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与余华小说的魅力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锋小说与余华小说的魅力毕业论文.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先锋小说与余华小说的魅力目录摘要(1)关键词(1)前言一、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1)(一)余华的生平(3)(二) 余华的写作背景(3)二、余华小说中的“父亲” (4)(一)解构、否定“父亲” (5)(二)亲和、认同父亲 (9)三、余华小说中审美特征(12)(一)叙事模式(11)(二)荒诞的存在(15)注释(18)参考文献(18)致谢 (19) 摘要在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是最具典型意义的代表作家,同时也是揭示人性最透彻的作家。他的小说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对暴力与血腥、苦难与死亡以及人存在荒诞性的冰冷描述上,还体现在他探索小说的叙事技巧上,如零度写作和黑色幽默等。本文就从余华笔下的“父亲”形
2、象来阐述其小说的写作特点。关键词余华; 父亲; 人性恶; 荒诞性现代以来的中国文学史,一向被看成是中华民族精神历程活生生的展本,那些伟大的作品如同前行的火炬,引导中华民族走向新生。那些杰出的作家总是被称之为“民族的脊梁”。而“启蒙”、“救亡”之类的革命主题,如“抨击”、“揭露”、“歌颂”等这类的作品则被看成是现代以来文学史上的点睛之笔。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先锋小说”大规模出现,这批小说作家以叙事革命为轴心,试图颠覆以往的文学观念和文学传统,这不仅完全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格局,而且对21世纪初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们代表着一种历史的话语,也代表着一个时期的真实写照。也就是这种
3、特殊的话语给寂寥的文坛平添了一点生气。一、先锋小说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意义“先锋”一词原为军事术语,指作战或行军时的先头部队,后来成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术语,最后为画家、作家,尤其是批评家所借用,是指某种甘为破旧立新作先锋的美学意图。所谓先锋精神,意味着以前卫的姿态探索存在的可能性以及与之相关的艺术的可能性,它以不避极端的态度对文学的共名状态形成强烈的冲击,这种先锋精神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中国文坛。当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自觉或不自觉地进入新的话语权利系统并形成主流意识的新工具时,以探索诗歌与小说领域的文革青年一代崛起了,并形成了强大的阵容和声势。他们以彻底的反叛姿态出现,远离政
4、治论争和社会焦点。他们不以教育者自居,不愿做民情上达者、政策的宣传者和时代的记录者。写作个人化、私人化,并不向社会承诺,也不与文化价值和精神意义相关联,更不在乎真理和终极性。对于这类小说,有过“后现代主义小说”、“探索小说”、“实验小说”、“先锋小说”等称谓,后来大家习惯上称之为“先锋小说”。先锋小说的文学主张体现在小说“是什么”、小说“怎么写”、小说“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学的“真实”与“虚构”的关系以及小说的本体与功能等几个方面。它们都最终归结到一个问题,就是文学思维方式的革命。先锋小说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有着特别的意义。首先,“先锋小说为中国当代文学注入了现代性精神和求异求变的创新
5、意识。它是新时期80年代文学向90年代文学发展的中转站,90年代以来的文学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它以及它的同道者新写实小说那里伸展开来的”。1先锋小说是文学上的形式主义,这种一度极端的形式发源于对形式的迷恋,形式被先锋派作家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其次,先锋小说作为现代性文化思想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以激进的结构、否定来反抗传统、历史和现实,否认僵化的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造成的荒诞现实与荒诞人生,表现了作家面对价值危机、意义丧失的荒诞现实、荒诞人生的焦虑与无奈。他们表面偏激尖锐,过多地流露出深沉、痛苦、悲哀与绝望的虚无主义情绪。但他们的心是热的,思想是很复杂的,他们不是唯恐天下不乱的狂人,而是一些关注
6、现实与人生,具有人道精神,急于改变社会现状和文学现状的创造性作家。在众多的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被认为是最具代表性的。他的创作贯穿了先锋小说从兴起到兴盛再到衰落的整个过程,清楚的反映了整个文学思潮的发展轨迹。(一)余华的生平在先锋小说作家中,余华是一位对传统最具颠覆性的作家。他于1960年出生在杭州,浙江海盐人。他的父母都是牙医,自己也曾当过五年的牙医,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他的文学灵感与故乡和童年记忆是密不可分的。他从小就感觉在家里有一种压抑和困闷,内心渴望自由。从事文学创作后,他就把这种压抑融入到了作品中。他总是可以用一种潇洒的笔调轻松地勾勒出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残酷的状态。(二)余华的写作背
7、景“余华曾经被看作是小说革命的先锋性拓展的代表人物,他的先锋小说也曾被看作是当代中国最生动地体现世纪末精神的作品”。2他的创作风格曾经深受外国作家川端康成和卡夫卡的影响,后来从他们的艺术模式中解脱出来,进而探索出一条独特的文学之路。伤痕文学是从政治和人的社会属性的角度来描写现实和苦难;寻根文学是从文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生存状态;余华既不是从政治,也不是从社会属性,而是从“存在”哲学上来写人生的困境,大大深化了对人生和社会的剖析。余华的小说把对人性的剖析及人的生存状态描写的淋漓尽致。他把人性之恶,即冷酷、残忍和暴力构成了他前期小说的全部内涵;后期的作品则转向苦难和死亡。其中,“父亲”形象贯穿了小说
8、的全部,从“父亲”这一形象的分析可以更深刻地了解余华小说的内涵。二、余华小说中的“父亲”父法的重新确立是余华回归理性世界的一个重要标志。在余华先锋作品中,从未有过“父慈子孝”的天伦之乐,“父亲”这个词对余华来说是没有感情的、冰冷的。在他前期的作品中,父亲只是一个符号,父与子是一对尖锐的二元对立体,父对子有的只是阴谋、暗算、冷漠和仇视,无一不显得卑鄙、无耻。在余华前期的作品中一旦出现父亲,孩子一代的劫难就早已被历史注定了。“在余华讲述的所有故事中,都暗藏着父与子的对立模式,这个模式被余华绝望地打入了一个反俄狄浦斯情结。”3余华在作品中向“父亲”投出了一个匕首,使父亲如此可憎可怖,阴险狡诈,而父亲
9、原应该有的神圣性、权威性则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后期的作品中,余华则用一种新的目光来审视父亲,使父亲脱掉了阴险的面孔,走进了另一种生活状态苦难。这里的父亲是勤劳的,宁静而不失尊严的,余华又使父亲的神圣、权威、尊严从轰然倒塌的废墟上重新确立起来。(一)解构、否定“父亲”在余华前期的作品中,“父亲”是被否定的,他对“父亲”只有一种排斥和叛逆心理。与弗洛伊德谋杀父亲的“俄狄浦斯情结”相反,余华的故事中总是父亲谋杀孩子,孩子永远处在父亲的监视与阴谋之中。“父亲”的阴险毒辣、诡计多端与愚顽无用、懦弱无能的孩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孩子在余华的作品中总是难逃劫数。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余华常常把作品人物
10、轻而易举地纳入到人性恶的领域,在这种非理性的世界里,人不需要掩饰,也不需要伪装,人的欲望本能呈现出某种赤裸裸的本真状态,使之成为一种人性恶的证明。读余华先锋时期的作品,使人仿佛走进了一个暴力的世界,文本中处处散发着一股发霉的死亡的气息。余华小说中对种种残暴、疯狂、阴谋、邪恶、变态、死亡等都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充分揭示出了人的恶行。“这源于余华对内心世界的认识,余华认为:暴力因为其形式充满激情,它的力量源自人内心的渴望,所以它使我心醉神迷。让奴隶们互相残杀,奴隶主坐在一旁观看的情景已被现代文明驱逐到历史中去了。他认为暴力来源于人类本性中的施虐和自虐冲动,某些社会暴力也是根源与这种野蛮冲动。”4
11、余华的作品对人性和生存状态的描写已经达到了极致。1、血腥、暴力、残忍人性恶是余华小说创作的主题之一,冷酷、血腥、残忍和暴力构成了他小说人性恶的全部内涵。这些都可以从“父亲”这一形象体现出来,如一九八六年中的中学历史教师,他作为一个“父亲”形象,在“文革”中受到迫害,被逼疯后失踪了,20年后突然回到家乡,但文革的创伤性记忆不断地回到他的意识里。后来他把自己的肉体当作是现实的事物,用墨、宫、凌迟等古代的刑罚在大街上表演了一场场令人惨不忍睹的对自身肉体的肢解,这些令人触目惊心的自残场面充满了浓烈的血腥气,而主人公却似乎有一种得意的快感。作品用疯子的幻觉记录了历史,可见历史是残酷的,是充满暴力和血腥的
12、。又如现实一种中山峰和山岗两兄弟,他们都是所谓的“父亲”。暴力和血腥在整部小说的字里行间流动,既不动声色,又触目惊心的向人们展示了一场亲人之间骨肉相残的场景。当山峰暴力而又残忍的踢死自己的侄子后,他恐惧了,以致山岗有计划的以一种奇异而残酷的方式轻而易举的处死了他。文中最后关于解剖和分割山岗尸体的描写更是让人感到恶心,医生们熟练地剥下山岗的皮肤,然后取出他的内脏、眼球和骨骼等,“人”像“物”一样被切割、被肢解,最后遗弃到垃圾桶或厕所中。这就像是一股寒气从那平静的叙述中扑面而来,也是余华对“父亲”的一种怀疑、否定和绝望。在世事如烟里,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父亲:“算命先生”为了自己长寿,不惜把五个儿
13、子都克死;“”以每个三千元的价格将六个女儿卖到远方,哪怕女儿们被买走后不久便被摧残致死他也无动于衷,最小的女儿为了逃避姐姐们的命运投河自尽,“”则与人讨价还价后以两千元的价格卖掉她的尸体;还有“”为了自己的健康长寿,不惜将自己的儿子送给算命先生,即使他知道儿子会被算命先生克死。难逃劫数中的“老中医”,他为了女儿的幸福,送给女儿的嫁妆竟然是一瓶硫酸,他认为只有毁了东山的面容,东山才能一心一意的对自己的女儿,但是结果却是他亲手葬送了女儿的幸福。他们都是余华笔下的“父亲”,或者罪孽深重,或者阴险狡诈,不是什么令人萧然起敬的人物。余华把这些人写成了豺狼虎豹,他们都是那么的冷酷无情,人与人之间相互残害,
14、哪怕是亲人与亲人之间都是那样的冷酷自私。2、无耻与荒谬在前期的作品中,余华笔下的“父亲”都是无耻的、荒谬的,这是对父亲人格的一种解构。“父亲”形象在小说中比较典型的应该是世事如烟中的“算命先生”,他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克死自己五个孩子为自己增寿,而且又用“采阴补阳术”每个星期采一位少女之“阴”以延年益寿。他的这种作为是无耻的,也是荒谬的,让人感觉他阴险狡诈,十分可怕。还有“”他作为“父亲”,竟然用自己的亲生儿子去换几只公鸡,把自己的健康寄托在几只公鸡的身上,感觉十分荒谬,也十分可笑。呼喊与细雨也应当算是这一方面的顶峰之作。孙广才他作为一个普通的人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他并非什么恶棍,基本上算是
15、一个安分守法的人,在当代小说中比他丑恶凶残的人物多如牛毛。问题在于,他是作为“父亲”被书写,表现的是“父亲”权威的丧失以及孩子们对父亲的蔑视和背叛的一面。孙广才这个“父亲”毫无疑问是一个十足的无赖,压迫无辜的孩子是他的拿手好戏。他总是破罐子破摔,并且把大部分精力都消耗在寡妇那张毫无诗意的床上。他的主要功绩是把本来贫困的家庭搞得一塌糊涂。在儿子舍己救人成为英雄后,他一下变成了“英雄的父亲”,这种称号令他陶醉,然而他却异想天开的以此来作为“脱贫致富”的机遇,并幻想政府因此会给予一些奖励。当梦想破灭后,他却无耻的去勒索被救者的家庭。贫穷加上愚昧就这样轻而易举的把“父亲”身上的尊严和自信全都剔除了,这
16、是一种最寻常、最简单的嘲弄,也是最高的和最根本的愚弄。他们都是依稀可见的“父亲”,也应该是有尊严、有权威的“父亲”,但余华却清晰而又彻底的诬蔑、丑化了这一形象,并且暴露了“父亲”虚弱、无耻和荒谬的一面,“父亲”的形象就这样被否定了。3、精神裂变余华的小说有不少都是以疯子和精神变态者为主人公,从而展示出正常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对立,这与他对生活的怀疑和批判有关。他的作品无论是从主题还是从形式上都与先锋文学的发展是同步的。他以本体论为核心去观察世界,并形成了一种无选择性、精神分裂式的结构为特征的叙事风格。他蔑视秩序的存在,在他的小说世界里的人物,尤其是“父亲”这一形象都可以看作是精神病患者。在现实一种
17、中,山峰和山岗杀人后都是神情恍惚,精神几乎崩溃。尤其是山岗,在山峰踢死侄子后表现的十分冷静,但是他的内心却是十分的可怕,他竟然设计出用狗舔脚心这么奇异而又残酷的手段杀死自己的弟弟。从这就可以体现出他的精神变态,心理不正常。难逃劫数中的“老中医”,为了女儿嫁出去后能够得到东山的心,出嫁时竟送了一瓶硫酸给女儿,目的是让女儿把英俊的东山的面容毁掉,这样东山就可以永远和女儿在一起。这种变态的想法让人无法接受,所以他也是余华笔下的精神分裂者。其实最具代表性的当数世事如烟里的“算命先生”,他已经九十多岁了,为了能长寿不惜克五个子女的年轻生命去为自己增寿;而且每个星期采一位少女的“阴”来补他的“阳”;为了不
18、让鬼判官来索他的命,在家院子里竟养了几只会打鸣大公鸡,以便把小鬼吓跑。自己的孩子都克死以后,还要收养别人的孩子继续“克”下去来替增自己的寿。这些行为完全就是一个心理变态者的表现。还有“”用自己的儿子去换几只公鸡,把自己的健康建立在公鸡打鸣上;“”则更没有人性,把自己的女儿当货物一样卖掉,最后连小女儿的灵魂也给卖了。余华以心理变态、意识混乱等种种奇异的感觉呈现出人与人相残的可怕现实。“父亲”在这里没有一点慈悲和尊严可言,他们都是以一个迫害者的形象出现,而且都有点精神变态。父亲与孩子总是对立的,孩子总是在父亲的阴谋和暗算中,受害者最终还是孩子。(二)亲和、认同父亲余华后期的作品主题由鲜血、暴力、人
19、性恶转向苦难与死亡,但是作品又集中地表现了余华的苦难意识,“苦难既是人的存在方式,又是人的体验和意识。作为存在方式,它是存在的象征,是对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的确认;作为体验和意识,它是人的情感、思想和精神的体现,是人在体验苦难且超越苦难中获取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向度苦难意识。”5小说由描写人性的恶去挖掘人性的善,开始表现家庭的温情和亲情,尤其是“父亲”的形象发生了跟本性的转变。早期的“父亲”是权利和暴力的象征,后期的“父亲”则更多是温情的象征,这也是余华寄托自己感情的一种方法。其中,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这两部长篇小说就是余华对人类的生存状态和苦难描写的代表作。余华借活着表达了他认识的真理:“人是为活着
20、本身而活着。”6活着就是一部人生寓言。它以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人的生活史为线索,讲述了一个古老的“败家子”的故事。作品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典型的“父亲”形象,他是一个纨绔子弟,早年不务正业,浪荡鬼混,致使后来命运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从富阔少沦为一介草民,令人惊叹的是在这里余华把人世间人生的苦难写到了极致。在福贵的这场苦难命运过程中,死亡成为一个无法摆脱的阴影。年轻时因为赌博成性和拈花惹草,他不仅将自己的富足之家弄得倾家荡产,而且还活生生地气死了自己的亲爹。从那次的精神震撼之后,他获得了道德上的认识,恢复了善良、同情和宽厚的人性,并且意识到了生命存在的意义,特别是被抓为壮丁死里逃生之后,他似乎更加深刻
21、地体会到了活着的不易和家庭的温暖。虽然他的生活陷入了极度的贫困,但他的精神、他的胸怀、他的眼光都变得更加宽广。遗憾的是命运捉弄人,苦难并没有因为他的改邪归正而放过他,相反,却更加变本加厉:先是儿子有庆突然死亡,接着女儿凤霞和妻子家珍的死亡,之后是女婿二喜和外孙苦根的死亡。一个个亲人都被死神以各种方式残酷地夺去了生命,最后只留下福贵一个人来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面对这样的命运,福贵没有被击倒,相反他学会了宽容和接受。余华在这里并没有全盘否定“父亲”,而是把“父亲”形象从人性恶转向人性善,开始认同和亲和“父亲”。如女儿凤霞送给别人之后又逃回家,福贵说:“就是全家都饿死,也不送凤霞回去。”儿子有庆死了
22、之后,福贵一个人埋葬他时,“用手把土盖上去,把小石子都捡出来,我怕石子硌得他身体疼。”所有这些亲情间的温暖,与余华前期作品中的“父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另一部同样表现人物命运的生存小说许三观卖血记,从某种意义上说承继了生存的苦难本质。它以博大的温情描写了磨难中的人生,讲述了某个江南小城里的运茧工许三观以卖血为生的故事。在这里,许三观的生存状态要比福贵乐观一些,但是贯穿全书的卖血历程也成了无法抗拒和无法回避的苦难历程。许三观的卖血是始于好奇,终于慰藉,一生共卖血十二次,除了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卖血滑出了自己预想的目标,在剩余的十次卖血过程中,有七次是为了一乐,一次是为了二乐,一次为了私情,一次为
23、了全家。他通过自己的血液让家庭一次又一次的摆脱绝境,让孩子们的生命获得了延续。余华把这个“父亲”写的有血有肉,他是用维持自己生命的最基本要素“鲜血”卖掉来维持整个家庭的生活,与以前的作品相比显示了人的亲情之美。作为“父亲”形象的许三观把别人的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这是余华作品的一大突破,整部作品写的最为成功的是许三观对一乐情感的前后变化。最初,许三观不愿接受一乐不是自己儿子的说法;而一旦确认自己做了九年的“乌龟”,他又不愿支付一乐闯祸欠下的医药费,强迫一乐去认自己的“亲爹”,甚至不愿用卖血的钱给一乐买一碗面条;然而,等到一乐为何小勇喊魂时,许三观和一乐的父子情深,那种超乎寻常的情感终于战胜了社会
24、的偏见和内心的自尊,甚至用菜刀在自己脸上划出血来,以标志再也没有什么力量能将他同一乐分开。这些都和余华前期的作品有所不同,是“父亲”从人性恶转向人性善的一大标志。“活着”原本是中国人的一种最朴素的生存愿望,也是人类最基本的一种生存要求。但是“活着”的背后又折射出一种对命运的自然承受。在活着与许三观卖血记中的“父亲”,他们血肉丰满,内涵深刻,也许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某种捍卫精神,但他们确实以自己的一生证明了自身的生命价值和意义。三、余华小说的审美特征在所有先锋派小说作家中,余华在主题和叙事上是最“冷酷”的一个,死亡成为描写最多的主题,他的小说以一种冷酷的笔调描写死亡和暴力、血腥和冷酷,并在此基
25、础上揭示人性的残酷和存在的荒谬。3.1叙事模式80年代,对“叙述”的发现曾是先锋小说的一大成就,“叙述”带给中国当代文学的巨大冲击至今余波未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对“叙述”的重视有时恰恰成了某些作家玩弄形式,逃避生活的借口。先锋小说作家把叙事本身看作是审美对象,运用虚构、想象等手法进行叙事方法的实验。余华是一位对传统最具颠覆性的作家,他的小说创新之处不仅体现在内容上,更体现在他探索小说的叙事技巧的形式上。余华在小说的叙事模式上所进行的大胆变革,颠覆了传统小说对生活的认识方式,开拓了一个新的审美艺术空间。余华用绝对冷观的叙述态度和超然物外的叙事语感从容不迫地向我们展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残杀场面,似乎
26、演示了一场清晰生动的人体解剖实验。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一)零度写作零度写作即用非人格化的冷漠叙述取代传统的理性化叙述,避免主观情感的介入,叙述者的正义感、责任感以及理想激情都烟消云散。“余华说;我寻找的是无我的叙述方式,在叙述过程中尽可能回避直接的叙述,让阴沉的天空来展示阳光。”7与传统的故事讲法不同,余华设计了一个冷漠的叙述者,并借助这个叙述者提供了观察世界的另一种视角,这种视角极端而又直截了当的使人看到另一副世界图景与人的兽性的一面。世事如烟中,余华用他所谓的“无我的叙述方式”,“可能回避直接表达”,把内在的揭示转化为外在的表演,叙述者可以沉静在一种虚静式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审美心态中
27、,在冷静客观的状态中淋漓尽致地展示死亡的场景极其给人生的种种影响。人物不仅只是称谓,如“算命先生”、“”和“”,这些完全符号化的人物之间的关系是散漫而无序的,这也是余华把他们命运不可知性的一种暗示。在语言的运用上,余华几乎从不放过任何有关死亡的想象性细节和现实性细节,并以有声有色的文字来刺激读者的感官,如“那沙哑的声音仿佛被撕断似的一截一截掉落下来”,这种叙述是呆板的,没有一点感情的。在现实一种中,余华以一种冷漠的叙述向读者展示了亲人骨肉相残的血腥场面,如小说中山岗虐杀山峰的场面,作者仅仅描写他的外部活动,但呆板的叙述将我们带到山峰被绑的树上,当山岗向他的脚底板上浇满了骨头汤,然后让一只狗去舔
28、时,我们才真正明白他的目的;还有是对山岗尸体解剖的描述上,都使读者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那种冰冷的关系。难逃劫数中的“老中医”和一九八六年中的“历史教师”也同样采用这种零度叙述的方式来描写。余华在先锋精神的笼罩下,为了达到冷酷和残忍的效果而精心设计的一种被称为“情感的零度”的写作策略。他没有用我们熟悉的一套语言去传达那种感情,而是把他的感情之火凝固在无需传达的原始状态,就像一个满腔热情的哑巴要求表达自己的感情,在生活的细雨中无声的呼喊。(二)黑色幽默黑色幽默出现在60年代,是一种把痛苦、欢笑、荒谬的事实与平静的不相称的反映,残忍与柔情并列在一起的喜剧,黑色幽默作家对待意外,倒行逆施的暴行,能像丑角
29、那样一耸肩膀,一笑了之。黑色幽默描写了整个社会的病态、死亡、无奈,人生在世生活就是一场左右为难的滑稽剧。这主要从余华后期的作品体现出来,他在苦难中引进了幽默,是为了缓解生活的苦难给心灵造成的伤害,使苦难的生活显示一种轻松和随意,喜剧化的处理淡化了苦难在生活中的沉重感。它表明我们不能选择生活,只有服从生活的全部安排,只有从乐观幽默来接受生活的一切,尤其是苦难,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活的轻松一些,温馨一些,这些就是余华“活着”的人生哲学。在余华的众多作品中,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目前黑色幽默发挥得最淋漓尽致的一部长篇。比起余华80年代的作品,许三观卖血记是一部繁华灿烂之后趋于平淡和艺术上高度简化的作品。余华
30、在这部小说里完成了叙述上的拨乱反正,表现为从暴力叙事向隐藏叙事的转变;从冷漠叙事向温情叙事的转变;从叙述人主体性向人物主体性的转变。其中作品中还加入了黑色幽默,这是书中的一大亮点。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人性的生动和生活的温暖虽然以人生的艰难困顿作为底子,其实幽默的叙述也深含着苦涩的意味。作品写的是苦难中的人生,但笔调却不无苦中作乐的意味。卖血是苦难的事实,但这一残酷的事实在小市民平庸而艰苦的生活中竟然获得了某种快意。卖血能挣钱,卖血使“身子骨结实”,卖血可以名正言顺地犒劳自己吃爆炒猪肝喝黄酒,从而卖血这一残酷的事实不断的被淡化。书中的人物在面对苦难和死亡的威胁时,总能在日常生活中忍痛作趣,这里有着
31、不等程度的黑色幽默。故事带有悲剧性,但又由一个接一个的喜剧场景组合而成。主人公许三观善于在苦难中依靠虚构和想象来对抗病痛和饥饿的煎熬,如“画饼充饥”等。而当他再次受难时,当然不会忘记用他那拿手的小市民趣味来缓解苦痛。面对生活许三观超越了福贵,福贵对待生活只是忍耐和接受,而许三观是以幽默的态度面对生活,并且能在苦难中表现出一种豁达和乐观。这种幽默的运用,让人看了笑完以后有一种想哭的冲动,在笑的同时又对人物产生了一种怜悯和同情。(三)荒诞的存在人类苦难的蔓延最终把个人推到世界存在的极端领地,人只有陷入孤立无援中才能真正意识到世界是如此陌生,一切都变得不可思议,变的荒诞。荒诞是通过变形和夸张来证明整
32、个世界是荒诞的,人的生存是异化的。荒诞性是余华小说的重要标志,他既是现实世界的存在状态,也是人无法逃避的生活状态。在余华的作品中,生活的场面往往是一种极端化的场景,难以符合生活的逻辑和常规,很难与现实生活的常理相对应,这种生活场景大多是带有象征性的,它是需要用这种场景来表达命运世事的荒诞。一九八六年中的“历史教师”,他作为“父亲”在文革中深受迫害,发了疯,20年后重回小镇,但是文革的阴影总是在他的头脑中跳动。余华在作品后面突然穿插了血淋淋的场面,场面惨不忍睹。他手持利刃,在幻觉中用刚锯进行自我凌迟,似乎有一种令人解脱的快感,最后死在大街上。作品以这种血淋淋的场面展现了人物的荒诞,也揭示了人存在
33、本身就具有一种荒诞性。世事如烟中的人物大多数都是用数字代替,如、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暗示,暗示人物存在的荒诞性。尤其是作为“父亲”的人物:如把自己五个孩子克死增寿,并以奸淫幼女采阴补阳的九十多岁的“算命先生”;为了自己健康卖儿子的“”等。难逃劫数中的“老中医”,用他认为对的方法间接把女儿杀死,他的存在也是一种荒诞。还有就是活着中的福贵,亲人一个个的丧失生命是给富贵最大的打击和苦难。在一系列在死亡当中,并不是暴力和阴谋造成的,也不是人性恶直接导致的,但是这些痛苦却一个接一个的打击着福贵,最后让他一个人承受着所有的痛苦。福贵虽然还活着,但是他的命运也可以说具有一定的荒诞性。他们都是余华笔下的“父亲”
34、形象,他们的存在也都具有一定的荒诞性。在余华的作品中,荒诞存在已经成为人生存的一种状态,人无处隐藏,也无法逃避。在中国文学中,先锋小说的盛世已成历史,而在众多作家中,余华是第一个对人性揭示的这么透彻的人。他的小说独特之处在于他总是以平淡和冷漠之笔来写暴力和死亡,以此来证明人的兽性本能和人性恶的特征,进而对人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予以颠覆和反叛。他的作品从生存的颓废感、内心的真实、自我的分裂和语言的技巧来反观人类本身存在的意义和人性价值。在他的小说中,人们都如符号一样只是神秘命运的载体,在恐惧、暴力、荒诞,甚至死亡之间颠来倒去,丰富了当代文学对人的认识和对人性的反思,这也许就是余华小说魅力的真正所
35、在。注释:中国当代文学史,李赣、熊家良、蒋淑娴,科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2版,第202页。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研究,温儒敏、赵祖漠,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7月,第3版,第336页。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陈晓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64页。中国当代小说流派史,张学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第127页。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张炯,2005卷,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 第154页。余华研究资料,吴义勤,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298页。中国当代小说中的现代主义,张学军,山东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第302页。参考文献:理论与批评一体化,王达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后革命的转移,南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无边的挑战:中国先锋文学的后现代,陈晓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1月,第264页。唯美的叙述,张学昕,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天堂的哀歌,张清华,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12月。余华研究资料,吴义勤,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第29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