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5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19867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805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805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805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805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国荣,男,研究馆员,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研部主任、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主任。教育部考试中心兼职研究员;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客座教授;清宫史研究会副秘书长,以及中国档案报档案大观石室百言专栏的作家。作为明清档案研究专家,先后有清朝十大科场案、科场与舞弊、清宫档案揭秘等14项研究成果;主持了中国明朝档案总汇、明清宫藏台湾档案汇编、明清时期澳门档案汇编等16个明清皇宫档案编纂出版项目;承担了国家清史工程项目科举志科场案等课题研究工作;策划参与清宫秘档、故宫等纪录片的影视创作,并作为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特邀专家访谈40余项专题节目。明清皇宫档案的文化内涵与编研开发20世纪初,中国有三项

2、轰动世界的重大文化发现,一是河南安阳的甲骨文,二是甘肃敦煌的藏经,三是清宫所藏明清档案。历经时代沧桑和连绵战火得以保存下来的明清皇宫档案显得尤为弥足珍贵。目前,明清档案分存北京、台北两地,1949年,国民党政府带往台湾70万件,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1000多万件。这些珍贵的明清档案全面翔实地记载了当时的朝廷政务、皇室生活等内容,具有丰富性、系统性、权威性、唯一性。 档案见证历史,并昭示历史发展规律,应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明清档案的珍贵价值,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一是国家资治的佐证,如明清档案在香港与澳门回归、民族与边疆问题以及有关边界谈判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二是学术研究的金矿,迄今出版档案20

3、0多个专题,总计500余册,公布档案6亿多字;三是国家清史工程的基石,以清代档案的大规模整理为基础,国家清史工程,已出版档案100多册,完成300万件档案的数字化整理;四是地方和行业文化建设的名片,如为避暑山庄、淮安文化节、云南普洱茶文化节、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等庆典活动中与各省地、各行业先后合作出版或举办展览50余项;五是清史题材影视创作的根基,为大量历史题材影视文学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和素材;六是古建修缮的凭据。如故宫、恭王府、圆明园、颐和园等清代古迹的修缮、重建和布陈,都曾大量查阅利用清代内务府有关档案。另外,明清档案也是文化交流的窗口,不仅开展多方合作充分发挥其价值,还与日、美、韩、德等国家相继开展合作,使明清档案研究走出国门。明清档案作为国家珍贵的文化财富,其文化价值的开发工作必须树立正确的编研理念,为编研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如,选题立项要广开思路,由主要面向专家学者编史修志,转变为全方位多元开拓;开展系列开发的新型模式,扩大档案编研成果。注重编研结合,提升档案编研成果的学术含量;开放式编研,开展与相关单位的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另外,从出版机制来看,市场运作是实现编研工作良性运转的出路所在,即纳入市场轨道,实现编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