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820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权威资料].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歌剧奥菲欧的审美特征 本文档格式为WORD,感谢你的阅读。 摘要 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是巴洛克音乐时代的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在体裁和表现上的创新极大地丰富了音乐创作的内涵主题和表现手法。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所创作的奥菲欧被誉为歌剧史上第一部成熟的歌剧。本文从歌剧奥菲欧的模仿表现艺术、运动表现艺术、对比表现艺术和激情表现艺术四个方面对这部歌剧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 奥菲欧 艺术 巴洛克音乐时代是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又一个重要的艺术时代。意大利作曲家克劳迪奥蒙特威尔第是这个时期的杰出人物,他对于音乐的创新以及对于歌剧的完善使他成为推动巴洛克时代音乐向前发展的重要人物。本文将从歌剧奥

2、菲欧的模仿表现艺术、运动表现艺术、对比表现艺术和激情表现艺术四个方面对这部歌剧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 一 模仿表现艺术 模仿是复调音乐的基本技法,模仿可以使得音乐在表达上具有更多层次的叠加厚重和更加丰富的内容。歌剧奥菲欧的模仿表现艺术中不仅具有复调唱法式的模仿,也有对于其他外在表现形式的模仿。从总体上来看,这部歌剧通过对歌剧场景的模仿、器乐的模仿以及模仿式复调的合唱来使得这部被誉第一部成熟的歌剧具有更加丰富和强大的艺术表现力。 歌剧场景充分突出乡村气息,模仿乡村婚礼的模式。全剧的前两幕及最后一幕都以户外原野为背景。展现原野上美丽的大自然景色,还有为奥菲欧和尤丽迪茜的婚礼尽情庆祝,载歌载舞的精灵、

3、女神和牧羊人,展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给人以融入大自然的自由、轻松、奔放愉悦的感觉,体现了乡村婚礼的田园风格。 在器乐的模仿上,重点突出了长号、低音琉特琴和小管风琴等低音乐器的演奏来模仿地狱的场景,以体现黑暗阴森、紧张恐怖的效果。在人间的原野场景中又突出了竖笛、羽管键琴、竖琴和小提琴(或维奥尔琴)来模仿人间天堂和里拉琴的音效。特别是剧中当牧羊人将黄金竖琴交给奥菲欧时,背景音乐用竖琴模仿黄金竖琴的声音,演奏出优美的旋律,也体现出黄金竖琴优美动听的声音。 在对于模仿式复调合唱表演中,蒙特威尔第在一首曲目中将多条不同旋律的同时结合称为对比复调,同一旋律间断的先后模仿称为模仿复调。运用这些手法可以创

4、造出很多丰富的音乐形式,使音乐发展的气势和声部更具有独立性,达到前呼后应、此起彼伏的效果。那么在曲目中运用这些旋律就会使音乐的旋律变得更加复杂,也更加丰富、生动、优美。在合唱中对于复调的运用使得作者能够完美地表达出更多的情感内涵,这也是蒙特威尔第对于歌剧创新的作用之一。 二 运动表现艺术 艺术是一个时代文明的概括和结晶。在蒙特威尔第所处的年代,人们对于宇宙的认知有了重大突破,运动成为了文明的主题。运动的宇宙观影响着人们对于周围一切其中也包括艺术的思考。在这一时期,不同艺术领域的作品都在进行着由精致表达向运动表达的转变。例如,这一时期的建筑作品不再苛求庄严肃穆的逻辑性,而是转向通过富有动感的几何

5、图形和富有动感的运动曲线来表现更具运动性的艺术形象。再如,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也打破了文艺复兴时期均衡稳定的静态布局,而采用弧线与直线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从而给观众呈现出更具动感的视觉体验。在蒙特威尔第的歌剧奥菲欧中,作者也在刻意表达具有运动性的音乐艺术。在这部歌剧中,运动的美感贯穿于全剧的始终。运动表现艺术是这部歌剧的重要审美特征。无论是剧中的声乐演唱还是器乐演奏,都表现出连续、具有动感的特性。听众听到表演便会在眼前呈现出一幅幅流动的画面。为了达到这种艺术效果,蒙特威尔第在创作奥菲欧时始终保持着音乐的流动性、连续性和持续性。 奥菲欧歌剧为了表达运动表现艺术在歌剧的开始,便以热闹、辉煌的音乐作为开

6、场,而且特意设计了以号角声作为开场序幕的主旋律。听到号角声的观众便自然能够在思维中形成许多联想,思绪也回到了那个悠远的神话年代。开场序幕简洁、热烈,给观众以深刻的印象。接下来的曲调则延续了序幕的热闹、辉煌以更加活泼、充满活力的音乐来强化音乐的运动性。之后是音乐女神对于婚礼的开场白。音乐女神的歌声清澈、动人,向观众娓娓道来这样美丽的一天。在这里,作者将歌剧的讲述艺术和音乐的运动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段音乐女神的独白由独唱开始进而转到多声部的合唱,在情感的释放上也是由点到面层层释放的过程,从而使得音乐的影响越发强烈。音乐的运动之美在于能够不断给人以富有变化的情感体验而非单一的情感体会。在奥菲欧歌

7、剧中,音乐无论在旋律上还是在表达上都是以递进的方式,观众会跟着音乐的起伏感受故事中两个人物之间的心里历程。而为了增强表达这种情感释放的效果,歌剧中的演员也一改传统歌剧中庄严、肃穆的表演方式,增加了表演者之间的动作互动与情感交流。即使是合唱演员也增加了动作、手势、眼神以及队形的变化。这样的变化配合着音乐可以达到双重的艺术效果。演唱者富有流动画面感的歌声和优美的舞蹈动作使得歌剧的运动之美得到了最大程度的表现。在幕与幕之间的衔接也通过音乐和舞蹈形成连续、运动的效果而非传统歌剧那样出现停顿和空白。这种连续的、不间断的运动,非常自然顺畅地衔接着故事的情节,使整部剧目体现出整体性和完整性,达到了浑融流转的

8、审美效果。 三 对比表现艺术 歌剧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和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一样,对比是其中一种十分重要的艺术表现方式。作为一部音乐作品,歌剧中的音乐对比表现是多方面的。作曲家也十分热衷于通过对比来强化歌剧表达的情感力量。由于歌剧奥菲欧是一部悲剧,因此蒙特威尔第为了突出悲伤的气氛通过丰富的对比手法来加强歌剧表现的情感力量。歌剧中的对比表现艺术可以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是在场景和服装表现上的对比。例如,在歌剧的第二幕开始是延续第一幕喜庆、欢乐、祥和的气氛,精灵、仙女和牧羊人围在奥菲欧身边用歌声来表达他们的祝福。场景中所表现的也全是婚礼中的喜庆场景,大家都在等待着新娘尤丽迪茜的到来

9、。然而,此时场景的背景突然变成一片漆黑的幕布,随之而来的是灯光的变暗,整个场景一下子变成了昏暗的主题似乎预示着厄运的降临。再如,在塑造奥菲欧、奥菲欧的父亲阿波罗和地狱之王普路托的形象上,蒙特威尔第通过不同的服饰设计来表达人物不同的性格特征和权力特征。奥菲欧的服饰以白色为主,明亮、纯洁;普路托的服饰则以黑色为主,阴暗、冷酷。鲜明的服饰对比形成了两人鲜明的性格对比。而奥菲欧的父亲阿波罗在服饰上则以黄色为主,显得辉煌和仁爱。 其次,是在音乐旋律上的对比。由于歌剧奥菲欧是一部悲剧,因此作者在音乐旋律的处理上进行了精心的对比。例如,在处理女使者带来尤丽迪茜被毒蛇咬死的噩耗时,音乐的旋律由开始轻巧、欢乐的

10、独唱宣叙调巧妙地转为了更具力量并且厚重合唱宣叙调。旋律上的改变使得音乐的情感由欢乐转向了悲伤。这样一种对比使得音乐中悲伤的情感更加浑厚,这种浑厚的力量也为后来奥菲欧勇敢地闯入地狱埋下了伏笔。 最后,是在歌词表达上的对比。歌词的内容是能够直接表达人物心里活动的语言艺术。在这部歌剧中,作者同样对歌词中的情感和文字进行精心的推敲,通过对比的手法来表达歌剧中人物的心路变化。在歌剧中的奥菲欧来到通往地狱的三途河时,奥菲欧开始用歌声祈求冥王让船夫渡他过河。在遭到冥王的拒绝后则用歌声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两段歌词也有着较大的情感差异。在第一段歌词中,由于奥菲欧是在祈求冥王,因此歌词中的语气非常恳切。在第二段歌词

11、中,由于奥菲欧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因此歌词中的语气和情感变得非常的强硬和坚决。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奥菲欧在战斗的过程中不断成长,不断坚强。 三种不同的对比表达方式在歌剧中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关系。三种对比表达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了整个歌剧鲜明的情感变化。 四 激情表现艺术 蒙特威尔第所处的巴洛克时期是继文艺复兴之后西方音乐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历史阶段。这是一个十分注重对艺术作品激情表达的时代。相对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风格的平衡和协调,巴洛克时期的文艺作品更加注重对激情和力量的表达,并且可以通过打破平衡与协调的方式来表达这种激情和力量。蒙特威尔第深受这种思想的影响,在他的歌剧奥菲欧中对于激情的表达

12、随处可见。激情表现也是这部歌剧重要的审美特征之一。在歌剧奥菲欧中,蒙特威尔第采用了宣叙调、咏叙调和咏叹调来表现音乐的主体特征。 宣叙调是歌剧中独唱形式的主要形式。相对于咏叙调和咏叹调,宣叙调的音调最接近自然音调,因此常用于表达任务之间相对平和的对话。但在奥菲欧中,蒙特威尔第同样通过宣叙调表达激烈的感情。例如,在歌剧的第二幕中,奥菲欧接受别人的祝福时便用宣叙调唱出了一段生气勃勃的分节歌。歌唱使奥菲欧和他的伙伴们在舞台上欢快地跳着舞蹈。短促、有力的分节配合夸张的动作和欢快的表情,奥菲欧和他们伙伴们一起营造出了极具激情的幸福时光。 咏叙调是一种介于宣叙调和咏叹调的演唱方式,具有更富情感的旋律和更富力

13、量的演唱。在歌剧奥菲欧的第五幕中,奥菲欧由于食言回头看了尤丽迪茜一眼而导致了尤丽迪茜被重新押回地狱,而他自己也被逐出地狱。此时的奥菲欧悔恨交加,用咏叙调唱出了一首悲伤、悔恨的咏叙调。这首咏叙调既有宣叙调一样的悲伤陈述,又有咏叹调一样的优美旋律,它以细致入微的音乐表现将奥菲欧此时的心境刻画得淋漓尽致,歌剧的戏剧性效果再次得到了完美展现。 咏叹调是比宣叙调和咏叙调更加富有激情的表达形式。蒙特威尔第也通过咏叹调来表达表演的一波又一波高潮。由于奥菲欧是一部悲剧歌剧,因此歌剧中需要表达强烈情感的地方很多,尤其是经历过大喜到大悲转换的奥菲欧心中的感情更是强烈。因此,通过咏叹调来将对奥菲欧情绪的表达推向高潮

14、无疑是一种十分合理的表达方式。事实上,蒙特威尔第也确实在很多情绪激昂的地方采用了咏叹调这种表达方式。 作者对于宣叙调、咏叙调和咏叹调的表达并不是有着鲜明的区分,而是将三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并且尽可能将它们之间的过度处理得自然、顺畅。激情表现同样是需要符合科学的表达方式而不是漫无目的随意发泄,通过精心的组织和处理才能够使得表演中对于激情的表现起到水到渠成的自然效果。这样的激情表现才更容易被观众所接受。 意大利的著名作曲家蒙特威尔第在巴洛克音乐时代对于音乐尤其是歌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创作的歌剧奥菲欧被誉为第一部成熟的歌剧,至今仍是人们学习和研究歌剧的主要参照。本文从歌剧奥菲欧的模仿表现艺术、运动

15、表现艺术、对比表现艺术和激情表现艺术四个方面对这部歌剧的审美特征进行分析,本文的研究对于推动中国歌剧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研究作用。 参考文献: 1 宋晓清、韩刘:浪漫主义时期的歌剧泰斗威尔第歌剧的音乐特点探析,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10期。 2 张春阳:论歌剧音乐的审美特征,艺术百家,2007年第S2期。 3 刘杨:浅谈威尔第与瓦格纳歌剧创作之差异,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5期。 4 徐琨:关于巴洛克时期歌剧发展的研究,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5 张小军、徐琨:巴洛克时期歌剧发展脉络之探析,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年第12期。 (焦艳,北华大学音乐学

16、院讲师) 阅读相关文档:电影画皮中的音乐与人性之契合 接受美学视域中的文学译文研究 试论北京官话区划研究的词汇标准 探究诗经中的古代体育文学历史 解读儿童文学的游戏精神 浅谈幼儿文学中常用的几种修辞手法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宋词词调音乐特征的审美分析 从时代背景出发解读哈姆雷特的忧郁和延宕 全唐诗诗境中舞蹈艳丽缤纷的艺术展现 芥川龙之介童话考验模式中的“异象”探寻 唐代怀乡诗研究 从典论看曹丕对中国文学批评史的贡献 赫胥黎美丽新世界的启示 爱伦坡的诗歌 道德危机时代的一泓清泉 陶渊明志逸四海与性爱丘山创作思想研究 安吉拉卡特新夏娃的激情中的女性主最新最全【学术论文】【总结报告】 【演讲致辞】【领导讲话】 【心得体会】 【党建材料】 【常用范文】【分析报告】 【应用文档】 免费阅读下载 *本文收集于因特网,所有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留言。我将尽快处理,多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