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5796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8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毕业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毕 业 设 计 文 件设计论文题目:帕萨特轿车防抱死制动系统及检修系部 汽车工程系 专业_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_ 姓名: 班级: 10241 学号: 31 完成期限: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25日 指导教师_ _职称 教授 目录一、ABS历史简述3二、ABS组成及工作原理4(一)ABS的组成4(二)ABS的主要部件结构工作原理6(三) ECU的基本结构10(四) ECU的工作原理12三、常见故障诊断分析16(一)打开点火开关,ABS故障灯常亮不灭16(二)ABS故障灯常亮,ABS系统不工作17(三)ABS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18四、小结19参考文献19摘

2、要本文主要介绍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定义、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分析,同时还介绍ABS系统的电子控制部分的组成和原理,轮速传感器,液压控制装置的组成和原理;并能进行控制电路的分析。 In this paper, automobile anti-lock braking system definition, structure, composition and working principle of analysis, but also introduced the ABS 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part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heory, w

3、heel speed sensor, hydraulic control device of the composition and theory; and analysis of control circuits. Explained.关键词:ABS系统、组成、原理、控制电路 (关键词英文)一、ABS历史简述 1906年ABS首次被授予专利,1936年博世注册了一项防止机动车辆车轮抱死的“机械”专利。所有的早期设计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因过于复杂而容易导致失败,并且它们运作太慢。1947年世界上第一套ABS系统首次应用于B-47轰炸机上。Teldix公司在1964年开始研究这个项目,其ABS研究

4、很快被博世全部接管。两年内,首批ABS测试车辆已具有缩短制动距离的功能。转弯时车辆转向性和稳定性也被保证,但当时应用的大约1000个模拟部件和安全开关,这意味着被称为ABS 1系统的电子控制单元的可靠性和耐久性还不能够满足大规模生产的要求,需要改进。博世在电子发动机管理的发展过程中获得的技术,数字技术和集成电路(ICs)的到来使电子部件的数量降低到140个。 1968年ABS开始研究应用于汽车上。1975年由于美国联邦机动车安全标准121款的通过,许多重型卡车和公共汽车装备了ABS,但由于制动系统的许多技术问题和卡车行业的反对,在1978年撤消了这一标准。同年博世作为世界上首家推出电子控制功能

5、的ABS系统的公司,将这套ABS 2的系统开始安装作为选配配置,并装配在梅赛德斯-奔驰S级车上,然后很快又配备在了宝马7系列豪华轿车上。在这一时期之后美国对ABS的进一步研究和设计工作减少了,可是欧洲和日本的制造厂家继续精心研制ABS。 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进口美国的汽车装备有ABS,美国汽车制造厂对美国汽车市场上的ABS显示出新的兴趣。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人们对汽车行车安全的强烈要求,ABS装置在世界汽车行业进一步得到广泛应用。1987年美国大约3%的汽车装备有非常可靠的ABS。在随后的时间里,研发者集中于简化系统。在1989年,博世的工程师成功地将一个混合的控制单元直接附在

6、了液压模块上。这样他们就无需连接控制单元和液压模块的线束,也无需接插件,所以显著地减轻了ABS 2E的整体重量。 博世的工程师在1993年,使用新的电磁阀创造了ABS 5.0,并且在后来的几年研发了5.3 和5.7 版。新一代的ABS 8的主要特性是再次极大地减轻了重量、减少了体积、增大了内存,同时增加了更多功能,如电子分配制动压力,从而取代了减轻后轴制动压力的机械机构。当年有些汽车工业分析专家预言得到了证实: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市场上的大多数汽车和卡车将装备ABS。“ABS”中文译为“防锁死刹车系统”.它是一种具有防滑、防锁死等优点的汽车安全控制系统。ABS是常规刹车装置基础上的

7、改进型技术,可分机械式和电子式两种。现代汽车上大量安装防抱死制动系统,ABS既有普通制动系统的制动功能,又能防止车轮锁死,使汽车在制动状态下仍能转向,保证汽车的制动方向稳定性,防止产生侧滑和跑偏,是目前汽车上最先进、制动效果最佳的制动装置。二、ABS组成及工作原理(一)ABS的组成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电子控制装置和执行器三个部分组成。 图(1)1.前轮车速传感器 2.制动压力调节装置 3.ABS电控单元 4.ABS警告灯 5.后轮速度传感器 6.停车灯开关 7.制动主缸 8.比例分配阀 9.制动轮缸 10.蓄电池 11.点火开关 ABS系统能够防止车轮抱死,具有制动时方向稳定性好、制动时

8、仍有转向能力、缩短制动距离等优点。帕萨特B5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组成结构如图1所示。帕萨特B5 ABS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控制装置三个部分组成。其组成结构如图2所示。图2-1 帕萨特B5 ABS系统是结构组成1-ABS的液压单元(N55) 2-ABS控制单元(J104) 3-ABS/EDS或具有ASR的ABS/EDS液压单元(N55) 4-ABS/EDS或具有ASR的ABS/EDS控制单元(J104) 5-ASR的信号灯(K86) 6-制动装置的信号灯(K118) 7-ABS的信号灯(K47) 8-制动灯开关(F) 9-诊断接口 10-前左、

9、前右传感器齿圈 11-前右/左转速传感器(G45/G47) 12-后右/左转速传感器(G44/G46) 13-后右和左转速传感器齿圈AB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汽车在制动过程中, 车轮转速传感器不断把各个车轮的转速信号及时输送给ABS电子控制单元(ECU),ABS ECU根据设定的控制逻辑对4个转速传感器输入的信号进行处理,计算汽车的参考车速、各车轮速度和减速度,确定各车轮的滑移率。如果某个车轮的滑移率超过设定值,ABS ECU就发出指令控制液压控制单元,使该车轮制动轮缸中的制动压力减小;如果某个车轮的滑移率还没达到设定值,ABS ECU就控制液压单元,使该车轮的制动压力增大;如果某个车轮的滑

10、移率接近于设定值时,ABS ECU就控制液压控制单元,使该车轮制动压力保持一定。从而使各个车轮的滑移率保持在理想的 范围之内,防止4个车轮完全抱死。 在制动过程中,如果车轮没有抱死趋势,ABS系统将不参与制动压力控制,此时制动过程与常规制动系统相同。如果ABS出现故障,电子控制单元将不再对液压单元进行控制,并将仪表板上的ABS故障警告灯点亮,向驾驶员发出警告信号,此时ABS不起作用,制动过程将与没有ABS的常规制动系统的工作相同(二)ABS的主要部件结构工作原理1、车轮转速传感器车轮转速传感器的作用是将车轮的转速信号传给ABS电子控制单元。ABS系统共有4个车轮转速传感器,前轮的齿圈(43齿)

11、安装在传动轴上,转速传感器安装在转向节上,如图3所示。后轮的齿圈(43齿)安装在后轮毂上,转速传感器则安装在固定支架上,如图4所示。图3 前车轮转速传感器(G45/G47)安装位置 1-齿圈 2-前轮转速传感器 传感器由电磁感应式传感头和磁性齿圈组成。传感头由永久磁芯和感应线圈组成,齿圈由铁磁性材料制成。当齿圈旋转时,齿顶与齿隙轮流交替对向磁芯,当齿圈转到齿顶与传感头磁芯相对时,传感头磁芯与齿圈之间的间隙最小,由永久磁芯产生的磁力线就容易通过齿圈,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就强,如图5(a)所示;而当齿圈转动到齿隙与传感磁芯相对时,传感头磁芯与齿圈之间的间隙最大,由永久磁芯产生的磁力线就不容易通过齿圈

12、,感应线圈周围的磁场就弱,如图5(b)所示。此时,磁通迅速交替变化,在感应线圈中就会产生交变电压,交变电压的频率将随车轮转速成正比例变化。电子控制单元可以通过转速传感器输入的电压脉冲频率进行处理来确定车轮的转速、汽车的参考速度等。图4 后车轮转速传感器(G44/G46)安装位置1-齿圈 2-后轮转速传感器图5 车轮转速传感器工作原理(a)齿圈齿顶与传感器磁芯相对时 (b)齿圈齿隙与传感器磁芯相对时1-齿圈 2-磁芯端部齿 3-感应线圈端子4-感应线圈 5-磁芯套 6-磁力线 7-磁场 8-磁芯 9-齿顶2、执行器 制动压力调节器 :接受ECU的指令,通过电磁阀的动作实现制动系统压力的增加、保持

13、和降低 液压泵 :受ECU控制,在可变容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控制油路中建立控制油压;在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调节压力降低的过程中,将由轮缸流出的制动液经蓄能器泵回主缸,以防止ABS工作时制动踏板行程发生变化。 ABS警告灯 :ABS出现故障时,由EUC控制将其点亮,向驾驶员发出报警,并由ECU控制闪烁显示故障代码 ABS系统在仪表板及仪表板附加部件上装有两个故障警告灯,一个是ABS警告灯(K47),另一个是制动装置警告灯(K118)。两个故障警告灯正常点亮的情况是:当点火开关打开起动至自检结束(大约2s);在拉紧驻车制动装置时警告灯(K118)点亮。如果上述情况灯不亮,说明故障警告灯本身或线路有

14、故障。如果ABS故障灯常亮,说明ABS系统出现故障;如果制动装置警告灯常亮,说明制动液缺乏帕萨特B5 ABS系统的电路图,如图6所示图6帕萨特 B5 ABS系统电路图A-蓄电池 B-在仪表内+15 F-制动灯开关 F9-驻车制动指示灯开关 F34-制动液位报警信号开关 G44-右后轮速度传感器 G45-右前轮速度传感器 G46-左后轮速度传感器 G47-左前轮速度传感器 J104-ABS及EBV的电子控制单元 K47-ABS警告灯 K118-驻车制动、制动液位警告灯 M9-左制动灯 M10-右制动灯 N55-ABS及EBV的液压单元 N99-ABS右前进油阀 N100-ABS右前出油阀 N10

15、1-ABS左前进油阀 N102-ABS左前出油阀 N133-ABS右后进油阀 N134-ABS右后出油阀 N135-ABS左后进油阀 N136-ABS左后出油阀 S2-保险丝(10A) S12-保险丝(15A) S18-保险丝(10A) S123-液压泵保险丝(30A) S124-电磁阀保险丝(30A) TV14-诊断插口 V64-ABS液压泵3、ABS控制器ABS控制器由ABS电子控制单元(J104)、液压控制单元(N55)、液压泵(V64)等组成。(1)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ABS系统的控制中心,它实际上是一个微型计算机,所以又常称为ABS(ECU)电脑。ABS ECU由输入电路、数字

16、控制器、输出电路和警告电路组成。主要任务是连续监测接受4个车轮转速传感器送来的脉冲信号,并进行测量比较、分析放大和判别处理,计算出车轮转速、车轮减速度以及制动滑移率,再进行逻辑比较分析4个车轮的制动情况,一旦判断出车轮将要抱死,它立刻进入防抱死控制状态,通过电子控制单元向液压单元发出指令,以控制制动轮缸油路上电磁阀的通断和液压泵的工作来调节制动压力,防止车轮抱死。ABS ECU还不断地对自身工作进行监控。由于ABS ECU中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微处理器,它们按照同样的程序对输入信号进行处理,并将其产生的中间结果与最终结果进行比较,一且发现结果不一致,即判定自身存在故障,它会自动关闭ABS系统。此外

17、ABS ECU还不断监视ABS系统中其他部件的工作情况,一旦ABS系统出现故障,如车轮速度信号消失,液压压力降低等,ABS ECU会发出指令而关闭ABS系统,并使常规制动系统工作,同时将故障信息存储记忆,并将仪表板上的ABS故障灯点亮,向驾驶员发出警示信号,此时应及时检查修理。当点火开关接通时,ABS ECU就开始进行自检程序,对系统进行自检,此时ABS故障灯点亮。如果自检以后发现ABS系统存在影响其正常工作的故障,它将关闭ABS系统,恢复常规制动系统,仪表板上ABS故障灯一直点亮,警告驾驶员ABS系统存在故障。自检结束后,ABS故障灯就熄灭,表明系统工作正常。由于自检过程大约需要2s,因此在

18、正常情况下,当点火开关接通时,ABS故障灯点亮2s,然后再自动熄灭,是正常的。反之如果点火开关接通时,ABS故障灯不亮,说明ABS故障灯或其线路存在故障,应对其进行检修。(2)电子控制模块(电脑)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ABS系统电子控制部分可分为电子控制器(ECU)、ABS控制模块、ABS计算机等,以下简称ECU。 ECU :接受车速、轮速、减速等传感器的信号,计算出车速、轮速、滑移率和车轮的减速度、加速度,并将这些信号加以分析、判别、放大,由输出级输出控制指令,控制各种执行器工作(一) ECU的基本结构 1)ECU由以下几个基本电路组成: (1)轮速传感器的输入放大电路。安装在各车轮上的轮速传感

19、器根据轮速输出交流信号,输入放大电路将交流信号放大成矩形波并整形后送往运算电路。 不同的ABS系统中轮速传感器的数量是不一样的。每个车轮都装轮速传感器时,需要四个传感器,输入放大电路也就要求有四个。当只在左右前轮和后轴差速器安装轮速传感器时,只需要三个传感器,输入放大电路也就成了三个。但是,要把后轮的一个信号当作左、右后轮的两个信号送往运算电路。 (2)运算电路。初始速度、滑移率及加减速度运算电路把瞬间轮速加以积分,计算出初始速度,再把初始速度和瞬时线速度进行比较运算,则得出滑移率及加减速度。电磁阀开启控制运算电路根据滑移率和加减速度控制信号,对电磁阀控制电路输出减压、保压或增压的信号。 (3

20、)电磁阀控制电路。接受来自运算电路的减压、保压或增压信号,控制通往电磁阀的电流。 (4)稳压电源、电源监控电路、故障反馈电路和继电器驱动电路。 在蓄电池供给ECU内部所有5V稳压电压的同时,上述电路监控着12V和5V电压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对轮速传感器输入放大器、运算电路和电磁阀控制电路的故障信号进行监视,控制着电磁阀电动机和电磁阀。出现故障信号时,关闭电磁阀,停止ABS工作,返回常规制动状态,同时仪表板上的ABS警报灯点亮,让驾驶员知道有故障情况发生。 2)接通电源时的初始检查 接通点火开关、ECU电源接通时,将检查下列项目。 (1)微处理机功能检查 使监视器产生错误信息,让微处理机识别。

21、检查ROM区的数据,确认未发生变化。 对RAM区进行数据输入和输出,判断工作是否正常。 检查A/D转换的输入,判断是否正常。 检查微处理机间的信号传递,判断是否正常。 (2)电磁阀动作检查 使电磁阀产生动作,判断是否正常工作。 (3)故障反馈电路功能检查 由微处理机来识别故障反馈电路工作是否正常。 3)汽车起步时的检查 汽车起步时对重要的外围电路进行检查,若检查结果正常,ABS开始工作。 (1)电磁阀功能检查 让电磁阀工作,判断是否正常。 比较各电磁阀的开、关电阻,判断电磁阀是否工作正常。 (2)电动机动作检查 使电动机运转,判断是否正常。 (3)轮速传感器及输入放大电路的信号确认。 确认所有

22、的轮速传感器信号都能输入到微处理机。 4)行驶中的定时检查 (1)12V(载货车为24V)、5V电压监视 识别供给的12V电压和5V内部电压是否为规定电压值。监视12V电压,并考虑ABS工作过程中电压瞬间下降和电动机起动时电压瞬间下降的情况,然后加以分析识别。 (2)电磁阀动作监视 ABS系统工作过程中,电磁阀必定动作,ECU随时监视电磁阀的工作情况。 (3)运算电路中运算结果的对比检查 ECU内部通常设有二套运算电路,同时进行运算和传输数据,利用各自的运算结果相互比较、互相监视,能够确保可靠性,及早发现异常情况。 另外,各种速度信号和输入、输出信号也在运算电路中相互比较,这些结果必须相同。

23、(4)微处理机失控检查 由监视电路判断微处理机工作是否正常。 (5)脉冲信号的监视 微处理机时钟信号的脉冲频率不能降低。 (6)ROM数字的确定 计算ROM数据之和,确认程序工作正常。 5)自行诊断显示 如果安全保护电路检查出有异常情况,则停止ABS系统的工作,返回原有的常规制动方式(不使用ABS),且ECU呈现故障状态。这时ECU内的发光二极管、ABS警报灯或专用诊断装置发出故障信号,ECU根据这些信号显示出故障码。 汽车生产厂、汽车型号或ABS系统不同时,故障码也不一样。 (二) ECU的工作原理 ECU是ABS系统的控制中心,它的本质是微型数字计算机,一般是由两个微处理器和其他必要电路组

24、成的、不可分解修理的整体单元,电脑的基本输入信号是四个轮速传感器送来的轮速信号,输出信号是:给液压控制单元的控制信号、输出的自诊断信号和输出给ABS故障指示灯的信号。 (1)ECU的防抱死控制功能 电子控制模块(电脑)有连续监测四个轮速传感器速度信号的功能。电脑连续地检测来自全部四个轮速传感器传来的脉冲电信号,并将它们处理、转换成和轮速成正比的数值,从这些数值中电脑可区别哪个车轮速度快,哪个车轮速度慢。电脑根据四个轮子的速度实施防抱死制动控制。电脑以四个轮子的传感器传来的数据作为控制基础,一旦判断出车轮将要抱死,它立刻就进入防抱死控制状态,向液压调节器输出幅值为12V的脉冲控制电压,以控制轮缸

25、上油路的通、断。轮缸上油压的变化就调节了车轮上的制动力,使车轮不会因一直有较大的制动力而让车轮完全抱死(通与断的频率一般在312次/秒)。 (2)ECU的故障保护控制功能 首先,电脑能对自身的工作进行监控。由于电脑中有两个微处理器,它们同时接受、处理相同的输入信号,用与系统中相关的状态电脑的内部信号和产生的外部信号进行比较,看它们是否相同,从而对电脑本身进行校准。这种校准是连续的,如果不能同步,就说明电脑本身有问题,它会自动停止防抱死制动过程,而让普通制动系统照常工作。此时,修理人员必须对ABS系统(包括电脑)进行检测,以及时找出故障原因。 ABS系统电脑不仅能监视自己内部的工作过程,而且还能

26、监视ABS系统中其他部件的工作情况。它可按程序向液压调节器的电路系统及电磁阀输送脉冲检查信号,在没有任何机械动作的情况下完成功能是否正常的检查。在ABS系统工作的过程中,电脑还能监视、判断轮速传感器送来的轮速信号是否正常。 ABS系统出现故障,例如制动液损失、液压压力降低或车轮速度信号消失,电脑都会自动发出指令,让普通制动系统进入工作,而ABS系统停止工作。对某个车轮速度传感器损坏产生的信号输出,只要它在可接受的极限范围内,或由于较强的无线电高频干扰而使传感器发出超出极限的信号,电脑根据情况可能停止ABS系统的工作或让ABS系统继续工作。 这里要强调的是,任何时候琥珀(黄)色ABS系统故障指示

27、灯点亮不灭,就说明电脑已停止ABS系统的工作或检测到了系统的故障,驾驶员或用户一定要进行检修,如果处理不了,应及时送修理厂。 (3)ABS故障指示灯 当有下列的异常现象被发现时,ABS控制电脑会使ABS故障指示灯点亮: 泵油电动机作用的时间超过一定的时间。 车辆已经行走超过30S,而忘记放开驻车制动。 未收到四轮中任何一轮的传感器信号。 电磁阀作用超过一定的时间或是检测到电磁阀断路。 发动机已经开始动作,或是车辆已经开动,未接收到电磁阀输出讯号。 当点火开关打开在I段时,ABS故障指示灯会点亮,如果没有异常现象,发动机起动后ABS故障指示灯就会熄灭。 ABS系统有两个故障指示灯,一个是红色制动

28、故障指示灯,另一个是琥珀色或黄色ABS故障指示灯。两个故障指示灯正常闪亮的情况为:当点火开关接通时,红色指示灯与琥珀色指示灯几乎同时点亮,红色指示灯亮的时间较短,琥珀色指示灯亮的时间较长一些(约3S);发动机起动后,储能器要建立系统压力,两灯会再次点亮,时间可达十几秒钟;驻车制动时,红色指示灯也应亮。如果在上述情况下灯不亮,说明故障指示灯本身或线路有故障。 红色指示灯故障常亮,说明制动液不足或储能器中的压力不足(低于14MPa),此时普通制动系统和ABS系统均不能正常工作;琥珀色ABS故障指示灯常亮,说明电控单元发现ABS系统有故障。4、液压控制系统 液压控制单元装在制动主缸与制动轮缸之间,采

29、用整体式结构 (如图7所示)。主要任务是转换执行ABS ECU的指令,自动调节制动器中的液压压力。图 7 液压控制单元结构1-带低压储液罐的电动液压泵 2-液压单元低压储液罐与电动液压泵合为一体装于液压控制单元上。低压储油罐的作用是用于暂时存储从轮缸中流出的制动液,以缓和制动液从制动轮缸中流出时产生的脉动。电动液压泵的作用是将在制动压力阶段流入低压储液罐中的制动液及时送至制动主缸,同时在施加压力阶段,从低压储液罐中吸取剩余制动力,泵入制动循环系统,给液压系统以压力支持,增加制动效能。电动液压泵的运转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典型循环式制动压力调节器的工作原理 此种形式的制动压力调节器在制动主缸

30、与轮缸之间串联一电磁阀,直接控制轮缸的制动压力。这种压力调节系统的特点是制动压力油路和ABS控制压力油路相通,如图8所示。图中的储能器的功能是在减压过程中将从轮缸流经电磁阀的制动液暂时储存起来。回油液压泵也叫做再循环泵,其作用是将减压过程中从制动轮缸流进储能器的制动液泵回主缸。该系统的工作原理详述如下。 (1)常规制动状态 在常规制动过程中,ABS系统不工作,电磁线圈中无电流通过,电磁阀处与“升压”位置。此由制动主缸来的制动液直接进入轮缸,轮缸压力随主缸压力而增减。此时回油液压泵也不工作。如图(8)所示。 图(8) 常规制动(2)保压状态 当转速传感器发出抱死危险信号时,电控单元向电磁线圈输入

31、一个较小的保持电流(约为最大工作电流的1/2),电磁阀处于“保持压力”位置,此时主缸、轮缸和回油孔相互隔离密封,轮缸中的制动压力保持一定。如图(9)所示。 图(9) 保压状态(3)减压状态 如果在电控单元“保持压力”命令发出后,车轮仍有抱死的倾向,电控单元即向电磁线圈输入一最大工作电流,使电磁阀处于“减压”位置,此时电磁阀将轮缸与回油通道或储液室接通,轮缸中制动液经电磁阀流入储液室,轮缸压力下降。如图(10)所示。图(10) 减压状态(4)增压状态 当压力下降后车轮转速太快时,电控单元便切断通往电磁阀的电流,主缸和轮缸再次相通,主缸中的高压制动液再次进入轮缸,使制动压力增加。制动时,上述过程反

32、复进行,直到解除制动为止。如图(11)所示。 图(11) 增压状态三、常见故障诊断分析(一)打开点火开关,ABS故障灯常亮不灭故障现象:一辆帕萨特B5轿车,行驶8万,该车装备MK20型防抱死制动系统,此车ABS故障灯亮起,车主开到修理厂进行检修。 故障分析:首先,用故障诊断仪读取故障码,对ABS系统进行检测,为左后轮转速传感器G46故障。一般情况下,以下三种情况将会导致ABS系统出现这种故障: ()当车速超过10km/h时,没有转速信号传递给ABS控制单元。 ()当车速大于40km/h时候,转速信号超出公差值。 ()传感器存在可识别的断路或对正极、接地短路故障。 根据经验,应该重点检查以下项目

33、: ()轮速传感器与ABS控制单元的线路连接情况。 ()轮速传感器和齿圈的安装间隙、安装位置以及受灰尘或杂质污染的情况。 ()车轮轴承间隙是否过大。 ()传感器本身故障。 在该车故障排除过程中,首先并没有急于检查轮速数据。将发动机怠速运转,选择阅读数据块功能,进入001显示组,用举升机将车升起来,观察各显示数据。 车轮静止时候,各显示区均显示0km/h。用手转动左后轮,第3显示区显示9km/h。又转动别的车轮,观察相对应的显示区,发现基本一致。放下车辆,用故障诊断仪清除故障码。ABS警示灯随之熄灭,路试一切正常。 用诊断仪读取测量数据块功能,进入显示组002,观察第3显示区左后轮速度。无论在加

34、速、减速、制动、低速还是高速时,其数值都与其他3个轮速基本一致。ABS警示灯没有亮起,制动时也能感觉到ABS系统在起作用,故障也没有出现。因为再没有发现故障,就准备让车主将车接走。 就在这时,故障再次出现了。在车辆怠速着车静止不动的时候,故障警示灯亮了。调码发现又产生左后轮的偶发性故障码。根据该车检查状况,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左后轮转速传感器与ABS控制单元之间产生瞬间短路或断路。根据电路图进行检查时,发现ABS控制单元的25针插头第10针有轻微腐蚀。清理修复插头之后,清除故障码。车主驾车2000多也没有出现原来的故障。 经询问车主得知,清洗车辆的时候,经常用高压水冲洗发动机舱,由于高压水溅入

35、控制单元的连接点,25针插头第10针被腐蚀,导致有瞬间开路的情况发生。此故障属于软性故障,故障出现的机率具有很大的随机性,一般用万用表不易测出,也只有在故障出现时,才能发现故障原因,找到病根,对症下药,将故障排除。(二)ABS故障灯常亮,ABS系统不工作故障现象: 一辆帕萨特B5轿车,行驶过程中ABS故障灯突然点亮,而且急刹车时四轮全部抱死,也就是说ABS 系统根本不起作用。 故障诊断分析及处理: 根据车主陈述,汽车在两周之前,ABS报警灯有点亮的现象,通过使用电脑检测,发现均为偶发性故障,使用电脑清楚后ABS报警灯熄灭,而且ABS系统工作正常,此后一周之内再次出现此种故障现象,处理方法与第一

36、次一致,故障现象解决。此次发生故障后,再一次用电脑调取故障码,发现电脑显示为ABS泵静态故障 。 通过电脑调取结果分析,首先确认问题发生在ABS泵上,电动液压泵的作用是将在制动压力阶段流入低压储液罐中的制动液及时送至制动主缸,同时在施加压力阶段,从低压储液罐中吸取剩余制动力,泵入制动循环系统,给液压系统以压力支持,增加制动效能。电动液压泵的运转是由电子控制单元控制的,在排斥ABS泵本身问题之后,故障发生的范围缩小到ABS泵控制单元上。将ABS泵电控单元外罩盖打开,仔细检查每个针脚,发现连接泵的两根电源焊点接触不良,有断开的现象,通过查找ABS泵电控单元电路图发现,正是由于这两根断开的针脚导致了

37、ABS泵断电,使ABS系统彻底失去了作用。将两处焊点重新焊接到一起,装上外部罩盖,使用电脑再次进行检测,删除原始故障码,测量,电脑显示ABS系统工作正常,无故障码。车辆进行路试,ABS系统工作正常,报警灯没有再次点亮。(三)ABS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故障现象:ABS警告灯常亮,20km/h制动会抱死故障分析:出现此故障的原因有以下3种:1)ECU故障,2)机械部分,3)轮速传感器故障排除:检测,显示故障编码为00290,经查阅资料,为左后轮故障。为了判断准确,重复路试一次,再使用故障检测仪检测,故障编码不变,由此可以判断此故障在左后轮。该车装配的是MK型ABS,属于四轮单独控制,其工作原理

38、是通过轮速传感器将信号传给ECU,ECU指令液压调节器来控制制动系统工作。虽然该车ABS出现的是一种时隐时现的故障,有时起作用,有时不起作用,认为,出现经检查ECU工作正常,机械部分也未发现异常,进一步检查左后轮的轮速传感器,先从外观开始检查,左后轮的插接器不松动,也没有脱落的现象,但传感器内塞满了泥土和杂质。把左后轮的传感器拆下并清洗,重新插接安装,在安装时,轮速传感器的铁芯与车轮轴承要有0.05左右的间隙,然后转动左后轮,用数字万用表毫伏档测量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为280毫伏,在标准范围内。安装完毕后进行路试,ABS警告灯熄灭,说明ABS功能恢复正常。故障总结:事后经过了解,该车曾在农村的土路

39、上行驶过,由于下雨路滑,两个后轮陷在泥坑中,驾驶员想加大油门冲出来,不但没有冲出来,反而车的左后轮越陷越深,很多泥土和杂质甩到轮速传感器上,由于左后轮传感器堵塞,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无法传递给ECU,液压调节器得不到ECU的指令,ABS的警告灯就一直亮。有时受颠簸的影响,轮速传感器偶尔也会发出输出信号,这时候ABS灯就熄灭了。四、小结 通过这次写论文让我了解了更多ABS系统的知识,特别是电子控制部分这一块。ABS系统就是要充分利用轮胎和地面的附着系数,使各个制动器产生尽可能大的制动力而又不会抱死,提高汽车制动能力,改善了操纵性和稳定性。在写论文时,我也查阅了许多的ABS相关的知识,它其实跟ASR(

40、汽车防滑电子控制系统)有着同样的作用和原理,很多都是相关连的。通过查阅书籍,使我的视野更加的开阔了,也给即将毕业的我增加了一部分新的知识。 参考文献1 杨庆彪. 汽车电控制动系统原理与维修精华.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 鲁植雄. 汽车ABS.ASR和ESP维修图解.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6 3 邹长庚. 现代汽车电子控制系统构造原理与故障诊断(下)车身与底盘部分. 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6 4 董继明、罗灯明.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5 李佳音. 汽车电控系统检修.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6 赵良红. 汽车电控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7 王盛良.汽车底盘及车身电控技术与检修.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