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2667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6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设计(含全套CAD图纸) .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摘要无级变速器可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工艺要求,机械化和工艺开发的驱动器提高了设备的机械性能和自动化性能。本文描述的机械摩擦无级变速器,设计的计算方法,用的材料和密封润滑等的知识的基本结构,以及作为该无级变速器设计的原理和理论基础。本设计是通过改变球半径来实现球锥轮无级变速器的输出轴速度的连续变化来作用中间球锥形轮驱动部件工作。本文包括无级变速器的基础理论原理、设计计算的方法、材料和润滑等的知识的基本结构。分析主、从动轮,球和轴在传输过程中的传力之间的关系;球、锥轮设计公式的详细推导;和选择用于计算具体的设计参数;绘制的零件图、装配图和主传动组件;计算出的CVT钢球锥轮装配图和主传动组件,此传输技术

2、的结构和要求的其它方面表现更清晰。该无级变速器具备良好的结构及性能上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可作为大规模生产的无级变速器。其主要特点是:1、调速范围宽; 2、良好的恒功率特性; 3、可以上升、减速、正、反转。4、光滑、耐冲击性强;5、输出功率较大;6、寿命长;7、速简单、可靠;8、维护方便。关键词:无级变速、钢球、锥轮式AbstractMachinery to adapt to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requirements, process development and general driving stepless variable speed drive

3、 system to improve the mechanical performance of mechanization and automation equipment. Mechanical friction is introduced, the design and calculation method of infinitely variable speed, materials and lubrication of the basic knowledge structure, and stepless variable speed design theory.Changing t

4、he design by changing the radius of the ball to reach the goal of the output axis of the cone wheel stepless speed as intermediate conical wheel drive components, work.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riving and driven wheels, power transmission between the ball and external engineering in the

5、 process of transmission, the actual stepless ball cone pulley is derived in detail the design formula of design and selection of parameters are used to calculate the specific design, draw the part drawing calculation stepless ball cone wheel assembly and the main transmission components, the perfor

6、mance of other aspects of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architecture and requirements clearly.The structure and properties of infinitely variable speed has a good advantage, have very strong practical value, can be used as a large-scale production of stepless variable speed. Its main features are: wide sp

7、eed range; 2 good constant power characteristics; 3 can rise, slow, positive and reverse. 4. is smooth, high impact resistance; Big five power output; 6, long life; 7 - speed is simple, reliable, easy to maintain.Key words: CVT、Ball Cone Wheel、Friction目录摘要1Abstract21引言41.1机械无级变速的发展情况41.2机械无级变速的特点和应用

8、41.3机械无级变速的研究现状51.4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62总体方案的选择72.1钢球外锥(Kopp-B型)无级变速器72.2钢球长锥式(RC)无级变速82.3方案的比较与选择83主要零件的计算和设计93.1钢球与主、从动锥轮的计算与设计93.2加压盘的计算与设计123.3调速齿轮上变速曲线槽的计算与设计133.4输入、输出轴的计算与设计143.5输入、输出轴上端盖的计算与设计153.6输入、输出轴上轴承的计算与设计153.7调速机构的计算与设计153.8无级变速器的装配164主要零件的校核184.1轴的校核184.2轴承的校核205结束语22参考文献23致谢24附录251引言1.1机械无级

9、变速的发展情况机械无级变速器是一种传动装置,其功能特征主要是:在输入转速不变的情况下,能实现输出轴的转速在一定范围内不断变化,以满足机器或生产系统在运转过程中各种不同情况的要求。其结构特征主要是:需由变速的传动机构、调速机构及加压装置或输出机构三部分组成。它在配合减速器传动时可进一步扩大变速范围与输出转矩,对提高产品产量,适应产品变换需要、节约能源、实现整个系统机械化、自动化等各个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目前已成为一种通用的传动元件,并在工业广泛应用。机械无级变速器最初是在19世纪70年代出现,由于当时受材料与工艺技术的条件限制,发展很慢。直到20世纪70年代以后,一方面随着当今先进冶炼和热处理的

10、技术,精密仪器加工和数控机床以及牵引传动的理论与油品出现和发展,解决了研制和生产无级变速器的限制性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工艺流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以及要求改进机械的工作性能,需要大量采用无级变速器。因此在这种形势下,机械无级变速器获得快速和广泛的发展。主要研制和生产的国有日本、德国、美国和俄国等。产品有摩擦式、链式、带式及脉动式四大类,约30多种结构型式。1.2机械无级变速的特点和应用机械无级变速器的适用范围广,有在驱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因工作阻力变化而需要调节的转速以产生相应驱动力矩者(如化工行业中搅拌机,即需要的随着搅拌物料粘度、阻力增大而可以相应减慢搅拌速度);有根据工作要求需要调节速

11、度(如起重运输机械要求随物料及运行区段的变化而能相应改变提升或运行速度,食品机械中的烤干机或制药机要求随着温度变化而调节转移速度);为了获得恒定工作速度或者张力而需要调节速度(如断面切削机床加工时需保持恒定的切削线速度,电工机械中的绕线机需保持恒定的卷绕速度,纺织机械中的浆纱机和轻工机械中的薄膜机都需哟调节转速以保证恒定的张力等);为了适应整个系统中各种工位、工序或单元的不同要求而需协调运转速度以及需要配合自动控制者(如各种各样的半自动或全自动的生产、操作或装配流水线);为了探求最佳效果而需变换速度者(如试验机械或者离心机需调速以获得最佳分离效果);为了节约能源而需进行调速者(如风机、水泵等)

12、;此外,还有按各种规律的或者不规律的变化而进行速度调节以及实现自动或程序控制等。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采用无级变速器,尤其是配合减速传动时进一步扩大其变速范围和输出转矩,能更好地适应各种情况要求,使之效果最佳,在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适应产品变换需要、节约能源、实现整个系统的机械化、自动化等各方面皆具有显著的效果。故无级变速器目前已成为一种基本通用传动形式,应用于纺织、化工、轻工、食品、包装、电工、机床、起重运输矿山冶金、农业、工程、国防及试验等各类机械。1.3机械无级变速的研究现状随着我国在基础设施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投入增大,重型载货车在市场上的需求量急剧上升,重型变速箱的需求也随之增大,近年来,

13、重型汽车变速器正向多极化、大型化的方向发展。现在,我国已经对变速箱设计,从整机匹配到构件的干涉判别和整个方案的综合判别,直到齿轮和离合器等的校核都开发了许多计算机设计的软件,但是,大都没形成工业化设计与制造。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的汽车技术还需要进一步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CVT技术的不断成熟,汽车变速箱最终会由CVT替代手动的变速箱(MT)和自动的变速箱(AT),无级变速汽车是当今汽车发展的主要趋势,但是,我国还未掌握全套的汽车自动变速箱技术,也就还没有形成市场所需的成熟的汽车无级变速箱产品。有人主张直接从国外引进先进的汽车自动变速箱技术,然而国外所有相关公司都想直接从国外把汽车自

14、动变速箱产品销售到中国市场或者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就地生产销售产品,不愿与中国的企业合作开发生产,从中获取高额垄断利润。目前实际应用的CVT有:复合带式CVT、金属带(推块)式CVT、锥盘滚轮式CVT及摆销链式CVT。金属带(推块)式CVT开发最早,应用最广。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基本上是在 20世纪60年代前后起步,到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国外先进设备的大量引进,工业生产现代化及自动流水线的迅速发展,对各种类型机械无级变速器的需求大幅度的增加,专业厂开始建立并进行规模化生产,一些高等院校也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研究工作。经过十几年发展,现在,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行业从研制、生产、到情报信息的各方面已组成一

15、较完整的体系,发展为机械领域中一个新兴行业。目前,国内生产的机械无级变速器大都是仿制国外的产品,主要系列产品类型有:1)摩擦式无级变速器:(1)行星锥盘式 (DISCO型);(2)行星环锥式 ( RX型);(3)锥盘环盘式 (干式、湿式);(4)多盘式 (Beier型) 等。2)齿链式无级变速器:(1)滑片链式;(2)滚柱链式;(3)链式卷绕式 。 3)带式无级变速器:(1)普通V带;(2)V带;4)脉动式无级变宽速器:(1)三相并列连杆式 (GUSA型) (2)四相并开连杆式(Zero-Max 型)。其中行星锥盘式无级变速器的通用性较强,结构和工艺较简单,工作可靠,综合性能优良,尤其能适应各

16、种生产流水线的需要,故应用最广,产量最大,其年产量约占机械无级变速器总产量50 %以上。通过前一阶段实践,掌握了现有技术之后,近年来国内机械无级变速器的研发生产出现了新的发展趋向,主要是:对原有产品的创新改进,研制开发汽车用无级变速器。创新研制新型(车用和通用)无级变速器。主要特点:(1)不用摩擦式变速传动而多半以连杆脉动式无级变速器传动为主或采取链式传动;(2)实现大功率、恒功率或者告诉;(3)结构简单、紧凑,并获得优良的性能。上述情况说明,国内无级变速器的研制生产已由过去的仿造阶段进入了创新阶段,由小功率往大功率、一般技术向高新技术发展,今后有将会出现一些性能优良的新一代无级变速器。1.4

17、毕业设计的内容和要求内容:钢球机械无级变速器结构的设计;选择钢球外锥式机械无级变速器,对其进行机构设计;对关键部件进行强度校核和寿命校核。要求:输入功率P=11kw,输入转速n=1500rpm,调速范围R=5;变速器尺寸要合理、轻便;结构设计时应使制造成本尽可能低;安装拆卸要方便;外观要匀称,美观;调速要灵活,调速过程不能出现卡死现象,能实现动态无级调速;关键部件满足强度和寿命要求;绘制零件图与装配图。2总体方案的选择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类型有很多,在此,选择两种方案进行比较,选出理想的方案。这两种方案分别是钢球外锥式(Kopp-B型)无级变速器和钢球长锥式(RC型)无级变速器。2.1钢球外锥(

18、Kopp-B型)无级变速器钢球外锥无级变速器,动力由主轴输入,通过自动加压装置,带动主动轮同速转动,经一组(6个)钢球利用摩擦力驱动外环和从动锥轮,再经锥轮、自动加压装置、驱动输出轴,最后将动力输出。传动钢球的支撑轴的两端装在壳体两端盖的径间弧形导槽内,并穿过调速蜗轮的曲线槽;调速时,通过蜗杆让蜗轮转动。由于曲线槽(相当于一个控制凸轮)的作用,使钢球轴心线的倾斜角发生变化,导致钢球与两锥轮的工作半径改变,输出轴的转速来得到调节。从动调速齿轮的端面分布一组曲线槽,曲线槽数目与钢球数相同。曲线槽可用阿基米德螺旋线,也可用圆弧。当转动主动齿轮使从动齿轮转动时,从动齿轮的曲线槽迫使传动钢球轴绕钢球的轴

19、心线摆动,传动轮以及从动轮与钢球的接触半径发生变化,实现无级调速。中间轮为一钢球,主、从动轮式母线均为直线锥轮,接触处为点接触。主、从动轮的轴线在一直线上,调速时主从动轮工作半径不变,而是通过改变中间轮的回转轴线的倾斜角借以改变其两侧的工作半径来实现变速。如图2-1为其特性曲线:图 2-1 无级调速的特性曲线2.2钢球长锥式(RC)无级变速钢球长锥式无级变速器为一种早起生产的钢球长锥式无级变速器,是利用钢环的弹性楔紧作用自动加压而无需加压装置。由于采用两轴线平行的长锥替代了两对分离轮,并且通过移动钢环来进行变速,所以结构特别简单。但由于长锥的锥度较小,故变速范围受限制。RC型变速器属升降速型,

20、技术参数为:传动比i=20.5,变速比R=4,输入功率P=(0.12.2)kw,输入转速=1500r/min,传动效率85%。一般用于机床和纺织机械等。如图2-2是RC型变速器的机械特性:P2,T2P2T2On2图2-2 机械特性曲线2.3方案的比较与选择钢球长锥式(RC型)无级变速器结构很简单,且使用参数更符合我们要求,但由于在调速过程中,使钢环移动有很大的难度,需要精密装置,显得不合理。而钢球外锥式无级变速器的结构也比较简单,原理清晰,Koop-B型无级变速器有几个特点:1.输入轴与输出轴同轴线,结构紧凑并对称,便于制造,输入输出端可以互换。2.具有传动效率高、滑动率低以及恒功率输出特性。

21、3.变速范围打。4.有自动加压装置。5.能再运转过程中调速。6.目前最大传动功率为11kw。各项参数也比较符合设计要求,因此选择此变速器为设计方案。3主要零件的计算和设计设计一台外锥式无级变速器,输入功率为P=11kw,R=5,n=1500rpa。选用Y132M-4型电机驱动(P=7.5kw,n=1440rpa,=0.87,质量m=81kg,额定电流=15.4A,输入转速=750rpa。)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中查得。3.1钢球与主、从动锥轮的计算与设计选材:钢球、锥轮、外环及加压盘均用高碳铬轴承钢GCr15(GCr15钢是一种合金含量较少、具有良好性能、应用最广泛的高碳铬轴承钢。经过淬火加回火

22、后具有较高的硬度、均匀的组织、良好的耐磨性、高的接触疲劳性能。该钢冷加工塑性中等,切削性能一般,焊接性能差,对形成白点敏感性能大,有回火脆性。)表面硬度HRC61,摩擦系数=0.04,许用应力,属于点接触,查文献3得知传动件=22002500MPa,压力元件=44005000MPa。预选参数:锥轮锥顶半角=45,传动钢球个数为Z=6,加压钢球数m=8,锥轮与钢球 =1.5,=1.25,=0.8。图3-1 钢球外锥式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简图运动参数的计算 各尺寸对应图3-1标注尺寸,由调速范围R=5,R=imax/imin,而imax=1/imin,所以imin=,imax= 。钢球支撑轴承的极限

23、转角: 计算确定传动钢球直径dq:由查文献3,得,代入公式 (3-1) cm 图3-2 按传递功率P1选取钢球直径dq的参考值 mmP1,kw117.55.54.03.02.21.51.10.750.535678-118.475112.125101.688.9-107.95101.688.976.2-101.688.976.269.85-89.976.269.85-76.269.8563.5-69.8563.557.15-69.8563.557.1547.625-63.557.1547.62542.0-57.1547.62542.036.513-47.62542.036.513-根据图3-2中

24、数据,圆整取锥轮的直径mm圆取整 则 演算接触应力为 (3-2) 在许用接触应力范围之内,故可用。计算尺寸:钢球中心圆的直径 钢球的侧隙 外环的内径外环轴向弧的半径R 取R=7.5cm锥轮工作圆之间的轴向距离B:3.2加压盘的计算与设计钢球式自动加压装置由加压盘,保持架,碟形弹簧,加压钢球,调整垫圈和摩擦轮和加压盘相对端面上各有的几条均匀分布的V型槽。每个槽内有一个钢球,中间以保持架、保持钢球的相对位置。摩擦轮与加压盘之间还有预压蝶形弹簧并衬以调整垫圈。改变调整垫圈的厚度,即可调整弹簧的变形量及预压力。加压装置的主要参数确定加压盘的作用直径 其中为锥轮的直径。加压盘V形槽的倾角取 (3-3)

25、其中为锥轮锥顶半角,为锥轮和钢球的摩擦系数。加压钢球按经验公式取 所以轴向压紧力 法向压紧力 故接触强度不足 (3-4)改用腰鼓形滚子8个,取滚子轴向截面圆弧半径,横向中间截面的半径。曲率系数 (3-5)由查文献3得,按,得带入=23397.958kgf/cm2 (3-6)工作应力在许用范围内,故可用。3.3调速齿轮上变速曲线槽的计算与设计整个调速过程通常在蜗轮转角的范围内完成,多数取。槽型曲线可以用阿基米德螺旋线,也可以用圆弧代替。此方案选用圆弧代替,变速槽中心线必须通过A,B,C三点,他们的极坐标(O点为极点)分别为:A: ,B:,C:,定出A、B、C三点,然后采用画图做出弧形槽,槽宽为1

26、2mm。详见零件图WJBSQ-0005。3.4输入、输出轴的计算与设计为了防止当轴向或周向相对运动轴部件除了空转的要求,必须在轴向和周向定位的,以确保其精确的工作位置,从而使该程序使用定位轴肩,套筒上的轴向力,轴圈,轴承端盖和螺母来保证。初步确定轴的最小轴径先按公式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制处理。选取,于是得出: (3-7)输出轴的最小直径为与锥轮连接处,考虑到此处锥轮与轴是过渡配合,且锥轮工作直径为155mm,为了保证锥轮与轴配合有良好的对称性,采用锥轮标准的推荐直径为40mm。 图3-4 输入、输出轴各轴段分布图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如图3-4

27、,轴段安装锥轮和加压盘保持架,保证和轴配合的毂孔长度,取,;轴段安装加压盘的一侧以及轴承,加压盘用花键移动实现对锥轮加压,取花键 GB/T1144-87,轴承同时受到径向力和轴向力作用,初步选择滚动轴承加上退刀槽,取,;轴段对轴和轴上的轴承内圈起到定位作用,取,;轴段做为轴承座安装滚动轴承,因为受轴向力大使用角接触球轴承,取,;V轴段根据轴承端盖的装拆,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剂的要求,采用迷宫式密封,根据标准取,;轴段安装V带,采用推荐直径,。以上初步确定了各轴段直径与长度,因为主、从动锥轮一致,轴上零件分布也一样,同时为了节约成本和工艺,选择主、从动轴完全一致。详见零件图WJBSQ-0002。3

28、.5输入、输出轴上端盖的计算与设计端盖的尺寸由无级变速器外形和轴承的结构来决定的,使其便于拆装和对轴承添加润滑剂,且左右两个端盖相同。详见零件图WJBSQ-0004。3.6输入、输出轴上轴承的计算与设计轴承是标准件,根据参数选择相应的轴承,主、从动轴段上因为轴承受到轴向力和径向力的作用,查文献5后选择深沟球轴承6010GB/T276-94;轴IV段轴承为限制轴向右的轴向移动,选择角接触球轴承7011GB/T292-94;根据轴承的参数,两个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都大于10KN,因此角接触球轴承采用正装可满足使用要求。3.7调速机构的计算与设计调速操纵机构的作用:根据工作要求以手动或自动控制方式,

29、改变滚动体间的尺寸比例关系,来实现无级调速。同时通过速度表表盘上的指针直接指出任一调速位置时的输出速度(或传动比)。根据变速器中传动机构与滚动体形状的不同,对应的调速机构也不同,但基本原理都是将其中某一个滚动体沿另一个(或几个)滚动体母线移动的方式来进行调速。一般滚动体均是以直线或圆弧为母线的旋转体。因此,调速时使滚动体沿另一滚动体表面做相对运动的方式,只有直线移动和旋转(摆动)两种方式。这样可将调速机构分为下列两大类:(1)通过使滚动体移动来改变工作半径的;主要用于两滚轮的母线均为直线的情况,且两轮的回转轴线平行或相交时,移动和方向是两轮的接触线方向。(2)通过使滚轮轴线的偏转来改变工作半径

30、的;主要用于滚轮的母线为圆弧的情况,钢球外锥式无级变速器是采用第二种调速类型,通过涡轮-凸轮组合机构,经涡轮转动再经槽凸轮而使钢球心轴绕其圆心转动,以实现钢球主、从动侧工作半径的改变。调速涡轮在设计上应保证避免与其他零件发生干涉,同时采用单头蜗杆,以增加自锁性,避免自动变速而失稳。详见图纸WJBSQ-0006。根据整体设计,蜗杆传动的基本尺寸及参数匹配如表: 蜗杆的基本尺寸(单位:mm)轴向模数m节圆直径d1头数z1直径系数q齿顶圆直径da1齿根圆直径df1轴向齿厚h蜗杆导程Pz6.36311075.647.889.8919.98涡轮基本尺寸 (单位:mm)节圆直径d2外径齿根圆直径df2喉径

31、涡轮宽度涡轮齿数z2337360.55324.98352.741.7953蜗轮蜗杆参数匹配(单位:mm)中心距a传动比i压力角导程角方向模数2005320o左6.33.8无级变速器的装配1、无级变速器的装配1)必须彻底的清洗所有的零件、清除铁屑等,并且用压缩空气吹干;2)安装前,各键槽和轴承必需涂上齿轮油或者机械油;3)装入轴承前,应使用铜棒在轴承四周均匀敲入;避免用锤子直接把轴承敲入,避免轴承受损伤;4)在安装端盖之前,座体上的轴承孔与螺孔应涂上密封胶,避免漏油;5)每个紧固螺栓应该按要求锁紧;2、无级变速器在装配中的调整1)锥轮端面与涡轮之间的间隙,一般应为0.10-0.35mm;2)轴的

32、轴向间隙一般取0.10-0.40mm,可通过轴承盖内垫片的增减来调整;3)检查调速情况和蜗杆传动的啮合情况,各档涡轮应该具有较好的自锁性,齿的啮合痕迹应当大于全齿工作面积的三分之一;4主要零件的校核本章主要是依据传动要求对无级变速器做一个整体的校核。钢球的强度校核在设计的过程中已经符合要求,变速器的承载能力主要受加压装置和钢球与主、从动锥轮之间的接触强度的限制,同时在制造与安装过程中应保证一组钢球的直径的一致性。轴承采用标准件,因为蜗杆是用于调速,其蜗杆上的轴承主要起支撑作用,受力时间短,故再此不做校核,对轴上轴承进行强度与寿命计算。4.1轴的校核1)判断危险截面截面C,IV,V只受扭矩的作用

33、,只管键槽、轴肩及过渡配合所引起的应力集中均将消弱轴的疲劳强度,但由于轴的最小直径是按扭转强度较为宽裕地确定的,所以截面C、IV,V均无需校核。从应力集中对轴的疲劳强度的影响来看,截面IV和V处过盈配合引起的应力集中最严重;从受载的情况来看,截面A上受力最大。截面VI和VII显然更不必校核。键槽的应力集中系数比过盈配合的小,因而该轴只需校核截面A左右两侧即可。2)截面A左侧抗弯截面系数 Nmm 抗扭矩截面系数 Nmm 截面A左侧的弯矩M为 Nmm 截面A左侧的扭矩为 Nmm 截面上的弯矩应力为 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 轴的材料为45号钢,调质处理,由轴常用材料性能表查得:截面上由于退刀槽而形成的理

34、论应力集中系数及按文献7查取。因 ,经插值后可查得k又由文献7可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为故有应力集中系数 (4-1)=1+0.821.26由文献7得尺寸系数;扭转尺寸系数。轴按磨削加工,由表格得表面质量系数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按文献7得综合系数为 (4-2)又由文献得材料特性系数 0.2,取 0.1,取于是,计算安全系数Sca值,按公式则得 (4-3) s=1.5 (4-4)故可知其安全。3)截面A右侧同理可得 故该轴在截面IV右侧强度也足够的。因无过大的瞬时过载及严重的应力循环不对称性,故可略去静强度校核。因此,轴的设计校核结束。4.2轴承的校核输入、输出轴采用相同的设计,在此只要校核输出

35、轴的轴承是否满足要求。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将轴系部件受到的空间力系,分解为垂直面和水平面两个力系。其中:为通过另外加转矩而平移到指向轴线;亦应通过另加弯矩而平移到作用于轴线上。有受力分析可知: N N N N N N2)求两轴承的计算轴上力和对于6010深沟球轴承,轴承派生轴向力,其中,e为判断系数,其值由的大小来确定,但是现在轴承轴向力未知,故先初取e=0.4,因此可估算 N N N N又得: 查文献7,确定,。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进行查表或差值计算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为:对轴承1 对轴承2 因为轴承运转中有中等冲击载荷,查得,取。则4) 验算轴承寿命因为,所以按轴承2的受

36、力计算大小来验算 (4-5)综上所述可得,该设计符合工程要求。5结束语通过12周的时间完成了本次毕业设计,能够按照自己的进度,达到预期的效果,按时完成了这个课题。钢球锥轮式无级变速器的设计,起初对于这个课题很陌生,没有思路,无从下手。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相关知识,了解无级变速器及原理后,才慢慢熟悉这个结构,有了初步的设计思路。之后开始慢慢复习之前所学过的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工程制图等学科,才开始了设计。期间,机械设计手册是最为主要的,一些设计的参数都必须从中得到。无论是结构还是外观,一步步都尤为重要。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我认识到了设计的要求,做一项设计,需要的是多一份认真、多一份思考、多

37、一份耐心。只要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且需注重交流,互相学习。遇到问题需查阅相关资料,或者寻求导师的帮助,不能自己无厘头地瞎猜。发挥积极性,才能更有效率完成设计内容。“万丈高楼平地起”,大学四年学到的知识,现在才恨之少。以后工作学习的路上还很长,需要一步一步学习,慢慢积累经验,理论与实际并用,才能成为优秀的设计师。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重要阶段,完成了此次设计也是完成了大学阶段的一部分。预祝此次毕业设计顺利完成!参考文献1 周有强.机械无级变速器M. 成都: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 濮良贵.继名刚.机械设计M.第7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 阮忠唐.机械无级变速器设计与选用指南M.

38、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 4 赵又红.周知进.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中南大学出版社,2012 5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6 吴宗泽.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第四版20127 苏旭平.工程材料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8 闻邦椿.机械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9 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0910 孙恒.机械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七版,201011 刘鸿文.材料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五版,2010 致谢非常感谢林高飞老师,在我大学的最后学习阶段毕业设计阶段给自己的指导,从最初的定题,到资料收集,到设计、修改,到绘制零件图、装配图,他给予耐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在此我向他表示我诚挚的谢意。同时,感谢所有任课老师,在这四期间给自己的指导和帮助,是他们教会了我专业知识,教会了我如何学习,教会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们的教导,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显著的进步,在此向他们表示我由衷的谢意,并祝所有的老师培养出越来越多的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预祝此次毕业设计顺利完成!附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