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36037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ppt(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 GB50585-2010,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制组2010.9,规范主要内容,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全文分为: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勘探作业,特殊作业条件勘察,室内试验,原位测试和检测,工程物探,勘察设备,勘察用电和用电设备,防火、防雷、防爆、防毒、防尘和作业环境保护,勘察现场临时用房,共13章和4个附录。有18条对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有重大影响的条文列为强制性条文。,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一章 总则,总则的内容是纲领性、原则性的规定,后续章节的内容都是围绕总则的规定展开,并符合总则的规定。本规范总则包括

2、以下四项内容。1 制定标准的目的。阐明制定标准的理由和依据,以及通过标准实施所要实现的目标;2 标准内容所覆盖的范围即适用范围;3 标准的共性要求即基本原则;4 执行相关标准的要求。,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建设工程:指土木工程、建筑工程、线路管道和设备安装工程及装修工程。其中土木工程又指:铁路、公路、隧道、桥梁、堤坝、电站、码头、飞机场等工程;建筑工程:指房屋建筑工程,包括厂房、剧院、旅馆、商店、学校、医院和住宅等;线路管线和设备安装工程指:电力、通讯、石油、燃气、给水、排水、供热等管道和各类机械设备、装置的安装活动。安全第一: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关系

3、上,应始终把安全放在首要位置,优先考虑从业人员和其他人员的人身安全,实现“安全优先”的原则。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生产的其他目标。,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预防为主:是指对安全生产的管理,管理工作的重点不应是在发生事故后去组织抢救、调查、处理和分析,而是应事先有效地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从而预防事故的发生。综合治理:是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和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不可采用走过场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式处理,而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用积极的态度,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善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从而杜绝安全生产事故发生。,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

4、全规范编写组,第2章 术语和符号,本章分为2节,即2.1术语,2.2符号。术语和符号是准确理解条文规定的基本要素,因此,它直接关系到能否准确理解条文规定和正确执行。鉴于本规范是我国第一本有关岩土工程勘察安全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涉及的专业面广,涵盖的技术范围大,所以在保证不影响理解条文内容的基础上,本规范尽量压缩了术语和符号的数量。第2章术语和符号的技术内容构成是按现行国家标准,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标准编写规则 第1部分:术语GB/T20001.1和标准编写规则 第2部分:符号GB/T20001.2 的有关规定执行。2.1.7高原作业地区:海拔高度系根据勘察收费标准有关规定解释,结合

5、实际勘察作业难度确定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3章 基本规定,本章没有分节,共有条文13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条。其主要内容是规定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劳动保护制度。明确勘察单位安全生产责任负责人和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要求勘察单位应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对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具备的任职资格做出规定。强调特殊工种应持证上岗。,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勘察单位应为从业人员提供劳动作业所需的劳动保护用品和防护措施,包括安全生产费用、作业条件、生产工艺和设备、健康检查和保险等。规定勘察单位应对本单位生产过程中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和建档,并针对生产过

6、程中存在的危险源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内容应定期组织演练,不能流于形式。同时还对勘察单位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分包单位和勘察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做出详细的规定。要求勘察单位应对安全生产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状况进行统计、报告和处理;不能,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不能隐瞒不报。要求勘察单位应建立、健全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制度、教育培训制度和专项经费使用制度,并对从业人员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做出明细的规定。要求勘察单位应为作业人员提供卫生防疫、职业病卫生防护条件和措施。安全生产检查:时间、内容、方法。应急救援预案:预案的适用范围,事故可能发生的地点和后果,组织机构

7、及其组成人员和职责分工,事故报告的程序、方式和内容,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措施,应急救援资源信息,具,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体通信联系方式,有关的保障措施,与相关应急救援预案得衔接,应急演练,管理措施和要求。特种作业:一般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的人员,每2年应进行一次复审,连续从事本工种10年以上的,经用人单位进行知识更新教育后,每4年复审一次,未按期复审或复审不合格者,其操作证自行实效。(强条)影响潜在危险源危险性大小的主要因素:1 发生安全事故或危险事件的可能性;2 暴露于这种危险环境的情况;3 事故一旦发生可能产生的后果。,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安全生产防护用品管理应符

8、合下列要求:1 为从业人员免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防护用品;2 防护用品必须有“三证”,即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和安全鉴定证;3 应经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部门验收,使用前应对其防护功能进行检查;4 及时更换、及时报废。职业病防护措施:1 公布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应急救援措施、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2 在有职业病危害的岗位设置安全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3 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应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急救用品、冲洗设备、应急撤离通道和泄险区;4可能产生放射性的作业场所,应配置防护设备和报警装置,接触放射性的作业人员佩戴个人剂量计。安全生产统计方法:1 统计学分组 2 统计

9、汇总 3 统计表和统计图,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征求意见稿第3章 勘察生产安全管理体系和劳动保护,分为3节,3.1 一般规定3.2 勘察安全生产管理体系33勘察作业劳动保护。专家审查会建议修改为基本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4章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本章分为3节,即4.1 一般规定,4.2 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4.3 地质点和勘探点施放。共有条文18条,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在4.1一般规定一节中,对不同作业场地、作业环境、作业条件等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作出统一规定。在4.2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一节中,根据不同特殊作业场地和作业环境,对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作业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10、作出不同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在4.3地质点和勘探点施放一节中,对地质点和勘探点施放作业时,测量仪器、设备放置位置以及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要求作出规定。4.3.5作业地点系指地形较险峻,需要登高或临边作业的场所。,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5章 勘探作业,本章分为4节,即 5.1一般规定,5.2钻探作业,5.3槽探和井探,5.4洞探。共有条文44条,无强制性条文。在5.1一般规定一节中,要求编制勘察纲要前,应进行现场踏勘和搜集与勘察作业安全有关资料。对勘察纲要有关安全生产防护措施编写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强调勘探作业时有责任对各类管线、地下设施的安全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国

11、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要求勘探作业遇架空线路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必须满足的最小安全距离。当不能满足最小安全距离时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规定。对进入勘探作业区、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要求,以及单机、单班作业人员人数的最低标准,从安全生产角度出发作出规定。在5.2钻探作业一节中,主要对钻探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钻探机组基本安全防护设施以及对钻探作业流程中各关键作业节点的作业安全作出规定。各关键作业节点是整个钻探作业过程安全生产的潜在危险源,对这些主要作业节点应采取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安全防护措施做出规定,是保障勘探作业过程安全生产的保证。同时也对钻探事故处理过程的安全作业,包括处理

12、事故工具的使用以及事故处理后的安全检查等做出规定。在5.3槽探和井探一节中,对探槽、探井的断面规格和挖掘深度是影响作业安全的危险源之一,对其做出规定是必要的。探槽和探井作业流程中各关键作业节点的作业安全是其作业过程能否实现安全生产的主要危险源。因此,对这些主要作业节点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出规定显然是很有必要,是其作业安全的有力保证。,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同时规定竣工使用后应及时进行回填处理,并对处理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在5.4洞探一节中,要求洞探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生产方案。洞探作业专项安全生产方案是洞探作业安全的指导性和纲领性文件。洞探设计时应考虑到各种可能影响洞探作业

13、安全因素。对洞探作业流程中各关键作业节点的作业安全要求作出具体的规定。要求探洞竣工使用后应及时封闭洞口、拆除支护,并对作业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做出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5.1.2勘察纲要安全防护措施主要内容:1 应有项目安全生产条件描述;2 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要求;3 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应注明勘察重点的安全生产部位和生产环节);4 应对防范勘察安全生产事故提出指导性意见;5 特殊作业条件下勘察作业,应组织安全评审;对特别复杂、重要工程应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论证。5.1.4 勘察作业:系指勘探、测量、检测、原位测试,以及因作业需要搭设临时工棚和生活用房,堆放管

14、材、机具、材料及其他杂物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5.1.8 高处作业:系指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规定的“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5.2.1 钻探设备、钻探机组、钻塔、基台 等名词解释系引自现行国家标准钻探工程名词术语(GB 91518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6章 特殊作业条件勘察,本章分为3节,即6.1水域勘察,6.2特殊场地、地质条件勘察,6.3 特殊气象条件勘察。由于本章主要是规范特殊作业条件下的勘察安全生产,因此没有设定一般规定。共有条文29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条。在6.1水域勘察一节中,首先要求

15、作业前应进行现场踏勘,收集与水域勘察作业安全有关的各种有关资料,然后在现场踏勘和搜集资料的基础上制定水域勘察纲要,并针对水域勘察特点,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以达到保证安全生产目的。,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此外,水域勘察作业前还应向有关管理部门办理作业批准手续。对作业期间,作业船舶的驾驶、船舶救护设备、通讯联络、警示标志、水情和气象变化监测等安全防护措施做出规定。水域勘探钻场安全稳定性是关系到水域勘探作业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规范对水域勘探钻场的选择、作业平台的规格和拼装要求作出规定。对水域勘探作业过程中各关键作业节点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并要求水域勘探作业结束后,不得在

16、水体中遗留套管,以免危害其他船舶航行安全。同时还针对内海勘探、潮间带勘探等特殊作业条件,对其勘探作业安全防护措施进行补充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在6.2特殊场地和特殊地质条件勘察一节,主要是针对特殊场地山区、低洼地带、沙漠和荒漠地区、高原作业区、雪地、冰上和坑道勘察,以及特殊地质条件岩溶、洞穴、旧矿坑、不良地质作用发育区进行勘察作业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在6.3特殊气象条件勘察一节中,主要是规定在勘察作业遭遇特殊气象条件时,如何做好勘察设备和作业人员的安全防护工作。并规定在遭遇灾害性气象条件后,恢复生产作业前应对勘察设备进行检查,确认安全后方可恢复勘察作业。,国标岩土

17、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6.1.4 海况:海洋观测专门用语。指海面因风力引起的波动状况。水情资讯:包括水深、流速、潮汐、动态水位、波浪状态,风浪和波高大小 天气情况:主要指雨、风向和风力。与勘察有关的天气情况:主要指风向、风力和雨。风力:指风的强度,常用风级表示,6.1.7 水域勘探钻场主要分为漂浮式和架空式两种类型。漂浮式钻场主要以船舶和筏为主,包括浮箱、竹筏、木筏和油桶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架空式钻场:主要为平台式和椼架式,平台式钻场主要适用于滨海作业和大江、大河作业。结构强度:指双船拼装牢固程度、平台安装强度和桁架结构牢固程度。一般要求应具备抵抗7级以上大风。总载荷量:即

18、实际承载量(包括钻机钻进时可能产生最大阻力等)乘以载重安全系数。6.3.2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指勘察项目所在地气象主管部门所属气象台、站向社会公众发布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由名称、图标、标准和防御指南组成。6.3.2 特殊气象水文条件:主要指恶劣气象水文条件。风力6级时,浪高一般2.50m,最高4.0m,对于没有机械动力,借助于风力的帆船,小马力的机帆船,游艇等小型船只的安全已构成威胁;由于水上勘察所用船舶载重量多在几十吨近千吨不等,抗波浪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勘察人员和勘察设备的安全,做出限制并定为强制性条文。,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

19、组,6.3.5 卫生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全国总工会等四部门2007年曾联合下发通知:工作场所温度达到33,或在最高气温达35以上的露天环境下工作,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高温津贴,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温中暑造成的职业危害。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因高温停止 工作、缩短工作时间扣除或降低劳动者工资。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在35以上的高温天气露天作业。高温津贴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或省级劳动保障部门制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7章 室内试验,本章分为4节,即7.1一般规定,7.2 试验室用电,7.3土、水试验,7.4 岩石试验。共有条文24条,无强制性条文。在7.1 一般规定一节中,

20、主要对试验室的作业安全条件、作业环境和作业卫生条件作出规定。并规定了作业人员从事危险试验项目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在7.2 试验室用电一节中,主要是针对试验室用电方面的特殊要求,规定了在保证试验室用电设备安全和作业安全所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以及试验室作业环境所应达到的安全防护标准。在7.3土、水试验一节中,对相关试验设备应配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和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并对试验过程中一些关键节点潜在的危险源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此外,对试验室放射源使用、保管和废弃物处置等安全防护措施也做出规定。在7.4 岩石试验一节中,主要是针对岩石试验前后和试

21、验过程中,实验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及作业安全防护措施做出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化学分析 1 易爆品 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银及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 物等。2 压缩气体和有毒气体 3 易燃液体 4 易燃固体 5 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 剧毒化学品 7 放射性物品 8 腐蚀性化学品,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放射性防护方法:1 时间防护:用限制作业时间来达到防护目的。2 距离防护:由于距点状放射源的射线强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所以应尽量增大距离减少接收剂量。3 屏蔽防护:放射源的运输和存储必须使用安全可靠的铅罐,室内分装应使用铅砖、铅

22、玻璃、铅手套、铅围裙等。,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8 章 原位测试与检测,本章分为3节,即 8.1一般规定,8.2原位测试,8.3岩土工程检测。共有条文22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条。在8.1一般规定一节中,主要根据原位测试和检测的作业特点和作业过程中一些共性的安全生产问题,如测试点布置的合理性问题,处理被检测桩基的桩头等作业现场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作出规定。并根据堆载配重反力装置的检测作业特点,针对其作业流程中主要作业节点存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规定了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此外,还规定了原位测试与检测作业使用起重吊装设备时应遵守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并要求

23、在架空输电线路附近作业时,应保证起重吊装设备与架空线路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应符合规范的有关规定。当原位测试与检测作业涉及到其它专业如勘探作业和桩工机械时,要求其安全生产应遵守相关专业现行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第8.2原位测试一节中,由于原位测试方法很多,规范仅针对常用的6种原位测试方法(标准贯入试验、动力触探试验、静力触探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旁压试验和扁铲侧胀试验)根据其作业流程中关键作业节点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制定了,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相应的安全作业规定,最大限度防范作业过程中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第8.3岩土工程检测一节中,仅针对常用的6种检测方法(抗压静载荷试验、单桩抗拔静载荷试验、

24、单桩水平静载荷试验、锚杆拉拔试验、桩基动测试验和钻芯法)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并作出相应的规定。其中桩基动测试验仅针对作业过程潜在不安全生产因素的高应变动力测桩试验,制定了相应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规定。钻芯法检测桩,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基质量检测的作业方式和作业特点与常规钻探无大的区别,因此,其作业安全仅要求符合本规范第5章的有关要求即可,没有另作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9 章 工程物探,本章共分为3节,即9.1一般规定,9.2陆域工程物探,9.3水域工程物探,9.4人工震源。共有条文28条,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在9.1一般规定一

25、节中,主要根据工程物探作业特点和作业流程中存在的主要不安全因素,规定工程物探作业人员不仅应具备安全用电方面的知识,还应经过专业技能培训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为了保证作业安全,还规定了当仪器、设备采用外接电源和在运行过程中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要求使用爆炸震源时,应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进行安全性评价。鉴于采用爆炸震源作业的危险性较大,规定作业前应采取一定的安全防护和隔离措施方可进行爆炸作业。由于工程物探具有作业点不明显,作业范围大、危险性大等特点,为了保证作业安全,规定了非作业人员严禁进入工程物探作业区。在9.2陆域工程物探一节中,对陆域工程物探常用的几种方

26、法(电法勘探、井中物探、地下管线探测、电磁法勘探)所使用的物探仪器设备,规定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用电参数范围和安全操作程序。并对各类工程物探探测用导线的安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置放、布设和收放方式做了规定。针对陆域工程物探作业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规定了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和安全作业程序。在9.3水域工程物探一节中,要求选用水域工程物探作业船舶应符合本规范第6章的有关规定。水域工程物探作业前应进行安全检查,并对作业过程中和作业结束时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做了规定。当采用不同震源进行水域物探作业时,要求震源船、作业船应根据其作业特点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

27、规范编写组,在9.4人工震源一节中,要求采用爆炸震源除了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6722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满足本节针对其作业特点所作的补充性规定。对爆炸震源发布起爆命令的方式和使用爆炸震源的适用条件作出明确的规定。对作业过程中常出现的拒爆、瞎炮现象进行处理时应采取的正确处理方法也作出了相应的规定。对使用非爆炸震源(冲击震源,电火花震源,气枪震源)的作业安全,也根据各自的作业特点和作业流程中关键节点潜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作了明确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主要危险源来自陆域进行物探作业时使用爆炸震源,以及采用瞬变电磁法作业产生的高压、高电流9.2 陆域作业 仪器设备安全用电应

28、符合下列要求:(1)野外作业用电在保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应采用低电压;(2)遇雷电天气时,应停止作业并将仪器与供电电源断开;,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3)使用干电池供电电源时,应注意电池极性,严防接错损毁仪器设备;并应防止电解液溅出烧伤作业人员。电法作业安全防护措施:(1)应建立测站与跑极人员之间的可靠联系,严格执行呼唤应答制度;(2)供电过程中任何人均不得接触电极和供电电缆;(3)当高压导线穿过居民区或道路时,应采取高架线路或派专人看守的办法,并在明显位置设置安全标志;,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4)测站必须采用橡胶垫板与大地绝缘,绝缘电阻不得小于10;(5)测站与跑极员应

29、严格遵守跑极、收线、漏电检查等安全规定,测站在未得到跑极员通知时不得供电;(6)应保持导线、线架处于干燥状态,严禁作业人员将潮湿导线背在身上直接供电。管线探测归属问题测绘、物探?,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9.3 水域作业 爆炸作业船与爆炸点的安全距离估算公式:根据 国家标准爆破安全规程GB 6722、国家标准地震勘探爆炸安全规程GB 12950 和行业标准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 等。9.4 人工震源 出现拒爆情况,应先查明原因后处理,处理措施不得凭经验随意处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10 勘察设备,本章分为3节,即10.1一般规定,10.2 钻探设备,10

30、.3 勘察辅助设备。共有条文18条,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在10.1一般规定一节中,对勘察设备的正确安装、使用、维护和保养等作了规定。要求不得使用安全防护装置不全或有故障的勘察设备、仪器。规定勘探设备地盘的承载力必须能满足勘探设备的安全使用要求,或者应进行加固处理。对勘察设备搬迁、安装、拆卸作业和作业组织形式也作了明确、详细的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并针对勘察设备启动、运行过程中容易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关键节点,规定了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在10.2 钻探设备一节中,对钻探机组搬迁作业中的安全问题作出规定,严禁钻探机组整体进行钻孔间迁移。对钻探机组主要部件-钻塔的安装与拆卸作业

31、安全,以及钻进过程中,钻机和各主要辅件-泥浆泵、柴油机等的操作与维护,以及冲击钻进钻具的连接等作业安全问题均作出相应的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在 10.3 勘察辅助设备一节中,对勘察辅助设备离心水泵、潜水泵、空气压缩机的操作、维护,以及与安全生产有关的问题作出明细规定。并且还要求焊接和切割作业除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的有关规定外,还应执行本规范针对其在勘察作业中潜在的不安全生产因素所做出的有关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勘察设备的一般防护 1 设备和仪器使用和维护应按说明书要求执行。2 所有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必须齐全、完好。3 设备的传动部

32、分(皮带),应有牢固的防护栏杆或防护罩。4 电动机、发电机接线处应有防护保护。5 升降机自动手把应配安全卡。6 勘察现场的电气设备应有保护接地。,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勘察设备移动和吊装应遵守下列规定:1 汽车运输、起重机械操作人员应持证上岗;2 起吊时应发出信号,起吊物下方严禁人员停留或穿引;严禁人员随起吊物件起吊或降落;3 起吊时,应先行试吊,确认物品重心稳定,绑扎牢靠后,方可正式起吊;4 严禁用吊钩直接吊挂勘察设备;5 恶劣天气时段,如大雨、暴雨、大雪、大雾,不得实施吊装作业。夜间作业应有足够照明。,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使用葫芦吊装物体时应注意以下事项:1 三脚架的

33、架脚间应安装平拉手,以便保持三脚架的稳定。2 使用葫芦时应注意不得超载,起重前应检查葫芦受力构件的完好性并进试吊,并应检验制动器的可靠性。作业过程中,操作者拽动手拉链条时用力应均匀和缓,以免手拉链条跳动或卡环;如发现拉不动时不得强拉,应立即停止作业对卡环进行检查和处理。,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11章 勘察用电和用电设备,本章分为4节,即 11.1一般规定,11.2勘察现场临时用电,11.3用电设备维护与使用。共有条文30条,其中强制性条文2条。在 11.1一般规定一节中,针对勘察现场临时用电是导致重大勘察安全生产事故主要危险源之一的事实,规定勘察现场临时用电应编制用电方案,并对临时

34、用电常使用的低压配电系统安全生产防护措施作了规定,要求临时用电应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规定供用电线路、设备的安装、拆卸和维修须由持证上岗的电工完成,,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各种用电设备和用电安全装置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对用电系统、用电设备发生故障时,排除故障作业应采取的安全防护措施也作出规定。并规定发生触电伤人用电安全事故救护作业时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在11.2勘察现场临时用电一节中,对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使用的电缆类型,以及电缆线路和架空线路的敷设,现场用电的接地保护措施等均作出详细规定。并对配电箱、开关箱的设置原则和使用要求,不同用途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漏电保护器

35、)的选择、安装、使用等作出规定。同时,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还要求勘察作业现场照明用具应根据不同用途选择不同类型的照明用具,并对其安全使用作出规定。当勘察作业现场遭遇特殊气象条件后,要求恢复作业前应对现场各种用电设备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并对检查人员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做出规定。规定勘察现场临时用电完毕后,应及时拆除,以免发生安全事故。在11.3用电设备维护与使用一节中,规定用电设备投入使用前均需经过运行检验后方可转入正常运行,并对连接用电设备电源线的选择和使用做出原则性规定。对电动机、发电机组的安装与,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安全使用作出了规定,严禁其电源与外电线路电源并

36、列运行。并且还对常用的手持式电动工具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做了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供、用电作业应符合以下要求:1 即使是持证电工也不得带电作业;2 供、用电设施使用完毕后或发生故障时,均应由持证上岗的电工切断电源后方可进行供、用电设施拆除作业或查找故障原因和排除故障。接地保护应注意事项:1 TN系统为最常用的接地系统;2 同一供电系统宜采用同一种接地方式;3 不可用大地或动力设备的金属结构体作相线或工作零线;,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4 必须保证供电系统装设PE导体畅通不允许装设开关和熔断器;5 每一接地装置的接地线应采用2根及以上导体,在不同点与接地体做电气连接。不得

37、采用铝导体作接地体或地下接地线。6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保护地线时,应保证其全长为完好的电气通路;用串联的金属构件作接地保护地线时,应在金属构件之间的串联部位焊接金属连接线,其截面不得小于100mm2。,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照明器具必须按下列环境条件的选择:1 正常湿度一般场所,选用开启式照明器;2 潮湿或特别潮湿场所,选用密闭型防水照明器或配有防水灯头的开启式照明器;3 含有大量尘埃但无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选用防尘型照明器;4 有爆炸和火灾危险的场所,按危险场所等级选用防爆型照明器;5 存在较强振动的场所,选用防振型照明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6 有酸、碱等强腐蚀介质场

38、所,选用耐酸碱型照明器。,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12 章 防火、防雷、防爆、防毒、防尘和作业环境保护,本章分为8节,即12.1一般规定,12.2 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12.3防火,12.4防雷、12.5防爆,12.6防毒,12.7防尘,12.8作业环境保护。共有条文 43条,其中强制性条文6条。本章各节主要是将前面第3章第13章中有关危险品的储存和使用、防火、防雷、防爆、防毒、防尘和作业环境保护方面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集中在一章中,避免各章节在这方面的相关规定出现,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相互重叠现象。因此,要求在执行本规范时,涉及到上述内容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应按本章的具体规

39、定执行。在本章中规定了危险品的采购、运输、保管和使用应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要求从事与危险品有关的从业人员均需经过教育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持证上岗作业。对存放危险品的场所和危险品使用后剩余物质的处置作了详细的规定。同时要求在有毒、有尘环境工作的作业人员应执行国家有关劳动保护的规定。以及对作业场地的环境保护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防雷装置:由接闪器、引下线和接地装置三部分组成。三者间的连接方式宜采用焊接方式。勘察作业时常用有害气体和氧气含量简易检测方法:1 有害气体检测将动物(鸟、鼠等)装在笼内,放入探井测试;2 氧气含量检测将点燃的蜡烛放到井下测试井底空气的含氧量。

40、,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第13章 勘察现场临时用房,本章分为3节,即13.1 一般规定,13.2住人临时用房,13.3非住人临时用房。共有条文18条,其中强制性条文1条。在13.1 一般规定一节中,主要对勘察现场临时用房和野外宿营地的选址要求作出规定。对临时用房使用的建筑材料、产品质量、构造要求和安全生产防护设施等作了明确规定,避免因临时用房不安全因素带来的安全生产事故。从使用角度出,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发,勘察现场临时用房分为住人临时用房和非住人临时用房两大类。在13.2住人临时用房一节中,主要根据防火、防毒和劳动卫生标准等方面的要求,规定临时用房内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

41、品,对使用“三炉”作出了限制。要求必须满足消防安全距离设置消防通道并按国家有关规定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保证住人临时用房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在13.3非住人临时用房一节中,规定应根据存放物品的类别和用途等分类、分专库存放。对临时用房的供、用电设备安全提出要求,规定了存放,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危险品临时用房与生活区的安全距离和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措施。并对作业现场设置临时食堂时,应采取的安全生产防护护措施和卫生要求作出了详细规定。,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引用参照标准名录 1.安全带(GB 609585)2.供水水文地质钻探与凿井操作规程(CJJ1387)3.钻探工程名词术语(G

42、B 915188)4.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91)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 8792)6.低温作业分级(GB/T 14440-93)7.工程地质术语(GB/T 1449893)8.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 93),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9.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 5027998)10.安全标志(GB 28941996)11.安全标志使用导则(GB 161791996)12.高温作业分级(GB/T 42001997)13.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1997)14.焊接与切割安全(GB 94481999)15.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43、(JGJ 332001)16.建筑卷扬机(GB/T 19552002)17.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2008)1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19.爆破安全规程(GB6722-2003)20.地质勘探安全规程(AQ2004-2005)21.危险货物分类与品名编号(GB6944-2005)2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23.电力工程地质钻探技术规定(PDL/T5096-1999)24.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25.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2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27.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16-200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2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29.测绘作业人员安全规范(CH1016-2008),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谢谢,国标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编写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