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

上传人:仙人指路1688 文档编号:2985183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63 大小:2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3页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3页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3页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3页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气瓶检验站检验程序控制文件[1].doc(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版本证明:程 序 控 制 文 件QHDSJYZ-B-03-2015机构名称:秦皇岛市气瓶检验站版 本 号: 03版实施日期: 2015年04月01日批 准 人:李利忠颁布令2015年03版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已编制完成,符合本站实际情况,适用于我站气瓶检验。 现将2015年03版气瓶检验程序控制文件予以公布,自2015年04月01日起正式实施。希与气瓶检验有关的人员,认真学习,严格贯彻执行。 站 长: 2015年03月27日 目录版本证明 1颁 布 令 2目 录 3第 一 章. 文件控制程序5第 二 章.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8第 三 章.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0第 四 章. 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1

2、4第 五 章. 检验实施过程控制程序17第 六 章. 不规范检验控制程序19第 七 章.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21第 八 章. 检验管理工作程序24第 九 章.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26第 十 章. 与上级部门、检验接受者沟通控制程序28第十一章. 接受上级部门监督的管理程序32第十二章. 检验安全管理制度33第十三章. 气瓶报废管理制度34第十四章. 检验奖惩管理制度34第十五章. 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35第十六章. 质量信息反馈制度36第十七章. 检验质量管理制度37第十八章. 质量体系运行自查考核制度37第十九章. 气瓶收发管理制度38第二十章. 人员培训考核制度39第二十一章. 仪器设备

3、及计量管理制度40第二十二章. 监督检验制度41第二十三章. 档案管理制度41第二十四章. 检验许可证书的使用和管理规定42第二十五章. 附表42附01 文件审批发放记录表 43附02 文件、记录借阅、复印登记表 44附03 文件、记录销毁申请、记录表 45附04 文件审批单 46附05 文件更改单 47附06 人员培训台帐 48附07 仪器、设备验收记录 49附08 检验仪器设备维修记录 50附09 仪器设备申购表 51附10 气瓶检测检验工作信息反馈单 52附11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53附12 分包协议 54附13 检验分包情况登记表 55第一章. 文件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本站气瓶检

4、验质量体系运行有关文件的控制,确保质量体系在任何场所使用的文件都为有效版本。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与质量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的控制。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一般性文件的发放与管理,并组织对现有文件的定期评审。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性文件的发放与管理 3.3 站长负责外来文件的收集、发放、及跟踪管理 4. 工作程序 4.1 文件的分类 4.1.1 质量手册:指导本站质量行为的纲领性文件。 4.1.2 程序文件:根据管理过程制定的文件。 4.1.3 作业文件、各种记录等4.2 文件的编号:4.2.1质量管理手册:QHDSJYZA(顺序号)(年号)4.2.2程序文件: QHDS

5、JYZB(顺序号)(年号)4.2.3作业性文件: QHDSJYZC(顺序号)(年号)4.2.4记 录: QHDSJYZE(顺序号)(年号)4.2.5检验证书: QHDSJYZZ(顺序号)(年号)其 中: QHDSJYZ本单位代号A、B、C、E、Z管理体系文件类别代号4.3 文件的编制、审批4.3.1 质量手册、方针、目标由技术负责人编制,经有关人会签后报站长审批。4.3.2 各类控制程序,由质量负责人组织人员编制,经有关人会签后报站长审批。 4.3.3 管理性作业文件由站长组织编制。 4.3.4 业务技术性文件由各专业人员编制,经有关人员会签后报技术负责人审批。 4.4 文件的发放 4.4.1

6、 根据文件使用范围,站长确定发放范围和数量。 4.4.2 受控文件发放前的标识 经批准发放的所有文件,均有发放人加盖“受控”章,在文件发放审批记录表上做好记录,注明日期、文件名称和编数量等内容,并要求接受人签名。 4.5 文件更改 4.5.1 文件更改方式:在原文件上直接划改,换页、换版。 4.5.2 为保障文件的适用性,文件持有者,发现有不适用的条文时,可提出更改意见,填写文件更改记录,注明更改部位、更改条款等。 4.5.3 更改文件的审批,由原审批人执行,并在文件更改记录上签字,注明日期。4.5.4 文件编制人员跟踪文件的受控与更改状态,若更改三次以上,影响文件的一致性与有效性,可换版更改

7、。 4.6 文件的销毁 4.6.1 受控文件作废时,由档案管理员及时收回,做好记录,销毁。 4.6.2 已作废但有参考价值的文件,应包装后加盖作废留存章,由资料室保存。4.6.3 余者可集中销毁,填写文件质量记录销毁记录,由文件销毁人员填写销毁记录。4.7 文件的日常管理 4.7.1 文件接收人员须填写文件清单以便取用和管理。 4.7.2 文件的适用部门和人员,不得涂改或弄脏文件,更不得损坏、丢失。 4.7.3 经批准执行的文件原稿(包括审批原稿)一律不外借,文件编制人员保存原文。 4.7.4 借阅、查阅或复制文件时,应填写文件借阅、查阅、复印登记表,经档案员批准后实施,并如期归还。 4.7.

8、5未经站长许可,文件使用者不得私自复印、外借,若文件破损至废,应经批准后补领,若文件丢失,经批准后可补领。 4.7.6 对于各种临时性文件,在使用期内予以控制,过期自动失效。4.8 外来文件的控制 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国家、行业、国外标准等外来文件对本站检验工作有直接影响,因此本站规定:对气瓶检验有关的外来文件,由技术负责人作信息收集,报站长批准后,由技术负责人或派他人购买、登记、保存。本站人员从资料室借阅标准或资料,必须有文字手序。 5. 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 文件审批单 文件发放审批记录表文件更改记录 文件、记录、借阅、复印登记表第二章.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1. 目的 确保质量体系的完全性、

9、适宜性和有效性。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站领导对质量体系的评审。 3. 职责 3.1 站长主持管理评审工作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提交质量体系运行情况的报告,提出改进建议,会同质量负责人写出管理评审报告。 3.3 质量负责人对管理评审进行必要的准备工作。 3.4管理评审提出的改进措施,由质量负责人负责贯彻实施并验证。 4. 工作程序 4.1 管理评审计划 4.1.1每年进行一次管理评审 4.1.2 质量负责人在管理评审两周前,编制管理评审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下发各有关人员。 4.1.3 管理评审计划的内容 评审时间、评审目的、评审范围、评审重点、评审依据、评审内容。 4.1.4

10、 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可由站长决定实施评审。 4.1.4.1 本站气瓶检验工作内容发生重大变化; 4.1.4.2 本站组织机构发生重大变化; 4.1.4.3 本站质量方针、目标发生较大变化;4.1.4.4上级部门、检验接受者反馈重大质量信息或对本站有质量投诉时; 4.1.4.5内部审核发现严重不合格,或即将进行第二方、第三方审核时。 4.2 管理评审的准备 4.2.1 管理评审计划由质量负责人提前两周准备好,并发放给评审人员。 4.2.2 技术负责人提交质量体系运行方面的资料及质量方针,目标适宜性分析。 4.2.3 站长准备好检验计划进度情况,顾客抱怨,人员培训等方面的资料。 4.2.4 设

11、备员提交出设备、仪器状况报告。 4.2.5 检验人员提供检验过程中不适宜项目的内容。需改进的草案。 4.3 管理评审会议 4.3.1 管理评审以会议形式,站长主持进行。 4.3.2 参加人员,站长及各专项负责人等。 4.3.3 会议内容,参加人员就所有评审输入事项作出评价,对存在潜在问题及不合格事项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确定责任和整改时间。 4.3.4 站长就涉及到的评审内容做出结论。 4.3.5 质量负责人做好会议简要。 4.4 管理评审输出 4.4.1 质量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包括: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过程控制等方面的评价,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4.4.2 上级部门、

12、检验接受者对质量要求的改进。 4.4.3 对改进措施所需资源的提供。 4.4.4 质量负责人根据评审输出编制管理评审报告,经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发至有关人员。 4.5 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5.1 由责任人员实施纠正和预防措施。 4.5.2 质量负责人根据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的要求,对实施结果进行跟踪验证。 4.6 由管理评审引起的文件更改执行文件控制程序。 4.7 管理评审记录由质量负责人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整理后归档保管。 5. 相关文件 纠正、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文件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第三章. 人力资源控制程序1. 目的 对从事与质量体系有影响的管理者,执行者和

13、验证者在教育、技能、经验、服务质量等方面实施管理,使其具有承担相应工作的能力,以保证质量体系有效运作。 2. 范围 适用于本站气瓶检验所有员工工作中的管理。 3. 职责 3.1 本站根据检验工作需求及今后发展的需要,对人力资源的配置起决策作用。对员工负有考察职责,并建立员工技术、工作业绩档案。 3.2 质量技术负责人承担对本站员工的技能培训、考核等工作,掌握员工对工作的胜任程度,在岗位调整人员时,提出技能方面的见解。 4. 工作程序 4.1 总则 对人力资源的管理,主要控制内容有:人力资源需求分析,人员选择,能力考核,培训,资格考核,对人力资源的改善等过程。 4.2 需求分析:分析内容如下:

14、(1)检验工作量; (2)授权范围; (3)上级对气瓶检验工作动态的变化; (4)人员知识结构; (5)人员间的合作灵感;4.3 人员的选择与配备4.3.1 本站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及各有关人员,应根据工作的需要,就人员配置问题向站长提出建议。 4.3.2 根据检验站长期规划及当前工作需要,站长负责配置人力资源的决策。 4.3.3 要录用新人时,每年底前制定出下年录用新人计划,报上级批准,特殊情况下,随时提交计划,批准后,站长负责拟用人的考察。 考查内容有文化程度、技术职称、工作能力、思想品德、身体状况、年龄等方面。 4.3.4 对本单位内部人员调整时,除考察4.3.3内容外,还应考虑在原岗

15、位的业绩及历年考核情况。 4.3.5 人员配备的原则是:人员具备相应的资格、培训经历、经验并熟悉所实施检验工作的要求,人员应根据所检气瓶的状况,给以准确的结论,具备出具检验报告的能力,并能针对检验结果,能提出深层次的分析,为上级部门解决问题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4.4 人员资质要求 4.4.1 对直接从事检验工作的人员,要求具有高中以上学历,取得省级特种设备检验员证书,有相应的工作能力和经验。 4.4.2 对从事管理工作的人员,应熟悉与特检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能胜任本职工作。 4.4.3 对负责审批检验报告的人员,应具备工程师以上职称或具有检验员证,经站长授权后从事该工作。4.5 人员

16、任职程序 4.5.1根据国家对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本站对上岗人员的资格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对人员上岗前进行技术业务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4.5.2上岗考核由技术负责人组织,考核内容有:设备仪器的使检验标准、检验程序、操作规程等,考卷及成绩存档。 4.6 人员培训 4.6.1与本站质量体系有关的人员应具有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并通过培训,在技能、经验方面不断提高。 4.6.2 本站所有在册人员都在培训范围内。 4.6.3 培训的内容有(包括外培) (1)气瓶检验员资格培训; (2)有关质量、标准化、计量方面的培训; (3)法律、法规、标准; (4)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

17、 (5)岗位技能。 4.6.4 培训种类 岗前培训、岗中提高培训、转岗培训、资质培训等。 4.6.5 培训工作的实施 站长制定培训计划,技术负责人具体实施并做好培训记录。 4.6.6 对培训有效性的评价 4.6.6.1通过理论考核、操作考核、业绩评定和观察等方法评价培训的有效性,评价员工的工作能力。 4.6.6.2站长加强对人员日常工作业绩的评价,可随时对有关人员进行现场抽查,对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可采取暂停工作的方法或安排培训;能力达到要求后上岗,否则转岗。 4.7人员考核 4.7.1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内容有:思想表现、工作态度、工作业绩、工作质量、技术成果等,此工作由站长负责

18、。4.8 人员技术档案 4.8.1 本站建立人员技术档案保存全部专业技术人员的有关资格证书,培训和技能考核记录等。 4.8.2 各管理部门分别提供内部资料,年底交档案室存档,内容要齐全、完整、清晰、业绩证明内容要充分。 4.8.3 人员技术档案由档案室管理。第四章. 检验仪器设备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检验用的仪器、设备、量具(以下简称检验仪器设备)进行控制,使其技术性能、使用状态达到标准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检验仪器设备的调研、论证、购置、验收、使用、维护、保养、事故调查与处理、报废、技术资料的管理等。 3. 职责 3.1 设备员为检验仪器设备的具体管理人员,负责其验收及资料的归档工作。

19、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调研、论证、采购、验货、维修等工作。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使用过程中的抽查及溯源性工作。 3.4 站长负责检验仪器的审批、经费等全面工作。 3.5 检验员负责使用、保养、状况信息反馈。 4. 工作程序 4.1台帐 设备员负责建“检验仪器设备台帐”,编号后注明检验仪器设备所处的状态,如:“完好”、“待修”、“报废”等。 4.2 设备配置 4.2.1调研、论证 增添检验用仪器设备,应由设备员提交申请,站长批准后,技术负责人调研,阐明必要性、可行性。 4.2.2 选购调研后,由技术负责人填写检验仪器设备申购单注明名称、型号、生产厂、数量、价格经站长批准后,技术负责人负责选购

20、,并保证购物的适宜性。 4.2.3 开箱验收 开箱验收由设备员会同技术负责人共同进行,仪器设备到达后,一周内验收无误后入库。验收的内容: (1)包装完整性、有效性; (2)整机完整性、外观检查; (3)附件、备件和工具是否完好够数; (4)使用说明书、图纸、合格证、技术资料是否齐全。 4.2.4 安装调试与质量验收 (1)检验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由技术负责人组织检验员进行。 (2)质量负责人与技术负责人进行可追溯性质量验收。 (3)质量验收应在安装调试好后半月内进行。 (4)在安装调试及质量验收中,若发现质量问题,凡由卖方参加的,应由其签字认可。 (5)当因质量问题无法验收时,技术负责人应联系

21、厂商维修或退货。 4.3 仪器设备的使用 4.3.1 操作者必须熟悉仪器设备的结构、性能、操作规程和维护保养方法后方可操作。4.3.2 主要仪器设备应制定操作规程,内容包括:正确操作顺序和方法,安全注意事项,维护保养方法。 4.3.3 检验过程中,如发现仪器设备不正常,应立即停业使用,维修员校验合格后再进行使用。 4.4 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4.4.1 操作者应自觉爱护仪器设备,使其保持整洁、灵敏好用。 4.4.2 仪器设备由设备员负责定期保养维护。 4.4.3 仪器设备发生故障、损坏,在查明原因,分清责任的基础上对责任者按本站经济责任制作相应处罚。 4.4.4 对仪器设备的保养与检修,应记录设

22、备维修保养记录。 4.4.5 待修停用的仪器设备不得使用 4.5 仪器设备事故的调查与处理 4.5.1 因操作不当或维护不善,致使仪器设备出现故障,损坏或功能降低,均为仪器设备事故,有下列情况之一为重大事故:; (1)损坏后,造成修理费千元以上的; (2)因事故造成人员伤亡。4.5.2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及时报站长处理,技术负责人会同设备员进行调查,查清后向站长报告,当有人员伤亡时,应立即组织抢救,保护好现场。 4.5.3 对事故要做到三不放过:原因、责任不清不放过;有关人员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无防范措施不放过。 4.5.4 对事故责任者按本站有关规定处理。 4.6 仪器设备的报废 4.6.1仪

23、器设备经多年使用或因事故损坏,至使精度下降,无法修复,可由设备员提出报废申请,经技术负责人、站长鉴定批准后登记报废。 4.6.2 报废的仪器设备由本站统一处理。 4.7 仪器设备档案 4.7.1档案员将逐个仪器设备建立档案及台帐。检验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名称、生产厂家、生产或购置日期、放置地点等。4.7.2仪器设备档案由档案员集中管理,借阅按照档案管理规定办理。 4.8 发现下列情况追究当事者的责任: (1)仪器的附件、零备件、工具、资料遗失;(2)出现事故隐瞒不报; (3)用无效检验计量器具进行检测工作,出具检验数据。 5. 相关文件 检验仪器设备申购单 仪器设备验收记录第五章. 检验实施过

24、程控制程序 1. 目的 检验工作是本站的核心工作,对检验过程各环节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检验工作过程的规范化、程序化,确保检验结果的可靠准确。 2. 范围 适用于无缝气瓶检验过程的控制。 3. 职责 3.1 站长负责本站任务的下达、工作协调、人员资格确认、检验监督及检验费用的管理。 3.2 质量负责人负责仪器设备、计量器具鉴定。 3.3 站长及设备员负责检验仪器设备的配置,维修安排工作。 3.4 技术负责人及检验员负责检验过程的控制、实施及检验报告的出据、审核。 4. 程序内容 4.1 检验任务的下达 站长明确检验任务后,以口头或书面的方式向检验室下达要求。 4.2 检验准备 4.2.1 检验室接

25、到任务后,进行检验前准备如下: (1)根据气瓶种类(介质),确定检验方案;(2)方案确定后,依据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好资料、记录准备。 4.2.2 气瓶检验时,最好由两名人员参加,并注意安全问题。 4.3 检验任务的实施4.3.1检验室接到检验任务后,根据检验作业指导书规定,作好检验前准备工作。 4.3.2 检验员在进行检验过程中,时刻注意被检对象及其周围环境安全,确保安全检验。4.3.3 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应严谨、细致,认真作好每一项数据或缺陷记录。4.3.4 检验人员应按照检验标识规定,对检验对象进行标识确认,保持标识后唯一性,杜绝瓶与瓶出现混淆。 4.3.5 在检验过程中如出现异常情况,

26、检验人员应作好记录,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4.4 检验结果的处理 4.4.1在检验结束后,检验人员对记录进行整理,并作出判断,在5日内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一式二份,一份发给受检单位,一份站存档。 4.4.2 检验报告采用本站制定的检验报告格式。 4.4.3 检验合格者,出具检验报告,并在气瓶上打上检验钢印;如不合格,则出具统一的判废通知书,对气瓶进行报废处理。 5. 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作业指导书第六章. 不规范检验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检验过程中不符合规定的检验进行识别与控制,避免出现不合格报告及事故,确保检验质量。 2. 范围 适用于气瓶检验工作实施过程中鉴别,控制不规范检验。 3.

27、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负责管理不规范过程的评审、处置并保存不规范过程的记录、评审、处置等记录。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技术性不合格过程的评审、处置。 3.3 设备员负责仪器设备不规范之处的控制。 4. 工作程序 4.1 不规范检验过程的分类 (1)检验设备、仪器、用品不符合要求; (2)检验实施过程不符合要求; (3)检验报告不符合要求; (4)人员素质不符合要求; (5)管理评审、内审等管理监督过程不符合要求; (6)其它影响检验结果的不规范工作。 4.2 不规范检验过程的发现4.2.1不规范检验过程应在仪器物资购置、仪器设备定检、检验报告审批、人员考核、内审、管理评审等环节由站长、质量

28、技术负责人及检验员发现识别,防止不规范检验过程当为规范检验过程影响检验结果。 4.2.2 当发现不规范检验过程时,相关人员应记录该过程的详细情况,为评审和处置提供依据。 4.3 处理 4.3.1 对于设备、仪器、物资在订购过程中发现不规范现象,应由设备员做标识退货处理。 4.3.2 当气瓶检验准备、实施过程中的有关不规范检验,应按4.3.4中规定处理。 4.3.3 对检验报告书中的问题,由审批人员责成检验员处理。 4.3.4 当发现发出的报告有误时,要与上级部门、受检者取得联系,根据问题的严重程度,采取更改报告,重新检验,取消检验报告等处置措施。 4.3.5 对人员能力不符合要求采取培训、转岗

29、、辞退等处置方式。 4.3.6 对受检者的抱怨,按处理受检者抱怨程序处理。 4.3.7 对管理评审、内审、外审和上级监督部门发现的问题,按相应的活动或过程的规定进行处理。 4.4 纠正措施 4.4.1 为预防不规范检验过程再度发生,责任人员应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 4.4.2 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取得质量技术负责人的批准,经验证效果达不到预期要求的纠正措施应重新制定。 4.5 质量负责人做评审、处理不规范检验过程的相关记录。5. 相关文件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第七章. 内部审核控制程序 1. 目的 1.1 验证质量体系对质量方针、目标的符合性。 1.2 通过内部审核确定质量体系对气瓶检

30、验各环节的有效性,便于改进。 2. 范围 适用于气瓶质量体系所覆盖的所有人员的审核及控制。 3. 职责 3.1 质量负责人编制年度内审计划,并组织实施。 3.2 技术负责人审核内审计划,协助实施。 3.3 站长审批内审计划。 4. 审核程序 4.1 编制审核计划 4.1.1 质量负责人根据本站质量管理活动的实际情况,在每年一月份编制当年内审计划,报技术负责人审核,站长批准后实施。 4.1.2 每年内第一次应覆盖质量体系的各环节 4.1.3出现下列情况,可追加审核计划,站长批准后,应提前15天通知有关人员。 (1)组织机构、质量体系发生重大变化; (2) 出现重大质量事故或上级部门、受检者对某一

31、问题连续投诉; (3)法律、法规及其他外部要求发生重大变化;(4)其它认为有必要开展内审的情况下。4.1.4 根据需要,可审核质量体系所覆盖的每个环节,也可重点选择几项。 4.2 审核原则 4.2.1审核人员要经过培训,具备相当资格,并由本站授权,在审核过程中能独立工作,不受任何干扰。 4.2.2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应由与该项工作无直接责任的人员组成。 4.3 审核前的准备 4.3.1 技术负责人任命内审负责人和内审员 4.3.2 由内审负责人策划、编制内审实施计划,交技术负责人审核,由站长批准。 4.3.3 审核实施计划的主要内容 (1)审核目的、范围、方法和依据; (2)内部审核的工作安排;

32、 (3)内审组成员; (4)审核时间和审核要点; 4.3.4 内审负责人组织内审检查表的编制 4.3.5 在审核的前一周内,由内审负责人向有关内审人员通知审核日期 4.4 内部审核实施 4.4.1 首次会议 4.4.1.1 由内审负责人主持 4.4.1.2 参加人员 本站管理人员、内审组成员及有关人员。 4.4.1.3 会议内容 审核负责人介绍内部审核的目的、范围、依据、方式、成员、日程安排等事项。4.4.2 现场审核4.4.2.1内审负责人根据内部审核检查清单,对气瓶检验执行程序或文件的情况,进行现场审核,并将质量体系的运行效果记录在检查清单内。 4.4.2.2审核完毕,审核员通知技术质量负

33、责人,并对发现的问题作一次口头报告,并将不符合项的内容填入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 4.4.2.3 内部审核时,审核员要公正、客观的对待问题。 4.4.2.4受审核方在受审过程中要主动提供证明材料,对审核员提出的不符合项进行确认、签字。 4.4.3 内部审核报告 审核结束一周内,审核组填写“不符合项汇总表”,审核负责人编制“审核报告”,并提交站长及有关人员。 4.4.4 末次会议 (1)由审核负责人主持,站长、检验室及有关人员参加; (2)由审核负责人报告审核结果,并宣读不符合项 4.5 对审核所发现问题的反映 4.5.1 对每份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相关人员必须在5个工作日内 详细说明建议采取的

34、纠正措施及完成期限。 4.5.2 这些反映记录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中,并由审核员和技术负责人审核措施的有效性。 4.5.3 对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在5个工作日内不作出反映,技术负责人应加以追查,并向站长报告。 4.5.4 如果发生对纠正措施意见不一致时,技术负责人应报站长共同裁决。 4.6 纠正措施的跟踪4.6.1当纠正措施完成日期已到,或技术负责人已接到完成的通知,则应按两者发生的时间委派一名审核员去验证其完成情况。 4.6.2验证审核员验证已实施纠正措施并有效后,再在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验证栏中签字。 4.6.3如果在协议的期限内,未能完成一项满意的纠正措施,技术负责人应进行跟踪,如果没

35、正当理由或未能作出可接受的修正期限,该问题应向站长报告。 5. 相关文件 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第八章. 检验管理工作程序 1. 目的 为了规范本站气瓶检验工作,优质及时的完成检验任务,特制定本程序。 2. 范围 适用于本站气瓶检验工作。 3. 职责 3.1 站长负责本站各项业务的受理、计划、任务的下达、工作协调、考核等工作。 3.2 技术负责人负责检验过程中疑难事项的处理,检验报告书的审批。 3.3 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站质量体系各环节活动的检查、反馈、员工与管理层的沟通,受检单位与本站的联系等。 4. 工作程序 4.1 工作要求 4.1.1 检验人员 检验人员应取得省级质监部门颁发的检验员资格证

36、书,方可从事检验工作。 4.1.2 检验仪器设备 检验用仪器设备的精度、量程应满足检验对象技术标准的要求,状态完好,定期校验。 4.1.3 依据和方法气瓶检验项目、程序,必须按照钢质无缝气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标准进行。 5. 工作步骤 5.1站长给检验室下达检验任务,相关人员作好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5.2 检验过程中,检验人员严格执行相关规定,不得漏检。 5.3 检验完毕后,及时出据报告,整理完整后资料归档。 6. 对检验报告异议的受理 6.1 检验报告发出后,受检单位对检验结果有异议时,可在收到检验报告15日内,向本站提出。 6.2 技术负责人负责受理检验单位的异议,对详细情况进行了解,登记后与

37、检验员一并处理。 6.3 检验员针对“异议”内容,提出处理意见,技术负责人认可后,15日内对受检单位答复。若原结论无误,维持原结论;若属本站责任,应向受检方道歉,发出更正报告。 7. 检验的收费 本站开展的气瓶检验,均按照上级标准规定收费。 8. 检验代码 检验合格气瓶统一打铳,本单位检验代码及有效日期;不合格者报废处理,并填写判废通知书。第九章.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1. 目的 对产生不合格及潜在不合格因素进行分析,消除现有的不合格,预防潜在的不合格。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气瓶检验的整个过程,及涉及到的相关要素。 3. 职责 3.1质量负责人负责本站内部质量管理活动及检验实施过程中信息

38、的收集,并提出纠正和预防的要求。 3.2 技术负责人审批全部的纠正和预防措施 3.3 站长负责外部信息收集 3.4 检验室对本部门发生的问题进行分析,制定措施并实施 4. 工作程序 4.1 纠正和预防措施采取的时机 (1)检验工作质量发生重大问题时; (2)上级部门、受检者对检验工作提出意见时; (3)管理评审、内审提出要求时; (4)进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果提出要求时; (5)重新出现不规范检验时; (6)法律法规提出要求时。 4.2 纠正和预防措施制定与审批 4.2.1 责任人员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出纠正、预防措施计划、方案,经技术负责人审批后实施。4.2.2 重大问题技术负责人审批后,还要

39、经站长批准,质量负责人组织实施。 4.2.3 在实施纠正、预防措施的过程中,若发现非预期情况或更有效的措施时,执行者可建议修改计划、方案,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按新计划实施。 4.3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验证 4.3.1 实施 责任人员根据纠正和预防措施的要求,具体落实,实施过程中所需的资源按相关程序规定予以落实,站长应在资源配备上及时决策。 4.3.2 验证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验证,由质量负责人负责,对逾期不能完成的措施,要报技术负责人对责任人员采取必要的奖惩措施。 验证方式、内容: (1)问题发生频次是否减少; (2)组织临时审核,类似问题的发生是否得到控制; (3)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各环节是否做好准备; (4)验证不符合预期效果的应重新制定措施。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应形成文件,由此引起的体系文件的更改,按文件控制程序进行;预防措施所形成的记录,由质量负责人保存,并成为下一次管理评审的输入之一。 4.4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保持 4.4.1 有效的纠正和预防应形成文件 4.4.2 预防措施的实施结果应通知管理评审 4.4.3 每年由质量负责人将纠正和预防措施汇总并予以分析,分析结果报站长。 5. 相关文件和质量记录不规范检验过程控制程序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表第十章. 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沟通控制程序 1. 目的 为加强与上级部门、接受检验者的沟通,及时了解其需求。使其得到满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