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71084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75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经济生活》课件:影响价格的因素.ppt(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框 影响价格的因素,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1供求影响价格,(1)间接因素通过影响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商品价值量,(3)卖方市场,(2)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2.1影响价格的因素,3表现形式,2基本内容,1存在的条件,(4)价值规律,(3)价值(总)量、社会/个别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图,1-2-1,2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区别,联系,雨天菜市场的蔬菜降价,气候因素,需求,蔬菜价格,皮衣在秋冬季的价格不同,时间因素,秋冬季需求夏季需求,秋冬季价格夏季价格,在东北热卖海南没人买,地域因素,东北需求海南需求,在东北价格

2、在海南价格,石油减产,生产因素,供应,石油价格,分析,少,大,小,大,小,降低,高,低,高,低,少,狂升,各具体因素影响商品的价格是通过什么途径实现的?,气候时间地域生产条件政策,商品价格,供求关系,影响,影响,间接因素,直接因素,(1)各种因素对商品价格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或者,即 来实现的。,供求关系,供给,需求,供给,,需求,,则商品价格会,则商品价格会,,,,,反之,反之,1、供求影响价格,(2)卖方市场:当商品 时,商品价格,出现“物以稀为贵”的现象,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3)买方市场:当商品 时,商品价格,出现“货多不值钱”的现象,起主导作用,处于有利地位。,供不应求,

3、上涨,卖方,供过于求,下降,买方,Ex P7,(2009年广州一模)一般而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至远离其基本价值,或是远超国民的消费能力时,其价格必然()A最终上涨 B最终回落C低于价值 D高于价值,B,(2009广东卷12)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B,(2011杭州模拟)现实生活中,尽管轿车的价格有时下降很多,自行车的价格上涨幅度很大,但轿车的价格总是高于自行车的价格。这

4、说明商品价格()A.与价值总是保持一致 B.高于商品价值C.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D.是由价值决定的,D,人类劳动,货币,社会属性,供求关系,基础,决定,2、价值决定价格,(1)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货币,反映,正,上下波动,货币,(2010山东青岛模拟13)价值、价格和供求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A.价格决定价值,供求关系影响价格 B.供求关系决定价值,价格影响价值 C.价值决定价格,价格决定供求关系 D.价值决定价格,价格与供求关系相互影响,D,(2010年江苏模拟)2009年8月25日人民网报道:我国早已明确了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的目标和方向,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能源价格尚未完全

5、市场化。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改革资源性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应当体现()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个别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卖方市场对商品价格的决定作用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A BC D,D,(2011天津河西模拟)如果我们把不同的商品放在一起,会发现这些商品的价格各不相同,有的高、有的低;如果我们把视线放在同一商品上,会发现这种商品的价格也不是固定不变的,有时高、有时低。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造成的B.本质是一样的,都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C.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后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引起的D.本质不同,前者是由供求关系的变化

6、引起的,后者是由价值量不同造成的,C,多角度理解引起价格变动的因素 Ex P10(1)商品价值量。商品价格涨跌的根本原因是价值变化,商品的价格一般来说与商品价值成正比。(2)供求关系。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主要是由商品供求关系引起的,这里是“主要”而不是“完全”。(3)纸币发行量。当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时,会引起物价上涨,诱发通货膨胀。(4)货币本身的价值。一般地说,货币本身的价值与商品价格成反比。(5)引起价格涨跌的因素,如地区差异,反季节差价,市场垄断,国家宏观调控,消费者的购买力,商品的新鲜程度,哄抬物价等。,B.个别劳动时间是指在各个商品生产者的生产条件下,在各自的劳动

7、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2)(单位)商品的价值量,C.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商品生产者的意义:,促使商品生产者努力 生产商品所用的个别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缩短,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指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提高,十八世纪,亚当斯密发现在一家扣针厂里,生产一枚扣针需要经过18道工序。这家工厂由10个工人分别承担12道工序,每天共生产48 000枚扣针,平均每人生产4 800枚。如果让工人各自独立完成全部工序,那么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一天连20枚扣针也生产

8、不出来。这说明企业内部的分工协作可以()A减少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减少单位劳动时间的商品产量 C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耗费的劳动量 D减少商品的个别价值,D,(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4)假定去年生产1克黄金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生产1克白银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8倍,且5件A商品=2克黄金。如果今年全社会生产黄金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倍,那么5件A商品的价格用白银表示为:()A4克 B8克 C16克 D32克去年:1克黄金=8克白银 5件A商品=2克黄金=16克白银今年:虽然黄金的社会劳动生产率发生变化,但白银没有发生变化,它的价值量不变,所以5件A商品还是=16克白银。,C,1、价值量 由

9、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第二课的计算题,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变化值)注:“+”指增加;“-”指减少,(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A.劳动生产率 P14 指劳动者的生产效率,通常用单位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表示。劳动生产率越高,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就,平均到单位产品上的劳动时间就。包括:和。,越多,越少,个别劳动生产率,社会劳动生产率,(2011山东卷18)下列四幅图描述了某商品的价格(P)、需求量(D)、价值量(V)以及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L)之间的关系,A.B.C.D.,0,D,L,0,L,V,0,P,D,0,V,P,D,a.含义:指

10、某部门或某一商品生产者在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价值量的总和。,价值总量=单位商品的价值量 x 一定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使用价值量),b.公式,B.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则个别劳动时间,有利于增加单位时间内的。(Ex P8),缩短,商品价值总量,无关,(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第二课的计算题,2、价值总量=价值量 X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1)该皮鞋厂现在一双皮鞋的价值量是原来的。,(2)每人每天的价值总量是原来的。,1/2,2倍,解:原价值量为x,则原价值总量为5x;现价值量为1/2x,则现价值总量为1/2x 20=10 x,解:价值量

11、由社会必要时间决定,因此是5/10=1/2,(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24)假定生产一件甲商品的社会要劳动时间为2小时,价值为40 元。如果生产者A生产该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A在4小时内生产的使用价值总量、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是:()A2 80 40 B2 40 20C4 80 20 D4 160 401、生产者A生产甲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为1小时,意味着A在4小时内可生产甲商品4件,故其使用价值总量为4;2、其生产出的商品的交换价值总量为40*4=160(元);3、单位商品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个别劳动时间无关。即还是40元。,D,第二课的计

12、算题,2、价值总量=价值量 X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2008年高考政治海南卷2)假设某国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2007年甲企业的产量为10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6小时,乙企业的产量为 8万件,每件商品的生产时间为10小时。如果2008年甲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2008年M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A5小时 B7小时 C75小时 D8小时1、生产M商品的企业只有甲乙两家,那么他们生产M商品的平均时间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了。2、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和个别劳动生产率无直接关系,总时间:甲+乙=10*6+8*10=140小时。3、用总时间除以M商品数量就是M商品的社

13、会必要劳动时间了:140/10(1+20%)+8=7小时,第二课的计算题,2、价值总量=价值量 X数量(又称使用价值量),B,C.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个别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会导致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而使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缩短,降低,反比,(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2)某商品生产部门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1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现为260元,该部门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30%。假定甲生产者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了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现为()A.200元 B.300元 C.400元 D.800元,1

14、、价值量为:260/(1+30%)=200(元)2、价值总量为:200 X 2=400(元),C,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第二课的计算题,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值)注:“+”指提高;“-”指降低,D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a.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个别劳动时间就低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则意味着其生产成本低于平均成本,因此,按社会价值出售会获得额外收益,也可低于社会价值出售提高市场占有率,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b.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使商品价值量减少,从根本上使商品价格降低,消费者普遍获得实惠。,(2)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

15、关系。,(2009全国卷24)某小企业2008年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价值8元,产量为10万件,甲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价值6元。如果该企业2009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2009年甲种商品的销售收入与2008年相比()A.增加8万元 B.增加6万元 C.减少14万元 D.不变,1、2008年的销售收入:2、2009年:该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10%,即,该企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提高10%,为10(1+10%)=11(万件)销售收入:6 X 11=66(万元)3、相差:66-60=6(万元),B,6 X 10=60(万元),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n,则单位

16、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增加n,第二课的计算题,(2010全国II,24)假设某企业2008年的生产条件属于社会平均水平,生产一件甲种商品的劳动耗费为6元,产量为10万件。2009年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50%,其他条件不变,那么,该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个别价值、社会价值和价值总量分别为()A、4元、4元、60万元 B、6元、8元、90万元C、4元、6元、90万元 D、8元、6元、120万元1、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变小,2009年该企业生产该种商品的个别价值为6/(1+50%)=4元。2、商品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商品的社会价值不变

17、,仍为6元。3、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数量为;10万件(1+50%)=15万件;2009年企业生产甲种商品的价值总量为6元15万件=90万元。,第二课的计算题,C,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n,也表明生产单位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减少n,个别价值(或生产成本)降低n。,无关,反比,反比,反比,反比,正比,无关,无关,无关,正比,(3)价值(总)量、社会/个别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图,X 数量(使用价值量)=,基本内容:Ex P11,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5)价值规律,存在的条件:,商品经济,商品交换,商品生产,决定,等价交换

18、,价值规律实际上就是讲商品价值的生产与实现的问题。,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A.市场上出现价格与价值相背离的现象,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关系不平衡引起的。,B.商品价格的涨跌波动,始终是围绕价值这个中心的。,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时涨时落,从一段较长的时间看:,价格与价值相符合,从变化曲线看:,涨跌幅度基本抵消,而且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C.等价交换原则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得到贯彻的,换言之,是在动态中实现的。等价交换原则不存在于具体交换的每一个场合,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理解“等价交换”Ex P8,价值,价格,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

19、值上下波动。,D不能以特殊现象否定等价交换原则。一些稀有的东西,如文物、名人字画、珍贵邮票等商品的价格高于价值,但它们价格的变化不会引起商品的生产扩大。,资 源,供过于求,价格,获利,生产,供不应求,价格,获利,生产,下降,减少,缩小,上涨,增加,扩大,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A 价值规律的作用:,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A 价值规律的作用:a 调节作用(指挥棒)价值规律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生产部门的分配,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b 刺激作用(鞭子)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工具,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强经营管理,降低消耗,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c 筛子作用(筛子)促使商品生

20、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资 源,供过于求,价格,获利,生产,供不应求,价格,获利,生产,下降,减少,缩小,上涨,增加,扩大,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B 市场配置资源实质就是价值规律发挥作用。,例3(2010重庆文综)下列违背价值规律的是()A.钻石的稀缺程度比水高,因而钻石比水贵。B.古代少数民族用毛皮与汉族交换等价值的大米C.甲用一块砖头充当秦代文物,换走乙一块黄金D.制造火箭的成本比汽车高,因而火箭比汽车贵,解析 C项明显属于欺诈行为,违背价值规律。答案 C,第二课 多变的价格,(1)价值和价格的关系,1供求影响价格,(1)间接因素通过影

21、响供求关系影响价格,(2)商品价值量,(3)卖方市场,(2)买方市场,2价值决定价格,2.1影响价格的因素,3表现形式,2基本内容,1存在的条件,(4)价值规律,(3)价值(总)量、社会/个别必要劳动时间、社会/个别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图,1-2-1,2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1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区别,联系,学习小贴士某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元。第一种情况:当该国货币贬值m,那么,现在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1-m)。第二种情况:当该国货币升值m,那么,现在该商品的价值用货币表示为:N(1+m)。某商品的价值量为N元。第一种情况: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增加m,那么,现在该商

22、品的价值量为:N(1+m)。第二种情况:当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m,那么,现在该商品的价值量为:N(1-m)。,2)某行业去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2件商品,每件商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260元。假定甲生产者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是每小时生产4件商品,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生产者1小时内创造的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800元,那么,该行业今年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A.17%B.30%C.35%D.40%设价值量为x,则4x=800,x=200设劳动生产率为y,则200(1+y)=260,y=30%,B,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第二课的计算题,价值量=原价值量/(1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

23、值)注:“+”指提高;“-”指降低,3)(2010全国卷24)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生产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A.5元 6元 B.10元 12元 C.20元 24元 D.8元 16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即100%,即商品价值量为10/(1+100%)=5元,1、当货币币值不变化的情况下,即为10/(1+100%)=5元,2、通货膨胀率为20%,即物价涨幅20%,则甲商品的单位价格为5(1+20%)=6元。,A,

24、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第二课的计算题,4)(2010新课标卷)按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议,成员国90%的贸易商品实行零关税。如果以前一件10RMB元的M商品出口到某东盟成员国N国的关税是5%,本外币间的汇率为1:8。2010年该商品实行零关税,中国生产M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5%,其他条件不变,则1件M商品在实行零关税之前和之后出口到N国的价格用N国货币单位表示分别为()A.80,84 B.84,80 C.84,64 D.84,100,C,3、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第二课的计算题,1、之前:关税:10 X 5%=0.5(RMB元),出口价格:10+0.5=10.5(RMB元)

25、,因为本币/外币=1:8,所以10.5x8=84(N国货币)2、之后:因为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25%,则价值量:10/(1+25%)=8(RMB元);又因为不用交关税,且其他条件不变即汇率不变,所以8 X 8=64(N国货币),(2010天津高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国很多企业面对低碳经济的发展机遇摩拳擦掌,却面临资金、技术等困难。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成本高,周期长、见效慢,而且少数发达国家还垄断着低碳经济的核心技术,不愿意转让。为推动企业走低碳发展之路,国家强化政策支持,包括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落实研发投入低扣所得税政策,完

26、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鼓励国际合作等,从而坚定了企业发展的信心。低碳商品上市初期,价格往往会高于同类非低碳商品,但最终其价格会下降。运用价值的决定与变动的有关知识,阐释低碳商品价格下降的必然性。,【参考答案】(1)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价格以价值为基础。(2)商品生产者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等手段降低个别劳动时间,客观上促进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缩短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降低单位商品价值量,因而价格会下降。(3)供求影响价格,当商品供过于求时,则引起商品价格下降。低碳商品供给增加,使价格下降。,16支,1支,8元,2支,0.5元,

27、32支,4支,0.5元,16元,8元,每小时,1、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时间内生产出来的产品数量,即使用价值量越高。,3、社会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价值量就会减少。,2、不管社会劳动生产率怎样变化,同一劳动在同一时间内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4、个别劳动生产率提高,单价量不变,价值总量增加。,(三)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和表现形式1.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第一,在商品生产领域: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第二,在商品交换领域: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第三,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有商品经济就有价值规律。,3关于价值规律(1)地位与作用:作为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28、,其作用归根结底就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3)“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体现了价格与供求之间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实现供给与需求的平衡、价格与价值的相符。,2.正确理解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供求影响价格,价格也会影响供求,二者相互影响,使得价格不会无限上涨或下跌,只能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在市场上,发生价格与价值相背离,主要是由供求不平衡引起的。注: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不等于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为什么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即为什么没违背价值规律等价交换原则?为什么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价格和供求相互影响、相互制约造成价格上下波动。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也

29、不可能无限下跌,始终以价值为基础,围 绕价值波动。价格不会无限涨落的直接原因是价格也会影响供 求,根本原因是价值决定价格。,从单个交换过程来看,价格经常与价值不相符,但是从一个较长时 间看,商品的平均价格还是和商品价值相符的。可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是价值规 律的表现形式,而且是唯一可能的表现形式,等价交换存在于商品 多次交换的平均数中。3.正确理解等价交换 第一,等价,是指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前,等价交换要求交换的商品的价值量相等;货币产生以后,等价交换要求价格和价值相符。第二,等价交换是从商品交换的总过程来讲的,指的是商品的平均价格和价值相符,并非指任何时候、任何交换场合都相等,等价交换只存在于商品交换的平均数之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与市场配置资源的关系A 在生产、生活中,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供求关系和价格变动的相互作用表现出来的。B 市场对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是通过市场上商品价格的波动传递给生产者的信息,通过市场竞争达到的,这正是价值规律通过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种表现形式发挥作用。C 因此,价值规律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