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63513 上传时间:2023-03-05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2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讲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1fall).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二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理论基本思想:国民收入如何决定即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社会生产,在市场供求机制下,国民收入水平是如何实现均衡的!分析共涉及到四个市场: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市场和国际市场。仅包括产品市场的理论称为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两个重要模型:其一,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其二,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IS-LM模型,两个基本假设:其一,技术水平不变,各种生产资源既定且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其二,价格水平不变,即不考虑价格水平的决定及其对国民收入水平的影响,一个重要推论:短期分析总需求决定均衡收入,即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的产出或收入。,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

2、收入的决定原理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第三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变动第四节 乘数理论第五节 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及乘数第六节 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一、分析背景与假设前提(一)背景30年代大危机使得工人大批失业,资源大量闲置。凯恩斯定律:社会总需求变动时,只会引起产量变动,而不会引起价格变动,使经济恢复均衡即达到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的状态。(二)假设条件1、分析的经济中只有家庭部门与企业部门,不存在政府,也不存在对外贸易。2、价格粘性。,二、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国民收入决定于总需求,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国民收入),也即生

3、产出来的产量(即总供给)与所需求的产品(即总需求)相等的产量。理解要点:用公式表示为:y=c+iy、c和i表示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实际产出或实际国民收入、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c和i表示居民和企业想要的实际消费和实际投资而不是国民收入核算中的实际发生的消费和投资。,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在国民收入核算中,实际发生的产出等于计划支出(或计划需求)加非计划存货投资(或称非合意投资(Undesired Inventory,UI);但在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中,均衡产出是指和计划需求(总需求)相一致的产出,也是经济社会中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居民和企业想要(合意的)的支出。此时,UI为零。,第一节

4、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表达方式(一)支出等于收入的450线,100,O,y,E,100,直线上任一点均为E=y,UI0,UI0,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二)投资等于储蓄,由E=y,E=c+i 而 y=c+s所以,i=s注:这里的投资等于储蓄,是指经济要达到均衡,计划投资要必须等于计划储蓄。这是均衡的条件。,第一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原理,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影响家庭消费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利率水平、收入分配状况,消费者偏好,家庭财产状况,消费信贷、消费者年龄构成以及制度、风俗习惯等等。但是凯恩斯

5、认为,有决定意义的是家庭的收入水平。,一、消费函数(consumption function)(一)涵义:消费和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c=c(y),平均消费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Consume,APC):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用公式表示为:,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MPC):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或,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0.890.850.750.640.590.53,1.011.000.980.97

6、0.940.920.89,某家庭的消费函数,例:,单位:元,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二)APC与MPC的几何意义,消费曲线上任一点的斜率都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MPC;消费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的射线的斜率,就是与这一点相对应的APC;一般来说,边际消费倾向与平均消费倾向递减,但平均消费倾向始终大于边际消费倾向;边际消费倾向总是大于零而小于1,但平均消费倾向则可能大于、等于或小于1。,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三)线性形式的消费函数,消费分为两部分:自发消费(autonomous consumption)引致消费(induced consumption)其中,为边际消费倾

7、向。,如:,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结 论:当消费函数为线性时,消费函数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直线,边际消费倾向恒为一定值且大于0而小于1,c,y,O,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二、储蓄函数(saving function),(一)涵义:表示收入与储蓄之间的依存关系。用公式表示为s=s(y),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平均储蓄倾向(average propensity to save,APS):指在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所占的比率。即:APS=s/y边际储蓄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to save,MPS):指增加1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8、即:,用公式表示为:,或,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某家庭消费储蓄函数表,单位:美元,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某家庭的储蓄函数曲线,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结论:1、储蓄曲线上的任一点的斜率即为MPS;其上任一点与原点相连而成射线的斜率,则是APS;2、MPS与APS均递增。,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二)当储蓄函数为线性时,储蓄曲线即为一条直线。,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其一、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之和总等于收入。,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其二、若APC和MPC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减,但APC大于M

9、PC,则APS和MPS都随收入增加而递增,但APS小于MPS;其三、APC和APS之和恒等于1,MPC和MPS之和也恒等于1。,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四、家庭消费函数和社会消费函数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其一、国民收入分配;国民收入分配越是不均,社会消费曲线越是向下移动。其二、政府税收政策;政府税收(所得税)通常成为公众的收入,最终用于消费。因此,税收能使社会消费曲线向上移动。其三、公司未分配利润在利润中所占比例。公司未分配利润中所占比例越大,消费就少,储蓄就多,社会消费曲线向下移动。,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结论:尽管社会消费函数并非家庭消费函数的简单加总,但是,西方学者的研究表明,社会消费曲线的基本形状仍和家庭消费函数相似。,第二节 凯恩斯的绝对收入消费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