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 翻译思想.ppt.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傅雷 翻译思想.ppt.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Jigsaw,浅谈傅雷的翻译,总体概览,略看标准,详解“神似”,小组总结,1,2,3,4,自从中西文化交流以来,我国译坛产生过不少知名的翻译家,但以译著宏富、译笔优美而言,则傅雷先生不愧为个中翘楚。金圣华 大汉风神只此鲲。毕朔望,总体概览,生平简介,翻 译作 品,他 人 评 价,傅雷(19081966)上海南汇人。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一生译著宏富,译文以传神为特色,更兼行文流畅,用字丰富,工于色彩变化。为人坦荡,禀性刚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与夫人朱梅馥双双愤而弃世,悲壮的走完了一生,共三十四部,主要有约翰克利斯朵夫传记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高
2、老头、欧也妮葛朗台、译作约五百万言。,选材标准,傅雷的翻译标准,美学观,理解表达读者,选材的标准,“最近看了莫泊桑的两个长篇,觉得不对劲,而且也不合时代需要奥丝汀的作品太偏重家常琐屑,对国内读者也不一定有什么益处布尔乔亚那套玩意儿,看来不但怪腻的,简直有些讨厌.”傅雷在选择原文时,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具有时代精神,符合社会发展 趋势及读者需要的作品。要选择那些有益于读者身心健康与艺术陶冶的高品位作品和那些与译者的情趣、气质、风格一致的作家来译”,理解、表达与读者,傅雷认为,要忠实读者必须忠实于原著。第一,理解要“化为我有”。傅雷认为,首先要“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
3、遍决不动笔,是为译事基本法门。第一要求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译”。,理解、表达与读者,第二,表达要“传神达意”。傅雷曾说过:“领悟为一事,用中文表达为又一事。”如何做到“传神达意”应该做到以下三点:(1)进行中文写作。傅雷曾说过:“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文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至于再有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2)务必反复修改。傅雷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为座右铭,以极其严肃的态度从事文学翻译。他认为,“翻译工作 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文字工作总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3)重视译文其它附
4、件部分,诸如索引、后记、注解和译文序等对于“传神达意”不可忽视的辅助作用,以便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的内容和形式。,美学观“神”与“形”的和谐,(1)“重神似不重形似”。“翻译应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采用移花接木的方式,将中国古典美学运用于翻译理论,借助绘画和诗文领域里的“形神论”来探讨文学翻译的艺术问题。(2)“神”与“形”的和谐源于译者的再创造。形似:指保留原文的形式,如保留原文的体裁、句型、句构和修辞手段等,即从字面上追求译文与原文的对等。神似:指译文要惟妙惟肖地再现原文中的颇具神采的意象和韵味无穷的。,美学观“神”与“形”的和谐,(3)“神似”与“形似”和谐体现中西美学之
5、精髓。:“任何艺术品都有一部分含蓄的东西,在文学上叫做言有尽而意无穷,西方人所谓的between lines(弦外之音)。作者不可能把心中的感受写尽,他给人的启示往往有些还出乎 他自己的意料之外”。“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的实质在于,既表达出语言的“确定点”“显形”,又表达出语言的“未定点”“隐形”,使之既传神又达意。,详解“神似”,提出背景,首先,应是建立在他具和谐美特质的文艺思想上的。傅雷具和谐之美文艺思想的特质,主要表现在对美与善的和谐统一、内在与外在的平衡发展、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的追求上。而傅雷“神似”说翻译论的提出时间要比傅雷文艺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时间晚的多,傅雷“神似说”翻译论的实质
6、乃是“形似与神似”的和谐统一,这恰是傅雷文艺思想和谐美特质的体现。,提出背景,其次,傅雷翻译论提出的美术背景。傅雷正式提出“神似”说翻译论前,傅雷就有关于绘画方面的形与神关系的论述,在绘画方面傅雷十分强调神似。傅雷这样写道:“山水乃图自然之性,非剽窃其形。画不写万物之貌,乃传其内涵之神。”、“取貌遗神,心劳日拙,尚得为艺术乎?”2(P551)、“神似方为艺术,貌似徒具形骸”。傅雷将他在绘画领域里的“重神似不重形似”的艺术主张贯通在翻译领域,如他说“以效果而论,翻译应当像临画一样,所求的不在形似而在神似。”从而使他的翻译达到了艺术化的效果,这是傅雷“神似”说翻译论提出的美术背景的确证。,提出背景
7、,傅雷提出“神似”说翻译论除了有上文所提的背景之外,在他的翻译实践中似乎有他不得不追求“重神似不重形似”的理由。他说:“要求传神达意,铢两悉称,自非死抓字典,按照原文句法拼凑堆砌所能济事。”“东方人与西方人之思想方式有基本分歧,我人重综合,重归纳,重暗示,重含蓄;西方人则重分析,细微曲折,挖掘唯恐不尽,描写唯恐不周;此两种精神殊难彼此融洽交流”。由于两国文字词类与句法结构、文法与习惯、修辞格律与俗语等语言上的诸多不同以及东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巨大差异。在傅雷看来,要传达出原作的神韵来,绝非拼凑出原文句法所能济事,因此,傅雷主张,翻译只能是“重神似不重形似”。,实质,鉴于大家对“神似”说翻译论的误解
8、,于是傅雷说“我并不是说原文的句法绝对可以不管,在最大限度内我们是要保持原文句法的。风格的传达,除了句法以外,就没有别的方法可以传达。”傅雷在这里表达了他重视“形似”的信息,强调了最大限度内保持原文的句法的重要性。傅雷所指的“神似”包括两个层面的意思:其一是指追求传达出原作字里行间的涵义和意趣;其二是指追求透出贯穿原作的神韵和风格。傅雷所指的“形似”则是指译者在翻译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文的形式,如保留原文的体裁、句法构造、文法和修辞格律等。,译前阶段,译中阶段,译后阶段,实现途径,实现途径,译前阶段 首先,傅雷强调要审慎选择原作。傅雷选择原作的标准是:原作要与译者性格相近,气质相投,译者喜爱。
9、他以自己选择罗曼罗兰的原作翻译为例说:“自问最能传神的是罗曼罗兰,第一是同代人,第二是个人气质想见你。”其次,要充分吃透原著,将原著的细节了然于心,将原著的精神“化为我有”为做到充分吃透原著。傅雷提倡“事先熟读原著,不厌其烦尤为要著。任何作品,不精读四五遍决不动笔,是为译者基本法门。第一要将原作(连同思想、感情、气氛、情调等等)化为我有,方能谈到迻译。”,实现途径,译中阶段 在翻译中为传原作之神韵,实现神似与形似的和谐统一,傅雷常假定译文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以克服在翻译中不利于传神的因素。傅雷说:“假定理想的译文仿佛是原作者的中文写作。那么原文的意义与精神,译者的流畅与完整,都可以兼筹并顾,不
10、至于再以辞害意,或以意害辞的弊病了。”傅雷在翻译过程中,还非常主意用精炼的文字传达出原作之神韵,他曾吐露自己这方面的心迹:“琢磨文字的那部分工作尤其使我常年感到苦闷。”,实现途径,译后阶段 傅雷在译稿完成之后,并没有就此满足,他总是反反复复地修改。他以“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的严肃认真态度要求自己,只要与他认为有待改进的地方,哪怕是推倒译稿重译也不足惜。他说:“文字总是难一劳永逸,完美无疵,当时自认为满意者,事后仍会发现不妥”,“鄙人对自己译文从未满意”,“翻译工作要做得好,必须一改再改,三改四改”,“高老头正在重改,改得体无完肤,与重译差不多。”由此,我们看到一个严肃认真,永远追求译作完美的傅雷。,“神似”论翻译观的提出,正确地处理了文学翻译的主次矛盾,把译者从原文字句、结构的束缚中解脱出来,更多地把注意力转向原作者的文学创作领域和艺术想象境界中。,傅雷的“神似”既是艺术目标,又是具体的翻译方法.并以大量优秀的译作自雄其说,使得他的译论更具说服力.,自傅雷后,神似翻译学便取代严复的“信达雅”而成为中国翻译理论与实践的主流。,神似翻译观的价值,小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