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60678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0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可编辑) .doc(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Q-SY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 Q/SY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SY 1039-2005 代替Q/SY 1039-200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20050730发布 20050810实施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发 布Q/SY 1039-2005前 言本标准是参照JB/T 5945-1991工程机械 装配通用技术条件,并结合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装配工艺的实际情况,考虑到公司发展需要而制定的。本标准由三一重工研究院本院提出。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和三一重工研究本院共同起草。本标准由三一重工路面机械有限公司研究院负责解释。本标准由三一重工研究院本院归口。本标准为首次修订

2、,原Q/SY 1039-2003装配通用技术条件作废,自2005年8月10日起实施。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建辉。IQ/SY 1039-2005装配通用技术条件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机械产品装配中的基本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 本标准适用于本企业机械产品的装配。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分,然后,鼓励根据本部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0095 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GB/T113

3、65 锥齿轮和锥双曲面齿轮精度JB/T5000.11 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 配管3 术语和定义3.1 装配按规定的技术要求,将零件或部件进行配合和联接,使之成为半成品或成品的工艺过程。3.2 装配基准装配时用来确定零件或部件在产品中的相对位置所采用的基准。3.3 配作以已加工件为基准,加工与其相配的另一工件,或将两个 或两个以上 工件组合在一起进行加工的方法。3.4 配套将待装配产品的所有零、部件配备齐全。3.5 部装把零件装配成部件的过程。3.6 总装把零件和部件装配成最终产品的过程。4 技术要求Q/SY 1039-20054.1 一般要求配的零件及部件 包括外购件和外协件 ,必须具有检验部

4、门的合格证方能进行装配。漆的零部件,在油漆干透之前,不得进行装配。 零部件在装配前,必须将型砂、铁屑、飞边、毛刺、油污、灰尘、泥沙等杂物清除干净,其配合面及摩擦面,不允许锈蚀,划痕、碰伤及检验时所划的标记,配合面应用油 煤油、柴油、汽油 清洗,干后根据情况涂适量的润滑油(脂)。零件的油孔、油槽应清洁畅通。 对于装油嘴的螺纹孔,在装配前必须提前攻出,油路在装配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吹净,然后用油枪注入润滑油、脂,看是否畅通,直至见清洁润滑油、脂为止。 各种密封装置装配前,接触面必须涂以润滑油,毛毡圈须油浸后方可以装入,装配后注入适量机油。 用虎钳夹工件时,凡对有粗糙度的表面必须用铜钳口,以及其软金属代

5、替,以免装工件夹出伤痕。 箱体、阀体等零件与其它零件连接处必须紧密,装配后不允许加工与内腔相通的孔。 装配过程中的机械加工如钻孔、攻丝等应符合机加工通用技术的规定; 焊接应符合焊接通用技术条件的规定。 零部件装配后,各润滑处必须注入适量的润滑油。 装配后的部件,必须细致检查各部规定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规定,以及漏缺件现象,不经检验合格的部件不许进入下道工序,已检验合格的部件不许随便拆卸。 每个装配步骤完成后应及时、认真填写装配质量记录表。 在装配过程中不得随意打磨焊缝,除图纸规定可以打磨的除外。4.2 紧固件的装配 照图样及技术文件上规定等级的紧固件装配,不允许用低性能的紧固件代替高性能的紧固件。

6、 图样和技术文件规定涂锁固胶的紧固件,在装配前应去除油污。 在装配过程中,不得碰伤螺栓、螺钉的螺纹部分。 螺栓、螺钉头部与螺母的端面,应与被紧固的零件平面均匀接触,不应倾斜,也不允许用锤敲击使两平面接触。 扳手手柄不可任意加长,以免拧紧力矩过大而损坏扳手和螺栓螺母。有规定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紧固。未注明拧紧力矩要求时,拧紧力矩可参照表1。Q/SY 1039-2005帽时,不准用扁铲或锤子敲打螺帽,以免将丝扣打坏,装卸圆螺母时,不准用扁铲或其它零件来打击圆螺母凹口处。表1 普通螺栓拧紧力矩螺栓性能等级屈服强度N/mm2螺栓公称直径mm68101214161820拧紧力矩N?m4.62

7、40451012202536455570901101201501702105.63005712152532455570901101401501902102706.848079172333455878931241451931992642823768.8640912223045597810412416519325726435437650210.990013163036657811013018021028033038045054065012.910801621385175100131175209278326434448597635847性能等级屈服强度N/mm2螺栓公称直径mm2224273036拧

8、紧力矩N?m4.624023029030037745053054068090011005.6300290350370450550700680850112014006.84803845124886507149529691293169422598.86405126836518689521269129317232259301210.9900740880940112014001650170020002800335012.91080864115210981464160621422181290838125082 各种止动垫圈在螺母拧紧后,应随即弯转舌耳。螺栓头部防松保险铁丝应按螺纹旋向穿装缠牢。用双螺母且

9、不使用粘结剂防松时,应先装薄螺母,用80左右的拧紧力矩拧紧后,再用100的拧紧力矩拧紧厚螺母。 遇到拧入困难的螺纹连接,不可强行拧入,应重新攻丝或加润滑油。 原则上,装配时不能使用活动扳手,必须使用时,应让其固定钳口承受主要作用力,钳口的开度应适合螺母对边间距尺寸。不同规格的螺栓或螺母,应选用相应规格的活动扳手。 螺栓、螺母紧固时严禁使用不合适的旋具与扳手。拧紧成组的螺栓的螺母时,应根Q/SY 1039-2005据被连接件的形状与螺栓或螺母的分布情况,按一定顺序,逐次 一般23次 均匀拧紧,保证所有螺钉或螺栓有相同的预紧力。在拧紧长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栓时,就应从中间开始,逐渐向两边对称地扩展拧紧

10、;在拧紧圆形或方形布置的成组螺栓或螺母时,必须对称地进行,如有定位销,应从靠近定位销的螺钉或螺栓开始拧紧。4.3 滚动轴承的装配 装轴承前应检查轴承座内孔、轴的外径与轴承的配合公差,符合图纸规定时方可进行装配。 和滚动轴承配合的轴颈表面,不许有伤痕及锈斑,和轴承配合之零件的棱角、毛刺、砂子等须用细锉、刮刀及砂布打光,用油洗净擦于方能进行装配。 为避免将轴承弄脏,必须在装轴承前才能从包装中取出,如包装未破坏,保护油未硬化变质,轴承可不清洗,否则一律清洗。清洗时应注意,如轴承是用防锈油封存的,可用汽油或煤油清洗;如用厚油或防锈油脂封存的,可用轻质矿物油加热溶解清洗(油温不超过100)。把轴承浸入油

11、内,待防锈油脂溶化后即从油中取出,再用汽油或煤油清洗。 轴承用温差法热装配时,应将轴承加热90100后进行装配,用油加热时,轴承不能直接与油槽底部接触。轴承冷装时,其冷却温度不应低于-80。带防尘盖或密封圈的轴承不能用温差法装配。 轴承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无冲击负荷的装置或简易工装进行装配。不允许通过滚动体传递压力。如必须用手锤敲打,则应准备专用胎具,严禁用手锤及硬金属直接打击轴承,打击力应均匀分布在带过盈的座圈上。 安装轴承时,应将带标记端面朝外。 采用润滑脂的轴承,装配后在轴承空腔内应注入相当于空腔容积6580的清洁润滑脂。 凡稀油润滑的轴承,不准加润滑脂。 轴承内圈装配后,必须紧贴在轴肩

12、或定矩环上,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与轴肩的间隙一般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不得大于0.1mm。 可拆卸的轴承在清洗后必须按原组装位置组装,不准混淆或颠倒。 向心推力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安装后,轴向游隙应符合表2的规定,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装配时,轴向间隙应符合表3的规定。 轴承装配后,应能均匀灵活地回转。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轴承温升不得大于5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80。Q/SY 1039-2005表2 轴向游隙轴承内径向心推力球轴承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轻系列中及重系列轻系列轻宽中及 中宽系列轻系列中及重系列300.020.040.050.06 1500.07 18

13、00.09 2000.13表3 轴向间隙轴承内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轴向间隙一般情况内圈比外圈温度高200.20.30.4.4 滑动轴承的装配 轴套在装入前应将油沟按图纸规定做出,用手工剔出的油沟边须倒圆角,轴套及轴瓦上的油槽必须平滑光洁。 油沟一定要通过轴套油孔,图纸无规定时油沟不许剔到头,要适当留一小段,油孔必须与轴套外油槽相通。Q/SY 1039-2005 轴套在装入轴承座时,应用无冲击负荷的装置进行安装,且不得歪斜。须用手锤打入时,其中间必须垫以软金属垫和导向心轴或导向环,打击力应均匀分布在圆周上。轴套是薄壁零件,压入后易变形,因此,压装后要用铰削、刮削或滚压等方法,对轴套孔进行修配。轴套

14、修整后,沿孔长方向取二、三处,作互相垂直方向上的检验,以测定轴套孔的尺寸是否合格,合格后方可进行装配。 对于过盈量较大的轴套装配,可采用液氮冷却进行装配。 冷装轴套前要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好各部尺寸,将轴套先放入冷却桶内,然后加放液态氮,在2米内禁烟火和带油脂物品。冷却时间,铝套不少于15分钟,铜套不少于20分钟,200以上的铜套,以及各种规格钢套不少于30分钟。轴套冷却后迅速装入,避免用锤敲打,不能直接用手拿取冷却后的轴套,以免手冻坏。 轴瓦与轴承座、盖装配时,应使轴瓦背与座孔接触良好,装轴瓦前应将轴承座毛刺清除于净,涂好显示剂,将瓦放入轴承座 注意成组装配 ,轴瓦接触面 重负荷在2/3左右,

15、轻负荷在1/2左右 分布均匀的片接触。如不符合要求,厚壁轴瓦以座孔为基准修刮轴瓦背部,薄壁轴瓦不便修刮,需进行选配。 为达到配合的紧密,保证有合适的过盈量,薄壁轴瓦的剖分面应比轴承座的剖分面略高一些,一般应高出0.050.1mm。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角,应符合表4的规定。表4-4 轴瓦与轴颈接触角轴的转速r/min接触角度50070100 50060 80 轴瓦与轴颈的接触斑点应符合表5的规定。 在正常工作情况下,轴承温升不允许超过5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80。表5 轴瓦与轴颈接触斑点轴的转速r/min100 100500 50010002525mm2面积上 个 3457810.4.10 装配后,

16、轴必须能灵活运转。轴的轴向间隙应符合表6的规定。Q/SY 1039-2005表6 轴的轴向间隙(mm)轴承间距离400 400630 6301000 10001600min0.200.300.500.75轴向间隙0.400.601.01.604.5 键、销的装配 装配时,不得用锤直接敲击键,敲击时,应在配合面加润滑油,中间垫以软金属或不易损伤键表面的垫块,或用铜棒、加软钳口的台虎钳将键压入轴槽,使之与槽底良好接触。 间隙配合的花键和滑动键,装配后须自如移动,不许有局部卡住和松紧不匀的现象。 键的底部应与轴槽底部贴实,键的顶面应与轮毂槽底有0.30.5的间隙,在键长方向与轴槽留0.1mm的间隙。

17、要的键连接,装配前应检查键的直线度,键槽对轴心线的对称度和平行度。 试配并安装回转套件时,键与键槽的非配合面应留有间隙,保证轴与回转套件的同轴度;套件在轴上不得有周向摆动,以免在机器工作时引起冲击和振动。接装配时,要用涂色法检查楔键上下表面与轴槽毂槽的接触状况,要求接触率大于65%。其余不接触部分不应集中于一段。若接触不良,可用锉刀或刮刀修整键槽。接触合格后,用软锤将楔键轻敲入键槽,直至套件的径向、轴向都可靠紧固。钩头楔键装配后,端面应与轮毂端面有一定的距离,以便拆卸。 销连接时,圆柱销依靠少量过盈固定在孔中,对销孔的尺寸、形状、表面粗糙度等要求较高,销孔在装配前必须铰削。通常被连接件的两孔应

18、同时钻铰,孔壁的粗糙度不大于Ra1.6m。装配时,在销上涂上润滑油,用铜棒将销打入孔中。 圆锥销的公称直径规定为小端直径,配销孔时应按小端直径尺寸钻孔,然后用1:50的锥度铰刀铰孔。用试装法控制孔径,即用手把销子推入百分之八十,然后手用手锤敲入。大端稍露出工件表面为宜。锥销装配后,开口端须露出工件表面,以便撬开尾口。销一般应略露出零件表面,带螺尾的锥销装入相关零件后,其大端应沉入孔内。销穿入后,应随即将尾部向两边分开,分开角度应大于90。4.6 链和带传动装配 链轮安装后,不允许有轴向串动。 主动及被动链轮齿宽的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应不大于两链轮中心距离的Q/SY 1039-2005千

19、分之二, 主动及被动链轮齿宽的几何中心平面之间的歪斜误差应不大于两轮中心距的千分之六。 套筒滚子链链轮安装后的径向和轴向跳动量应符合表7的规定。 链条和链轮在装配前必须清洗干净。外购链条如果包装良好,润滑油未硬化又无污物时,可不清洗,但拆包后必须立即装配。 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工作时,链条与链轮应平稳啮合。 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量,应在两链轮中心距的1%5%范围内。表7 套筒滚子链链轮允许的跳动量单位:mm链轮直径径向圆跳动端面圆跳动100以下0.250.3100200000.750.83000011400以上1.21.5 链条的联接处若没有特制的联接环时,可采用销子轻铆,但在末端

20、的环面上必须打上可标明轻铆销的钢印。所规定的测量载荷作用下,V形带中点处的挠度应为带与两带轮切边边长的1.6%。 带轮与轴装配时,应无倾斜,保证径向跳动小于(0.00250.0005)4.7 齿轮和齿轮箱的装配 热装齿轮时,加热温度不得大于250。 齿轮箱啮合齿轮的轴向错位允许为齿轮宽度的4%,最大不得大于2mm。 对高速传动的大齿轮,装配到轴上后,应做平衡检查。 装配圆锥齿轮时,应按加工配对编号装配。Q/SY 1039-2005表8 V带传动具有适当张紧力所需要的W值胶带型号载荷W(N)O5B15C25E77F142.7.6 齿轮箱装配后,应注入符合规定的适量润滑油,并进行空运转试验;试验时

21、,转速应从低速到高速,每档磨合时间不得少于5min,总的磨合时间不得少于30min,并检查以下各项: a 齿轮换档时,不得有咬死或阻滞现象,变速机构应灵活准确,不得有自动脱档,跳档现象。 b 齿轮运转中不得有异常声响。 c 齿轮箱结合面、螺塞等结合处不得渗油。 d 各部联接处不得有松动现象。 齿轮箱在负荷试验时,其温升不得大于50,最高温度不得大于90。 试验完毕后,应放掉油并彻底清洗,然后重新加油。 齿轮孔与轴配合应适当,空套齿轮不得有晃动,滑移齿轮不得咬死或有阻滞现象,固定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 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齿侧间隙应符合工艺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在工艺上

22、未作要求的情况下,应符合GB/T10095和GB/T11365的规定 保证齿面有一定有接触的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齿的接触斑点应符合工艺上所规定的技术要求,在工艺上未作要求的情况下,应符合GB/T10095和GB/T11365的规定。4.8 制动器和离合器的装配 制动带和制动板铆接后必须贴紧,局部间隙不大于下列值:Q/SY 1039-2005a)制动轮直径小于500mm时,局部间隙不得大于0.3mm。 b)制动轮直径大于或等于500mm时,局部间隙不得大于0.5mm。 c)塞尺插入深度不得大于带宽的1/3,且全长上不得多于2处,其余各处不允许塞入。 制动带与制动板铆接时,平钉头应埋入制动带厚度

23、的1/3,制动带不允许有铆裂现象。 带式制动器在放松状态时,制动带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为12mm。 块式制动器在放松状态时,制动块与制动轮之间的间隙为0.250.50mm。 片式摩擦离合器在放松状态时,主动盘与被动盘必须彻底分离。 干式摩擦片必须干燥清洁,工作面不允许沾上油污和杂物。 离合器的摩擦片接触面积不小于总摩擦面积的75%。 制动器和离合器的工作表面温度不得大于150。4.9 联轴器的装配面必须凹入联轴器端面12mm,不许凸出。 联轴器两端面间隙允许极限偏差为0.51mm。 两联接轴的同轴度和联轴器两端面的平行度应符合表9的规定。4.10过盈连接装配.1 压入前必须仔细地检查,配合表面不

24、能有污物、油漆或毛刺,必要时用油石或细砂纸打磨,并涂上清洁的润滑剂。表9 联轴器两端面的平行度联轴器类型联轴器直径mm同轴度mm端面平行度mm/m十字滑块式3000.100.80挠性爪式 3006000.201.20齿轮式1701850.300.450.650.900.500.501.001.50弹性圆柱销式1050.050.100.200.20.2 压入时不允许歪斜,卡住及破裂,压配必须均匀地进行,压配合部分,不应有倒锥现象,压力要逐渐上升,不允许先高后低的现象。压入过程应连续,速度稳定不宜太快,通常为24mm/s。并准确控制行程。Q/SY 1039-2005.3 细长件或薄壁零件,需特别注

25、意过盈量和形位公差,装配时最好垂直压入,以免内孔变形。.4 压装的轴或套允许在引入端作出适当的导锥,但导锥的长度不就大于配合长度的15%,导向斜角一般不大于10 热装.1 零件的加热温度,应根据零件的材料,结合直径、过盈量和热装间隙等确定。.2 热装时应严格控制包容件的加热热温度,并避免局部过热。一般未经热处理的包容件,加热温度应低于400,经过了热处理的包容件,加热温度应低于回火温度。.3 用热油槽加热时,被加热零件必须浸没在油中,加热温度应低于油的闪点2030.4 热装时的最小间隙应按表10的规定。.5 零件加热到预定温度后,应取出立即进行装配,并应一次装到预定位置,中间不能停顿。.6 热

26、装配后一般应让其自然冷却,不应骤冷。对高锰钢类零件,热装后需保温冷却。表10 热装时的最小间隙单位:mm结合直径3 36 610 1018 1830最小间隙0.0030.0060.010.0180.03结合直径 3050 5080 80120 120180 180250最小间隙0.050.0590.0690.0790.09结合直径 250315 3154000 400500最小间隙0.1010.1110.123 冷装.1用液氮冷却时,应先将零件放入保温箱内,再沿箱壁缓缓倒入液氮,待液氮表面不沸腾时,零件即已冷透。.2冷透零件取出后,应迅速准确地装入包容件。对于零件表面有厚霜者,不得装配。.3冷

27、装时,不得用铜棒或铁锤等工具敲打。.4冷装配时的最小间隙与热装配时相同。按表10选取。Q/SY 1039-20054.11 密封件的装配 各种密封毡圈、毡垫、石棉绳、皮碗等密封件,在装配前必须浸透油。紫铜垫作退火处理 加热至600 。 各种油封和密封圈在装配前应检查有无损伤,装配时应在油封唇部、密封圈表面及轴上涂润滑油(脂)。原则上要涂所密封的油。 装配油封和密封圈时,若通过键槽、螺钉孔或台阶时,应采用保护措施进行装配,以防损坏油封和密封圈。 油封的装配方向,应使介质工作压力把密封唇部压紧在轴上,不得装反。如油封用于防尘时,则应使唇部背向轴承。4.12 液压系统的装配 液压元件装配前必须清洗干

28、净。液压钢管、胶管、阀块、油箱等均按各自的通用清洗工艺进行清洗,清洗后均应用堵头封口。国产液压接头必须全部清洗。清洗后,应用带盖的箱子存放。进口接头可视清洁程度而定。 液压钢管、胶管都要进行油压试验,检查钢管、胶管以及管接头联接处是否漏油、渗油,避免不合格品用到产品装配中。 各种液压管道按JB/T5000.11 配管通用技术要求执行。 各种管子不允许有凹痕、揉折、压扁及破裂等缺陷,软管不准有扭曲现象。钢管弯曲处圆度允差应符合表11的规定。表11 钢管弯曲处圆度管壁厚弯曲状况圆度允差 mm 2mm非连续弯曲钢管外径10%连续弯钢管外径13%2mm非连续弯曲钢管外径13%连续弯曲 钢管和软管排列整

29、齐不得相碰,软管不得有扭转现象。 装配时,不得将油缸的缸筒、活塞杆及阀杆、阀孔等工作表面碰伤。 油箱、油泵、阀等的外露面与内腔相通的孔,若不能立即装好时,应用专用塞堵住,严禁用棉纱、布、纸屑等堵塞。 注入油箱内的液压油,必须通过加油车加入。接头在装配时,螺纹部分应涂液压油,接头油口端拧紧力矩见表12,钢管Q/SY 1039-2005或胶管与接头相连接时的螺纹拧紧力矩见表13。 液压密封件装配时,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的规格尺寸,不得错装、漏装。装配时,要小心,不准拉坏密封件。 液压元件如阀体、阀杆等凡图样及技术文件中注明保持尖角者一律不许倒角。表12 管接头油口端拧紧力矩系列螺纹GA型(金属垫圈

30、密封)B型(金属平面密封)E型(弹性密封-ED)F型、O型圈密封LG1/8A91818G1/4A353535G3/8A457070G1/2A6512590G3/4A90180180G1A150330310G1 1/4A240540450G1 1/2A290630540SG1/4A355555G3/8A459080G1/2A65140115G3/4A90270180G1A150340310G1 1/4A240540450G1 1/2A290700540LM101.09181815M121.520302525M141.535454535M161.545655540M181.555807045M20

31、1.56514012560M27290190180100M332150340310160M422240500450210M482290630540260SM121.520353535M141.535555545M161.545707055M181.5551109070M201.55515012580M221.565170135100M27290270180170M332150410310310M422240540450330M482290700540420注:上表所列拧紧力矩允许10%的误差。Q/SY 1039-2005表13 螺纹拧紧力矩公制螺纹规格M121.5M141.5M161.5M18

32、1.5M201.5M221.5M241.5M261.5M302M362M422M452M522拧紧力矩N?m152530453852438550656088608885125115155140192210270255325280380 油泵、马达、工作油缸的端盖及阀体侧盖、半法兰等结合处和液压系统所有的管路的连接处,必须紧密、压实均匀,不准渗漏。 工作油缸的活塞杆、阀的操纵杆的进出口处,不准漏油。油缸、必须按照油缸清洗通用工艺的要求进行清洗,组装并试验,合格后方准入库。系统工作时,不应有异常噪音。 液压系统工作时,油的温度不得大于80,温升不得大于40。 试车完毕后,对试验用油进行抽样检查,固

33、体污染等级不得高于19/16,若高于此规定时,将试验用油全部放出,清洗油箱及滤油器后,加入新油。4.13 电气系统的装配 电气系统的各种开关、继电器及其它元件应灵敏可靠,操作、维护方便。 电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连接牢固可靠,各接头处应清除杂物油漆、油锈等,并不得有破口,龟裂等现象。 导线焊接部位不得使用酸性焊剂,接头焊锡处不得虚焊。 走线应成束,排列要美观,线头应有标号,导线可能有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用套管予以保护,套管里的导线不允许有接头。 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 大于800mm时,应用管卡固定或焊于支架上。4.14 整机的装配 外购件、外协件必须具备合格证书,制造单位应抽样测试,确认合格后方

34、可装机。 整机的油、水、气各系统均应工作正常,各部件装机前应按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进行密封性测定,不得漏油、漏水、漏气。 整机外观应整齐、美观、轮廓清楚。外露的机加工面及其需防锈的表面均应清理Q/SY 1039-2005干净,涂以防锈漆或防锈脂。所有不加工表面的涂漆,除必须符合图样注明的技术要求外,应符合涂装通用技术条件的有关规定。到使用现场才能进行总装的大型或成套设备,在出厂前一般也应进行试装。试装时,必须保证所有连线或配合部位均符合设计要求。,其装配质量应做到正确、齐全完好,不得错装或漏装。,操纵系统及有关功能件动作应灵活、准确、可靠。,仪器仪表的灯、光显示应正确无误。,各部位的油品油位应符

35、合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产品的各种铭牌标记应牢固,位置正确。5 试验方法产品装配后,应按相应的试验标准或产品试验大纲规定进行试验。6 检验规则装配好的产品,应由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按图样,有关技术文件和本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合格后方可入库。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7.1 经检验合格的产品,应附有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的标志。7.2 产品出厂应附有合格证明书,其中须注明:a)制造厂名称或代号;b)产品名称,型号与规格;c)产品出厂编号,出厂日期;d)“产品经检验合格,准予出厂”字样;e)检查员,质检部长签章及日期。7.3 产品经检验合格后应进行防护处理或包装。7.4 产品的防护、包装、运输或贮存,应符合有关标准或订货协议的规定。Q/SY1039-20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