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0029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最新版抗战胜利70周年参观革命遗址社会实践报告范文集锦 篇一2015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举国上下各种纪念活动正如火如荼地展开。2015年7月13日至7月15日,苏州大学纺织与服装工程学院击水报社“足迹”小分队从苏州前往南京进行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收获良多。7月13日上午八点半,小分队成员于苏州大学北校区工科楼前进行了简单的出征仪式。下午两点到达六朝古都也是抗日名城南京。休整过后,队员立即开展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小队10人被分为三组,分别由三位大三队员领队。第一天,小队一组成员到南京悦来巷参观了抗战遗址,斑驳的巷道无声地诉说着那一段远去的历史;而另一

2、组成员则采访到了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秘书长王超,王超和队员们讲述了1213志愿者同盟成立的初衷、团队运作情况、团队定位、援助老兵的大体情况、今年的抗战活动和他本人参与扶助困难抗战老兵的感想,队员们油生敬佩之情。7月14日,小队依旧分为三组行动。一组由王瀚城带队前往南京大学采访南大历史老师,了解南京在抗战时的历史,并前往南京民间抗战博物馆采访这个民间组织的抗战情结;一组由陈思思带队前往参观南京大屠杀博物馆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一组由李鹏丽带队到位于五塘广场的向阳养老院看望抗战老兵。王瀚城小组到达南大后,幸运地采访到南大民国历史研究所姜老师,姜老师回答了队员们提出的关于南京大屠杀和纪念抗战胜利7

3、0周年的相关问题。姜老师表示,在12月13日成为国家公祭日后,国家各个层面对待南京大屠杀的态度越发重视,为了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各大高校也开展了很多活动,比如南大就出了一套日军侵华图集。而各界人士对于抗战遗址和抗战老兵的关注程度也越发重视,南京1213志愿者团队、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先生等能勇于承担起历史责任值得我们学习。对于年轻一代特别是学生,姜老师强调更要勿忘国耻,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南大采访结束后,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的参观也让队员们印象深刻,特别是对老兵的关注极尽细心与温暖。陈思思小组在参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大二历史档案馆时,从图片和视频、场景还原中目睹抗战期间的惨烈,深深体会

4、到战争的残酷与八年抗战的不易。虽然没有采访到馆长,但是在和参观的小朋友聊天的过程中,她们认识到“少年强则国强”。李鹏丽小组在几经周折后找到位于五塘广场的向阳养老院,经得工作人员许可后队员们采访到了95岁的石永固和91岁的邬汉忠老兵。两位老兵对往事仍记忆清晰,向队员们讲述了他们黄埔军校受训和抗战时的故事。石老说:“当时日本人入侵,很自然的就当兵抗战了,保家卫国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而邬老言:“战场是无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面对敌人你不能有丝毫的退缩!”抗战老兵,民族英雄,老兵精神,历久弥新!7月15日上午,活动的最后一天,小队来到南京市玄武湖进行宣传活动。近期南京市规划建设展览馆在进行纪念抗战

5、胜利70周年的图片展,很多中小学生到馆中参观。小队到场后,许多家长听闻苏大学子前来南京做抗战活动,主动要求合影留念,队员们也和小朋友及家长们交流与抗战有关的话题。之后,小队在玄武湖广场分发传单,向市民们宣传抗战精神,得到了很多市民的支持,两个小时的宣传活动很快圆满结束。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足迹”小分队队员们依据历史足迹,从历史、老兵、社会各界人士层层追寻探索,无论是实践能力还是知识都得以很大地提升。战争的硝烟早已弥散,但历史的血泪不能遗忘,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是每位当代大学生的责任与义务。“足迹”小分队,愿以己之力,将“爱国自强”的正能量传递,为抗战70周年献礼!篇二身为中国人,哪能不知狼牙山

6、五壮士;身在保定,哪能不知狼牙山;然而如果问你你知道狼牙山五壮士的名氏,问你五壮士跳崖的年月,跳崖的缘由,又有几人能答?教科书的文字也许只是记录了历史,而狼牙山这座山却永远承载了他们的足步。在这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应该去缅怀我们早该缅怀的先烈了。2015年7月16日,我们“八色光”一行8人集合去往位于保定易县的狼牙山。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并不漫长,却满怀期待,期待秀丽山光,更期待早些踏上先烈曾经攀爬的山路。下车忽然一阵眩晕感,阳光强烈,天空湛蓝,山峰高耸,林木苍翠,我被祖国的大好河山所震撼,但又想到曾经侵华日军给中国、中国人带来的伤害,心生怒气。狼牙山已经比较商业化,建了滑雪场等娱乐设施,但

7、起码在我看来,围绕红色旅游基地的商业化总是怪怪的,这种奇怪的感觉一直延续到狼牙山脚下,延续到我们看到狼牙五壮士的巨型雕像:历史已经是历史,后人不管是重修雕像还是围绕其商业化,这一切都无可厚非,毕竟山还是那山。踏着英雄走过的路程,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一直向顶峰前进。一路上,我们被秀丽的山色所吸引,但由于平常缺乏锻炼,在攀登的过程中,只能走走停停,在停下来休息的时侯,想想当年,五壮士在狼牙山附近战斗了很多年,对这里的沟沟坎坎、峰峰坨坨了如指掌。就凭这一点,在完成掩护任务后,他们完全可以甩掉敌人,胜利归队。但是,为了掩护主力部队和当地群众安全撤离,他们故意将自己暴露在敌人面前,牵着敌人的鼻子来到人迹

8、罕见的小莲花峰。为了围攻五壮士,日伪军出动1500余人,用上了大炮、飞机,但五壮士跳崖之前仅仅受了一点轻伤。随着不断地向峰顶接近,一边走着崎岖的山路,一边想着当年五壮士为掩护部队和群众机智的诱导日寇走向绝路的情景,心头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经过接近2个小时的山路,大家登上了主峰,五勇士纪念塔巍然耸立,塔正面有聂荣臻手书的“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九个红色大字,十分醒目。我们通过了解得知:原来棋盘坨主峰上的五壮士跳崖处仅仅是一个象征性的地方,真正的跳崖处小莲花峰距棋盘坨10多公里,荆棘丛生,山路险要,游人很难到达。站在位于棋盘坨主峰上的狼牙山五壮士纪念塔顶端,用望远镜可以看到小莲花峰上耸立的不锈钢钢

9、塔,但即使是站在这个象征性的地方,向下眺望深不见底的悬崖,也足以令人胆战心惊。马宝玉、胡德林、宋学义、葛振林和胡福才五位英雄为掩护群众和部队撤退,毅然地把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棋盘陀峰顶绝路,子弹没有了,他们就拿石头砸。在敌人的主力部队到来时,班长马宝玉用尽力气将最后一枚手榴弹投出去,顿时在敌人部队中央炸开了花。可日伪军发现了他们已经没有子弹,蜂拥向山顶冲来,并叫到“捉活的,捉活的!”马宝玉等人为了不让日伪军捉活的,宁死不屈,砸碎枪后壮烈跳崖。敌众我寡,他们从不在乎,仅五人却干掉了150多个敌人。他们永远是我们祖国的骄傲,民族的自豪。后来,狼牙山五壮士的牺牲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受到聂荣臻司令员的高度评价,他说:“他们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生亦何欢,死亦何惧,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真壮士!真英雄!下山很快,我们很累,整个大巴很安静,大家都疲惫的睡了。每个人又有一个英雄梦,在爬山的时候我也会把自己想象为五壮士之一,我想大家也是吧。但不同的是,在我们疲惫的时候,还可以安详的睡下,躺着的,靠着的,歪着的,而他们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