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691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国文学教学大纲 Ⅰ、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 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 ....doc(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国文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和目的要求外国文学指我国民族文学以外的全部世界文学。本课程属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内容包括世界文学发展历史的基本线索和主要作家作品。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员提高对外国文学的认识,增进对外国文学的了解,扩大视野,洋为中用。(一)通过外国文学史和重要作家作品的学习,要求学员了解外国文学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文学思潮、流派的基本内容和演变情况;掌握外国文学主要作家的生平创作道路、主要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成就及其意义;(二)掌握较全面的文学知识和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分析、评价外国文学现象的能力,对外国文学作品有较高的鉴赏品味。、教学原则与方法1、全面完

2、整地把握教材内容与不断吸收本学科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2、科学地阐释文学史的理论知识与形象、具体生动地分析作品相结合。3、课堂讲授与适当组织学生讨论相结合。4、传统讲授与现代电化教学手段相结合。5、教师导学与学生自学相结合。、课程内容本课程由欧美文学和亚非文学两部分组成,以欧美文学为主。欧美文学部分 第一章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第一节 古代希腊罗马文学概述 古代希腊文学是欧洲文学史的开端古代希腊文学的分期:1氏族公社瓦解并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希腊神话的内容、意义和特色。2奴隶制城邦国家形成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动物故事。3“古典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戏剧和文艺理论

3、。4“希腊化”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古代罗马文学分期。共和国兴盛时期:戏剧的繁荣(普劳图斯、泰伦斯)。共和国晚期和奥古斯都时期: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西赛罗、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帝国时期:罗马文学走向衰落(塞内加、塔西陀、普鲁塔克、阿普列尤斯)。第二节 荷马史诗 史诗的成书过程。史诗的内容。史诗对“荷马时代”希腊社会生活的反映。史诗的人物形象和思想。英雄们为部落集体而战,同时已显露出早期部落贵族的个人意识。史诗中热爱生活、肯定人的力量的思想和乐观主义精神。史诗的艺术特色:结构技巧,人物个性化,宏伟而崇高的风格。第三节 古希腊戏剧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民间祭祀酒神仪式的歌舞。古希腊三

4、大悲剧诗人及其代表作。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的抗暴主题。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的命运观念,剧本的结构艺术。欧里庇得斯美狄亚对奴隶主民主制危机时期雅典社会矛盾的反映。古希腊喜剧的起源与发展。喜剧的基本内容与结构形式。“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和他的代表作阿卡奈人。第二章 中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 概 述 中世纪初期的欧洲文学。基督教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和它对文学的影响。教会文学的基本内容。反映氏族社会末期情况的英雄传说和英雄史诗。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史诗贝奥武甫。中世纪中期的欧洲文学。主要国家高度封建化后的英雄史诗及民间谣曲: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卜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罗宾汉谣曲。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和

5、骑士叙事诗。市民文学和市民戏剧。第二节 但 丁 生平与创作。新生的思想内容。神曲由三部分构成地狱、炼狱、天堂。神曲对中世纪黑暗势力的批判。神曲思想上的两重性:中世纪的神学观念和新思想的萌芽并存。神曲的艺术特点。但丁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三章 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文学第一节 概 述 文艺复兴的性质和时间界定。文艺复兴运动发生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基础。文艺复兴运动的中心思想是人文主义。人文主义的基本特征。人文主义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人文主义文学是该时期文学的主流,各国人文主义文学发展简况。意大利是新文学的发源地。欧洲人文主义文学最早的代表彼得拉克和薄迦丘。彼得拉克的抒情诗。薄迦丘十日谈的思想内容和对后

6、世文学的影响。西班牙小说和戏剧的繁荣。流浪汉小说和小癞子。洛卜德维伽和他的羊泉村。法国文学:拉伯雷和他的巨人传。英国文学:1516世纪英国历史概况。人文主义文学的繁荣。乔叟、托马斯莫尔、“大学才子派”、莎士比亚。第二节 塞万提斯生平与创作。长篇小说堂吉诃德第一部和第二部的创作过程。小说中所反映的西班牙社会。堂吉诃德的形象。堂吉诃德性格中的矛盾,堂吉诃德的矛盾是塞万提斯世界观的矛盾以及人文主义理想与西班牙社会现实之间矛盾的反映。桑丘潘沙的形象。堂吉诃德)的艺术特点。小说是对骑士小说的讽刺性摹仿。堂吉诃德在欧洲文学史上的意义。第三节 莎士比亚 生平与创作道路。创作的分期。哈姆莱特:题材的来源。悲剧

7、的思想内容。哈姆莱特形象分析。哈姆莱特形象的典型意义。其他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的艺术特点及莎士比亚的艺术成就。第四章 十七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 概 述17世纪欧洲历史概况。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意、西、德文学呈衰落之势。英国文学取得重要成就。法国文学呈繁荣形势。英国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英国文学,清教思想对英国文学的影响。弥尔顿的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的思想意义。法国文学:古典主义文学产生的政治基础。古典主义文学的特点。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高乃依(熙德)、拉辛(安德罗马克)、莫里哀。第二节 莫里哀生平与创作。重要剧作太太学堂、达尔杜弗、吝啬鬼、司卡班的诡计等)中的进步思想。达尔杜弗剧本的思想

8、意义。达尔杜弗的形象。桃丽娜的形象。奥尔贡的形象。达尔杜弗的艺术特点。第五章 十八世纪欧洲文学第一节 概 迹 18世纪欧洲历史概况。启蒙运动。启蒙主义者的社会政治观点和文艺理论。启蒙文学的基本特征。启蒙文学的政论性、民主性、教育性和现实主义原则。英国文学:18世纪英国文学最主要的成就是现实主义小说。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菲尔丁。汤姆琼斯是英国18世纪小说的最高成就。斯泰恩和哥尔德斯密斯的感伤主义小说。法国文学:18世纪法国文学和启蒙运动联系密切。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和他们的主要作品。波斯人信札、老实人、天真汉、拉摩的侄儿、修女、新爱洛漪丝等作品的思想内容。博马舍的喜剧。德国文学:1

9、8世纪德国历史概况。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狂飙突进”运动的性质和历史意义。“狂飙突进”运动的主要作家。席勒的阴谋与爱情和其他重要作品。第二节 歌 德 生平与创作道路。早期诗歌、戏剧和小说中反封建和追求个性解放的思想倾向。少年维特的烦恼对德国鄙陋现实的批判。主人公维特形象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浮士德情节、结构与体裁特点。浮士德形象。浮士德形象的深刻思想内涵。浮士德探索中的思想矛盾。靡菲斯特的形象。浮士德与靡菲斯特的辩证关系。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 述 浪漫主义产生的根源。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德国文学:早期浪漫派和后期浪漫派,他们的保守倾向。霍夫曼和他的小查克斯。海涅早期诗歌的浪漫主义

10、的色彩。英国文学: “湖畔派”诗人。诗歌新倾向的代表拜伦。雪莱的抒情诗和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他对未来美好社会的预言。济兹诗歌的成就。历史小说奠基人司各特和他对欧洲一些作家的影响。奥斯丁现实主义小说的成就和意义。法国文学:夏多布里昂创造的患“世纪病”的浪漫主义失望者形象。斯塔尔夫人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宣扬。雨果早期的文学活动。俄国文学:俄国浪漫主义的产生。茹可夫斯基、早期的普希金。第二节 拜 伦 生平与创作道路。“东方叙事诗”和“拜伦式英雄”。哲理诗剧该隐、政治讽刺诗审判的幻景和青铜世纪等。长篇叙事诗唐璜。长诗恰尔德哈罗德游记。哈罗德的形象和抒情主人公的形象。长诗的思想内容。长诗的艺术特点:浓郁

11、的抒情,强烈的感情色彩。对大自然充满感情的描绘。丰富多彩的对比手法。 第三节 雨 果 生平与创作道路。浪漫主义的宣言克伦威尔序言。 艾尔那尼的演出。浪漫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巴黎圣母院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中的革命与人道主义问题。雨果在法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悲惨世界故事梗概。冉阿让的形象。小说对资产阶级法律、道德的揭露和对劳动人民悲苦命运的同情。小说人道主义主题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悲惨世界的艺术特点。小说的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问题。第四节 普希金 生平与创作。普希金抒情诗的艺术成就和风格特色。短篇小说驿站长, “小人物”的主题。叶甫盖尼奥涅金作品的主题思想。奥涅金的形象

12、。奥涅金是“多余人”的典型。第七章 十九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 述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征。法国文学:司汤达、巴尔扎克。福楼拜的小说,更严格和更客观的现实主义(包法利夫人)。英国文学:狄更斯、萨克雷、勃朗特姊妹、盖斯凯尔夫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德国文学:德国早期无产阶级文学。海涅发展成为革命民主主义者,创作达到高峰。俄国文学:果戈理、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第二节 司汤达 生平与创作。司汤达与拿破仑政权。重要作品:阿尔芒斯、红与黑、巴马修道院。红与黑小说的社会政治内容。于连索雷尔形象分析。红与黑的艺术特点,小说在心理描写上

13、的成就。第三节 巴尔扎克 生平与创作道路。人间喜剧的构思与成形。人间喜剧的作品分类。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高老头在人间喜剧中的地位。小说的时代背景。拉斯蒂涅、高老头、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等形象。高老头的思想意义。高老头的艺术成就。第四节 狄更斯 生平与创作。狄更斯创作的分期。双城记小说的创作意图。小说中的人物类型。小说的思想意义。革命暴力与人道主义对立的问题。双城记的艺术特点。第五节 果戈理 生平与创作。彼得堡故事中对大都市社会矛盾的揭露,“小人物”的主题(狂人日记、外套)。喜剧钦差大臣对沙俄官僚制度的揭露。“含泪的笑”的讽刺艺术。长篇小说死魂灵。小说的情节与结构。五个地主的形象。新兴资产阶级投机

14、家乞乞科夫的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点。人物典型化的手法。第六节 陀思妥耶夫斯基生平与创作道路。“小人物”小说穷人。总结性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作家思想的复杂性。罪与罚的故事梗概。对穷苦人民苦难生活的描写。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小说的思想意义。艺术特点。小说中的心理描写特色。第七节 托尔斯泰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早期作品所体现的托尔斯泰的思想特点。史诗性巨著战争与和平体现了“人民”的思想。安娜卡列尼发娜反映了时代的剧变。复活对整个沙皇俄国的全面揭露和批判。聂赫留朵夫与玛丝洛娃的人物形象。托尔斯泰主义。复活的艺术特征。第八节 契诃夫短篇小说巨匠、剧作家。套中人与别里科夫的形象。名剧樱

15、桃园。契诃夫作品的艺术特点。第十一章 东、北欧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东欧文学的社会历史背景。波兰爱国诗人密茨凯维奇的先人祭。显克微奇是波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保加利亚革命诗人保特夫和伐佐夫。裴多菲是19世纪匈牙利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代表作使徒。安徒生的童话、挪威作家易卜生、比昂松。第二节 易卜生易卜生剧作的精神反叛主题。社会支柱等社会问题剧。玩偶之家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揭露。娜拉和海尔茂的形象。玩偶之家的艺术成就。第十二章 美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19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南北战争。废奴文学。斯托夫人的汤姆叔叔的木屋。伟大的民主主义诗人惠特曼和草叶集对于自由

16、、进取精神的讴歌。马克吐温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欧享利麦琪的礼物等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品。第二节 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竞选州长等早期短篇小说。镀金时代。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的反对种族压迫的自由平等主题。哈克和吉姆和形象。晚年中篇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的讽刺手法。第十三章 19世纪后期非主潮文学第一节 概述19世纪后期文学的社会、历史、科学、哲学及美学背景。巴黎公社和法、英、德的无产阶级文学。自然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法国、英国的唯美主义和象征主义。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主张。波德莱尔的诗集恶之花。第二节 鲍狄埃全世界无产阶级的诗人。巴黎公社的失败与国际歌的创作。国际歌的

17、思想主题与艺术特点。鲍狄埃晚期诗歌的斗争主题。第三节 左拉自然主义小说的代表作家和理论家。左拉的自然主义文艺观。卢贡马卡尔家族的构思,丰富的社会内容。萌芽对于煤矿工人生活和斗争的描写马赫嫂的形象。萌芽的艺术成就。第十四章 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是现当代西方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产物。它与现当代西方社会多元化文化背景及哲学思潮有密切关系。20世纪欧美现实主义文学在法、德、英、美等国取得显著成就。法国:罗曼罗兰、享利巴比塞、马丁杜伽尔、安德列纪德等。德国:享利希曼和托马斯曼两兄弟是20世纪德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英国:萧伯纳是现代英国戏剧的奠基人。其他重要作家有高

18、尔斯华绥、威尔斯、毛姆、劳伦斯等。美国:德莱塞的创作突破了美国高雅文学传统,具有重要意义。杰克伦敦的创作;代表作马丁伊登。海明威在现代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第二节 罗曼罗兰20世纪初期法国杰出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约翰克里斯朵夫的批判意义和个人反抗主题;克里斯朵夫形象;作品独特的艺术风格。第三节 德莱塞现代美国重要作家。“美国梦”破灭的创作主题。嘉丽妹妹、珍妮姑娘、天才等作品对美国上升时期自由竞争和社会矛盾的真实再现。美国的悲剧的思想意义;克莱特形象;小说的艺术特点。第四节 海明威当代美国著名小说家和开一代文风的语言大师。海明威与“迷惘的一代”。太阳照样升起反映了一代美国人的失望情绪。永别了,

19、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的反战主题。老人与海中主主公的“硬汉性格”。作品的寓言性质和象征特点。“冰山原理”。海明威小说的艺术风格。第十五章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分期。苏联文学前期(19171934)和中期(19341954)成就辉煌。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1934),社会主义现实创作方法的提出。第一次代表大会后苏联文学的发展。前期和中期的主要作家为: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绥拉菲莫维奇、富曼诺夫、革拉特可夫、肖洛霍夫、阿托尔斯泰、尼奥斯特洛夫斯基、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等。第二节 高尔基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生平与创作道路。自传性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长篇小说克

20、里姆萨姆金一生。母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及其意义。作品中的人物体系;巴威尔、尼洛夫娜形象。小说的艺术特点。第三节 肖洛霍夫苏联享有世界声誉的作家。创作中的朝代特征与哥萨克民族风貌。早期作品顿河的故事。被开垦的处女地表现了集体化时期顿河地区的社会生活。人的命运中关于战争和人的命运的思考;小说对苏联战争文学的影响。静静的顿河反映了哥萨克人民在历史巨变中的命运。葛利高里的悲剧。作品的史诗性艺术风格。第十六章 现代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诸多文学流派的总称。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与文化背景。现代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艺术上重主观表现、重艺术想象、重形式创新的特征。现代主义文学分

21、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流派有: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等。后一阶段主要流派(也有学者称“后现代主义”)有: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新小说、黑色幽默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各流派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特征。第二节 卡夫卡现代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创作中的异化主题。短篇小说变形记。长篇小说美国审判。代表作城堡的哲理内涵;作品的艺术性。“卡夫卡式小说”的现代主义文学特征。第三节 艾略特现代西方最重要的诗人、戏剧家和批评家。艾略特的文学理论。早期的普鲁费洛克情歌。晚期四个四重奏的音乐结构及作品主旨。荒原是典型的现代主义诗作。作品关于“荒原”的复杂的象征框架;长诗的艺

22、术特色。第四节 福克纳美国现代著名作家,南方文学领袖。“约克纳帕塔世系”小说。喧哗与骚动反映了南方地主庄园的没落与解体。小说的意识流手法、对位式结构。第五节 萨特法国当代著名存在主义哲学家、存在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短篇小说集墙,多卷长篇小说自由之路的基本内容。著名中篇小说恶心是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之一。萨特“境遇剧”的理论及其特点。第六节 马尔克斯20世纪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创作发展概况。百年孤独的深层意蕴。作品的魔幻现实主义艺术特征。亚非文学部分亚非文学在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亚非文学的发展大致分为四个时期:上古文学、中古文学、近代文学、现当代文学。一、上古文学1、概述

23、上古亚非文学是世界文学上的重要地位。古亚非文学的主要成就。埃及的宗教诗集亡灵书。巴比伦的著名史诗吉欠美伽什。希伯莱旧约的形成背景;旧约的体裁分类、文学价值、艺术成就。旧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2、印度文学诗歌总集吠陀。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杰出诗人、剧作家。云使的思想艺术特点。沙恭达罗的人物、内容与艺术。二、中古文学1、概述中古亚非文学的历史背景。中古亚非文学的特点。文学的主要成就:朝鲜文学和春香传。越南文学和金云翘传。波斯诗人萨迪和蔷薇园,哈菲兹的抒情诗。阿拉伯文学,伊斯兰时期的散文巨著古兰经。一千零一夜的文学史地位。2、日本文学日本中古文学分四个时期。大和奈良时期文学,

24、万叶集的编订、规模、主要内容与文学价值。平安时期文学,平家物语,物语文学。江户时期文学,松尾芭蕉的俳句、井原西鹤的小说、近松门左卫门的戏剧创作。紫式部(约公元9871015),日本平安时期的著名女作家。源氏物语写作原则、作品的结构规模、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审美特征。三、近代文学1、 概述近代亚非文学的历史背景。近代亚文学的特征。近代印度文学和日本文学的重要地位。2、印度文学近代印度文学的历史背景和文学发展情况。泰戈尔(18611941),印度近代伟大诗人、哲学家、艺术家。诗集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宗教抒情诗集吉檀迦利的内容与艺术。短篇小说摩诃摩耶。长篇小说戈拉和沉船的主题和艺术特点。3、日本

25、文学日本近代文学的历史背景与文学特征。文学分期(启蒙、确立、成熟、分化四个时期)。二叶亭四迷的浮云是近代日本现实主义的奠基之作。森欧外舞女的浪漫主义倾向。日本自然主义文学的产生、发展和特点。岛崎藤村的破戒。田山花袋的棉被。分化期的白桦派、唯美派、新思潮派。夏目漱石(18671916),日本近代文学的著名作家。我是猫的思想意义;知识分子形象;小说“海参式”的结构特点。四、现当代亚非文学1、概述现当代亚非文学的历史背景。西方文学对现当代亚非文学的影响。文学的主要成就。日本文学、印度文学的重要地位。2、日本文学日本现代历史和文学的特点。白桦派、新思潮派、新感觉派的动向。小林多喜二党生活者的思想意义、

26、人物形象和艺术。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代著名小说家,新感觉派的代表。创作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成名作伊豆的舞女。雪国的人物、思想价值及其局限性;作品独特的美且悲的艺术风格。3、印度文学现代印度文学的发展。普列姆昌德(18801936是印度现代进步文学的奠基人。戈丹的创作背景;何利及其他人物形象。作品的思想意蕴与艺术。本大纲使用说明为扼要阐述外国文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本大纲力避烦琐,为教师授课留有了较充分的发挥余地。本大纲中欧美文学部分按文学发展历史时期的顺序分章排列,每章先作概述,再依各时期重点作家作品分节排列,亚非文学部分只作分时期分国概述。该课程分欧美文学与亚非文学两大部分。亚非文

27、学源远流长,成就卓著,并对欧美文学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但就总体而言,和欧美文学仍有一定差距,我们必须以历史主义的态度正确对待这一现实。因此,本课程的重心在欧美文学部分。本课程作为专业必修课在专科三年级开设,共28课时。纲所附书目,其中带“*”号者为必读,其他书目作为参考。必读书和参考书(其中带“*”号者必读全书)*朱维之等编:外国文学简编(欧美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周煦良主编:外国文学作品选,上海译文出版社。(选读大纲提到的作品)杨周翰等主编:欧洲文学史(修订本)上、下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荷马:伊利亚特,罗念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但丁:神曲,朱维

28、基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4年。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卡之琳译,作家出版社会性,1956年。莫里哀:伪君子,见莫里哀喜剧,李健吾译,湖南人民出版社,1982年。*歌德:浮士德,董问樵译,复旦大学出版社,1982年。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杨熙龄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0年。*雨果:巴黎圣母院,陈敬容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80年。悲惨世界,李丹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智量泽,人民文学出版社,(普希金选集第五卷)1985年。*司汤达:红与黑,罗玉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巴尔扎克:高老头,傅

29、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狄更斯:双城记,罗稷南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年。*易卜生:玩偶之家,见易卜生戏剧四种,潘家洵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果戈理:死魂灵,满涛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冯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屠格涅夫:父与子,巴金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年。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岳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列夫托尔斯泰:复活,草婴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契诃夫:契诃夫小说选(上、下册),汝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高尔基:母亲,南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金

30、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水夫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4年。罗曼罗兰:约翰克利斯朵夫,傅雷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海明威:老人与海,海观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73年。*德莱塞:美国的悲剧,许汝祉译,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卡夫卡:变形记,李文俊译,载卡夫卡短篇小说选,外国文学出版社,1987年。海勒:第22条军规,南文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马尔克斯:百年孤独,黄锦炎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亚非文学*朱维之等主编:外国文学简编(亚非部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年。迦梨陀娑:沙恭达罗,季羡林译,人民大学出版社,19

31、80年。萨迪:蔷薇园,水建馥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一千零一夜,纳训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泰戈尔:吉檀迦利,见泰戈尔作品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61年。普列姆昌德:戈丹,严绍端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年。*紫式部:源氏物语,丰子恺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川端康成:雪国,见川端康成小说选,叶渭渠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党生活者,见小林多喜二选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52年。 美学原理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与学习目的美学课程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本课程的重要特点是理论性强,对于理解包括文学艺术在内的各种审美现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通过本

32、课程学习,使学生对于什么是美学、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以及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主要内容、基本特点有一个基本了解,对于美的本质论、美感论、美的形态论、美的范畴论、艺术美论、美育论等的基本内容能够理解和掌握,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从美学的角度认识文学艺术活动。二、使用教材美学原理,蒋孔阳、朱立元主编,华师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三、学习方法(一)抓住重点,掌握难点本课程由七章内容组成:绪论、美论、美感论、审美范畴论、艺术论(一)、艺术论(二)、美育。绪论部分难点在于美学的研究对象和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美论部分难点在于对美的本质的罗辑性建构,并应

33、注意领会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美感论部分难点在于美感的心理功能以及美感欣赏活动的深层心理特征。审美范畴论部分难点在于崇高、悲剧性和丑。艺术论部分难点在于意境、艺术的存在方式和艺术意象的接受与重建。美育部分难点在于美感教育与人的心理气质和精神面貌的转移之间的关系。本课程内容较多,知识覆盖面广,各章有自己的特点和较大的差别,应特别注意按各章的特点进行学习。(二)加强同有关课程的联系,认清本课程的特点本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有紧密的联系,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学以以文学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文学艺术去研究一系列美学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是因为美学与文学理论所讨论的有关文学艺术的问题往往一致,

34、例如艺术典型问题、形象思维问题等等。然而本课程与文学概论课程也有根本的区别,一方面,本课程的研究范围远比文学概论的课程广阔,不仅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问题,而且也研究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问题;另一方面,即使研究文学艺术中的审美问题,本课程也是从个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讨论的。因此,学习本课程应当具有一定的哲学知识,同时,由于美学还与文艺理论、心理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以及某些自然科学如声学、几何学、神经生理学等都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因此,这些方面的知识积累对于学习本课程将有很大的帮助。自学应考者在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应认真学习必读书外,还应密切结合当前的文艺创作实践和历史上优秀的文艺作品来领会美学的基本理

35、论问题。(三)自学应考者应依据大纲要求,处理好美学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之间的关系。美学原理自学考试大纲是本课程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的依据,也是本课程考试命题的依据。凡指定的考试用书和参考书内容与大纲有出入的,应以大纲为依据。大纲对于一课程的各部分均列出具体内容,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其中,凡要求“综合运用”的内容均为本课程的重点,考生应重点加以学习。凡要求“识记和体会”的内容,均涉及到与考核点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考生应熟练掌握。凡要求“一般了解”的内容,一般不直接作为考核的内容,但这方面的知识和理论对于学习其他相关知识和理论具有一定影响,因此考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对这些内容也应有所了解。注意结合各章所附

36、的思考题和相关高质量的辅导用书多做练习,加强对美学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的识记和领会,以便达到预期的教学要求。力求做到能运用美学基本理论来分析艺术作品、艺术实践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审美现象。第一章 绪 论基本要求要求考生能够了解美学的概况,系统掌握美学学科的性质、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美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马克思主义美学基本情况,尤其对于美学学科的性质和美学研究的对象问题应当深刻理解。第一节 什么是美学要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1)识记美学发展的三个阶段。(2)了解美学学科的基本性质。(3)理解美学与哲学之间的关系。本节学习要点1750年,德国美学家鲍姆嘉登出版美学一书,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正式宣告独立。

37、不过,他把美学看作是一种认识论。美学其实是一门独立的人文学科,与其他人文学科如哲学、文艺学、心理学和伦理学密切相关。美学的学科性质就是一门人文学科,也因此就是与人密切相关,与人生价值问题密切相联。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美学的产生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人类审美意识的形成,这是与人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第二,美学思想的产生和发展,随着语言文字的出现,使对美的认识有了理论化的形态,中外美学思想不断发展。第三,美学学科的建立,以1750年鲍姆嘉登出版美学为标志。第二节 美学的研究对象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1)识记中国当代美学家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四种不同观点;(2)领会美学研究对

38、象的复杂性;(3)全面、准确地理解美学研究对象。本节学习要点美学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美学对象历来众说纷纭,出现这种复杂性的原因是:人与现实审美关系是无比广阔和复杂的,而且常常会产生矛盾,还具有历史性、民族性和阶级性,美丑之间还存在着转化。中国当代美学界对于美学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有四种:第一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是美以及美的规律;第二种观点认为,美学是艺术哲学,因此,其研究对象是艺术;第三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美感经验,美学应以美感经验为中心去研究美和艺术;第四种观点认为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以上几种观点加以综合,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

39、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第三节 美学研究的方法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1)领会唯物辩证法与美学研究之间的关系。(2)了解美学研究方法的特点。本节学习要点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内容,是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与美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人类审美活动有其自身的特殊规律,但也从属于般规律,因此唯物辩证法对于美学研究有方法论的意义。唯物辩证法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辩证法,强调对客观存在、客观规律的尊重,运用唯物辩证法来研究美学,就应当从客观存在的人类审美现象出发,研究审美活动的客观规律。唯物辩证法具有鲜明的历史

40、性,因此研究美学问题必定要具有历史的观点。美学研究方法的基本特点是多样性、多层次性,并且都与人生价值相联系。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很多,如哲学方法、人类学方法、心理学方法等等。各种具体方法在美学研究中有各自的优势,也有各自的局限,应当根据需要加以适当选择。不论采取何种方法,都必须遵循几条基本原则。即: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建立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1)一般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哲学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由三个部分有机统一而成的。(2)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3)理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本节学习要点马克思主义美

41、学与以往西方美学有着本质区别,它建立的哲学基础是作为整体的马克思土义哲学。马克思主义美学涉及到有关审美对象、审美主体、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等方面的理论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三个组成部分即本体沦、认识论、方法论联系密切。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第一,美的本质和起源的理论。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明确提出“劳动创造了美”,并揭示了美与人的本质力量的联系。第二,美的规律的理论。明确提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第三,异化劳动与审美活动相互关系的理论。异化劳动一方面使劳动者不幸,导致劳动者丧失对于美的事物的欣赏能力,另一方面却能创造美的事物。第四,艺术本质的理论。强调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

42、与经济基础的联系比政治、法律还更远些,是“更高的即更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特点是:首先把美学问题与人类社会实践紧密联系起来,其次把美的本质问题与人的本质紧密结合在一起,再次马克思主义美学唯物辩证地解决了美学中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此外,马克思主义美学还渗透着巨大的历史感。第二章 美 论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全面而系统地认识美的本质问题,树立起具有高度合理性的美的观念。在理解美的问题性质的同时,了解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以及中国当代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争论,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对美的本质的逻辑性建构问题。 第一节 美的问题的性质考核内容与考核要求(1)了

43、解美和美的东西之间的基本差异。(2)识记美的问题性质的理论内涵。(3)举例说明对美的问题性质的理解。本节学习要点要探明美的问题的性质才能确保对美的问题求解行之有效。通过探明美与美的东西之间的区别,就能明了美的问题的性质。美与美的东西之间的差异在:(一)任何美的东西都只能说明它本身的美,却不能说明其他东西的美。(二)美的东西都是相对的,随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变化而变化。(三)美的东西不仅是漫无边际的,而且是自相矛盾的。(四)美不是事物的某种物质属性,本来就不是一种“东西”,因而无法把美当成是某种美的东西。(五)在现实生活中,美的东西还往往与可欲的东西混淆在一起,而美虽然与可欲有某种联系,但仅仅

44、是可欲绝对不能成为美。美是构成美的东西之所以美的根本性质和普遍规律。美的问题性质在于:我们要探讨美是什么,是要透过美的现象去探讨美的本质,而所谓美的本质,是指凡是美的事物都必须具有某种质的规定性,有了这种质的规定性,美的事物才能其为美的事物,也就是说,美的本质是使美的事物之所以是美的根本原因和根据,有了它,不仅美的事物成其为美的事物,而且它能说明一切事物的美。第二节 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一些探讨考核内容和考核要求(1)了解西方美学家探讨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思路及其各自的核心内涵。(2)理解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做法的合理性和片面性。(3)识记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这一命题的理论内

45、容。(4)理解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中探求美这一做法的积极意义和可能导致的结果。(5)一般了解狄德罗关于“美在关系”的论断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局限。(6)了解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的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的原因。(7)了解马克思主义美论的逻辑起点。(8)理解“愉快说”、“移情说”和“距离说”的理论有效性问题。(9)举例说明对西方美学史上各种美论的情境把握的必要性。本节学习要点西方美学家在美的本质问题上的探讨,归纳起来有以下几方面的求解路径。 一、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这一求解路径的核心内涵是把美看成某种是客观的物质属性。毕达哥拉斯学派把美看成是客观事物的均衡、对称、和谐、多样统一以及黄金分割等形式,亚里士多德把事物的客观属性也作为思考美的重点,另还有西塞罗、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