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74125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ppt(2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危重病人的院内转运,危重病人的转运,急诊危重患者经过急诊科抢救,复苏,早期处理后,因为诊断与治疗的需要,常需转至检查科室,手术室或病房,途中虽然只有几分钟到十几分钟,但仍然存在着许多对患者病情不利,甚至危及患者生命的安全隐患,如呕吐物导致呼吸道梗阻,突然呼吸心跳骤停,静脉输液管路,气管插管等各种管道脱出,氧气供给不足,内脏二次出血,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等。有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的危险。因此,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及伤残率有着积极的意义。,下列患者要按危重患者的转运要求进行转运,生命体征不稳定 意识改变,躁动,抽搐气管内插管使用镇静药

2、后有意识抑制等改变带有有创压力监测管静脉使用调节血压,心率及呼吸方面药物,转运的目的,转运的目的:是为了患者获得更好的诊治措施,但转运存在风险。转运前应该充分评估转运的受益与风险,规范危重病人转运流程的目的,提高转运的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加强对危重病人转运管理确保危重病人转运安全,转运前的评估,转运前正确评估病情:急诊护士与当班的医生一起充分评估运转的可行性,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生命体征,呼吸道管理,用药情况,途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等。如果患者在转运前生命体征不平稳,而又必须运转的情况下,应当有当班医生一起护送,并做好充分准备,如急救药品,仪器等。医护人员应将转运途中的风险告知家属,征得家属

3、理解并签字同意,才能实施转运。,转运决策,病情危重的病人原则上尽量减少搬运,就地检查和抢救。如果必须转运,主管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一起转运,以确保转运安全。院内转运由主管医生决定。,下列情况禁止转运,心跳,呼吸停止有紧急插管指征,但未插管血液动力学及其不稳定,转运过程中的危险因素,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是急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所转运的病人病情复杂,特殊的的治疗措施,转运过程中环境条件限制,转运制度的不完善等因素给转运过程带来困难,直接影响病情不稳定,再损伤或死亡等现象。,与病情相关的危险事件,循环系统:低血压,高血压,心动过速或过缓,心率失常呼吸系统:低氧血症,高气道压,分泌物阻塞,剧烈咳嗽

4、中枢神经系统:颅内压增高,烦躁,抽搐其他:骨折,出血,与设备相关的危险事件,通气设备:呼吸回路断开,呼吸器囊漏气,密封不够,氧气源不足输注设备:电池不足,药物不够静脉通道:断开,长度不够,堵塞,输液架出现问题监护仪:功能异常,电池不足,信号干扰,看不到屏幕,电极脱落其他:吸痰器没有吸引或吸引力不够,没有电源,与人员相关的危险因素,转运前未测生命体征未进行权衡及意外评估为提前通知相关科室做好接收准备转运前未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转运方法不当出现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转运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病人本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转运环境条件的限制对安全转运的影响急救转运技术对安全转运的影响急救转运制度不完

5、善对安全转运的影响,转运前准备:知情同意,主管医生评估病情后,确定病人转运,主管医生通知病人家属,告知病人转运的目的和风险,家属同意并签字。,转运前准备:患者,转运开始前尽可能维持患者呼吸(气道保持通畅),循环功能(静脉通路通畅)稳定,并有针对性的对于原发病(如颅内高压,骨折)的处理转运前应与接收方及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做好充分准备,以确保转运安全,转运前准备:仪器与药品,建立最低要求的转运设备及药物1.监护设备:包括心电,血压,血氧饱和度2.除颤仪:简易呼吸器,携便式呼吸机,吸引器,微泵仪3.氧气供应足够全程所需并富余30分钟以上.病情不稳定患者,尽量选用氧气钢瓶,而不要选择氧气袋4.药品:常

6、用复苏,阵痛及镇静药,治疗低血压和高血压,心率不齐,过敏反应,支气管痉挛,低血糖和高血糖,抽搐的药物,充足的液体等,转运前的准备:沟通,责任护士通知接收科室,做好准备工作,并通知预计到达的时间相关科室的联系与协调:电梯,门卫,转运路线,途径的各关口等,运转人员要求,病人病情不稳定时,应由医师和护士共同护送,要求熟悉病人的病情,各种治疗护理措施及医嘱执行情况,转出前核对需要携带的药品,器材,认真书写护理记录。负责转运的人员应有较强的责任心,准确的判断力,并具有独立工作和应急处理问题的能力。好的交接是关键。,转运实施,体位:不同的病情采取不同的体位,查看体位是否合适,舒适,并为患者做好保暖,待各项

7、工作妥当才可运转。安全处理:正确搬运患者,上好护栏,适当约束,应该注意保护患者肢体,运作要求平稳。运转途中医护人员要密切配合:各司其职,防止慌乱,同时注意自身及职业防护,运送途中护士应在站在患者头侧。,转运的实施,临转运前再次评估病人核对,调整相应物品检查气道支持,各种管道的牢固与通畅,然后转运,运转的监测,密切监测患者各项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生命支持设备工作稳定,正常运转保证各种管道固定,通畅,交接与记录,与接收科室的医护人员共同安置病人,包括卧位,固定管路,吸氧等。进行详细的床边交接记录,包括病历的交接,转运前后和途中的事情,生命体征。用药情况,特殊治疗,初步诊断,各管道在位情况,液

8、体出入量,皮肤情况,病人的心理状态,病人的贵重物品。双方医护人员签名。,专科交接程序,电话交接:转出科室护士:患者*要转入你们科,诊断*(如有气管插管),你们科室要准备心电监护,呼吸机,注射泵,吸引器,气垫床.确保接收科室做好充分准备。你们准备好了么?可以上去了么?,床边交接,核对姓名,性别,年龄,过敏史,诊断因*入院,当时的病情,经过的处理等,患者现在的生命体征及病情查看静脉通路是否通畅,有无渗出,输液速度等其他管道:如气管插管,胃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等管道的刻度,吸氧管,导尿管是否在位双方查看皮肤情况出入量,引流液的颜色,性状辅助检查,影像资料,门诊病历,住院证,交接单交接签名,总结:安全转运的原则,1.有经验的医护人员2.必要的设备和交通工具3.全面的检查和评估病情4.全面监测5.稳定病情6.反复评估病情7.不间断的监护8.直接交接9病历记录和审核,院内转运的四要素,1.人员:有医生,护士,医院管理人员以及急救人员组成2.根据患者的数量,转运的频率,类型准备好运转器材,急救措施,通讯设备等3.制定和实施标准化的转运计划方案4.定期评估和修改转运计划,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