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类类论文精品]成型(形)方案拟定及模具设计与制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类类论文精品]成型(形)方案拟定及模具设计与制造.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题 目 成型(形)方案拟定及模具设计与制造系 机 电 工 程 系 专 业 模具设计与制造 学生姓名 班级 学 号 指导教师 职称 完成日期 2010 年 11 月25 日毕 业 设 计 评 阅 书学生姓名 班 级 题 目 弯 曲 成型(形)方案拟定及模具设计与制造指导教师 职 称 1、指导教师评语: 签名: 年 月 日2、答辩委员会综合评语:经课程设计答辩委员会综合评定成绩为: 答辩委员会主任(签字): 年 月 日毕 业 设 计 明 细 表封 面 张说 明 书 页 表 格 张 插 图 幅附 设 计 图 张完成日期 2010年 11 月25 日目 录一、固定支架工件图二、设计说明书
2、三、固定支架弯曲模具的工艺分析 (1)原材料分析 (2)固定支架工艺分析 (3)主要计算 弯曲力的计算 小相对弯曲半径 弯曲件的尺寸公差 弯曲角度 (4) 弯曲件的质量分析 弯裂 回弹 半成品尺寸的计算 弯曲时的顶件力和卸料力 弯曲时压力机吨位的确定:四、弯曲模工作零件的结构确定 (1)弯曲凸模圆角半径 (2)弯曲凹模的圆角半径 (3)弯曲凹模的工作部分深度 (4)弯曲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 (5)弯曲凸模和凹模宽度尺寸的计算五、弯曲模的主要零部件设计 (1)工作零件 凸模 凹模 (2)模架的选用 (3)模柄的选用六、设计心得七、参考文献八、工艺工程工序卡九、装配图零件图槽板冲孔落料复合模一 冲
3、裁件工艺分析 由上述零件图可知,此冲压件为多边形带圆弧结构且对称的工件。零件尺寸无特殊要求其公差等级可按IT14级选取,即, 45,10,69,3,10,15,30,62。利用普通冲裁方式可达到图样要求尺寸。其材料为Q235。厚度t=0.5 mm。二 工艺方案的确定 加工此零件可采用单工序模、级进模、复合模。比较其特点:1 单工序模。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在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只能完成一个工序,即每道工序要一副模具,这样各道工序间的半成品运输也会增多,模具冲压设备和人力都会增加,再有单工序模的生产率较低,而且一般只适合中小批量的生产。2 级进模在压力机一次行程中完成多个工序的模具。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4、强度较高,使用级进模便于冲压生产自动化,可采用高速压力机,这样生产率较高,但级进模较难保证内外相对位置的一致性,冲裁件精度比较高,适用于中、大批量生产。3 复合模在压力机的一次行程内,在同一工位上同时完成几道工序的冲模。冲件材料无须进给移动,冲件精度较高,不受送料误差影响,内外相对位置一致性好,冲件表面较为平整,适宜冲薄料,也适宜冲脆性或软质材料,可充分利用短料和斜角余料,冲模面积较小,适合中、小型零件的大批量生产。由所述三种模具的特点可知,单工序模不适合大批量生产,显然不适合此设计中的零件的加工,级进模较难保证内外形相对位置的一致性,材料的定位在级进模的设计中比较复杂但相当重要,而复合模能在
5、压力机一次行程内完成落料、冲孔及拉深等数道工序,在完成这些工序的过程中,冲件材料无需进给移动,内外相对位置一致性好。根据零件工艺性要求可选复合模对设计的零件进行加工,而倒装复合模较正装复合模操作方便,能装自动拨料装置,既能提高生产效率又能保证安全生产,孔的废料通过凸凹模的孔径下漏料。综上所述分析可知此设计采用倒装复合模。三 冲裁工艺的计算1 凸、凹模间隙值的确定凸、凹模间隙对冲裁断面的质量、尺寸精度、模具寿命以及冲裁力、卸料力、推件力等有较大影响,所以必须选择合理的间隙。根据所加工的零件材料以及其厚度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李名望主编,表2.13)可只得Z=0.040mm,Z=0.060mm。
6、2 凸、凹模刃口尺寸的确定1) .判断可行性Z=0.040mm,Z=0.060mmZ- Z=0.06-0.04=0.02mm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李名望主编,表2.16)可知凸、凹模的制造公差=0.02mm, =0.02mm。+=0.040.02即不满足:+Z- Z 所以不能采用分别加工凸、凹模。故采用单配加工凸、凹模。 由零件工艺分析可知零件的公差等级取IT14级,根据其公差等级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李名望主编,表2.15)可取x =0.5mm 对于冲孔凸模有尺寸:a=10,b=30,c=3 a= (10+x)=10.18mm b= (30+x)=30.26mm c= (3.25-x)=
7、3.125mm 对于落料凹模有尺寸:d=45,e=69,f=10,g=15,h=62 d= (45- x)=44.69mm e= (69- x)=68.63mm f= (10- 0.36/2)0.36/8=9.820.04mm g= (15-0.43/2)0.43/8=14.790.05mm h= (62- x)=61.63mm四排样设计1冲裁件排样 2材料利用率 = 100% s条料面积 s零件面积 = 100%=3120/4242.7=73%五 冲裁工艺力的计算1冲裁力的计算F= K L t F冲裁力 L冲裁零件轮廓长度 t板料厚度 K 安全系数 材料抗剪强度常取K=1.3根据零件材料查表
8、(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李名望主编,附表1.1)可知 的取值范围为310380MP 故可取=350 MP F =K Lt =8281N F =k Lt =26845N L零件内形轮廓长度 L零件外形轮廓长度2.总压力的计算 F= F+ F+F+F F=K F F=K F F卸料部分的卸料力 F冲孔部分的推件力 F= F+ F+F+F=37006N六 压力中心的计算由零件的工艺分析可知,零件为对称工件,故其压力中心就是工件的几何中心。 即有: X=0 Y=0七主要零件的尺寸计算1落料凹模凹模厚度: H=Kb K系数,考虑板料厚度的影响 b - 冲裁件的最大外形尺寸凹模壁厚:C=(1.52)H 即有:
9、H=15mm C=30mm根据零件的最大外形尺寸6964mm将其标准化可得出凹模的外形尺寸100100mm2.凸模 凸模形式的确定:常用的凸模形式有两种即直通式和台阶式直通式凸模容易加工,但固定板型孔加工较复杂,这种凸模的工作端应进行淬火,淬火长度约为全长的1/3,另一端处于软状态,便于与固定板铆接,为铆接凸模总长度应增加1mm非圆形断面的凸模常用直通式,直通式凸模其工作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形状与尺寸相同。台阶式凸模其工作部分和固定部分的形状与尺寸不同,一般只适合做成圆形或矩形 故,根据此冲裁件的外形选择直通式凸模比较好。 其结构如下: 凸模的固定方式: 凸模长度L=H+H+t+1 H凸模固定板的
10、厚度 H落料凹模的厚度 t - 导板的厚度 3凸凹模 1)凹模的洞口形式 直壁式:如a图所示,其孔壁垂直与顶面,在修磨刃口时凹模型孔尺寸会改变,故冲件精度较高,刃口强度也较好,直壁式刃口冲裁时磨损大,洞口磨损后会形成倒锥形,因此每次修磨的刃磨量大,总寿命低,冲裁时工件易在孔内积聚,严重时会使凹模胀裂。 斜壁式:如b图所示,其特点与直壁式相反,斜壁式凹模在顺出件(下出件)的模具中应用广泛。 凸台式:如 c图所示,其淬火硬度为3540HRC是一种低硬度的凹模刃口可用锤打斜面的方法来调整冲裁间隙,直到试出合格的冲裁件为止,这种凹模主要用于板厚0.3以下的小间隙、无间隙模具。 由于所加工的零件要求的精
11、度等级较低,形状相对较为简单,厚度较小,故可选用斜壁式凹模。 其主要参数如下图所示 2) 凸凹模的固定方式:如下图所示 4 凸模固定板 凸模固定板用于固定凸模,其外形尺寸一般与凹模大小相同,可由标准查得(100100mm),固定凸模的型孔与凸模固定部分相适应,型孔位置应与凹模型孔位置 协调一致。 凸模在凸模固定板内的固定方法通常是将凸模压入固定板,直通式凸模压入配合用N7/h6。 其厚度一般取凹模厚度的0.6-0.8倍。5 垫板垫板装在固定板与模座之间,它的作用是防止冲裁时凸模压坏模座,其尺寸可在标准中查得(100100mm),处理硬度取43-48HRC, 垫板厚度一般取4-12mm.可取值为
12、8mm.八 定位零件1 挡料销 挡料销用于限定条料送进距离,抵住条料的搭边或工件轮廓,起定位作用,挡料销有固定挡料销和活动挡料销两类 固定挡料销一般装在凹模上,而倒装复合模的落料凹模在上模部分,所以不宜安装固定挡料销,应采用活动挡料销,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冲压手册王孝培主编 ,表10-60)D=15mm, d = 8mm h=3mm, L=18mm2 导料板 导料板的作用是导正材料的送进方向,为使条料顺利通过,导料板的间距应等于条料的最大宽度加上一间隙值,从右向左送料时,与条料相靠的基准板在后侧,从前向后送料时,基准导料板装在左侧。 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查表(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王芳主编,表2-
13、28)可取H=6 mm九卸料与推件装置 1卸料装置 卸料装置有刚性卸料装置和弹性卸料装置,还有废料切刀卸料装置刚性卸料装置,常用于较硬、较厚且精度不太高的工件冲裁 弹性卸料装置一般由卸料板、弹性元件(弹簧或橡皮)、和卸料螺钉组成,适用与冲裁厚度小于1.5mm的板料,卸料板兼有压料作用、冲裁平整。对于大中型零件冲裁或成形件切边、还常采用废料切刀的形式将废边切断分开,达到卸料的目的。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1本次设计采用弹性卸料装置,其结构如下图所示2推件装置 推件装置有刚性和弹性两种,弹性推件器一般装于下模座下面,与下模相连。这种装置除有推出工件的作用外,还能压平工件,用于卸料和缓冲。 刚性推件器一
14、般装于上模,推件力大且可靠,其推件力通过打杆推板推杆推件块传至工件,推杆常用于34个且均匀分布、长短一致,推板装在上模板的孔内,为保证凸模支承刚度和强度,放推件板的孔不能钻空,推板的形状要按被拆下的工件形状设计。其结构如下图所示推件板的形状:十 导向装置导向装置可保证模具冲压时,上、下模有一精确的位置关系,在中、小型模具中的最广泛采用的导向零件是导柱和导套。导柱(导套)常用两个,对中型冲裁或冲件精度要求高的自动化冲模,则采用四个导柱,在安装圆形冲件等一类无方向冲模时,为避免装错将对角模架和中间模架上的两导柱做成直径不等的形式,四导柱的模架可做成前后的间距不同的模座。对可能产生侧向推力时,要安装
15、止推块,使导柱不受弯曲力。一般导柱安装在下模座,导套安装在上模座,分别采用过盈配合。 导套结构如下图所示 查表(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王芳主编,2-31)有:D=35mm d=22mm h=28mm L=70mm l=15mm 材料为20钢,热处理为渗碳深度0.81.2mm ,硬度5862HRC 导柱结构如下图所示 查表(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王芳主编,2-32)有: d=22mm L=110mm 材料为20钢,热处理为渗碳深度0.81.2mm, 硬度5862HRC十一 模柄的选择 中、小型模具都是通过模柄固定在压力机滑块上的,对于大型模具,则可用螺钉、压板直接将上模座固定在滑块上 模柄有刚性模柄
16、与浮动模两大类,刚性模柄是指模柄与上模座是刚性连接,不能发生相对运动。浮动模柄是模柄相对上模座能作微小的摆动,采用浮动模柄后,压力机滑块的运动误差不会影响上、下模的导向。用了 浮动模柄后,导柱与导套必须始终套合,不能脱离。 本次设计中才用凸缘模柄,其结构如下图所示 查表(冲压手册王孝培主编 ,10-49)有:d=25mm D=75mm h=64mm h=9mm h=16mmd=11mm D=52mm d=15mm d=9mm 十二 模架的选择 模架是由上模座、下模座、模柄及导向装置组成 模架是整副模具的骨架,模具的全部零件都固定在上面。模架将承受冲压过程中的全部载荷,模架的上模座通过模柄与压力
17、机滑块相连。下模座用螺钉压板固定在压力机的工作台面上,上、下模之间靠模架的导向装置来保持其精确位置,以引导凸模上、下运动,保证冲裁过程冲冲裁过程中的凸、凹模间隙均匀。 模架的形式: 标准模架中,应用最广是是用导柱、导套作为导向装置的模架,根据导柱、导套位置的不同有四种基本形式:后侧导柱模架、中间导柱模架、对角导柱模架、四导柱模架后侧导柱模架送料方便,可以纵向、横向送料,但是冲压时如果有偏心载荷,则导柱、导套会单边磨损,它不能与浮动模柄配套使用中间导柱模架,导柱左、右对称分布,受力均匀,所以导柱、导套磨损均匀,但只能从正前方送料。对角导柱模架,导柱的分布对于模具中心,纵向、横向两个方向都能送料。
18、四导柱模架,导向精度与刚度都较好,常用大型冲模。模架大小规格可根据凹模的周界尺寸直接从标准中选取。根据落料凹模周界尺寸100100mm 查表(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王芳主编,表2-41)可选择以下参数的模架:十三 设备的选择 根据F=380N查表(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李名望主编,附表2.1)可选择冲裁设备的型号为:J11-5 J11-5的主要技术参数如下: 公称压力 50KN 滑块行程次数 150/min 最大闭合高度 170mm 闭合高度调节量 30mm 滑块中心线至床身距离 100mm 前后 180mm 工作台尺寸 左右 320mm 垫板厚度 直径 25mm 模柄孔尺寸 深度 40mm十四 设
19、计心得 设计心得随着毕业日子的到来,毕业设计也接近了尾声。经过几周的奋战我的毕业设计终于完成了. 毕业设计不仅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一种检验,而且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提高。通过这次毕业设计使我明白了自己原来知识还比较欠缺。通过此次落料拉深复合模毕业设计,使我受益匪浅,它使我系统的学习了冲孔落料复合模设计全过程.从冲压工艺分析到冲裁工艺方案的确定到最后设计全部结束,一步步做下来,工作量之大有时确实使人压得喘不过气来。但是做完之后看到自己通过几周才完成的毕业设计内容,使自己感到感慨万分,在设计过程中曾遇到过许多以前弄不懂的问题,经过自己苦思冥想查阅资料及问指导老师和同学,最后都一一解决。例如排样图的确
20、定.在确定排样图时一般通过查表得出来的搭边值数据是最小值。比现实工厂中所用的搭边值要小,如果不进行效正搭边的大小,有可能因为送料时一点点误差而导致零件报废。通过这次毕业设计,我才明白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应该不断的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知识和综合素质。在此要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刘建国老师对我悉心的指导,感谢老师设计过程中给我的帮助。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资料,与同学交流经验和自学,并向老师请教等方式,使自己学到了很多知识,虽然经历了不少艰辛,但收获巨大。在整个设计中我懂得了许多东西,也培养了我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树立了自己的信心,相信对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会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我充分体会到了在创造中探索的艰难和成功时的喜悦。虽然此次设计做的是很很完美,但是在设计过程中所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使我终身受益!十五 参考资料 1 李名望主编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 人民邮电出版社 2 王孝培主编 冲压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3王芳主编 冷冲压模具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4彭建生主编 模具设计与加工手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5陈晓华 典型零件模具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吴兆祥 模具材料及表面热处理 机械工业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