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16538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doc(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外国文学史(欧美卷下)复习资料.txt每个女孩都曾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自己喜欢的男孩时,便会流泪一一,于是坠落凡间变为女孩,所以,男孩一定不要辜负女孩,因为女孩为你放弃整个天堂。朋友,别哭,今夜我如昙花绽放在最美的瞬间凋谢,你的泪水也无法挽回我的枯萎外国文学史(欧美卷)复习资料第六章 浪漫主义(19世纪初期文学)浪漫主义运动从德国开始,在英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法国达到了高峰。第一节 概述一、浪漫主义的特征:1、着重于表现作家的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这种主观性是浪漫主义文学的本质特征,浪漫主义诗人一般有丰富多彩的情感生活,炽热的激情取代冷静的理性。2、寄情山水和赞美大自然:浪漫主义作家

2、受卢梭“返回自然”思想的影响,厌恶城市文明,把大自然看作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把自己的理想寄托在大自然中,用自然的美对照社会的丑。3、重视民间文学:很多浪漫主义文学作家是从搜集整理民间文学开始创作的,他们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手法和语言,这对革新文学的内容和形式起了重大作用。4、喜欢用夸张、对比的手法,追求强烈的艺术效果:浪漫主义作家喜欢描写中世纪和异国题材,强调运用对照手法美与丑、善与恶,在他们的作品中常常形成了强烈的对照。二、德国文学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义理论家,弗利德里希施莱格尔提倡个性解放、创作自由,主张“诗人要凭兴之所至,不受任何狭隘规律约束”。海因利希海涅(1797-1856)也是在

3、浪漫主义的影响下开始走上创作道路的。三、英国文学1、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所谓的“湖畔派”三诗人。“湖畔派”三诗人指的是华兹华斯、柯尔律治和骚塞。他们对资本主义文明及人与人之间的现金交易关系极为反感,向往中古时期的封建社会。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湖区,由是得名“湖畔派”。他们的诗作或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和自然风景,或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异国风光,一般都是远离社会斗争的题材。他们常常是通过缅怀中古时代的“纯朴”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华兹华斯和柯尔律治合著的抒情诗谣集1800年再版时华兹华斯写的一篇序言,成为了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柯尔律治的代表作是长诗古舟子咏。2、济慈(1795-1

4、821)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抒情诗人之一。四、法国文学法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夏多布里昂和斯塔尔夫人。夏多布里昂的中篇小说阿达拉问世,标志着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开端。阿达拉和1802年出版的中篇勒内是夏多布里昂的两部主要作品。斯塔尔夫人在理论著作论文学(1800)中,提出了文学为社会环境所制约,社会造就文学的深刻观点。斯塔尔夫人的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是小说黛尔芬(1802)和柯丽娜(1807)。后期作家:雨果、乔治桑、大仲马 第二节 拜伦一、生平和创作乔治戈登拜伦(1788-1824)是英国19世纪初期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第一本诗集是懒散的时日。在浪漫主义文学中,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尔

5、德游记第一次以政治和社会问题为题材,内容独特而新颖。拜伦在以东方为背景的浪漫主义组诗东方叙事诗中,对封建的资本主义现实提出了强烈抗议,进行了彻底的否定。青铜时代是拜伦重要的政治讽刺诗。堂璜是一部未完成的长篇叙事诗,是诗人最后也是最优秀的一部诗作。二、拜伦的性格:“魔鬼诗人”叛逆诗歌极其自卑内向、忧郁,病态的敏感矛盾的性格利己主义与宽广的胸怀兼具,狂妄+颓废,偏激+怜爱下层人民三、(名词解释)拜伦式英雄指拜伦作品中的主人公们他们是高傲坚强的而又孤独忧郁的叛逆者,他们与罪恶的社会势不两立,对封建强权统治进行不屈地反抗,但带有明显的个人主义特征。他们反抗社会是出于个人的原因,追求个人的自由,没有明确

6、的斗争目的,都只能以悲剧告终。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他们就像拜伦自身一样,因此拜伦笔下的这样的主人公被称为“拜伦式英雄”。第三节 雪莱:积极的浪漫主义诗人一、生平与创作波希比希雪莱(1792-1822)是19世纪初期与拜伦齐名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长诗麦布女王是雪莱早期创作的第一部重要作品。雪莱是热情的政治诗人。西风颂是雪莱抒情短诗中流传很广的名篇。著名诗剧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是雪莱的一部重要的代表作品。 第四节 雨果一、生平和创作维克多雨果(1802-1885)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领袖,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作家之一;生于靠

7、近瑞士的贝藏松城。1827年雨果发表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艾尔那尼的上演时法国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九三年是写法国大革命的作品,反映了雨果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阶级局限性。1831年,雨果发表了长篇历史小说,巴黎圣母院流亡期间,雨果在小说创作上的成就尤为突出。1862年他发表了长篇杰作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1866年发表了长篇小说海上劳工;1869年发表了长篇小说笑面人。二、雨果的“美丑对照原则”:“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三、悲惨世界(1862)是雨果的代表作,小说的基本情

8、节是冉阿让的悲惨生活史。(1)悲惨世界的主要内容:A冉阿让和米里哀主教的故事; B芳汀的故事; C冉阿让和沙威的故事;D冉阿让和珂赛特的故事; E马吕斯的故事。(2)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思想:A米里哀主教是博爱主义的化身:这一情节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改造邪恶习性,铸就善良灵魂的可行性,并成为小说整体结构的契机。B冉阿让被感化后,立志行善至死不渝: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化解人际隔阂、建立友好感情的可行性。C冉阿让对沙威的以德报怨:这些描写表现了以博爱主义道德力量征服恶人,自然淘汰恶人的可行性。D兴办福利,改造社会风气:兴办福利事业是作者人道主义主张的具体体现。 第五节 普希金亚历山大

9、塞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和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高尔基赞誉普希金是“俄国文学之始祖”,是“伟大的俄国人民诗人”。俄国诗歌之父,标志着俄国文学的崛起。青年时代,普希金写了不少反对暴政、歌颂自由的政治抒情诗,如致恰达耶夫。30年代,普希金创作了优美的童话诗渔夫和金鱼的故事,以及著名的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等。普希金的代表作是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之作。奥涅金是俄国封建农奴制社会贵族青年的一种典型,“永远不会站在政府的方面”,同时也“永远不能够站到人民方面”,只能做一个社会的“多余人”。奥涅金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女

10、主人公达吉亚娜是作者心中的俄罗斯理想女性。致凯恩、驿站长(开了俄国“小人物”描写的先河)。其他的“多余人”:屠格涅夫罗亭,莱蒙托夫当代英雄(毕巧林)多余人(定义)?“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典型。这些形象大多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接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厌倦上流社会的生活,渴望有所作为,他们的出现是社会意识觉醒的一种体现。但是这一类形象往往以自我为中心,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缺乏行动的能力和勇气,因此在社会上无所适从,结局是悲剧性的。普希金笔下的奥涅金成为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莱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冈察洛夫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人都属于这一类典型。第

11、七章 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节 概述批判现实主义:(定义):批判现实主义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既指以细节的真实为基础的文学描写方法,也是一种普遍的态度,它反对理想化,逃避主义以及其他一些浪漫主义特征,更清醒的认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代表作家有法国的司汤达、巴尔扎克,英国的狄更斯,俄国的托尔斯泰等;代表作品有红与黑、人间喜剧、艰难时世、复活等。批判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 比较广阔、比较真实地展示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现实矛盾的揭示具有相当的深度。在他们的笔下,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的崩溃,资本主义的兴起,也可以看到农奴制的暴虐,资本剥削的残酷。特别是他们对资本主

12、义制度的揭露和批判,更是广泛地涉及各个领域,尖锐地提出了许多重大问题,勾勒出一幅幅触目惊心的悲惨图画,引起人们对现存秩序的深刻怀疑和不满,因而具有巨大的社会意义。 着力于暴露社会的黑暗,批判现实的罪恶。作家敢于正视社会现实,勇于探索罪恶的根由,大胆揭露丑恶的社会现象,为人们认识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形象的材料,打破了人们对于资本主义的乐观情绪。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阶级关系的变化,人道主义也有了新的特点。“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其锋芒所向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封建贵族,而且还针对当权的大资产阶级。因此,弱肉强食、尔虞我诈、惟利是图等等败德,都受到了他们的批判;遭迫害、受欺凌的小人物,得到了他们的同

13、情。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劳动人民的愤懑不平和反抗斗争现实主义三个前身:艾伦波、陀思妥耶夫斯基、波德莱尔第二节 斯丹达尔(司汤达)斯丹达尔(1783-1842)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 拉辛与莎士比亚是其第一篇美学著作,被认为是批判现实主义的第一篇美学宣言。他的代表作是红与黑(表达反复辟的深刻主题)。小说原名于连,后来改为富有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副题是“1830年纪事”。于连的形象:斯丹达尔的长篇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是法国复辟王朝时期个人奋斗者的典型。1、于连的阶级地位和所受的教育,决定了他的英雄主义热情和虚荣心。出生地位低下,于连很早就形成了一种反抗和仇恨贵族大资产阶级的心理。爱读书身

14、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他的平民崇拜拿破仑,希望自己能建功立业,然而封建等级制使他希望破灭;而后他看到教会盛极一时,他投靠了教会,于连以虚伪为武器、以反抗和投协为手段,开始了个人奋斗式的道路。2、于连的性格是矛盾的。受压后就反抗,当个人名利得到满足后就妥协、投降。在德?瑞拉市长家做家庭教师,具有平民意识的他应聘的条件是和主人桌吃饭,显示出反抗的精神。在贝尚神学院:为了出人头地,于连在险恶的环境中把对教会的仇恨埋在心底。不信教却是神学院最虔诚的教徒,又是彼拉院长的宠儿。在这里具有对抗意识的青年逐渐成了一个和教会同流合污的野心家。在木尔侯爵府:于连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忠心为侯爵效劳、和侯爵女儿玛特

15、儿恋爱、结婚最终得到了一份颇丰的地产和官衔。3、于连的平民阶级意识并未完全泯灭。入狱后,他开始反省,认识所走的道路的虚伪和痛苦。法庭演说是于连对贵族大资产阶级的谴责和对社会的抗议,也是他反抗精神的爆发和悲剧命运的总结。4、人物形象的局限性。他的行动是个人盲目的,他的反抗具有极大的动摇性,一旦个人的追求满足后就妥协投降。红与黑的思想内容及的艺术成就: 小说以于连的遭遇为线索,以维立叶尔市、贝尚松神学院和巴黎木尔侯爵府为活动舞台,形象地展现了法国波旁王朝复辟时期广阔的社会生活和错综复杂的阶级矛盾,深刻揭示和批判了封建贵族、教会的罪恶和黑暗,也辛辣地嘲讽了资产阶级唯利是图的本质,表现出强烈的反封建反

16、教会的政治倾向,被誉为“政治小说”。 小说的艺术成就表现在:作者善于从现实生活中选取材料,通过描写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反映时代的本质特征。在小说中,作者选取了三个典型环境,由上而下,由外省到京城,构成了复辟时期法国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这样的典型环境为于连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料合理的依据。通过于连个人奋斗的悲剧过程揭示了时代的本质特征。作者善于把握和分析人物的心理,把人物在个情景下的精神活动和感情变化的特征细腻地表现出来。作品中写于连对不同环境的感受,关键时刻的内心斗争,爱与恨,勇敢与怯懦,骄傲与自卑,狂热与颓丧,欢乐与痛苦的心理活动,十分真实具体。从不同角度解释了他心灵深处最隐秘的思想和最微

17、妙的意识变化,并能和当时的客观情境天衣无缝地结合在一起。情节紧凑,结构严谨。作品以于连的个人奋斗史为“经”线,以他和德?瑞拉夫人、玛特尔小姐的恋爱生活为“纬”线,经纬交织,条理清晰,在情节上没有枝蔓的干扰。三个典型环境转换衔接自然顺畅,出场的人物都与主人公有关,人物情节和环境都显得严整清晰,井井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艺术整体。 “红”与“黑”的含义及其政治意义。?红与黑中的“红”与“黑”是具有象征意义的。“红”指拿破仑时期士兵的红色军装,代表资产阶级革命力量。“黑”指教职人员的黑色教袍,代表封建教会反动力量。书名象征着复辟时期两大对立阵营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提出了小说的政治意义。 第三节 巴尔

18、扎克1、高老头:高老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两个人物基本平行而又间或交叉的故事为主要情节,真实地勾画出波旁复辟王朝时期法国社会的面貌,着重揭露和批判的是资本主义世界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1)人物介绍:伏盖太太伏盖公寓主人; 高老头歇业的面条商人; 拉斯蒂涅大学生;伏脱冷逃犯,外号“鬼上当”; 泰伊番被赶出家门的银行家小姐;米旭诺骨瘦如的老处女; 鲍赛昂夫人贵夫人,拉斯蒂涅的表姐。(2)分析拉斯底涅的形象及其典型意义。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主人公拉斯底涅是复辟王朝后期到七月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政治家和野心家的典型。(小说描写他由一个没落贵族子弟腐化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过程)。他的性格发展

19、有三个阶段:1、他到巴黎上大学,想通过勤奋努力,刻苦攻读争取一番功名。但是经不起上流社会的诱惑。3年的巴黎生活使他看清了社会的本质:法律和道德对有钱人无效,财产才是金科玉律。于是他决定走另一条道路:往上爬!不顾一切地往上爬。2、经过人生两个导师的教唆,拉斯底涅开始了明显的蜕变。鲍赛昂夫人亲自教他读“人生这部分”培养他自私自利的人生观,传授他以牙还牙对付社会和个人的伎俩。最后鲍赛昂夫人的隐退使他进一步认识到金钱的重要作用。伏脱冷要求拉斯底涅同自己合伙,教他与维多莉恋爱,自己杀死维多莉的哥哥,以获取泰伊番的财产。他还用赤裸裸的语言剖析社会的本质。伏脱冷后来被米旭诺以3000法郎卖给当局,使拉斯底涅

20、进一步相信伏脱冷利己主义社会本质的剖析。3、高老头的苦难和死亡,最后完成了他的社会教育。当他埋葬了高老头后,埋掉了最后一点人性。这曾清白的青年,已堕落成向财富和权势进攻的资产阶级野心家。意义:小说通过拉斯底涅的演变,反映了贵族阶级的衰亡和资产阶级的兴起,揭露了金钱的罪恶。(3)高老头的思想内容:1、小说真实地反映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资产阶级暴发户对封建贵族社会日甚一日的冲击。(子爵夫人告别巴黎)。2、小说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和财富的力量打败封建贵族。揭露了金钱的罪恶,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3、小说揭露了与资产阶级野心家极端利己投机取巧完全不同的诚实的个人奋斗之路。(4)

21、高老头父爱悲剧的社会意义。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高老头是一个具有浓厚封建宗教观念的商业资产者的典型1、高老头爱女儿十真诚的,但只懂得用金钱培养女儿对父亲的爱,用金钱维系父女之间的感情使她们成为自私自利的拜金主义者,使自己成为拜金主义的牺牲品。2、他的悲剧是一个通晓资产阶级生意经却不通晓资产阶级人生哲学的资产者的悲剧,是时代的悲剧,是封建宗法制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这一新旧交替时期社会现象的反映。他的父爱反衬出女儿的无情无义,他的人性反衬出社会的残忍。有力地控诉了金钱败坏道德,腐蚀社会的罪恶,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化。特别是家庭关系金钱化的可悲景象。(5)论述高老头的艺术特色。1、结

22、构精致,情节富有戏剧性。小说围绕拉斯底涅向上爬安排情节,有主有次、多情节、多故事。拉斯底涅起着穿针引线的作用,其它人主要围绕他的性格形成而展开的。伏脱冷完成了教育的使命后被捕;鲍赛昂夫人完成任务后隐退;高老头的悲剧促进了他性格的最后形成。2、从现实的精致观察进行精确生动的典型环境的描写。对典型环境的描写为人物性格发展提供依据。如伏盖公寓的颓废、寒酸与上流社会灯红酒绿形成强烈的对比,刺激出拉斯底涅向上爬的野心,形成了典型环境相适应的典型性格。3、广泛地运用了对比的原则。如高老头对女儿的溺爱与泰伊番将女儿赶出家门;高老头的痴情与女儿的绝情,从中引出抑恶扬善的教训。(人物对比)上流社会和伏盖公寓下层

23、社会对比,刺激了拉斯底涅的野心,揭露了贵族表面兴盛和资产阶级暴发户的粗俗。(环境对比)4、语言多姿多彩、比喻深刻。人物语言充分个性化:如伏脱冷语言锋利、充满强烈味、赤裸裸一针见血;高老头的语言中充满对女儿的痴情。比喻:高老头没钱是遭到女儿们的遗弃“就像柠檬榨干了”,她们“把剩下的皮扔在街上”。5、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高老头的父爱持久不变;同为野心家拉斯底涅涉事不深,伏脱冷老谋深算。2、人间喜剧的“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分类整理和人物再现的方式将人间喜剧组合成有机整体。(1)分类整理:将作品按其类别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大类;其中风俗研究最为重要,又分为私人生活、外省生

24、活、巴黎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等6大场景。(2)人物再现:让同一个人物在不同作品中连续出现,最后将这些作品的情节贯穿起来,就成了人物的思想发展轨迹。3、人间喜剧的三大主题(思想内容)首先,人间喜剧深刻描写了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进攻下必然灭亡的历史。农民反映了农村资本主义战胜贵族地主取得统治地位的过程,名门贵妇鲍赛昂夫人的盛衰史也是与贵族阶级的盛衰史紧密相连的,她在高老头的情场失意被资产阶级的小姐所击败而被迫离开巴黎,是贵族厄运的写照。资产阶级妇女靠金钱击败了贵族妇女并带她们活跃在上流社会。 其次,描写了资产阶级爆发户的发迹史。从高利贷者高布赛克到投机商葛朗台,从贵族的管家高贝丹到银行家纽沁根,

25、一个个都是贪婪无耻的恶棍。巴尔扎克通过一系列本质相同而形象各异的资产阶级人物,真实地再现除资本主义剥削方式的发展史。高布赛克以单纯的高利贷方式获取利润,葛朗台靠商业投机、高利盘剥和证券交易求得资本的增殖,银行家纽沁根不仅用资金的不断周转来获取巨额利润,而且在股票的涨落中投机取巧牟取暴利。他们的每个金币都充满了血腥气息,都是由罪恶凝成的。再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整个资本主义世界是金钱的世界,金钱是万能的上帝,人们追求金钱,膜拜金钱,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成纯粹的金钱关系。作品还深刻地揭示了金钱对文学、艺术、新闻以及精神生活的腐蚀。最后,对共和主义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是人间

26、喜剧的又一重要内容。尽管巴尔扎克并不统一共和主义者的政治主张,也不完全理解他们的思想实质,但他看到了他们是反对派中真正有行动能力和高尚品德的人物,所以它能在作品中以毫不掩饰的口吻对他们大加赞赏。4、人间喜剧中人物塑造的手法:(1)强调物质环境对人物的影响:巴尔扎克在塑造人物时特别注意描写人物生活的物质环境:房屋、陈设等。他的小说中有大量细致、具体的这类环境描写。巴尔扎克一般采用两种方法:先写环境,引出活动的人物; 把环境同人物的心理变化、精神状态糅合在一起。(2)细致、精确的经济细节描写:巴尔扎克非常重视细节的真实,尤其是他塑造人物时非常注重对经济细节的描写,使读者能充分了解人物命运发展变化的

27、物质背景。(3)强调人物的“欲念”,凸现人物性格:巴尔扎克认为“欲念”是人的基本要素,巴尔扎克常常赋予人物一种极度膨胀的欲念,强化它、渲染它。比如,高老头的父爱、葛朗台的贪婪等。(4)使用人物再现法 人物再现法:(定义)指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人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许多作品连接起来并构成该人物清晰完整的性格发展轨迹,它是巴尔扎克独创的,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也是将众多作品链接成有机整体的一条纽带。5、巴尔扎克对现实主义的贡巴尔扎克作为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人之一,他向人们提出了一整套现实主义美学。准确的观察、细节的选择、生活环境的缔造、戏剧性的展开、形象与激情的统一与集中,

28、使巴尔扎克得以成功地建立起他的社会现实主义方法。(1)精细而富有特征的典型环境。作品围绕拉斯蒂涅的活动,描写了巴黎不同等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的生活环境;拉丁区的伏盖公寓,形似牢狱的黄色屋子,到处散发着“闭塞的、霉烂的、酸腐的气味”,塞满了肮脏油腻、残破丑陋的器皿和家具,这是下层人物的寄居之地。贫穷的伏盖公寓就是巴黎下层社会的缩影。高老头的两个女儿家里,虽有金碧辉煌的房子、贵重的器物,但“毫无气派的回廊”,挂满意大利油画的客厅却“装饰得像咖啡馆”,这显示了作为新贵的资产阶级暴发户们俗不可耐的排场。(2)人物性格的典型化。巴尔扎克不仅塑造了高里奥、拉斯蒂涅、鲍赛昂夫人、伏脱冷等典型形象,而且在其他人

29、物形象的塑造中也做到了共性与个性的统一。雷斯多伯爵夫妇和纽沁根男爵夫妇虽然有贵族的头衔,实际上都是资产者。他们既有追求个人私利的共同特性,又都是独具个性的典型。 (3)精致的结构。小说以高老头和拉斯蒂涅的故事为两条主要线索,又穿插了伏脱冷、鲍赛昂夫人的故事。几条线索错综交织,头绪看似纷繁而实际主次分明、脉络清楚、有条不紊。作品以叙述高老头被女儿榨干钱财遭抛弃为中心情节,以拉斯蒂涅为中心人物,通过他的活动穿针引线,将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联系起来,将贵族沙龙与资产者客厅连结起来。随着高老头之谜在拉斯蒂涅眼前展现、解开,情节步步推向高潮。伏脱冷被捕、鲍赛昂夫人被弃、高老头惨死,拉斯蒂涅都是目睹者、见证

30、人。社会的丑恶证实了他接受的反面教育,高老头埋葬之日,也是拉斯蒂涅的青年时代结束之时。几条线索紧密交织、环环相扣、步步深入,起着互相深化、互为补充的作用,从而深刻地表现了作品的主题。 (4)善于运用“人物再现法”,同一人物在不同作品中多次出现,每部作品只反映人物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许多作品连接起来并构成该人物清晰完整的性格发展轨迹,它是巴尔扎克独创的,塑造人物的一种方法,也是将众多作品链接成有机整体的一条纽带。6、欧也妮葛朗台 老葛朗台的形象:葛朗台-虽然本书以欧也妮葛朗台的故事为核心贯穿始终,但老葛朗台无疑是其中性格最鲜明的人物。贪婪和吝啬是他的主要性格特征。 在老葛朗台眼中,金钱高于一切

31、,没有钱,就什么都完了。他对金钱的渴望和占有欲几乎达到了病态的程度:他半夜里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密室之中,“爱抚、把抚、欣赏他的金币,放进桶里,紧紧地箍好。”临死之前还让女儿把金币铺在桌上,长时间地盯着,这样他才能感到暖和。 对金钱的贪得无厌使老葛朗台成为一个十足的吝啬鬼:尽管拥有万贯家财,可他依旧住在阴暗、破坏的老房子中,每天亲自分发家人的食物、蜡烛。 贪婪和吝啬使老葛朗台成了金钱的奴隶,变得冷酷无情。为了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丧失了人的基本情感,丝毫不念父女之情和夫妻之爱:在他获悉女儿把积蓄都给了夏尔之后,暴跳如雷,竟把她软禁起来,没有火取暖,只以面包和清水度日。当他妻子因此而大病不起时,他首

32、先想到的是请医生要破费钱财。只是在听说妻子死后女儿有权和他分享遗产时,他才立即转变态度,与母女讲和。 伴随贪婪和吝啬而来的是老葛朗台的狡猾和工于心计。对于每一笔买卖,他都精心算计,这使他在商业和投机中总是获利。另外,时常故意装做口吃和耳聋是他蒙蔽对手的有效武器。 老葛朗台的贪婪和吝啬虽然使他实现了大量聚敛财物的目的,但是他却丧失了人的情感,异化成一个只知道吞噬金币的巨蟒,并给自己的家庭和女儿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老葛朗台是巴尔扎克刻画得最成功的吝啬形象之一,已成为法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一个经典人物而广为流传。第四节 福楼拜一、生平和创作居斯达夫福楼拜(1821-1880)是19世纪中叶法国

33、重要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他的“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和精雕细刻的艺术风格,在法国文学史上独树一帜。情感教育是福楼拜第二部以当代生活为题材的重要小说。小说的副题是“一个青年的故事”。70年代,福楼拜创作了三个探索人生价值的短篇以三故事为名发表,包括圣于连的传说、一颗简单的心、希罗狄亚。其中一颗简单的心是他的短篇小说杰作。二、代表作包法利夫人包法利夫人的副题是“外省风俗”,小说描写外省一个富裕农民的独生女爱玛的悲剧性一生。1、包法利夫人人物介绍:爱玛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乡村医生; 赖昂大学生,包法利夫人的情夫;罗道耳夫庄园主,包法利夫人的情夫; 勒内服装商人。2、爱玛悲剧的原因:(1)不切实际

34、的教育毒害了她;修道院教育和社会上流传的消极浪漫主义文学作品对她的不良影响。(2)残酷的社会把她推向了深渊:福楼拜冷静地剖析爱玛走向毁灭的主、客观原因,不动声色地将一群卑鄙自私的证人君子和一个“不正经”的女人作对比;不健康的宗教生活和文化生活,单调沉闷的外省环境和腐化淫靡的社会习俗。爱玛追求幸福却身败名裂,最后服毒而死,但把她逼向死亡的无耻之徒,如罗道耳夫之类却活得悠闲自得,在这对比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社会的愤怒,我们看到了当时法国污浊的现实。三、福楼拜对现代小说的贡献(科学家精神)福楼拜是十九世纪中后期法国一个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在现实主义向现代主义转型中,福楼拜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是十九

35、世纪现实主义的杰出代表,是现实主义的集大成者;但他又被誉为现代主义“鼻祖”。他提倡的“客观化写作”为现代主义叙述中零焦聚的使用提供了范例。出于对现实和历史的厌恶,,他在创作中非常重视描绘平庸的日常生活,这使得其作品在情节构造上出现一种日常化的趋势。这一创作手法也给现代主义作家很大启发,并最终导致了“淡化情节”这种现代主义创作手法的出现。文章以客观化写作、情节的日常化为切入点。福楼拜主张小说家应像科学家那样实事求是,要通过实地考察进行准确地描写。同时,他还提倡“客观而无动于衷”的创作理论,反对小说家在作品中表现自己。在艺术风格上,福楼拜从不作孤立、单独的环境描写,而是努力做到用环境来烘托人物心情

36、,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他还是语言大师,注重思想与语言的统一。他认为:“思想越是美好,词句就越是铿锵,思想的准确会造成语言的准确。”又说:“表达愈是接近思想,用词就愈是贴切,就愈是美。”因此,他经常苦心磨练,惨淡经营,注意锤炼语言和句子。他的作品语言精练、准确、铿锵有力,是法国文学史上的“模范散文”之作。第五节 波德莱尔沙尔波德莱尔(1821-1867)是19世纪中期法国著名诗人和文学评论家,西方象征主义文学的先驱。恶之花是波德莱尔的代表作,也是世界文学中惊世骇俗的不朽著作。“恶之花”的法文原意是“病态的花”。恶之花第二版有六个部分:忧郁与理想巴黎风貌酒恶之花叛逆死亡。恶之花的第一部分是忧郁

37、和理想,这是全集中分量最重的部分,充分反映了诗人精神上和肉体上的苦难以及他为求得解脱而做出的精神上的努力。而一切努力都是枉然,忧郁占据了他整个心灵。第二部分巴黎风貌:诗人的目光从内心转向了外部世界,他看见了巴黎,他在巴黎漫游,看到形形色色的灵魂,诗人眼中的巴黎是一个愁苦麻木的世界。第三部分酒:诗人求助于酒,但酒醒后却感到虚幻。于是诗人就像但丁深入地狱一样,到盛开着“恶之花”的地方去探险,这地方正是人的心灵深处。四、五、六部分: 恶之花 反抗 死亡。波德莱尔指出,他要深入人的最卑劣的情欲中去,大胆采撷恶之花,他在情欲中沉沦,得到的是绝望、死亡和对自己的厌恶。最后作者以一首远行结束了自己的探险。他

38、的总结是:一切追求到头来都是一场失败,人的灵魂依然故我,恶总是附着在人类社会的旅途上,人们只有一线希望,到那遥远的深渊中去沉入渊底,寻找新天地,可以作为波德莱尔人生与诗作的一个概括内容: 恶之花是一个孤独、忧郁、贫困、颓废、病态的诗人追求光明、幸福和理想的失败的记录,是他对现实的观感和内心的写照,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在“这本残酷的书中”放进了他“全部的心、全部的温情、全部的信仰”,而他所有的感情都在一种现实与理想、堕落与上升、地狱与天堂的尖锐对立中展现出来。波德莱尔对法国诗歌的影响:在内容上,他第一次大规模地将城市生活引入诗歌,扩大了诗国的版图;另外,谁也没有波德莱尔那样深入人的心灵深处,到最阴

39、暗的角落中挖掘,因而加深了诗的表现力。在艺术上,开创了一种新的创作方法,被后人发展为象征主义。他的诗意境幽深,寓意深远,赋予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他形容凄冷的雨丝像监狱的铁窗栅,生动而深刻得表达了一种阴郁而令人窒息的氛围。第六节 狄更斯英:查理狄更斯在30多年中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和许多中短篇小说。也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小说之王”。他的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初的作品:这一时期,狄更斯创作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匹克威克先生外传(风格:温和的讽刺)和老古玩店等。在匹克威克先生外传中,狄更斯用幽默风趣的笔法,揭露了英国社会种种不合理、荒诞可笑的现象。奥利弗

40、退斯特(雾都孤儿)是第一部社会小说。作品第一次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外省和伦敦贫民窟的生活,展现了英国下层社会的悲惨图景。“再添一点儿”:英语中指不安于现状要求自身权利的造反精神。2、第二时期的创作包括19世纪40年代中的作品:代表作有马丁朱什尔维特和董贝父子。3、第三时期的创作包括50、60年代的作品,这是他创作的高峰。大卫科波菲尔是一部近似自传体的小说。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有荒凉山庄、小杜丽和我们共同的朋友。这三部作品可以说是狄更斯批判性最强的作品。狄更斯的创作后期还有三部情节比较集中的小说。艰难时世反映了劳资矛盾;双城记是狄更斯的一部很有影响的历史小说,以17891794法国大革命为背景,反映作

41、者对革命的理解和和人道主义思想。不再是作者一向幽默的风格,而有着阴郁的感伤情绪和紧张的故事情节。双城记思想内容:* 作者以激情的笔触写法国大革命前积压在民众中间愤怒的情绪。 * 这部作品虽然整个节奏是紧张的,其中也有宁静和充满爱与温馨的场面。充分体现作者的人道主义思想。 双城记艺术成就 :塑造了典型形象:得伐石太太 坚定的复仇决心,顽强的毅力,革命到来时毫不手软,她的丈夫称赞她“伟大的女人,倔强的女人,堂皇的女人,了不起的女人”。梅尼特医生、卡尔登、代尔那等一组形象。运用对比、对照手法1、地理环境:伦敦与巴黎 对比不同的政治气氛,有意将英国的宁静与法国的动乱做了对比。2、人物个人命运,场景对比

42、英国社会 反抗义士法国 革命骚乱3、人物个人命运 梅尼特医生革命后受审判对比4、人物形象对照 侯爵与代尔那、梅尼特与得伐石太太运用象征手法:小说中的红色象征流血,金色象征“仁爱”和“幸福”(路西的头发是金色的)情节复杂,结构严谨(三条线索,法庭上的信、解谜)远大前程的主题是金钱的腐蚀作用,金钱使一个天真的青年变成势利者,贫困使他恢复了失去的纯朴天性。狄更斯的人道主义思想(矛盾)* 他真诚地同情受压迫的小人物,揭露批判为富不仁,冷酷无情,自私虚伪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他们的政府机构、各种制度、道德哲学等。* 他主张社会改革,但又惧怕革命,他宣传博爱精神和善恶有报的思想,幻想通过道德感化来改造社会,

43、反映英国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小资产阶级思想情绪。从双城记看狄更斯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双城记中狄更斯以自己的人道主义准则来评价法国大革命前的封建贵族政权和大革命胜利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政权。1、同情法国人民的悲惨生活。如正直的知识分子梅尼特医生给朝廷的揭发信落到侯爵兄弟手中,以至被投入监狱18年之久。他的行为不为生活所容,最后家破人亡。2、同情法国大革命,描写了法国大革命的场面展示了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必然性。小说生动的描绘了法国大革命中巴黎人民工攻打巴士底狱的情景和惩罚压迫者的历史画面。表现了人民的愤怒、仇恨、革命情绪,描绘了封建贵族和广大人民的尖锐矛盾,封建压迫剥削所造成的贫穷和饥饿是革命的根源。3

44、、谴责了暴力领袖得伐石太太。她凶狠、可怕、冷酷无情、杀人的疯狂及无止境的复仇,不惜秧及无辜。得伐石太太最后和保姆扭打致死,以此来表明人道对暴力的胜利。对得伐石太太的革命政权是否人道的问题,作者对次表示了自己的人道主义思想。梅尼特医生和代尔那都是人道主义的化身,和他们相比得伐石太太是不人道的,因次苦大仇深的得伐石太太被描绘成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作者企图用阶级调和解决阶级矛盾和复杂的社会现象。他希望统治阶级能理智地进行一次改革,富人与穷人之间用爱代替恨。作者对革命和革命者的态度是矛盾的。一方面认为人民的革命是正义的,但又认为过火。得伐石太太的结局,说明了作者的观点。4、塑造了人道主义最高典型代尔那自

45、动放弃贵族特权,为营救管家而被捕入狱。卡尔登被作者描写为一个从来不关心任何人的人、一个酒鬼,后来被感化这样的人、最后心甘情愿地代替别人上断头台。5、作者人道主义的局限性:如作者把贵族的残暴和革命者的错误作对比,以此突出他的人道主义精神,这种认识也使他不能准确认识法国大革命及其过程中的是非功过。第七节 海涅亨利希海涅(1797-1856)是19世纪德国著名的革命民主主义诗人、文艺评论家和政论家。1833年,海涅发表了著名的论著论浪漫派。他从浪漫派与政治、宗教的关系中剖析德国浪漫派文学运动的主要特征。他指出,德国浪漫派来自基督教。在这部著作中,海涅明确指出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的。19世纪40年代,欧洲革命形势高涨,海涅与们马克思相识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时期,海涅创作出了他最成熟的作品: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海涅讽刺诗的顶峰)和时代的诗的大部分。1844年,海涅为声援工人斗争(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创作了西里西亚纺织工人抒情诗集罗曼罗采(1851)反映了海涅在1848年革命失败后的彷徨与郁闷。 果戈理一、生平和创作尼古拉瓦西里耶维奇果戈理(1809-1852)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俄国散文之父。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