5)叙述事件简洁明快,人物对话生动传神,词汇丰富,句式多变。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主要有:(1)对小说的影响:唐传奇通过虚构的故事和人物,比以往任何文学样式,都更能自由方便具体地反映人们的生存状态和生活理想。(2)对戏曲的影响:为中国古代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提供了基本素材。在元明戏曲中,大量移植唐传奇的人物故事进行创作。(3)对散文的影响:形成了较骈文自由、较“古文”辞藻华美的独特的散文体式。16、

45、陆游诗歌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参考答案:从内容来说,陆游的诗主要有两类,一类表现民族意识和爱国感情,一类写景物和日常生活。这两类作品在艺术上也有不同的特色。 第一类是陆游诗歌的主旋律。这类作品主要由两方面的主题构成,一方面是表现许身报国、恢复中原、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一方面是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报国无门的悲愤。这两方面往往是交织在一起的。这一类作品具有浪漫主义的突出特点,表现在:第一,往往借助于梦境的描写来表达恢复中原的愿望。第二,往往不对某一事物作静态细致的描绘,而是注重自我情感的宣泄。第三,语多豪壮。这些特点构成了陆游诗豪放浪漫的风格,接近唐代诗人李白,陆游也因此有了“小李白”之称。第二类

46、诗以描写日常生活及景物为主,往往从平常的景象中体悟出特别的意味,因此写得意境优美,耐人寻味,在平淡自然的风格中,时常可见对语言的精心锤炼。六、默写赏析1辛弃疾 摸鱼儿、破阵子2、李清照的声声慢 默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赏析: 上片主要用清冷之景来衬托孤寂、凄凉的心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起首三句比较形象,委婉细致地表达了作者在遭受深创巨痛后的愁苦之情。“寻寻觅

47、觅”,是作者的动作行为,作者在经受一连串的打击后,内心极为哀愁,再加上一人孤处,更是百无聊赖,空虚郁闷,为了排解这一哀愁,作者开始了漫无目的的寻觅。但茫然的作者只感到四周“冷冷清清”。在一个悲伤凄凉人的眼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暗淡天光的。这寻觅的结果给作者最深的感受是“凄凄惨惨威威”,它不但没有减轻内心的伤痛,反而使 其由这清冷之景更生一种凄凉、惨淡和悲戚之情。这就为全词定下了一个感情基调,使全词笼罩在一种凄惨愁苦的氛围中。“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作者由以上的茫然和结果转到写气温骤变的感受,说天气变化无常,忽暖忽寒,人最难调养身体。然而其内蕴又何止这些呢?联系李清照的生平,她只有借酒驱寒,借酒浇愁。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欲以酒暖身,借酒浇愁,可是酒的滋味却又那么淡。 “淡酒”无力,怎么能抵挡住那一阵紧似一阵的急风,更何言消去心中的愁苦呢?是因为作者的愁太重了,酒入愁肠愁更愁,满心都是愁,致使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就觉得酒味淡了。一个“淡”字,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