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1895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doc(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浅谈极简主义艺术先锋者 彼得沃克摘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众多艺术设计思潮中的典型代表。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整体、简洁、抽象的特质和对自然环境与场地的合理运用,都非常出色的总结并推动了现代主义景观的发展。用更简洁的语言来说就是“少就是多”的理念。在当今的社会中彼得沃克就是这一风格的典型代表人物,本文也将详细的向大家展示彼得沃克及极简主义。关键词:极简主义,彼得沃克,影响,表现一 彼得沃克人物介绍 1.个人简介 彼得沃克,1932年生,当代国际知名景观设计师,“极简主义”设计代表人物,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理事,美国注册景观设计师协会(CLARB)认证景观设计师,美国城

2、市设计学院成员,美国设计师学院荣誉奖获得者,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城市设计与规划奖获得者。他有着丰富的从业和教学经验,一直活跃在景观设计教育领域,1978-1981年曾担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事务所。他最著名的著作是与梅拉尼西蒙合作完成的看不见的花园:寻找美国景观的现代主义。彼得沃克有着超过50年的景观设计实践经验。他的每一个项目都融入了丰富的历史与传统知识,顺应时代的需求,施工技术精湛。人们在他的设计中可以看到简洁现代的形式、浓重的古典元素,神秘的氛围和原始的气息,他将艺术与景观设计完美地结合起来并赋予项目以全新的含义。

3、2.生平简历1932年 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帕萨德纳市(Pasadena)。1955年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景观设计学学士学位。上学期间, 他曾经在当时著名的设计师劳伦斯海尔普林的事务所工作 过一段时间。这一切为他今后的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1956年 在伊利诺斯大学进行景观设计学研究生课程的学习。1957年 获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GSD)景观设计学硕士学位,并获 得美国景观设计专业优秀学生奖魏登曼奖。同年(另说 1958年)与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佐佐木英夫教授(Hideo Sasaki 1919-2000)共同创立了SWA(Sasaki Walker Associates)景观设计

4、事务所,其逐渐发展壮大,后成为美国 当代最著名的景观设计公司之一。1958-1959年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讲师。1959年 麻省理工学院访问学者。1973-1983年 担任SWA集团暑期学校主任。1976-1991年 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副教授,教授景观设计课程。19771978年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城市设计专业代理主任。1978-1981年 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景观设计系主任1983年 于加利福尼亚州伯克利市成立了彼得沃克合伙人景观设计 事务所(Peter Walker and Partners,简称PWP),标志 其设计风格趋于成熟。1988年-1991年 担任美国景观设

5、计杂志编辑委员会委员。1992年 出任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Charles Eliot主席1997-1999年 担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景观设计系主任2004年 PWP设计的纳什雕塑中心和Saitama天空森林广场两项目获 得了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专业大奖。2007年 PWP赢得2007年景观设计单元的国家设计奖(National Design Award for Landscape Design)二 极简主义极简主义(Minimalism)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现代艺术中重要的流派之一。又被称之为“极少主义”、“ABC艺术”、“初级结构”、“最低限度艺术”在现代主义艺术发展的后期,美国艺术家在绘画

6、,尤其是在雕塑领域所形成的一种艺术风格。也是唯一一个在美国发展起来并影响世界艺术和设计领域,成为了现代主义的最后一个重要的流派。这种艺术风格源于抽象主义,但又把抽象主义中依然存在的空间、形象等元素逐一简化掉,使作品呈现纯粹的几何形式,色彩精炼到起码的三原色,而空间被压缩成为最基本的二维形式;成为了真正的虚无主义。用数学体系作为创作的基础,从而排除一切能够引起幻觉和想象的因素,注重艺术的内在表现力。在经过了这种近乎极端的简化之后,作品留给观者的只有单纯的视觉和心理刺激。现在极简主义艺术就被彼得沃克(Peter Walker)、玛萨舒瓦茨(Martha Schwartz)等先锋园林设计师运用到他们

7、的设计作品中去,并在当时社会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争议。彼得沃克将极简主义解释为:物即其本身。(The object is the thing itself)。“我们一贯秉承的原则是把景观设计当成一门艺术,如同绘画和雕塑。所有的设计首先要满足功能的需要。即使在最具艺术气息的设计中还是要秉承功能第一的理念,然后才是实现它的形式。例如:柏林的索尼总部首先是一个公共广场,它的设计十分别致,令人难忘。但是它的设计与形象是在相互依赖中共存的。”三 思想的来源“献给我们学科,始于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这短短的17个字道出了彼得沃克一生成功的根本原因。也是让他成为极简主义代表人物的最重要的因素1925-1975

8、年是美国现代景观在世界上逐步树立起领导地位的时期,沃克与西蒙在看不见的花园中对在1925-1975年之间曾为美国景观设计做出过重要贡献的人物发展历程及其作品进行了详细介绍和深入研究,包括托马斯丘奇(Thomas Church)、罗伯特布雷马克斯(Roberto Burle Marx)、野口勇(Isamu Noguchi)、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an)、丹尼尔厄本克雷(Dan Kiley)、斯坦利怀特(Stanley White)、佐佐木英夫(Hideo Sasaki)、伊恩麦克哈格(Ian McHarg)、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lprin)和加勒特埃克博(Garre

9、tt Eckbo)等,以及如SWA、EDAW等一些知名公司。让人们能够系统而全面地了解美国现代景观设计师的工作和作品,了解什么是美国现代景观,其预期的发展目标是什么,以此来提升景观设计的作用、扩大行业的影响。 二战以后,当欧洲和亚洲国家进行战后重建,美国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学校、商业中心、办公区和居住区都快速成长起来。各个层级的政府和机构都在积极地树立新的公众形象,并且将这种形象嵌在他们所开发和投资的景观当中。1975年,彼得沃克在20多年的执业生涯后,回到了哈佛大学从事教学。这也给了他一个机会停下脚步去思考二战以后景观学科的得与失。彼得沃克思索:1940年代和1950年代,教育学家和历史学家所

10、预言的战后现代主义涅磐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耀眼夺目,事实上1970年代的人居环境并不是完美的,相反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应当勇敢无畏的新世界却如此的脆弱?从1977年春季开始,在彼得沃克执教的一系列课程当中,他试图对这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着手点是对二战前后活跃的景观设计师、艺术家和建筑师进行分析。他们都作了什么?他们的实践当中有怎样的社会和艺术上的预设?他们又对当今的文化有何影响?在彼得沃克的指导之下,哈佛的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而后在课堂中进行讨论,之后这个研讨小组扩大成更为正规的课程。1979年,梅兰尼西莫加入了这个课程,同时也帮助将一系列个案分析上升为对景观史上相当

11、重要的一段时期的回顾和总结。这本书就是这一系列研究、讨论和总结的成果。作为当今国际上最优秀的景观设计师之一,沃克以设计师的角度和视野来研究美国现代景观的发展。这本书不是一个简单的设计师的传记性文集,而是对这些设计师的行为、思想、关系和结果的研究,是对美国景观设计发展的本质与思想的宏观把握,是一部极为重要的景观设计理论书籍。如今,随着时间的推移,极简主义园林已经日益为人们了解和认可。彼德沃克是当今美国最具影响的园林设计师之一,由于他的作品带有强烈的极简主义色彩,他也被人们认为极简主义园林的代表者四 景观设计的风格特征 1.抽象、简化形式的运用 极简主义景观对抽象纯净的形式的运用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12、源于极简主义艺术和现代主义建筑等各设计门类的影响,又处于工业化大发展的时代,极简主义景观作品中对形式极致的提炼和简化,最终留下了形体中最基本的几何元素:三角、圆、方、椭圆等。成为了创作的母题,在不同系统中重复、交叠、呈现以几何形式为主的设计特征。这种形式的极度简化为成为极简主义艺术在景观设计中的最大表现。高度的简化,呈现出纯净的几何形态。 网格是极简主义景观作品中最常用到的系列化形式之一。也是一种均质的秩序形式。这种设计手段受到古典主义的影响。在20世纪早期网格构图成为了现代主义艺术和建筑中的标志性符号了。通过其重复性特点,网格抛弃了核心元素,并且把观察者的目光转移到外围,这样就暗示了一种连续

13、性的、无等级的秩序体系。也成为了极简主义景观空间划分的原则之一。体现在具体的景观元素中:规则的树阵、树列、水池等,都可以具体体现这一特点。在彼得沃克的关于城市景观的设计项目中,多采用网格这种既具有几何性质又具有序列化特征的景观设计要素,来体现极简主义景观设计的概念。 2.追求景观设计的自然造化性 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抽象的、规整的几何构图是远离自然地,但极简主义景观中所体现出的对时间、时空和四季变化的把握上。使得其具有独特的新的特点,那就是通过体验场所来体验时空的变化。景观设计从一开始就引入了大量变化的因素,比如非常重要的时间、气候等共同作用于景观的变迁。极简主义景观设计师擅用独特的艺术手法来

14、安排和反映自然变化。运用几何的,具有参照的,有韵律感,有规则的种种设计手段来使景观空间有其自己的内在涵义和地位。以“坦纳喷泉”为例,作品中利用大自然的水声、石头的静态平衡和重量感,沙沙的风声,闪烁的微光、迷离的雾气以及令人难以捉摸的灯光,隐喻出了巨大的内在力量,强调大自然神密的特性。季节性在设计中被赋予重要的角色,春夏秋冬都有不同景象的变化。喷泉景观成为了记录四季时间变迁的载体。比如经过彼得沃克精心挑选的石材,被呈螺旋形态放置在地面上,而随着日出日落,石头在地面上留下了不同的阴影,反映出了时间的因素。这种巧妙地设计具有神秘的特质,对时空的定义,暗示着超自然的力量。五 对当代景观设计的影响及意义

15、 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在园林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极简主义景观设计通过对形式的追求,材料的处理以获得景观的本体。使设计回到光线、空间、场所和植物这些造园要素中。极简主义景观设计中的严肃面貌、工整的形式、与公共环境容易吻合的特征,都使它越来越受到公众的欢迎,极简主义的景观设计必然有着持续的生命力。人们对于后现代的“矛盾”与“复杂”,解构主义“冲突”与“疯狂”似乎已经感到疲倦,更渴望在混乱的视觉冲击中寻求宁静和秩序,呼唤简约的回归,这也是现代极简主义景观产生并迅速得到广泛认可的前提。尽管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背景和动机,然而简洁性、规则式却反复出现,正是说明了人类对简洁、秩序的偏爱。只是同时我们

16、也应看到每个时代“简洁性”、“秩序感”背后所隐含的复杂背景,否则就会陷入见树不见林的狭隘境界。潮流的发展,总是不可避免地伴随着周期性的轮回和对社会的回应。潮流从一个极端到另一个极端,不断寻找着新的平衡。而面对热闹喧嚣、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人们更希望有一处简约宁静的圣地可以舒缓不安的情绪。因此,极简主义在未来的景观设计中将会得到更多的应用与发展。六 代表作品 1.哈佛大学唐纳喷泉 喷泉位于靠近哈佛校园的一个人行道交叉路口,由159块花岗岩大卵石组成,让人们想起殖民地居民辛苦地清理农田的历史经验。这个喷泉属于雾喷泉,从池中腾腾而起的水雾覆盖在柏油路,草坪上和树木周围。这些水雾是从32个喷管中喷出的

17、,虚无缥缈的雾给整个校园增添奇幻色彩。整个喷泉优雅独特,为来往行人和学生增添了富有动态的景观。 2.儿童公园 美国 加利福尼亚 圣迭戈儿童公园1987年,PWP事务所获得了对旧的内河码头旁的带状公园进行计划的权力,设计师们通过设置了一系列垂直于轻轨轨道的平行条纹强化了公园的平整感和直线性,有类似功能的还有公园及周边的机动车道,自行车道,溜冰道,人行道等。事务所又在1995年设计了公园的中心区域,他们在这里建了一个圆形倒影池。滨海大道与第一大道两边有意大利柏树,种植了冰叶日中花的土丘将铁轨与大道分隔开来。整个公园与传统意义上的花园不尽相同,为市民提供了新颖的休闲空间。七 感受领悟1. 彼得沃克设

18、计的环境中贯穿着人们的活动,提供了有实用功能的必需设施。同时,它又超越了这些层次,激发了人们本能的反应,向那些虚幻的相关文化提出了挑战。 与其将他的作品概括成一种风格倒不如说它们是一种合成和散布元素的有效的展示,它们包含着有形的、象征性的及精神方面的内容,而不是求助于强调独特的风格,这是个人艺术的独特成就。2. 在我看来彼得沃克之所以后又他现在的成功有两个重要的原因。其一是:“献给我们学科,始于兴趣,终于崇拜和热爱”这是他的一句座右铭,在他的生平中,他一开始并不是学习景观设计的,他曾经学习新闻学,但是后来对景观设计起了浓厚的兴趣,就转专业开始学习研究起了景观设计。并随着自己的兴趣越来越专研极简

19、主义景观设计。同时也研究探索了极简主义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的思潮。并开创出自己的特色风格。为了自己的兴趣而充分的发挥自己的人力物力去研究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样的他能不成功么?其二是:他的妻子玛萨舒瓦茨,也是他在哈佛教学时的学生。沃克在哈佛教学时遇到了自己后来的妻子玛萨舒瓦茨,出于共同的兴趣,他们很快就在一起并一起开办了彼得沃克玛萨舒瓦茨工作室,虽然最后因为两个认得风格产了严重的分歧,并离婚。但是在那段时间里以及以后皮的沃克的设计思潮有了或多或少的影响。并在一些建设集中产生了很好的效果。彼得沃克的极简主义更多的是从建筑的形式上来考虑的,从建筑学构图与艺术角度考虑,他以形式上的简约为设计的首要目的,而不是生态上的简约。这样的设计理念以来是并不为社会大众看好,但是随着沃克的各种作品出现在社会大众的眼前时。大家都深深地认同了他的设计风格。从而也让他成为了极简主义设计风格的领军人物。参考文献:1 朱伟.极少主义在国外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重庆建筑, 20052 里尔莱威 彼得沃克 极简主义庭园东南大学出版社 / 2003-07-013 百度百科 彼得沃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