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

上传人:文库蛋蛋多 文档编号:2991239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doc(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第24卷第2期2006年4月科学学研究StudiesinScienceofScienceV01.24No.2Apr.2006文章编号:10032053(2006)02031104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杨武(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广东深圳518055)摘要:本文论述了开放式创新理论发展及其成因,从四个方面分析了在基于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问题.提出了:从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从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的角度,从商业化的角度,从利益机制的角度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问题.关键词: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管理中图分类号:F062.4

2、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在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中,越来越多的学者广泛研究并提倡开放式创新.1开放式创新理论的兴起在学术界,最早提出开放式创新概念的是哈佛商学院技术管理中心主任亨利?切斯布洛教授,他在其学术专着开放式创新:从技术中获利的新策略中提出:过去封闭的创新认为成功的创新需要控制,公司必须自己研发技术,并开发它们,销售它们,将其市场化.公司自己提供售后服务,提供财务金融支持,并依靠自己的资源进行创新.这种模式是过去旧式经济下企业取得创新成功的典型的垂直一体化创新模式.在封闭创新模式中,创新进一步被大多数组织区分为各个复杂的过程.研究过程被认为是成本中心,开发是利润中心,如果做出了一项发明,而开

3、发部门不能将其转化为可销售的产品,那么这些发明就会被冷落或被束之高阁.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种封闭的模式开始发生变化,成因在于:(1)学术人才的流动性越来越大,这意味着,当企业主导重要的创新过程时,极有可能面临所需要的人才存在于企业之外的状况;(2)学术机构研究能力和研究质量的迅速提高,承担研究项目的能力越来越强,也在为开放式创新推波助澜.当今实业界的许多重大创新都来自于大学就是明证;(3)风险投资的蓬勃发展使得拥有独特技术力量的创业公司越来越多,外部技术资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大大提高,从而使得技术市场的资源供应大大丰富;(4)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带来了创新的崭新局面,使得创新资源的配置与流

4、动在更大的范围进行;(5)产品生命周期的迅速缩短导致了对创新速度要求越来越快.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成功的创新不仅在于创新的质量,更在于创新的速度.这使得现代的创新要快速成功,需要企业内外的广泛合作;(6)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化趋势,开放式创新使企业能够从技术转移中获得收益.而企业技术创新的资产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可以在时间与空间上进行质态与量态的组合.开放式创新是一种与封闭式创新相反的模式:开放式创新意味着好的技术解决方案可以从企业外部也可以从企业内部获取,开放式创新策略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创新理念同等对待,以期取得以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时间,将创新呈献在消费者面前.知识产权保护不仅没有使技术垄断得

5、以强化,而且使技术转移更加开放.目前国际许多大企业正在实施创新产权开放战略.引入开放式创新,整合创新资源,成了抢占市场机会的一个关键.收稿日期:20050623;修回日期.20051031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0572002);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指令性项目(2004DGS2D018)作者筒介:杨武(1961一),男,山东苍山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技术创新与管理.科学学研究第24卷2开放式创新中的主要知识产权理论问题研究(1)从基于技术创新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问题是技术经济研究的前沿问题之一在技术创新的研究中,常常涉及到技术创新产权问题.在研究创新激励,合作创新,模仿创新,开

6、放式创新,创新管理等问题中,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是:技术创新活动是追求经济利益的活动,人们愿不愿意创新,与技术创新的收益相关,而技术创新的收益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者与创新成果之间的产权关系,以及社会对创新产权的保护状况.我们所熟悉的在技术创新研究方面着名的学者中,如:弗里曼,蒂斯,帕维特,库姆斯,克莱思,罗森堡等许多着名学者在技术创新研究中都涉及到了技术创新中的专利权方面的问题.他们开始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专利制度.但是,我们还需要在把技术创新理论与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紧密结合方面做更深入的理论研究.(2)对知识产权管理的研究必须从技术一经济一法律一体化的角度进行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关系及其利益机制

7、需要从技术的变化,法律的界定与经济收益的分配角度确定.因此,在分析技术创新过程中产权的形成,分类,界定,与产权的利益分配机制时需要采用技术,经济与法律综合分析的方法(TEL分析框架).从技术,经济与法律的角度分析技术创新产权,更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已经在27所大学开设了技术经济法律一体化课程,在6所大学成立了技术一经济一法律研究中心.国内目前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的研究主要是法律界在法理方面的研究,或科技人员从技术的角度进行研究,缺乏把三者结合起来的研究.构造用技术一经济一法律分析框架体系分析基于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是一项重要的理论工作.(3)需要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

8、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从商业化的角度(而不是仅仅从技术或法理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问题.将知识产权看作是技术创新过程的产物,知识产权影响着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扩散的进程,影响着企业间的市场竞争.同时决定着企业能否从技术创新中获得经济利益.因此,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对市场结构和竞争的影响实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讨论:在产品一市场结构中获取核心知识产权技术,在差异化(消费者可感知的价值或质量)和成本中找准知识产权的定位,以获得基于知识产权的竞争优势;在企业价值链包含的各种活动中,广泛应用知识产权;企业为所拥有的知识产权,市场竞争投入资源,进行资源配置;企业运用组织设计和管理方法来进行知识产

9、权管理.如果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出发点应该是:知识产权是其产权所有者借助法律保护获取商业利润的手段.关注的问题是:寻找借助知识产权法律保护为发明创新者获取商业利润的途径.目前,几乎在世界所有着名的商学院中,在技术管理学科内都开设有知识产权管理课程.如:开设技术管理专业的着名学校有: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大学技术大学,韩国科学与技术政策研究院,澳大利亚格里菲恩大学,瑞士洛桑大学,英国布莱德福德大学,英国利物浦约翰穆尔大学,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斯托尼布鲁克分校,美国新奥尔良大学,美国马里兰大学科利奇帕克分校,美国乔治?梅森大学,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

10、,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开设技术管理,创新与营销专业的着名学校有:英国德拜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英国浦斯毛斯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美国新泽西州立大学;开设工程与技术管理专业的学校:美国圣托马斯大学;开设管理与技术专业的学校:美国伦塞勒工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开设技术与运作管理专业的学校: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开设技术创新与创业管理专业的学校: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在这些技术管理学科中,知识产权管理课程主要是从商业化的角度研究知识产权管理问题.(4)利益机制是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中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的核心在技术创新理论中,技术创新的模仿起着重

11、要的作用.在熊彼特看来,经济会由于创新而增长,这是因为,创新一经出现,往往会引起其他企业的模仿,普遍的模仿,会掀起,引发更大的创新浪潮,从而使经济走向高涨.但是,由于技术创新的外部性,尽管创新给社会带来好处和利益,但是由于每个人都不希望自己为此支付费用,因此,创新成果一旦被其第2期杨武:基于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研究他生产者无偿获得并使用,那么,创新者的个别价值将得不到补偿,便会严重挫伤创新者研究开发新技术的积极性,从而阻碍了技术竞争的开展.延缓新的创新的出现,就不能实现熊彼特的持续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预期.因此必须解决创新外部性的负效应,即实现技术创新溢出效应的内在化.30多年前,经济学

12、家肯尼斯?阿洛提醒经济学家们注意在产业中的R&D投资与技术变化的关系.他观察到:当由投资产生的知识被不情愿地扩散到竞争者那里时,一个企业从事R&D投入的激励将减少.米切尔?史本斯也发现:在溢出方面的增加,将减少企业在R&D方面的投资.许多着名的学者,如:熊彼特,施莫克乐,埃文森和基斯列夫,罗森堡,格里利奇斯和M?史本斯都研究了溢出效应对R&D的影响.他们指出:占有的程度影响R&D投资.由于R&D的溢出效应,使一个企业对其他企业的R&D产生影响.因为知识具有外部性,由于其他企业的R&D溢出效应的存在,使得某一企业可以用较少的成本从事

13、相关的R&D活动.但是,过度的溢出效应会影响创新者的积极性.近期,一些学者研究了技术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及其利益分配问题.帕特森认为:应该在专利使用费的谈判中加入最终用户的力量以显示公平.鲁迪?贝克考查了知识产权在形成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产业中的作用.该行业是一个专利与技术标准扮演主要作用的高技术产业的典范.在形成GSM标准的过程中,人们对知识产权给予了极大的关注.目的是为了避免单一的知识产权持有者妨碍甚至全面阻碍技术创新的发展.GSM案例表明基本知识产权(essentialIPRs)所有权和联盟网络互相影响.两者影响市场结构和企业的市场份额.埃里克?A?博格认为知识和信息已经成为知

14、识密集型企业决定其盈利的基本资产(essencialasset).在基于知识的企业中,知识和信息可以在基于特定知识应用的基础上向潜在的合作伙伴和客户进行独立于产品和服务进行营销.德国学者霍尔格?科尔梅认为知识产权的许可正在成为基于新技术的企业的商业化战略.有利于技术型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进行技术的转移和许可.法国的斯蒂芬妮评估了从大学到创新企业的信息流,并确定了在这个过程中正式合作和纯知识溢出的相关贡献.研究发现:给予了企业最大收益的溢出是那些模仿现有的技术和进行渐进性创新.另一方面,那些创新水平较高的企业获得的最大收益来自于与国外大学的合作研究.而合作创新中的知识产权关系与利益分配机制是核心.美

15、国学者本杰明分析了在过去的20年里,在美国知识产权体制上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以前被视为公共财产的知识和活动,现在加大了向私有产权方向转变的力度.使得技术创新中的产权关系更有利于技术创新的扩散.瑞典学者布伦特等人分析了大学知识产权商业化的政策,他们通过对瑞典和美国的政策进行概括和评估来强调这个问题,这两个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R&D资源给予大学,但是却形成了完全不同的商业化模式.在瑞典大学有一些领先的学术研究记录,但是给人一种瑞典大学研究成果商业化衰落后的印象,这与美国的研究机构形成了截然不同的对比,在美国,学校间以及研究者个人在研究基金方面的竞争,反过来导致了学术研究与产业之间的自由交融,包

16、括参与新企业的合作.3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管理的结合给我们的启示显然,目前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兴起的开放式创新理论对处于由模仿创新,改进创新向自主创新模式调整与过渡的我国技术创新模式,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给我们以启示:必须把知识产权的管理融入到企业创新管理和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之中.把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紧密结合的关键是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管理对企业和国家技术创新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与企业技术创新管理体制,与国家技术创新体系和政策的结合上.把知识产权管理融入到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中,也是亨利?切斯布洛教授开放式创新中提出的核心内容之一.结合我国的实际,应该从企业和国家两个层次研究知识产权管理与开放式创新

17、模式的结合.从企业层面上:研究如何把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内涵于企业管理的四个维度中.即:生产研发管理;组织与制度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要把融入了知识产权管理的企业的生产研发管理,组织与制度管理,知识管理,战略管理与开放式创新模式紧密结合.2004年笔者曾经对深圳市数字视听产业的创新情况进行了实证调查.在我国,深圳华为技术公司被认为是国内把自主创新与开展开放式创新紧密结合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自主创科学学研究第24卷新方面,华为在国内的技术专利已近4000项.其中,2003年新申请专利1080项;2004年上半年,华为又以872件的成绩,名列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数量榜首.其研发人员每百人所拥有的专利

18、数也由2001年的5.3项上升到2003年的9.4项,预计2004年保持在8.3项左右.同时,华为实行了开放的创新政策,在海外,华为已经分别在印度,瑞典,俄罗斯和美国等地成立了6家海外研究所.截至2004年年中,其海外市场人员和研发人员已经超过2000人.同时,华为也尊重其他企业的知识产权,为了支付海外市场的专利费用,华为同样花费不菲.以CDMA设备为例,海外市场上,华为向高通缴纳的专利许可费率高达6.75%,而在国内这个比例只有1%出头.尽管华为公司支付了高昂的专利使用费,但是,这种开放式创新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去年,华为仅CDMA设备在海外市场的收入约为1亿美金,已经进入独联体,泰国葡

19、萄牙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说明把企业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式创新结合是我国企业创新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国家层面上,把知识产权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一部分,把发达国家开放式技术创新与国家知识产权政策相结合,把知识产权管理与开放式创新管理体制相结合.我们认为,自主创新不是封闭的创新,而是建立在合作基础上的开放式创新.包括亨利?切斯布洛教授在内的学者都指出:开放式创新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知识产权管理.前期的实证调查研究也使我们深切体会到:企业的竞争体现在市场上,市场上的竞争体现在技术上,技术的竞争体现在技术创新上,技术创新的竞争体现在知识产权上.因此,研究基于开放式创新下的知识产权管理理论,对我们把自主创新

20、与国际开放式创新趋势的紧密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参考文献:1HenryChesbrough.OpenInnovation:TheNewImpera-tiveforCreatingandProfitingfromTechnologyM.HazardBusinessSchoolPress,2003.2杨武,王玲.技术创新资产功能分类及其组合理论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5,(5).3杨武,段科锋.技术创新TMR三维理论J.科研管理,2005,(3).4RudiBekkers.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strategictechnologyaeement

21、sandmarketstructureThecaseofGSMJ.ResearchPolicy,2002,31:11411161.5ErikA.Borgknowledge,informationandintellectualproperty:ImplicationsformarketingrelationshipsJ.Technovation,2001,21:515524.6HolgerKollmer,MichaelDowling.Licensingasacom-mercialisationstrategyfornewtechnology?basedfirmsJ.ResearchPolicy,

22、2004,(33):11411151.7StephanieMonjon,PatrickWaelbroeck.Assessingspill-oversfromuniversitiestofirms:EvidencefromFrenchfirm-leveldataJ.InternationalJournalofIndustrialOrganization,2003,21:12551270.8BenjaminCoriat,FabienneOrsi.Establishinganew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sregimeintheUnitedStatesori-gins,co

23、ntentandproblemsJ.ResearchPolicy,2002,31:14911507.9BrentGoldfarb,MagnusHenrekson.Bottom.pversustop?downpoliciestowardsthecommercializationofuni?versityintellectualpropertyJ.ResearchPolicy,2003.32:639658.10方新.从模仿到创新一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调整R.北京:中欧科技战略高层论坛,2005.Thestudyonthemanagementtheoryofintellectualpropertyri

24、ghtonthebasisoftheopeninnovationYANGWU(GraduateSchoolatShenzhen,TsinghuaUniversity,Shenzhen518055,China)Abstract:Thistextdiscussedthetheorydevelopmentofopeninnovationanditscauseofformation,andanalyzedthetheoryquestionof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IPR)managementfromfouraspectsaccordingtothemodeofopenin

25、novation.ItputsforwardstudyonthemanagementtheoryofIPRonthebasisoftheopeninnovationfromabcordingtotheangleoftechnologyinnovation,angleturnfromthetechniqueeconomiclawintegralwhole,fromthecommercialangleandfromtheangleofthebenefitsmechanism.Keywords:openinnovation;intellectualpropertyright(IPR);management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