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0906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论文LabSQL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 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技术在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应用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 摘要本文介绍了在虚拟仪器编程环境下利用LabSQL访问数据库的方法,详细介绍了LabSQL的配置、数据的存储、数据查询及其与access数据库的连接,并成

2、功地应用于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中,实现了温度、振动等信号的实时记录存储。关键词虚拟仪器 输油泵远程监测数据库 LabSQL一、引言LabVIEW采用图形化的编程语言、直观的前面板和流程图相结合的方式来构建虚拟仪器。相对于传统编程方式而言,LabVIEW简单易学,节省了开发周期。它提供了丰富的图形界面组件和库函数,为用户设计各种专业软件提供方便。此外,LabVIEW还面向应用,支持模块化和层次化结构,易于在不同平台上移植。该文基于LabVIEW的上述优势,选择其为软件开发平台,设计输油泵远程监测系统软件。在计算机监测系统软件开发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用户可以对实时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显示、查询、分

3、析以及报表、打印等操作。这就要求建立一个安全、高效的数据库对数据进行管理。LabVIEW虽然拥有很多的专业设计功能,但是没有提供直接访问数据库的方法,需要其他的辅助方法来进行数据库的访问。文中提出一种通过LabVIEW用户开发的免费LabVIEW数据库访问工具包LabSQL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二、LabSQL简介LabSQL是一个免费的、多数据库、跨平台的LabVIEW数据库访问的工具包。目前版本是LabSQL1.1a,可在下载。此工具包提供17个VI,此外国内由杨乐平等编著的LabVIEW高级程序设计的随书光盘中有教程作者开发的5个VI作为这个工具包的补充。本测试系统添加新记录到Access

4、数据库用到这5个VI中的ADO Recordset Addnew.vi。LabSQL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中任何基于ODBC(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开放式数据库互接)的数据库,包括Access,SQLServer,Oracle,Sybase等。LabSQL利用Microsoft ADO(Microsoft ActiveX Data Objects)以及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语言来完成数据库的访问,将复杂的底层ADO及SQL封装成一系列的LabSQLVis,使得LabVIEW与数据库的通信变得方便。三、La

5、bSQL配置在使用LabSQL实现LabVIEW与Access数据库通信之前,首先需要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的ODBC数据源中创建一个DSN(Data Source Name,数据源名)。LabSQL与数据库之间的连接就是建立在DSN基础之上的。为了今后使用数据库的方便性,本系统有别于其他通过控制面板进行DSN设置的方法,而通过在开始菜单中显示管理工具的方法进入数据源(ODBC)设置。DSN的创建步骤如下:第一步:单击任务栏“开始”,弹出开始菜单,在空白处单击右键,弹出属性,单击属性并随后选择开始菜单上的自定义,弹出自定义“开始”菜单,选择高级,在系统管理工具栏目下,选择在“所有程序”菜单

6、和“开始”菜单上显示选项;第二步:在开始菜单管理工具下选择数据源(ODBC),弹出ODBC数据源管理器;第三步:在用户DSN下,单击“添加(D).”按钮;第四步:在随后出现的“创建新数据源”对话框中的驱动程序列表中选择“Microsoft Access Driver(*.mdb)”,并单击完成按钮;第五步: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的“数据源名”一栏中创建DSN名称DTDB,说明中输入(Displacement Test Database),再利用“选择”按钮选择需要使用的数据库,单击“确定”按钮。这样,就完成了DSN的创建,从此以后,LabSQL就可以利用这些DSN访问与之相关联的数据库了。四、数

7、据存储模块数据存储是输油泵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关键环节。数据存储可以作为后续数据分析的数据来源和历史数据以备查询。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有很多,本测试系统采用由第三方开发的LabSQL作为LabVIEW与Access数据库的接口程序实现数据的存储。LabVIEW中以字符的格式存储数据,读出时也是以字符格式读出,因此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温度、振动等数值型数据转换成字符格式。转换的VI是Number to Fractional String,将数据转换成3位精度的浮点字符串实现数据转换,由Build Array将存储在移位寄存器中的数据建立2D数组,由Transpose 2D Array将数组转置

8、,以便按一条记录的形式存储数据到数据库。数据存储对话框如图1所示。LabSQL程序是数据存储的关键,其中ADO Recordset Open.vi的设置项CursorType设置很重要,本测试系统设置为Openstatic,这样可以实现在数据库已有数据的后面存储新的数据,而不会对原数据造成影响。利用For循环(For Loop)的自动索引功能,将第0帧的数组数据按行读出,并利用LabSQL的ADO Recordset Addnew.vi添加新记录。For循环运行次数由采样点数设定。数据存储程序框图如图2所示。五、数据查询模块设计实现数据查询采用LabSQL的VI编程。在程序设计的过程中,由于受

9、到读取数据库数据是向数据库中添加记录的逆过程思路的影响,会考虑再次利用循环结构的自动索引功能,采用嵌套循环结构,首先读取记录的单个记录值,组成1D数组,然后利用外层的循环结构自动索引功能将累积的1D数组累积成2D数组后,再输出。这样做会利用LabSQL的一些Recordset VI,最终可以实现读取数据。由于LabSQL源代码公开,可以打开这个VI的框图程序,就可以看到其框图程序恰是按上述思路设计的,这时便会体会到LabSQL为LabVIEW对数据库的访问提供了极大的方便。SQL Fetch Data.vi的框图程序如图3所示。由上图可以看到,LabSQL的SQL Fetch Data.vi利

10、用了循环嵌套,内部For循环用Field(字段)数量(Filed Count.vi)来控制,外部循环用数据是否为最后一条来控制。充分利用循环的自动索引功能,将读出数据分两个步骤建成1D数组和2D数组,最后输出查询结果和数据行数。按下查看实验记录按钮就会显示如图4查询数据对话框,填写查询的日期和检测人的姓名,数据就会显示在前面板的表格中而且也可以对他们进行曲线显示。图5所示了部分程序框图。六、远程控制模块Web Server技术是将VI的前面板窗口以网页的形式发布到互联网上,将这样的VI前面板窗口嵌入到一个网页当中,可以实现在网页中的远程虚拟仪器。用户可以用极为简单的方式直接在本地的客户端计算机

11、上打开并操作位于远程服务器端计算机上VI面板,并在网页中直接操作。具体步骤包括在Labview Web Server端的计算机上开启Labview Web Server服务并对其以下四个方面进行配置,并需在客户端计算机上安装Run-Time Engine。如图6所示。(1)文件路径和网络设置;(2)客户机访问权限设置;(3)VI访问权限设置;(4)使用Web Publishing Tool将网页发布出去。七、结论实践证明,LabVIEW中利用LabSQL数据库访问工具包实现对数据库的访问,比其它方式操作更简洁,更容易理解。不需精通ActiveX技术和SQL语言,充分利用了现有的资源,就可以对数

12、据库进行实时操作。这也使得由LabVIEW组成的新一代监测系统软件在数据处理方面具备以下优点:(1)成本低;(2)应用范围广泛;(3)界面直观;(4)软件设计速度效率高。所以利用LabSQL访问数据库是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方法。参考文献:1潘伟,陈贵明虚拟仪器技术在液压测试中的应用J机床与液压,2001,(3):123-125.2 National InstrumentsFull-Featured E Series Multifunction DAQ2005.3徐聪,汤宝平输油泵机组远程状态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重庆大学学报,2007,(7):31-33.4 王洪波,王枫,张彦斌等LabVIEW与

13、Access数据库访问接口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04(6):56-57.5扬乐平,李海涛,赵勇等Labview高级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雷振山Labview7 Express实用技术教程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4.(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others, 1946.Gow

14、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Geoffrey, and

15、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aches to Transla

16、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