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培训.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健康培训.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职业健康管理,目 录,一、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二、职业健康概念三、职业病防治四、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五、练习题,一、有关法律法规文件,(一)职业健康管理的意义 21世纪是人类社会高度文明、经济全球化和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的主题。然而,人类仍然面临疾病和生产生活中自我保护的难题。据了解,目前全球每分钟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76 起,每年死于工伤事故和职业病危害的约为110万人次,各种事故和职业病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世界各国国民生产总值的5%。因此保障劳动者安全,保护劳动者健康问题成为全球关心的课题。,因职业安全卫生事故造成的损失包括:1、病假工资、加班费、临时替代劳动、提前退
2、休、招聘新的劳动者、再培训费用2、生产和经营的损失3、工厂、设备、材料和产品的损失4、处理事故的时间损失5、日益增加的保险金、律师的费用6、名誉、形象受损,(二)有关法律法规文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2001第6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国务院1997年12月3号);3.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23号);4.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安监总局令第23号),5.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国务院第9号令)6.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9号)7.8.,9.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
3、07);10.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11.生产性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5817-2009);1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9.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7);10.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1997)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安监总局令第27号)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安监总局令第1号),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1990)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密闭空间作业职业
4、危害防护规范(GBZ/T205-2007)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志(GBZ1582003)水泥生产防尘技术规程GB/T169112008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8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主席令2001第6号),1.职业病防治法的基本框架第一章(总则):立法目的、适用范围、一般义务条款、执法体制等;第二章(前期预防):准入条件,包括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的硬件条件、申报制度、建设项目的两个评价(预评价和效果评价)、两个审查一个验收;第三章(劳动过程中的防护与管理):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权利义务规范,工会的地位与作用、一系列的禁止性规范。可归结为工程技术、防护措施和管理四位一
5、体框架;,第四章(职业病诊断与职业病病人保障):职业病的诊断、鉴定程序及病人的权利保障;第五章(监督检查):法定执法权力及承担相关义务;第六章(法律责任):各类主体违反法定义务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2.职业病防治或职业卫生工作的主要法律义务生产经营单位是否达到开业的准入条件,履行相关报批手续,职业危害项目申报;防护职业危害的工程技术措施及其有效性。包括专门装备、设施、报警及监测设备的配置及运行状况、职业危害警示标志、标识设置及应急救援预案等;个人防护措施包括:危险告知义务、防护知识培训义务、职业健康检查(岗前、岗中和离岗检查)和建立职业健康档案义务、提供有效防护用品的义务等,不作为义务。包括禁止
6、非法生产经营产生职业危害的设备与材料、禁止转移职业危害作业、禁止雇用未成年人及禁忌症患者从事有害作业等;管理措施是否符合法定要求。包括机构、人员、履职情况、经费保障、相应的规章、制度建设及其执行情况等、事故报告及配合调查的义务。,(一)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2002.04.10)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23号,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已于2002年3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2年5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所称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内容。,1.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管理监护制度 2.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应急的健康检查
7、。用人单位应当组织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用人单位不得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劳动者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用人单位发生分立、合并、解散、破产等情形的,应当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健康检查,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妥善安置职业病病人。3.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应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者职业史、既往史和职业病危害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结果;(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职业健康检查应当填写职业健康检
8、查表,从事放射性作业劳动者的健康检查应当填写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检查表。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劳动者。,(二)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23号,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已经2009年6月15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办公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9月1日起施行。,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生产经营单位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的监督管理工作。2.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健康管理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健康管理人员,负责本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工作。,3.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下列职
9、业危害防治制度和操作规程:(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2)职业危害告知制度;(3)职业危害申报制度;(4)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维护检修制度;(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管理制度;(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从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9)岗位职业健康操作规程;(10)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4.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作业场所应当符合下列要求:(1)生产布局合理,有害作业与无害作业分开;(2)作业场所与生活场所分开,作业场所不得住人;(3)有与职业危害防治工作相适应的有效防护设施;(4)职业危害因素的强度或者浓度符合国家标准、
10、行业标准。,5.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危害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结果。6.对产生严重职业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和应急处置措施等内容。,7.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有专人负责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保证监测系统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监测的结果应当及时向从业人员公布。8.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技术服务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定期检测、评价结果应当存入本单位
11、的职业危害防治档案,向从业人员公布,并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报告。,9.对接触职业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从业人员。10.作业场所使用有毒物品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办理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三)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9号),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已于2006年6月15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以发布。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国家对职业病危害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
12、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一)职业病危害轻微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应当向卫生行政部门备案;(二)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其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控制效果评价应当进行审核、竣工验收;(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除进行前项规定的卫生审核和竣工验收外,还应当进行设计阶段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卫生审查。,(四)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3.1 职业接触限值 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制量值。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绝大多数接触者的健康不引起有害作用的容许接触水平。化学有害因素的职业接触限值包括时
13、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和最高容许浓度三类。,3.1.1 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以时间为权数规定的8h工作日、40h工作周的平均容许接触浓度。3.1.2 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 在遵守PC-TWA前提下容许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3.1.3 最高容许浓度 工作地点、在一个工作日内、任何时间有毒化学物质均不应超过的浓度。,(五)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本部分规定了工作场所物理因素职业接触限值。本部分适用于存在或产生物理因素的各类工作场所。适用于工作场所卫生状况、劳动条件、劳动者接触物理因素的程度、生产装置泄露、防护措施效果的监
14、测、评价、管理,工业企业卫生设计及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二、职业健康管理,(一)职业健康概念 1.职业健康=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职业卫生 劳动卫生 工业卫生,职业安全卫生术语(国标GB/T15236-2008)定义 职业卫生:以职工的健康在职业活动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2.作业场所,是指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的所有地点,包括建设单位施工场所。3.职业危害,是指从业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粉尘、毒物等有害因素而对身体健康所造成的各种损害。,4.职业禁忌,是指从业人员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
15、职业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危害损伤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二)职业健康的有害因素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1.有害化学因素生产性毒物、生产性粉尘,具体分:1)金属类2)非金属类3)有机类4)无机类,2.有害物理因素 主要为生产性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包括:1)*振动2)*噪声3)照度4)紫外线5)*电磁辐射(高频、超高频、微波)6)工频,以上1、2为生产工艺过程中的有害因素。3.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包括:1.劳动组织和制度不合理,劳动作息制度 不
16、合理等;2.精神(心理)性职业紧张;3.劳动强度过大或生产定额不当;4.个别器官或系统过度紧张;5.长时间不良体位或使用不合理的工具等。,4.生产环境中的有害因素1.自然环境中的因素,如异常气象条件1)高温2)高气压3)低气压;2.厂房建筑或布局不合理;3.由不合理生产过程所致危害;4.工作环境产生的危害。,5.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1)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2)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3)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等。,(三)职业健康管理的主要内容,职业健康工作的内涵四位一体 工程技术、
17、个体防护、管理、健康监护,1.职业健康管理机构设置、人员配备;2.职业危害防治制度和规程的建立、落实及公布;3.主要负责人、职业健康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培训;4.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申报;5.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检测及结果公布;,6.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的设置、维护、保养情况,以及个体防护用品的发放、管理及从业人员佩戴使用;7.职业危害因素及危害后果告知;8.职业危害事故报告。,(四)安全生产监管部门“三定”职责 1.依法监督检查工矿商贸作业场所(煤矿作业场所除外)职业卫生情况;2.按照职责分工,拟订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有关执法规章和标准;3.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 4.
18、承担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5.组织指导并监督检查有关职业安全培训工作;,6.组织指导职业危害申报工作;7.参与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当前工作的思考 先锋:培训 基础:申报 核心:执法 抓手:许可,(五)用人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告知义务内容有哪些?,a)作业场所危害告知: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 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b)设备、材料危害告知: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设备,供货商应当提
19、供中文说明书,并在设备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载明设备性能、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安全操作和维护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化学品、放射性同位素和含有放射性物质的材料供应商应当提供中文说明书。说明书应当载明产品特性、主要成份、存在的有害因素、可能产生的危害后果、安全使用的注意事项、职业病防护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产品包装应当有醒目的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贮存上述材料的场所应当在规定的部位设置危险物品标识或者放射性警示标识。c)合同危害告知:指用人单位在与劳动者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应将工作中的工艺、技术、材料以及其他
20、作业环境所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条件,如实告知劳动者。,现状:触目惊心,2010年4月28日,卫生部向社会公布了2009年全国职业病报告情况:根据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不包括西藏)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业病报告,2009年新发各类职业病18128例。职业病病例数列前3位的行业依次为煤炭、有色金属和冶金,分别占总病例数的41.38、9.33和6.99。,2009年共报告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3.80。其中,重大职业中毒18起,中毒188例,死亡21例,病死率为11.17。2009年共报告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引起慢性职业中毒的化学物质排在前3位的分别
21、是铅及其化合物、苯、砷及其化合物,分别为1082例(占56.59)、208例(占10.88)和165例(占8.63)。,2009年共报告职业性肿瘤63例,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等职业病1106例,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192例,职业性皮肤病176例,职业性眼病161例,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111例,其他职业病42例。从这组沉甸甸的数字中不难看出,职业病这个隐形杀手,仍在不断地吞噬和侵蚀着劳动者的生命与健康,各种急性和慢性职业病高居不下,职业健康危害已经成为一个涉及国计民生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一、职业卫生,工业卫生的主要内容,防毒,工业卫生是分析、研究、消除工业生产过程中不良劳动条件和有害因素对人体的
22、危害,以保护劳动者健康为目的的一门科学。,噪声控制,高温与中暑,射线辐射防护,放射性防护,防尘,(一)防尘,工业卫生,粉尘的产生:矿石的开采与粉碎,粉状原材料的过筛、配制和储运,金属冶炼与铸造,零件喷砂和抛光,木工、工具磨床、砂轮机等作业,粉尘,按粒子大小分,按性质分,无机性粉尘,如:石英、石棉、水泥、玻璃、金属粉尘,有机性粉尘,如棉花、面粉、烟草、颜料,无机粉尘比有机粉尘危害大,粗尘:粒子直径大于10微米,肉眼可见,在平静的空气中停留时间很短,以加速度沉降。,飘尘:粒子直径在100.01微米,在静止的空气中下降缓慢作等速度下降。,尘烟:粒子直径0.10.01微米,只能在超显微镜下才能看见,在
23、静止的空气中几乎完全不沉降或非常缓慢曲折地沉降。,尘肺是指粉尘进人肺组织而使肺组织纤维化并以其为主要病变的全身性疾病。尘肺分为矽肺、矽酸盐肺、煤肺、混合性肺和其它尘肺。,防尘,工业卫生,防尘措施,设备密闭,工艺改革,湿法作业,通风除尘,个人防护,(二)防毒,工业卫生,工业毒物进入人体,消化道,呼吸道,职业中毒,皮 肤,急性中毒,慢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由于大量的毒物在短时间内进入人体后,突然发生的病变现象。这类毒物为一氧化碳、氯、砷化氢、氮的氧化物、氧化锌等。,由于少量的毒物经常持续地进入人体并在人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病变现象。这些毒物有汞、镉、铅、锌、锰、放射性物质等。,介于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
24、之间的中毒现象,如二氧化碳毒物。,防毒,工业卫生,综合防毒措施,个人防护,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加强领导;制订改善劳动条件防治毒物的计划;加强防毒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防毒规章制度,并贯彻执行。,技术措施主要是改革工艺、改进设备,以无毒、低毒代替有毒、高毒,对容易逸散出有毒物质的作业,实现生产设备、工艺的密闭化、机械化、自动化是搞好防毒工作的根本性措施。,卫生保健措施,工人要注意饭前洗脸洗手,车间内禁止饮食、饮水、吸烟,班后淋浴,工作服和清洁服分开存放,定期清洗。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早期发现,及早治疗职业中毒患者。对有急性中毒危险的作业,应进行中毒急救知识的教育,并备有中毒急救医疗器材,以便及时抢救
25、急性中毒人员。,卫生保健,有毒气体监测,个人防护是重要的防护措施,是防毒的最后一道防线。皮肤防护是为了防止毒物从皮肤进入人体,主要使用防护服、手套、鞋盖、防护膏、清洁剂等。呼吸防护是为了防止毒物从呼吸道进入人体,主要使用送风面盔、过滤式防毒面具、口罩、氧气呼吸器等。,(三)噪声控制,工业卫生,噪声的危害,损害建筑物和仪器设备,损害听觉,引起多种疾病,影响休息和睡眠,降低工作效率,噪声控制,工业卫生,噪声控制措施,降低声源噪声,控制噪声传播途径,个人防护,(四)高温与中暑,工业卫生,高温作业,气温高、湿度大、强热辐射等不良气象条件。,具体地,是指生产环境气温超过 35或辐射强度超过 1.5卡/厘
26、米2分,或气温在 30以上、相对湿度80的作业。,高温作业的类型 1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如炼钢、铸造等工业、露天作业 2高温、高湿作业:如纺织、印染、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蒸煮、潮湿的深矿井(或涵洞隧道),高温作业的主要工种 l.冶金工业:炼铁、炼钢、炼焦、有色金属冶炼等。2.机械工业:铸造、锻造、轧钢、热处理等。3.化学工业:部分氧化、合成、加热、化学反应等。4.玻璃、搪瓷、陶瓷工业:炉膛、炉台、焙烧等。5.轻工业:橡胶硫化、塑料热压等。6.纺织工业:印染、巢丝的加热或蒸煮车间。7.建筑材料工业:耐火材料的窑炉、水泥烧结等。8.锅炉:各种工业的加热炉、锅炉。9.夏季露天作业:由于室外太阳辐射
27、强度大(可达1.5卡/厘米2分),特别在南方、气温较高(常温达37以上),也可形成高温作业。,高温与中暑,工业卫生,高温作业对人体的影响,泌尿系统的改变,体温调节障碍,水盐代谢的改变,循环系统的改变,神经系统的改变,消化系统的改变,高温与中暑,工业卫生,中暑的表现,热射病,热痉挛,日射病,1过热型:由于体温调节功能障碍,热量在体内蓄积,体温逐渐升高,表现为高热,体温可达40,皮肤烧热无汗,脉搏快而无力,呼吸快而浅表。严重时可出现昏迷、癫痫样抽搐,瞳孔缩小等体征,如不及时抢救,可因呼吸衰竭而死亡。2衰竭型:由于在高温环境下散热困难,肌肉和皮肤血流量增加,超过了心脏所能负担的限度,因而发生循环衰竭
28、,起病急,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呼吸浅速,脉搏细弱,血压下降,体温稍低,瞳孔散大,意识淡漠等。,由于大量出汗,大量丧失氯化钠,水盐平衡紊乱引起肌肉痉挛、疼痛。痉挛多从小腿开始,有时向上肢及腹部肌肉扩展,体温脉搏稍高或正常,口渴尿少,尿中氯化钠含 量低,可出现蛋白尿。,多见于夏季露天作业工人,是因为头部受强烈的太阳热辐射线(主要是红外线)的作用,大量热辐射为头部皮肤及颅骨所吸收,从而使温度升高(可达40以上);部分热辐射线并可达到脑膜,使脑膜充血,甚至出血,脑组织水肿等。其主要症状为剧烈的头痛。头晕、眼花、耳鸣、呕吐、兴奋不安,重者有抽搐、意识丧失等。面部和头部皮肤潮红,体温略升高。,高温与中暑,
29、工业卫生,防暑降温措施,组织措施,技术措施,卫生保健措施,1改革工艺:减少工人与热源接触的机会。2合理安排热源(1)疏散热源:在不影响工艺操作的情况下,尽可能将各种炉子移到车间外面(夏季主导风向的下风侧)。温度很高的产品或半成品要尽快移到室外。(2)隔绝热源:以水的效果最好。常用的水隔热方式,有循环水炉门及各种水幕等。此外,利用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石棉、稻草灰、青砖等)隔热,也有很好的效果。3通风降温(1)自然通风:如利用天窗排气,侧窗进气,或采用以穿堂风为主的开敞式自然通风。在加热炉或其它热源上安装排气罩。排气罩是一种伞形的罩子,直接安装在热源的上方,利用风压提高排气效果。(2)机械通风:用风
30、扇或设置专用空气调节装置。4厂房的合理建筑:厂房建筑应有一定的高度,一般应在6m7m以上,产热小的车间,不低于5m6m。,(五)射线辐射防护,工业卫生,射线辐射,交流电路向周围空间放射电磁能,形成交变电磁场。当交流电的频率达到每秒10万次以上时,即形成高频率的电磁场,这种电磁场的能量辐射,通常称为射频辐射。,在射频电磁场的作用下,人的机体能吸收一定的辐射能量,发生生物学作用。生物学作用随波长的减小而增加。场强愈大,对机体的危害愈严重;脉冲波对人体的危害比连续波严重;作用的时间愈长,对人体影响的程序愈严重;连续作用比间隔作用的影响明显。辐射强度随辐射源距离的加大而迅速递减,对机体的影响也迅速减轻
31、。射频辐射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为神经衰弱症候群和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头痛、头晕、全身无力、疲劳、嗜睡、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易激动、手指震颤、多汗、脱发、指甲脆弱、消瘦、月经失调、性功能减退、阳痿心悸、胸前区疼痛或压缩感心动过缓、血压下降或升高、白血球下降或升高等。机体在电磁场中吸收能量的多少与暴露的部位不同而异,肌肉吸收能量大于脂肪和骨骼。女性对高频辐射的敏感性最大,其次是少年。,射线辐射防护,工业卫生,射频辐射防护,辐射强度测试,高频防护屏蔽,微波防护,距离和时间防护,个人防护,改善劳动环境条件,合理布置高频设备,定期体检,高频感应加热或介质加热时,电磁场的辐射源如振荡电容器组、高频变压
32、器、感应器、馈线和工作电容器等,可设防护屏蔽。通常选用钢、铝、铁等金属板或网。,不得在工作室内布满金属物件和天线,以免形成二次辐射;高频设备布置应合理;加强通风和防暑降温等措施,减少有害因素的联合作用。,远距离操作和缩短工作时间,采用功率吸收器将电磁能转化为热能,防止电磁波向空间辐射;也可用波导弱减器、功率分配器等,连接在天线和波导通路之间,有效地减弱微波辐射;用板状、片状金属反射屏蔽可达到良好的反射作用;还可用吸收微波材料建立微波屏蔽室等。,放射性防护,工业卫生,放射性射线(电离辐射),如:、射线,放射性物质产生的中子源可以发出中子,X光机开动时会发出X射线。电离辐射和放射性同位素的运用。,
33、放射性射线对人体危害,躯体效应,遗传效应,急性损伤,慢性损伤,远期效应,由于人体在短时间内受到大剂量的照射而引起的。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减少、呕吐、周身不适,甚至严重的临床效应,甚至造成死亡,由于长期过量的小剂量照射而引起的。临床表现症状是头痛、头晕、乏力、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失眠、食欲不振、脱发和白血球减少,主要有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恶性肿瘤、白内障以及对早期胎儿的影响等。,放射性防护,工业卫生,放射性防护措施,外照射防护,内照射防护,采用强度低的放射源培训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操作技巧距离防护屏蔽防护:封闭手套箱、金属屏蔽,尽可能选用低毒、低强度的放射性质物采用密闭和远距离操作通风换气采
34、用湿式作业保持工作场地卫生执行严格的检查制度,防止污染扩散注意卫生保健加强个人防护采取正确的应急措施,消除隐患,减少照射,控制污染,外照射是放射性射线场所的放射线对人体产生损伤,内照射是放射性物质从人的口腔、呼吸道、皮肤迸人人体引起疾病。,二、职业病防治,(一)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组织(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噪声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病目录(卫法监发2002108号,卫生部、劳动保障部):10类115种职业病 1.尘肺:13种(含其他)2.职业性放射性疾病:11种(含其他)3.职业中毒:56种(含其他)4.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
35、5种 5.生物因素所致职业病:3种 6.职业性皮肤病:8种(含其他)7.职业性眼病:3种 8.职业性耳鼻喉口腔疾病:3种 9.职业性肿瘤:8种 10.其他职业病:5种,(二)职业病防治法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职业病的种类:10类115种;前期预防;过程防护和管理;职业病的诊断和病人保护;监督检查;责任。,职业病防治法第二条 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职业病防治活动。本法所称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健康保障义务 保险义务 卫生防护义务 职业危害检测义务 职业危害告
36、知义务 健康监护义务 特殊劳动者保护义务,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的职业病防治义务:,职业卫生管理义务 报告义务 减少危害义务 不转移危害义务 培训教育义务 事故处理义务 举证义务,劳动者在职业卫生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享有的职业卫生保护权利:(一)获得职业卫生教育、培训;(二)获得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疗、康复等职业病防治服务;(三)了解工作场所产生或者可能产生的职业病 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四)要求用人单位提供符合防治职业病要求的职 业病防护措施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改善 工作条件,(五)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及生产健康的行为提出批评、检举和控告;(六)
37、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进行没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作业;(七)参与用人单位职业卫生工作的民主管理,对职业病防治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劳动者的义务:(一)自觉学习职业卫生知识的义务;(二)自律遵规的义务:遵守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护用品;(三)报告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的义务,下列不属于无机性粉尘的是:、石棉、铝、农药 D、水泥 E、金刚砂,、农药 无机性粉尘包括矿物性粉尘(如石棉、煤、硅石)、金属性粉尘(如铁、锡、铝)、人工无机粉尘(如水泥、金刚砂);有机性粉尘包括植物性粉尘、动物性粉尘、人工合成的有机染料、农药、合成树脂等。,三、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常识,生产过程中存在着各
38、种危险有害因素,会损害职工的健康。长期以来,人们汲取了各类职业病的教训和经科学试验,在劳动中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是十分必要的。,(一)头部防护用品:主要有安全帽,它能使冲击力分散,使高空坠落物向外侧偏离;,(二)呼吸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防尘、防毒用的防尘口罩、防毒面具等;,(五)手和臂防护用品:主要有防护手套,如耐酸(碱)手套、焊工手套、橡胶耐油手套、防X射线手套等;,(四)听力防护用品:主要是耳塞或耳罩;,(三)眼(面部)防护用品:主要有护目镜和面罩;,(六)足部防护用品:主要是安全鞋,如胶面防砸安全靴、绝缘鞋、焊接防护鞋等;,(七)躯干防护用品:主要有防护服,如灭火人员应穿阻燃服,从事酸
39、(碱)作业人员应穿防酸(碱)工伤服,易爆、易燃场所穿防静电产生的工作服等;,(八)高处坠落防护 用品:主要有安全带、安全绳、安全网等;,(九)皮肤防护用品:主要有各种类型的劳动护肤用品。,保养&更换&报废,个人防护装备(用品)程序培训,保养原则合理使用自己的PPE,做到经常清洁和维护;未清洁过的PPE,不转借他人,以利清洁卫生;使用前检查一下自己PPE是否存在缺陷或不洁;合理存放/摆放PPE,不随手摆放。更换原则 失效、缺损、不合格的PPE应及时申请更换;穿戴的PPE作业时带来负面风险时。报废原则 失效、不合格的PPE应及时报废;不可将有缺损的PPE转送他人。,四、练习题,职业性肿瘤,森林脑炎,职业性放射性疾病,放射性肿瘤,职业性皮肤病,苯所致白血病,生物因素职业病,痤疮,有机溶剂中毒,硫化氢中毒,刺激性气体中毒,甲醇中毒,窒息性气体中毒,铅中毒,金属及类金属中毒,氨气中毒,防止毒物危害的最佳方法是()、穿工作服、佩戴防毒面具、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使用无毒或低毒的代替品,人如长时间暴露在()噪声环境中,将导致永久性的听力损伤?、100分贝、110分贝、120分贝 D、140分贝,、120分贝 超过120分贝强调的是听力损伤,而噪声级别超过140 分贝,就会损伤人的听觉器官。,谢谢!,工作顺利 安康幸福,祝各位:,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