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679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77 大小:95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7页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7页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7页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7页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doc(17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建设网络文学湘军的思考欧阳友权( 中南大学中文系教授, 湖南 长沙 410083)湖南文学有过自己的辉煌, 然而随着文学边缘化态 势 的日渐加剧, 湖南文学也露出疲软之态。当网络小说、网 络诗歌、网络剧本悄然出现, 并猝不及防地在文坛上竖起 自己界碑的时候, 我们需要采取怎样的应对策略, 利用电 脑网络来培育 21 世纪湖 南文学 的新 的生长 点呢?发 展网 络文学、抢占信息时代的文学制高点,是一个良好契机。构建高科技时代的文学生态理念文学的健康发展犹如自然界的万物滋长, 也有一个 生 存基础、生态条件问题。电脑艺术、网络文学的出现, 是 与知识经济时代以电子信息技术为核心的高科 技环境

2、相适 应的, 是这种时代环境的必然产物。现代高科技已经使人 类的生活环境逐步向便捷化、智能化转变, 当数字化生存 改变我们的社会面貌和生存方式的时候, 我们还会对网 络 文学、电脑艺术的崛起而莫名惊诧或熟视无睹吗?我们知道, 远古时的说唱文学是诞生于结绳记事、文 明不作的蒙昧时代,那时的 “劳者歌其事、饥者歌其食” , 是人的生存条件和文学生态背景的必然产物。文明开化 以 后, 甲骨钟鼎的语贵文存和竹简木牍的韦编三绝, 消除了 说唱文学言过即逝、不可留存的弊端, 但作品制作的高成 本和社会分工的贵族化, 使得文学活动高高在上, 社会底 层的劳动者难以问津, 孔子编纂诗经 浓缩一个文学时代, 就

3、是由当时的文学生态环境所决定的。造纸术的出现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使文学作品得以批量印刷和再版 流 传, 也使得良莠并存的文学作品以几何指数增长, 阵容庞 大的作家群和藏书浩瀚的图书馆就是这样形成 的。现代 高科技的出现, 以其无所不能和无远弗届的神奇功能, 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生 产和生活方式, 文学走进电脑网络、电脑网络走进 文学, 都是 文学 面对 新的 现实 所做 的必 然 选 择。我们只能从 21 世纪 高科技生 态背 景下 来认识 网络 文 学, 从数字化生存的现状中 适应和参与网络文学, 这样才 能与这个时代合拍 , 才不会 被时 代所 淘汰, 才 能为 2 1 世 纪的湖南文学开

4、辟 新的生长点, 开拓新的发展道路。树立网络化的文学通变观树立网络化的 文学通变观, 主要是为网络文学酿造一个开放、宽容的社会审美文 化氛围。计算机及其互联网的 发展, 在为网络文学拓展出一片生存空间的同时, 也把传 统意义上的文学范 式挤到了历史的后排。湖南文学曾有的 辉煌已经成为过去 , 历史却 把 怎样 重整文学湘军 的问 题推到了二难选择 的十字路口。譬如, 从横向上说, 我们 一方面要保持文学 的地方特色, 走出一条湘楚文学的发展 道路, 另一方面又要在改革 开放的时代广撷博采外来文学 的营养质素, 在全球 化的大 趋势下 让湖湘文 学走出 湖南、 走向世界, 这是一 个自律与 他律

5、的 悖论。再从 纵向 上说, 我们需要把目光投 向历史, 让璀璨的楚文学传统在知识经 济时代大放荣光, 同时又要 把目光 投向未 来, 着眼 发展, 开拓创新, 使文学能 与知识 经济 的年 轮接轨, 奏出 2 1 世 纪新生活的音响, 这又是一 个传统与未来的悖论。这两个 悖论组成的坐标已经 被网络 文学推 到了观 念变革 的前沿, 而以计算机、互联网、多媒体化及信 息高速公路为标志的 信息技术, 在带动文学变革 的同时, 也为解答这两个悖论 提供了无以选择的 观念选择网络时代的通变观念。网络时代的文 学通变观有两大内涵: 一是文学观念的通变, 二是创作技能的通变 。就文学观念来 说, 需要

6、 树立网络时代的大文学观和准 文学观。网络作品 一般篇 幅不长,表 达自 由, 性情 舒张, 其精神支点是“自由、宽 容、共享”。许多 网络作 品不 仅 淡化了文体的界限 ,也消弥 了文学与非文学的界限。比起 传统文学来, 网络文学在艺 术上还显得粗糙、随意,模式 也还显得单一, 它远远不能 满足人们对美的更高要求。这 时候, 就需要用“大文学”和“准文学” 的眼光来包容它们。其中, “大文学”观是指文学向大众化、平民化靠拢, 走向底层和个性, 并 借助多 媒体优 势与视觉 艺术如 影视、 图片、动画、造型 艺 术等 和 听 觉艺 术 如音 乐、音 响、 对 白、郎诵等结合,形成文学与艺术融

7、通; 而 “准文学 ”观则是指文学内涵一 面向大众审美文化贴近,与世俗化、娱 乐化, 甚至是游戏化握手言 欢, 一面 向高新技术过渡,实 现“艺术的技术化”或“技术的艺术化”用电脑程 序编制情节曲折 的小说、冲 突尖锐 的戏剧、语言陌生 化的诗歌, 用特定的创作软件 在电脑上作曲、作画, 用计算机替身技术在工作室里来制作影片、电视剧抑或电脑游 戏 软件, 这不正是网络时代的准文学、准艺术吗? 计算机正以强大的同化力改造人类社会既有的艺术门类 、体裁和 样 式, 继而发展出与自己的特点 和功能 相适应 的艺术门 类。 而当网络文学、电脑艺术占据文艺中心之日, 或许就是传 统的文学观、艺术观根本变

8、异之时。在这种情形下, 我们 的文学观念不变行吗?就创作技能来说,湖南作家要改变一支笔、一张纸爬 格子码字儿的创作 方式,尽快 实现以 机换笔,登录入网。 当然, 以机换笔、上网 漫游,是走 进网络 文学 的第一 步, 实际上网络文学并不等于是把普通的文学作品电子化后拿 到网上去传输了事。正如“网易”文学网站在界定网络文 学时所言: “网络文学既不 是传统媒 体的文 学作品电子化后搬到网上的文学, 也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和 w eb 交互 作用而创作出来的联手小说和多媒体剧本。网络文学是 一 种游离于网络之间的个体生命对于理想网络的 渴望。由 于 它完全超越了制度化的藩篱和商业气息而使它 更具

9、人道主 义精神需求, 因而网 络文学使 文学真 正成为 人学。”在这 个意义上去理解网络文学, 就有可能走出技术主义和工 具 理性的误区,让走 进网 络的 文学 得以 表 达心 灵、创 造艺 术,使高科技的声光电 屏辉 映出人 文精 神的绿 地,让 Int ernet 的电子网络 传递出 诗意 的美。时 至今 日,湖南 的作 家们应该发 扬敢 为天 下先 的精 神,及早 熟谙 电 脑网络技术, 使自己从执笔书写的酸痛中解放出来, 改用电脑来释 放灵感,从键盘和鼠标上赢得表达的自由和创造的快乐 。实施湖南文学的网络发展战略“惟楚有才,于斯为盛”,湖南的三湘四水历来是人文 荟萃之地,湖南的 IT

10、业、软件 产业 和 PC 的人 均占有 量, 在全国都处 在比 较领 先的 水 平。据 统计,截止 2001 年 5 月,湖南的上网人数已达 83 万人,并且正以平均每天 700 余人的速度迅速增 长,发展网 络文学 已具有良好的基础。 从湖南文学现状来 看,进入 90 年代 以来,文 学湘军 的鼓 角虽然不再激越,但仍然不乏文坛坚守者在续写文学湘 军 不倒的神话。在这种情况下,湖南文学应该抓住网络文学 小荷初露的机遇,在这方面领先一步,以求别开新声。当 务之急要做好以下三项工作:第一, 要尽快建立湖南的文学网站和作家网页。据笔 者从“中文网址 ”搜索 得知,截至 2001 年 5 月, 全

11、国已 有中文文学 网址和 个人 文学主 页 3600 多 个。在 湖南,也 已有了潇湘文学社 、 岳麓山下 等文学网站,不过它 们都属文学爱好者的业余行为, 其影响力还不大。湖南应 该由相关部门建立权威性的省级文学网站,以发表省内 外作家的文学作品,传递文学信息,在网络上发出湖湘文学的声音, 让璀璨的湘楚文化 在信息高速公路上拥有自己的 车道, 使之成为沟通文学与 社会、作 家与读者以及作家之 间的桥梁和纽带,以拉动湖 南文学热起来、火起来。各地 市的文联也应该建 立自己的文学网站,以便及时通过网络 发布地方文学声 音,扩大自 己的影 响, 并形成 竞争 格局。 省内作家抑或文学 爱好者, 都

12、要敢 于争先上 网发表 作品、 阅读作品,还要有勇气建立 自己的网站或网页。只要现有 的湖南作家都积极 上网、参 与网络文学创作, 就将带动更 多的青年人关注湖 南文学和湖南的网络文学, 这样,湖南 文学就有了新的热 点和新的文学生长点。第二, 要注意培养网络 文学新人, 壮大创作队伍。繁 荣文学要靠众多的 文学人才,湖南人杰地灵,文学人才资 源十分丰富。但传统 的文学 人才培 养机制存 在两大 缺陷: 一是所谓彼得 原理 ,即人人 希望走 通文学 之路, 而 中 途淘汰者却比 比皆是;二 是所谓“马太效 应” ,即 成名 者 所得到的待遇、荣誉、特权越来越多 , 而期待 成功的文学 青年往往

13、无人为他 们雪中送炭。发展网络文学也许可以避 免这些现象, 因为上网者无 需他人的资格认可,网上创作 和发表作品也不要 经过编辑、出版商的层层甄淘或某权威 的举荐。这是一种文学话语 权的下放, 是作品发表权的解 放, 它有可能吸引更多的文学人才钟情网络, 参与电脑创作和网络欣赏。所以,网络文学的发 展,必将 解放和壮大 文学生产力,从而 产生文学人才的“共生 效应”,即在 一 个较小空间和同一 段时间里,人才成批涌现。湖南是楚文化的发源地,文学根基深厚 、人才众多,而钟情网络者又多是年轻人,只要对他们适时加以引导和培养,就将滋生 无尽的文学人才,甚至是文学栋梁之材。此外, 发展湖南的网络 文学

14、事业离不开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激励机制。网络文学的 发展取决于电脑及其网络的普及和利用程度,而电脑的普 及和网络的开通是需要资金投 入和政策扶持的。文艺职能管理部门应当为此制定发展规 划,投入专项资金, 加强电脑和网络 的硬件建设,在省会长沙和各地市首先建立和开通文 学 网站,设立作家 BBS (电子公告板)和文学 聊天室。要 鼓励知 名作家 率先建立个人网页,向文学网友公布 自己的电子信箱;鼓励作家在网上发表自己的作 品,也鼓 励评论家在互联网上评论网络 作品。为了避免网络上出现文字垃圾,管理部门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文学网络 管理条例, 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来堵住网络上的“电子 鸦片”,保证网 络文学

15、 的健康 发展、自由竞争和优胜劣汰。还可以组 织网络作品评奖活动,形成网 络创作的激励机制 ;出版湖南网络文学丛书, 制作网络作 品光盘,扩大湖南网络文学 的影响。求索:2002年第1期此岸与彼岸的尴尬对网络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的一种思考蔡春华(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众所周知“, 网络文学”这一提法在中国出现的历史并不长,如果以1999 年网易公司的率先使用为起始点,那么到今天它也不过只有两年多一些的时间。按通俗的说法,这两年多一些的时间,相对于人类的历史甚至于浩瀚的宇宙而言,可谓微乎其微。但也就是在这两年多一些的时间里,由于网络这一代表当今世界高科技的产物的介入,从文学作品的传播、

16、接受、写作方式以至文学为何物这一观念本身等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改变与质疑。在这个意义上,否认网络对文学的影响显然是不明智、也不科学的一种做法。同时,也由于网络所能提供的高速传播与信息共享的性能所致,另一个话题即网络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也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对于这一话题,我一直有一种很深的疑虑,这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吗? 因为网络文学的出现而对世界文学的远景抱有乐观的想象,是否又是新一轮的虚幻假象? 在真相还未浮出海面、在一切都还被美丽的泡沫所掩盖着时,进行这样的讨论是非常必要的。我给我的文章取了个“此岸与彼岸的尴尬”的标题,也没有什么很大的深意。此岸指网络文学,彼岸指世界文学,只是一种简单的

17、借用,意指这两者之间的距离与我从中体会到的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所隐含的一些尴尬或者说是误解或误读。今天当我们谈到“网络文学”时,我们首先必须对“网络”,或者说对“互联网”本身要有一种基本的认识,为此我读了一些非文学界人士谈互联网的文章。有一个说法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果把互联网比作待剥的洋葱,所有有关网络的神话只不过是那薄薄的一层洋葱皮,里面的东西将会让你留下眼泪。”(读书2000年第9 期,第17 页) 这种说法主要是针对围绕着互联网而产生的网络泡沫经济而言的,其中隐含的警示意味不言自明。当然,我们不能小看互联网在当代生活中所起的举足轻重的作用。信息的高度集中与快速传播、全球化的垄断与资本的

18、全球化扩张、表层的信息共享与深层的经济利益、虚拟世界中的个性张扬与强势话语、强势世界观和价值观对第三世界的潜在的软化,这些复杂悖论的复杂交织已经在不知不觉甚至是在有知有觉中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尽管在这一世界性的浪潮中,站在所谓中华神州这块土地上的我们并非始作俑者,也非主动者,但我们至少可以利用这种新兴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提高国家的科技竞争力,关键是不要顶礼膜拜,比尔盖兹不会是永远的神话。有一种说法我觉得相对客观“, 互联网没有什么神秘性,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的发展方向,它不过是传统商业的一种补充罢了,因为,虚拟世界永远代替不了现实生活。”(天涯2000 年第4 期,第50 页) 姑且不论其结论

19、的正确与否,但凡面对一种席卷大众并激起大众非同一般的热情狂潮时,冷静的态度或者说判断是不可或缺的。把这种态度与“网络是人类生存或生活的工具而非载体”的观点相结合,是我所理解的“网络”。那么“, 网络文学”应该也算是“网络”这种商品的“副产品”之一。在一段时间里,网络文学蔚为大观。不仅传统的发表方式受到了最为严峻的挑战,对文学的定位也因大众的介入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大众的通俗口味严重消解了文学的启蒙身份、批判意识与作家的“振臂一挥,应者云集”式的、陈思和教授称之为“广场”的演讲者的隐含意味。在这个意义上,痞子蔡的第一次亲密接触是一个典型的文本。此网络小说据说曾被誉为“华文世界第一本网络发烧友小说

20、”,颇受青年朋友的欢迎。不止一个大学生很郑重地向我推荐,并且他们的说法很一致“, 你是搞文学研究的,应该看看,很有趣。”有趣、轻松是目前国内网络文学的风格之一,许多新新人类喜欢看也致力于这一风格的追求。他们的理由很简单,现代社会压力大,我们需要轻松,文学是轻松的消遣工具之一。文学具备愉悦功能无需否认,但它不是文学唯一的功能。人类精神生活的复杂多样性所赋予文学的表现手法及内容层次的无限丰富性、文学所特有的审美愉悦以及对人类复杂人性、多层次的精神生活的独特的思考,甚至对人类心灵隐秘深处的阴暗角落的层层拷打等等,都是文学所独具的魅力,也是其价值所在。如果大众口味成了文学欣赏的主要指标,那是文学的倒退

21、,继而往之,这个民族的审美趣味将是个大问题。在众人的劝告下,我老老实实地将该网络小说从第一页读到最后一页,我承认它的轻松与幽默,但我也要老实地指出我所读出的俗套的爱情故事与类似电影泰坦尼克号的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甜腻腻的煽情。批评这部小说不是我的主旨,我主要是想通过这种阅读感受来说出我对这种大众口味泛滥的警惕。当然,我也在“说话”、“榕树下”等网站读到不少的好作品。除了那些先印刷出版,再到网上发表的“上网文学”之外,直接贴到网上的文章是不乏好作品的。我也读了陆幼青的死亡日记,阅读这样的作品的确会有心灵的震撼,有人批评它的炒作嫌疑,但我以为,面对死亡的这种勇气是炒作这种说法难以衡量的。如果没有借助

22、网络这一快捷方式,读者不可能这样快速地读到这些文字,读者、作者之间的交流也不会如此深入,它在一定程度上为作品增添了魅力,无疑这也就是网络的魅力。由此我们将进入网络文学与世界文学关系这一问题的讨论。我不知道那些网络先于我们发达的国家,是否也曾在网络发达之初热衷于这一提法的讨论。歌德于1927 年首次提出“世界文学”这一新概念,当他高呼“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时,其目的自然是希望文学这一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的精神产品能打破故步自封的民族性。就好像韦勒克、沃伦在文学原理里进一步解释的那样“, 这是一种要把各民族文学统起来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的理想,而每个民族都将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声

23、部。”在多次谈及世界文学时,歌德似乎一直在强调两点,一是德国文学在这之中应发挥作用,二是不同文学之间的理解与宽容。这两者之间有些微妙,在“合而不同”的理想下,还是可以隐隐绰绰感受到一些很轻微的不自觉的欧洲自豪感。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也使用“世界文学”这一用语,即“过去那种地方的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的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生活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显然,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的、经济的即用我们今天的时髦话语所说的“全

24、球一体化”的视角出发,也为人类描绘了一个看似美好的将来。从这一角度来看,他们所提出的“世界文学”似乎更切近我们当代。表面上看起来,今天极为发达的网络成了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的形象代言人,快速获取资料信息、价值判断的趋同性、全球交易式的市场扩张等都不同程度地介入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科技的发达的确推动了时代的物质文明的高度发展。但“世界文学”是否因这一变化而离我们更近了呢? 这里至少牵涉到两个问题,一是语言问题,二是“世界文学”的具体界定。简而言之,当你一进入互联网,你所能使用的语言便极为有限,英语的霸权态势不容置疑,它很大程度地决定了网上阅读及交流时不可避免的非母语语境。语言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强权

25、效应,只要你使用因特网,你就不得不遵守必定的“游戏规则”,而恰恰是这“游戏规则”将你从主动者变为被动者。其次,世界文学这一概念如何界定,目前也没有绝对权威的定论。但地理因素与文学作品的经典性应是两大基本要素。韦勒克、沃伦以及雷马克都曾对经典性作过阐释。韦勒克、沃伦认为,“世界文学”犹如“杰作”的同义词,指的是文豪巨匠的誉满全球的名作。雷马克在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里则认为:“世界文学主要研究经过时间考验,获得世界声誉并具有永久价值的文学作品,其次研究我们时代在国外获得极高评价的当代作家。”雷马克对当代作家的重视显然是对前二者观点的有益补充。尽管如此,即使是在当今的21 世纪,我们一谈到世界文学,

26、很少将眼光投射到诸如南亚、非洲等等在各方面都处于边缘的弱小国家或地区,因而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世界文学其实往往是以某些中心地区为主导的文学罢了。网络文学再怎么发达,如果上述的状况没能得到很好的改善,所谓的世界文学将永远是不完整的、带着有色眼镜的、挥不去霸权色彩的、隶属于“世界中心”的文学。因特网越是强大,这些边缘文学便越发弱小,最终的结局大概不是被强势话语同化,就是被强势话语淹没。正因如此,当我们兴致勃勃地谈论网络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及其前景时,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我希望这样不协调的边缘地带最好不时地发出它那微弱、但屡屡不绝的“异音”,以时刻提醒我们容易兴奋并因之豪情万丈地奔向不明的前方的、脆弱的

27、神经与想象。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期“世界文学”:网络时代的可能性及其特征查明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社科院,上海200083)我们这个时代可以用其多种文化特征来命名,如“后现代”、“后殖民”、“全球化”、“多元化”、“网络”等等。以“网络”来命名我们这个时代,侧重在网络技术对传统资讯传播方式的革命和对我们生活方式上某种程度的改变。既然我们的话题是将网络与世界文学相连,我们还是从文学、文化交流空间的拓展角度来看世界文学可能的发展趋势和特征。互联网的出现缩小了人类之间的距离,文学之间的交往也变得非常便捷。在网络虚拟空间内,世界文学似乎被压缩成为一张立体地图。无需实地游历,无需亲身探访,在电脑前通

28、过搜索和点击,就可以穿越一个又一个纵横交错、繁复无穷的文学隧道,行走在文学“山阴道”上,“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完成一次次文学的旅行,感受文学世界的声息、色彩和情味。提及“世界文学”一词,往往就会联想到歌德。歌德1827 年提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了,世界文学的时代即将到来”。170 多年过去了,歌德所说的“世界文学”时代是否已经来临了呢? 或者说,我们离这种“世界文学”的理想还有多远?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追问:什么是“世界文学”?我们今天的“世界文学”概念实际上是多元化的,综括一下,主要有以下这些界定:一、泛指人类历史上各民族、国家所创造的文学综合体;二、指各民族

29、文学经典之作的集合;三、指世界文学史上那些经过了时间淘洗而世界各民族视为共同精神财富的古典文学;四、根据某种文学观念和美学规范来确认的世界文学经典, 等等。那么,歌德的“世界文学”指的是什么? 探寻歌德的世界文学思想,需要简要追溯一下歌德当时提出“世界文学”的文化背景。15 世纪末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贸易的往来和文化的交流,同时,也扩大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在歌德提出“世界文学”概念之前“, 世界公民”“、世界贸易”“、世界经济”这些名词已流行于世。与此同时,人文科学的发展也强化了近代世界意识,加深了人们对人类同一性的认识,意识到各民族文学、文化之间交流的必要性。德国启蒙运动的理论家、狂飙

30、突进运动的代表人物赫尔德广泛收集并翻译选编了不少的外国民歌集,向德国读者介绍了包括中国、印度、日本、朝鲜等许多东方国家在内的大量的各民族民歌。他在欧洲文学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同人类社会的许多现象一样,文学也是相互联系、彼此制约的历史的产物,并主张以历史的、总体的观点来研究文学。被梵第根誉为“世界比较文学的先驱者”的斯达尔夫人也提出,应借鉴其他民族的文学文化来发展自我。这些文学观念给予了歌德很大的思想启迪。歌德在发表关于“世界文学”谈话之前,他的作品已在法国、英国等国被翻译发表,并且他的塔索、浮士德也刚刚在巴黎上演。而歌德提出“世界文学”的主张更为直接的思想触发点,则是他读到由传教士带回欧洲的中国

31、文化典籍(如好逑传等) 。可见,歌德之所以能够提出“世界文学”概念,正是因为看到了,随着物质文明的进步,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民族文学可能汇合的一种趋势。因此,有学者指出:“如果说,歌德是基于对世界性文学交流中所不断显现的人类统一性的领悟,确认了一体化世界文学实现的可能性;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则是从人类物质生产的世界性必然导致人类精神生产的世界性这一命题出发,论证了一体化世界文学形成的必然性。”从文学交流渠道的便捷来说,我们今天的物质和技术条件不知比歌德的时代先进多少倍,信息交流技术高度发达,文学传播非常迅速。但外部交流手段的改变是否就必然促使“世界文学”的到来,使我们更接近一百多年前歌德、马

32、克思时代的“世界文学”理想?我们今天所处的网络时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异常便捷、频繁,但这些只是歌德、马克思所说的“世界文学”形成的外部条件。判断我们今天是否已接近了歌德的“世界文学”理想,甚或“世界文学”已经形成,必须根据“世界文学”的本质特征来判断。在歌德那里“, 世界文学”还只是一种朦胧的前景,究竟“世界文学”的特质是什么,歌德没有并且在他那个时代也无法作出详细阐述。因此,涵义模糊的“世界文学”概念就留下了较大的阐释空间。有不少中外学者都曾发表过不同看法。对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不同理解,也左右着我们对当下世界文学性质的判断。苏联著名学者日尔蒙斯基这样理解歌德的“世界文

33、学”思想:“按照他的意思,建立在各民族之间的或多或少的精神商品的自由交换基础上的世界文学,应该排除狭隘的民族局限性的框框,把历史发展各阶段由各民族创造的最最珍贵的东西都包含到自己的组成部分中去。”美国比较文学家韦勒克也持相同观点,认为,歌德“所考虑的是独一无二的、一体化的世界文学,在世界文学里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差异将会消失,尽管他知道那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在日尔蒙斯基和韦勒克看来,歌德的“世界文学”就是指消除了民族文学特性的一体化的文学。这种世界文学观念实际上在法国比较文学家洛里哀(FrdricLolie) 那里就有过进一步发挥。洛里哀认为,今后的世界文学发展趋势是:“因各民族接触愈密的结果,

34、向来各国所具的特性必将渐归消灭一切文学上之民族的特质也都将成为历史上的东西了。总之,世界主义和国际主义将成为世界思想的生命;各民族将不复维持他们的传统。”这种世界文学思想立论的前提就是,随着交往的密切、文化往来的频繁,民族文化之间的个性将会为共性所取代。这里暂不探究歌德和洛里哀的“世界文学”观念中潜在的“欧洲中心主义”意识,姑且将他们“世界文学”概念中的“世界”理解为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那么随着异质文化了解渠道的扩大、文化交往的增多,是不是就能很快地消弭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因而形成具有同一性、一体化的世界文学? 事情可能不会这样简单。因为我们并不能假定异质文化之间有了接触、沟通就必然会出现相互理

35、解、相互接近,甚或融合。事实证明,异质文化之间的排斥、冲突现象还比较普遍,有时还非常激烈。也正因如此,才有学者提出“和而不同”、“互为主观”等文化交往态度的主张。互联网只是拓展了跨文化沟通的渠道,使交流更为便利,但它并不能决定交流双方的文化态度和发展取向。因此,民族、文化之间的隔阂并不会因有了互联网在短时间内就会消除,民族性更不会在短时间内被某种“世界性”而改编、整合。至少今天我们还难以真切想象那种文学前景。当今世界,文化之间的冲突、民族之间的猜忌、宗教信仰之间的对立、价值观的分歧等等,都为我们的这种想象蒙上了一层雾障。这样看来,虽然网络时代已经来临“, 全球化”趋势也越来越明显,但歌德理想的

36、“世界文学”的时代还相当遥远。当然,对歌德的世界文学观还有另外的阐释。有的学者注意到,歌德在谈“世界文学”思想时,强调各民族之间应彼此尊重、了解、宽容,体现了一种海纳百川的文化胸怀,是一种“盛唐”式的文化心态。民族文学文化吸收了其他文化的滋养,才能更好地发展自己。依据歌德的这种文化理念,“世界文学”又可从另一种角度阐释。朱光潜先生认为:“世界文学是由各民族文学互相交流,互相借鉴而形成的;各民族对它都有贡献,也都从它有所吸收,所以它和民族文学不是对立的,也不是在各民族文学之外独树一帜。歌德对于世界文学的主张是辨证的:他一方面欢迎世界文学的到来,另一方面又强调各民族文学必须保存它的特点。世界文学愈

37、能吸收各民族文学的特点,它也就会愈丰富,不应为一般而牺牲特殊。”很明显,朱光潜先生所理解的歌德的世界文学,是民族文学的独特性与世界文学的共通性有机融合的一种文学形态。其他学者也大都从文学之间的相互借鉴、共同发展的角度来理解,认为歌德提出的“世界文学”的目的是想通过文学交流来增进各民族和国家间的相互了解,他强调的是民族文学对其他民族文学的借鉴和汲取,所提倡的是在各民族文学广泛交流、彼此吸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世界性的文学。而“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了”这种说法,只是针对德国当时文学界封闭、狭隘的民族主义文学偏见而言的,并不是反对民族文学的发展,取消民族性。 如果“世界文学”针对的是由于文

38、学文化交流手段的落后而导致的狭隘的民族文学意识,歌德所理想的“世界文学”则是打破了各民族文学之间的封闭状态,在彼此沟通、相互借鉴过程中充分发展起来的、彼此互动的世界性的文学。其基础是民族文学之间存在着的共性,只不过在各自封闭的状况下,这种共性不能得以发掘,无法获得共鸣,那么,在网络时代,以互联网为标志的信息技术手段则打破了这种封闭状态,开辟了便捷的沟通渠道。只要有文学交流的愿望,就能够在互联网上接触到其他民族的文学,与它们对话、交流。如果我们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世界文学”概念,来展望互联网时代的世界文学发展前景,那我们可以说“世界文学”确实“很快就会到来”了。 对歌德“世界文学”概念的探讨,其意

39、义并不在于追究其本意本身,而是借此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审视当下世界文学发展态势的视角。按我的理解,我们说的“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学”,应该不是狭义的“网络文学”。因此,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学不仅是以网络为载体传播的文学, 也包括传统方式出版发行的纸面文学。纸面文学空间和网络文学空间虚实相生、互动互补。网络文学空间不是纸面文学空间的简单复制,不是纸面文学的镜像,而是纸面文学空间的拓展和延伸。因此,网络时代的世界文学交流播衍的形态更为多元、繁复,形成一个立体、多维的“世界文学场”。 这个“世界文学场”至少会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文学写作、传播和阅读的跨民族性特征会进一步加强。网络文学空间为读者(包括文学创作者)

40、 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资源。从荷马、但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歌德、曹雪芹到冯尼格特、罗伯格里耶、娜塔莉萨洛特、大江健三郎、君特格拉斯以至刚刚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V.S. 奈保尔,都可以在网上找到他们的作品(包括某些译本) 。网络媒介的交互性特征,为国别文学之间、不同国家的作家、读者之间提供了更为便利的双向沟通渠道。互联网既是文学创作、传播、阅读的空间,也是对话、交流的平台。二、文本之间的互文性特征更为明显。互联网技术为接触外国文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文学之间的相互借鉴会增多,互文性特征更为明显。从20 世纪中国文学角度看,过去,外国文学对中国文学的影响主要是在人文思想、文学观念、叙述结构等大的方面,

41、具体的创作技巧、语言风格、文本的外部形态特征等方面,由于经过了翻译,读者(作家) 就无法比较完整地获得对原作形式特征的真切感受。而在网络化时代,读者可以很方便地在网上查找到外国文学原著,直观地获得文本形式特征的感性认识。纸面文学时代还有可能追踪、考证文学影响的路线和痕迹,而在互联网上,影响的痕迹真正是“羚羊挂角,无迹可寻”了。在这种网络文学生态环境中,新的文学思潮、新的文学创作技巧、新的文学样式,可能会不约而同地出现。促成新的文学因素产生的氛围是大家共同营造的,因此不可能分清谁是影响的实施者,谁是影响的接受者。三、真正实现文学创作的世界文学语境化。过去通过文学译介形式营造的世界文学语境,有相当

42、大的局限性。世界文学版图的大小、详略往往是由译介者决定的。他们受特定时代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念的影响,在翻译选择上和翻译过程中对世界文学做了“文化过滤”。这种选择性的“世界文学”自然不能反映世界文学的真实图景。网络空间的文学民主性,不仅体现在创作方面,也体现在读者对外国文学的“知情权”方面。读者可以直接通过网络来阅读、了解外国文学, 并作出自己的审美评判。另外,过去因传播工具的相对落后,文学之间不能及时得以沟通、交流,这也是导致文学观念出现错位的一个原因。互联网营构的世界文学语境比通过纸面翻译文学来得更为直接、更为直观、更为生动。遥想20世纪上半期, 小说月报等期刊开辟了“海外文坛消息”等栏目“,

43、 及时”介绍外国文学动态。这里说的“及时”最快的也要3 个月之久。即使我们现在的外国文艺、世界文学等专业性外国文学期刊,由于受期刊发行周期限制,至少也要2 个月时间。而互联网上能真正及时发布世界文学动态消息,不仅如此,还可很方便地查阅相关资料和作品。如V. S. 奈保尔一获奖,网上就出现了大量评价文章,并且附有其作品(中文网上还有译作) 。即使仅仅是一些文坛动态消息,对文学创新高度敏感的作家来说,其意义也不可低估。如王蒙就曾说过,当年他们对意识流小说、存在主义文学的认识,并不都是通过阅读作品而得来,有的只是听到、看到对这些文学文本特征和创作方法介绍的只言片语,他们就从中获得了创作启迪和创造性刺

44、激。何况在互联网上,不仅能及时获得世界文坛动态消息,还能很快读到新作及其评论。 互联网有可能真正营构起共时性的世界文学时空。互联网的开放性、互动性、即刻性和生动性,使文学创作者有一种世界文学“在场感”。各民族作家得以在共同的世界文学背景上书写。文学作品中的世界性因素一定会比纸面文学时代要更多、更为明显。有心的作家可能会考虑当今世界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抒发对后现代社会的感受,这样有可能形成某些世界性的文学话题。由此发展,也许正是通向歌德理想的“世界文学”之路。注:这里有必要顺便说一下,“文学经典”是个动态的、历史性概念。不同的国家、民族、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世界文学“经典形式库”(canoniz

45、ed repertoire) ,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母亲、蟹工船等都是我国50 70 年代文学视野中的“世界文学经典”,而20 世纪上半期中国翻译文学经典库中的卢梭、纪德、王尔德等人的作品,在50 70 年代都被排斥到中国的“世界文学”边缘。当代外国文学经典,如变形记、喧哗与骚动、尤里西斯、荒原等也进入不了当时中国的“世界文学经典”视域之中。 斯塔尔夫人在论德国中提出:“每一个民族都必须成为别的民族的向导。每一个国家都必须竭诚欢迎外来的思想,因为殷勤待客只会对客人有利。”转引自威斯坦因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刘象愚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年。曾小逸主编走向世界文学,海南人民出版社1985

46、 年,第10 页。日尔蒙斯基:对文学进行历史比较研究的问题, 比较文学研究资料,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年,第110 111 页。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名称与性质,干永昌、廖鸿钧、倪蕊琴编选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 年,第141 页。洛里哀:比较文学史,傅东华译,上海书店1989 年,第352 页。朱光潜:西方美学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年,第434 435 页。现在对“网络文学”有多种界定,大致可以归为两种:一种是指以网络为载体和传播工具,直接在网上创作的文学作品。另一种的界说比较宽泛一些,即把网上发表的作品和在网上传播的纸面文学作品都视为“网络文学”。就现在网络的文学

47、生态环境来看,我倾向于后一种界定。至于“网络文学”的文学品质等问题,因篇幅有限,这里就暂不讨论。至于阅读上的语言障碍涉及到网络时代的文学翻译问题,这是另外一个话题,篇幅有限,这里暂不讨论。中国比较文学:2002年第1月网络时代的文学: 网络的,还是世界的?聂伟(复旦大学中文系,上海200433)170 多年前,德国诗人歌德有感于民族间的文学交流,而作出“民族文学在现代算不了很大的一回事,世界文学的时代已快来临了”的预言。那时,他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在20 世纪最后几十年间,由于科学技术的发明与革新,人类借以认知、表述世界与自我的路径似乎被空前地拓展。在纸面的语言文字之外,甚至在影视、广播等视听

48、语言之外,一种新的文学形态仿佛在一夜之间从人们想象力的地平线上陡然升起,并以呈几何级递增的速度分割了大众的日常精神生活。而今天的人们,一旦进入Internet 的链接,就几乎无法回避扑面而来的信息集束。与此同时,作为个人行为的阅读或写作,突然发现个人想象力与表述的限度;对于急剧变化的社会与层出不穷的新事物的涌现,个人常常油然而生出一种近乎直觉的“震惊”。“震惊”成为“网络文学”峥嵘初现时带给“网民”的第一体验。而在我看来,“震惊”同样以其饱含后现代色彩的效果展示,构成了“网络文学”的基本美学内涵之一。“网络文学”这个概念在国外作出的是怎样的相对应的术语表述,限于手头的资料,不得而知。但在中国,是由网易公司在1999年率先使用“网络文学”的概念。2000 年伊始,榕树下网站和网易先后颁发了网络文学奖。组成评奖委员会的人员依旧是“传统”的文学界知名专家、学者,而获奖的均是此前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写家”,如李寻欢、痞子蔡等人。他们原来在网络中已经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并且经由“网络文学奖”评选,很快名声远播,再跻身“传统”文化社会之中。尤其是一些网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