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安全管理.ppt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81604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11.1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日常安全管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日常安全管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日常安全管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日常安全管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日常安全管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日常安全管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日常安全管理.ppt(2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如何做好车间的日常安全管理,王利民,人们常说:安全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安全就意味着生命,意味着效益。,一、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我们每一个员工自踏入行业的大门,就开始接受安全教育。“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工作方针大家耳熟能详。每周四的周安全列会是学习安全文件、规章制度、事故案例的有效形式。那为什么还会一再地出现安全事故?而对事故进行分析,都是“违章”呢!,一、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有什么样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又决定了一个人的工作行为。要想做好任何工作,首先必须在思想上给予重视。分析事故发生的根源,它都是长期积累的安全思想的麻痹以及由此带来的技术、设备和管理的隐患所造成的结果。

2、可以说安全思想上的隐患是最大的隐患,是安全事故之源。应该在员工中树立一种重视安全的思想,使员工理解重视安全生产就是维护员工自己的利益;忽视企业安全,就是对员工利益的漠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车间长期进行安全教育才能实现的。,一、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专家通过对大量的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事故背后有征兆、征兆背后有苗头,没有不可预防和避免的事故。作为车间应时刻通过种种有效的方式不断向员工灌输,强化这种预防为主的安全意识和观念。应该让员工意识到:思想上的轻视、行为上的惰性,是酿成事故的主要原因。,一、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安全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头疼

3、医头、脚疼医脚的作风,在实际工作中要以预防工作为主,把一切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之中。预防为主就是要变事后处理为预先分析,变事故管理为隐患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跳出“发生事故就是整改继而检查,再发生事故依然是再整改再检查”的不良循环。若实现安全生产目标,隐患的排除、应急反应计划的制定和演练就是预防为主的工作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安全工作重在落实,安全的软肋,就是只说不做。我们学习和分析许多安全事故案例的目的是为了抓好自己身边的安全工作,从别人身上吸取我们应该吸取的教训,落实我们应采取的措施。车间安全管理的落脚点在班组,防范事故工作的终端是每一个员工。车间的整体安

4、全是要靠每个人、每个岗位的安全行为来维系的,所以抓好安全生产必须从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入手。,作为新后处部门,主要有压滤机,胶体磨,砂磨,研磨四个岗位组成,“岗位安全责任制”、“岗位的工作标准及考核要求和“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是员工进行工作的指导书,它的内容是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教训的总结。车间应该抓好员工对这三个指导书的学习与实践。车间的日常培训工作中不仅要有理论技术、实际操作的内容,更不应忘记对员工安全职责、规程的培训。使员工清楚自己岗位所分担的安全职责、工作中的风险及正确的操作。,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管理中应持之以恒地以周检的方式对工作中出现的偏差予以纠正,使其严格按照“一则两规”去做,养成

5、规范的习惯。总之,安全是一切工作的基础,也是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员工只有在工作前不忘安全意识、工作中遵守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工作后时刻总结安全经验,才能不出差错,我们的企业才能去争取更好的成绩!,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人”,即人的管理。安全管理归根结底是对人的管理。生产车间岗位的人员需求程序应是非常规范的。车间新需求的员工,根据公司所荐人员的详细材料,先形成定岗的初步意向,然后到辅助岗位进行一段时间的磨合。在这段磨合期中,车间以责任感强弱为该员工最基本的评价基准,然后根据该员工的操作技能水平、熟练程度等情况进行总评,以落实定岗。对初评不能担当本岗位者,车间通过以培训、再教育等途径来提升该员工

6、的综合能力,以达到胜任的目的。,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机”,即机器设备的管理。机器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活动的物质条件,是进行安全生产的首要保障,应根据设备保养的复杂性,对每台设备定制“设备责任牌”,落实专人负责。员工在交接班的时候,必须有机器设备运行情况的交接记录,一旦发现机器设备运行异常便可及时报告、及时维护。此外,还应定期组织安排机器设备操作培训或理论培训,以达到安全操作的目的。,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料”,即物料的管理。物料管理是安全生产中的基本因素,由于化学物料的特殊性,物料性能的转换相当快,也就是说,从低温到高温,从低压到高压

7、,由稀变稠等一系列反应,伴着一种物料的加入,只在瞬间便可完成。车间从领料人员开始着手,应进行专业的培训,使他们熟悉工艺流程,通晓每种物料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对一天所需物料能做到计算精确。对于不适存放的物料,严禁在车间停留,做到现领现用。领料人员必须对仓库原料进行及时检验,严禁将不合格原料领进车间。,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环”,即环境的管理。环境可直接影响到安全生产,也是创造优质产品的前提。应结合“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5S管理思想,以现场管理为出发点,通过开展自查与互查的方式,结合车间实际制定相应细则。车间各种用品、工具的摆放应当规范,并成为一种习惯。

8、应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合理化建议”活动,发现、探索各类提高现场管理的有效建议,并对相关建议进行分析,完善,付诸实施,以达到不断改进的目的。,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法”,即操作法,指导书。操作法是引导操作的路线,在操作过程中路线不能变。有的操作工特别是新员工对操作法常有疑,除了解释,还应派出经验丰富的老操作工进行手把手教导,直到他们完全理解和掌握。为了减少安全隐患,还应根据原始记录、显示记录仪,不定期地进行检查,提醒操作人员时刻保持警惕,做到操作与规定完全一致。进一步提高操作工在操作工序中的细心程度。,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安全管理以人为本

9、必须坚定不移。要善于研究职工思想动态,把隐患消除在岗前、岗下;再就是要改进工作的方式方法,注重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开展工作,做到严而不死,注重感情投入,营造和谐的团队氛围。,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安全管理必须注重对作业过程的控制。一是要建立管理考核机制,管理人员要加强对现场作业过程的检查和监督,真正发现和处理动态过程中的安全隐患,消除形式主义;二是对基层部门考核检查,做到结果与过程相结合,在深入现场实际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结果检查,杜绝片面性。,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安全管理必须实现由外部管理向班组自我管理转变。首先要建立班组考核机制,建

10、立车间考核班组、班组考核小组、小组考核岗位的逐级考核框架,把责、权、利下放班组,将责任和权力变为压力和动力,以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自觉主动参与安全管理,实现安全管理中的自控、互控、他控。实现班组的自我管理,才能真正从基础上夯实筑牢第一道防线。,三、“人、机、料、环、法”五大要素的管理和规范。,四、如何做好车间安全检查,1、检查设备的安全防护装置是否良好 2、检查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3、生产作业场所有哪些不安全因素 4、检查有无忽视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现象 5、检查有无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 6、检查日常生产中有无误操作、误处理的现7、检查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穿戴和使用情况,五、车间日常安全管理的补充要求,1、交接班管理 2、设备维护保养 3、特种作业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