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7045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110 大小:8.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10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10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10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10页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音乐概论.ppt(1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二十世纪音乐概论,一、概述,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史上发展急速,变化多端的时代。站在世纪之交的门槛下,映入我们眼帘的一切是那么新鲜,那么神奇。世界范围工业化革命,机械化生产兴起,嫦娥奔月的神话变为现实,电子技术改变了旧的运算模式,信息革命、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生物革命、等等的到来,促使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新的观念、新的艺术趣味层出不穷。在这个突飞猛进的时代,音乐也随之产生让人耀眼夺目的音乐,追求新的创作手法,新的技法,新的音乐语言,新的材料等等。二十世纪五花八门音乐的产生,让我们对传统音乐理论中对“音乐”这个词的肯定产生了疑问。一些噪音,未经艺术再创造的声响,居然也是音乐。在舞台上坐一阵,毫无音响

2、可听,也是音乐,一些离奇怪尖叫刺耳的声音也是音乐。人们的审美感受、审美趣味、审美判断、审美的理想出现前所未有的“是与否”的挑战。,二、20世纪音乐总体特征,内容、题材方面的变化:1、出现了更多的表现自然科学或抽象概念的作品;2、出现了更多的描写非人间的幻想世界的作品;3、有的作品内容抽象,缺乏感情,不知所云。形式、表现手法方面的变化:旋律:不流畅、不声乐化,很少曲线起伏,很多大跳进行,且呈棱角形线条;不对称,不呼应,有的没有句逗,缺少规律。和声:频繁出现各种不协和音响,不协和和弦不再需要解决(勋伯格称之为“不协和音的解放”);频繁使用11和弦、和弦等;除三度结合外,还有四度、五度、二度结合等。

3、复调:两个或更多的主题出现在不同声部时,各有不同的调性,由此形成多层次的复杂织体。,调性:不明确,有的虽仍有中心音,但自由使用个音级,没有自然音与变化音的区别,也没大小调的区别;转调不必过渡,甚至不转调就引入陌生和弦;使用教会调式,欧洲民间音乐音阶,以及印度、爪哇、远东各种音阶;自己创造音阶,如巴托克、布索尼、梅西安的音阶等。有的没有调性,没有中心音,甚至音与音之间互不连贯,只是强调单个的、孤立的音响。节奏:自由多变,捉摸不定,有时频繁变换节拍,不限于单一的节拍形式;有时多奇数拍子,如7拍子、9拍子,甚至11、13拍子;有的有小节线,有的没小节线,把节奏从小节线中解放出来;如果说,过去的音乐经

4、常从乡村舞曲和大自然风光中获取节奏的话,那么,现在是从城市生活,从工厂和机器声中获取节奏,它更有动力,更有现代气息;也有的是从非欧洲的、特别是东方原始艺术、爵士乐以及欧洲古代自由诗中寻找不寻常的节奏。,配器:管弦乐队室内乐化,突出个别乐器,重新讲究各个声部线条的清晰,从和声织体转向复调织体;弦乐不再占有主导地位,以避免过分的浪漫主义倾向,管乐突出,打击乐成为主要乐器,不再处于从属位置;不断寻找新乐器以及新的发声器械(包括噪音),探索不寻常的演奏方法,发现独特的音响、色彩,如使用极端的音区、新的乐器组合等;音色的重要性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曲式:传统曲式中统一和变化的原则仍然十分重要,但如何统一

5、、变化,各有新的办法。有的如从乐谱分析,结构很规则、对称,听觉却不易辨认;有的则很不规则、对称,很少有2、4、8小节的方整性结构形式,句逗也不清晰。由于“偶然”因素的引入,还产生了不固定的形式。至于有些具体音乐、电子音乐、音色音乐、非歌唱性的“新人声音乐”(New Vocalism)等,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旋律、和声、节奏等,因而也很难用传统的音乐分析方法加以说明。,三、20世纪音乐的主要内容,1、二十世纪音乐的新开端 后浪漫派:马勒、理查施特劳斯、拉赫玛尼诺夫、埃尔加、福雷、肖松、普契尼、斯克里亚宾。印象派:德彪西、拉威尔、杜卡。2、表现主义音乐。勋伯格、贝尔格、威伯恩 3、新古典主义音乐。斯特

6、拉文斯基、欣德米特 4、民族主义音乐(新民族乐派)。巴托克 5、序列音乐、十二音列:勋伯格、梅西安、布列落 6、电子音乐:斯托克豪森 7、偶然音乐:凯奇 8、“唯音”音乐、环境音乐、概念音乐、简单乐派 9、爵士音乐与流行音乐:格什文 10、新音乐的延伸:新音色、新形式,表现主义相关绘画,1、施密特-罗特鲁夫的夏天(1913):色彩浓烈、线条简单、棱角分明、版画形态,2、康定斯基的塔影图(1908),3、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姑娘(1907),第二节 表现主义音乐,一、概述 如果我们把巴黎作为印象主义音乐活动的中心的话,那么,维也纳就是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另一个中心,这个城市哺养了这个音乐流派的发展,表

7、现主义思潮最先是在绘画是诗歌领域,然后扩展到音乐领域,是德国人对法国印象派的回答。二、表现主义音乐产生的时间、地点、代表人 表现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流行于二、三十年代,创立者是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后得到其学生贝尔格和威伯恩继承和发展。产生地点在维也纳,所以又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以别于以“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三、表现主义音乐的特征,表现主义音乐是德国人对法国印象主义音乐的回答,从印象派与表现派的对比,可以看到这两个乐派分别在音乐描绘上的侧重点。印象主义作品是描绘人对客观世界外部瞬间的感受,而表现主义则强调把人们内心的体验表现出来了。印象派作品描绘的是自

8、然界的色彩光线和气氛,是对自然和现实的模仿与再现,表现主义作品则放弃对周围世界的描绘,直接追求人内心深处的表达,主张音乐要表现人们思想本质和内在灵魂,他们认为现实世界全是苦难、丑恶和恐怖,因此,用夸张和畸形来表达人们内心的主面感受。音乐手法的具体特征为无调性、无调式的“十二音体系”,旋律无连贯性、节拍无规律,力度极端变化、和弦尖锐不协和,结构不明确,没有浪漫派音乐的抒情性,没有古典乐派的逻辑性,没有印象派的色彩美感,音乐显得离奇怪诞。,四、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人,(一)勋伯格(Arnold Schoenberg 1874-1951)1、生平简述:奥地利作曲家,后加人美国籍。自学大提琴和作曲,是一

9、个自学成才的典范,曾在奥军中服过两年役,后又在柏林和维也纳从事教学,希特勒上台之后,由于他是犹太人,被解除了普鲁士艺术学校教授的职务,1933年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1940年入美国国籍,1951年在洛杉矶逝世。2、创作时期及代表作品 他的创作可分3个风格时期:第一阶段(1897-1908,作品1-10):晚期浪漫主义音乐时期。代表作有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交响诗佩里亚斯与梅丽桑德,d小调第一弦乐四重奏、第二弦乐四重奏等。,第二阶段(1908-1922,作品11-22):无调性音乐时期。此时他与调性、传统音乐决裂,用新的无调性手法创作了一系列作品,代表作有3首钢琴曲、2首歌曲、5首管弦乐曲,

10、5首钢琴曲、小夜曲、为一个角色所写的歌剧期待、戏剧配乐幸运之手、独唱套曲月迷彼埃罗等。月迷彼埃罗第一部分七个片段第三阶段(1923-1951,作品23-50):十二音音乐时期。代表作有钢琴组曲、钢琴协奏曲、管乐五重奏、第三弦乐四重奏、弦乐三重奏、乐队变奏曲、小提琴协奏曲、一个华沙幸存者、第二室内交响曲、歌剧从今天到明天等。一个华沙幸存者,3、艺术成就(1)勋伯格的音乐创作从晚期浪漫主义出发,逐渐放弃调性到无调性过渡性的探索,最后找到新的音乐组织手法十二音体系,其标志性的作品是5首钢琴曲和钢琴组曲。从无调性音乐时期开始到十二音音乐时期是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风格时期,重要作品有月迷彼埃罗、一个华沙幸存

11、者和乐队变奏曲。(2)十二音作曲技法是勋伯格对音乐创作的重要贡献,他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在十二个音都出现之前,不重复其中任何一音,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四种形式进行创作;旋律具有跳跃性特点,多用增、减音程,七度、九度音程和各种复音程。他的作曲技法对20世纪音乐有着强烈而深远的影响。(3)对音乐理论有重要贡献,著有和声学(1911)、初学作曲者的范例(1942)、作曲基本原理(1948)和风格与思想史(1950)等著作。,(二)贝尔格(A.Berg,1885-1935),1、生平简述 奥地利作曲家。随勋伯格学习音乐,深受老师创作思想的影响。一战时从军,战后创作了著名的代表

12、性歌剧沃采克。1933年希特勒上台之后,他的作品也同期老师的作品一样经遭到禁演,由此他失去了基本的经济来源,在极度贫困中与1935年在维也纳去世。贝尔格一生作品并不很多,但成就突出,这种成就在于:他把20世纪新的创作技法与音乐的美结合的非常好,使音乐具有感人的魅力,悦耳动听。他的作品历经了由晚期浪漫主义向无调性,然后向十二音音乐风格转变。2、代表作品歌剧:沃采克、露露(未完成)。管弦乐:抒情组曲、小提琴协奏曲。室内乐:弦乐四重奏、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3、创作时期,通常我们把他的作品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900-1910),与浪漫主义关系密切,作品有4首歌曲、第一钢琴奏鸣曲、弦乐四重奏,

13、第二个时期(1911-1922),主要创作无调性作品,如为阿腾伯格明信片诗词谱写的5首管弦乐伴奏的歌曲、三首管弦乐曲、歌剧沃采克等。沃采克第一幕第一场片段 第三个时期(1923-1935),采用十二音技法与非十二音技法的综合,主要作品有钢琴、小提琴和13件乐器的室内协奏曲(不完全严格采用十二音技法),4部十二音技法的作品:弦乐四重奏“抒情组曲”、歌曲酒、小提琴协奏曲和歌剧露露(未完成)等。小提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第一部分,3、艺术成就(1)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韦伯恩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2)歌剧沃切克、露露以及以安魂曲形式悼念曼侬之死的小提琴协

14、奏曲是十二音音乐的经典作品,也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之作。其中沃采克结合运用古典结构和无调性手法,获得与调性音乐同样的撼人效果,创造了当时大型严肃歌剧上演次数的最高纪录,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歌剧作品之一。(3)他的十二音音乐常常显示出与传统音乐的一些因素相结合的特点,和传统音乐一样易于理解,激起听众的情感共鸣。他是十二音音乐作曲家中最受公众赞誉的一位,其作品抒情组曲亦是十二音音乐的典范之作。,(三)韦伯恩(A.Webern,1883-1945),1、生平简述 奥地利作曲家。自幼学习音乐,后在维也纳大学获得音乐博士学位。也是勋伯格的学生。在与勋伯格学习之后,成为他一生的一个转折点。此后进行了一系列

15、音乐活动,成为人们认可的音乐家。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萨尔兹堡自己的住所,1945年9月15日晚在创作之后,在门外吸烟休息,因烟头的光亮,被一个士兵开枪打死。他的作品以简洁浓缩为特征,作品编号共31件,其中最长的也只有10分钟,全部的作品演出仅3小时左右。2、代表作品(1)器乐作品:帕萨卡利亚,弦乐四重奏“6首小品”、5首管弦乐小曲、小提琴与钢琴的3首小曲、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等。(2)声乐作品:无伴奏合唱轻舟飞逝,第一康塔塔、第二康塔塔等。,2、创作时期,其创作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99-1927),包括无编号的习作和作品1-20,经历了从晚期浪漫主义风格到无调性、

16、十二音技法的转变。代表作品有管弦乐夏日的风、帕萨卡利亚,无伴奏合唱轻舟飞逝,弦乐四重奏“6首小品”、5首管弦乐小曲、小提琴与钢琴的3首小曲等。第二个时期(1928-1945)包括作品21-31,形成韦伯恩成熟稳定的风格。代表作有交响曲、9件乐器的协奏曲、管弦乐变奏曲、第一康塔塔、第二康塔塔等。听:五首管弦乐小品第一首,3、艺术成就(1)对十二音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勋伯格、贝尔格同为十二音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三人被称为“新维也纳乐派”。韦伯恩在十二音音乐中除了对音高加以组织外,还对时值、力度、节奏、织体、音色等要素作了相应安排,如交响曲等,这类作品为“整体序列”创作指明了方向。(2)作品以一种高

17、度浓缩、格言式的音乐语言著称,长度一般只有几分钟,有的只有几小节,如5首管弦乐小曲中的第四首只有6小节,演奏时间约19秒。这些作品体现了韦伯恩独特的风格,促进了新音乐的发展,在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3)与贝尔格试图将20世纪的音乐创作拉回过去的做法不同,韦伯恩的创作更具先锋性,他将老师勋伯格的创作原则运用到极致,因此音乐语言也显得更抽象、主观。他的音乐语言特点为:旋律、和声零散,突出乐器音色的频繁变化,曲式结构短小。这种音乐语言在预示序列音乐的同时,还影响了点描音乐的形成,确立了音色音乐的重要地位。,(四)十二音音乐的来源、含义及代表人物,1、来源十二音音乐(twelve-note sys

18、tem,德:zwolftonmusik)是20世纪20年代产生的一种作曲方法,也称十二音体系,它是传统调式与和声体系不断扩展的结果。奥地利作曲家豪尔(Josef Matthias Hauer,1883-1959)等人最早使用十二音技术,而真正将十二音技术发展成体系的是勋伯格,以他的五首钢琴小品(Op.23)、小夜曲(Op.24)和钢琴组曲(Op.25)作为诞生标志。,2、含义,十二音音乐作曲法:作曲家预先设置十二个半音的基本音列(basic serial,缩写为BS或B),并以原型prime(P)及其三种变形:逆行retrograde(R),倒影inversion(I),逆行倒影retrogr

19、ade-inversion(RI)作为基本材料进行创作,这些音列通过音高移位(每个音列都有48个关系密切的音高序列),节奏变化等方式进行展开。它的基本原则是:十二个半音地位平等,取消传统大小调体系的音级功能差别。具体写作中应遵循下列规则:每一个音必须在其余11个音都出现之后方可重复,防止调性的出现,但允许震音、波音、辅助音的短暂重复;避免三和弦进行,以免引起调性感;四度、五度音程,三全音音程尽可能只用一次;在序列中不过多使用相同的音程。,1、原旋律2、原形3、倒影4、逆行5、逆行倒影,第三节 新古典主义音乐,一、何谓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音乐(Neo-classicism),又称“新巴罗克时期音

20、乐”,是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现代音乐派别之一。,二、新古典主义音乐起因,1、起因与标志性作品(1)从历史文化背景上看,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争的浩劫,对整个欧洲经济的破坏,从根本上打破了人们平静的梦想,人们开始朝一种理智的构想,希望复古,回到从前宁静的文化社会形态。这是产生新古典主义音乐起因之一。(2)从音乐发展规律上看,晚期浪漫派音乐到20世纪20年代已经有一百年历史,那种狂热个人主义奔放,激越幻想般的风格走到了极点,因此,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它是针对晚期浪漫主义音乐那种感情之上的表现而出现的。(3)直接起因,新古典主义音乐兴起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

21、之间的1920年。以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发表的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为起因,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取意也由此产生。(4)作品标志:新古典主义音乐标志是斯特拉文斯基1920年创作的舞剧作品浦契涅拉,是这作品成为新古典主义运动的开端,也使法国成为新古典主义运动的中心。,2、基本特征,美学方面:它要求艺术整体的各个方面的均衡、完美、稳定。情感表现方面:它追求适度、有控制的、理智的、普遍的感情,而不是强调个人的、主观的、象浪漫主义那种过浓的、过激的、甚至不加约束的感情。形式和结构方面:复兴浪漫主义以前的曲式,如早期的组曲、托卡塔、大协奏曲、赋格、帕萨卡里亚、恰空等;提倡复调音乐,用线条织体替代浪漫主义的和弦织

22、体;调性明确,以七个音的自然音阶为基础,避免瓦格纳以后的半音音阶;节奏匀称;配器清晰、透明,不象浪漫主义那么浓郁,也不象印象主义那么讲究色彩。在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方面:提倡“纯音乐”,尽量使听众集中注意力于音乐本身,而不是借助音乐以外的手段,如文学、绘画等。他们认为瓦格纳把各种艺术结合起来是“对音乐本身的可怕打击”,提出把音乐从各种艺术的结合中解放出来。因此,新古典主义更注重器乐体裁,不象浪漫主义那么重视声乐,有时,甚至连标题也认为是多余的。.,三、代表人及作品,1、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舞剧:浦契涅拉2、德作曲家兴德米特的交响曲画家马蒂斯3、法国奥涅格的诗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管弦乐太平洋231

23、号4、法国作曲家米约的音乐哑剧屋顶上的牛,五、斯特拉文斯基(Lgor Stravinsky,1882-1971),(一)生平简况美藉俄罗斯作曲家,出生在俄罗斯的圣彼得堡。他的生活划为四个阶段来阐述:1、童年时期:2、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1914-1918年):3、法国时期(19191938):4、美国时期(19391971):,(二)创作时期及代表作品,他的创作,我们并不是只把他定位在新古典主义音乐上,通常我们把他的音乐分为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俄罗斯风格阶段(1906-1913),以三部舞剧火鸟、彼得鲁什卡和春之祭为代表。春之祭第一段 第十四段 2、第二个时期:新古典主义音乐阶段,从192

24、0年以后他开始了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创作,代表作品有1920浦契涅拉,众神领袖阿波罗(1927-1928)、1951年的歌剧浪子生涯。浦契涅拉序曲 3、第三个时期:十二音音乐时期,从1952年以后开始写十二音音乐,1956年又开始创作整体序列音乐。合唱哀歌(1958),安魂赞美诗(1966)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三)特点:,斯特拉文斯基打开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既形成了他自己的风格,也对20世纪音乐作出了贡献。(1)节奏 节奏是斯特拉文斯基创造性最多、因而也是他作品中最有价值的部分。他精心设计节奏(包括对休止符的使用),与他从事舞剧创作有关。他的节奏特点在于突破了小节线的限制,即突破了强弱规则交

25、替的限制,使节奏多样化和复杂化。传统的节奏离不开二拍子或三拍子。柴科夫斯基的第六交响曲第二乐章,用了五拍子,但小节的内部组合是,而且整个乐章不变,因而仍是规整的。德彪西有时也使用不规整的拍子,但他的音乐是自由流动的,不强调节拍重音。斯特拉文斯基故意突出重音,而重音是不规则出现的。如春之祭中对当选少女的赞美:往后的拍子记号,几乎每一小节都在变化:(5/8)7/8 3/8 4/8 7/4 3/4 7/4 3/8 4/8 7/4,(2)和声 经常使用各种不协和和弦,突破传统和声体系的限制,甚至使用不是三度叠置的结构,但不是无调性。有时调性含糊,或由于采用复和弦,形成多调性。如下列三个例子中,例的两个

26、和弦相差三整音,例相差小二度,例同时使用同名大小三和弦:音乐进行中,不管和声多么复杂,有时难以用功能和声体系进行分析,但终止时,乐曲总在主和弦上。(3)配器斯特拉文斯基喜欢为不寻常的乐器组合作曲,几乎每首作品都有所不同,并寻找常规乐器的特殊音区(如低音乐器中的高音区)和演奏法,创造了一系列他所特有的既明亮又干涩的新的音响。他经常按照18世纪协奏曲的风格,把某一件乐器从乐队中突出出来。他偏爱管乐,经常不用弦乐,因为小提琴等具有“引人”音色的乐器,容易和感情、和浪漫主义发生更多的联系。(4)旋律斯特拉文斯基不是一位旋律的大师。他的旋律常常是片断性的,干巴巴的,服从于他的音乐风格的整体需要。,六、兴

27、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一)生平简述欣德米特(Paul Hindemith,1895-1963),美籍德国作曲家、指挥家、中提琴家、音乐理论家和教师。他是一位多才多艺的音乐家,精通多种乐器;也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尝试各种手法进行创作,其中最出众的是他的新古典主义音乐作品,他本人也是德国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1、作为理论家2、作为演奏家3、作为教师4、伟大作曲家来研究,(二)创作时期及代表作品,1、第一阶段(1918-1923)早期作品,晚期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音乐时期。同时也受到当时其他创作手法的影响,探索各种风格的创作,受当时一些创作手法的影响,

28、如受勋伯格影响创作的第二弦乐四重奏。2、第二阶段(约1923-1934)新古典主义时期,这个时期的音乐他“接受了返回到巴赫”运动的影响,是对“法国6人团”新古典主义音乐观作出的反映。如他的小提琴与钢琴奏乐曲、乐队协奏曲、歌剧当天新闻等等。3、第三阶段(1934年以后)这个时期作品风格很难概括分类。但以新古典主义时期风格为主。从严格意义上说,这个时期的作品有多重性,这个倾向,也是作曲家本人美学观的转变,他认为音乐应该消除作曲家与听众之间的隔阂,减弱专业音乐家与业余爱好者之间的差距。音乐要织体清晰,调性明确稳定,具有抒情性,这种风格表现在他的著名作品画家马蒂斯中。他还有钢琴曲调性游戏(1942)也

29、是很有代表性的作品。,(三)音乐特点,1、与他的同代人相比,曲式是传统的,具有巴洛克的特征。2、节奏和旋律没有明显的变化。3、创作中十分重视对位,对位与和声是他自成一家的调式体系,强调“线条对位”,构成他音乐风格的主要特色,和声听起来常常不协和,干涩。因此,常常被称之为“作曲家中的作曲家”。听:小室内乐片段,(四)艺术成就,(1)作为作曲家:他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以交响曲画家马蒂斯为代表作品。他反对为艺术而艺术,将巴赫以及更古老的音乐特点融入现代手法进行创作;他的音乐风格的主要特色是:巴罗克式的曲式、节奏和旋律,十分重视对位,不谐和、干涩的对位因素占重要地位。因此,也常常被称为“

30、作曲家中的作曲家”。(2)作为理论家:他著有作曲指南和论西方的三种和声体系等著作,是20世纪作曲理论最重要的著述之一。在这些著作中,他结合德国传统的理论体系,创造了个性化的和声体系;反对无调性,认为无调性理论是现代的谬误,违反了“类似地球引力那样的力量”,没有中心点;他认为和弦可以由三度、四度、五度或其它音程构成,也可以是混合式的,但序进上必须有一个法规,使它成为一个调性的综合体,必须赋予调性的形式,只有这样才能使音乐发展有逻辑性,赋予它美感。(3)作为演奏家:他多才多艺,一生从未间断过演奏实践;他不仅是造诣很高的小提琴、中提琴演奏家,也是钢琴、单簧管、小号、长笛、大提琴、低音提琴等乐器的演奏

31、能手。他组建的“阿玛尔-欣德米特弦乐四重奏”是当时欧洲最优秀的组合。,七、法国六人团与三人团,1、六人团 1917年以来,有6位法国青年音乐家常以“新青年”的名义一起举行音乐会。1920年法国音乐评论家亨利科莱写了一篇文章俄国的“五人团”与法国的“六人团”引起人们注意,他们是奥里克、迪雷、奥涅格、米约、普朗克和泰莱菲雷,这就是“六人团”的来由,六人团的结合,共同的思想基础,希望法国音乐走一条新路,明快、活泼、机智、简朴。不过他们作为一个团体,时间不长,由于美学趣味上的差异,不到三年就分道扬镳了。普朗克两架钢琴协奏曲第一乐章片段 2、三人团“三人团”是在“六人团”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几年后,“六

32、人团”的六人发展各不相同:迪雷不久就放弃了音乐,回到农村;泰莱菲蕾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作品再出现了;奥里克的兴趣转向了电影创作。最后,留下米约、奥涅格和普朗克三人,他们成为20世纪法国音乐界的代表人物,史学中又把他们称为法国“三人团”。,八、米约(Darius Milhaud,1892-1974),(一)生平简述:米约是具有犹太血统的法国作曲家。他在音乐上取得的成就概括起来,与他成长中的三个方面密切联系。1、第一次世界大战前,1909年他进入巴黎音乐学院学习,使他逐渐熟悉了解了德彪西、斯特拉文斯基、拉威尔等大音乐家的音乐,受到了正规的音乐教育起了重要作用。2、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作为法国大使的

33、秘书去巴西,这一次经历对他今后的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个影响使他受益于这两个方面:一是接触到南美的民间音乐和流行音乐,以及他回巴黎时途经美国,又接触到爵士音乐,他曾说“我听到的音乐与我以前听到的完全不同,在多种鼓点拍子的衬托下,旋律部分以一种使人屏息的起伏和相互缠绕的节奏型交叉地进行,这种音乐在我身上产生的效果是那样强烈,使我不愿离去。”二是他结识了一位名叫保罗克洛代尔的外交官,这个人不但是非凡的外交家,又是诗人,剧作家,并具有较高的音乐鉴赏水平,在与他共事期间,以致以后的几部重要作品的创作都与克洛代尔的熏陶有关。,(二)代表作品,1、舞剧屋顶上的公牛2、舞剧世界的创造3、管弦乐巴西的乡愁,(

34、三)创作特点与美学观,1、总体风格:音乐的基本倾向是抒情的。采用类似流行音乐那种简单纯朴的风格。2、在调性上:采用多调性,即把各种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音乐效果,这也是他的音乐最显著的特点。3、在和声上:和声上的多重叠与铜管乐似的配器手法,使音乐织体增加了厚度,音乐丰满宏伟。4、在节奏上:节奏一般很规整,但常常有强烈的切分音,这与南美民间音乐有关。5、在旋律上:旋律纯朴的通俗,他的音乐虽然是多调性,但他认为“重要的旋律,这是不可缺少的因素,旋律应该是人们走在大街上容易记得起来,用鼻子哼得出来和用口哨吹得出来,没有这种基本因素,世界上所有的技巧都将失去意义。”6、创作上的思想美学观:在他的著作没

35、有音乐的音符中他提到“我讨厌参与美学信条的宣言。我认为这是对艺术家的一种负担,一种无理的限制,艺术必须为每部新作品找到不同的,常常是相对的表现手法。”,九、奥涅格(Arthur Honegger 1892-1955),(一)生平概述虽然奥涅格被划入法国的“六人团”,但从本质上看,完全是一种形式上的强迫,奥涅格不是法国人,他生于法国,是由于瑞士籍的父亲在勒阿弗尔的法国小城镇做咖啡生意,实际上人们一直把他算为瑞士作曲家,由于他是在苏黎世音乐学院受教育。他一直崇拜巴赫、贝多芬、瓦格纳,自始至终没有割断与德国浪漫派音乐的联系,这一点恰好与米约曾提过的口号“打倒瓦格纳”相对立。,(二)音乐特点,1、以巴

36、赫为榜样,作品中经常采用巴赫式的复调音乐进行,带有德国音乐特点,比较雄浑、热情,充满了动力感。2、从格里高里圣咏、爵士乐、十二音体系等多种音乐风格中吸取养料,创作广大听众能够理解的,感兴趣的音乐。(三)代表作品1、管弦乐曲太平洋2312、清唱剧火刑堆上的贞德3、交响曲第三交响曲(第一乐章很有新意)第五交响曲,第四节 民族主义音乐,一、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异同 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是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延续,两者在本质上是相同的,都运用本民族的音乐语言、音乐文化来构思音乐,进行创作。但是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由于受到社会文化形态变异的影响,与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相比

37、,又有了新的发展,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19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与欧洲资产阶级民族民主运动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当时,作曲家们往往具有自觉的民族意识和强烈的爱国热忱。他们的作品中除了使用民间音乐素材外,还强调内容的民族性,重视从本民族的历史、人民生活、传说和文学著作中选取题材。而20世纪的民族主义音乐虽然也表现出一定的爱国主义感情,有些作曲家的创作活动与本民族在政治或文化上力求摆脱外来的统治和支配联系在一起,但是总的来说,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在内容的充实性和爱国主义思想感情的深度上比19世纪有所削弱。作曲家们对民间音乐本身的浓厚兴趣,对民间音乐特征的新发现,则表现得更为突出。,第二,在处理

38、民间音乐素材的原则和方法上,20世纪作曲家比较强调汲取民间音乐固有的特征和规律,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20世纪由于有了更可靠的记谱方法(通过录音机),有了对民间音乐进一步的研究,民间音乐的原始模样和它的“不规则性”引起重视。19世纪作曲家(穆索尔斯基例外)往往按照传统的专业音乐方式处理民间音乐,迫使民间音乐“就范”,第三,在同时代音乐特点的吸取上:19世纪民族主义音乐是在浪漫主义音乐的海洋中成长起来的,其和声的运用也受到浪漫主义音乐的影响;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产生在新音乐手法层出不穷的时代,它或多或少地受到一些新作曲技术的影响。20世纪新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匈牙利的巴托克、科达伊,

39、波兰的席曼诺夫斯基,罗马尼亚的埃乃斯库,英国的威廉斯,美国的艾夫斯、科普兰、格什文,西班牙的法雅等。,二、巴托克的音乐创作和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 巴托克(Bla Bartk,1881-1945),匈牙利民俗学家、钢琴家、教育家和作曲家,是继斯特拉文斯基和勋伯格之后,一位以自己独特新颖的音乐语言,根植于民间音乐创作而赢得世界声誉的20世纪音乐大师,其音乐思维观在世界音乐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 总结巴托克四十多年的音乐创作生涯,其风格的主线属于民族主义音乐,但在整个过程中也渗透着其它风格的因素,通常我们认为他的创作历经了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1889-1907):受浪漫主义

40、音乐的影响,缺乏个性,作有柯树特(1903)等。第二个时期(1908-1924):民间音乐风格形成期。他不模仿任何一种当时已被接受的音乐创作倾向,而采取借鉴、吸收的态度形成了个性创作风格。代表作:钢琴曲献给孩子们(1909)、粗野的快板(1911),歌剧蓝胡子公爵的城堡,舞剧神奇的满大人(1919),管弦乐舞蹈组曲。,第三个时期(1926-1940):创作上受到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影响,尤其是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代表作品:弦乐、打击乐和钢片琴音乐(1936),二架钢琴和两件打击乐器奏鸣曲(1937),第三、四、五、六弦乐四重奏(1927、1928、1934、1939),对比(小提琴,单簧管,钢

41、琴(1938),44首两把小提琴重奏曲(1931)。第四个时期(1940-1945):美国创作时期。音乐风格具有民族特色,旋律流畅,代表作品:管弦乐协奏曲(1943)和第三钢琴协奏曲(1945)等。,3、艺术成就(1)作为民俗学家,巴托克是民族音乐学最早的奠基人之一。他与科达伊一起深入乡村边塞进行采风,一生收集了九千多首民歌。他们通过对这些民歌的整理研究,发现真正的匈牙利民间音乐是农民音乐,而在此之前,人们一直把吉卜赛音乐当作匈牙利的民间音乐。15首匈牙利农民歌曲第一首(2)作为教育家,在钢琴教学领域做出了最要贡献。他编订了体系化的钢琴教材小宇宙和献给孩子们,这些练习曲篇幅短小,节奏简练,旋律

42、语汇儿童化,和声色彩新颖,充分考虑到儿童在学习中注意力短暂和思维单纯的特点。(3)作为作曲家,他创建了巴托克音阶、和弦拱形结构、不规则的节奏组合等特有的音乐形式,把西方作曲技术的最高成就与匈牙利民间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自己的音乐语言。管弦乐协奏曲、第三钢琴协奏曲和六首弦乐四重奏等独具特点的作品成为20世纪民族音乐新风格的典范。,三、亚纳切克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 亚纳切克(Leo Janck,1854-1928),捷克作曲家、音乐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他最重要的创作集中在歌剧与合唱方面,音乐生涯的前半部分主要从事音乐教育,50岁以后才开始专注于创作并取得了极大的成功。2、代表作品(1

43、)歌剧叶努法、沙尔卡、卡佳卡巴诺娃、死屋等9部。(2)声乐套曲一个失踪者的日记。(3)管弦乐塔拉斯布尔巴、小交响曲。(4)室内乐第一弦乐四重奏等。,3、艺术成就,(1)他是20世纪捷克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捷克莫拉维亚民间特色,从捷克的语言音调中发现它的“旋律曲线”,并运用到创作中。他继承了斯美塔那等捷克民族主义音乐作曲家的传统,并在和声、节奏、旋律写作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创新。(2)他是20世纪初重要的歌剧作曲家。摈弃了歌剧中传统分曲的形式,旋律、节奏接近自然说话的状态,音乐发展无明显终止感。(3)他的音乐一般不采用西方传统曲式,常以动机的反复构成音乐的整体;乐谱上的调

44、号有时与实际调性不一致,晚期作品则不写调号,采用临时调号标记调性;在配器上选用敲击铁锤、铁镣和皮鞭等发出的自然音响,这些新颖的手法对现代音乐的发展具有探索价值。,四、希曼诺夫斯基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 希曼诺夫斯基(Karol Szymanowski,1882-1937),20世纪波兰的重要作曲家、钢琴家。对波兰塔特拉山里人的歌舞及民间音乐进行研究后,创作出一批具有波兰民族精神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的风格。2、代表作品(1)歌剧哈吉斯、罗杰尔王。(2)芭蕾舞音乐曼特拉戈拉、哈尔纳西。(3)管弦乐:三部交响曲、交响复协奏曲,两部小提琴协奏曲。(4)钢琴曲:9首前奏曲、12首练习曲、3首奏鸣曲、4

45、首波兰舞曲、22首玛祖卡舞曲、3首假面具等。3、艺术成就(1)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西欧现代音乐技法与波兰民族音乐结合在一起,走出一条独具个性的创作道路,成为波兰现代音乐的奠基者。(2)他的音乐采用新颖的波兰山区音调,旋律宽广,有时为多调性,不少作品还含有标题性,并呈现出无调性因素。他的歌剧和小提琴协奏曲尤其值得称赞。,五、威廉斯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 威廉斯(Vaughan Williams,1872-1958),英国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与霍尔斯特一起发展了本民族的音乐。2、代表作品(1)戏剧音乐:假面剧约伯记、歌剧牲口贩子、喜剧约翰爵士之恋、闹剧毒吻等。

46、(2)乐队作品:管弦乐绿袖子幻想曲、诺福克狂想曲、交响印象在沼泽地带农村、塔里斯主题幻想曲,交响曲海之交响曲、第二交响曲“伦敦”、第三交响曲“田园”、第七交响曲“南极”。,3、艺术成就,(1)他对复兴20世纪英国音乐做出了重要贡献,是英国民族音乐奠基人之一。他收集整理英国民歌、发掘莎士比亚时代的英国民歌,并创建了英国民歌研究会。(2)作品在旋律、节奏上,紧密结合英国古老民歌中五声音阶、六声音阶的旋法以及农村舞曲的节奏特点;在和声上,采用前古典主义时期英国民间多声部平行五度的和声进行;在调式上,不用大小调体系,而用17世纪前的一些教会调式,如混合利底亚调式,爱奥尼亚调式,弗里几亚调式等,形成了自

47、己的音乐语言,使音乐更具有英国的民族性。,六、格什温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898-1937),美国作曲家、钢琴家。他将充满活力的爵士乐风格与西方音乐技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最富有美国特色的作曲家。2、代表作品(1)歌剧波吉与贝丝(2)钢琴与乐队:蓝色狂想曲、第二狂想曲、F大调钢琴协奏曲(3)管弦乐:交响诗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古巴序曲等,3、艺术成就,(1)他是20世纪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作曲家,将美国爵士乐音乐素材与古典作曲技法融于一炉,作品蓝色狂想曲、一个美国人在巴黎和波吉与贝丝不仅极富美国风味,而且也成为世界音乐作品中的经典。(2)他的蓝色狂想曲以

48、爵士乐为特点,架起了通俗音乐与传统音乐之间的一座桥梁,使“里弄叮咚叫卖声”这一街头艺术成为一把钥匙,为严肃音乐作曲家们打开了流行音乐的大门,也为爵士乐走向世界舞台,走进专业音乐领域起了积极作用。波吉与贝丝中Summertime 蓝色狂想曲片段,七、艾夫斯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艾夫斯(C.Ives,1874-1954),美国作曲家。他是西方音乐史上一个不平凡的人物,广泛接触美国民间音乐,业余作曲,默默无闻地发展现代意识的音乐,而他的创作却迟迟未被人们认可,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引起美国音乐界的普遍重视。2、代表作品管弦乐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第二、第四交响曲,假日交响曲(第三乐章7月4日),宗

49、教合唱诗篇54等。新英格兰的三个地方第一乐章,3、艺术成就,(1)他是美国民族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大量引用美国传统音调,如美国的宗教音乐、民间音乐、乡村铜管音乐、学生歌曲,拉格泰姆等,这些音调的引用使他的创作具有明显的民族性,为美国音乐树立了一个丰碑。(2)他是美国音乐史上一个有特殊贡献的作曲家,也是欧美最早的现代派代表作曲家之一。他的作品不受传统作曲技法的束缚,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先锋派作曲家的手法,如使用音块,多调性,多层次织体,1/4音等20世纪的一些新技法,在他的第二交响曲、7月4日等早期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八、科普兰及其艺术成就,1、人物简介科普兰(A.Copland,1900

50、-1990),俄国犹太移民的美国作曲家,是一位精力充沛,富有创造力的音乐家。2、创作分期及代表作品第一个时期(20世纪20-30年代):作品体现了斯特拉文斯基的法国新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同时也体现了对爵士乐的爱好,并引入其作品,主要有剧场音乐、钢琴协奏曲、舞蹈交响曲、交响颂歌等。第二个时期(20世纪30-50年代):30年代中叶,他转向接受欧洲音乐,虽然有些作品还是显示出新古典主义风格,但更多的作品则运用美洲和美国的本土音乐,如歌剧第二号飓风,管弦乐室外用的序曲、墨西哥沙龙,三部舞剧小伙子比利、牧区竞技、阿帕拉契亚之春,电影音乐老鼠与人、我们的小镇、小红马等。40年代后他又写了一些实验性作品,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