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主义思潮述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后现代主义思潮述评.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后现代主义思潮述评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简介 1、起源问题 “后现代主义”是五六十年代出现的一股西方文学潮流,后来逐步扩展至科学、哲学和社会学、美学、艺术、建筑等各个领域,形成一股蔚为壮观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作为一种文化思潮的后现代主义兴起的时间有几种说法,最为著名的是哈森的,他认为,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兴起的时间应以乔伊斯1939年出版的芬内根的守灵为上限。2、 何为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文艺思潮应该是整个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的一个激进的变种或侧面,后现代主义实际表征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化情绪。詹姆逊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进入了一个后工业社会的特定历史时期,物质匮乏问题得到
2、解决,西方理论的焦点由为人所控制和征服的生产世界,转入了人际交往的生活世界,传统意义上那种以主客二分为特征的理论模式被忽视,哲学探索只有从客体自在性和挂念自明性的主客二分的模式中超越出来,才能具有自主性的和选择性的生活世界。因此以文本间性为内容的新的理论模式就成了后现代思维的基本模式和表达方式。后现代主义大师波德里亚认为,后工业时代一个很明显的特征是人的本质和所谓的“现实”、“真实”的消失,剩下的是没有表象的没有内涵的符号。德国学者维尔市认为:后现代最突出的特点是对世界知觉方式的改变,世界不再是统一的,意义单一明晰的,而是破碎的、混乱的、无法认知的。因此要表现这个世界,便不能像过去那样使用哪个
3、表征性手段,而只能采取无客体关联、非表征、单纯能指的话语。于此可见后现代认知模式的变化及其所带来的与传统认知模式的巨大反差。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作为现代主义的发展和突破,是西方社会进入后工业时代的产物。它以解构哲学为基础,放逐了一切历史叙事的确定性,以消解价值本体的终极性和主体性为己任。在后现代主义那里,既不屑于对现实加以典型准确的反映,又不屑于表现主体对世界的审美态度和终极价值关怀。它所具有的怀疑精神和解构一切的姿态,及削平深度的策略,导致了反中心、反文化、反美学、反文学的极端倾向。因此,后现代主义可以被看作是由人类针对新的文化、社会和经济环境所设计的一套成规性阐释的体系。3、后现代主义的特
4、质哈森通过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进行对比创造出了一个新词“不确定内在性”来概括后现代主义的特质,以此来意指后现代主义的两个主要的本质倾向:即不确定性和内在性。不确定性是中心消失和本体论消失的结果,意味着在缺少本质和本体论中心的情况下,人类可以通过一种语言来创造自己及其世界,这一范畴具有多重衍生的含义:模糊性、间断性、异端、多元性、随意性、叛逆、反讽、变形等,它是对一切秩序和构成的消解,永远处在一种动荡的否定和怀疑之中。内在性则可以用散布、传播、推进、相互作用、交流及相互依存等概念来说明。哈森对后现代主义特质的上述分析是目前研究界较为认可的界定。二、关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对于现代主义和
5、后现代主义的关系至今没有定论,有人把后现代主义看成是一个独立的运动,既不是现代主义的延续,也不是它的反拨;而另一些人则将它看作是现代主义合乎逻辑的发展,这尤以哈森为代表。从时间上来看,后现代主义诞生于现代主义之后,而研究后现代主义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讲都离不开现代主义的参照。我认为,后现代主义不属于现代主义一脉.后现代主义虽然产生于现代主义内部,但最终却以颠覆现代主义的文化秩序而走向了一个新的文化世界,从而与现代主义有了根本性质的区别。由陆贵山主编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中,明确指出了这一点,书中还提到:从理论指向上来看,后现代主义要从根本上动摇现代主义对世界确定性的信念,瓦解个体信念支撑的精英文化秩序
6、,填平雅俗文化的鸿沟。在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图示里,没有了等级秩序和在场的优越地位,也没有了真实和虚构、过去和现在、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我们看到的是诸如对家乡中心的消解,对某种伟大叙事或“元叙事”的怀疑和对“稗史”、“新历史”的兴趣,对形而上的沉思的摒弃和对反讽与戏拟的使用,对终极意义的不屑一顾和对在羊皮纸上书写以获得快乐的迷恋,本体意义的确定性以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失去本体确定性支持后的游移、漂浮和不确定性这一切,表征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明显分界。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极端张扬,就没有“后现代主义主义”对“现代性”的极端消解。后现代主义正是在对现代主义提出的问题的思考中走上了
7、与现代主义完全不同的道路。 三、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历程 后现代主义进入中国是在80年代初,最早将“后现代主义”这一概念引入中国的是董鼎山,1980年12月,他在读书杂志上发表了所谓“后现代派”小说一文,向人们介绍了“后现代派”小说,随后袁可嘉又与1982年在国外社会科学上发表了关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一文,对这一思潮进行了较为全面的介绍。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最初被当做是现代主义一脉而被认识的,中国对后现代主义的介绍几乎是与现代主义同步进行的,最初介绍时甚至对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不加实质性的区分。1985年,美国学者詹姆逊来北京大学作了题为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的讲演,第二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了这部讲演
8、集,这才使国内学术界对后现代主义有了初步的了解。1、 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质的中国文学先锋文学:先锋文学是否属于后现代主义文学一直是有争论的。先锋小说的叙事特征、语言风格、精神象征等都带有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文本特质,但也有学者更愿意将先锋小说看作是“现代主义”的,最起码是“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相杂糅的。张颐武就认为实验小说“显示了由现代性向后现代转换过程之中的桥梁作用,也是由新时期向后时期转变的标志。实验小说将现代性的美学表征现代主义推向了极致,显示了80年代后期的激进的美学风格,但它却在这极致中暴露了现代性本身的困境和局限,显示了现代的伟大寻求在那一特定时期中的问题,因而也就显示了后现代性
9、的崛起。”我是赞成张颐武的观点的。即使先锋文学不能够作为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但是它所表现出来的明显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素是不容忽视的。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以前所未有的姿态颠覆着既有的美学原则和文学秩序,完成了由宏达叙事转向个人叙事、由有中心向无中心、由改变生活向适应生活、由超验向反讽的转向,体现出消解深度模式、非原则性、零散性、无我性、卑琐性、反讽、狂欢、种类混杂等后现代主义特征。一般情况下,人们将刘震云的塔铺、池莉的烦恼人生和方方的风景的联袂登场看作是新写实小说诞生的标志,此后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官人、不谈爱情热也好冷也好活着就好等小说相继发表,新成了一股新的小说创作浪潮。它既与先锋小说
10、迥然有别,也不是传统理念中的“现实主义”,它是一种既与现实主义有着某种联系,又有着自己独特美学风格的新的文本,是难以用即成的名词术语进行概括的。新写实小说一反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现实主义的理论,致力于平民百姓艰难的生存意识和生命状态的描写,借写庸人琐事达到对典型的消解,借抛弃理想达到对传统的反叛,对传统写实小说所固有的主体情感、价值判断和中心意识,都在“零度写作”和“中止判断”的实际操作中还原为生活的原生态,表现为深度模式的消解,恰与后现代主义所主张的“拆解深度模式”相应合。在这些小说中宏大叙事、启蒙的原则受到质疑,这无疑是一种“后现代”的态度。 王朔的小说:王朔的小说在嬉笑怒骂中存在着
11、一种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颠覆与批判。它的颠覆是在“一点正经没有”中消解主流话语的,反讽称为作家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在特定语境下,语言的字面意思和它的实际意义完全颠倒,而作者依然在不动声色的讲述着,让人感到啼笑皆非,在啼笑皆非中让人感到生活的荒诞。第三代诗歌:以韩东、欧阳江河、李亚伟为代表的第三代诗歌,在创作中所表现出来的多元选择中中心意识形态的解体,价值标准的松散和悬浮,道德观念的商品化和物化,个人作为主体的中空和耗尽,以及对社会乌托邦的放弃,被认为是与后现代主义全面接轨的标志。私人化写作:陆贵山主编的中国当代文艺思潮一书中,在讨论后现代主义文本的时候并没有提到私人化写作,李扬著的中国当代文学
12、思潮史却专门讨论了私人化写作。私人化写作对宏达叙事的弃绝表现出了典型的后现代立场。这些作家认为,在普遍记忆中,个人的经验和个人的记忆像水一样流失在沙漠中,这是一种极其残酷的叙事方式,因为它漠视了个人记忆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与传统的写作姿态彻底告别。这种旁若无人的叙述在客观上起到了疏离主流意识形态的作用,使长期生活在宏大叙事中的读者发现另一种生活的存在。同时,作家们也以一种阴柔的方式消解着存在于传统与现实中的官方意识形态和富有男权意味的话语霸权,完成了对现存秩序的实质性颠覆。2、透过现象看本质后现代主义在中国是在一个充满异质并置的全球化语境中对“他者”话语的一次“借挪式”的操作。对诸如解构
13、、异端、散漫、反讽、戏拟、模糊性、去中心、多元论、颠覆在场、拆除深度模式等后现代话语群的刻意追逐,使中国式的后现代主义带有明显的生硬拼贴和机械模仿的痕迹。这是从形式上来说的。但从接受的角度来说,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接受并不是一次盲目的理论追潮活动,它带有明显的话语策略的图谋。许多理论家认为,中国没有产生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现实土壤。这里暂且不谈中国有没有真正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要说的是,给人们心灵影响的不仅仅是经济因素,还有政治、文化诸因素,中国自50年代以来的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已经足以让人感受到历史的荒诞和人的被撕裂,残酷的现实使作家们对启蒙事业的疯狂趋于“耗尽”,转机由此产生。因此我认为,作家的这种
14、感受与后现代主义中所讲的“体验的是一个变了形的外部世界,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是相切合的。中国对后现代主义的搬挪是对形式的搬挪,而且这种搬挪是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进行的。可以说,8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国,但当时理论界热衷于探讨的还是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受到冷落,直到80年代后期,冷酷的现实无情的粉碎了人们的一次次狂欢、人们的心境又热转冷,知识分子对自己过去过分热衷于宏大叙事的行为产生了怀疑,后现代主义思潮进入中国的时机成熟了。通过上面的叙述,有一点让我感到疑惑,上面所谈的后现代主义文本是否就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思潮与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是否相同,或者说能否作为西方后现代主
15、义文化的结果?不少理论家认为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后现代主义文学,而经常被列为后现代主义代表的例如先锋文学、王朔模式等都是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惊人的相似,是后现代主义者过分夸大了这些文学当中的后现代主义的因素。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本与西方后现代主义以德里达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文化思潮就其表征形式看,的确存在着某种相似性。但是稍加分析不难看出,中国文化运动中的消解思潮与西方解构主义理论与实践无论是就解构的对象、解构策略还是文化的性质看都具有明显的差异。西方解构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是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化的一次彻底反叛,其主要的解构主义对象是西方理性主义文化内部语音中心主义和逻各斯中心主义特别是现代主义极端个性化、对深度
16、模式和意义系统的终极追求,以及对语言乌托邦的信仰。中国文化运动中的消解的指向明显是针对政治权利文化对其他文化场域的霸权地位,以及新时期以来建立在理想主义基础上的启蒙与人学主题。其次,就解构策略而言,西方解构主义主要是在以语言为媒介的读者与文本的相互诘难、相互压迫中进行,而中国文化运动的消解则主要是在价值观念的意识形态上立论。正因为消解的矛头指向不一样,策略不一样,所以结果也不一样。西方解构主义运动的结果是一场“跨越边界,填平鸿沟”的文化平民的运动,意义的寻找在文本间性中得以实现。而中国文化消解运动的结果是一场颇类似于西方现代主义文化运动的先锋文学运动,不仅消解了权力文化的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制造了雅俗文化之间的对立,先锋与大众之间仍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文学确实选择并接受了以解构主义为核心的后现代主义话语,但是这同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结果有着本质的不同。不知道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中国文学运用了西方后现代主义话语进行了“中国式的消解”,这种消解带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其产生的原因与结果与西方后现代主义有着本质的区别。阅读对象:中国当代文艺思潮陆贵山主编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文学思潮史 李扬著后现代主义陈晓明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