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75223 上传时间:2023-03-06 格式:PPT 页数:33 大小:2.7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同济城市规划——第一章.ppt(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城 市 规 划 学,同济大学,绪论,一、课程简介 城规原理可以说是城市规划专业的开门钥匙!城规原理是城市规划专业与建筑学专业的分水岭!城规原理讲述简单的基础知识,却包含很深的专业哲理!,二、城市规划与相关专业,城市规划与堪舆学、风水,城市规划与建筑学、经济地理学、测绘学,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计算机应用,城市规划与园林,风水学理论认为,自然有其普遍规律即“天道”,它的存在与运作,乃“作为天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黄帝宅经),而“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葬经翼);质言之,即“天不可得而为之”。“盖古有寻龙之伎术,而无造龙之匠工。功高大禹,导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

2、蒙)。风水的实质良好的生存环境(气)遇水而聚,遇风而散风水先生是因为商业的需要而加入了许多故弄玄虚的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现代城市规划建设服务,1、城与园的演变 人工与自然相平衡,城市与园林相协调发展的理念,并逐步成为大家的共识2、阴阳太极的启示 概括了对宇宙、人类、自然的解说阴阳各半阴阳互含阴阳互握阴阳互补3、北京、杭州、苏州、合肥、深圳,自元大都年,经明、清皇朝的兴建,直至年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至今多年来,多次改建、发展、扩大,但对城市中的园林一直予以极大的关注,而使该古城不断焕发出青春的活力。,1950年代确立了以旧城为中心三面发展的合理布局,折掉城墙种上树木,经历余年成为绿树成

3、林的环城公园,并与郊区的山水联成一体,构成一个环状放射的绿地系统,受到称赞。,一个落后的边睡小镇经余年的努力而一跃成为超百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其发展之快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深圳速度”,也体现了改革开放政策的强大活力。近又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其带状组团式结构布局将会产生长远持久的多种效益。,三、学习目的 1.培养树立正确的城市观念城市的整体观城市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城市局部之间的关系城市发展与演变的关系城市与环境的关系城市设计、规划与管理的关系 2.了解城市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了解城市规 划的基本理论、技术规范和编制方法与程序。,园林专业培养目标:,具备扎实的园林植物学、园林规划与设计、生态学等方面

4、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能在城建、园林、林业、旅游、环保、规划设计院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以及花卉企业、园林工程等企业单位从事城市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室内绿化装饰的规划、设计、施工、园林植物培育与应用以及花卉生产的复合型工程技术、科学研究与管理的人才。,3.了解国内外城市规划理论发展的动态 期刊:城市规划、规划师 城市规划学刊 参考书籍:城市规划资料汇刊 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起源、演变、前景 城市规划概论 小城镇总体规划 城市及区域规划 网 络,四、学习要求认真学习理论积极参加实践注意知识积累,城市,城市规划,城市规划原理,1、城市 现代城市的含义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因素:人

5、口数量、产业构成和行政管辖的含义。城市等级的划分:(指非农业人口)20万人以下 小城市 2050万人 中等城市 50100万人 大城市 100万人以上 特大城市,2、城市规划 a.从职业上说是城市规划的编制、管理、研究 b.从工作上说是从大到城市、区域,小到城市的一个节点的控制 c.对城市的日常运转提供技术支持 d.创造好的城市景观,3、城市规划原理 本质是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对城市在时间上的目标意识、过程指导的规律进行的知识的总结。,第一章 城市及城市的发展第一节:城市概念,一、城市城乡居民点系列 村乡镇建制镇市 行政地域概念 行政村镇和乡市(两个特点)城市规划 以非农业和非农业人口聚集为

6、主要特征的居民点。包括按国家行政建制设立的市和镇。功能地域概念 都市区(西方国家城市地域概念和统计概念),城市居民点的划分:,城市型居民点,乡村型居民点,居民点,行政村,自然村,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建制镇,集镇,村,二、城市基本特征人口、社会活动高度集中 面积0.2%-人口16%-运输50%-用电60%-工业产值70%-利税80%-高等教育100%对自然环境干预最强生态环境系统脆弱动态变化巨系统自身发展有规律,通过城市规划调控,第二节 城市的起源于发展,一、古代城市1、居民点的形成原始社会:自然的狩猎、采集经济生活,无固定的居住点人类社会第一次劳动大分工:农业与畜牧业分工,形成以农业为

7、主的固定居民点(一万至一万二千年前)原始聚落的分布:与河流有极其密切的关系 尼罗河、两河(底格里斯、幼发拉底)、印度河、黄河、长江流域农业文明的发达与原始村落的出现(约5000年前),2、原始聚落的分化与城市的形成生产力发展产品剩余(交换)商人、手工业者人类社会第二次劳动大分工:原始聚居的居民点形成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手工业、商业为主的城市城市=城+市 城+市 反映城市的变迁城市与乡村城市的职能:非农业人员的居住场所,农业生产技术、信息的交流场所宗教、文化、艺术的活动场所商品交易的场所保卫居民生活、工作的防御工具,3我国古代城市发展殷周时代的城市:商城(郑州)周代的都城:周王城春秋战国时期的城

8、:齐临淄 燕下都 赵邯郸秦汉时期的城市:汉长安隋唐时期的城市:唐长安 日本(平城京、平安城)宋时期的城市:北宋东京(开封)宋平江府(苏州)元大都(北京)明清时期的城市:明清北京,4国外古代城市的发展 a.早期的城市 巴比伦城 米列都城 雅典卫城 罗马营寨 庞贝城 b.中世纪的城市 佛罗伦萨 提姆加得 威尼斯 锡耶纳 巴黎 5.古代城市发展的影响因素:城市与防御的要求 社会形态与城市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大小、分布、结构),二、近代城市,1、工业发展与人口聚集2、城市布局变化3、聚集效益和生活质量提高4、城市与环境5、地区与城市发展不平衡,三、现代城市,1、城市重建,

9、城市化加快,规模扩大2、形态与结构布局变化3、郊区及老城中心复苏4、城镇密集地区发展5、城市历史文化特色多样化,第二节 城市的职能、规模、结构和形态,一、城市职能 urbanfunction 城市在一定地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和承担的分工。基本职能(专业化部门、职能强度、职能规模)非基本职能不同职能类型的城市有不同的人口构成、用地构成和规划布局结构,二、城市规模citysize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的大小。1、人口规模什么地域范围的人口是城市人口 特大城市 人口100万 大城市 50万 中等城市 20-50万 小城市 20万2、用地规模 城市规模在空间上的反映。规划用

10、地规模由规划期城市人口规模和人均用地指标两个变量控制。,三、城市的结构、形态,1、城市结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同心圆模式(1925伯吉斯)扇形模式(1939霍伊特)多核心模式(1945哈里斯和乌尔曼),2、城市的形态 urbanmorphology城市整体和内部各组成部份在空间地域的分布状态。集中型 块状、带状、指状组群型 双城、带状组群、散点组群影响因素:自然条件、经济社会条件、历史文化背景、对外交通干线、主要经济联系方向。,第三节:城市化,一、城市化urbanization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又称城镇化

11、、都市化。农业劳动力非农产业转移分散农村人口城镇地域空间集聚城镇物质环境改善、城镇景观拓展城市文明、生活方式转变扩散二、度量指标,城镇人口:指市区和近郊区的非农业人口,三、世界城市化发展概况1、特征(1)进程持续增长(2)主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3)经历中期加速阶段(4)大城市大都市人口比重增加,三、世界城市化发展概况,2、城市化的类型(1)按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化水平分类A、高收入,高城市化类型(西欧、北美、日本、澳大利亚)B、中等收入、高城市化类型(俄罗斯、巴西等)C、中等收入,中等城市化(拉美、东南亚等)D、低收入、低城市化类型(非洲、亚洲某些国家)(2)按不同空间演变模式分类A、以大中城市

12、为主、向都市区发展(美国、日本、韩国、南非)B、以中小城市为主,向多中心组合发展(北欧诸国)C、发展小城镇为主,自下而上进行(泰国、印尼),四、我国城市化进程,1843年 城市化率5.1%,1949年城市化率10.6%1、改革开放前A、1950-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57年城市化率15.4%B、1958-1965年。大跃进,60年达到19.7%,物资短缺,65年回降到17.9%。C、1966-1978年。文革动荡,知青下乡,城市化率由17.9%下降,后又回升至17.9%2、改革开放后2007城市化率45%左右。城市个数193(1978年)个增长到667个建制镇2173(1978年)个,到目前超过30000个,3.我国城市化发展的特征 a.城市化进程波动性大 b.自下而上型的特点 c.城市化体系动态变化加速 d.城市化水平地区差异显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