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37346 上传时间:2023-03-04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3.4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急诊的抢救护理配合,急诊科,急诊科是医院中急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是所有急诊病人入院治疗的必经之路。急诊科设有内、外、发热门诊等。因此,急诊科的工作可以说是医院总体工作的缩影,直接反映了 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质量和人员素质水平。,急诊科的普遍现状,医生流动快固定医生少经验相对欠缺仪器设备相对落后护理半边天,急诊室的工作特点:,急忙多学科性,精神压力大,来自病人需求的压力 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 来自同行竞争的压力 来自医院晋升、评价等压力结果:大量医护人员改行,开放式服务,风险大我国医疗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媒体与社会舆论对医疗机构服务的宣传不够全面,使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

2、员产生信任危机;患者及家属缺乏相关的医学知识,对医疗护理的高风险性和不稳定性缺乏了解,对抢救和治疗效果期望值过高;“举证责任倒置”是医护人员独立承当医疗护理风险;社会心理学普遍认为病人是弱者,应当受到社会广泛同情,而医护人员是医疗技术的掌握者,病人的命运掌握在医护人员手中,医护人员独立承担医疗护理风险是天经地义的事。,急诊工作范围,1.非抢救性工作:1.1 治疗1.2 留观1.3 清创2.抢救工作2.1 呼吸配合2.2 循环配合2.3 抢救记录,抢救病人时,动作要敏捷,能不说话,尽量不说话,只复述口头医嘱,抢救后在咨询不懂的知识,急诊护士的要求标准,1.有较强的急救护理意识2.快捷的反应速度3

3、.有效的反应质量4.良好的服务态度5.良好的素质,抢救中的分工与配合,当我们是三个人的时候主管或高年资护士位于病人的床头,负责呼吸系统,协助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辅助呼吸,固定插管,观察病情,安抚病人等负责治疗的护士位于病人左腰位,负责循环系统管理,建立静脉通路,协助除颤,上抢救仪器,按医嘱用药等协助、巡回护士位于床尾,负责准备抢救用物、配合甲乙护士工作、传递用物,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抢救中的分工与配合,当我们是两个人的时候主管或高年资护士位于病人的床头,负责呼吸系统,协助人工气道的建立和管理,如吸氧、吸痰、辅助呼吸,固定插管,观察病情,安抚病人等另一人位于病

4、人左腰位,负责建立静脉通路,上监护仪,按医嘱用药,进行简单的急救处理如包扎、止血、固定等两人共同承担协助和巡回的工作,注意:一切行动听指挥,必须明确抢救负责人:通常是站在患者头侧负责气道的那个人。每次抢救只有一个负责人!所有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抢救负责人必须:熟悉所有抢救设备,熟悉掌握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和中心静脉置管具有沟通能力:家属、一线医师、兄弟科室、上级医师。,一切行动听指挥,由抢救负责人指定每个人的任务抢救车/除颤仪/监护仪/硬板/氧气/吸引器建立气道(建议呼吸器,气管插管)胸外按压,检查循环建立静脉通路,给药,留取标本联系有关人员(上级医师,急诊/ICU/麻醉科医师,家属)记录

5、医嘱和抢救时间,我们争取做到最好,医护配合默契,合作愉快家属理解,不干扰抢救,无过激行为做到我们所能做到的最好,抢救后的医护协作,及时核对和补开口头医嘱完善病例和护理记录,抢救记录内容一致,医护及时沟通与提醒所有抢救记录6小时内完成,抢救药品、仪器、设备的管理,抢救室用物四定、三及时四定:定品种数量、定位放置、定人管理、定期维修三及时:及时检查、及时消毒、及时补充抢救室所有仪器设备、药品必须处于备用状态,人人均有为下个病人抢救做准备的意识、,转运,转运需要安排的事项转运前的安排:到达地的情况,到达地的人员准备参加转运的人员转运需要的器械与药物转运中患者需要的监测转运前的有效沟通,转运,转运危重

6、患者之前必须评估风险,估计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准备,医护协助和合作,途中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缩短转运时间。确保生命体征的稳定是最基本的要求。,转运的禁忌症,心跳呼吸骤停进行CPR者急性心脏压塞可能引起心搏骤停者腹部闭合伤致血压为0者呼吸道梗阻可能引起呼吸停止者,严重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严重多发伤的特点是伤情重、变化快,稍一延误即可造成伤员的死亡。因此,在急诊科进行的抢救工作是挽救严重多发伤患者生命的关键,而主动、及时有效的护理配合对抢救工作的成功与否至关重要,急救护理措施,伤情评估与护理 通过“一看、二问、三检查”判断严重程度。护理核心为ABCU:A呼吸道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准备吸引

7、装置,气管插管包,气管切开包于床旁,便于急用。B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变化,观察皮肤颜色,防止二氧化氮蓄积,低氧血症,有效给氧,确保Pao292%。C 循环系统护理,心电监护,严密观测心功能状态的同时,立即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目的是及时有效的补充血容量和及时给予药物。U 尿量监测,常规留置导尿,监测肾功能,了解抗休克的效果。,急救护理程序 一给氧、二通道、三配血、四置管、五皮试、六包扎。,1、保持呼吸道通畅 严重多发伤患者多伴有呼吸道梗阻以致窒息,应迅速清除呼吸道异物,取出假牙、血块,及时吸净呼吸道分泌物,给予面罩吸氧,氧流量46Lmin。2、建立静脉通道,快速补充血容量 加快补充有效血

8、容量是抢救严重多发伤休克的重要措施。给予建立23条以上静脉通道,应选上肢静脉、颈内(外)静脉、锁骨下静脉为宜,采用1822号静脉留置针,以保证大量输液、输血通畅。在前30 min内输平衡液1500 m1,然后输入胶体,其晶体与胶体之比为3:1。根据患者的血压、中心静脉压、尿量调节液体滴速,3 及时控制出血 严重多发伤的开放性伤,出血快、失血多,在短时间内可造成患者血容量锐减而导致休克死亡。因此,我们对开放性骨折、活动性出血患者,给予夹板固定和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止血。伤口出血呈喷射样涌出立即给予伤口止血,找到动、静脉活动性出血点,行结扎并用无菌敷料包扎止血,很快达到止血的目的。同时,快速补充血容

9、量,直接送人手术室手术。在静脉穿刺成功后,立即常规血液标本采集,及时做交叉配血及生化、红细胞压积等化验检查,4、及时监测 采用多功能监护仪,监测血压、脉搏、呼吸、血氧饱和度。根据中心静脉压掌握补液量及滴数。根据血氧饱和度了解缺氧情况,随时调整吸氧浓度。留置导尿,准确记录每小时尿量。5、做好术前准备 护土应及时做好配血、皮试、备皮、导尿、置胃管等术前准备。,熟练的业务技能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护士快速、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是确保抢救成功的基础。在抢救中,护士及时配合医生解除呼吸梗阻确保了呼吸道通畅。对病情做到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提高医疗工作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重视心理护理 严

10、重多发伤患者伤情重、变化快,随时都可能发生生命危险,对抢救工作沉着冷静、有条不紊、迅速准确,运用非语言交流手段。以从容镇定的态度、熟练技术、稳重姿态,给患者及家属增加信任和安全感。及时提供抢救信息,力求减轻家属心理负担,取得理解与支持,保证抢救工作顺利进行。抢救中几乎100%病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心理,迫切要求得到最佳的治疗和护理。尤其对意识清醒的病人,心理护理应贯穿在整个急救护理中。,心脏电复律(cardioversion)亦称心脏电除颤(electric defibrillation)是利用高能脉冲电流经胸壁或直接作用于心脏,治疗多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使之恢复窦性心律的方法。,室颤、室扑绝对适应

11、症紧急电复律盲目电除颤心脏骤停不外乎室颤、心搏停止、心肌无效电活动3种类型,其中室颤占80%以上时间就是生命!时间每过一分钟,转复成功率将降低7%10%!,除颤时的注意事项:1.电极板应该紧贴病人皮肤并稍为加压(5kg),不能留有空隙,边缘不能翘起。2.安放电极处的皮肤应涂导电糊,也可用盐水纱布,紧急时甚至可用清水,但绝对禁用酒精,否则可引起皮肤灼伤。消瘦而肋间隙明显凹陷而致电极与皮肤接触不良者宜用盐水纱布,并可多用几层,可改善皮肤与电极的接触。,除颤时的注意事项:3.两个电极板之间要保持干燥,避免因导电糊或盐水相连而造成短路。也应保持电极板把手的干燥,不能被导电糊或盐水污染,以免伤及操作者。

12、4.操作者在进行放电前,应告知周围的人员离开病床,以免发生电击伤。,经胸壁体外电复律常用能量选择 心律失常 能量 心房颤动 100150 J 心房扑动 50 100 J 室上性心动过速 100150 J 室性心动过速 100200 J 心室颤动 200360 J注:能量(焦耳 J)功率(瓦)时间(秒),案例、2000年4月22日7点30分,在岛根县有 一个名叫“箩屋”的特别养护老人院,一名 职员在给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提供早餐鼻饲营 养液时,误将营养液滴入了留置于患者气管的 管道,约1h后护士前来巡视病房,待发现有误 时,营养液已进入患者 肺内200ml,当时立即 将患者转往大阪松江市内的 医

13、院,截止4月25 日患者生命垂危。,案例、2000年4月9日,一位死于神户市真星医院的患者的死因也被确定,2000年1月23日16点一位76岁的女性患者接受了值班护士为她进行鼻饲营养处置,可这位护士误将经鼻饲管注入的营养液400ml,注入了患者的静脉滴注通路,19点,患者呼吸停止,20点死亡。,气管插管,最有效的人工气道要求患者具备的条件 基本的氧合水平 清除口咽部分泌物,要求很高的技能与经验可能会产生致命的并发症,会厌,声带,声门,食道,经口气管插管,优点操作简单,可在紧急情况下置入导管可置入相对较粗的导管;吸痰较容易并发症较少缺点导管固定不安全,易移位、脱出清醒病人不易耐受,牙垫也增加了病

14、人的不适 口腔护理困难影响吞咽功能,不能经口进食气囊充气后会阻断发声,影响语言的沟通,经鼻气管插管,优点易于固定且相对安全病人多能耐受便于口腔护理不会发生病人咬住气管插管的危险缺点操作比经口插管复杂,不易迅速置入导管并发症相对较多,气管切开置管,优点易于固定且较安全多能耐受,适于长期需要人工气道的病人易于口腔护理病人可经口进食导管较短,管腔较大,易于吸痰 解剖死腔相对减小,气道阻力小易于鼻咽部分泌物的引流缺点操作复杂创伤较大局部伤口需特殊护理痊愈后颈部留有瘢痕并发症较多出血、皮下气肿或纵膈气肿气胸、切口感染,环甲膜穿刺置管,紧急情况插管困难会厌水肿颈椎损伤引起呼吸道受损者咽喉骨折,气管插管的固

15、定方法,胶布固定法绳带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法支架固定法,胶布固定法,绳带固定法,弹力固定带固定法,支架固定法,气囊的管理,位 置 插管末端上3cm作用 保证所有气体进入肺部 固定插管,气囊的管理,高容量低压气囊,气囊压力25cmH2O不会发生气管粘膜损伤。理想的套囊充气:封闭气道足以维持潮气 量和防止误吸,同时又不影响气管粘膜的毛细血管血流灌注临床上应选择“最小闭合容量技术(MOV)”和“最小漏气技术(MLT)”可使用气囊压力计测量气囊压力,最高不可超过18mmHg(25cmH2O),气囊的管理,定期放气囊的问题 目前不主张定期放气但非常规性的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仍有必要。气囊放气前,必须清除气

16、囊上滞留物,人工气道湿化的目的,保持气道的温度和湿度,保持气道的生理功能.稀释呼吸道内分泌物,易于咳出或吸引.,案例、2000年3月2日20点,一位患脑神经系 统疾患的17岁女性患者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酒精中毒死亡。原因如下:2月28日18点,一位护士发现该患者使用的蒸馏水(用于人工呼吸机加湿器)已用完,便予以更换。可她错将酒精当作蒸馏水放于患者床下,各班护士每隔2h为患者用注射器抽吸数十毫升加入加湿器。就这样直到患者出现发热等感染症状且病情急剧恶化时,一位护士于3月4日23点才解明原因。此时,时间已过了53h,错误操作也经过了数名护士之手,加入的酒精约600700ml,由于未能及时采取酒

17、精中毒治疗措施,患者不幸死亡。,湿化的基本原理,正常的上呼吸道提供过滤、加温和湿化吸入气体的功能。鼻腔:温度30-34,相对湿度80%-90%隆突:温度37,相对湿度达95%以上肺泡:温度37,相对湿度100%。,常用气道湿化方法,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湿化器或蒸汽发生器湿化雾化器雾化吸入湿化气道内注入或滴入生理盐水,温湿交换过滤器过滤湿化(人工鼻),氯化锂海绵有结合化学水和储热作用,呼出气中的水分及热可部分循环吸入,减少呼吸道的失水及对气体进行适当加温。脱水、呼吸道分泌物粘稠、气道高阻力不宜用。,湿化器或蒸汽发生器湿化,将无菌蒸馏水或注射用水加热,产生水蒸气,与吸入气体进行混合,达

18、到加温加湿目的。吸入气体温度32-35。,雾化器雾化吸入湿化,射流原理降水滴撞击成微小颗粒,悬浮在吸入气流中一起进入气道达到湿化目的。,气道内注入或滴入生理盐水,直接向气道内持续或间断滴入湿化夜进行湿化。临床现状:还在使用,湿化量24小时至少250ml文献报道:不主张使用,临床常用的湿化液,无菌蒸馏水0.45%氯化钠0.9%氯化钠3%高渗盐水,联合使用湿化液,临床常依病情自制痰稀释液:无菌生理盐水ml糜蛋白酶庆大霉素万地塞米松mg,h一次,ml 次。,湿化的判断标准,湿化满意:分泌物稀薄,能顺利通过吸 引管,导管内没有结痂,病人安静,呼吸道通畅。湿化不足:分泌物粘稠,吸引困难,可有突然的呼吸困

19、难,发绀加重。湿化过度:分泌物过分稀薄,咳嗽频繁,需不断吸引,听诊肺部和气管内痰鸣音多,病人烦躁不安,发绀加重。,人工气道的净化吸痰,吸痰的意义 清除大气道分泌物,刺激小支气管,防止分泌物坠积保持呼吸道通畅,减小气道阻力防止分泌物干结、脱落而阻塞气道留取痰标本,有利于痰液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的准确性,吸痰时机按需吸痰,客观情况:病人咳嗽、气道压力报警、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听诊等。病人方面:主动要求。只要可能,尽可能鼓励病人自己咳痰。,吸痰的注意事项,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每次吸痰不宜超过15秒吸痰时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防止气管插管脱出吸痰前后各给2-3分钟纯氧。吸痰时先吸引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内

20、分泌物,再吸引口、鼻腔内分泌物。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且每次持续时不超过10-15秒,吸痰的注意事项,吸痰管与负压的玻璃接头衔接要紧吸痰时严禁关闭呼吸机如果痰液粘稠不易吸出,注入湿化水,一般成人3-5ml,小儿0.5-1ml,将痰液稀释松动。每次吸痰后进行肺部听诊,评价吸痰效果如果吸痰管不能下到气管内或很难下到气管插管内,可能有栓塞或气管插管打折,应听诊呼吸音,通知医生,判断是否需要重新插管。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深部拔出时再给负压。吸痰负压水平mmhg。,预防意外拔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用胶布和固定带保持病人脸部的清洁,保持胶布的黏附度每日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对于烦躁或意识不清的病人,应适当

21、约束呼吸机管道不宜固定过牢操作时应先将呼吸机管道从固定架上取下,预防医源性感染,无菌操作安全并彻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细致的口腔护理呼吸机治疗管路及装置要固定使用呼吸机和雾化管道应定期更换、消毒呼吸治疗装置消毒后应保持干燥,包装完整,保持密闭性及外层的清洁,撤离呼吸机的指征,呼吸平稳心功能改善神智清楚,合作氧流量、浓度接近空气血气正常X光肺-胸膜正常或明显好转,人工气道护理,固定牢固 湿化充分 吸痰彻底,研究表明,护士的主动性更能为病人赢得黄金时间护士工作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复苏质量高质量的心肺复苏需要高质量的团队组合,复苏团队至少5人(2位医生,3位护士)医护按要求分工、协作,抢救时合理分布位置

22、最快时能保障1分钟完成除颤,三分钟完成插管,极大提升抢救成功率,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调查情况,在一项对386例心跳骤停发生情况的调查研究表明有81.1%的心跳呼吸骤停患者是由护士第一时间发现的。,急诊医护协作和抢救配合,病人的康复是医生与护士共同劳动的成果,而每次成功的抢救更是医护团队的完美协作没有优秀的医生,病人的生命安全难以保障,没有护士的良好协作,优秀的医生无法彰显职业才华,急诊医护协作的重要性,医疗和护理两个相对独立而又密不可分的系统,既有分工又各有侧重,既要紧密合作,又不能相互取代,根本目标都是为了抢救生命、促进康复。医护双方作为一个整体完成疾病治疗的全过程。急诊科长期处于急、忙、乱

23、的环境,社会矛盾容易转化给医护人员,所以医护协作尤为重要。协调的医护关系是取得抢救成功的重要前提。,纠纷的防范,1.尽早尽快完善医疗程序 听到呼叫第一时间赶至病人身旁 迅速了解病情,急救措施立马到位 用药治疗及时执行,纠纷的防范,2.言行谨慎 不当病人面指责医生或护士处置不当 不在病人面前讨论治疗的合理性或质疑抢救设备的性能 不给病人家属十分肯定的结果承诺 病人质疑时,立即解释落实,不留悬念,纠纷的防范,3.技巧 抢救时尽量隔离家属,保持抢救的封闭性 在家属接受前可以适当延长抢救时间,让家属有接受死亡的心理适应过程,纠纷的防范,4.及时沟通 无法改变死亡结局时及时与家属沟通 沟通时选择病人家属

24、中的核心人物 多次反复有效沟通,沟通与技巧,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在合适的不被打扰的环境下和家属沟通。若家属无心理准备,逐步试用以下措施告知病情1)10分钟 护士 患者情况很不好,我们正在积极抢救;2)10分钟 医生 虽然积极抢救,但生命体征还是没有恢复,恐怕希望不大;3)10分钟 负责人 患者始终没有恢复生命体征,在做最后一次努力;4)510分钟 患者去世,许家属有一定程度的感情宣泄,但要控制局面通知家属后,应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解答他们的问题对遗体适当处理以便家属告别及时通知总值班,尤其是有潜在医疗纠纷的时候,给医生的悄悄话,当我们非常忙的时候、当我们做不通病人思想工作,管不住病人家属的时候、当我们因为操作失败心情沮丧的时候、当我们因为失误而惶恐不安的时候、当患者家属拒绝缴费的时候、你愿意帮助我们吗?你愿意做我们喜欢的急诊医生吗?!,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