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

上传人:laozhun 文档编号:2992748 上传时间:2023-03-0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一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为主题,明确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方略和战略目标,不仅为我们全面勾画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宏伟蓝图,更是为我们今后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标准、新高度。做为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带头依法行政,争做懂法、畏法、守法的先行者,为加快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廉洁高效、守法诚信的法治国家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懂法是依法行政的基础。不懂法就不知畏法,不畏法就不会依法。当前之所以会有很多乱为、扰法、违法事件发生,就是我们个别领导干部法治观念淡薄、特权思想严重、目中无法。有人信奉“权大于法”的信条

2、,以权代法、以权压法;有人持有“法有例外”的观念,认为自己是党员干部,身份特殊,在法律面前可以享有特权;有人心怀“法不责众”的侥幸,看着别人触摸法律的红线,也心安理得“随大流”。殊不知,正是因为少数领导干部将党纪法律作为束之高阁的摆设,当作为了个人私利可以随意揉捏的橡皮泥,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透支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最终作了最坏的示范。作为基层领导干部,要做到依法行政,必须树立法治理念,一定要对法律怀有敬畏之心,始终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没有特权、法律约束没有例外的原则,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带头学法、知法、尊法、守法,带头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想问题

3、、作决策、办事情,都要时刻绷紧法治这根弦,做到心中有法、虑必及法、行必依法,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畏法是依法行政的前提。畏法,对我们党员干部来说,就是要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把权力关进笼子”的另一种表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法无授权不可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些地方政府或部门的行为及出台的规定,不少都是“法无授权”而为之,甚至没有对其“合法性”进行调研论证。虽然政府初衷良好、目的正确,但出台的规定于法无据,即合理不合法,容易造成群众的不理解,或给个别别有用心之人制造混乱以借口,形成新的社会矛盾。因此,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要时刻

4、把自己的言行、决策置于法律约束之内,在作出任何决策或形成某项决议时,都必须取得法律授权,于法有据,以保证权力在法律框架内运行。反之,如果我们作出的决策没有明确的法律规定,但只要我们的决策符合群众意愿,有利于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我们也不能因法无明文要求而不去作为,而是要出于公心、出于国利,在不违法、违纪的前提下,即便法无授权也要在自己的职权范围内勇于探索创新,大胆做出的决策,并在一定范围内召开民调会、听证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建议,力求决策的科学化、正确化。守法是依法行政的核心。守法,是每个党员干部“其身正、不令而行”的关键核心,是对“法定职责必须为”的重申和强调。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全面推进

5、,政府权责统一、法定职责必须为逐渐成为越来越多领导干部的共识。但是我们也应看到,随着反腐败工作的深入开展以及政府简政放权的推进,实践中出现了一些与法定职责必须为相违背的情况,“为官不为”就是典型的表现。这不仅影响政府职能的履行,也是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管理相对人利益的不负责任,对政府公信力乃至对全社会信法、尊法、守法都将产生负面影响。如何避免个别领导干部“该为不为”或“不为想法去为”现象的发生,四中全会关于“法定职责必须为”的相关制度设计,都提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作为基层领导干部,我们必须要加强法治学习和宣传教育力度,强化机关工作人员权责一致的法治意识,进一步完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和严格

6、的问责机制,强化担当意识,不能籍口一项决策或工作无明文规定,或者政策界限不清晰,就不去作为,做太平官。而是从工作实际出发,在职责范围内应该做到的就要努力去做,既要有担当又要正确厘清宪法、法律为先的原则,让“为官不为者”为他们的行为付出法律代价,从根本上扭转“为官不为”行政乱象发生,进而促使各级党员干部履职尽责,保证依法行政。学习知法守法敬法心得体会 篇二近期,支行根据2016年纪检监察工作会议的要求和指示,组织了一系列的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对我们这些身处一线营销队伍的员工从理论到实践进行了很好的一次重塑心灵的教育活动。活动本事是严肃的,但案例是鲜活的;员工本来是流动的,但底线却是永恒的。前段时间

7、,分行根据总行布置的展览内容,在农银大厦一楼大厅布展了一次反腐倡廉漫画展,此外还精心准备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反映不同时代特点的警示案例。作为客户经理,支行组织大家集中前去参观,一个个鲜活的令人叹息的案例触目惊心,案例中有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等,在我心中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们的教育警示作用也显而易见。看了一个个不同的警示案例,我不禁在想:很多曾经很优秀的人最后成了阶下囚,很多领导倒在了领导岗位上,主要原因还是归结于抵不住诱惑,经不起寂寞。有些人在目前物欲横流的社会,看到一些所谓的机会或者钻空子,欲罢不能,从而一错再错,无法回头;有些人将自己的权利肆意当成法律的边界,以为可以瞒天过海,只手遮天,

8、最后到头来只会自己越陷越深,毁了前程也毁了自己的家庭;有些人明知不可为而为,冒险碰触规章制度甚至法律的底线,实在是令人扼腕痛惜;有些人养成了一些不好的坏习惯,染上了黄赌毒,最后只能玩物丧志,自毁前程。过往全国范围内农行发生的警示案例给了我们真实的案例分享,而几十幅优秀反腐倡廉漫画作品展更是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等手段警醒更多的人,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试探法律法规的底线。要有法律意识,要对法律有敬畏之心,要知法懂法守法敬法,勿贪。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基层员工要始终将合规经营,风险意识放在重要的位置,绷紧这根弦,思想作风要硬朗,工作方式要得当,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不良之风的侵蚀,脚踏实地

9、去工作,做到勤勉尽职,勤奋务实,努力提高自身的品格素养,培养高尚的情操和职业操守,远离低级趣味。经过分支行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案例警示教育活动,对于我们这些年轻的站在一线营销岗位上的青年员工而言,不可谓不是一剂苦口婆心的良药。当今社会,纷繁复杂,外界诱惑也颇多,我们唯有守住自己的底线,牢牢把握好工作和生活之间的角色关系,家人朋友和客户之间的人际关系,坚守底线,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扛起肩上的责任,才能对得起这份工作,对得起工作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未来前途。警示教育活动绝非一朝一夕突然改变我们什么,我们自己要始终绷紧这根弦,心中要有一杆秤,明辨是非,拒腐不蚀,廉洁自律,警钟长鸣,从自身做起,再去影响周边的人,前车之鉴,后人之师,长此以往,才能够更好的肃清我们金融从业的队伍,净化金融从业人员的心灵,真真切切服务好客户,处理好工作,保持好自我的那份纯碎和信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成人教育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