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830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论文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论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溯源 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及其渊源 张毅 (龙岩学院人文与教育学院福建龙岩364012)摘要:“梅花如雪悟香禅”是清代女词人吴藻对于自我形象、身世命运和精神世界完美结合的追求。吴藻词集中有39首与梅花有关的作品,寄予其高洁品格与人生体验。从绰约形态、高洁品格、纠结思念、超然胸襟等四个方面来探讨吴藻词中梅花意象所包含的丰富内蕴,并追溯其渊源。 关键词:吴藻;梅花;意象;渊源 清朝嘉庆、道光年间闺秀词人吴藻,被誉为“清代女词家中第一人”。她的一篇著名题画词是:浣溪沙周暖姝夫人修梅小影修到今生并蒂莲,前生明月十分圆。梅花如雪悟香禅。姑射炼魂春似水,罗浮索笑梦非烟。王郎何福作逋仙。

2、 她题词的这幅画,画中之人周暖姝是吴藻交游的文人魏谦升之继室。词首二句“修到今生并蒂莲,前身明月十分圆”中“莲”当为“连”,元代著有梅花百咏的冯子振有鸳鸯梅“并蒂连枝朵朵双,偏宜照影傍寒塘。只愁画角惊吹散,片影分飞最可伤。”女词人以“修到今生并蒂莲”称羡周暖姝和魏谦升情投意合的美满姻缘,也流露出自己在不谐婚姻中的无奈,并称此姻缘是周暖姝前世修炼的结果。“梅花如雪悟香禅”描绘了在梅花下修行的周暖姝,因沉浸于洁白如雪、香冷悠远的梅花中而参禅悟道的情景。此番景致颇令吴藻神往,也表达了她在夫亡后对世事的沉寂豁达的心态。“姑射炼魂春似水,罗浮索笑梦非烟”描绘了梅花在似水月光的洒润下,愈显冰清玉洁、婀娜多

3、姿,如邈姑射山上的神女一般。“王郎”即明代最大的画梅大师王冕,自号梅花屋主,7311其水墨梅画简练洒脱,别具一格。其存世名作墨梅图以单纯的水墨和清淡野逸的笔致,生动地传达出了梅花的清肌傲骨,寄托了文人雅士孤高傲岸的情怀。此处“王郎”代指魏谦升。 画中的周暖姝夫人与梅花形象交相辉映,神韵相谐,寄托了吴藻对于自我形象、身世命运和精神世界完美结合的追求。吴藻对于梅花的钟爱不仅见诸此篇,更频现于其素笺词章中。 吴藻(1799-1862),字蘋香,号玉岑子,浙江仁和(今杭州)人。虽出身于商贾之家,却在开明父亲的支持之下,接受了当时上层社会女子所能享有的最好的琴诗书画的教育,并师从陈文述。陈文述继袁枚之后

4、积极倡导闺秀文学,培养了三十多名吟诗作对的女弟子。聪明颖慧的吴藻因其创作丰赡,成就卓然,被陈文述视为其弟子中的第一人。胡云翼中国词史略中赞吴藻:“词誉遍大江南北,为清代女词家中第一人。”229这是胡云翼先生论述清词时唯一提及的女性词人,足见吴藻在词史上的地位。据胡文楷历代妇女著作考著录的吴藻的作品有花帘词一卷,香南雪北词一卷,花帘书屋诗及读骚图曲。3317吴藻词中梅花意象频现。因吴藻词版本较多据统计,在清代徐乃昌编的小檀栾室汇刻闺秀词第五集(光绪二十二年南陵徐氏刻本)的收录中,吴藻词集花帘词一卷166首,为其三十岁以前之作,其中具有梅花意象的有15首;其三十岁之后共117首词作则汇入香南雪北词

5、一卷中,有24首涉及梅花意象。综观这两部词集,具有梅花意象的词作有39首,约占词作总数的百分之十四,尤其是在香南雪北词中则达约百分之二十一。由此可见梅花意象所具有的气质神韵深深地影响着吴藻的创作,寄寓其诸多人生体验和精神追求。列于“四君子”之首的梅花,常为古之文人墨客所吟咏。它作为文人特定情感的载体,经历了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积淀。梅花早在魏晋之时,以普通春花的身份入诗,到了南朝鲍照梅花落中云:“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此时梅花已作为一种审美意象,以自己在霜雪中怒放的悲壮,托寓诗人怀才不遇之感。此后梅花这一艺

6、术形象历经唐宋诗人之笔,不断丰富其审美内蕴,诸如疏影清雅、幽香宜人的绰约形态,冰清玉洁、傲雪凌霜的高尚品格,孤芳自赏、怀才不遇的孤寂悲愁,恬静淡泊、与世无争的超然襟怀,依依惜别、浓浓乡愁的纠结相思等等。 “梅花之通体清澄、内外俱净,引发了文人洁身净心的自觉意识”,41文人因此留下了诸多咏梅诗篇,吴藻词中的梅花意象正是继承前代梅花意象的丰富审美内蕴而再度绽放的。 其一,疏影清雅、幽香宜人的绰约形态文人咏梅,常常生动地描绘其形象:疏影横斜、清雅俊逸、凌寒留香、清香四溢,如唐齐己梅:“风递幽香出,禽窥素艳来。”宋陈亮梅花:“疏枝横玉瘦,小萼点珠光。”王安石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

7、有暗香来”等。还常以美人比拟之,表现其婉约如佳人的形态,如李商隐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匝路亭亭艳,非时袅袅香。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元段克己忆梅:“姑射仙人冰雪肤,昔年伴我向西湖”等。 吴藻有洞仙歌(奉题梁溪顾羽素夫人绿梅影楼填词图)云:阴阴薄暝,悄黄昏时候,几树梅开暗香逗。 又疏帘半卷,和月和烟,分不出、花影风筛翠袖。小窗灯火里,拥髻微吟,想见伊人正呵手。清极不知寒,坐到宵深,有青入、两眉横瘦。 看一角、楼台似罗浮,算除却词仙,更难消受。 此词描绘了绿梅影楼中的女词人出门赏梅和回房填词咏梅之景。词中“悄黄昏时候,几树梅开暗香逗”两句,令人想起宋代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的咏梅名作山

8、园小梅中的诗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对梅花形态的描摹,吴藻汲取林逋写梅之长,然而她轻笔一点,以“逗”字写活了梅花,也映衬出“伊人”才情满腹,灵气萦怀。如此勾勒梅之形神,倒比林逋更胜一筹。又“看一角、楼台似罗浮,算除却词仙”,再现柳宗元龙城录中记载之景:隋朝赵师雄南迁罗浮,曾在此遇见梅花仙子。宋词人周邦彦亦有“肌肤绰约真仙子,来伴冰霜。洗尽铅黄,素面初无一点妆。寻花不用持银烛,暗里闻香,零落池塘,分付馀妍与寿阳。”(丑奴儿梅花)前人诸多对梅花如仙人般形态的摹写对吴藻的创作影响颇深。故此词中冰枝嫩绿、疏影清雅、暗香浮动的梅花与秀洁高雅、才情满腹、痴迷专注的填词人交相辉映,填词人极具

9、梅之貌、梅之香、梅之韵,正是吴藻所追求的理想的自我形象。词中的花影人影朦胧交叠,意境空灵洁净。 另如吴藻的鬓云松令(题自锄明月种梅花图)中“碧无痕,香满把,小劚金锄,雪片摇空下。一径凉烟都碎也,疏影横枝,补到栏杆罅。”写出梅之疏影清雅、幽香宜人。再如探春(落灯后四日梦蕉兄招同西溪探梅)中以“冷香、皴玉肌肤、仙佩缟衣”写出其在西溪探梅时所见的梅花香、形、神兼备的气韵。 其二,冰清玉洁、孤高清傲的高洁品格浪漫多情、满腹才情的吴藻交游甚广,在诗酒唱酬中充分享受高雅的生活情趣和精神交流。但这一切却无法弥补她在婚姻生活中的孤独和空虚,附庸风雅的黄姓丈夫带给她的只是优厚的物质条件和宽容的生活氛围,却没有两

10、情相悦、诗酒相谐的精神生活。婚姻生活中的失落无奈虽在艳羡别人美满婚姻时隐隐透露,但她并未委屈自己随俗浮沉,取媚庸俗的丈夫,而是坚守自己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前人常以梅歌咏自己冰清玉洁、孤高清傲的高洁品格,如苏轼松风亭下梅花盛开:“先生独饮勿叹息,幸有落月窥清樽。”陆游城南王氏庄寻梅:“可怜庭中梅,开尽无人知。寂寞终自香,孤贞见幽姿。”在透露怀才不遇的无奈与感伤之时,更写出梅花的孤芳自赏。吴藻甚爱梅,亦以梅花的幽独芳洁,写尽自己的孤芳自赏、孤高清傲。 如台城路(自锄明月种梅花图)云:一襟幽思无人会,园林暮寒时候。小阁迟灯,闲阶就月,漠漠香凝衫袖。花师替否。恰鸦嘴轻锄,软苔冰溜。遍插

11、横枝,碧纱窗外画栏右。姮娥乍惊睡起,镜奁凉照影,清艳同瘦。 警梦霜禽,梳翎雪鹤,偷掠疏烟3 寻久。梨云半亩。似金屋安排,未容春漏。漫唤红儿,弄妆呵素手。 这首题画词中,展现了在暮寒清冷的冬月下,一位清艳芳洁如梅、“幽思无人会”的佳人独自轻挥花锄,栽满一庭梅树。“幽思无人会”实写种梅人一腔幽独寂寞之情无人领会,只能栽梅寄托,故有“遍插横枝,碧纱窗外画栏右”。“镜奁凉照影,清艳同瘦”以梅花的幽独芳洁,写出佳人的孤高清傲。词中佳人形象亦是吴藻自我形象的写照。吴藻虽在婚姻中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伴侣,但在社会交游中却不乏诗词唱和、彼此欣赏的男女文友。即便如此,她仍无法摆脱对人生、对社会、对男女地位之别以及命

12、运遭际的某些问题的思考,以及由此产生的才情不遇的困厄。她深知在男权社会里无论女子多有才情也无用武之地,及选择命运的机会,只有男子才能“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在与男权社会的抗争中,吴藻作为女性的无奈,只能叹以“幽思无人会”,只能寄情于寒冷的冬季里幽独怒放的梅花。 此外金缕曲别久浑如梦:“高格疏梅共”写出清代才女汪端冰清玉洁、贞烈脱俗的品格。摸鱼子绿裙腰(同人重建和靖先生祠于孤山,许玉年明府为补梅饲鹤,填词记事,属和原韵):“寂寞古梅香冷”展现诗人林逋孤芳自赏,幽洁自持的性格志趣。高阳台涨绿平堤:“玉梅随意闲开落,便春迟、春早谁怜”也体现了吴藻借咏梅表达高洁之志与孤寂之感交渗一体的情感特点。这

13、些词作不仅体现了词人的个人思想感情,其中蕴涵的那份幽独寥落,冷清荒寒的感觉也是历代土大夫遭受仕途挫折时的人生体验。 其三,追昔怀旧、念远怀乡的纠结思念以梅花寄托怀人之情,如以梅花传达友情的有南北朝陆凯赠范晔:“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苏轼次韵杨公济奉议梅花:“岭北霜枝最多思,忍寒留待使君来。”如表达对心上人的思念的有南朝民歌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另借梅花抒发思乡愁苦的,如王维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倚窗前,寒梅著花未?”杜甫江梅:“梅蕊腊前破,梅花年后多。绝知春意早,最奈客愁何?雪树原同色,江风亦自波。故园不可见,巫岫郁嵯峨。”陆游客舍对梅

14、:“还怜客路龙山下,未折一枝先断肠。”明夏完淳寄迹武塘赋之:“逢花却忆故园梅,雪掩寒山径不开。明月愁心两相似,一枝素影待人来”等。 和通诗解词的闺友们的欢聚,让吴藻在婚姻外的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富足,充满热情。但随着岁月的流逝,身边的闺友们渐渐地因各种因素无法与之常聚。于是吴藻内心充盈着追昔怀旧的纠结思念,并体会着离人远行怀乡的凄凄愁苦。 如月华清云: 柳稚匀黄,梅娇堕粉,绮栊春暗如雾。晓镜圆冰,羞见远山眉妩。计芳信、逝水年华,疏俊侣、画船箫鼓。轻误。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棐几重寻笙谱。说斗草无心,减兰空赋。燕去尘梁,强半绣帘香阻。玉纤冷、怨写琴丝,银烛短、闷敲钗股。迟暮。又碧云四合,晚阴窗户。

15、 词人以“梅娇堕粉”写出梅花从枝头坠落的情形,婉转地勾画出冬去春来,时光流逝的自然现象。 “计芳信、逝水年华,疏俊侣、画船箫鼓。轻误。”岁月流逝中带走了曾经与词人志趣相投的好友们的欢聚,留给词人的是对往昔时光的追忆、对知己故交的思念。“问旧时罗袖,泪痕红杏。”看似询问故交别后之感,实是暴露自己感叹时光易逝、追昔怀旧的落寞惆怅。 再如疏影(双湖夫人善鼓琴,工诗画,性爱梅。自昆陵随宦来杭,以梅窗琴趣图属题。云昔居塞北无梅,追忆故园春色而作。即用白石老仙韵谱之。)云:伊人似玉。记黄昏小院,曾伴花宿。不断生香,写入冰丝,高楼漫倚横竹。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难

16、忘清寒唤起,一枝素手折,簪上鬟绿。薄薄铢衣,短短琴床,冷画两三间屋。 霜笳吹到乡心切,又谱出、相思新曲。总负它、淡月疏窗,印满碧罗十幅。 此为吴藻受嘱为双湖夫人作梅窗琴趣图题词。双湖夫人,即董琬贞(1776-1849),原籍江苏常州,为清代著名女文学家、书画家,尤善画梅。嫁常州汤贻汾为妻。汤贻汾为当时艺坛高手,书、画、诗、词并臻绝品。双湖夫人尝随作官的丈夫离乡远赴塞北,因塞北无梅,故追忆故园春色画梅窗琴趣图。 吴藻在这首题画词中写到“无端抛却家山去,只梦绕、江南江北,有故园、仙鹤飞来,说与藐姑愁独。”姜夔有疏影词曰:“昭君不惯胡沙远,但暗忆江南江北。”此“江南江北”指南国梅花。庄子逍遥游有:“

17、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此以藐姑神女指代梅花。5129双湖夫人性爱梅,身居塞北,每每梦见故园梅花,以寄托对故乡的深深思念。“难忘清寒唤起,一枝素手折,簪上鬟绿。”更追忆了自己不畏寒冷,在清晨里折梅代簪。 吴藻以自己的妙笔既再现了双湖夫人爱梅、忆梅之情及画梅之趣,更体现了她与梅花一样的高洁气质,正所谓:“画梅须有梅气骨,人与梅花一样清。”此词不仅体现了双湖夫人的高洁气质,更传达了她浓浓的思乡之情。 其四,恬静淡泊、修行佛道的超然胸襟梅花与佛道的渊源,可追溯到唐宋时,宋罗大经的鹤林玉露中选一不知名的比丘尼的悟道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

18、已十分。”清宋长白柳亭诗话记载:梅花尼子名习静,行脚僧,有诗曰:“著意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笑捻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前者所指不知名的比丘尼即是这位梅花尼。 梅花尼笔下的“寻春”即为“求道”,而她历尽艰辛、走遍天涯“寻春”未果,回到家乡旧庵,才发现春意已渗透在绽放的梅花中。于是一心求道悟道的她顿悟:梅花报春,不争春,度世度人不争利;真正的佛道,不在远近,而在内心。“佛教净土宗以为,梅花至为清洁,人若要达此境界,须经七世轮回的专心修炼。”5144吴藻的梅花词多表达她对修梅境界的向往,她曾在香南雪北词序中提出“几生修得到梅花”的疑问。吴藻的不谐婚姻令她在夫妻情感交流中颇感失落和无奈,

19、其师陈文述曾劝其修道,并赠以法名“来鹤”。年仅三十余岁的吴藻在异梦离心的丈夫病故后选择学佛参禅,她在香南雪北词序中说:“自今以往,扫除文字,潜心奉道。香山南,雪山北,皈依净土。”她移居嘉兴南湖,筑“香南雪北庐”,从此与古佛青灯为伴。 如:念奴娇(题均香空山听雨图)云:珠眉月面,记前身、是否散花仙女?寂寞琳宫清梵歇,人在最深深处。一缕凉烟,四围冷翠,几阵潇潇雨。剪灯人倦,鹤房仙梦如煮。 好写到黄庭,画成金粟,总合天真趣。疏竹芳兰传色相,不似谢家风絮。香火因缘,语言文字,唱绝云山侣。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 均香即韵香,姓王,名净莲,号韵香,双修庵女道士。工诗善画,一生洁身自好,著有清芬精舍小集。

20、词人以“一缕凉烟,四围冷翠,几阵潇潇雨”直接点明“空山听雨”的画境,目的是表现均香在冷寂凄清的庵中的专心修行。词中吴藻以“散花仙女”、“黄庭”、“金粟”、“色相”等佛道典故暗示了自己是一位“深喜佛理道情的在家修行者”535,同时也表现了均香道行之深。“拈来一笑,玉梅春又何许”,相传释迦牟尼在灵山大会上拈花示众,除迦叶会心微笑外余皆默然。此谓均香手拈玉梅微笑,知春光将近,喻其佛性充盈。吴藻在均香身上找到了自己与之相仿的精神追求。无怪乎陈文述称:“诸女弟子皆诚心礼诵,参悟真如,尤以钱塘吴苹香为世擘。”吴藻另有浣溪沙修到今生并蒂莲:“梅花如雪悟香禅”;南乡子棐几墨花幽:“玉笛横吹春不老,香修,修到深深选画楼”,“香修”意修到梅花;此二句以修到梅花如悟佛禅。清平乐银梅小院:“雪北香南春不断”,更以寒冬白梅盛开、清香漫溢的清雅景象,来传达自己修佛之后的内心感受:纯净、空明梅花作为文人的内心情感的外在载体,展示了文人坚贞不屈、傲雪凌霜的高尚品质,承载着文人曲折艰难、悲喜交加的人生体验。吴藻正是历代众多咏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