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32855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PPT 页数:109 大小: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09页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09页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09页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09页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0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免疫抑制疾病和蛋传疾病,免疫抑制病和蛋传病的病原,免疫抑制病原 蛋传疾病病原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IAV)网状内皮增生症病毒(REV)呼肠孤病毒(IAV)鸡传染性贫血病毒(CIAV)鸡白血病病毒(ALV)呼肠孤病毒(REOV)产蛋下降综合症病毒(EDS-76)传染性病毒性腺胃炎病毒(TPV)沙门氏菌(PD,FT)鸡白血病病毒(ALV)支原体(MG,MS)新城疫病毒(NDV)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V),免疫抑制病的多种感染性,感染病毒 阳性率IBDV 22MDV 6CIAV 1REV 0IBDV+MDV 11IBDV

2、+CIAV 3IBDV+REV 1MDV+CIAV 1MDV+REV 1IBDV+MDV+CIAV 11IBDV+MDV+REV 4IBDV+CIAV+REV 1IBDV+MDV+CIAV+REV 565个疑似法氏囊病的法氏囊样品中不同病毒的检出率,免疫抑制病的危害性,1、本身引起特定的疾病,造成经济损失巨大2、造成整个鸡群的免疫抑制状态 对其它疾病病原易感,且混合感染后症状、病变不典型 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不反应(如MDV)3、整体抵抗力下降 生长迟缓、不断零星死亡、继发性感染增多(如MD与ND),蛋传疾病的危害性,1、受精率、孵化率和育雏成活率明显降低,导致经济损失2、雏鸡的健康

3、状况明显受影响,对其它疾病的易感性增高3、蛋传疾病大都有水平传播能力,在后代可扩散放大,循环往复4、大部分蛋传疾病很难用疫苗控制5、鸡胚用于疫苗生产,导致人为散布各种蛋传疾病,引起免疫抑制的作用方式,病 毒 作 用 方 式呼肠孤病毒 产生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化学物质,引起免疫器官结构 和大小的短时变化和功能下降,淋巴细胞减少,腔上 囊淋巴细胞变性和滤泡萎缩REV 致瘤,引起矮化和迟滞综合症,导致腔上囊和胸腺萎缩,影响细胞和体液免疫MDV、ALV 淋巴细胞肿瘤,MDV使B细胞受到溶细胞感染,T抑制细胞 激,腔上囊和胸腺淋巴细胞受到破坏IBDV 腔上囊淋巴细胞凋亡,B淋巴细胞大量破坏,体液免疫 应答

4、能力减弱或消失CAA 淋巴器官和造血器官萎缩,脾、腔上囊和胸腺的部分 淋巴细胞衰竭,体液和细胞免疫均受影响IBDV+CAA+AV 极易发生包涵体肝炎,加重免疫抑制,导致淋巴细胞 功能衰竭MDV、ALV、ILTV 直接侵袭淋巴器官和细胞而发生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的检测和评估方法,检测评估内容 评 估 方 法体液免疫抑制 血清球蛋白总量测定(IgM、IgG、IgA含 量),同种血细胞凝集效价测定,B细胞产 生抗体的能力,人工免疫后抗体效价测定,淋巴细胞转化反应(PWM、LPS)、细胞膜 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补体受体和FC 受体细胞免疫抑制 外周血液淋巴细胞数、X光透视胸腺是否正 常,迟发性变

5、态反应测定,PHA和ConA刺激 淋巴细胞的转化率,E-玫瑰花环反应白细胞、补体 白细胞数、外周血象、补体C2、C3、C4、系统免疫抑制 C5的含量及效价,骨髓象(中性粒细胞的 数目和功能、白细胞的移动、吞噬杀菌能 力,酶测定、膜糖蛋白测定),防制基本措施,加强饲养管理:良好的饲养环境和条件。加强生物防御措施: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体系。推广和加强对鸡群疫病实验室综合诊断技术的应用,做好种鸡群的净化工作。在种鸡群中加强对多种免疫抑制性病的多联疫苗的免疫注射,提高母源抗体水平。坚持使用高质量的SPF鸡胚来源的弱毒活疫苗。,马立克氏病(Mareks Disease,MD),一、病原,疱疹病毒,双股DN

6、A血清1型:致瘤的MDV 细胞结合血清2型:自然无毒株血清3型:HVT细胞游离,重要蛋白与抗原,致瘤相关基因:Meq、pp38、132bp重复区(强毒2-3个拷贝、弱毒8-9个拷贝)糖蛋白:gC(A抗原)、gB、gD、gI、gH、gL(基因工程疫苗)其他基因:ICP4 反式激活ALV vIL8 v-lip,体内感染的三个阶段,病毒复制生产性感染期:羽囊形成完全病毒粒子囊膜 溶细胞感染B淋巴细胞第二次溶细胞感染潜伏期:被激活的T细胞、仅几个拷贝,不表达病毒抗原转化期:为CD4+/CD8-T细胞,二、流行病学,1、不同品种或品系的鸡均能感染MDV,但易感染性差异很大,感染时鸡的年龄对发病影响很大(

7、出雏和育雏)2、病鸡和带毒鸡,经羽囊排毒,呼吸道传播。3、MDV毒力对发病率和死亡率影响很大,应激等环境因素也可影响它的发病率 mMDV、vMDV、vvMDV和vv+MDV,三、症状,1、早期死亡2、因侵害的神经不同而表现不同症状,翅N、颈N、迷走N、坐骨N3、虹膜受侵害,灰眼4、体重减轻,消瘦,衰竭,pdx:腿麻痹,pdx:虹膜增生褪色,瞳孔收缩,边缘不整,四、病变,1、外周神经肿大2-3倍,横纹消失2、内脏肿瘤:卵巢、肾、脾、肝、心、肺、胰、肠系膜、腺胃、肠道3、肌肉、皮肤肿瘤,法氏囊萎缩,pdx:肝肿瘤结节,pdx:卵巢肿大,pdx:皮肤型肿瘤,pdx:卵巢肿瘤,pdx:腺胃肿大,外观球

8、状,pdx:脾脏肿瘤,pdx:胰脏肿瘤,pdx:肾脏肿瘤,pdx:卵巢肿大,肉变,pdx:坐骨神经肿胀变粗,纤维横纹消失,pdx:坐骨神经粗,pdx:E;均一的大成淋巴细胞,嗜哌朗宁,含RNA,胞浆红色。F;大至小的淋巴西细胞,少数MD细胞,五、诊断,1、病理组织切片2、羽囊琼扩和血清琼扩3、病毒分离、免疫荧光检测4、PCR、原位杂交、核酸探针,六、免疫失败的原因及对策,原因:1、疫苗质量不佳蚀斑数不足可能污染其它病原(非SPF鸡胚成纤维细胞生产)种毒传代次数过高2、运输、保存、使用不当,导致疫苗品质降低3、母源抗体干扰4、早期感染5、应激6、免疫抑制病的感染7、与其它药物配合使用,对策:保证

9、疫苗质量规范疫苗的运输、保存及使用使用细胞结合疫苗、交替使用疫苗、增加剂量、二次免疫、HVT疫苗与免疫增强剂的配合使用,如ACM1(乙酰甘露聚糖)隔离消毒饲养3周以上减少应激,不宜或冷或热控制其它疾病,消除免疫抑制与抗生素、免疫增强剂配合使用需试验后再进行,禽白血病(Avian Leukosis),禽白血病是由反转录病毒科的禽白血病/肉瘤病毒群中的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ALV囊膜亚群的原型和禽类宿主,亚群 原型病毒 禽类宿主 类型A RAV-1 蛋鸡 外源病毒B RAV-2 蛋鸡 外源病毒C RAV-49 鸡 外源病毒D RAV-50 鸡 外源病毒E RAV-0 鸡 内源病毒F R

10、AV-61 环颈雉 内源病毒G 金色雉病毒 金色雉 内源病毒H RAV-62 匈牙利鹧鸪 内源病毒I 甘氏鹌鹑病毒 甘氏鹌鹑 内源病毒J HPRS-103 肉鸡 外源病毒,ALV-J系外源性白血病病毒与内源性E亚型病毒囊膜基因的重组体有3种主要基因:gag基因:群特异性抗体(GSA)P27pol基因:反转录酶env基因:gp85,使病毒结合到受体细胞上,产生特异性抗体,流行病学,1、用有(+)或无(-)病毒血症(V)、血清抗体(A)和病毒排放(S)描述鸡的ALV感染状态垂直传播:V+A-S+,发生肿瘤,胎粪含高浓度ALV水平传播:与其他ALV亚群不同(V-A+S-)既可以产生 V+A-S+几周

11、内 V-A+S+年龄较大 V-A+S-2、6-8周龄肉种鸡就可表现J亚群病状,13周龄表现典型的骨髓性肿瘤,集中于开产到产蛋高峰期前后,种鸡同期死淘率超过标准1-2倍。3、不同的品种和品系的肉种鸡对J亚群病毒都是易感的,易感程序有一定差异,父系发病率明显高于母系,死淘率更高。,症状,1、原发部位在骨髓:骨髓瘤扩张,挤破骨质到达骨膜下,成为肉眼可见的肿瘤,胸骨、肋骨、骨盆、髋关节、膝关节、头骨、椎骨2、肿瘤广泛出现:肝脏(大肝鸡)、脾脏、肾脏、卵巢和睾丸,亦现心内膜下、肺、胸壁、腹壁、胰腺、肌胃、胸肌、胸腺、法氏囊(鸡蛋大),病变,J亚群:骨髓细胞瘤,瘤细胞形态一致,核较大,空泡化,色淡,有明显

12、核仁,丰富的嗜酸性细胞浆,胞浆内有嗜酸性球形颗粒。经典AL:成淋巴细胞或淋巴母细胞瘤,体积较大,一致大的淋巴细胞,胞浆较J亚群肿瘤细胞少,呈嗜酸性染色,包围在核皮上,胞核较大。马立克氏病:成熟程度不一,大小各异的多形性中、小淋巴细胞,胞核染色较深,胞浆更少或缺失,法氏囊萎缩,有神经和皮肤肿瘤。,pdx:肝脏散在肿瘤,pdx:肝,脾,肾肿大,散在的肿瘤,pdx:肺肿瘤,法氏囊极度肿大,pdx:肝肿大,大肝病,pdx:法氏囊内皱褶肿大,坚实,有白色肿块,pdx:法氏囊肿瘤结节,诊断,1、病理学鉴定。2、阳性AL血清作琼脂扩散(群特异性反应)。3、ELISA检测ALV抗原P27,或用重组杆状病毒表达

13、gp85包板检测J亚群特异抗体。4、PCR诊断试剂盒。5、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原位杂交法。,防制,1、ALV清除计划:因ALV-J的水平传播更重要,应当研究使用诸如疫苗接种等方法作为清除计划的一种辅助措施。20周时测泄殖腔/阴道拭子中的GSA,22周测病毒症和血清抗体,23周时测头2枚蛋蛋白中的GSA,26周时测刚孵出雏鸡胎粪中的GSA,40周时测蛋白中的GSA2、种鸡群公母雏应分开养至转群,到产蛋鸡舍仍要分开饲养6周,减少应激和水平传播。3、预防MD、REV、REOV、IBDV、CIAV及其它免疫抑制病。4、根据推荐体重和营养标准饲养,以保证免疫系统的充分发育。,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

14、ous Bursul Disease,IBD),经济意义:鸡的发病和死亡 早期感染后,会引起严重的、长期的免疫抑制 10龄感染,ND抗体抑制最大,7日龄感染中度,14或21日龄感染抑制不明显,感染鸡对IBDV自身的免疫是正常的,一、病原,IBDV:双RNA病毒科双RNA病毒属4种病毒蛋白:VP1、VP2、VP3、VP4 血清1型:6个亚型,一个亚型包括所有的变异株 血清2型:无毒力,鸡、火鸡中的抗体均普遍存在 经典疫苗株:B69、R63、B29 GLS变异株:仅有B29,缺R63、B69 DS326:缺179、BK44、R63、B69 4个中和位点 抵抗力强,碘化物0.5%的氯化铵,0.05%

15、氢氯化钠能灭活,二、发病机理和流行病学,环磷酰胺处理3日龄雏鸡1、与法氏囊有关 发病率均大大降低 外科手术切除4周龄雏鸡 法氏囊2、3-6周龄的鸡易感,3周龄以下的易感为感染后不表现临诊症状,但引起免疫抑制3、病鸡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病毒在环境存活时间长,清除病鸡54天和122天后仍可以使其它鸡感染,小粉甲虫蚴可传播本病。4、表现为高峰死亡和迅速康复曲线,死亡率差异很大,35%、1520%、6070%,超强毒70%以上。,三、症状,1、啄泄殖腔(最早症状)2、打堆、腹泻3、后期体温低于正常,严重脱水,衰竭死4、亚型毒株或变异株表现亚临诊症状,死亡率低,法氏囊萎缩严重,pdx:羽毛

16、松乱,蹲伏无力,四、病变,1、脱水、胸肌颜色发暗,肌肉出血2、肾脏肿大(死亡鸡严重脱水),扑杀鸡正常3、法氏囊,3天开始水肿,4天重量和体积为正常的2倍,5天恢复正常,8天为正常重量1/3,出血、坏死、胶冻状黄色渗出液4、脾轻肿大,有弥漫性灰色小病灶5、腺胃、肌胃结合部出血6、VVIBDV 胸腺、盲肠扁桃体、脾脏、骨髓病变更严重,法氏囊病变相似7、变异株不能引起炎症反应,pdx:胸肌出血,pdx:腿部肌肉出血,Pdx:肾肿胀,色淡,pdx:法氏囊暗红色水肿,pdx:粘膜出血,滤泡坏死呈黄白色,pdx:肾脏肿大,苍白,法氏囊肿大,外被黄色胶冻样物,pdx:法氏囊肿大,出血,外观呈紫葡萄状,pdx

17、: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出血斑,五、诊断,1、病毒分离,经典IBDV:3-5天死亡,胚胎水肿、出血,变异IBDV胚胎肝坏死,脾肿大2、琼脂扩散,不能区分血清型,只能查出群特异性抗原3、间接ELISA,包被病毒,不分血清型4、AC-ELISA,免疫酶捕捉抗原,六、防制,1、疫苗的选择 活疫苗 弱毒型:LuRert、BVM、LID228、L2株(美国)PBG98(荷兰)、S706(法国)、TAD、GuLM(德国)对法氏囊无损伤,易受母源抗体干扰 中等毒力型:LKT、I/PV(美国)、D78(荷兰)、TADY(德国)GP(匈牙利)、BJ836、B87、25/2(中国)对法氏囊有轻度可逆的损伤,能突破较高

18、的母源抗体干扰 强毒株:高毒力型,如初代25/2、J-1,对法氏囊损伤大,病毒-抗体复合疫苗灭活疫苗组织灭活苗和鸡胚尿囊液灭活苗2、免疫程序及母源抗体的影响 监测雏鸡母源抗体很难而诱发免疫失败3、疫苗与vvIBDV和变异株IBDV的关系 经典可提供对vvIBDV的保护,剂量要大,不能提供对变异株BBDV的保护 单向交叉保护 变异株变异株 变异株经典强毒株4、建立一种可靠的抗原变异监测方法,鸡传染性贫血(chicken infectious Anemia,CIA),鸡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全身淋巴组织萎缩性免疫缺陷病,常与其它病毒、细菌和真菌混合感染,导致出血综合症,贫血一真皮炎和

19、兰翅病。,一、病原,CIAV环状病毒科环状病毒属 在感染细胞中,DNA为双链开环和单链环状存在,但病毒粒子仅含单股环状DNA长2292bp,1个转录子,为多顺反子VP1,衣壳蛋白VP2,功能不详,VP1-VP2组成中和抗体表位,VP3引发CIAV引起的细胞凋亡300bp非编码中有10多个能为调控因子或转录因子结合的特定序列成分,4-5个21bp的重复序列。抵抗力强:碘、次氯酸盐,37Ih,100,15min可灭活。,二、流行病学,1、鸡是本病毒唯一宿主 所有年龄的鸡都可感染,但易感性随日龄的增大而急剧下降,自然发病多见于24周龄,混合感染时发病可超过6周龄,17日龄感染发生贫血,2周龄以内鸡感

20、染部分发生贫血,有母源抗体的雏鸡可被感染,但不发病。2、垂直传播是本病主要的传播方式,母鸡感染后314天内种蛋带毒,带毒的鸡胚出壳后发病和死亡,也可通过消化道及呼吸道水平传播。,三、症状,贫血、皮肤出血,可能继发坏疽性皮炎 血液学检查、红细胞和血红素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值降至低于20%(正常值在30%以上,降至25%以下可称为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血液中出现幼稚型红细胞,细胞核肿大,核仁明显,核内出现嗜酸性包涵体,吞噬细胞内有变性的红细胞,经28天后不死就可以康复。,四、病变,全身性贫血 血液稀薄,胸腺萎缩,退化骨髓萎缩,股骨髓脂肪化呈淡黄红色,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法氏囊萎缩,肝肿大发黄或

21、有坏死斑点,腺胃粘膜出血,肌肉、皮下出血,pdx:上为正常,下为胸腺萎缩,pdx:骨髓色浅,造血机能下降,右为正常,pdx:血液稀薄,色淡,左为正常,五、诊断,原虫病、黄曲霉毒素中毒,及服用过量磺胺亦可导致再生障碍贫血,引起出血综合症和免疫抑制。肝脏悬液加等量氯仿处理后接种一日龄雏鸡(SPF鸡),或接种MDCC-MSB1或鸡胚卵黄囊 雏鸡1416天后检查红细胞压积,股骨髓,胸腺萎缩 鸡胚,1620天鸡胚死亡、鸡胚变小,出血,水肿,MSB1接种后细胞会死亡、脱落。,六、防制,1、鸡胚生产的有毒力的CIAV可作为活疫苗,饮水,接种应在1315周龄,但不能晚于首次产蛋前的34周,避免垂直传播。2、母

22、代接种(肌肉、皮下或翅)减毒的CIAV疫苗。3、对种鸡群的CIAV抗体状态应该进行监测,以避免CIAV的垂直传播感染,净化此病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因该病毒对消毒剂具有很高的抵抗力。,禽呼肠孤病毒感染(Avian reovirus infection,REO),可引起多种疾病: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矮小综合症、呼吸道疾病、肠道疾病和所谓吸收不良综合症,经济损失常由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和受害鸡增重减少,饲料转换下降等生产性能差引起。,一、病原,分节双股RNA,10个节段卵黄囊或绒毛尿囊膜 卵黄中,35天胚胎死亡,大片皮下出血而使体表变紫 卵尿膜,鸡胚78天后死亡,肝、脾大并有坏死性,CAM有白色病变

23、 病毒对环境的抵抗力强,耐热,抗pH3、H2O2、2%来苏尔、3%福尔马林。,二、流行病学,1、具有年龄相关的抵抗力 1日龄鸡很容易复制本病,年龄大则症状轻且潜伏期较长。2、粪便污染是接触感染的主要来源,可以垂直传播但效率低(1.7%),三、症状,1、跛行,踝关节不能活动2、虽无病毒性关节炎/腱鞘炎的临诊症状,屠宰时趾曲肌腱和腓肠肌腱肿大,增重减少,饲料转化率低。3、吸收不良综合症、生长参差不齐、色素沉着差、羽毛发育不正常、骨骼变形和死亡率增加,侵害13周龄肉鸡。,pdx:腓肠肌单侧和两侧性断裂,四、病变,1、病毒性关节炎 趾伸肌腱和趾屈肌肿胀,踝关节常含有枯草色或带血色的渗出液,有些有脓性渗

24、出物,踝上滑膜常有出血点,胫跗远端的关节软骨出现凹陷溃疡。2、吸收不良综合症:腺胃增大,可能有出血、坏死。,pdx:腓肠肌结节性肿胀硬化和完全断裂,pdx:肌腱出血,坏死和断裂,五、诊断,AGPIFAELISA,六、防制,1、对鸡舍彻底清洗消毒可防止由上批感染鸡留下的有致病性病毒的感染,消毒病为0.5%有机磺和碱溶液。2、可用活毒或灭活疫苗在产蛋前使用,母源抗体提供1日龄雏鸡的保护力,对垂直传播有限制作用。,产蛋下降综合症Egg Drop Syndrome,pdx:上左为正常,中为退色蛋,右为破蛋,下为软皮蛋,pdx:输卵管子宫部病变,粘膜水肿,腔内有炎性渗出上为正常,禽脑脊髓炎Avian E

25、ncephaloyelitis,pdx:共济失调,偏瘫,pdx:伏卧,头下垂,被毛粗乱,pdx:犬坐姿势,脚趾弯曲,pdx:虹膜变浅,形成白内障,右为正常,禽沙门氏菌(Avian Salmonellosis),是指沙门氏菌属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或慢性疾病总称。临床上多表现为败血症和肠炎,也是家禽最为重要的蛋传细菌病之一。,禽沙门氏菌病依据病原体的抗原结构不同分为三种疾病:鸡白痢、禽伤寒和副伤寒。由鸡白痢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称为鸡白痢由鸡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称为禽伤寒由其他有鞭毛能运动的非宿主适应性沙门氏菌所引起的禽类疾病则统称为禽副伤寒。禽副伤寒的病原体包括很多种类的沙门氏菌,其中 以鼠伤寒沙门氏菌和

26、肠炎沙门氏菌最为常见.,pdx:眼云雾状混浊,失明,pdx:排白色稀粪,糊肛,pdx:跗关节肿大,瘫痪,pdx:心包炎和肝坏死,pdx:成年鸡卵巢变性,pdx:肺坏死,pdx:心肌结节和肺坏死,pdx:卵泡变形和坏死,pdx:禽伤寒的肝肿大,灰白色坏死,pdx:禽伤寒的肝出血,古铜色,pdx:禽副伤寒肝肿大,有大量坏死灶,pdx:副伤寒盲肠肿大变粗,呈蚯蚓状,pdx:副伤寒的盲肠内有灰白色的栓子,统一思想认识,整顿种禽行业种鸡群净化是控制白痢病、禽伤寒的关键。制订、完善并严格执行全国性控制规划在种禽养殖行业整顿的基础上,制订、完善全国性的白痢病和禽伤寒控制规划,该规划可以作为范围更大的禽病控制

27、规划的一部分。尽快研究我国鸡白痢净化中的有关技术问题组织种群经营者与高校、科研单位的技术力量联合攻关,研究如何最短的时间内通过净化建立无白痢、禽伤寒群;研究再感染的主要的来源和防制方法;研究提高鸡白痢、禽伤寒检疫的准确性等;尽快研究禽副伤寒控制的问题,如检测技术、综防手段、食品安全评估等等。,探索控制禽沙门氏菌病新的防制手段(1)免疫预防 灭活苗或减毒活菌菌苗控制本病,其毒副作用较大(2)生物学预防 微生态制剂或称“益生素”,混合制剂好于单一菌株制剂()建立菌株耐药性监测体系。()建立新型、快速检疫方法。以沙门氏菌属水平为诊断或检验对象,即利用具有属特异的广谱反应试剂,如针对沙门氏菌外膜蛋白、

28、鞭毛蛋白、脂多糖等分子上的共同抗原表位的单抗,或沙门氏菌属特异性的核酸探针或扩增检测技术,或沙门氏菌属特异性噬菌体等,进行抗原或抗体检测,进行沙门氏菌(病)诊断;以特定菌型为诊断或检验对象,针对特定菌型沙门氏菌的表型或基因型的独有特性,如肠炎沙门氏菌、鼠伤寒沙门氏菌、鸡白痢沙门氏菌,管理制度,1、雏鸡与雏火鸡应该自无鸡白痢和禽伤寒的场所引入。2、无PD和FT鸡群都不可和其他家禽或来自未知有无该病的舍饲禽混群。3、雏鸡与雏火鸡应置于能清理和消毒的环境中,以消灭上批鸡群残留的沙门氏菌。4、雏鸡与雏火鸡应饲予颗粒的饲料,防止经污染的饲料原料传鸡群的可能性。5、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外源沙门氏菌的传入。a、禽舍必须有防止飞禽的设备b、禽舍必须有防啮齿动物设备c、防苍蝇、鸡螨与水粉虫等昆虫d、使用饮用水或供给经氯化的水e、防止机械传播(人、设备、运输车)f、对死禽适当地处理,带菌的消除,试管凝集试验(TA)、快速血清试验(RS)、全血试验(WB)、微量凝集试验(MA)需重复检测:感染鸡的血清凝集与滴度有 变动的倾向 感染与凝集素出现有时间间隔 剔除阳性反应禽后环境的污染 依然存在,可以成为以后感染之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