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论文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论文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 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电影艺术对中国社会科学发展的影响是持久的、全方位的,更是潜移默化和根深蒂固的,透析电影艺术的现状,合理运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指导中国电影的发展是刻不容缓的。本文阐释了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比较突出
2、的问题,并提出如何利用科学发展观的方法来改善此现状的思考。关键词电影艺术;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文化蕴涵于大社会环境中,而电影艺术作为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经时代传承、积累,积淀为先进的大众文化,为社会广泛认同,且高度稳定。电影艺术正通过各种方式影响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思维生活、价值观念、伦理标准和行为指向,在不同层次上制约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所萌发的各种愿望、选择以及行为的目的及方式等等,当然也制约着、影响着社会科学这种特殊的认识活动的方式、方法、水平及结果。经过上个世纪的发展,特别是建国60年来,中国的电影艺术确实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时期。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是极为快速和多变的,其跌宕
3、起伏的形式在世界艺术史上也是极为少见的,特别是政治的变迁对电影艺术的表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至今依然在延续。总的来说中国电影艺术就是逐渐从政治到经济、从整体到个体的自由表达的过程,一个不断解放的过程。一、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现状上世纪初,伴随着人类工业革命的进行,作为苏维埃红色政权伟大领袖的列宁就曾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明确提出:“电影是教育群众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在所有的艺术中,电影对于我们是最重要的。”究其缘由,是因为电影这门新兴的视听艺术,凭借着工业革命带来的新技术成果,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视听觉,创造了电影里虚幻的影像世界,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思维方式,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新奇
4、的艺术感染力。列宁是看重电影艺术的教育功能和美学效应的。而今,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电影艺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正如一部中国文艺发展史所反复证明了的时运交移,质文代变。中国电影过完了她的百岁诞辰,虽然曾拥有过数次辉煌,尽管当下年产故事片可望逾300部,创下了历史新高,但其中真正能在电影院线、电视台播放或DVD发行与广大观众见面的,却仅有十分之一左右。电影观众的年上座人次已从上世纪80年代最高达到的293亿,即平均每人每年看24场电影,下降到2008年的年上座人次仅1.7亿,即平均每人每年才看0.17场电影,电影与人民的关系可见一斑。细看如今的电影作品,从题材内容到风格形式,很多似乎都与“贴近实际
5、、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相搏,更何谈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电影艺术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总体上说,还是平庸之作多、精品力作少。大量思想品位不高、文化内蕴稀薄、审美格调低下的作品作用于广大观众的鉴赏心理,所营造出的,势必是一种肤浅、浮躁、畸形、油滑的群体性审美定势。这对于中华民族的整体精神素质显然会带来负面效应。二、电影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以人为本”众人知魏征曾谏言唐太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这里我们早已知道了人民的力量是无穷大的,魏征逝后,唐太宗感叹:“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的智慧也是无穷大的。因此,我们提出电
6、影艺术要以人为本,要从人民的智慧中汲取力量。艺术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亦如赤壁梅兰芳等优秀的电影作品既叫好又叫座,任何一部感动大众的电影作品都取材于人民大众。吸收人民的智慧只是我们生产优秀电影作品的基础。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我们文艺是为千千万万劳动人民服务的。这就是说我们的电影作品不是艺术家孤芳自赏的产物,而是需满足大众的意愿。我们热爱电影艺术,它不仅仅属于极少数聪明人,电影艺术就应该是大众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是有动机和欲望的,并且随时有待于满足。现代社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人们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7、后,便产生了更高层次的需要。而在沉重的工作压力、激烈的人际竞争和紧张的时间节奏的重压下,人们对身心放松和休闲娱乐产生了强烈的需求,他们通过观看电影来宣泄不断积累下的心里紧张与焦虑。此外,还可以透析观众心理,激发观众爱心,充分发挥电影的社会功用。如较好地把握住人们的同情心理,利用故事情节的真实性,反映现代社会生活中的现状,激起观影者的爱心和责任心,使其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巨大动力,在此,我们的影视作品不仅体现出其肩负的社会责任感,也成了凝聚大家爱心的一个向心力。电影作品不仅要满足普通百姓宣泄情绪的要求,也要成为观众奉献爱心的家园,更需要在百姓中树立良好的口碑和形象。但是,电影作品所扮演的角色,绝不
8、仅仅是人民群众茶余饭后的谈资。一部优秀的电影作品应当是能够引起人们共鸣,倡导一种理念,从而升华一个思想,推动社会发展的。而推动社会发展就要求我们的电影作品应当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简而言之就是先进的。正如我党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产物,应当而且必须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这也是我们保持电影艺术先进性的依靠。更需要强调的是,我们的电影艺术其主题思想应当是走在时代前沿的,而为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应当是新时期电影艺术工作者创作电影作品的落
9、脚点。作为当代电影艺术创作者,我们应紧扣“以人为本”的时代大主题,其中包括了创作者,也包括了观众。作为一名艺术创作者,我们的艺术作品在当前形势下应该也必须具备一定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而我们的艺术宗旨则是为广大观众服务的。首先,我们应该立足于用平凡普通而又亲切感人的真实故事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艺术地呈现出了科学发展的惊人能量;用电影艺术的语言,形象地诠释科学发展观,雄辩地证明科学发展观不仅是创新的理论,更是创新的实践。其次,弘扬时代主旋律的作品应该如何进行创作,作品也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启示,这就要求作为电影艺术创作者的我们,要真正地深入到火热的现实生活中去,满怀激情地深入到改革开
10、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第线,潜心创作,力戒浮躁,真正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不断创作出关注人民命运、赞扬人民奋斗、激励人民前进的优秀作品。这是时代的呼唤,是人民的需要,也是历史的责任。三、电影艺术发展的科学方法人民的智慧是无穷无极的,人民的意愿是不附盛举的,人民群众的思想是丰富多彩的,因此要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我们所提倡的电影艺术就必须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我们所提及的全面不仅是艺术表现形式的全面,还是内容的全面。全面给予我们的要求应该是无所不在的,这并不 共2页 1 2 是要求我们的每一部电影作品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求我们要有足够丰富的素材提供给有不同需求的观众,我们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
11、要下里巴人。文艺作品应该雅俗共赏,电影艺术应该是可 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坚持科学发展升华电影艺术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以满足绝大多数观众口味的。我们创造不同形式的电影艺术应当依据观众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等,有机地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今天,电影艺术作为一种思想传播的重要媒介,它有义务承担
12、起消灭社会文化淡漠的责任。电影艺术作为当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从自觉承担“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谐文化”。的庄严使命的高度,举起先进文化、和谐文化及其美学理想的旗帜,促进人与社会和谐全面发展。发展方位,事关根本,导向关键,即是要明确发展当代电影艺术的宗旨。电影艺术是艺术,是人类以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的独特形式。人类在以政治的、经济的、历史的、哲学的诸种方式把握世界之时,仍离不开以审美方式去把握世界。当代人在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中还需要观赏电影,这其中的原因简单又深刻,那就是人之所以为人,乃是区别于其他动物的一种高级形态的理性情感动物,有着独特的精神家园需要坚守。艺术是人类情感的载体,惟有
13、通过审美方式把握世界,惟有通过文艺创作、鉴赏和批评活动,才能陶冶情感、净化灵魂、升华人格,从而坚守人类神圣的精神家园,促进人与社会自由全面发展。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所谓的协调不是要我们对所有的思潮、艺术形式进行完全一样的宣传和倡导,而是要抓住重点,弄清什么是主流,进而思考如何引导主流。协调发展是要使电影艺术作品与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相适应。在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电影艺术作为人民的精神食粮之一,对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作为电影艺术创作者的我们必须自觉地建立、倡导健康的文化意识。这种意识,对于电影艺术说来,主要体现为坚持先进文化、和谐文化的审美理想的自觉意识。电影艺术的领导者有
14、了这种意识,就能造福于民、繁荣银幕;电影艺术的从业者有了这种意识,就能心明眼亮、多出精品。反之,则会污染银幕、误人子弟。这样的意识,归根到底,源于哲学思维上的自觉。要自觉纠正那种长期影响我们的非此即彼、二元对立的单向哲学思维模式,而代之以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在以人为本前提下的全面、辩证、发展的哲学思维。首先,既要防止把电影艺术简单地从属于临时的、具体的、直接的政治任务,以政治方式取代审美方式把握世界,又要防止把电影艺术简单地从属于经济,以利润方式取代审美方式把握世界。其次,既注重电影艺术与市场联姻后带来的文化增值、财力增加和文化成为综合国力重要组成部分的正面效应,又注重防止片面的利润诱惑和拜金主
15、义、技术至上主义等带来的对电影艺术的不良影响。第三,既注重市场选择功能和自娱、互动形式对提升观众参与程度的积极作用,又注重防止其中可能产生的误导与遮蔽传达民意偏差,迎合低级趣味。第四,既注重文化产业价值观,以各种创新要求和相应的名利回报给电影艺术创新带来的新的动力源的积极作用,又注重防止市场导致娱乐至上和电影艺术的泡沫化、浮躁化、浅薄化,以至降低国民素质和审美情趣。所有这些,都源于哲学思维上的自觉与创新。正如“十根指头弹钢琴”是教育我们工作是有重点的、协调发展的要求也在于此,这不仅对电影作品适用,也广泛适用于社会各方面。近几年来,我们电影市场中充斥了大量的农村题材的作品,其经济价值和艺术价值都
16、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但电视剧绝地逢生的打造,却成为扭转影视艺术乾坤的个成功范例,亦为中国农村题材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种途径。该剧的可贵之处在于,它一改往日传统的愚公移山式的、改天换地式的叙事模式,完全从个崭新的角度出发讲述农民身边的故事,从生活的实际出发,从大量农村生活入手,写出了落后贫穷、一贫如洗的盘江村人,能够在一个不适宜人类居住的贫困山区,通过自己不断的奋斗,找到一条适应自己发展的路子,走出一条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更值得提的是,该片是农村改革时代的缩影,是中国农村改革开放的部发展史、奋斗史。中国农村题材电影应是走在时代前端的,需要发展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这才是我们艺术创作的新突破。
17、在全世界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今天,在全党全国人民都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今天,创作兼备思想性、艺术性的电影作品,意义重大而深远。 共2页 1 2 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
18、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20、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