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5963456 上传时间:2023-09-09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4.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CJT350-2010 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ICS43.080.20T4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CJfT3502010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Generalspecificationsforbatteryelectricbus2010-10-21 发布2011-05-01实施取码防伪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CJ/T3502010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镇建设标准技术归口单位城市建设研究院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国家电动汽车试验示范区管理中心、广东省汽车行业协会、北京科技大学电动汽车与新能源控制技术中心、大连电机集团有限公司、珠海市广通汽车有限公司、

2、广州新美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韦顿技术咨询有限公司、湖南省株洲市南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广州市伯盛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璟琳、梁满华、余达太、温宗孔、罗兴安、孙兆祺、汪鹏明、孙永晶、刘健成、蒋时军、文晔、陆振峰。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公共汽车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基本要求、车辆专用底盘、车身、车辆管理系统与安全设施,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标准适用于车长大于或等于7m,小于或等于18m的电动公共汽车。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

3、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495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GB/T4094.2电动汽车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置的标志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8410汽车内饰材料的燃烧特性GB11555汽车风窗玻璃除霜和除雾系统的性能和试验方法GB11556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GB13094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16735道路车辆车辆识别代号(VIN)GB/T18380

4、.3电缆在火焰条件下的燃烧试验第3部分:成束电线或电缆的燃烧试验方法GB/T18384.1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1部分:车载储能装置GB/T18384.2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2部分: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GB/T18384.3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第3部分:人员触电防护GB/T18385电动汽车动力性能试验方法GB/T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驶里程试验方法GB/T18387电动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的限值和测量方法,宽带,9kHz30MHZGB/T18388电动汽车定型试验规程GB/T18411道路车辆产品标牌GB/T18487.1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一般要求GB/T18487.2电动车辆传导充电系统电

5、动车辆与交流/直流电源的连接要求GB/T18488.1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1部分:技术条件GB/T18488.2电动汽车用电机及其控制器第2部分:试验方法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19666阻燃和耐火电线通则GB/T19751混合动力电动汽车安全要求GB/T19836电动汽车用仪表GB/T19950双层客车结构安全要求GB/T20234电动汽车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通用要求CJ/T134城市公交空调客车空调系统技术条件CJ/T162城市客车分等级技术要求与配置CJ/T5007无轨电车技术条件QC/T413汽车电器设备基本技术条件QC/T730汽车用薄壁绝缘

6、低压电线QC/T741车用超级电容器QC/T742电动汽车用铅酸蓄电池QC/T743电动汽车用锂离子蓄电池QC/T744电动汽车用金属氢化物银蓄电池3术语和定义3.1电动公共汽车batteryelectricbus以动力蓄电池存储电能或主要以动力蓄电池作为动力源的纯电动城市公共交通用客车。3.2动力蓄电池快速更换quicklyreplacethepowerbattery在较短时间内,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用充满电的动力蓄电池更换车辆上需更换的动力蓄电池,使车辆电能供应恢复正常的过程。4型号编制1.1 电动公共汽车的型号由企业名称代号、车型类型代号、车辆主参数代号、设计顺序号、电动公共汽车代号、企

7、业自定代号组成。企业自定代号电动公共汽车代号设计顺序号电动公共汽车主参数代号车辆类别代号企业名称代号1.2 企业名称代号:用代表企业的两个或三个汉语拼音大写字母表示,1.3 车辆类型代号:电动公共汽车产品用数字“6”表示,1.4 电动公共汽车主参数代号:用代表车辆长度(以m为单位)的两位数字表示,取长度的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修约按GB/T8710规定进行,以m为单位),不足两位时,用零补位,1.5 设计顺序号:以阿拉伯数字0.L2.3代表,首次设计序号为“0”,以此类推。1.6 电动公共汽车代号:BEBo1.7 企业自定代号:由企业根据产品的结构特点编制。4. 8型号示例某客车制造厂生产的车长1

8、2m第1次设计的单层电动公共汽车。型号为:SJ6120BEB-D5基本要求5.1电动公共汽车应按经规定程序批准的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制造,并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5. 2电动公共汽车应符合国家汽车相关强制性标准及电动汽车相关标准的规定,并应满足公共汽车的技术性能要求。5. 3电动公共汽车在研发及设计中,应特别注意贯彻动力学优化及轻量化原则。5.4 电动公共汽车应能在-25C+45C自然环境温度的条件下正常行驶。注:用户对上述自然条件有特殊要求时,可与制造企业自行协商。5.5 当采用动力蓄电池快速更换方式时,应满足安全、快速的要求。更换时间不宜大于10mino5. 6整车安全要求5. 6.1车辆的结

9、构安全应满足GB13094和GB/T19950的规定。5. 6.2车辆的车载储能装置、功能安全和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方面的安全应符合GB/T18384.1、GB/T18384.2、GB/T18384.3的规定。1.6.3 车辆的运行应符合GB7258的规定。1.6.4 电池承载装置与乘客区域(或座椅)之间,应以安全阻燃材料隔离。并应安装自动灭火装置。5. 6.5车辆内饰和隔离材料的阻燃性应符合GB8410的规定。6. 6.6车辆所用电气设备的技术性能及试验方法应符合QC/T413的规定。5. 6.7电线和电缆的阻燃和酎火性能应符合GB/T19666jGBT18380.3和QC/T730的有关

10、规定。5. 6.8宜采用外摆式车门。5.7 整车性能要求电动公共汽车动力性能、经济性能、噪声及可靠性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电动公共汽车性能要求指标量值动力性能最高车速/(kh)260050km/h加速性能/sW30最大爬坡度/%12经济性能能量消耗率/(kWh100km)WQ续驶里程km150噪声加速行驶车外噪声dB(八)低于限值2dB(八)车辆室内噪声dB(八)可靠性行驶试验总里程km15000注1:能量消耗率和续验里程为(402)km/h等速工况下行驶值。注2:具体的能量消耗率Q值与车长相关,其计算方法见附录A。5.8 低温启动性能车辆在(-252)C的条件下,停放24h后,正常操作时

11、应能顺利启动、运行。6车辆专用底盘6.1 一般要求6.1.1 车辆专用底盘应符合公共汽车系列尺寸和低地板(低入口)等结构要求,并成为技术性能完善的电动公共汽车平台,其设计应注重动力学优化、轻量化和有关系统的优化匹配。6.1.2 车辆专用底盘应采用高效率、低能耗的零部件,并应用能量回收、故障诊断、CAN总线等技术。6.2 车辆专用底盘必须设置独立的高压和低压走线线槽。标志与颜色要求应符合GB/T19751中的有关规定。6. 3驱动电机及其控制系统应符合GB/T18488.1和GB/T18488.2的规定。6.4 除6.3规定外的其他控制系统应符合QC/T413中的有关规定。6.5 充电装置及其接

12、插件6.5.1车载充电装置应符合GB/T18487.1、GB/T18487.2的规定,其充电接口离地面距离必须大于400mmo6.5.2传导充电用插头、插座、车辆耦合器和车辆插孔应符合GB/T20234的规定。6.6变换器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规定。6.7 当采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时,应符合CJ/T5007的规定。6.8 电动制动用空气压缩机系统应符合CJ/T5007的规定。6.9 电动空调及暖风系统应符合CJ/T134的规定。6.10能量回收系统应符合GB/T18488.1和GB/T18488.2的规定,6.11储能装置6.11.1动力蓄电池应符合QC/T742、QC/T743、QC/T744的规定

13、。6.11.2超级电容器及其管理系统应符合QC/T741的规定。7车身7.1 车身选型应具有现代特色,颜色与图案应与当地风俗并与所在城市景观相协调。7.2 车身结构应符合轻量化要求,宜采用高强度的防腐、阻燃轻型材料和空间桁架式组合结构。7.3 车内配置可参照CJ/T162的有关规定。其他的配置可参照客车的有关标准执行。8车辆管理系统与安全设施8.1车辆管理系统8.1.1 车辆应有能量管理、热管理、信息管理、充放电管理等完善的能量管理系统。8.1.2 车辆应有行驶、制动、转向、能量回收等完善的行驶管理系统。8.1.3 车辆设置的故障诊断接口,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8. 1.4操纵件、指示器及信号装

14、置的标志应符合GB/T4094.2的规定。8.1. 5仪表应符合GB/T19836的规定。8. 1.6照明及显示元件宜采用液晶和发光二极管等低能耗、高效率元件。8.2 车辆安全设施8. 2.1车内外均应设置总电源应急断电装置,并应有明显的标志。9. 2.2车内应有:车辆超速、能量回收超限、制动系统压力超限、车辆绝缘值超低限、温度超限、过流过压超限等报警装置与安全设施。10. .3车辆其他结构安全和有关配置应符合GB13094的规定。11. 2.4运行过程中人员触电防护应符合GB/T18384.3的规定。8.3 除雾、除霜系统应符合GB11555、GB11556的规定,9试验方法9. 1车辆正式

15、进行试验之前,允许制造厂家对车辆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路试。9.2 车辆性能试验前,应确认其结构参数,并按GB/T18384.1、GBT18384.2,GB/T18384.3的规检测其安全性能,安全性能不达标的,不应进行试验,9.3 整车定型试验应按照GB/T18388的规定进行。9.4 车辆的电磁场发射强度应符合GB/T18387的规定。9.5 整车基本性能试验应按照以下国家标准的规定进行测试,并应符合表1的规定。9.5.1动力性能试验应按照GB/T18385的规定进行。9.5.2经济性能试验应按照GB/T18386的规定进行。9.5.3噪声试验应按照GB1495;GB/T18388;GB7258

16、的规定进行。9.5.4可靠性试验应按照GB/T18388的规定进行。9.6低温启动性能试验低温启动试验在-252的室外或低温环境仓内进行。9.7整车可靠性试验9.7.1初始性能试验里程及各种试验中的里程均可计入可靠性试验的平坦路面试验里程。9.7.2故障整个可靠性试验过程中,整车控制器及总线系统、储能装置及能量管理系统、电机及其控制器、车载充电装置等系统及设备严禁出现危及人身安全、引起总线系统报废或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的故障(致命故障);不应出现影响行车安全、引起主要零部件或总线损坏的故障以及不能用易损备件和随车工具在短时间排除的故障(严重故隙)O其他系统、总线和零部件的故障参照相关标准的要

17、求进行考核,均应进行记录,9.7.3整车维护车辆的正常维护按照制造厂的维护规定进行。整车行驶试验期间,不得更换动力系统内的关键部件。如I:电机及其控制器、储能装置及其管理系统、车载充电设备等。9.8整车性能复试可靠性试验结束后,应进行整车动力性能和经济性复试。其性能指标不应低于初始试验值的85%。10检验规RiJ10.1 车辆出厂检验10.1.1 车辆总装配完成后,制造厂质量检验部门应按有关标准规定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并签发合格证后方可验收出厂。10.1.2 出厂检验除包括常规公共汽车相同检验项目之外,还应包括:a)高压电气系统的绝缘性能;b)储能装置的防护和快速更换性能;c)电动汽车用仪表。1

18、0.2 车辆型式检验10.2.1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新产品或老产品转厂生产定型时;b)产品停产三年后,恢复生产时:c)正式生产后,实施技术改造或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d)出厂检验与定型检验有较大差异时;e)质量监督机构要求进行型式检验时。10. 2.2型式检验时,当属于10.2.1中a)和b)两种情况时,应按第9章规定的内容进行试验。如果属于10.2.1中C)和d)两种情况,可仅对受影响的项目进行检验。10.3 正式提交检验的车辆,应有产品合格证、完整的车辆出厂检验记录和使用说明书。10.4 车辆交货时,制造厂家应向用户提交有关技术文件、检修图样、随车工

19、具和备品等。11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1.1 标志11.1.1 应在车辆的明显部位固定车辆铭牌,铭牌应符合GB/T18411的规定,铭牌上至少应包括下列内容:a)制造国及制造厂名称:b)整车品牌、型号、代号;c)电动机类型、型号、功率/储能装置型号、类型、标称电压;d)最大设计总质量;e)乘员人数;f)车辆识别代号(VIN);g)制造年月。11.1.2 车辆识别代号(VIN)的打印位置和要求应符合GB16735的规定。11.1.3 在车辆相关部位应有安全标志或简要说明。11.2 包装11.2.1 车辆整车出厂时,易腐蚀的部位和工件应进行防腐、防锈处理。11.2.2 出厂的每辆车辆应配齐随车工

20、具、附件、随车文件,并用专用包装箱包装,且应有防雨、防潮措施。11.23随车文件应包括:a)出厂合格证;b)使用说明书c)随车工具清单、附件清单及装箱单。11.3 运输车辆在公路运输时,一般以自行驶或装载在大型挂车上的方式运输;铁路或水路运输时,应以自行驶的方式上下车、船;若需用吊装方法装卸时.,应用专用吊具,自行驶以外的运输过程中电源总开关应在断开位置或切断电源。11.4 储存11.4.1 车辆长期停放时,应切断电源,对储能装置要注意定期维护,锁闭车门、窗,妥善储存于通风并具有消防设备的场地内。11.42在干燥通风的仓储条件下,制造厂应保证车辆及其随车工具、备件、附件防锈的有效性,时间自出厂

21、之日起不少于12个月。附录A(资料性附录)电动公共汽车能量消耗率换算关系A.1电动公共汽车能量消耗率按式(A.1)计算:Q=MxL(A.1)式中:Q电动公共汽车在时速(402)km/h、不开空调时百公里的能量消耗率,单位为kWh/100km;1.电动公共汽车长度,单位为m;M-换算系数,每米车长能量消耗率。单位为kWh100kmXmT.2换算关系如图A.1。图A.1换算关系图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电动公共汽车通用技术条件CJ3502010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复兴门外三里河北街16号邮瞰码:OOo45网址电话:6852394668517548中国标准出版社秦皇岛印刷厂印刷各地新华书店经销开本880X12301/16印张0.75字数15千字2011年1月第一版2011年1月第一次印刷书号:1550662-21413定价16.00元如有印装差错由本社发行中心调换版权专有侵权必究举报电话:(Olo)68533533打印日期:2011年3月10日Foo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