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论文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论文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 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是小柯论文网通过网络搜集,并由本站工作人员整理后发布的,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是篇质量较高的学术论文,供本站访问者学习和学术交流参考之用,不可用于其他商业目的,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研究的论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因网络整理,有些文章作者不详,敬请谅解,如需转摘,请注明出处小柯论文网,如果此论文无法满足您的论文要求,您可以申请本站帮您代写论文,以下是正文。摘 要:本文针对可拆卸产品,将回收产品拆解、分类后重新利用,建立了可拆解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该物流网络的特点是:产品可拆卸为部件、并将供应商考虑在物流网络之内的
2、混合制造网络,同时优化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 关键词:可拆卸产品 物流网络 中图分类号: F259.27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再制造的简单定义是:将废旧产品制造成如新品一样好的再制造产品的再循环过程。大力开展可拆卸产品回收再制造技术研究对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降低制造业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混合制造系统就是包括制造和再制造过程的系统,此系统不同于传统的制造系统,因为在混合系统中引入了回收过程和再制造过程。 马祖军和代颖对于混合制造物流网络做了一系列研究1-5,其中网络设计从独立的物流网络1-2扩展到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整合的物流网络3-5,但是所有的物流网络都是将整个产品回收再制造,
3、而不是将关键部件回收再制造,运用到现实中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可拆卸产品的再制造特性分析 在企业生产制造过程中,随着新产品的问世,旧产品不断被淘汰,废弃废弃物不断增加,对环境造成了危害。因此,符合特定的环境保护要求,使产品在整个生命周期中对生态环境无害或危害极小,资源利用率最高,能源消耗最低的可拆卸产品就应运而生。 拆卸是产品再制造过程的第一步,是进入再制造的门槛。通过对机电产品进行拆卸,可以从产品中获得贵重材料和有价值的零部件,以便直接或经过再制造获得重新利用。拆卸是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完整性与封闭性的必要环节。再制造是指将废旧设备及零部件修复、改造成质量等同于或者优于原型新品的制造过程。再制造
4、是以设备全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在装备设计的初级阶段就考虑到设备的可回收性、可拆卸性、可再制造性和可维护性等与再制造有关的因素,使设备废弃后,能迅速恢复到可用状态或加以重新利用所采取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再制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实施的步骤包括设备无损拆卸、简单评估、分类清洗、鉴定、部件修复或者新部件购买、再制造加工和装配、最终检测等步骤,如下图所示。 三、可拆卸产品的混合制造物流网络 混合制造物流网络是一个包含正向物流和逆向物流的闭环物流系统,其中正向物流部分类似于传统的生产分销物流,而逆向物流却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是针对可拆解产品的物流网络优化,回收产品拆卸为部件,只对关键部件进
5、行再制造。物流网络中包括制造厂、混合制造厂、分销中心、回收中心和集成分销/回收中心、拆解检测中心等物流设施,以及再制造和其它处理处理方式,即送往废弃处理中心。制造厂用来制造新产品,部件直接从供应商购买,通过分销中心(或集成分销/回收中心)销售,回收的废旧产品经回收中心(或集成分销/回收中心)回收,拆解检测中心将回收中心(或集成分销/回收中心)回收的旧产品进行检测和拆解,拆解为部件送往混合制造厂进行再制造,废弃的产品送往废弃处理中心处理。混合制造厂用来制造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部件可以从优先拆解中心运输,不足的可以从供应商中购买,再制造产品也通过分销中心(或集成分销/回收中心)进行销售。 为降低物
6、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应该考虑混合制造物流网络中正向和逆向物流设施的集成问题:再制造产品和新产品可以共用分销中心,不必开设专门的再分销中心,分销中心和回收中心可能集成,也可能分别开设。还可以考虑正向和逆向的运输集成问题:废旧产品回收的逆向运输没有日程限制,可以等待利用正向配送车辆的回程来运输。具体网络结构如下图。其他参考文献Baker, Sheridan. The Practical Stylist. 6th ed.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5.Flesch, Rudolf. The Art of Plain Talk. New York: Harper & Br
7、others, 1946.Gowers, Ernest. The Complete Plain Words. London: Penguin Books, 1987.Snell-Hornby, Mary. 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1987.Hu, Zhuanglin. 胡壮麟, 语言学教程 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Jespersen, Otto. The Philosophy of Grammar. London: Routledge, 1951.Leech
8、, Geoffrey, and Jan Svartvik. A Communicative Grammar of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4.Li, Qingxue, and Peng Jianwu. 李庆学、彭建武, 英汉翻译理论与技巧 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9.Lian, Shuneng. 连淑能, 英汉对比研究 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Ma, Huijuan, and Miao Ju. 马会娟、苗菊,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选读 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Newmark, Peter. Appro
9、aches to Translation. London: Pergmon P, 1981.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don: Longman, 1973.Wang, Li. 王力, 中国语法理论 M. 济南: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4.Xu, Jianping. 许建平, 英汉互译实践与技巧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3.Yan, Qigang. 严启刚, 英语翻译教程 M. 天津: 南开大学出版社, 2001.Zandvoort, R. W. A Handbook of English Grammar. London: Longmans, 1957.Zhong, Shukong. 钟述孔, 英汉翻译手册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83.Zhou, Zhipei. 周志培, 汉英对比与翻译中的转换 M. 上海: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