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号道岔(整体道床)主要尺寸布置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9号道岔(整体道床)主要尺寸布置图.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60kg/m9号道岔(整体道床)基本布置图1.曲基本轨长10960mm,第一弯折点在尖轨尖端处,第二弯折点(在第二根拉杆附近)至第一弯折点的距离是1860mm。我建议每组道岔咱们应该标注曲基本轨的弯折点,这样方便现场检查和整改。2.尖前接头轨距1435mm,尖前轨距1440mm,尖前距接头2410m,按不大于6向道岔外方(曲基本轨一侧)递减,共有5根轨枕(5-1),尖轨尖端是第一根(5)不递减是1440mm,从第二根(4)开始递减1mm是1439,第三根(3)递减1mm是1438mm,第四根(2)递减1mm是1437mm,第五根(1)递减1mm是1436mm;确保外直基本轨顺直。3.道岔内直尖
2、轨跟端轨距是1440mm,直基本轨跟端接头轨距是1435mm,中间间隔2m4根轨枕(17-20),需在内直连接轨一侧进行递减 ,尖轨跟端后第一根(17)轨枕递减1mm是1439mm,第二根(18)递减1mm是1438mm,第三根(19)递减1mm是1437mm,第四根(20)递减2mm是1435mm(即接头轨枕)。4.导曲线后部轨距是1440mm,导曲线终点轨距是1435mm,中间间隔2m4根轨枕(42-45),需在导曲上股至导曲轨跟端进行递减,导曲后部第一根(42)递减1mm是1439mm,第二根(43)递减1mm是1438mm,第三根(44)递减1mm是1437mm,第四根(45)递减2m
3、m是1435mm。5.第一拉杆处的动程是152mm;“三道缝”之一是基本轨轨底边与滑床台边有缝隙,之二是基本轨外侧轨颚及轨底上部与轨称接触部分有缝隙,之三是轨称尾端与滑床板挡肩有缝隙,道岔内不允许存在“三道缝”。6.由于尖轨是放在高出基本轨底面6mm的滑床台上,为使尖轨尖端不承受车轮重量,必须将尖轨顶面刨切,使之逐渐降低。即在尖轨顶面宽35mm处,刨切成与基本轨顶面齐平,在尖轨顶面宽70mm处以后,尖轨顶面高出基本轨顶面6mm,由顶宽35mm至70mm均匀顺坡,在顶宽3520mm一段,使车轮逐渐由尖轨转移基本轨上,因此在顶宽20mm处尖轨顶面应比基本轨顶面低2mm,使车轮的锥形踏面压在尖轨和基
4、本轨的顶面。尖轨顶面宽20mm以下的部位至尖端不受力,实际尖端处低于基本轨23mm,尖轨顶面宽5mm处所低于基本轨顶面12.5mm。3mm藏尖是指尖轨尖端从顶宽2mm处作补充刨切,尖轨尖端藏于基本轨轨线内3mm(尖轨顶面至基本轨内侧的水平距离)。7.单开道岔17步道尺量测顺序:ABS5 S6 S9 S10 S17 S16 S15 序号检查部位9号道岔S1道岔始端接头1435S2尖轨尖端1440AS2至S1的递减长度(按6递减)2410S3尖轨中部1440(直、曲)S4尖轨跟端(直股)1440S5尖轨跟端(侧股)1440S6尖轨跟端后直股递减终点1435BS5至S6间的递减长度2.0mS7导曲线
5、前部1440S8导曲线中部1440S9直股中部1435S10导曲线后部1440S11导曲线终点1435D导曲线后部递减长度(后四)2.0mS12辙叉前(侧股)1435S13辙叉中(侧股)(包括91和48)1435S14辙叉后(侧股)1435S15辙叉后(直股)1435S16辙叉中(直股)(包括91和48)1435S17辙叉前(直股)1435S1S2 S3DS4 S7 S8 S11 S12 S13 S14现场整修时需要注意:.尽量每根枕木都要量轨距、水平,这样可以明确的检查、发现到病害的所在,每根量测后,如果仍不能确定改道的量,可以通过拉弦线(仍然需要每根测量,例,弦线放置在外直股非作用边的轨头
6、外侧轨顶面下16mm处,用直尺测量每根枕木距弦线的距离),判定需要的改道量。整修时需要考虑道岔两侧的25米连接轨。.改动道岔转折部位时(直曲尖轨及基本轨),要特别注意需要电务配合才能整改,没有电务配合时禁止改动。8.9#道岔各点支距:点位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第四点第五点第六点第七点第八点第九点支距154213294397522670840103212089.整治91和48时应注意:查找间隔:辙叉心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D心1391mm,但不可过大,否则会形成护轨槽宽过小或轨距过大的现象,使得1348值反而超过限度,因此D心保持在1391-1394之间。护背距离:翼轨工作边至护轨头部外侧的距离,D翼1348mm,但不可过小,否则会出现护轨槽宽过大或轨距过小的情况,使车轮轮缘通过时有撞击辙叉尖的危险,因此D翼应保持在1346-1348之间。检查91和48时,道尺放在叉心宽度为30-50mm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