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40561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1.3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电联合动力静态调试部分0829.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机舱设备静态调试一 、设备上电检查上电前需要将塔底柜维护开关打到维护位置! 为了保证上电过程中设备和人身安全,试验人员必须根据电路图纸,按照附电源开关上电顺序表中要求的上电顺序将塔底柜和机舱柜中各路开关和熔断器依次上电,上电过程前后应注意完成下列相关检查: 按上电顺序闭合所有断路器后,检查所有开关和熔断器整定值; 断路器闭合之前测试上口电阻是否正常,不正常的及时检查处理。 检查箱变进线的供电电压及塔底柜的输入电压是否正常; 测试开关量、模拟量信号状态是否正确; 编码器输入信号是否正确; 电网监测模块接线的正确性;各项检查完成后,保证控制系统能够处于正常待机状态,注:各控制柜中电源开关器件(包括

2、空气开关、熔断器、漏电保护器)的作用也可以查阅表格3 电源开关上电顺序表。二 、电源开关上电顺序表系统接线正确,塔筒柜与机舱柜通讯光缆连接无误。上电顺序是先塔底柜,后机舱柜,具体顺序如下表所示:1、塔底柜:器件号功能顺序号1D7400V主断路器15D4690V主断路器22Q1电网电压测量3.15Q2690/400变压器3.26Q1由6F1控制3.37Q1由7F1控制3.47Q4由7F4控制3.58Q1由15K3控制3.66F1塔筒柜内照明4.16F3机舱柜风扇/加热电源4.27F1塔筒照明和230V插座4.37F4400V插座4.49F1西门子UPS电源510F0battery ok信号5.1

3、10F1PLC和总线耦合器供电5.210F2KL9210和IO端子供电5.310F3CP6232供电5.42、机舱柜:器件号功能顺序号201D1400V电源进线开关11Q1机舱柜主开关1.1201Q5机舱柜400V供电2206Q5由206F5控制3.1206F5柜内照明和插座3.2206Q3由206F3控制3.3206F3机舱照明和230V插座3.4206Q1由206F1控制3.5206F1机舱内400V插座3.6206F6机舱柜内加热/冷却电源3.7自选207F1西门子UPS电源4208F1Battery ok信号4.1208F2振动/风速/风向传感器电源4.2208F3软启动器、IO模块供

4、电4.3208F4偏航刹车阀门电源4.4208F5转子刹车阀门电源4.5208F6偏航轴承润滑/主轴润滑电源4.6208F7IO模块,TER扭缆模块4.7208F8BK3150,KL9210,超速模块4.8211Q1由333Q8控制5.1211F7由334K5控制5.2215Q1由332K3-4控制5.3215Q2由332K3-4控制5.4215F7由332K8控制5.5(自选)217Q1由332K7控制5.6218Q1由337K5-6控制5.7(自选)218Q2由337K5-6控制5.8(自选)218F7由337K7控制5.9(自选)219F1由332K5控制5.10221Q1由332K6控

5、制6.1223Q1由333K3控制6.2223Q2由331K7控制6.3223F6由333K2控制6.4229Q1由333K6控制6.5229F4由333K7控制6.6231Q1由337K1控制6.7233Q1由233F1控制6.8233F1起重机6.9223F3航灯7.2233Q3由233F3控制7.1203Q1变桨系统400V电源8.1203F4变桨系统230V电源8.2(自选)三、调试调试前的前期工作: 将个人电脑IP地址设为10.1.50.XX 通过RemoteDisplay软件连接PLC:l 根据机位更改PLC名称;l 向PLC添加init文件和WEAPROG文件;1 通讯测试在通讯

6、测试项目中,主要检验各被控系统与风机主控制柜的通讯是否正常。完成塔底控制柜、变流器柜、机舱控制柜(20号站、22号站)、变桨控制柜上电操作且无不正常故障信息之后,需要分别检测: 塔顶的机舱控制柜塔底控制柜通讯联络是否正常; 变桨主控单元、变频器控制单元与系统主控单元的通讯联络是否正常; SCADA监控器的显示是否正常。 界面说明: 该页面中红色字体代表该控制点的值可以修改。 该页面中11号站、20号站、22号站、24号站(对应2号站变流器)、40号站(对应3号站LUST变桨)、42号站(对应30号站SSB变桨)代表plc中profibus通讯站点,它们之后编辑框中的值,表示profibus通讯

7、各站具体情况,其值为0表示通讯正常,其他值均为不正常,具体故障对应值见下表: 值故障说明0No error1Station deactivated2Station not exists3Master lock4Invalid slave response5Parameter fault6Not supported7Config fault8Station not ready9Static diagnosis10Diagnosis overflow11Physical fault12Data-Exchange Left13Server bus fault14Telegram fault15Sta

8、tion has no resources16Service not activated17Unexpected telegram18Station ready128Slave waiting for data transfer129Slave waiting for configuration130Slave waiting for parameter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所示:1.1 通讯状态指示 检查塔底1号、11号、2号通讯站与机舱20号、22号、3号通讯站工作是否正常,检查项目主要是terminal switch(Profibus插头处的开关)的开关位置和信号灯:若变桨系统没有上电,则需

9、要将22号站的terminal switch打开on的位置。a) 塔底柜、机舱柜内光电转换器指示灯灯柱9、10、11的3个灯同时亮起,证明光纤正常;b) 塔底柜、机舱柜内光电转换器指示灯灯柱6、7、8的3个灯同时亮起,且塔底11号和机舱20、22号站BK3150的 1,5,7号灯亮绿灯证明塔底柜与机舱柜的通信正常c) 塔底柜1号主站CX1500-M310的BF灯没有红灯亮起说明通信正常。1.2 通讯故障的处理 如有通讯异常需检查原因并及时排除;主要需要检查Profibus电缆接线顺序是否正确,BK3150地址设置是否正确,各个站点的terminal switch位置是否正确,光电转换器设置是否

10、正确等。具体方法可按如下步骤进行检查处理:a) 检查BK3150的地址拨盘,以及安全端子侧面的地址拨片, 如上图所示,靠上的地址选择开关1,靠下的地址选择开关10,两者相加就是该profibus站的地址。具体地址如下:模块编号地址变流器2塔底柜主站101U01塔底柜从站103BC111机舱柜数字从站(左)401BC120机舱柜模拟从站(右)405BC022SSB变桨系统3LUST变桨系统30b) 检查Profibus接线是否正确,具体如下所示: Profibus接线顺序:变流器(2号站)Profibus主站塔底柜 CX1500-M310(1号站)塔底柜BK3150(11号站)塔底柜光电转换器机

11、舱柜光电转换器机舱柜BK3150(20号站)机舱柜BK3150(22号站)LUST变桨系统(30号站) Profibus通讯线绿色线接Profibus插头的端子A,红色线接Profibus 插头的端子B(如下图所示)。 注意屏蔽层不要过长,保证压接良好。c) 检查terminal switch的位置是否正确,具体见下表:模块编号Terminal switch开关位置变流器NPBA12(2号站)ON塔底柜主站(1号站)101U0OFF塔底柜从站(11号站)103BC1OFF塔底光电转换器ON机舱光电转换器ON机舱柜数字从站(20号站)401BC1OFF机舱柜模拟从站(22号站)405BC0OFF

12、变桨系统(LUST) (3号站)ON Terminal switch位置的设置开关都在Profibus插头上面很容易看到,只有变流器的例外。变流器NPBA-12的Terminal switch的设置方法如下: 第一步:按下前后的卡钳; 第二步:拔出PCB电路板,需要注意不能完全拔出! 第三步:把Terminal switch设置在需要的位置上; 第四步:将PCB电路板推回直至卡钳卡住为止;具体方法可见下图:d) 检查光电转换器DIP switch位置是否正确,具体方法如下所示: DIP2设置在ON位置,其他均在OFF位置。 各项参数必须记录在静止调试报告表中。2 风机静止条件下安全链各环节的动

13、作测试安全链是风机运行中至关重要的安全系统,因此必须保证安全链系统的接线正确完好,在风机静止测试中尽可能完全的手动测试安全链的功能。安全链性能的测试需要风机在维护状态下进行,转子机械锁定装置必须锁定。因为变桨系统还为经过测试所以我们还要断掉变桨系统的电源,并用短接线把变桨系统安全链端子X11的7、8短接起来才能进行测试。2.1安全链程序下载: 先在电脑中安装 TwinSAFE 程序,按照调试前的下载配置以及程序工作-080909进行安全链程序下载:作为安全链回路接线的验证,需要对串入安全链内的各输入信号是否正常依次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调试人员需要监视塔底柜安全链输入模块104DI5(KL1

14、904)、机舱柜安全链输入模块404DI2或404DI2.1(KL1904)以及安全链输出模块404DO1(KL6904)的运行灯亮或灭的顺序,与下述试验所进行项目进行对应的比对和校验。试验的项目应包括:2.2 安全链端子状态检查 上电后检查塔底柜和机舱柜安全链输入端子KL1904和安全链运算端子KL6904的信号灯状态,正常状态如下所示:a) 塔底柜KL1904(104DI5)的输入灯1、3绿灯亮,诊断灯1绿灯亮;b) 塔底柜KL6904(102DO1)的诊断灯1绿灯亮;c) 机舱柜KL1904(404DI2)的输入灯1、2、3、4绿灯亮,诊断灯1绿灯亮;d) 机舱柜KL1904(404DI

15、2.1)的输入灯1、2、3绿灯亮,诊断灯1绿灯亮。e) 故障时安全链卡件拨码检查机舱柜安全链卡件拨码状态404DI2(KL1904)20#3;5ON404DI2.1(KL1904)20#2;3;5ON404DO1(KL2904)20#4;5ON塔底柜安全链102DO1(KL6904) 1#2ON104DI6(KL6904) 11#2;4ON 如有不同请检查原因并处理。2.3 塔底柜复位按钮测试 按下塔底柜的复位按钮,检查安全链是否闭合(塔底柜门的安全链故障灯是否熄灭,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是否吸合),如不能闭合检查原因并处理。2.4 塔底柜急停测试按下塔底柜急停开关,触发安全链动作

16、。调试人员监测塔底柜安全链输入模块104DI5的输入1绿灯应该熄灭,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应该断开。拔起塔底柜急停开关,然后按下塔底柜的复位按钮,安全链重新闭合,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恢复吸合位置,塔底柜安全链输入模块104DI5的输入1绿灯应该亮起来。2.5 机舱柜急停测试 按下机舱柜急停开关,触发安全链动作。调试人员监测机舱柜安全链输入模块404DI2的输入1绿灯是否熄灭,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是否断开。拔起机舱柜急停开关,然后按下塔底柜的复位按钮,安全链重新闭合,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恢复吸合位置。2.6 PLC急停测试 断开塔底柜15K2

17、线圈接线,触发安全链动作。调试人员监测塔底柜安全链输入模块104DI5的输入3绿灯是否熄灭,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是否断开。恢复15K2线圈接线,然后按下塔底柜的复位按钮,安全链重新闭合,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恢复吸合位置。 试验完毕把改动的接线等恢复,至此安全链系统基本检测完毕,关于扭缆开关、变桨系统急停、超速模块在安全链系统中的作用将在下面的测试中陆续完成。3 液压站静态测试 液压系统的静态测试中需要按以下步骤进行:3.1 液压泵的启动 首先我们通过调试软件的监控界面检查液压系统是否存在故障点,排除相应的故障并在调试界面中进行相应故障的复位(或者直接按塔底柜复位按钮

18、);若液压系统无故障存在后,液压泵将自动启动且要检查转向正确(调试界面如下图所示);3.2 系统压力的检测 调试人员使用测量表计在压力测点P2处测量液压站主系统压力值,该压力值应处于液压站主系统压力范围140-155Bar之内;同时还应将该读数同调试软件监控界面上的液压主系统压力值读数进行比对,两值对比误差应该在5Bar之内;3.3 转子刹车压力的检测 调试人员使用液压表在压力测点P7处测量液压站刹车系统压力值,正常情况下,液压站主系统压力应小于刹车系统压力。并将该读数同调试软件监控界面上的液压系统叶轮转子刹车压力值读数进行比对,两值对比误差应该在5Bar之内;3.4 转子刹车的检测 通过调试

19、界面上液压系统叶轮转子刹车的控制位发出叶轮转子高速轴刹车命令,检查转子刹车片是否能够正常打开和闭合;调试人员同时还应检测P6处压力开关的开断/闭合动作是否正确对应转子刹车的动作;检查刹车片磨损信号是否正常;3.5 偏航压力的测试 调试人员使用液压测量表在压力测点P1处测量液压站偏航系统压力值,测量的方法可以有两种:a) 如果偏航润滑已经具备条件,则可以通过调试界面或机舱柜上的偏航按钮启动偏航(解缆),然后停止,调试人员使用液压表直接测量测点P1处在正常偏航以及偏航刹车动作时该点的压力值。同时结合测试项目“偏航扭缆开关和自动解缆测试”,测量自动解缆动作时测点P1处的压力值。b) 如果偏航条件还不

20、具备,调试人员可以手动吸合接触器334K4(控制液压站22号液压电磁阀打开对应偏航刹车半开状态),用液压表测量测点P1处的压力值并记录。然后手动吸合接触器334K5(控制液压站23号液压电磁阀打开对应偏航刹车全部松开状态),用液压表测量测点P1处的压力值并记录。 注意:偏航时的压力正常范围为20-30 bar,若偏离该范围过大需要手动调节溢流阀22.1。3.6 转子自动刹车测试 将维护开关打到正常状态,风机应处于停机状态,此时按下机舱柜机急停开关,触发安全链动作。调试人员检查叶轮转子高速轴刹车是否抱闸。测试完成后先将维护开关打到维护状态,再拔起机舱柜急停并复位安全链。3.7液压油加热器测试通过

21、调试界面启动液压油加热器,过一段时间检测油温是否升高,同时检测油温开关动作是否正常。观察液压站油位开关与实际油位是否对应。注:各项测试完成以后所得参数必须记录在静态调试报告表中。4 齿轮箱系统的静态检测 控制风机运行时设备各部件的温度是保证风机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的重要措施。齿轮箱传动系统的油温需要在允许的温度范围之内,控制系统实时监测齿轮箱各测点的数据,并根据该实时信息相应地启动或停止齿轮箱加热器、冷却系统等设备。同时为保证油路正常工作我们还要监视他的压力等信号。分布在齿轮箱传动系统的实时监测传感器包括: 齿轮箱润滑油过滤器压差传感器,监测过滤器是否畅通; 齿轮箱油泵油箱压力传感器,监测运行时

22、油压; 齿轮箱输入轴1(转子侧)、输出轴2(发电机侧)温度PT100传感器,当轴承温度大于100C,控制系统发故障信息,触发风机系统正常停机故障,当油池Y温度大于80C,控制系统发故障信息,触发风机系统正常停机故障; 齿轮箱油泵油温温度PT100传感器,当齿轮箱油温小于5C时,开启齿轮箱油箱电加热器; 齿轮箱冷却水水温温度PT100传感器(风冷系统没用此相); 根据这些测点,我们应完成的齿轮箱系统的静态测试应按以下步骤进行:4.1 温度检测检查所有温度显示是否正常,包括齿轮箱油温、水温(可选)、轴1温度、轴2温度,以上信息均在“冷却系统”页面下: 所有温度值在设备启动前都应该与环境温度相近,如

23、果有相差较大的应查明原因及时处理。4.2 油泵的调试 调试人员通过调试界面启动齿轮箱低速油泵,检查油泵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转向是否正确(油泵电机处有标示箭头),记录油泵油压读数,过滤器差压数值、油位读数。a) 低速油泵的测试 将调试界面中“冷却系统”页面下的“启动低速油泵”置1,此时齿轮箱低速油泵立即启动,检查电机转向,检查齿轮箱油压显示并记录,检查“齿轮箱油压正常”信号是否正常,检查“齿轮箱油位正常”信号是否正常,检查“齿轮箱差压正常”信号是否正常。试验完成后将该参数置0,停止齿轮箱低速油泵运行。b) 高速油泵的测试将“冷却系统”页面下的“启动高速油泵的油温限值”修改为比当前油温小5度来启动高

24、速油泵,检查油泵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转向是否正确(油泵电机处有标示箭头),记录油泵油压读数,过滤器差压数值、油位读数。所得数值与低速下进行比较,高速下油泵压力应大于低速时的压力。(要记录原参数值,试验完成后将参数修改为初始值。)c) 水泵的测试 将“冷却系统”页面下的“启动水泵的油温限值”修改为比当前油温小5度来启动水泵,检查冷却水泵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转向是否正确(水泵电机处有标示箭头),记录冷却水泵水压数值、水压开关的位置;(要记录原参数值,试验完成后将参数修改为初始值。) 注:风冷系统可不做这步测试。d) 冷却风扇的测试将“冷却系统”页面下的“启动风扇的油温限值”修改为比当前油温小5度来启动

25、冷却风扇,检查风扇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转向是否正确(电机处有标示箭头);(要记录原参数值,试验完成后将参数修改为初始值。)e) 齿轮箱油加热器测试 调试界面无此项 首先测量加热器电阻是否正常,然后将“冷却系统”页面下的“齿轮箱加热温度低限值”修改为比当前油温高5度并记录原参数值,此时加热器应开始工作,等待一段时间检查齿轮箱油温是否升高,通常升高1度即可。试验完成后将参数修改为初始值。至此齿轮箱冷区系统调试完毕,各项参数必须记录在静止调试报告表中。5 偏航系统单独测试偏航系统的静止测试主要检测偏航系统的动作性能,确保偏航系统能够实现: 自动对风(偏航额定速度为0.8度/秒); 偏航系统的启动和工作

26、过程正常; 偏航动作时没有特别的噪音; 偏航方向(两个方向)正确; 扭缆极限开关发挥正常作用。 偏航系统的测试内容包括偏航旋转方向测试、偏航编码器校零、偏航液压系统测试、手动扭缆开关和自动解缆测试。 在测试开始之前,需要先检查并保证偏航润滑系统运行正常,同时在调试界面上需要复位所有偏航系统的故障。 在偏航测试过程中,需要有调试人员站在马鞍弧平台上观察测试过程,在出现问题或故障的情况下可以及时处理。 偏航第一次动作之前需要清理偏航刹车盘的卫生,包括转动后刹车钳内部的卫生。 测试偏航动作前首先测试四个偏航电机的电子刹车动作情况,查明偏航电机所用型号,检查对应电子刹车的电压等级。具体做法:点击调试界

27、面的“测试偏航电刹车”,在机舱分别检查4个偏航电机电子刹车的动作情况。5.1 偏航旋转方向测试为保证设备的安全,防止因为反转烧毁设备,要求每次拆掉端子X400-15、X400-17、X400-19、X400-21中一个端子上的线,测试其中三个电机,分四次进行下面的测试。复位所有偏航系统的故障,通过塔顶机舱柜门面板上左/右偏航按钮进行手动偏航。偏航系统首先需要检查偏航旋转的方向是否正确,检查标准是:右偏航时从上向下看机舱应该为顺时针转动。如果旋转方向颠倒,需要从机舱柜的偏航电机供电侧将相序进行倒换,具体方法是:将机舱柜211Q1的4号,6号端子互换。除此之外,还应该同时交换机舱柜与偏航扭缆开关连

28、接的端子X20的67,69左右极限开关的位置。5.2 偏航编码器及扭缆开关调试 调试人员根据偏航轴承齿轮数与偏航编码器码盘齿轮数的比例关系,提前将偏航编码器的零位、偏航扭缆开关的左/右解缆限位开关(2圈)、左/右安全链限位开关的位置(2圈半)手动设定好。设置方法如下所示: 机舱安装好,没经过偏航时的位置即认为是机舱的零位。将偏航编码器安装在偏航齿轮上,同时在调试软件上将偏航编码器的读数也相应置零。点击“偏航”页面,再双击“偏航编码器校零”,弹出对话框后写1,此时“偏航位置”应置0,再双击“偏航编码器校零”,弹出对话框后写0,此时整个校零完成。 调试软件记录下此刻偏航编码器数值,结合手动偏航测试

29、,在偏航一周之后,需要校验编码器数值是否变化360,对应检查该过程中风向标的读数变化是否正常,同时还可以检测风速仪的读数值是否正常。5.3 偏航液压系统刹车测试在偏航系统工作过程中,调试人员需要检查并记录偏航液压刹车系统中刹车卡钳处的液压压力值读数。按照液压系统回路图,液压表的测点位置应选择在液压系统的P1 测点,该测点的读数在偏航刹车动作时应为20-35bar,偏航刹车不动作时应在为140155bar范围内。 调试人员还需要检查偏航系统工作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声响。如果有,则需要再次检查偏航刹车盘处卫生情况或查找原因并及时排除故障。5.4 偏航扭缆开关和自动解缆测试 在这里我们同时测试了扭缆开关

30、在安全链系统中的作用。机舱持续手动左偏航至两周附近,测试偏航扭缆开关的控制信号。a) 将机舱手动左偏航接近-700(两周)左右,应首先达到偏航扭缆开关的左极限位置,此时偏航操作会自动停止,故障代码应为060002。这时需要现场调试人员断开机舱柜偏航扭缆开关(369W6)的X2067端子(左限位)的接线,临时屏蔽掉该故障,复位后继续手动左偏航。调试人员需要记录左极限位置的角度值(注意,左极限角度必须大于580度,若条件不满足必须重新设置。而且左极限角度必须大于调试界面上的自动解缆限值)。b) 继续手动左偏航至-750附近时,控制系统会触发“左偏航限位故障”信号,偏航操作会自动停止,这时需要调试人

31、员将调试界面上的“偏航角度限值”从750度修改至1000度(测试完毕后需要将该值恢复至750),需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此参数,确认此参数大于左右极限位置小于左右安全链位置即可),在调试界面上屏蔽掉此故障并复位,复位后继续手动左偏航。c) 手动左偏航直到-780左右,偏航扭缆开关安全链左限位开关动作,安全链断开,风机紧急停机。调试人员监测机舱柜安全链输入模块404DI2.1的输入1绿灯是否熄灭,机舱柜336K3,336K4继电器是否断开。调试人员需要记录下安全链左限位开关动作值。d) 调试人员将偏航扭缆开关(369W6)的X20的68、70端子短接,相当于屏蔽扭缆的安全链输入。复位安全链后向相反方向

32、手动偏航。e) 手动偏航至机舱角度在-580和左极限位置之间,关闭机舱柜维护开关。风机进入停机状态,45秒后系统自动进入待机状态,此时风机应自动解缆。在调试界面上确认自动解缆限值小于左右极限位置角度并大于580度,同时确认初始化文件中的自动解缆限值。解缆至偏航编码器绝对值小于360度且对风误差小于30度时解缆自动停止。 自动解缆限值位于“偏航”页面,名称为“需要解缆的角度值”f) 自动解缆停止后,调试人员打开维护开关,再按照上述a)e)的顺序对手动右偏航进行同样的测试。调试人员相应记录右极限位置的角度值和安全链右限位开关动作值。 各项参数必须记录在静止调试报告表中。g) 做完测试,必须回复接线

33、。5.5 自动对风测试 通过调试界面屏蔽风机进入启动状态,将塔底维护开关打到正常位置,风机将进入待机状态,在待机状态下风机可以自动对风。 根据风场环境,如海拔高度、风向变化程度等,调试人员可以自行修改自动对风的相关参数设置,具体参数含义和修改方法如下所示:a) 自动对风动作分为高风速和低风速下两种不同工况,其工况切换条件即为“偏航”页面中的“高风速阀值”,当风速高于此值时所有参数选用高风速下的参数,当风速低于此值时则选用低风速下的参数。以低风速下为例,有两个对风动作起始角度和相应的延时参数。举例,当对风误差大于“低风速下一级偏航起始角度”且维持时间大于“低风速下一级偏航延时”,此时风机将自动对

34、风。同理,当对风误差大于“低风速下二级偏航起始角度”且维持时间大于“低风速下二级偏航延时”,此时风机将自动对风。 高风速下同理。b) “对风最小风速”规定了当风速小于此值时,风机将不自动对风。c) “偏航最小速度”规定了偏航时的最小速度,若偏航速度小于此值则报故障停机。d) “解缆速度上限”规定了偏航或解缆动作时偏航速度的上限值,超出此值时将报故障停机。e) “对风误差限值”规定了在风机运行状态下若风向突然变化,对风误差超过此值后,风机出于对载荷的考虑将停机然后自动对风再重新启动,通常此值为70度。 参数设置完成后,观察风机对风动作的频率再次修改相应参数。 从调试界面上屏蔽风机进入启动状态,在

35、待机状态下观察风机的自动偏航动作是否正确。具体方法只需将“mainloop”页面下的“禁止进入启动状态”置1即可。6 发电机系统的静态检测 发电机和主轴上布置的监测传感器包括: 􀂾 三相定子绕组上两套独立的温度PT100传感器; 􀂾 发电机轴承温度两个PT100传感器; 􀂾 发电机空气风冷出、入口温度PT100传感器; 􀂾 主轴齿轮箱侧和叶轮侧两个PT100传感器; 􀂾 发电机碳刷磨损监测; 􀂾 发电机碳刷接地监测; 􀂾 叶轮转子锁定位置传感器 发电机系统的静止测试应完

36、成以下几步工作: 1) 查发电机6个绕组温度是否正常,前后轴温度和冷却风温度是否正常,检查主轴前后两个PT100温度是否正常,检查机舱温度、环境温度、机舱柜和塔底柜温度是否正常;所有温度均在“冷却系统”页面下。 2) 试人员通过调试界面中“冷却系统”页面下(见上图)启动发电机风扇1、风扇2,检查风扇是否能够正常开启,转向是否正确;对于VEM电机风扇1应向机舱外送风,风扇2应向发电机内吸风。对于湘电电机风扇1应向机舱外送风,风扇2(滑环冷却风扇向滑环内送风)。 3) 调试人员检查发电机电加热器是否能够正常工作(测量其电阻是否正常即可)。 4) 查发电机转子处碳刷磨损是否正常,具体方法检查是否存在发电机故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