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5169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模具验收标准及方法.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模具静态验收1.1模具材质及硬度检验材质检验:乙方应提供相应的原材料的材质报告, 进行相应的核对。硬度检验的标准主要是依据技术协议, 检查部位主要是冲裁模的刃口部位, 成形、拉深模的型腔受力部位等, 用便携式硬度仪进行检验。1.2冲裁刃口检验冲裁刃口要求锋利、垂直, 主要的检验方法是目测, 要求刃口没有白光反光, 并选择适当的面作为基面, 用角尺检查垂直度。1.3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检验表面粗糙度及堆焊质量主要是对拉深、压弯、成形、翻边、整形模的主圆角部位进行检查, 使用对比块、目测和手感的方法检验。要求手感平滑、目测有极细的打磨纹理, 符合对比要求等。堆焊质量要求无气孔、无裂缝、刃口堆焊硬

2、度达标、与本体过渡平滑。检验时目测无凹坑, 手感与本体过渡平滑, 用适当的探伤手段进行探伤, 用硬度仪进行硬度检查。1.4结合面间隙检验要求镶块结合面间隙0.1mm , 镶块与基座之间无间隙, 检验方法是使用厚薄规塞相应的缝隙。顶出器与凹模间隙以及退料板与凸模间的间隙一般为料厚的0.3 倍 0.7 倍, 利用厚薄规进行检查。内导板间隙一般为0.06mm 0.1mm 且均匀, 用厚薄规检查间隙。1.5插销位置及柱销配合要求在弹簧、橡皮、氮气缸等不受力的情况下, 插销的第一节能插入检验时在模具合拢的状态下, 手感插销插入和拔出自如。柱销配合要求松紧适宜, 检验方法为手感, 捶击渐进, 拔出不毛。1

3、.6斜楔预应力弹簧及复位检验要求在自由状态下, 斜契预应力弹簧不受力。手感弹簧能旋转, 前后稍有窜动。斜楔复位的技术要求为斜楔复位后应碰到缓冲块, 检验方法是目测斜楔是否碰到缓冲块。1.7废气孔、排气孔和排气管检验废气孔应畅通无阻, 检验时用端面为平面的细铁棒从废气孔插入, 感觉是否畅通。排气孔、排气管要求畅通, 上模排气管要求管头弯曲朝侧下方, 检验方法是使用压缩空气吹, 观察孔及管路的情况。1.8闭合高度、压板槽位置及宽度定位缺口位置闭合高度技术要求为模具合模时刚性限位无间隙, 合模状态下上模座平行度0.1mm/m , 平面度0.15mm/m 。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 将模具吊到铣床的等

4、高垫板上, 抽动垫板不松动, 开动铣床用百分表打模具上平面, 检查上模座平行度、平面度以及闭合高度是否符合生产机床技术要求。要求压板槽位置、宽度定位缺口位置符合机床的技术要求, 位置度为0.5mm , 宽度1mm。检验方法为使用数控铣床在检验闭合高度的同时检查压板槽与定位缺口的位置, 用卡尺测量压板槽宽度与压板厚度。1.9其它部件检验所有容易掉入杂物的活动部位都要有防护板, 并能有效工作。对起重部件(包括模具内大部件的起重装置) 要求固定式起重棒无松动, 插入式起重棒防脱环有效。模具内部较大的零部件有起吊螺孔并符合要求。1.10标识、标记及油漆检验镶块按一定的规则用钢印把编号打在镶块上。凡是顶

5、出器吊出要拆除的镶块为特殊镶块, 要求进行特殊镶块的标识。铭牌要符合技术协议的相关内容。所有的非加工面必须涂上规定颜色的油漆, 各种安全标记必须分明一致。2模具的动态验收2.1各部位动作检验要求模具各部位动作协调。检验方法为模具空运行数次, 耳听、目测没有异常声响、上下运动平稳、斜楔运动中无瞬间停止。2.2导向部分检验导柱、导套部分间隙在0.01mm 0.02mm并且均匀, 检验方法为在所有导柱上涂色(一般用红丹粉) , 运行数次, 检查着色均匀情况以及拉毛、局部磨亮的情况。 外导板间隙在0.03mm0.05mm , 检查方法为静态时使用厚薄规测量, 动态时在上导板上涂色, 检查着色情况, 要

6、求无局部拉毛、擦亮或擦黑, 模具在下死点测量导板周边间隙均匀合理。斜楔的侧面与上面间隙0.02mm 并且间隙均匀, 检验方法为用厚薄规测量间隙大小, 涂色同上检查, 用铜棒轻击斜楔, 要求没有晃动感。2.3定位检验定位应准确、稳定。检验方法为观察板料与全部定位面的接触情况, 用手晃动要求各方向没有大的松动现象。2.4研合率检验拉深、整形、翻边模要求凸凹模形状复杂部分、凸起形状、棱线、筋的两侧研合率达到85% , 大面积、大弧度、顶出器、压料板研合率达到70%。检验方法为拉深模工序件双面涂色, 运行一次, 检查着色情况; 其它模具先单面涂色检查定位面, 再在另一面涂色, 机床点动, 使压料面压住

7、料, 成形部分不工作, 起模后检查着色情况。修边、冲孔模要求沿刃口部位与孔的周边研合率达到80%。检验方法为用工序件先单面涂色检查凸、凹模着色情况, 再在反面涂色, 起模后检查顶出器部分的着色情况。2.5反侧面检验要求反侧面无间隙, 检验方法是在反侧面涂色, 运行一次, 检查涂色是否被均匀地挤掉。2.6下死点检验模具完成成形或剪切时, 刚性限位应无间隙。检验方法是上模或下模所有刚性限位涂色, 冲压一次, 检查压到底标记是否清晰, 检查未涂色刚性限位的着色情况, 检查成形零件所有形状或棱线是否清晰。2.7斜楔受力面检验斜楔受力面贴合良好, 检验方法是在斜楔单面涂色, 运行一次, 观察对应面的着色

8、情况。2.8冲裁间隙冲载间隙均匀、合理, 检验方法是从冲裁断面和毛刺来分析判断。2.9切入量检验外刃口切入量:平面件2mm、立体件2mm 7mm , 检查方法是观察退料板被压下的量来确定。凸、凹模刃口侧面涂色, 模具到下死点, 沿凹模刃口在凸模刃口的侧面划线, 起模后检查线到刃口的垂直距离。内刃口切入量2mm , 检验方法是观察凹模里的废料到凹模刃口的距离, 如果凹模中没有废料, 可采用模具到下死点后, 插入侧销的第二台阶, 起模后观察凸模高出顶出器的量。斜楔冲孔切入量2mm , 检验方法是观察凹模中废料到凹模口的距离或者先目测退料板里的凸模到退料板表面的距离, 点动机床,当退料板刚与冲压件接

9、触, 记录退料板与斜楔的相对位置, 到下死点, 再测量此值。2.10废料排出检验外刃口废料技术要求为冲裁后不得留有废料,检验方法为试冲数次, 观察废料是否能顺利切断并自由滑落。内刃口废料、斜楔冲孔废料要求能自由排出模具外或落在废料盒中, 检验方法为试冲数次, 检查废料是否能顺利排出模具外。2.11侧销检验侧销技术要求为模具到下死点时第二节台阶能顺利插入, 检验方法为模具到下死点, 松开安全板, 推动侧销, 观察是否能顺利插入。2.12托料机构检验要求托料平稳、送料方便、不得划伤板料。检验方法为观察送料状态或者站在操作工的角度自己送料, 感觉是否方便, 检查板料是否伤。2.13顶料机构检验气缸顶出技术要求为顶出平稳、零件不变形、送料和取料方便。检验方法为让气缸上下运动数次, 观察运动是否平稳, 当气缸顶出时, 用手晃动托料板, 观察顶出机构刚性是否足够, 验收人员站在操作工的角度来检验操作是否方便。顶件销技术要求为能把零件顶出模具形面, 零件上不能有压痕。检验方法为用手或其他辅助工具压顶件销能自动弹出, 运行数次观察零件上是否有压痕。2.14其它检验斜楔回程后不影响送料或取料, 检验方法是验收人员按操作要求送料和取料感觉是否有干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