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8301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PPT 页数:136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市房地产调研.ppt(13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绵 阳 房 地 产 市场调研及项目可行性分析,绵阳市基本情况介绍,绵阳是中国唯一的科技城,四川省区域中心城市、四川省副省会、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素有“富乐之乡”、“西部硅谷”美誉的绵阳,是我国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先后获得过联合国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奖、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佳宜居城市等诸多荣誉,是国务院批准建设中国唯一的科技城。绵阳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涪江中上游地带。东邻广元市的青川县、剑阁县和南充市的南部县、西充县;南接遂宁市的射洪县、大英县;西界德阳市的罗江县、中江县、绵竹县;西北与阿坝羌族自治州和甘肃省的文县接壤。,绵阳幅员面积20249.45平方公里,占

2、四川省土地面积4.2%。其中绵阳市区面积99平方公里。按地貌主要类型:山区占61%,丘陵区占20.4%,平坝区占18.6%。绵阳市区平均海拔700米。绵阳市共下辖两行政区(涪城区、游仙区)、六开发区(高新区、科创园区、农科区、经开区、仙海区),六县(三台县、盐亭县、梓潼县、安县、北川县、平武县)一市(江油市),并代管省政府科学城办事处。其中,高新区、科创园区、经开区属涪城区,农科区和仙海区属游仙区。绵阳现有乡镇建制276个,其中乡133个,镇143个,农村村委会3370个,村民小组26867个,城市街道办事处19个,城镇社区居委会388个,居民小组2121个。,绵阳江油市简介,江油市位于四川盆

3、地西北部,涪江上游,龙门山脉东南,幅员面积271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7万亩,总人口85万人,其中城市人口21万人。江油市是四川发展“一条线”经济的起点,是国家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和四川重要能源基地;是四川重要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年产天然气7亿立方米。江油被誉为“水泥之乡”,是四川重要的水泥生产基地。江油工业开发区是省级工业开发区,目前己实现“五通一平”,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近亿元。江油是剑门蜀道旅游线上的一个重要风景区。境内省级旅游景点窦团山,川西北最大的喀斯特溶洞佛爷洞、观雾山、天宝山、乾元山,白龙宫等30多处旅游景点多姿多采。,绵阳游仙区简介,游仙区与涪城区、江油市、三台县、梓潼县相邻,幅员面积

4、972.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5万亩。全区总人口4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5万人。区内资源丰富,有储量颇丰的铁、铜、锌、铅、磷等数十种矿藏和天然气等。游仙区围绕五大支柱产业改建、新建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24家,初步形成贸工农、产加销一体化的运行机制。1995年,游仙区被省委、省政府农业和农村经济产业化示范县(区)之一。游仙区工业发展较快,所生产的奇威饼干和梓州板鸭等产品畅销国内市场,傲川皮具有限公司生产的皮革服装获全省名牌产品,远销德国、俄罗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绵阳涪城区简介,涪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幅员面积597.3平方公里,属曲型浅丘地貌。全区总人口50.4万人,非农业人

5、口25.5万人,有耕地面积28.5万亩。培城区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盛产芦笋、蚕茧、蔬菜、水产、水果。境内蕴藏着砂金、石灰石、石英砂、天然气、盐等。其中砂金储藏4215公斤,石英砂储藏量54万吨。培城区建区以来,新修、整治各类水利工程,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工交生产稳步发展,9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67.6%。涪城区在建成环形公路的基础上,又完成15条160余公里个乡村等级网络公路的勘探设计。,绵阳高新区简介,绵阳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是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规划面积6.1平方公里,控制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约7.6万。经过近9年的建设与发展,绵阳高新区已经成为绵阳科技

6、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成为了绵阳科技特区、外商投资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体制创新中心。绵阳高新区位于绵阳市区西端,距市中心1公里,距绵阳机场8公里,是绵阳最具区位和环境优势的高薪技术发展基地,成绵、成广高速公路和宝成铁路复线从区内穿过,道路、交通、通讯条件优越,高速宽带信息网络覆盖率达80%以上,具有以金融、保险、艺术中心、体育中心、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为主体的健全的社会服务支撑体系。,绵阳农业科学园区简介,绵阳农科区位于绵阳城市东南部,辖区面积28平方公里。区内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农业生产用地全部实现自流灌溉。绵阳农科区距离绵阳城市中心10公里,紧绵阳南郊机场,绵阳科技城区间快速

7、通道、绵盐高等级公路分别贯穿园区东西、南北,交通十分便利。绵阳农科区13平方公里核心区是绵阳城市建设的组成部分,全部按照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高水平、高起点地编制规划和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农科区内规划有农业科学园区、生态观光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食品加工产业园区、综合服务与农业高科技孵化中心等10余个功能园区。,绵阳经济开发区简介,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位于绵阳城市南郊。距市中心2公里,区域总面积22.7平方公里,其中陆地17.64平方公里,水面5.06平方公里。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绵阳城区,区内现有三江、南湖,形成山水相映,风景如画的良好城市生态环境。有绵阳航空港,外联成绵、绵广高速公路、绵三一级公

8、路、宝成铁路、九寨环线,交通便利,投资环境得天独厚。绵阳经开区着力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生态环保产业,重点是新型建材、汽车零配件、食品医药、电子信息、生态环保等高附加值产业。,绵阳仙海风景区简介,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沉抗水库建立起来的省级水利风景区,距绵阳城区10公里,108国道,绵梓公路及绵阳市二环路从区内通过,交通方便,基础设施配套,并以水上娱乐和水上运动为特色,兼有度假、休闲、观光、商住、会议等多种功能。绵阳市仙海风景区是依托武引工程的骨干工程沉抗水库建立的省级水利风景区。是绵阳的六大旅游经济开发区之一。仙海风景区地处九寨沟、黄龙、峨眉山、剑南蜀道等黄金旅游环线的中

9、心地带。区内林木繁多,风光秀丽,有孤岛、半岛40余座。还有许多如秦始皇、三国等历史故事及古驿道、神仙树等著名景点。,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区简介,绵阳科技城科教创业园成立与2001年8月15日,位于绵阳城区西北部,是绵阳科技城建设的重要载体和组成部分。科创园区坚持以孵化带动产业化,以产业化促进孵化。确立了以招商为中心,项目为生命的工作方针,大力招商引资。科创园区目前,进入孵化器项目83个,7家中小型科技企业获科技部创新基金支持,还有50余个项目正在申报。园区已引进注册项目110余个,协议引资20亿元,到位资金3亿元,引进高级人才100余名。军转民项目22个,投资总额3.74亿元。,绵阳三台县简介

10、,三台县位于四川盆地中部偏北,属川中丘陵地区。全县幅员面积2661平方公里,总人口143万人,非农业人口14万人。县内有汉、回、藏、羌、满等11个民族,以回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0.03%,全县耕地面积128.6万亩。三台县内涪、凯、妻、梓四江以及40多条大小江河纵横交错,水能资源丰富,还有砂金、食盐、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三台县是农业大县,农副产品种类多,产品量大,先后被列为四川省和全国粮食、棉花、油料、生、猪、蚕茧等的生产基地县,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分别排名全省20强和全国100强县之列。县内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己形成以机械、轻化工、建筑建材、食品等产业为主的工业体系。,绵阳梓潼县简介,

11、梓潼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边缘丘陵向低山过渡地带,位于绵阳市东部,国道108线斜穿境内,宝成铁路擦境而过。幅员面积144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1.8万亩,总人口3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万人。有回、蒙、满、布依、羌、瑶等12个少数民族,共500多人。梓潼县农业发达。全县土地资源丰富,耕地、林地、草皮共占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人均占有耕地面积占全市第一位。梓潼县的风光名胜较多。有文昌帝君发祥地七曲山大庙,全国少有的纯古柏林“翠云廊”古蜀道国家级森林公园、司马长卿石室、卧龙唐代石刻等众多的人文及自然景观,是蜀道风景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绵阳北川县简介,北川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向藏东高原过渡的高

12、山深谷地区,是川西平原的西北屏障。幅员面积2869.2平方公里,总人口1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4.1万人,有羌、藏、彝等11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50.5%,全县有耕地面积26万亩,年平均气温15.7。全县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有植物资源1000多种,森林资源199.7万亩,森林覆盖率46.4%。全县工业以能源、冶炼、机械、建材、采矿、印刷、茶叶加工为主。农业除基本稳定粮食生产外,己建立了以茶、桑、果、漆、棕、桐为主要项目的多种经营基地,全县多种经营面积达82.5万亩。北川风光旖旎,民族风情浓郁。是绵阳市旅游资源开发的重点县之一。,绵阳安县简介,安县位于成都平原西北部,幅员面积140

13、4平方公里,总人口48.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3.54万人,汉族占99以上,少数民族有回、苗、满等12个民族,耕地面积57.3万亩。安县土地富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种类繁多。安县矿产资源也很丰富,己探明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矿产地达44个,拥有地质储量2.28亿吨。水利资源也十分丰富,待开发的水能资源4.4万千瓦。安县是四川省商品粮基地县、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县,全县己建成基地粮田35万亩,制种杂交水稻1万亩。安县主要旅游景点有白水湖、安县公园、天然溶洞龙泉砾宫、沙汀墓园等。,绵阳平武县简介,平武县地处四川盆地西北部边缘,幅员面积597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7万亩,全县总人口18.4万人

14、,有藏、回、满等少数民族11个,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的3.1,年平均气温14.7。平武县境内自然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48.1%,各种经济林木30多万亩,土特产1800多种,己开发利用700多种。天然草场210万亩,可利用面积177万亩。平武县己初步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金、银、铁、锰及石英石等30多种县境内水能蕴藏量142万千瓦,可开放量74万千瓦。平武县依靠丰富自然资源,发展山区商品经济。经过解放后40多年的发展,己逐步形成了以建材、食品、造纸、小水电和木材、茶叶加工为主柱的工业体系。,绵阳盐亭县简介,盐亭县位于绵阳市东南部,全县幅员面积1647.6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总人口60.26万人,有

15、回、蒙、羌、藏等少数民族。盐亭县是全国瘦肉型猪基地县,栽桑养蚕历史悠久,全县栽桑、养蚕、缫丝、织绸形成一条龙,丝绸织品畅销国内外,为四川省蚕茧生产基地县。盐亭县封山造林成绩显著,森林覆盖率在23%以上。盐亭县内旅游景点有国家级森林公园高山公园、有纪念劝民种桑养蚕的县令董叔封的坟墓。,绵阳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1985年绵阳撤地建市时,GDP总量28亿元,农业占43%,是典型的农业市。1987年以工业为主的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36.8%。到1993年绵阳经济总量跃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GDP达118.33亿元。GDP从1989年的53亿元跃上100亿元经过了四年,从10亿到50亿经历了10多年

16、,从100亿到200亿元经历了两年。在工业高速增长和第三产业快速拉动下,到1995年全市GDP又跃上200亿元的新台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下降到27.6%,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第一产业上升到30.3%,第二产业保持相对稳定。GDP跃上300亿元,用了三年的时间,在工业高速增长(年均增长19.3%)和第三产业(年均增长9.9%)的拉动下,1998年全市GDP达308.66亿元,在不到10年的时间,绵阳的GDP从1989年的53亿元,跃上100亿元、200亿元、300亿元三个台阶。,1998年绵阳的GDP占全省的8.6%,比列全省第三位的德阳多32.6%。2001年比1998年GDP绝对量增加21.

17、4亿元,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2004年GDP总量达454.9亿元。2007年绵阳市平均县域生产总值(GDP)53.0亿元,平均县域地方财政收入2.8亿元,江油市位列第七届中国西部县域经济百强县28名。2008年绵阳在中国城市综合实力排名第69位。中国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排名第5位。,2009年,全市实现GDP820.2亿元,增长14.4,比2008年提高10.3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56.7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75.6亿元,增长2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87.8亿元,增长12.4%。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19.1:45.8:35.1。与2008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

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2.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下降0.1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9年,全市实现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419亿元,增长18.4%,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51.5%,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68.2%,拉动GDP增长9.8个百分点。,2009年,各县市区GDP均实现10%以上的增长,绵阳市人均收入情况,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首次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473元,比2006年增加1419元,增长15.7%。成为增幅首次超过GDP增幅(14.3%)的年份。其中:绵阳市区11456元,增长4.9%。2009年末绵阳市总人口为544.7万人,其

19、中:男性人口281.5万人,女性人口263.2万人;农业人口404万人,非农业人口140.7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6。计划生育率为92.8%。绵阳市区常住人口108万,流动人口50万,市区人口达160万左右。2009年,绵阳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01元,较上年增长12.3%;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664元,增长7.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2元,比上年增加399元,增长8.4%。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支出6051元,比上年增长54.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709.3亿元,比年初增加118.7亿元,增长20.1%。,2009年,绵阳市全部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22537元,

20、比上年增加3034元,增长15.6%。分经济类型看,国有单位职工平均工资为32273元,比上年增加6228元,增长23.9%;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平均工资25396元,增加1587元,增长6.7%;内资、外商和港澳台投资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9936元,增加2287元,增长12.96%;私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14339元,增加1303元,增长10.0%。,居民收入增长五大亮点 一、工资改革带动收入大幅增长 绵阳城镇居民工资收入仍占居民家庭来源的主导地位,2007年就业者工资收入16395元,同比增长11.8%(按就业者计算),其中:工资及补贴收入15558元,同比增13.3%。受就业结构变化影响,工资收

21、入占可支配收入比重由去年的78.2%上升到今年的81.2%。,二、经营性收入小幅增长 2007年,城镇个体经营者经营净收入人平为12759元,比2006年增长5.3%。三、离退休生活费继续增长 2007年,离退休人员人平离退休生活费收入为13001元,在2006年大幅度增长的基础上,2007年人均又增长4.9%。四、居民理财意识增强 2007年,居民财产性收入人均95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元,同比增长25.3%。部分居民购买商品房后,将自己原有的房屋出租或作经营,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房屋出租收入达到76元,比2006年增长了55.1%。五、借贷的人明显减少 2007年居民提取银行存款人平1

22、217元,比上年下降17.3%;城镇居民人平借入款31元,比2006年减少56元,下降64.4%。,2008年绵阳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绵阳市产业活动单位行业分布情况,绵阳市企业资产总额情况,绵阳市工业企业法人和从业人员分布情况,绵阳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绵阳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合计情况,单位:万元,绵阳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的县市区分布,单位:万元,主营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法人工业企业R&D投入行业分布,绵阳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完成情况,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及主营业务收入情况,2008年绵阳房地产业数据统计,(一)企业单位数 2008

23、年末,绵阳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621个,比2004年末增加238个,增长62.1%。其中,房地产开发业272个,物业管理企业175个,中介服务业141个,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83个、83个和80个,其他房地产33个,比2004年末减少8个。(二)从业人员 2008年末,绵阳市房地产业企业的从业人员合计1.36万人,比2004年末增加0.2万人,增长17.3%。其中,房地产开发业0.58万人,物业管理企业0.65万人,中介服务业0.08万人,其他房地产0.04万人,房地产开发业和其他房地产分别比2004年末减少0.09万人和0.08万人,物业管理企业和中介服务业分别比2004年末增加0.33万人

24、和0.04万人。,(三)主营业务收入、实收资本和营业利润 2008年,绵阳市房地产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6.48亿元,比2004年增长22.5%。其中,房地产开发业 43.97亿元、物业管理企业1.48亿元、中介服务业0.49亿元、其他房地产0.54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19.6%、273.1%、35.2%和31.6%。房地产业企业实收资本为56.1亿元、营业利润4.53 亿元,分别比2004年增长93.4%和609.6%。,2008年绵阳其他第三产业数据统计,其他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营业收入和营业利润,单位:万元,行政事业和其他非企业法人单位固定资产、收入和支出,单位:万元,绵

25、阳市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2010年上半年,绵阳市紧紧抓住灾后重建、扩大内需、西部全面开发开放和科技城建设的重大机遇,全面推动灾后重建,大力实施“规划项目产业投资突破年”,经济发展呈现“平稳向好”良好态势。一、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上半年,绵阳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完成GDP450.87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增长17.4%,比上年同期提高3.7个百分点(比成都高0.6个百分点,比德阳高0.9个百分点,比一季度回落0.5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第十四位,比一季度上升一位。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37亿元,增长3.7%。对GDP贡献率为3.4%,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225.83亿元,增长26.

26、7%,对GDP贡献率为70.7%,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8.67亿元,增长11.9%,对GDP贡献率为25.9%。三次产业结构由去年上半年的16.8:46.6:36.6变为14.7:50.1:35.2。第一产业降低2.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提高3.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降低1.4个百分点,产业结构继续优化调整。,(一)生产方面1、农业生产稳步增长 小春实现增收。2010年绵阳市小春粮食产量达到63.58万吨,增长0.9%,油菜籽产量达到22.72万吨,增长3%。畜禽产量平稳增长。上半年绵阳市出栏肉猪297.98万头,增长2.4%。实现肉类总产量30.67万吨,增长5%。上半年绵阳市农村经济运行平稳

27、,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6.37亿元,增长3.7%。2、工业生产较快增长 上半年工业呈现的特点:“1+5”产业对绵阳市工业生产增长贡献突出。1-6月,绵阳市“1+5”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51.5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40.4%,比绵阳市平均增速高1.9个百分点,对绵阳市工业总产值贡献率为94%,拉动绵阳市工业总产值增长36.2个百分点。其中:贡献最大的是电子信息产业,贡献率为32.5%,其次是材料产业,贡献率为21.3%。,1-5月,绵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6.55亿元,增长2.9倍;实现工业利税总额30.58亿元,同比增长80.6%;绵阳市工业企业亏损面同比下降4.75个百分点。工业

28、企业出口大幅增长。1-6月,绵阳市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29.24亿元,同比增长74.3%,工业企业出口形势明显好转。上半年绵阳市实现工业增加值167.93元,在全省排名第六位,增长31.6%,在全省排名第十一位,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44.7%,完成奋斗目标的43.3%。,(二)投资和消费需求方面1、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平稳增长 上半年投资有如下特点:工业性投资比重逐步上升。从产业结构看,工业性投资完成126.70亿元,同比增长35.3%,与去年同期相比占全社会比重上升5.4个百分点。基本建设投资依然是拉动投资增长的主体。从投资类型看,基本建设投资完成326.66亿元,增长187.6%,占全社

29、会比重由去年同期的23%提高到今年的62.8%。更新改造和房地产开发投资分别完成96.82亿元和57.8亿元,同比增长11.6%和83.3%,两者占比略有上升。新开工项目个数急剧增多,重大项目稳步推进。绵阳市在建施工项目5201个,同比增加3533个,其中亿元项目189个;本年新开工3214个,共完成投资233.2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的55%,其中新开工亿元项目71个,共完成投资95.30亿元,占新开工亿元项目总投资的39.6%。,上半年绵阳市投资规模继续保持高位运行,共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9.89亿元,增长5.5%,完成工作目标的63.4%、奋斗目标的57.8%,增长5.5%,超额完成“双过

30、半”目标任务,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二位。2、消费市场繁荣活跃 商贸业较快增长。1-6月,绵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199.85亿元,增长18.5%,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51.9%,完成奋斗目标的51%,顺利完成“双过半”目标任务,总量和增速在全省排名第二位。旅游业加快恢复发展。1-6月绵阳市接待国内外游客592.47万人次,增长36.4,实现旅游总收入32.65亿元,增长33.27%,完成工作目标的56.3%、奋斗目标的53.5。房地产业持续较快发展。商品房销售面积实现185.8万平方米,增长96.2%(因2009年上半年地震后房地产市场低迷,造成同期基数较低,导致今年增幅较高)。,(

31、三)经济运行质量 1、财政收入高速增长、结构向好财政收入实现高速增长。1-6月,实现财政总收入66.02亿元,增长39.9%,完成工作目标的65.4%,完成奋斗目标的60%;实现一般预算收入29.9亿元,增长35.2%,完成工作目标的70%,完成奋斗目标的66.8%。税收收入完成42.51亿元,增长40.11%,税收收入增幅高于非税收入增幅,占财政总收入的比重为64.4%,收入结构进一步优化。2、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上半年,城乡居民收入均保持稳定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640元,在全省排名第2位,增长11.6,完成全年工作目标的57.3%,完成奋斗目标的56.8%;预计农民人均现金收入

32、3255元,增加356元,增长12.3%,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目标。,(四)经济运行环境1、市场物价稳定上半年,绵阳市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消费品价格指数(CPI)6月同比上涨3.3%,上半年累计上涨1.8%;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上涨0.1%;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上涨4.1%。2、金融业运行良好 截止6月底,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731.94亿元,比年初增加207.28亿元,增长13.6%;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达到793.87亿元,比年初增加113.59亿元,增长16.7%。3、招商引资成效明显 1-6月,绵阳市招商引资履约项目479个,到位资金198.4

33、5亿元,增长28.26%,到位外资13306万美元,增长0.7%。,4、企业家信心指数有所下滑 二季度,绵阳市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33.4点,比一季度下降11.8点;企业经营景气指数为145.3点,比一季度上升8.7点。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一)大春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农业生产成本上涨今年低温寡照异常气候给绵阳市大春作物带来不利影响,大春生产形势不容乐观。上半年绵阳市生猪均价下降10%左右,而饲料价格尤其是玉米价格却上涨17.6%,化肥、种子等农资价格的上涨,对下半年农民增收将产生不利影响。(二)工业发展后劲不足新增企业贡献率较低。1-6月,绵阳市新增企业对绵阳市工业总产值贡献仅为9.9%。长

34、虹PDP、长智光电、九洲LED等项目没有达到设计产能和今年安排的目标进度。,(三)投资结构仍然不优产业投资特别是工业投资比重相对偏小。1-6月,更新改造投资增速为11.6,6月当月下降43.3,所占比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3.4个百分点。政府性投资所占比重较大,企业自筹资金持续下降,绵阳市到位投资资金642.51亿元,政府性资金到位305.65亿元,占到位资金47.6%,增长165%;企业自筹到位269.78亿元,占到位资金42%,比去年同期下降31.6个百分点。灾后重建后期,政府性资金投入将大幅减少,投资的资金筹措难度将进一步加大。(四)节能减排形势严峻 绵阳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15.64%

35、,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76.21%,今年省政府下达绵阳市万元GDP能耗目标为下降5.2%;绵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26.56%,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的83.18%,今年省政府下达绵阳市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目标为下降6.2%。1-6月,北川、安县、平武、江油4县的产值能耗比没有达到绵阳市平均水平。,三、政府促进经济健康发展的措施(一)加快培育新上规模企业,壮大工业总量1、继续加快推进重大工业项目和技改项目实施,特别是已竣工项目要促进早日投产,形成量产;2、围绕做大做强“1+5”重点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增量;3、立足绵阳市的比较优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一批特色优势产业;4、引

36、导企业进驻园区或集中发展区,提高产业集聚度。5、培育一批战略产品、名牌产品,带动产业创新;6、积极拓展营销渠道,引导企业针对农村等新兴市场的消费需求进行产品的设计、生产和营销。(二)不断优化投资结构,增强投资发展后劲,(三)以工业节能为重点,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 1、确保圆满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2、抓重点领域,切实抓好工业、建筑领域、运输领域、服务领域的节能减排,通过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3、落实绵阳市2010节能减排实施方案并每月进行监督检查。4、经委进一步抓好淘汰落后产能工作的落实,做好节能减排预警控制预案。5、统计局认真做好94户年耗能3千吨以上企业的月度跟踪监测和通报,及时

37、预报节能减排监测中发现的问题。6、目督办按月加强督查,进行逗硬考核奖惩,确保目标的实现。,为把绵阳丰富的科技资源转化为经济和产业优势,推动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2005年10月,国务院批复了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其主要内容为,充分发挥绵阳的科技资源优势,把绵阳科技城建成以科技为先导、以工业为核心、以产业经济为支撑、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重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科技城;建成人才资源迅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中国西部重要的创新示范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大城市、四川省副中心,成为西部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的最具活力与竞争力大城市之一。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标志着绵

38、阳科技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实施方案紧紧围绕规划的目标任务,以绵阳科技城2005年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基础,围绕自主创新,在产业发展、体制创新、对外开放、城市建设,以及组织实施和考核保障等方面提出发展重点和战略举措。,绵阳科技城20052010年发展规划,一、总体目标 到2010年,绵阳科技城GDP达到600亿元,城市人口100万,人均GDP达到6万元,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1:50:49,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60%,科研院所潜能进一步释放,自

39、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50亿元,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全社会RD投入占GDP比重超过5%,体制创新、对外开放、教育事业与人才支撑、城市现代化水平、经济实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上台阶,建设成为以产业为支撑、以工业为核心、以创新为灵魂的科技产业城。,第一部分 总体目标和阶段目标,二、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2006年,产业结构调整、投资力度继续加大,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GDP实现345亿元,增长15.4,工业增加值达到149亿元,增长14.6以上,财政收入达到30亿元,增长20,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0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16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4

40、7以上,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18亿元。第二阶段:2007年至2008年,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步入经济发展的快速增长期。2008年GDP实现466亿元,增长16.5,工业增加值达到202亿元、增长16.8以上。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二、三产业的重要地位更加突出,财政收入达到43亿元、增长19.4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43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32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52以上,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32亿元。,第三阶段:2009年至2010年,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建成现代制造业中心、现代企业研发中心、现代企业服务中心,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显著提高。2010年G

41、DP达到600亿元、增长12,工业增加值达到260亿元、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达到60亿元、增长16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军转民企业销售收入实现50亿元。,第二部分 工作重点和举措,第一节 结构调整与产业发展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到2010年,科技城工业增加值占当年全市工业增加值的75%左右。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产销率,力争形成年销售收入过百亿元企业4户,销售收入过亿元企业100户。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一)产品结构调整(二)技术结构调整(三)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四)产业区域结构调整,(四)产业区域结构

42、调整 高新区涪城产业园以电子部品部件、汽(柴)油发动机、特种汽车、吡啶等产品为重点,形成长虹配套产业集群、汽油发动机、精细化工、食品饮料产业集群。高新区科教创业园以军民两用产业化项目和园内教育资源为依托,建设军转民科技产业园区、职业教育园区和科技城文化新区。高新区游仙产业园以金杯系列整车上量、上规模为重点,形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高新区现代农业产业园以构建农业科研教育支撑体系为重点,重点发展优质动植物良种、农副产品精深加工、涉农工业、生物技术产业集群。安县以磷化工、铬盐基地建设为重点,形成化工产业集群。,二、产业发展重点 打造百亿企业,加快优势企业发展,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培育、壮

43、大产业集群。(一)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达到58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10亿元。(二)发展电子军工产业集群 到2010年,电子军工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实现工业增加值10亿元。(三)培育冶金建材产业集群 到2010年,冶金建材产业集群实现销售收入140亿元,工业增加值45亿元。,(四)培育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集群 到2010年,汽车及配套零部件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28亿元。(五)培育生物医药和食品产业集群 到2010年,生物医药和食品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5亿元。(六)培育和发展新材料、化工、环保等产业

44、 到2010年,新材料、化工、环保等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00亿元,工业增加值32亿元。(七)大力提升第三产业水平 重点培育和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金融业、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产业。,第二节 军民结合与自主创新 强化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中的主体地位,搭建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加快国防科技潜能和科技人才资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建设创新型城市。一、推动军民结合,释放科技潜能(一)建立和完善军民结合体制(二)发挥园区在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中的主体作用(三)加快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四)积极建设科研院所军转民科技创新产业化平台,二、加强自主创新,努力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45、到2010年,主要行业和骨干企业核心关键技术基本实现自主知识产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全市从事RD活动的科技人员达到10万人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2000家以上、其中规模以上科技型企业达到200家,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5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60以上,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以上。(一)强化区域创新体系能力建设(二)强力推进技术标准和专利发展战略(三)确立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四)实施四大科技创新工程(五)促进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第三节 体制创新和对外开放 一、大力推进体制创新(一)创新行政管理体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二)创新国有资产管理制度

46、,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三)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构建新型投融资体系二、努力促进对外开放 到2010年,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5亿美元,其中外贸出口总额达到10亿美元。引进利用外资达到3亿美元。(一)大力招商引资(二)发展开放型经济(三)加强区域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第四节 教育事业与人才支撑 一、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一)巩固和提升基础教育水平(二)强力推进职业教育,打造“西部职业教育旗舰”(三)大力发展高等教育二、构建人才支撑体系(一)优化人才创业环境(二)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三)优化人才结构,第五节 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 一、提升城市规划水平 高水平编制城市规划。构筑现代化组群式百万人口大城市框架,

47、围绕中心城区(涪城、游仙),重点建设“三点两线”,全面构建西部水都。到2010年,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100平方公里,人口100万。“三点两线”,即中心城区、江油城区、安县新县城“三点”,绵江、绵安经济走廊“两线”。二、提升城市建设水平 科学开展绵阳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充分发挥城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对城市建设的宏观调控作用,保障科技城城市基础设施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建设。统筹科技城与县域村镇的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一)交通设施建设 到2010年,形成公路、铁路、航空运输衔接配套、干支线结合、布局合理、内外畅通的城市立体交通体系。(二)供电、供水、供气扩容和管网改

48、造(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四)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三、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一)城市建设 到2010年,完成三江六岸、科技城大道、迎宾大道、绵州大道、永安大道、“三馆”改造等规划、整治和建设。加快文物古迹保护和文化设施建设,建设市美术馆或艺术馆(二)市容市貌整治,四、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一)全面构建西部水都 利用天然河道有效空间和落差,兴建“四闸、两引、一堤”工程。(二)建设园林城市 在绿化的种类、组团、布局、造型上狠下功夫,提高城市公共绿化的档次,突出城市特色,实施净化工程。(三)垃圾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处理 建成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和安县垃圾处理厂,启动市特种废弃物处理中心建设。(四)努力发展循

49、环经济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培养生态企业,建设生态工业园区,节约、集约利用自然资源,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绵阳市房地产市场状况,绵阳房地产受楼市新政影响的情况,一、行业热点扫描(1)“4.15新政”颁布前后绵阳市商品房签约量(时间:3月1日-5月8日),新政颁布后,在4月2224日三天签约量急剧上升,大量的预定房源在短期内转变成备案房源,新政对市场影响明显。,(2)直击“4.15新政”影响 4.15新政对绵阳最直接的影响,主要反映在客户群体、以及购买需求的变化上,体现在以下几点:1、外来购房者减少5.12地震之后,从广元、青川等地来绵的购房者。这部分异地购房需求是支撑震后绵阳房地产市

50、场兴盛的重要力量。新政对异地购房的限制,将减少一部分外地来绵购房需求,整体市场需求受到削弱。2、二次购房人群减少新政出重拳打击二套房需求和三套房需求,在强大的压力下,二次购房人群将大幅减少。在新政颁布后的一段时间内,将是首套房需求支持市场,二套房需求会选择退出市场或者观望。,3、购买大户型人群减少新政明确指出对于购买首套房大于90,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30%,同时,新政后续出台的一系列税收政策和购买面积联系紧密,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大户型购买人群 4、少数楼盘出现退房现象 根据调查发现,新政颁布后,绵阳的少数楼盘出现退房现象。二、4.15新政对绵阳影响(1)部分项目推迟开盘,部分在售楼盘加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环境 > 项目建议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