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民俗资料.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20493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1.9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狩猎、民俗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狩猎、民俗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狩猎、民俗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狩猎、民俗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狩猎、民俗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狩猎、民俗资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狩猎、民俗资料.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蒙古族狩猎民俗狩猎习俗:狩猎也称打猎、打围,蒙语叫“阿布”或“阿布拉胡”。狩猎曾是蒙古民族一种很重要的生产方式,是游牧民族一种古老传统习俗,曾经是他们经济生活的一项补充,通过狩猎不仅获得猎物,同时练骑射技巧,增强勇气,振奋精神,同时也保护了牲畜,是惊险有趣的体育和军事活动,是“男子汉的最大乐趣”。所以,打猎传统一直流传。打猎一年四季都进行,但是每个季节打的猎物不同,打的方法也不一样。春季打猎,主要猎物是野鸡、兔子。其规模可大可小,几个人、几十个人或上百人都可以,当天完成,用沙枪、布鲁打,或让猎狗捉获。 在春末夏初,芒种前后,围打黄羊。围打黄羊是一项远征而且是联合狩猎活动,规模为全旗或邻近几个旗

2、联合行动。先约定日期,三至五天在野地露宿,从远处连续合围。这种狩猎蒙古语叫“海达嘎阿布”。参加狩猎的人充分准备好茶、米、肉等饮食和食具,三五户合伙套车出发。围打黄羊狩猎是给显示快马、好射手提供的最好场所。 在夏季,去掏狼崽。这是小规模出动,几个人统一行动,发现狼窝洞之后,用灌烟火的方法,很轻易地掏出一窝狼崽子。 立秋之后,有一种特殊的狩猎是夜间进行。主要抓刺猬、獾子。因为刺猬、獾子是夜间活动,主要靠狗捉获。刺猬肉风味独特,吃起来非常香,獾子肉鲜嫩,油是治疗烧伤的特效药。 秋后冬初是打围的好季节。俗话说,九月狐狸十月狼。农历九月的狐狸皮和十月的狼皮毛质最好,打狼打狐狸,一人指挥统一行动。首先请一

3、位指挥的老猎人,一切由他来策划安排:打狐狸和狼,要包围、堵截、把口、撵跑、放狗等好多围猎手段,只要按指挥员的指示行事,围猎效果甚高。这种围猎活动,与前面围猎不同,所获得的猎物,不是让个人所有,而是平均分享。因为既然猎物天授,就应当人人有份,都有权利享受这种“天赐之物”,猎人不得独吞,这种习俗一直保持到今天。 冬季打围,主要是打野猪、盘羊和狍子等。当然,遇到其它猎物也不放过。打野猪要到深山老林,还要在山上过夜,所以有专人套车拉生活用品。 打野猪,一是靠狗,需要训练有素的好狗,猎狗发现野猪之后,训练有素的猎狗就会追赶野猪,见到有利环境之后会马上咬住野猪的耳朵不让走,这时主人赶到,如果围猎顺利的话,

4、骑上二岁牛大的野猪背上,抓住猪鬃,用刀子捅死。大野猪重达200-250公斤;二是勇敢灵活。打野猪是一种危险最大的狩猎活动,有时候会付出巨大代价。野猪的獠牙非常快,特别是四五岁公野猪的獠牙长四、五寸,就象一把快刀,能把小树打断。野猪和狗搏斗时,有时候多条狗被野猪打死,甚至人也会受伤。 打围有严密的纪律,有严格的规矩,大家都自觉遵守,若谁违犯猎规都要受罚,轻挨骂,重者挨打。每次狩猎活动中,只要聚集三五个人,每个人自觉地听从年长者的指挥。首领蒙语叫“嘎林达”,人再多了,大家公选“嘎林达”。大家在“嘎林达”的指挥下统一行动。大家对“嘎林达”非常尊敬,在休息时让他坐中间,喝酒时先给他斟酒,吃饭时先给他端

5、饭。狩猎场所收获的猎物,除打死猎物者获得规定部位外,其他人一律平等分配。狩猎时使用的猎具有猎狗、猎鹰、布鲁、套、沙枪、铁夹等很多。长期使用的传统猎具是猎狗和布鲁。狗,蒙语叫“喏海”,蒙古族喜欢喂养细狗。细狗体形细长,跑得快,性情温顺,易于驯养。它在家里不会任意寻找食物,若主人不给,宁可饿肚子卧着不动,也不偷吃食物。在野外决不捉羊羔伤牛犊,而是它们的保护者。主人放羊群时,细狗跟随主人跑在羊群前后,替主人看护羊群。晚上羊群回圈后,细狗在羊圈放哨,半夜一旦狼来了,细狗会狂吠不止,给主人报警。若狼胆敢进羊圈,细狗会与狼拼命撕咬,保护羊群。细狗用米汤、菜汤、骨头来喂养即可。细狗不仅保护畜群,打猎时能单独

6、或与别的狗合作起来捕捉大野兽。细狗抓获猎物之后决不随便吃猎物,等主人来,掏出猎物的内脏之后才进食。若细狗捉获兔子、野鸡等小型猎物之后,会用嘴叼着猎物送给主人。猎狗是牧民的得力助手。猎狗对猎人来说,是得力的助手和忠实的朋友,所以猎狗受害之后不能随便扔掉,把它拉回家,特别是训练有素的好猎狗受害之后,全家老小都为它悲痛,回忆起它一生抓了多少条狼,多少条狐狸,多少条野猪的战果,并认真分析这次受害的原因之后卸下脖套,在它嘴里放上炒米、黄油,拉到山上埋葬。 布鲁,布鲁是蒙古语,即打兔棒子。布鲁用榆木、桦木、柞木来制作。从山上砍下来之后,根据需要锯好,之后把木棍插入煮泡糜子的锅里或火灰之中放片刻再取出来,抓

7、紧时间用力弯成为弧形,用绳索绑好。等到晒干后,再用刀具进行修理,把它修理成“L”字形的圆棍子,把长40厘米,头部长20厘米。布鲁的头端部,把铅熔化之后包头,或在布鲁的头端部上钻眼,用皮条拴上黄铜锥子,这种布鲁叫“红高或都京”。这样处理,用时有劲而且杀伤率高。布鲁有“布鲁”、“红高或都京”、“哈雅木勒布鲁”等几种。亲历吉尔吉斯斯坦传统狩猎节2011年03月08日 19:46:05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3月5日,一位小猎人带着猎鹰观赛。当日,吉尔吉斯斯坦一年一度的传统狩猎节在伊塞克湖州乔尔蓬阿塔市赛马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新华网比什凯克月日电(记者沙达提

8、关建武)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每年春季和秋季都要举行一次传统的狩猎节,当地人称之为萨尔布伦节。在狩猎节期间,人们举办猎鹰捕猎、赛马和猎犬斗狼等活动,体验吉尔吉斯先民的游牧生活,复兴和弘扬传统的狩猎方式。今年春季的萨尔布伦节日前在距离首都比什凯克多公里的伊塞克湖州乔尔蓬阿塔市赛马场举行。吉尔吉斯斯坦萨尔布伦节联合会主席阿勒玛兹阿库恩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人们在狩猎节上使用弓箭、猎鹰和猎犬进行传统的综合狩猎活动。我们举办这个节日就是要复兴传统的狩猎方式。”节日当天的活动从中午时开始,观众席上座无虚席,旁边的坡道上也站满身着节日盛装的观众。首先进行的是金雕和猎鹰捕猎活动。金雕目光敏锐,可以在

9、强风中迅速有力的追击目标。一名男子骑着马,用绳子拴住一只狐狸标本,随着男子催马加鞭,“假狐狸”跑了起来,驯养师随即放开金雕,只听“嗖”的一声,就像超低空飞行的战斗机一样,金雕在几秒钟内成功完成捕猎,观众的欢呼声和掌声响彻整个赛马场。2011年03月08日 19:46:05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3月5日,一只用铁链拴着的狼与两条猎狗在狩猎节上搏斗。当日,吉尔吉斯斯坦一年一度的传统狩猎节在伊塞克湖州乔尔蓬阿塔市赛马场举行。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不过,也有一些驯养师的金雕当天状态不佳,未能抓住猎物。随后出场的是猎鹰。猎鹰在吉尔吉斯语中叫“巴拉班”,是深受游牧民族喜爱的

10、空中猎手。当天出场的猎鹰表现精彩,每次放出的鸽子和野兔都落入鹰爪。在捕猎过程中还出现了让人忍俊不禁的一幕:一只放出的野鸡,仿佛要证明自己的逃生能力,左拐右拐、三番两次躲过了猎鹰的攻击,仓皇狼狈的样子让观众哈哈大笑。最终,它还是成为猎鹰的猎物。然后是赛马比赛。当天的选手来自全国各地,都是十几岁的男孩。尽管看上去还稚气未消,但他们在比赛中都表现出专业骑手的素养。最后,来自比什凯克的号选手和他的坐骑获得冠军,奖金是索姆(约合美元)。最后的猎犬斗狼环节让狩猎节进入高潮,只猎犬分别以两只一组轮番上阵,与一条两岁的狼搏斗。为牵制狼,组织者将狼的后半身用铁链拴住。尽管如此,在与猎犬的对决中,狼还是占了上风,

11、三四只猎犬先后因重伤败下阵来。而后来出场的猎犬,因见己方出现伤情,甚至不敢向狼吠叫。当然,猎犬中还是有勇猛善斗者,两只黑色猎犬表现出众,它们在与狼的搏斗中毫不退却,并将狼的后腿咬伤。2011年03月08日 19:46:05 来源: 新华网 【字号 大小】【收藏】【打印】【关闭】 3月5日,一只猎鹰在狩猎节上捕捉野兔。当日,吉尔吉斯斯坦一年一度的传统狩猎节在伊塞克湖州乔尔蓬阿塔市赛马场举行。 新华社记者沙达提摄 中国北方的游牧民族地处中国北方、辽阔无垠的蒙古草原,是中国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驯服了骏马驰骋在辽阔的大草原上。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曾叱诧风

12、云,活跃在亚、欧两洲的历史舞台上。中国北方的古代民族,自古以来和中原民族就有着密切的往来。早在远古商周时的鬼,春秋战国时的戎狄、东胡、匈奴,秦汉以后的乌桓、鲜卑、柔然、突厥,以及公元12世纪前后的回鹘、契丹、女真族等,他们和中原的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互为影响。游牧民族接受了汉民族的农耕文化,使草原文化有了相当大的发展,汉民族从游牧民族那里接受了草原文化,学会了驯驭和使用马的技艺,增强了国家的实力。战国时,赵武灵王学习游牧民族的“胡服骑射”,以取代宽大的衣着和笨重的战车,成为历史佳话。马是游牧民族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骏马尤为牧民们所喜爱。汉武帝深知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为得到西域大宛马,先

13、重金以求,不得,又前后派大军十万远征,历时四年,才得到骏马千匹,并称之为“天马”。他任用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碑为“马监”,遗诏中计金日砥辅政,并因他平叛有功,封为诧侯。在唐代“安史之乱”中,唐肃宗曾借回纥精锐骑兵平乱,之后,立马市收购回纥马。公元758年册封回纥葛勒可汗为英武远威毗枷阙可汗,并嫁幼女宁国公主为葛勒可汗妻。可见马的使用是草原文化的标志之一,自古以来一直为农耕民族所重视,而且马的使用促进了农耕与草原两民族、两种文化的融合。内蒙古东部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一个最好的草原。“呼伦贝尔草原不仅是古代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且是他们的武库、粮仓和练兵场”,“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

14、游牧民族:鲜卑人、契丹人、女真人、蒙古人都是在这个摇篮里长大的,又都在这里渡过了他们历史上的青春时代。”中国北方古代的游牧民族,经过千百年来的融合与发展,已成为现代的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满、锡伯等民族,虽多已不再逐水草而居地从事牧放,但仍保存着草原生活的习俗,仍是骑马、放鹰、射箭等技艺的佼佼者。还生活在呼伦贝尔草原上的鄂伦春、鄂温克族,仍保持着狩猎、畜牧、林业等经济生活。他们都是草原文化的继承者,他们的民间舞蹈中,仍保存着草原文化的诸多因素。【返回】 天之骄子的英姿“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首来自一千四五百年前鲜卑语的古歌,读后,马上让

15、人联想到游牧民族驰骋在大草原上,以蓝天为帐篷,以绿野为毡毯的豪迈气概。生活在这种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牧民们心胸开阔、坦荡,感情质朴、豪放。长期的牧放与狩猎生活,使他们和农耕民族的安土重迁、乐天知命的性格正相反,练就了强悍、矫健的体魄和桀骜不驯、勇往直前的性格。在他们的民间舞蹈中,洋溢着来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机,是豪放与自信的“天之骄子”的形象。“天子骄子”一词,恰好来自2000年前的汉代,源于活跃在当时中国北方草原匈奴单于的信中。据汉书匈奴传的记载,匈奴孤鹿姑单于曾致书汉武帝称:“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信中,匈奴单于既肯定汉朝的强大,同时,又自比作天之骄子,那不可一世咄咄逼人的气势,

16、跃然纸上。使得汉代各君王一直保持高度警惕,以防止匈奴骑兵的突然袭击。之后的鲜卑、契丹、女真等游牧民族也都以此气势,人主中原,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则达到了顶峰,成为游牧民族最崇敬的英雄形象。游牧民族喜爱翱翔于蓝天的雄鹰,喜爱驰骋在草原上的骏马,于是,就把民族的感情、性格和来自大草原的气势,都融汇于鹰和马的舞蹈形象上。游牧民族也很喜爱大雁和天鹅, 这是因为当两种候鸟飞离草原时,预示着冬天的即将到来,让牧民作好越冬的准备,它们飞回草原时,又带来江南的温暖和新绿的春天。因此,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男子舞蹈经常出现鸿雁高飞的舞姿,而女性的动态,则常模拟天鹅的形象。天鹅也叫作鹄,它既象征女性的温柔、洁美

17、,又能体现出牧民妇女向往美好未来的“鸿鹄之志”。作为从事狩猎民族的舞蹈中,除上述动态之外,还常出现熊、虎、鹿等形象。这些民间舞蹈的风格特征和艺术形象的塑造,都源于数千年草原文化对游牧民族的哺育与陶冶,是牧民们继承古文化基础上的创造与升华。【返回】 游牧民族舞蹈的特点草原上的游牧生活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多是“逐水草而居”进行放牧,居住在便于搬迁的毡房(俗称蒙古包,即古代的穹庐)之中。除了祭天庆典、部落联盟、欢庆胜利等重大活动外,牧民们一般很难聚集在一起。魏书.高车传有“合聚祭天,众至数万。大会,走马杀牲,游绕歌吟忻忻”的记载,描绘了古代游牧民族盛大的歌舞活动。蒙古民族在“庆祝新可汗即位”“庆祝缔结

18、部落联盟”以及战争胜利后才“举部欢跳庆贺之舞”。至今蒙古地区仍保存有在一年一度的那达慕大会上欢聚尽情歌舞的风习。而在日常生活中,居住在草原深处的牧民们,或信马游缰放声歌吟,或坐下弹唱民歌故事。 所以游牧民族更长于歌与说唱,他们的舞蹈则多是适于在毡房附近或毡房内表演的形式。游牧民族的生活中一刻也离不开马,马与游牧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马是交通工具、运输工具,马肉可食,马乳可饮又可酿酒,马皮的用处也很多。牧民心目中马是不会说话的忠实朋友,马通人性、解人意,而且会关心主人,战斗中马可以帮助骑手摆脱困境,崎岖山路、茫茫草原马能识途。马可以加快速度赢得时间,无异于扩大了人手和脚的作用,至今马仍是打猎、牧放

19、、军事上不可缺少的工具,仍是游牧民族舞蹈中最为常见的形象。草原文化型民间舞蹈中马的形象不是外形的模拟,而是把马的特征和牧人对它的深切感情融会于舞蹈造型上,通过肩部的动作和上身的动态展示出来。蒙古族民间舞蹈“沙吾尔登”中,舞者“用双肩强弱鲜明的震颤、在平面上绕圆表现骏马的奔驰,双肩细碎的抖动来表现平稳、均匀的走马,双手伸展后,用双肩大幅度的绕八字生动模拟出雄鹰展翅翱翔的形象。”从这段描述中,我们既看到用肩刻画马的形象,又看到牧民们的审美情趣和只有他们自己才能深切体会与展现的风韵。这种形式的表演把游牧民族对大草原、对马的感情抒发出来,无需作人的跳跃和奔跑去表现马。游牧民族的民间舞蹈中,由于受到毡房

20、内场地狭小的局限,所以脚步的动作比较少,上身与手臂的动作则比较丰富。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区体验生活,依据人和马的形象,创造出各种“马步”,创作了蒙古族舞蹈节目如牧人舞牧马舞马刀舞,创作了哈萨克族舞蹈节目牧人舞牧马姑娘。在舞台上表演时,立即得到广大牧民和观众们的认可与赞誉,遂在牧区广泛流传。这种表现鹰与马的艺术形象与创作手法,不仅在蒙古、哈萨克族中,而且在柯尔克孜等民族的民间舞蹈中也得到继承与发展,增添了草原文化型舞蹈的艺术魁力。【返回】 蒙古族民间舞蹈作品荟萃蒙古族 鄂尔多斯蒙古族 时代节奏蒙古族 激情蒙古族 欢腾蒙古族 顶碗舞蒙古族 草原茫茫蒙古族 马驹儿蒙古族 小白驹蒙古族 组合(女)蒙古族

21、组合(男)蒙古族 女(碗)蒙古族 男(筷)蒙古族 组合(筷)蒙古族 组合杯【返回】贝.比依勒舞蹈一词在蒙古族方言中有不同的称谓:新疆蒙古族称自娱性民间舞蹈为“贝.比依勒”,称表演性舞蹈为“勃吉克”,而在内蒙古地区“孛吉克”则是舞蹈的通称。“孛吉克”一词最早出于元明时期,之前称“迭布色”,有“顿足、踏足、足蹈之意”。尚无统一的规范,保持着游牧歌舞随意性与灵活性的特征。“贝.比依勒”是在民间乐器托布秀尔伴奏中进行,托布秀尔音色浑厚、优美,演奏曲调活泼、旋律即兴、节奏性强,适于舞蹈者表演和即兴发挥。蒙古族舞蹈家称此为“托布秀尔乐舞”。另一方面,托布秀尔所演奏的乐曲以沙吾尔登命名较多,表演时多以沙吾尔

22、登一曲作为开始,又称这种舞蹈为“沙吾尔登舞”,并以它作为“新疆蒙古族最有代表性的舞蹈”。现在流传的乐曲中以沙吾尔登命名的仍有很多。贝.比依勒伴随经济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增强表演的艺术性多样成分。表演从托市秀尔乐手弹起沙吾尔登开始,毡房内围坐的人悠然自得地合着乐曲拍手合唱:“像水浪拍着河岸一样,苗条少女在起舞歌唱,弹起沙吾尔登舞曲,美丽的姑娘尽情跳吧!”这时姑娘们徐徐上场,或独自表演“梳妆”“照镜”,或双人对作“挤奶”“擀毡”,或揉肩、轻舞双臂犹如绿草迎风、碧波涟漪。小伙子们则模拟山羊顶角,雄鹰展翅或信马草原。表演中肩部动作最多,表示马与鹰的形象最出色。步法有:半蹲、别步、拖擦步等。其他表演节目

23、还有顶碗舞(舞者头顶一盛有水的碗,两手各持一双筷子,击筷而舞),阿查(一人将两腿跨另一人腰部,做下腰等动作的男子双人舞)等献艺。随着活动进人高潮,琴手兴致激昂,乐曲节奏更加欢腾跳跃。这时技艺高超的琴师大展才华,一会儿把托市秀尔置于胸前、肩上,一会儿又转向跨下、身后等,一面伴奏一面表演。贝.比依勒虽然只由一名乐手弹拨托市秀尔伴奏,但由于弹奏与舞蹈表演紧密配合,乐手还不时地模拟马的斯叫声,又有群众的伴唱,因而具有强烈的艺术效果。托市秀尔乐曲的内容也多表现马的形象,说明这种自娱性舞蹈仍保存着浓郁的草原文化色彩。托市秀尔这种乐器和哈萨克的冬不拉、柯尔克孜的库木孜、锡伯族的东布尔等乐器,是“我国北方古代

24、游牧民族中所流传的木质短颈拨弦乐器的后裔”。从乐器的源流特点上可以认为贝.比依勒是北方游牧民族古代舞蹈的遗存,通过乐器、舞蹈、乐与舞结合的表演形式,可使我们深化蒙古族与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文化特点。【返回】 安代是载歌载舞的民间舞蹈,流传于内蒙科尔沁草原哲里木盟,以库伦地区最为盛行。安代是由萨满“唱安代”“唱白鹰”(查干额利叶)跳神治病发展而来的舞蹈形式。过去以唱为主,后逐渐发展为今天自娱性的群众舞蹈。古代科尔沁草原上的牧民们遇到病痛或天旱不雨时盛行请萨满跳神,这是安代流传不断的群众基础。过去“唱安代”治病的活动,要择吉日在一定场地上按程序进行。开始前几个人把病人扶进场内,坐在事先准备好的长凳上

25、。旁边有两个男青年随时搀扶。病人(女)要把头发向前披散开,遮住脸面,双手合掌拈一灶香。众人围成大圆圈(少则数十,多则数百人),面向里圈,这时歌手到场中心唱传统的安代歌词,如“唱白鹰”开始。众人随着她唱和,挥帕、顿足,沿圈起舞,接着歌手们又用歌声劝慰病人跳安代时,病人穿白色长袍、散发遮面的风习,源于古代萨满的服饰。古代科尔沁草原崇春白鹰的“查干额利叶”(意即白鹰)教派,女萨满要穿白袍、挥舞白巾请神,以求神灵附体。因此,病人着白袍,散发,沿袭古风。群众唱和、挥巾、踏足歌舞,又有古代踏歌的遗意,旨在求得白鹰神灵驱邪去病,只不过增加了娱乐的成分。安代一词的含义说法不一,有说是“精灵的名称”,有说是人名

26、、病名或蒙古语中“抬起头来,欠起身来”的音转,反映出安代的多种功能。过去由于男女之间恋爱婚姻不自由,有些妇女会因之而得一种精神失常的病,人们为之“唱安代”是一种安慰与开导,使她的精神恢复正常。另一方面,安代得以广泛流传,则由于它具有群众性,是偏僻牧区一种娱乐活动。跳安代时,无伴奏乐器,有固定曲调和传统唱词,又可即兴编唱,为2/4拍。传统基本动作有“单甩巾踏步”“双甩巾踏步”“甩巾踏步跳”等,继承了踏地、顿足,载歌载舞的古老风习。元代史籍中多有踏歌的描述,如“直踏出没肋之蹊,没膝之生矣”“齐声才起和,顿足复分曹”“日斜看不足,踏舞共扶携”“踏歌尽醉营盘晚,鞭鼓声中按海青”等,至今跳安代仍有“快把

27、你的鞋底跺破”“让歌声随着脚跟起落”等歌词。现流传于内蒙古的“安代”,还有古代“迭布色”的遗风。安代继承与发展了古代蒙古族踏地、顿足的传统歌舞,成为新型民间舞蹈,对其他舞蹈、舞剧与戏曲也产生了影响。芭蕾舞剧草原儿女京剧草原小妹妹都曾从安代中吸取素材加以发展。当年元朝一些蒙古族官兵在卫戍地落户,与外族通婚后从事农耕劳动,他们在语言、服饰、习俗上都有很大变化。云南通海县内的蒙古族,他们的语言融入了彝语,衣着饰物受彝族影响,民间舞蹈“跳乐”和伴奏乐器与彝族近似。【返回】 筷子舞属表演性道具舞蹈,流传于内蒙古伊克昭盟地区。是婚礼、喜庆节日欢宴时,在弦乐及人声伴唱下,由男性艺人单独表演的舞蹈形式。舞者右

28、手握一把筷子敲击手掌、肩部、腰部、腿部等处。击打时肩部环绕耸动,腕部翻绕灵活,敲打的声音清脆,节奏鲜明,情绪热烈欢快。舞者时而转身打地,时而蹲跳打脚,各种动作基本上保持半蹲的舞蹈姿态。筷子舞的伴奏乐器有三弦、四胡、笛子、扬琴等,伴唱的歌曲多用伊克昭盟地区流传的民歌,以4/4拍、2/4节拍居多,表演往往是由慢转快,或原地、或行进,最后在快速表演的高潮中结束。现在已经有了女子集体或男女集体的编排。盅碗舞同属表演性道具舞蹈,亦称“打盅子”,是喜庆节日里单人表演的舞蹈形式。过去由男艺人表演。表演者双手各持盅子一对,用食指、无名指夹住上面盅子的边缘,中指扣于盅内,大拇指托住下面的盅子。两盅之间有空隙,可

29、以碰击作响。表演开始时,艺人坐于地毯上缓缓起舞,盅子随着音乐节拍发出规律的响声,或轻抖双腕,使盅子碰击,发出细碎清脆银铃般美妙的声音。然后舞者慢慢站起,两臂伸展、屈收,在胸前环绕,进退或绕圈行走。盅子美妙的声音随表演者舞动而缭绕不绝。伴奏乐器有三弦、扬琴、四胡、笛子等。乐曲多采用伊克昭盟地区民歌,如金盅(敖门代莱等。1950年代以后,盅碗舞多由女子表演,动作舒展流畅,柔美端庄,高潮时多作“板腰”“旋转”等技巧,技艺高超者还头顶燃灯或燃烛起舞,光影随摇曳,引人人胜。经专业舞蹈工作者加工,技巧与造型上都有了新的发展,成为典雅优美的女子独舞节目。伊克昭盟地处内蒙古农业区的河套平原,其民间舞蹈自然会受

30、到农耕文化的影响。筷子舞、盅碗舞使用的道具筷子、盅碗,都是农区常用的生活用具。这说明筷子舞与盅碗舞和农耕文化有关,然而舞蹈的技巧与表演风格,却不失草原文化的特色,是别具一格的蒙古族民间舞蹈类型。蒙古族继承了北方草原古代民族的文化并使之得以发展,在元代草原文化中曾闪烁过耀眼的光华,舞蹈方面有过卓越的成就。然而明清以来种种原因,草原文化的发展受到阻碍,许多古代舞蹈也失传,只见诸于文献资料记载。游牧民族“居无常所”的生活习惯,虽然是造成一些舞蹈失传的原因,但又有利于保存舞蹈中一些古老形式。若以文献记载为线索,从牧民们简单的表演找到一些古代舞蹈的遗存,对现实生活的艺术创作十分有益。【返回】 蒙古族民间

31、舞蹈的新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牧民有了相对稳定的游牧点,逐渐改变了“逐水草而居,居无常所”的生活状况,民间舞蹈的活动也有所改变。特别是广大舞蹈工作者深入牧区采风学习,搜集各种民间舞蹈,整理蒙古民间舞蹈基训教材,创作多样的新型舞蹈节目。而草原上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出现,便于开展群众性歌舞活动,促进了蒙古族民间舞蹈的飞跃发展。蒙古族民间舞基训教材的整理,是以蒙古族各种民间舞蹈,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一些民间舞蹈素材为基础进行的。整理过程中,蒙古族舞蹈家们在保持舞蹈的草原气息的基础上,同时突出训练性与规范化的要求,逐渐形成了系统的教材。教学实践中,又不断地从舞台节目中吸取新的内容,使教

32、材更为完整。教材中肩部与臂部的训练,基本上概括了蒙古族民间舞蹈中各种肩、臂的动作,有:硬肩、软肩、圆肩、甩肩、碎抖肩,硬手、软手、压腕、弹腕、翻腕等动作,而且使这些动作结合不同人物表现出来,使它们具有艺术生命力。马步的训练素材来源于本世纪50年代反映牧民生活的创作节目,把它们整理成循序渐进的“轻骑”“走马”“跳吸”“撩弹”“勒马”等各种造型的马步训练教材。有了这两个基训部分和其他训练与表演部分,就形成了具有蒙古族风格特点的系统教材。蒙古族舞蹈家们经过三十年教学实践后,1988年又在原教材的基础上编纂出版了蒙古族舞蹈基本训练教程,使教材更为系统、规范,在培训学员、演员方面,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蒙

33、古族舞蹈基本教程中,包括绕圆、拧转、横摆扭、拧倾等四种主要动律,包括肩部、上肢、下肢、腰部等训练部分,包括各种基本步法、马步以及跳、转等技巧训练。教材中除蒙古族民间舞蹈几种典型形式都有组合外,还附有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与组合。动律是一种民间舞蹈的精髓,是一个民族生命律动的形象化,又是舞者性格、气质、风貌的显现。从舞蹈专业特征上分析,它包括动作、身法、神态、造型、韵律以及音乐节奏等多种因素的融合体。该教程中,对于蒙古族民间舞蹈四种主要动律的提炼,是蒙古族舞蹈家们对蒙古族传统民间舞蹈、现代舞台艺术舞蹈,经潜心研究、融会贯通的艺术升华。并为其他民族民间舞蹈的教材整理,提供了宝贵

34、的经验。【返回】 反映草原生活新貌的创作蒙古族舞蹈家和热爱草原的各族编导们,长期在草原上和牧民们生活在一起,并以他们辛勤的劳动和艺术的灵感,创作出各种类型的、反映不同历史时期生活的优秀节目,歌颂开发草原、建设草原的英雄人物和他们的业绩,他们创作的许多节目至今仍在全国各地上演。根据游牧生活特征创造的“人与马”中“马步”艺术形象的出现,改变了蒙古族民间舞蹈只有丰富的肩、臂动作而缺乏多种多样步法的现象,使游牧民族的舞台形象更为英俊、潇洒,更为勇猛、剽悍,扩大了民间舞蹈表现力。随后编导们又相继创作了小马舞驯马手以及绿色的骄傲等,受到广大牧民欢迎。 鹰是蒙古族心目中英雄的象征、胜利的象征,摔跤手(鹰)等

35、节目,把草原之鹰矫健的形象和民族心理、审美情趣融为特有的气韵,体现在舞蹈节目之中。另外,具有较高艺术水平并为国内外所赞誉的雁舞鄂尔多斯盅碗舞挤奶员等节目,舞剧乌兰保达那巴拉金丝鸟东归的大雁白色源流剧目的成功演出,充分显示出草原儿女的聪明才智和草原文化之深邃。优秀节目的创作,不仅使演员得到大展才华的机会,而且促进了培训演员的工作。乌兰牧骑的歌舞活动1957年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诞生了“乌兰牧骑”,这支草原文艺轻骑兵队伍,掀开了草原舞蹈文化新的一页。乌兰牧骑人员少、组织精干、节目多样的特点,非常适合草原文化生活的需要。乌兰牧骑可以把歌舞送到偏僻地区、村落,在那里开展文艺宣传活动,同时又可以了解牧民们

36、的需要,并在深入生活的过程中,汲取创作的养料,及时编排新的节目,不断提高演出的艺术水平,丰富牧民们的文化生活。在乌兰牧骑建立以来的数个春秋里,他们始终活跃在边远牧区、农村,给文化生活贫乏的地区送去歌舞,作出了卓越的功绩。这正体现了草原牧民们坚韧不拔、勇于为草原繁荣献身的精神,即使是现代文化生活日益普及的今天,乌兰牧骑这种精神仍然是值得赞颂和学习的。本节内容讲述了蒙古族民间舞教学、创作和乌兰牧骑活动,是为探索从民间到课堂,从生活到舞台,又从舞台返回生活、回归大草原这一民间舞蹈的产生与反馈的规律。民间舞蹈文化的探索,不只是印证文化遗存和文化分析,重要的在于找出一个民族的舞蹈文化的实质,使它保存于规

37、范之中,运用于创作之中,使传统文化永远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返回】 图瓦人属于中国北方最古老的游牧民族之一,世代以放牧狩猎为生。目前,喀纳斯村和与其邻近的禾木村共居住着29 00多名图瓦人,他们使用的图瓦语属突厥语系,是中国现存的稀有语种,图瓦人信仰藏传佛教而又多“萨满”遗风。 有学者认为,图瓦人是成吉思汗西征遗留的士兵后裔,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们与现在的图瓦共和国同属一族。在喀纳斯,图瓦人聚居的小村庄是当地自然风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因着喀纳斯湖如画的美景和“湖怪”的神秘传说,图瓦人积极参与旅游业服务,成为当地的“富裕户”。生活在喀纳斯村的图瓦人通过出租房屋、出售旅游产品和从事旅游服务,去年

38、仅旅游收入就达到了人均4567元。 走进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拜访最后女酋长玛丽亚索(2012-11-08 08:49:51) 转载标签: 转载分类: 民族故事 原文地址:走进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拜访最后女酋长玛丽亚索作者:吴文杰.2010年1月23日,影友一行8人,两辆越野车,向北行驶500公里,走进传说中的敖鲁古雅中国最后的使鹿部落,拜访像神话一样神奇的鄂温克老人玛利亚索。给81岁玛利亚索老人敬献哈达、鄂温克风光画册和慰问金。玛利亚索的驯鹿点现在位于北纬52度寒温带的阿龙山,这里山高,林密,路险,雪深,今年冬季最低气温常在零下48.也许是严寒冬季冰雪山路太难行,也许是上苍有意考验我们是否心诚

39、,拜见玛利亚索老人,在路上竟花去了两天时间。第一天行驶400公里,傍晚才到达大兴安岭深处的阿龙山小镇,第二天天未亮就出发,本想上午就可以见到玛利亚索,可70公里的深山老林冰雪路整整行驶了八个小时,下午4点抵达,在太阳落山前十几分钟,让我们见到了这位有着传奇经历的神话般的八旬老人。.这七十公里冰雪山路,为半腿深的积雪覆盖,只有三十公分宽的两道车辙是坚实的,一不小心滑下,车就会陷到雪中,更危险的是侧滑,甩头摆尾这段路上,推车,挖雪,拽车N次,望着远方,遥遥无期,真让人绝望,再想到还要从条路返回,“重受二遍苦,再遭二次罪”,真叫人精神崩溃,好在影友互相激励,齐心协力,还是战胜难路,拍到深山老林中的狩

40、猎部落和玛利亚索。玛利亚索,许多人都称她为敖鲁古雅的最后部落酋长,鄂温克最后的萨满。玛利亚索是原奥鲁古雅部落酋长的妹妹,因是唯一健在酋长家族的长者,一直保持着鄂温克部落传统的生活习俗,是至今坚持原生态生活,一直坚持生活在山林之中,饲养驯鹿,保持着酋长般的尊严,在整个使鹿部落威信最高,所以被人们尊称为鄂温克使鹿部落“现代的酋长”。.玛利亚索现在一天中最高兴的事是觅食的驯鹿从山林中归来,争抢她手中的食盐;再有就是喂养山雀这些山雀也是老人的朋友,会时常飞到帐篷中,食取她手上的瓜子;还有就是和她一起生活了二十年“小徐子”聊天“小徐子”是一条狗,因为南方一个独行侠在玛利亚索部落生活了一个月,这条狗成了她

41、的朋友,每天在山林中玩耍,小徐姑娘走了,老人留恋她,就给狗取了这个名字。帐篷中有两张床,一张是老人自己的,一张是这条叫小徐子的狗的。“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敖鲁古雅”是鄂温克语,意为“杨树林茂盛的地方”,敖鲁古雅鄂温克是中国最后一个狩猎部落,是中国唯一饲养驯鹿的民族,因此人们也称他们为“使鹿部落”“使鹿鄂温克人”。一般人对驯鹿的印象顶多停留在圣诞老人的雪橇上面。但在中国,这种动物只有大兴安岭的敖鲁古雅才有700多只。只有鄂温克人才是它们真正的朋友。正像它的名字“驯鹿”一样,那是一种十分温顺的动物尽管无论雌雄都长着一对大角。驯鹿对鄂温克人有着经济和精神的双重意义,在经济上,它

42、为鄂温克人提供了衣食住行;在精神上,它被萨满教认为是人和神灵交流的媒介。鄂温克人非常疼爱自己的驯鹿,除非特殊情况,绝不轻易伤害。他们给每只鹿都起了名字尽管外人看来那根本就没区别;他们给驯鹿戴上小铃铛;不让孕鹿和幼鹿驮重东西,完全把鹿当成了自己的家人。驯鹿也确实是一种有灵性的动物。每当夜幕降临,驯鹿便三五成群地离开宿营地,到密林中寻食,天亮了便自动回来。它们觅食能力极强,即使冬天大雪封山,它也能用宽大的前蹄扒开一米深的积雪寻吃苔藓。政府为了改善使鹿部落的生活条件,将奥鲁古雅乡由满归山林中搬迁到根河市郊,可下了山的驯鹿,很多因适应不了圈养的生活而病倒了,心急如焚的鄂温克人只好把它们牵回山林中,回到

43、原始森林,回到大自然,驯鹿生活正常了,离不开驯鹿,更离不开山林的玛利亚索老人也是没有在定居的乡里居住,一直生活在山林中,大自然是她的家,山林生灵是她的朋友。傍晚,我们离开部落,离开这片林子时,频频回首,默默祝福这位坚守山林的鄂温克老人,快乐,健康,长寿。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喜欢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 2010年05月07日08:47 内蒙古晨报 玛利亚索老人口弦琴吹起来悠扬动听每隔一段时间驯鹿就要下山补充盐量放养驯鹿最年轻的鄂温克女人布冬霞驯鹿文化该怎样延续它的价值性存在?大兴安岭的隐秘 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时间:2011-01-24 08:45:37 精品购物指南 评论:0 点击:191

44、导读你可能想象不到,驯鹿可不是圣诞老人故乡的特产,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多数人在山林中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陪伴他们日与夜的生灵就是驯鹿。他们是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人,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民族。你可能想象不到,驯鹿可不是圣诞老人故乡的特产,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多数人在山林中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陪伴他们日与夜的生灵就是驯鹿。他们是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人,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民族。驯鹿的头骨成为家族的饰物鄂温克民族乡位于根河市,距中国最北的漠河县约100公里,是我国唯一的驯鹿之乡。追随着鄂温克人的脚印,我来

45、到了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之家。由于狩猎和饲养驯鹿的原因,使鹿人家在森林中没有固定住所,用松木搭成非常简单的帐篷就是他们的家,被称为“撮罗子”。“撮罗子”的民居很简单撮罗子的遮盖物夏季用桦树皮,冬季则用麂或鹿皮包裹。驯鹿曾是丛林鄂温克人唯一的交通工具,被誉为“森林之舟”。它善于奔跑而且外表柔顺、和美,古人认为它具有神力,蒙古萨满认为鹿能显灵,可以驱魔镇邪。驯鹿浑身是宝,对鄂温克人很重要林间,使鹿家族点燃一堆树枝,原来驯鹿害怕蚊虫,熏烟帮驯鹿驱蚊。鄂温克人把驯鹿看成宝贝,在驯鹿产仔期,他们帮助母鹿照顾幼仔,驱赶狼、熊等天敌。每年9月中至10月为驯鹿交配季节,公驯鹿为争夺雌性斗争激烈,这时连主人都不敢轻

46、易上前劝架。放鹿时,鄂温克驯鹿人用独特的发声器物“鹿哨”发出高亢的声响,鹿群在寂静的丛林中就能听到主人的呼唤。那是自然的声响,让人感动。你可能想象不到,驯鹿可不是圣诞老人故乡的特产,在中国东北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腹地,就有这样一个民族,他们多数人在山林中过着半定居半游猎的生活,陪伴他们日与夜的生灵就是驯鹿。他们是隐秘的鄂温克驯鹿人,他们是“中国最后的狩猎部落”鄂温克民族。驯鹿是大兴安岭里的精灵Tips交通鄂温克根河定居点在根河市西郊,自驾15分钟可到。鄂温克使鹿部落人家在根河市国营林场中,距离鄂温克根河定居点50公里,可由定居点居民带领前往,带路费50元。鹿哨的声音,是人与鹿沟通的语言饮食鄂温克人传统饮食以肉食为主,有机会可享用到驯鹿肉干、鹿奶茶、鹿心酒、列巴等,狍子肉、飞龙肉、野猪肉等也是鄂温克人的食物,不过山林中禁止打猎后这些已经不多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