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纲要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茶文化纲要1.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绪 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历程1、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始于我国远古的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至今大约有4700年的历史。2、茶在古代大约有三十种名称左右,常见的有五种。这五个比较常见的名称分别是:荼(t)、槚(ji)、蔎(sh)、茗(mng)、荈(chun)。3、“茶”字的出现比较晚,是从“荼”字衍生出来的,大约在西汉时出现。但在东汉许慎所编说文解字里,还没有“茶”字的条目,说明那时“茶”字还不通用。直到唐朝唐玄宗开元年间所编的开元文字音义中,“茶”字才被正式确定下来,以后成为茶最通常的名称.4、唐朝唐德宗建中元年(公元780年),我国第一本茶书茶经问世,正式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基础,标
2、志着中国茶文化的正式形成。5、中国茶文化经历的四个历史时期:(1)孕育形成期(神农时代唐朝中期)(2)繁荣鼎盛期(唐朝中期清朝中期)(3)蒙尘沉睡期(清朝后期20世纪70年代)(3)四复苏繁荣期(20世纪80年代至今)6、中国茶文化的定义:中国茶文化,是茶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体,其中茶是载体,又是象征,中国传统文化是内核。这个内核包括文学、艺术、宗教、哲学、思想观念等等,是多元的。第一章 茶 的 起 源1、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大约始于我国远古的神农时代(约公元前2700年),至今大约有4700年的历史。2、唐陆羽茶经称:“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大意是:茶被人类发现和利用,并成为饮
3、料,开始于神农氏,到周朝鲁周公时才有了关于茶的文字记载。3、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遍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荼,就是今天的茶。4、神农氏发现茶的传说说明:(1)在我国,人们一开始就对茶怀有深厚的感情,所以才把茶的起源归功于自己伟大的祖先。这种深厚的感情,是中国茶文化得以生成和发展的土壤。(2)中国茶文化蕴涵着一个深刻的内涵,那就是对于伟大人格的崇敬和景仰。可见,中国茶文化从一开始,就是与人的品格紧密相连的。第二章 茶叶走过的历程最早认识茶和利用茶的,是古代巴蜀和西南地区的人类,其他地方的人是极少知道有茶的。1、茶叶走过的历程之一:秦惠公十三年(前387)年,强盛的秦国发动了巴蜀之战
4、,攻下了丛峦叠嶂的巴蜀。茶叶被作为战利品夹裹在他们战争的行囊里,带到了外面的世界。他们同时也带走了大量的俘虏,带走了巴蜀人的茶叶知识和吃茶的方式、习惯。以后,在秦国与东方各诸侯国的交往中,茶叶被带到了更加广阔的天地,传播的范围也扩大了。秦国灭掉东方六国之后,曾把大量俘虏迁到巴蜀,同时也把包括茶在内的许多植物品种带到了中原,于是茶逐渐在全国各地传播开来。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炎武在他的日知录中说:“自秦人取蜀后,始有茗饮之事。”这个说法是比较中肯的。2、茶叶走过的历程之二:人类最初不是把茶作为一种饮料,而是把茶作为一种药物来食用的,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喝茶。汉代,喝茶基本取代了食茶。大约到了魏晋南北朝,饮
5、茶的风尚传到了江南;至唐宋时期,茶成为一种广为流传的饮料。煮茶为食煮茶为饮(食茶)(喝茶)灵丹妙药健康饮料3、茶叶走过的历程之三:唐煮宋点明冲泡。(1)唐煮:要喝茶的时候,掰下一块茶饼,先放到火上去烤,直到茶饼被烤成金黄色,然后把茶饼放进石臼里捣成碎末,然后再把茶末用一个小筛子筛一遍,去掉粗糙的茶骨,才放进水里去煮;对于水的质量,火候的把握,也有了很高的要求。(2)宋点:点茶的具体做法是:第一步,先将茶饼放在火上烤成金黄色(跟唐代煮茶前烤茶饼相同)。第二步,把茶饼敲碎,碾成极细的茶末,用筛子把茶末筛一遍,去掉粗末,把细末装进茶箩里备用(这一步也跟唐代煮茶前的筛茶相似,但要求茶末更细)。第三步,
6、取一定量的茶末放进黑色的茶碗里,加入少量开水,搅拌调匀,调成膏状。第四步,往茶碗里注入更多的开水,一边注水,一边用一个叫茶筅的特制工具击打或搅拌茶汤,这个过程通常要经过七次注水,每次注水茶筅击打的次数不同,轻重缓急不同,搅拌速度不同,直到把茶汤调至理想状态,非常讲究技巧。判断斗茶胜负的五条标准:一、谁的茶汤表面的泡沫更多,颜色更白因为宋代的茶主要的绿茶,经过烘烤脱水、碾成细末的绿茶点出来泡沫是白色的,所以宋人喜欢用黑色茶碗,因为更能反衬出茶沫的白色;二、谁的泡沫保留的时间长;三、谁的茶碗的边壁没有水迹或少水迹;四、谁的茶汤味道好;五、谁“分茶”的手法更高明。分茶:“分茶”的手法更高明。所谓“分
7、茶”,是点茶的最高境界,是往茶碗里注水的同时,用茶筅击拂拨弄,使激发在茶汤表面的泡沫幻化成各种图案,有的像鸟兽,有的像虫鱼,有的像花草,有的像流云可见,斗茶是一门综合性的技艺,而且是宋人一种消遣娱乐的方式,具有游戏、赏玩的特点。(3)明冲泡:4、冲泡法取代点茶法,原因有两半。第一个原因是:明朝的时候,制茶工艺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所制的散茶质量非常高,而且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花茶,茶叶的种类也逐渐变为以散茶为主,这就为冲泡法的出现准备了物质基础。第二个原因是:点茶法实在太烦琐,而且游戏特点太突出,过分追求表面的好看,忽视了对茶的本质美的追求,人们已经越来越感到厌倦了。而冲泡法不仅简便,且能尽显茶味之
8、真味。这两个原因加在一起,使越来越多的人抛弃了点茶法,改用冲泡法。5、明朝洪武二十四年,朱元璋下诏规定:“罢造龙团(进贡朝廷的高级饼茶),唯采芽茶以进”。这就意味着以皇帝为代表的朝廷不再喝饼茶,而改为喝散茶了;而且朝廷抛弃了点茶法,改用冲泡法了。于是,上行下效,散茶冲泡法迅速取代了点茶法。并一直延续至今。6、饮茶方法的变化,表面看来的形式的变化,实质上是人们对茶之真的追求不断深入的一个过程,也是人们的精神世界和茶的结合越来越紧密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茶的本质美被得到越来越深的发掘,同时也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文化意义;而茶人的精神世界,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升华。7、由于历代文人把自己对中国传统文
9、化的深刻理解,以及超越世俗的精神世界与茶结合起来,才使得茶走进了人们的精神世界,使得茶文化如此丰富、深厚。第三章 茶圣陆羽及其茶经1、陆羽是中国茶文化的奠基人,他的茶经是我国、也是世界第一本茶书。茶经的问世,是中国茶文化正式形成的标志。陆羽也因此被人们奉为茶圣,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2、陆羽,字鸿渐,又名疾,字季疵,生于公元733年,卒于公元804年,湖北竞陵(今湖北天门县)人。他给自己起过很多号,有竞陵子、桑苎翁、东冈子、东园先生、茶山御史等。3、陆羽是个弃儿,竞陵龙盖寺的住持积智收养了他,从此在寺院里度过了寂寞的童年。童年时代的感伤、孤独、忧郁,伴随了陆羽一生,也影响了陆
10、羽一生,使他的性格非常特别,常常出现一些世人难以理解的行为。4、陆羽九岁那年,积智正式提出要他落发为僧,念经学佛,但陆羽拒绝了。积智于是把他监管起来,不许他读书。陆羽担心自己学不到学问,心中悲凉,常常躲在角落里呜咽叹息:“岁月往矣,恐不知其书”5、十二岁时,陆羽逃离了龙盖寺,加入一个戏班,成了一个伶人。十三岁那年,陆羽得到江陵太守李齐物的赏识,把他送到一个很有学问的老师那里去学习。读书之余,他给邹夫子当茶童,学习茶艺。经过五年学习,陆羽不仅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而且精通茶艺,深深爱上了茶,醉心于茶。茶,给了他一个广阔的精神生活空间。6、学满出师后,陆羽在竞陵太守催国辅那里住了三年。催国辅是个满
11、腹经纶的人,而且精通茶艺。他和陆羽一起品茶、鉴水,谈诗论文,相交甚欢,所以跟催国辅在一起的三年,陆羽又增长了很多学问。21岁那年,陆羽辞别了催国辅和积智禅师,云游四方,开始了他漫长的天涯漂泊之旅。7、安史之乱爆发后,国家陷入战乱之中,陆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了几年。大约在公元761年,陆羽流落到浙江湖州一带,他在苕溪那个地方盖了一所简陋的房子,取号桑苎翁,隐居下来,结束了他的漂泊之旅。8、在湖州,陆羽闭门读书写作、研究茶学,和当地的名僧,高士,经常一聊就是一整天,结识了一大批文人墨客。这些人里面有大书法家颜真卿,江东名士皇甫冉、皇甫曾兄弟,著名诗人孟郊、张志和、韦应物,刘长卿等等,还有一个叫皎然的
12、诗僧,都是声名赫赫的高级知识分子。9、陆羽是个心灵非常敏感、性格十分复杂的人,而且童年生活的阴影困扰着他,有时侯他好像很快乐,其实他的内心始终充满了深深的孤独和忧郁,因此常常出现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行为。10、陆羽经常穿着短褐、藤鞋,拿一根手杖,一个人在山野中游荡,不问东南西北,漫无目的,见路就走,一边吟着古诗,或者诵着佛经,一边用手杖敲打两边的树木。见到流水,就停下来抚弄一翻。一直走到天晚了,或者没有路可走了,就哭着回去,而且是经常一边哭,一边唱。11、身世的悲凉,使他对人世间的亲情有着强烈的向往;心灵的敏感,使他时时感受到生命的孤独。在他看来,人生是充满苦难的,就像在洪炉中被熔炼的铜一样日夜
13、受着煎熬。所以他经常躲进自然山水之中,用他独特的方式缓解灵魂的痛苦。至于别人怎么看他,怎么说他,陆羽根本不在乎。12、陆羽的性格非常复杂。他快乐着,又痛苦着;他热爱生活,又诅咒生活;他至情至性,又独来独往;他悲天悯人,又愤世嫉俗他既丰富多彩又充满矛盾的精神世界,恰好是中国古代文人精神世界的缩影。13、陆羽学问非常渊博。颜真卿任湖州刺史一年时,组织人力编修一本规模宏大的书,叫海韵镜源,全书有三百六十卷,参加编写的有五十个学问渊博的江东名士,陆羽不仅是其中一员,而且排名第三,是副主编之一。14、公元780年,茶经刊印出版,立刻风靡朝野,一刊再刊,一印再印。晚唐时期的时候,茶经就已经被日本的遣唐使译
14、成日文,流传到日本。以后又被译成英文、俄文,流传到西方国家。15、公元804年,陆羽去世,终年七十二岁。16、陆羽还的其他著作:君臣契三卷,源解三十卷,江表四姓谱八卷,南北人物志十卷,吴兴历官记三卷,湖州刺史记一卷,占梦上、中、下三卷,此外还有六羡歌、四悲歌、天之未明赋等许多诗词文章和很多山水游记。17、陆羽在本质上是一个文人,否则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完美的茶人,更不可能成为茶仙。正因为陆羽是文人与茶人的结合体,是两位一体的,在他的身上体现了文人特质与茶最完美的结合,所以才被后人奉为“茶仙”、“茶圣”。18、陆羽作为“茶神”、“茶圣”的地位,在唐代就已经确立。唐国史补记述:“陶者多为瓷偶
15、人,号陆鸿渐,买数十茶器,得一鸿渐。市人沽茗不利,辄灌注之。”新唐书记载:“羽嗜茶,著经三篇,言茶之源、之法、之具尤备,天下益知饮茶矣。时鬻茶者,至陶羽形置炀突间,祀为茶神。”19、陆羽的茶学成就:一、写出了我国、也是世界第一部茶学著作茶经,系统地总结了唐代和唐代以前有关茶的知识经验,并加以创新,成为我国和世界茶学的创建者。二、在茶经中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哲学思想,并首倡“精行俭德”的茶道精神,提倡茶事活动应与人美好的行为、品质相结合,从而奠定了中国茶文化的哲学基础,确立了中国茶道的人文精神。三、茶艺精湛,无以伦比,而且是第一个提倡追求茶之真味,反对煮茶加佐料的人,对饮茶方法的变革起了重要的
16、推动作用。尤其是他创立的中国茶道,经过后世茶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主干。茶经的主要内容:茶经共十章,分上、中、下三卷,第一章至第三章为上卷,第四章为中卷,第五章至第十章为下卷。第一章讲茶的起源、茶的性状、名称、品质、功效等;第二章谈采茶、制茶的用具;第三章论述茶的种类和采制方法。第四章介绍煮茶、饮茶的器具。第五章讲沏茶的方法、各地水质的品第;第六章谈饮茶的风俗习惯及饮茶的历史;第七章征引历代文献,叙述古今有关的茶人茶事;第八章谈各地所产茶的优劣;第九章阐述在深山野寺、泉涧边、岩洞里等特殊环境下造茶、煮茶可以省略的一些加工过程和茶具茶器;第十章教人用绢分写茶经全文加以悬挂,以便于目
17、视之,口诵之,心记之。茶经是中国茶文化和中国茶道的经典是每一个茶人的必读之书。茶经的问世,不仅使茶风大盛,茶道大行,而且激发了文人学士研究茶学的兴趣,一时间蔚然成风,对茶文化迅速走向繁荣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第四章 中国茶道一、什么是茶道1、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最重要的范畴,是对宇宙万有的本质的概括和反映,至今没有统一的定义。2、茶道一词出现于唐代,最早见于唐人封演的封氏见闻录一书。该书记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副,以都统笼储之,远近倾慕于是茶道大行。”也就是说,茶道始创于陆羽。3、茶道与“道”一样同属东方文化,而东方文化往往没有一个统一的、准确的定义,所以
18、茶道也不例外,只能用心灵去感悟,不能用语言去概括,不可能也不必要给它下一个统一的定义。4、每个茶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瞬间感悟,从自己的角度,给茶道下一个能与自己的心灵、情感、人生体验产生共鸣的定义。5、日本茶道的鼻祖千利休,晚年总结自己毕生研究茶道的体会时,只用了一句话:“须知茶道之本,不过是烧水点茶。”6、周作人先生在吃茶一文中说:“茶道的意思,用平凡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实中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 7、东方文化要靠各人的慧根去参悟,而各人的所悟是不一样的,所以每个茶人都有自己心中的茶道。茶道给人的感悟是无限多的,给人的想象空间是无穷大的。8、茶道
19、有它的核心精神,有它的哲学内涵,所以茶人对茶道的感悟虽然各各不同,但异中有同、同中有异的。否则的话,茶道也就不存在了。二、茶道的核心精神1、茶文化之所以能形成,饮茶艺术之所以能升华为道,归根结底,是人们对茶怀有深厚的感情,进而移情于茶、寄情于茶的结果。2、茶有很多的功能、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相契合,并且能与中国文人的精神世界产生共鸣。于是茶凭着美好的内质进入人的精神世界,尤其是进入了文人的精神世界,得以成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并从中获得了自己的灵魂。3、文人是茶人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有深厚的文化修养,有超出世俗的人格特征,有深刻的思想,有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而且通常都受到过儒、道、佛三家思想的
20、影响。他们对茶事活动的参与,极大地推动了茶文化的发展,是中国茶道获得丰富而深刻的精神内涵的主要原因。4、中国茶道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吸收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精华,充满了智慧的哲学思辩,积淀了厚重的道德伦理和人文精神,其核心精神可以归结为四个方面。(一)闲适。闲适就是放弃或者暂时淡忘对人生终极目标的追求,而注重享受人生的过程。也就是放弃或暂时忘却胸中时常涌动着的期待、渴望、焦虑、忧患,还有雄心壮志等精神负荷,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静和自由。丰子恺先生称之为“暂时脱离人世”。 人们把这样一种生活追求寄托在品茶上,从中获取身心的闲适,于是中国茶道便有了“闲适”这一核心精神。闲适人生的目的,是解除人类一
21、切习惯的迷障,恢复人的本真,从苦涩的人生中品出甘甜;从劳累的人生中,偷得浮生半日闲,放松一下自己;从枯燥的人生中,创造住一种隽永的情调,从理性的压抑中解放出来,使生活变得富有诗意。闲适也可以理解为在日常生活中,创造出一种超然洒脱的人生境界来,使人生“在枯寂之中见生机的甜美”。而要达到这种境界,最方便的方法莫过于品茶了。(二)乐生乐生思想源自到家。乐生就是珍惜生命,享受生命的快乐。乐生是道家的核心思想之一。道家强调人要善待自己,而善待自己的最好做法,就是把生之快乐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庄子说:“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受道家思想的影响,中国茶道提倡人不可被往世来生之说所迷惑。往世是无法追回的,来
22、世是虚无缥缈的,珍惜今生,把握今生,享受今生的快乐,才是人生的正道。茶道中所寄寓的快乐不是感官刺激的快乐,不是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快乐,而是放下了心灵的重负,脱下了人性的枷锁之后的快乐,是一种极其纯净、深度宁静的快乐。这种快乐能使人获得长久的平和、宁静,并能使人从中感悟人生的真谛。乐生与闲适是紧密相连的,你必须先闲下来才能感悟生的快乐。虽然我们也可以通过其他的途径享受到这样的快乐,但最简便易行的方法,莫过于把生命沉浸于茶了。(三)中和“中”是中庸、中正,“和”是和谐、调和。 “和”是儒、道、佛三家共通的哲学思想理念。对于茶道中的“和”,儒、道、佛有共同的认识,但有不同的诠释。在儒者的眼中,“和
23、”是中,“和”是度,“和”是宜,儒家据从“和”的哲学理念中推衍出“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庸之道”就是一切恰到好处,没有过头也没有无不及。在情与理上,“和”表现为理性的节制,而非情感的放纵;在举止行为上,“和”表现为适可而止;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和”表现为与天地万物和谐共存,融洽无间;在人与社会及人与人的关系上,“和”表现为和衷共济,敬爱为人。所以儒家在茶事活动中特别强调和敬之礼、谦和之仪,以朴实古雅,宁静致远为茶道美学的最高境界。道家对“和”有独特的诠释。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认为,天地万物都包含阴阳两个因素,人与自然万物都是阴阳两气相和而生的,人与自然万物来自同一本源,是一
24、体的,所以具有道家思想的茶人在茶事活动中特别注重亲和自然、回归自然,以品茶为媒介,追求一种忘我的、自在自得的、心灵与万物相优游的境界。古代的文人学士之所以喜欢到野外的泉水边、溪流畔煮茶品茶,提壶相呼,就是为了追求一种人与自然相融合的境界。佛家也讲“和”。佛家所提倡的“和”,主要表现为“调和、融和” 的中和理念,与儒家和道家大同小异。因为佛教是外来文化,在中国传播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所以吸纳了不少儒家和道家的哲学思想。由于 “中和”在茶道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涵,所以历代茶人都以“中和”为茶道的灵魂,把“中和”视为茶人的襟怀、茶人的境界。(四)虚静虚是排除心中的杂念,静是排
25、除杂念后心灵进入的空灵宁静的境界。现代高僧弘一法师对于什么是虚静有极其精辟的解释。他说:“心不为外物所动之谓静,不为外物所实之谓虚。”意思是心灵不受外物干扰叫做静,心灵不被名利欲望充斥叫做虚。虚静也可以理解为生命的绝对放松,是一种无牵无碍、清净无为的状态。在这中状态中,人超越了自身的生理局限性,从思想上泯灭物我的界限,达到人与自然之间最深刻、最亲密的关系。道家认为,茶是由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达到调和而生成的天地之灵物,因此品茶是人与自然沟通的桥梁,能使人由宁静进入虚静,从而达到与天地万物的融和,感受人生与天地万物豁然贯通的无上快慰,达到养生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道家、儒家主静,佛家更主静。
26、禅,(梵语Dhyana)直译成汉语就是“静虑”之意,即指专心一意,沉思冥想,排除一切干扰,以静坐的方式去领悟佛法真谛。可见佛家把静看作是修成正果,达到大彻大悟的不二法门。儒、释、道三教对静的理解在茶道中演化为“茶须静品”的理论和实践。中国茶道不仅以静为本,还时常以静为美。中国茶道中静是一种意境,静与美常常相得益彰。第五讲 中国茶道美学茶道是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去感悟的,如果这个过程没有一定的美感,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那就谈不上对茶道的感悟。所以茶道有它的美学形式,有构成这种形式的要素。中国茶道的美学形式有鲜明的民族特点,与茶道的核心精神一脉相承。中国茶道美学最本质的特点是以无法为有法,一任自然
27、,轻松随意,与闲适、乐生、中和、虚静的茶道精神完全一致。因此,中国茶道美学重内质,轻形式,在泡茶、品茶的过程中没有繁文缛节,没有矫揉造作、画蛇添足的东西,形式处于非常次要的位置。构成中国茶道美学的要素有六个,分别是:茶美、水美、 器美、境美、人美、艺美。一、茶美要想在品茶的过程中获得美的享受,并在这个过程中感悟茶道,首先要有好茶,否则一切都谈不上。好茶的基本标准是:1、鲜嫩匀净 。2、润泽光洁。3、香型突出 ,鲜爽 、持久、纯正。4、汤色鲜明、清澈明亮 。5、滋味醇、厚、鲜 。二、水 美有了好的茶叶,并不意味着就一定能泡出好的茶汤。因为:如果没有好水,茶叶再好,也泡不出好茶来。古人认为,水是茶
28、之“体”,“茶性必发于水,八分之茶,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试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可见茶叶蕴含的幽香,是要靠水来发挥和承载的,水质不好,茶的色、香、味都会受损。中国茶人对水的品鉴,往往与某些传统文化理念紧密相连。也正因为如此,中国历代的文人雅士总是不厌其烦地探讨水质高下。综合分析历代茶人的品水理论,可以归纳为一个“品水五字诀”:清、活、轻、甘、冽。(一)清。即要求水质清澈透明,没有沉淀物。如果水质不好,茶叶的色、香、味就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二)活。水贵鲜活,有源有流。 “流水不腐”,活就是要求水有源有流,不是静止的死水。不管水有多清,如果不活,都不适宜饮用(比如不流动的潭水)。
29、但也不是所有的活水都适宜煎茶饮用的,这里有个“度”的问题。古人认为激流瀑布之水不宜茶,因为“其身气盛而脉涌,缺乏中和淳厚之气,与茶中和之旨不符”。这是中庸、中和理念的一种折射。(三)轻。就是水的比重小,分量轻,水中的矿物质和金属离子含量少。轻也是古人品水的一条重要标准。清而轻的泉水是煎茶的理想用水。现代研究证明,每500毫升水含8毫克以上钙、镁离子的即为硬水,而含钙、镁离子少于8毫克的则为软水。用软水泡茶,茶的天然品质不受损害,茶汤的色、香、味俱佳;用硬水泡茶则色、香、味俱减。(四)甘。甘就是水喝进口中略有甜味,正如王安石诗句中所说的“水甘茶串香,故能养人”。水甘是天然的,较为难得。凡水泉甘者
30、,能助茶味。(五)冽。冽,意为寒、冷。古人认为水“不寒则烦躁,而味必涩”。寒冷的水尤其以冰水、雪水为佳。这种看法有一定的道理,水在结晶的过程中杂质下沉,而上面的结晶物则比较纯净。古代文人喜欢敲冰煮茶,既是追求清冽的水质,也是追求一种浪漫的境界。清、活、轻、甘、冽,这五条标准,是古人凭借感官直觉总结出来的,即使不是十分科学,也很有道理。但如果任意突出某一条,就可能步入歧途。三、器美茶器原指制茶的器具,后来词义扩大并发生转移,专指煮茶泡茶的茶具。茶具和茶的关系,跟水和茶的关系一样,非常密切,茶具的好坏,同样影响着茶汤的质量。所以古人说“器为茶之父,水为茶之母”。茶具是构成中国茶道美学的一个主要要素
31、。茶具之所以受到茶人的高度重视,不仅因为它影响茶汤的质量,更因为饮茶艺术既然进入了人们的精神领域,与饮茶的有关种种,也就渗透了人们的审美要求。于是,茶具在品茶过程中,一方面作为实用器皿出现,一方面又游离了实用功能,成为独立存在的一个审美对象。茶具是茶文化天地中一个独具体系的领域,人们通过茶具将茶直接与文学、书法、绘画、雕塑融合在一起,增添了品茶过程的文化内涵和韵味,形成一个诗意的境界。随着茶文化逐步走向繁荣和精致,茶具文化形成了,并且成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不同的茶具体现出不同的风格,蕴涵了丰富的文化内容。目前最具代表性的茶具有三种,分别是陶瓷茶具、紫砂茶具和玻璃茶具,它们各有其特殊的历
32、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在这三种茶具中,陶瓷茶具的历史最悠久。专用的茶具最晚在西汉时就已经出现。东汉以前的茶具大多为陶器,偶然也有用金属或天然的竹、木材料制成的。到了东汉,瓷器烧制成功,瓷器茶具也随之诞生了。陶器茶具和瓷器茶具合称陶瓷茶具。明朝以前的茶具基本都是陶瓷的。到了明朝万历年间,紫砂茶具诞生了。紫砂茶具性能优越,美得朴实,美得沉稳。绝大多数茶人更加醉心于紫砂茶具,因为它不仅美得纯洁高雅,而且有着瓷器茶具无法比拟的优越性能。所以,紫砂茶具的历史尽管远不如瓷器茶具的历史悠久,但后来居上,迅速压倒了瓷器茶具,成为茶人心中的至宝,并且成为茶具文化的主干,形成了独特的紫砂美学。玻璃茶具,是上个世纪二、
33、三十年代开始流行的。玻璃茶具有它的独到之处,主要是茶叶之美,汤色之美能让人看得清清楚楚,令人心境的明朗。一把好的茶壶,一只好的杯子,能把人带进一个深远的、诗意的境界,使人瞬间感受到茶的美妙,进而领悟闲适、乐生、中和、虚静的茶道精神和生命的真谛。四、境美“境”既指环境,也指意境,中国茶道美学的境美既指环境美也指意境美,是在环境中营造意境。环境指品茶的场所,可分为自然环境与室内环境两类。对于品茶的自然环境,古人总追求的是朴野清幽,深远宁静。自然环境之美多种多样,但茶人所追求的,大概可分为五种类型:一是佛门寺庙的幽寂美。二是道家洞天的玄幽美。三是园林、小巷的幽静美。四是农家田园的清幽美。五是令人物我
34、两忘的悠远朴野之美。还有一种孤清美,是人在某种特殊心境下所追求的。在上述那样的环境中,茶人最容易与大自然进行精神上的沟通,茶人的内心世界也最容易与外部环境相交融,使人尘心尽洗,达到身心的放松和精神的升华。至于品茶的室内环境,总的要求是温馨、舒适、简洁、高雅,当然也讲究意境的深远。茶室最忌狭窄、昏暗、凌乱、俗气。好的茶室应当明朗宽敞,充满生命的气息,使人置身其中心境宁静、开朗,身心得到放松。五、人美1、从数量来说,人多则不美。比如出于某种目的而举办的茶话会,人很多,很热闹,对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加强人与人的沟通,心与心的交流很有好处,但肯定谈不上悠远的神韵和高远的境界。2、从“质量”来说,人俗
35、则不美。“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与高人雅士对坐品茗是美好的人生境界。但如果跟粗俗的人在一起,则根本无法品茶。所以“人美”既讲究人的数量,也讲究人的素质。六、艺美艺美指冲泡技艺高超。艺美的标准是时间、火候、水温、浓淡掌握得恰到好处,能冲泡出色、香、味俱佳的茶汤。当然,也要讲究冲泡过程的动作娴熟幽雅,但切忌烦琐、做作、夸张,要讲求自然流畅之美第六讲 茶道与养生茶道养生包括“以茶养生”和“以道养生”。“以茶养生”是利用茶天然具有的保健功能养生;“以道养生”是运用茶道精神养生。中国茶道的核心精神是闲适、乐生、中和、虚静,其中的每一点都和养生有关:闲适有利于养生,快乐地生活有利于养生,中和的心境有利
36、于养生,虚静的精神状态更有利于养生。一、以茶养生茶之所以具有养生的作用,是因为茶天然具有的某些药理功能,这些优越的功能,是其他植物难以比拟的。人类经过反复的分析研究,总结出茶的十大养生功能。(一)提神益思。茶叶是无酒精饮料。不仅我国在研究茶的医疗保健功效,世界上不少发达的国家也在研究。法国人类事物科研所报道:“一杯茶能提高工作效率,而且持续时间甚久。”英国皇家研究院的威廉史蒂更林认为:茶有促进脑细胞活动和增进精神能力的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茶的提神益思功能 主要由三个因素起作用。其一是茶叶中的茶碱、咖啡碱可使中枢神经兴奋并增进肌肉的收缩力,促进新陈代谢;其二是茶汤中的茶氨酸能提高人的学习能力
37、,增强记忆力,茶汤中的铁、盐对于血液循环中也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其三是茶叶中的芳香物质可提神醒脑,使人精神愉快,令人消除疲劳,提高工作效率。因而茶具有提神益思的功能。(二)利尿通便。茶的利尿功能,主要是茶中的所含的生物碱的作用。茶碱一方面能扩张肾的微细血管,增加肾脏的血流量,使肾小球的过滤速度加快,促进尿液形成;另一方面能刺激膀胱,有利于尿的排出。有的医学家用茶、水做利尿实验,结果显示,饮茶者在实验其间内的排尿量是饮水者的1.5倍,而排出的氯化物是饮水者的2.5倍。因此,多饮茶有利于预防尿道结石和肾结石,并可解除自来水中的氯化物的毒害。茶的通便功能,主要是茶中的所含的茶多酚和茶皂素的作用。茶多
38、酚能增强大肠的收缩和蠕动能力,茶皂素则具有促进小肠蠕动的作用。因此,多饮茶可以使人体内新陈代谢所产生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从而保障人体健康。另外,饮茶时全身毛孔舒张、微微出汗,人体细胞内新陈代谢产生的毒素随汗液排出体外。可以这样说,茶是使人体内各器官和细胞保持清洁的最佳清洗剂。(三)固齿防龋(q)。龋齿俗称蛀牙,是一种多发的口腔疾病。茶之所以能固齿防龋,是因为茶树能从土壤吸收氟这种元素并在叶子中贮存起来。氟有固齿防龋的作用(所以一些牙膏广告强调自己的牙膏是双氟加钙)。浙江医科大学做过这样一个实验:选择部分学生坚持每天用茶水刷牙漱口。结果,长期用茶水漱口的学生龋齿率降低80%。另外,茶多酚类化合
39、物能杀死牙缝中引起龋齿的病原菌,不仅对牙齿有保护作用,而且可以除口臭。法新社华2004年5月20日报道:依利诺依大学的牙周学专家克里斯蒂娜吴的研究表明,茶多酚在20分钟内基本能杀灭与口臭有关的细菌,杀灭率为90%。(四)消炎灭菌。我国茶叶质量检测中心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茶多酚对百日咳菌、霍乱菌、白藓菌等病原菌有抗菌作用,并能抑制流感病毒和导致胃肠炎的病菌。用茶水擦身或浴足,57周后,体癣、足癣症状可消除。茶叶文摘1990年第六期转载了日本食品工业学会的一份研究报告,该报告通过大量事实说明:茶叶中的儿茶素、茶黄素及茶多酚能有效抑杀导致肠炎的病菌,对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等多种致病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
40、用。当然,不同种类、不同质量的茶叶,其杀菌效果是不同的,其中以高品质的陈年普洱茶和高品质的绿茶效果最佳。(五)解毒醒酒。肝与肾是人体两个主要解毒器官,其中以肝脏的解毒功能最强。肝可在相关的酶的催化下,能把外来毒素及体内生成的毒素通过氧化、还原、水解、结合等反应转化为无害物质。肾脏主要是通过调节体液及酸碱平衡,经血液循环,以尿的形式把毒物与废物排出体外。现代医学研究已查明:茶可明显增强肝肾的代谢功能,并保护肝肾不受损害,从而保证肝肾的解毒功能。茶的解毒作用是多方面的。对于细菌性中毒,茶多酚等物质能与细菌的蛋白质结合,使细菌的确蛋白质凝固变性,导致细菌死亡。对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给人们造成的汞、铅、镉
41、等重金属中毒,茶可使这些金属沉淀并加速排出体外。对于轻度酒醉者而言,茶能醒酒,实质上也是一种解毒,即减缓乙醇对人体的毒害。人在饮酒后主要是依靠肝脏把血液中的酒精分解成水和二氧化碳,这个水解过程需要维生素C作为催化剂,饮茶一方面可补充维生素C,另一方面茶中的咖啡碱可加速肝脏对酒精的分解,从而起到醒酒的作用。但是,如果酒醉程度很深,则绝不能喝茶,尤其不能喝浓茶。因为茶中的咖啡碱会使神经高度兴奋,心跳更快。这就好比雪上加霜,不仅会加重酒醉的程度,而且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当即死亡。要切记!(六)降压降脂。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严重的会导致脑溢血而瘫痪、失语或死亡,我国成年人的平均患病率为4
42、.9%。茶叶中的咖啡碱、儿茶素能使血压管壁松弛并保持弹性,从而扩展血管的有效直径,使血压降低。茶叶中还含有少量的芦丁,芦丁也具有维持毛细血管韧性及降血压的功效。高血脂是指血浆中所含脂类(包括甘油三酯、磷脂、胆固醇和游离脂肪酸)超出正常水平。脑溢血、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肥胖症等许多中老年常见病,都和高血脂有关。茶中的儿茶素能抑制肝脏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的上升,并能与脂类结合,并使之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茶中的茶皂素可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日本流行医学调查结果表明,在60岁以上的人群中,没有饮茶习惯的人冠心病患病率为3.1%,偶尔饮茶者,患病率为2.3%,而连续三年饮茶者的患病率仅1.4
43、%。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对1600名心脏病患者的长期跟踪调查表明,平均每周饮茶14杯以上的患者,比不喝茶的患者在同期内的死亡率低44%。我国医学研究机构的调查结果显示:每天喝茶10杯以上者,高血压发病率比每天喝4杯以下者低1/3。(七)美容养颜。茶的美容养颜作用源自于它的保健养生功能。其一:茶中的儿茶素能与脂类结合,并使之通过粪便排出体外;茶中的茶皂素可减少肠道对食物中的脂肪的吸收,因此喝茶能达到减肥的目的,使人形体健美。其二:茶中富含锌元素,且易被人体吸收;而人体内有100多种酶含有锌,需要锌,所以喝茶能补锌,能使人的新陈代谢更旺盛,促进骨骼、器官、皮肤的良好发育。其三:茶中的维生素C及维生素
44、E,具有抗氧化、抗衰老的作用,能保持皮肤弹性,抑制色素沉积,预防色斑形成。其四:茶中的芳香物质能使人心情愉快,神清气爽,这样自然可以达到美容养颜的良好效果。其五:茶能帮助消化,利尿通便,使新陈代谢产生的有害物质及时排出体外,减少黑斑、褐斑、粉刺、暗疮的产生,使人的皮肤更有光泽和弹性。(八)护肝明目。茶能保肝明目主要是因为茶叶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儿茶素。儿茶素可防止血液中的胆固醇在肝脏沉积。前苏联的医学家曾对57名慢性肝炎患者做过观察,他们用实验证明了儿茶素对病毒性肝炎和酒精中毒引起的慢性肝炎有明显疗效。此外,茶叶中含有胡萝卜素,被人体吸收后,可增强视网膜的辨色力,因此多饮茶可明目。浙江中医院调查了
45、240例老年性白内障患者,结果表明:有饮茶习惯的老人白内障的发病率仅为不常饮茶者的50%。(九)防辐射抗癌变。1948年,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原子弹爆炸后的幸存者中,不少人因受到辐射而发生怪病陆续死亡。但有些人却不仅活了下来,而且很健康。科学家于是对数量众多的幸存者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嗜茶者以及迁移到茶区居住并大量饮茶的蒙难者,不仅存活率高,而且体质良好。这一调查使科学家对茶的防辐射作用发生了浓厚兴趣,他们于是进行了大量的实验。有的科学家用从茶叶中提取的茶多酚类化合物饲养白鼠,然后在用大剂量的、绝对可以致死放射性元素对白鼠进行辐射处理,结果发现,用茶多酚饲养的大白鼠大部分
46、存活,而没有用茶多酚饲养的大白鼠全部死亡,从而证明茶多酚抗辐射的作用非常显著。因此,日本人把茶称为“原子时代的饮料”,不少专家建议,经常接触放射源或天天看电视、天天操作电脑的人要多饮茶。现代医学认为茶是一种防癌饮料。茶中抗癌的有机物主要是茶多酚、茶色素、茶碱和多种维生素;抗癌的无机物主要是硒、锌、钼、锰等。我国预防医学院通过对140种茶叶进行活体实验,以大量数据证明:茶水具有阻断人体内致癌物质亚硝胺合成的作用,并能有效抑制癌基因与染色体的共价结合,阻断癌基因的遗传。我国预防医学院的研究结果显示,而在众多的茶叶中,以绿茶和乌龙茶抗癌防癌效果最好,每天坚持饮茶35克,就能起到阻断亚硝胺合成的作用,
47、且饭后饮茶比饭前饮茶效果好。美国对临床药物的使用一向有很严格的限制,目前也已批准将绿茶作为预防癌症的药物使用。(十)延缓衰老,延年益寿。长生不老是人类自古以来的梦想。现代科学研究证明: “长生不老”是不可能,但延缓衰老,延长寿命是可能的。关于衰老的原因,多数专家认为,人体内产生的过量的“自由基” 是导致衰老的主要原因。自由基是人体在呼吸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化学性质非常活泼的物质,它能使人体中的脂肪类物质氧化,在氧化过程中产生导致衰老的物质。这种物质在人的手部、脸部皮肤上沉积,就形成所谓的“老年斑”;这种物质在内脏和细胞表面沉积,则促使脏器衰老。现代科学研究证明:茶叶中所含的儿茶素有抗氧化、抗衰
48、老的功效;而茶叶中所含的草酸的抗老化功效是维生素E的18倍。中国科学院陈宗懋院士在茶与健康一文中介绍说:“瑞典科学家曾比较了红茶、绿茶和21种蔬菜、水果的抗氧化性能。结果表明,绿茶和红茶的抗氧化活性比供试验的蔬菜和水果高出许多倍。” 总之,茶的保健养生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古人对此的感性认识已得到现代科学的证明,所以有人称茶为“万症之药”。专家们则断言:21世纪的国饮仍然是茶。21世纪将是茶的世纪。但是,饮用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讲究科学。一般地说,失眠者晚上不宜饮浓茶,因为茶能提神醒脑,且多小便,会加剧失眠的症状。胃溃疡病患者不宜饮浓茶,因为茶碱能抑制胃内磷酸二酯酶的活性,促进胃酸大量分泌,影响溃疡面的愈合。孕妇不宜多饮浓茶,因为过量的茶碱、咖啡碱进入人体血液会对胎儿产生不良的刺激,影响胎儿生长发育。患严重动脉硬化、高血压的病人不宜饮浓茶,因为茶中的茶碱、咖啡碱、可可碱等物质会使神经高度兴奋,使脑血管收缩,有可能导致脑血栓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