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竿舞评价反思.docx

上传人:李司机 文档编号:296842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6.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竹竿舞评价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竹竿舞评价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竹竿舞评价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竹竿舞评价反思.docx(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竹竿舞评价反思海珠区绿翠小学黄德娥广东省教育厅要求少数民族聚居市县和少数民族聚居乡镇的中小学校及举办少数民族班的厅直属中学开设具有少数民族特色体育项目校本课程;各有关中小学校要以校为主,结合学生的愿望需求,从竹竿舞、龙舟、珍珠球、射弩、陀螺、板鞋竞速、押加、武术、独竹漂、藤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中,选择适合的项目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绿翠小学在2013年提出“以竹文化为载体,把学校办成一所培育健康、阳光学子的精品学校”的办学目标;学生健康体质是保障学生学习的根本,学生健康体质、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本。学校经过近几年的飞速发展,逐渐形成一条走内涵发展的道路,要建设成为具有特色的学校,就要实施具有本校体

2、育特色的体育课程、教材。因此,根据学校翠竹特色发掘有传统体育文化的竹竿舞、竹筷舞教育列为学校的体育特色课程之一进行适合本校的体育教材研究开发。绿翠小学体育老师结合学校翠竹特色和实际需要决定围绕竹竿舞开展特色项目建设、开发“竹筷舞”、“竹竿舞”体育教材研究;2013年对竹竿舞的分类、分布、形式等进行考察,发现竹竿舞注重上肢锻炼而轻下肢锻炼,而竹筷舞则侧重上肢锻炼轻下肢锻炼,如果两者结合并形成校本教材,既锻炼学生全身协调又提高学生兴趣;于是引导师生开展竹竿舞、竹筷舞创编;2014年通过大课间、课余时间开展试点活动;形成竹竿舞、竹筷舞的校本教材翠竹舞影。全校范围开展普及化、大型化、艺术化的竹竿舞活动

3、,并让竹竿舞走向社区、走向街头、走向舞台。2015年出版竹竿舞、竹筷舞的校本教材翠竹舞影读本。一、本节体育课例优点:1 .能够根据学校体育特色课程的相关要求,规范学校体育教学。2 .能够根据学校体育特色创建浓厚的体育锻炼氛围,传承和延续体育艺术的精髓。本节课通过体育教育,让学生了解和领悟体育博大精深的魅力。培养学生良好品格和意志毅力以及体育艺术的兴趣爱好,能够大面积提高学生体育锻炼水平。3、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按照教师的要求有节奏进行原地击掌,听音乐、口令进行击掌或比划打竿动作跟不上节奏;听音乐并伴有跺脚和跳跃动作的协调性差,掌握不了打竿和跳竿节奏打,例如打竿练习:打竿者一般为8人,分两排蹲着或

4、坐着,按要求打相应的节奏,其他学生站在一旁跟着节奏击掌或跳跃。例如:打羽拍两竿闭合打两次,分开再打两次,但学生跳入竹竿中往往只顾着看脚下的竹竿忘去了手中的竹筷敲击。竹筷舞上下肢动作练习不协调如:A)在地面上画若干相距50厘米的平行线,或者将每根竹竿相距0厘米平行摆在地上,根据口令、竹筷舞上下肢动作敲击上下肢并跟着节奏明快进行各种跳跃,如:弹踢腿跳、后踢腿跳、分腿跳、单双腿交换跳、单脚连跳等,学生通常记得上肢运动又把下肢运动忘了。B)将每根竹竿相距50厘米平行分开,在规定节奏下打原地不开合的竹竿,学生在不开合的竹竿中有节奏的进行以上各种跳跃练习,提高竿间感觉。O教师示范并讲解跳开合竿的时机把握:

5、在闭合的两竹竿即将分开的一刹那,脚跳进,并在其间跳相应的节拍,以下按同样的方法继续跳跃。切不可把脚跳进已分开的并即将闭合的两竿间,否则脚将被两竿“咬”住而终止。练习过程中很多学生被“咬住”打击学生自信心和练习的积极性。二、体育教学改进措施改进教学形式,变灌输为主动吸取在教学组织形式上,打破过去程式化的分组教学模式及场地布置形式,创设宽松的情境及练习环境,使学生身心愉悦的主动投入练习。从理念上根本改变了过去死板、单一的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和思路,在体育教学手段上从过去的以单纯的“教”“练”为主的方法、观念转向在教师指导启发下,以学生“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在方法主体上由过去单纯的练身为主,扩展为“育人、育体、育心”的综合多样化体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在线阅读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